关灯
护眼
字体:

黄仲则选集(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極其寒冷。

    [4]歌板:唱歌時用以打拍子的拍板。李賀《酬答》詩之二:“試問酒旗歌板地,今朝誰是拗花人。”禪板:指寺院的鐘磬木魚聲。

    [5]春燈:元宵節的花燈。佛燈:供於佛前的燈火。

    [6]笑人:南朝陳伏知道《爲王寬與婦義安主書》:“當令照影雙來,一鸞羞鏡;弗使窺窗獨坐,嫦娥笑人。”寂寂:孤單,冷落。漢秦嘉《贈婦》詩:“寂寂獨居,寥寥空室。”

    [7]泥:軟纏。元稹《遣悲懷》詩之一:“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騰騰:朦朧、迷糊的狀態。歐陽修《蝶戀花》詞:“半醉騰騰春睡重,緑鬟堆枕香雲擁。”句謂春愁不斷,使我漸漸陷入睡昏昏的狀態。

    [8]捐:舍棄。花事:指春游看花等事。元周權《晚春》詩:“花事匆匆彈指頃,人家寒食雨晴天。”

    [9]坐斷:占住。宋劉過《題潤州多景樓》詩:“金山焦山相對起,挹盡東流大江水。一樓坐斷水中央,收拾淮南數千里。”蕭齋:唐張懷瓘《書斷》:“武帝造寺,令蕭子雲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約竭産自江南買歸東洛,建一小亭以翫,號曰:‘蕭齋’。”後人稱寺廟、書齋爲“蕭齋”。

    感舊雜詩

    其一

    風亭月榭記綢繆[1],夢裏聽歌醉裏愁。牽袂幾曾終絮語[2],掩關從此入離憂[3]。明燈錦幄珊珊骨,細馬春山剪剪眸[4]。最憶瀕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東流[5]。

    【注释】

    [1]風亭月榭:榭,建在高臺上的木屋。亭、榭指過去與女友經常相聚的地方。風、月只是用作藻飾的詞,無實際意思。宋柳永《安公子》詞:“自别後,風亭月榭孤歡聚。”綢繆:纏綿不解的戀情。元稹《鶯鶯傳》:“綢繆繾綣,暫若尋常,幽會未終,驚魂已斷。”

    [2]牽袂:拉住衣袖。絮語:連綿不斷地低聲説話。明王錂《春蕪記·邂逅》:“聽花前絮語情無已。”

    [3]掩關:猶言閉門。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坐,飢鼠相銜啼過我。”

    [4]珊珊骨:形容身材纖弱秀美。清吴偉業《點絳唇》詞:“細骨珊珊,指尖拂處嬌弦語。”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婦女嬌好的眉毛。李商隱《代贈二首》之二:“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元吴昌齡《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兩點真,春山八字分。”剪剪:形容風輕微而帶寒意。剪剪眸:借喻目光中帶有凄涼的色彩。細馬:小馬。李白《對酒》詩:“蒲萄酒,金叵羅,吴姬十五細馬馱。”錦幄:車上的帷帳。明燈錦幄形容車上的裝飾。二句描寫女友乘車離去時的情景。

    [5]謂思念的心情,如江水東流,綿綿不絶。李後主《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二

    而今潘鬢漸成絲[6],記否羊車並載時[7]。挾彈何心驚共命[8],撫柯底苦破交枝[9]。如馨風柳傷思曼[10],别樣煙花惱牧之[11]。莫把鵾弦彈《昔昔》[12],經秋憔悴爲相思。

    【注释】

    [6]潘鬢:晉潘岳《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潘鬢成絲”指鬢髮變成白色。

    [7]羊車:指小車。《晉書·衛玠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爲玉人。”

    [8]挾彈:手執打鳥的彈弓。《晉書·潘岳傳》:“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共命:共命鳥。佛經所稱的雪山神鳥。後世詩文常從“共命”二字取義,喻兩人命運相共。句指兩人的私情被人無意中發現。

    [9]底苦:何苦。交枝:相連接的枝條。猶連理枝,比喻恩愛的夫妻或情侣。句謂愛護樹木爲何一定要把相連的枝條砍去呢。喻女方的家長不同意婚事。

    [10]如馨:猶如此。思曼:南朝齊張緒,字思曼。《南史·列傳第二十一》:“劉悛之爲益州,獻蜀柳數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武帝以植於太昌靈和殿前。常賞玩咨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句謂自己舊時風度翩翩,似當年張緒,而如今已潘鬢成絲,所以傷感。

    [11]牧之:杜牧字。詳見《綺懷》詩其十注[58]。

    [12]鵾弦:用鵾鷄筋做的琵琶弦。南朝梁劉孝綽《夜聽妓賦得烏夜啼》詩:“鵾弦且輟弄,《鶴操》暫停徽。”《昔昔》:樂府曲辭《昔昔鹽》的省稱。元楊維楨《元夕與婦飲》詩:“右蠻舞裊裊,左瓊歌《昔昔》。”

    其三

    《柘舞》平康舊擅名[13],獨將青眼到書生[14]。輕移錦被添晨卧,細酌金卮遣旅情。此日雙魚寄公子[15],當時一曲怨東平[16]。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緩緩行[17]。

    【注释】

    [13]《柘舞》:即《柘枝舞》,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傳來。平康:平康里,唐長安街坊名,爲妓女聚居之地。後亦爲妓院代稱。宋杜安世《山亭柳》詞:“暗添春宵恨,平康恣迷歡樂。”

    [14]青眼:與“白眼”相對。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敬重。《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爲青白眼。”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15]雙魚:《文選·古樂府》之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人因以“雙鯉”或“雙魚”指書信。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詩:“五馬何時到,雙魚會早傳。”元稹《鶯鶯傳》載,張生别後,鶯鶯曾寄信給張。此句謂該女近日曾有信給仲則。

    [16]東平:《晉清商曲辭·安東平五曲》其五:“東平劉生,復感人情。與郎相知,當解千齡。”又其一:“凄凄烈烈,北風爲雪。船道不通,步道斷絶。”此句指當時相好不長,而又輕别。

    [17]緩緩行: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序》:“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錢俶)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吴人用其語爲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而其詞鄙野,爲易之云。”越王祠:又名錢王祠,五代吴越王的家祠,在杭州涌金門外。原爲錢王故苑,因芝生其間,舍以爲寺,名靈芝寺,後又改建爲錢王祠。二句喻此女今已成爲他人之侍妾。

    其四

    非關惜别爲憐才,幾度紅箋手自裁[18]。湖海有心隨穎士[19],風情近日逼方回[20]。多時掩幔留香住,依舊窺人有燕來。自古同心終不解[21],羅浮冢樹至今哀[22]。

    【注释】

    [18]紅箋:紅色箋紙,多用於題寫詩詞或書信。裁:把紙張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分。手自裁:親手所製或親手所寫。

    [19]穎士:蕭穎士。《新唐書·文藝列傳中》:“蕭穎士,字茂挺……有奴事穎士十年,笞楚嚴慘。或勸其去,答曰:‘非不能,愛其才耳。’”句謂該女因愛仲則之才,甘願隨從仲則過貧苦生活,到處流浪。

    [20]方回:宋詞人賀鑄,字方回。其名作《青玉案》詞:“凌波不過横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黄時雨。”又《鳳栖梧》詞:“愛我竹窗新句鍊。小砑綾箋,偷寄西飛燕。乍可問名賒識面,十年多病風情淺。”

    [21]同心:指同心結。舊時用錦帶編成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以象徵堅貞的愛情。宋鄭文妻孫氏《憶秦娥》詞:“閑將柳帶,細結同心。”

    [22]羅浮,羅浮山,在廣東省東江北岸。柳宗元《龍城録》:“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間,因憩僕車於松林間酒肆傍舍。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出迓師雄,時已昏黑,殘雪對月,色微明。師雄喜之。但覺芳香襲人,語言極清麗。因與之叩酒家門。得數杯,相與飲。少頃,有一緑衣童來,笑歌喜舞,亦自可觀。頃醉寢。師雄亦懵然,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顧。月落參横,但惆悵而已。”文徵明《千葉梅與方山人同賦》:“羅浮夢斷情稠疊,瑶圃風生珮陸離。”冢樹:墳墓上的樹。傳説戰國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憑怨,康王囚憑。憑自殺。王與何氏登高臺,何氏投臺下自殺,遺書請以屍歸憑。王怒勿聽,命里人將二人屍體分開埋葬。宿昔之間,二冢之上各生一大梓樹,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棲於樹上,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見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寄麗亭[1]

    其一

    書疏經年闊[2],鄉關共遠天[3]。遥知一橋下,時泊五湖船[4]。湘草已堪折,塞鴻何處邊[5]。飄零吾分定,愁煞路三千[6]。

    【注释】

    [1]麗亭:見《和仇麗亭》注[1]。

    [2]書疏:信札。經年:一年。仲則與麗亭於乾隆三十四年秋曾在杭州見面(“逢君仍在越王臺”),此時(三十五年秋)仲則在湖南,分别一年左右。闊:指時間長久。

    [3]鄉關:猶故鄉。崔顥《黄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一橋:原注:君門前橋名一橋。余之武林,每艤舟焉。五湖:指太湖或泛指太湖及附近的幾個湖。春秋末,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5]草已枯黄,北雁已南來,説明時令已在晚秋。

    [6]路三千:泛指相隔路程遥遠。

    其二

    君問長沙地,荒涼爾未經。迎神猶故曲[7],賦鵩尚空庭[8]。魑魅天南産[9],文章地下靈[10]。憂生兼弔古,那不鬢星星。

    【注释】

    [7]迎神:古時楚俗信鬼神,節日常作樂迎神。《楚辭·九歌》中的《東皇太乙》、《雲中君》等,皆爲迎神之樂曲。

    [8]賦鵩:鵩,一種形狀似鴞的鳥。舊傳爲不祥之鳥。《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賈誼謫爲長沙王傅,長沙卑濕,誼自傷悼。有鵩鳥飛入誼舍,止於座隅。誼以爲此壽不得長之兆,因作《鵩鳥賦》。戴叔倫《過賈誼舊居》詩:“楚鄉卑濕嘆殊方,《鵩賦》人非宅已荒。”

    [9]魑魅:古時稱能害人的山澤靈怪。泛指鬼怪。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南:指遥遠的南方。

    [10]地下靈: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謂偉大的文人是大地的靈氣所鍾,如屈原、宋玉皆楚地之人。

    其三

    每放登高慟[11],浮雲爲慘凄。湖吞全楚盡[12],天壓百蠻低[13]。才命古難一[14],行藏我欲迷[15]。懷人原有淚,況聽暮猿啼。

    【注释】

    [11]放慟:放聲痛哭。

    [12]湖:指洞庭湖。形容洞庭湖的浩瀚廣大。近似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詩:“氣吞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13]天:指楚天。形容楚天氣勢遼廓。百蠻: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總稱。

    [14]難一:難於一致,難以統一。意謂有才無命。

    [15]行藏:指出仕與隱退。《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蘇軾《沁園春》詞:“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耒陽杜子美墓[1]

    得飽死何憾,孤墳尚水濱[2]。埋才當亂世,併力作詩人。遺骨風塵外,空江杜若春[3]。由來騷怨地,只合伴靈均[4]。

    【注释】

    [1]耒陽: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杜子美:杜甫,字子美。

    [2]得飽:《新唐書·文藝列傳上·杜甫》:“因客耒陽,游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杜甫死後,初葬於耒水之濱,後其孫遷其棺柩歸葬於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

    [3]杜若:香草名。

    [4]騷:屈原的名作《離騷》。騷怨地:指湖南省湘江流域。耒水和屈原投水而死的汨羅江都是湘江的支流。靈均:屈原字。

    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1]

    洞庭一瀉八百里[2],浮雲貼天天浸水。君山一點礙眼青[3],却似今日酒酣别君之塊壘[4]。問君來何爲?欲浮湘沅窺九疑[5]。問君去,何以爲?怯蛟龍,畏山鬼[6]。送君洞庭水,言歸洞庭山[7]。洞庭之山具區裏,八九雲夢吞其間[8]。山名水名一而已,吴楚間關幾千里[9]。誰知地道巴陵中,金庭玉柱遥相通[10]。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長風巨浪心忡忡。楚人肯道七澤小[11],吴儂但誇具區好[12]。橙黄橘緑鱸膾鮮[13],我怪君行猶未早。與君同時客殊方[14],看君獨歸心自傷。蠻煙瘴雨土卑濕[15],留我寄命於兹鄉。但得相逢似人喜[16],此日天涯可知矣。安能鬱鬱久居此[17],明日扁舟亦東耳。前途待我煙波中,急棹來追子皮子[18]。

    【注释】

    [1]王大:王蔚如,吴縣人。原注:太湖亦名洞庭,而太湖之包山暨洞庭之君山,皆有洞庭之名。

    [2]湖南省的洞庭湖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昔日號稱“八百里洞庭”。

    [3]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水經注·湘水》:“湖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矣。”礙眼:妨礙觀看。

    [4]塊壘:泛指鬱積之物。比喻胸中鬱結的愁悶。

    [5]湘沅:湘江與沅江。九疑:山名,又名蒼梧山,在湖南省寧遠縣南。《水經注·湘水》:“九疑山下蟠基蒼梧之野,峯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

    [6]蛟龍:即蛟,傳説中動物,居深水中,能發洪水。山鬼: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4]。

    [7]言歸:回歸。言,助詞,《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二句謂從湖南的洞庭湖這裏送你回歸家鄉太湖的洞庭山。

    [8]具區:一名震澤,即今江蘇省的太湖。雲夢:雲夢澤,古藪澤,一般泛指春秋戰國時楚王的游獵區。句謂太湖之廣大,可以容納八九個雲夢澤。

    [9]間關:指道路崎嶇展轉。二句謂洞庭山、洞庭湖僅是名字相同而已,而一在江蘇,一在湖南,道路相隔數千里。

    [10]巴陵地道:巴陵,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陽。晉郭璞《山海經注》:“洞庭地穴,在長沙巴陵。吴縣南太湖中有苞山,山下有洞庭穴道,云無所不通,號爲地脈。”晉周處《風土記》:“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穴,潛行地中無所不通,謂之洞庭地脈者也。”金庭、玉柱:均爲傳説中神仙所居之處。

    [11]七澤: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5]。

    [12]吴儂:見《觀潮行》注[9]。

    [13]橙黄橘緑:蘇軾《贈劉景文》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黄橘緑時。”鱸膾: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以歸。”

    [14]殊方:外地,他方。

    [15]蠻煙瘴雨:指我國南部地方的煙雨瘴氣。宋黄公度《眼兒媚·梅詞和傅參議韻》:“如今憔悴,蠻煙瘴雨,誰肯尋搜。”地卑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既往辭行,聞長沙地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遠去,意不自得。”

    [16]相逢似人喜:《莊子·徐無鬼》:“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其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

    [17]久居:《漢書·韓信傳》:“我亦欲東耳,安能鬱鬱久居此乎。”

    [18]子皮子:范蠡。《史記·貨殖列傳》:“范蠡既雪會稽之耻,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爲鴟夷子皮。”

    把酒

    把酒意如何,深宵幽感多。春心憐徑草[1],生意撫庭柯[2]。名豈身能待,愁將歲共過[3]。由來著書願,禁得幾蹉跎[4]。

    【注释】

    [1]徑草:路邊小草。

    [2]生意:生機,生命力。《晉書·殷仲文傳》:“仲文因月朔與衆至大司馬府。大司馬府中有老槐樹,顧之良久而嘆曰:‘此樹婆娑,無復生意。’”庭柯:庭院中的樹木。陶潛《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

    [3]將:共,與。北周庾信《春賦》:“眉將柳而争緑,面共桃而競紅。”

    [4]禁得:猶言禁得住,禁得起。謂承受得住。宋柳永《臨江仙》詞:“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幾:多少。蹉跎:失時,時光消失。阮籍《詠懷》詩之五:“娱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胡荽》:“蹉跎失機,則不得矣。”

    夜與方仲履飲[1]

    細酌向明月,含情問柳條。春人俱欲去[2],直是可憐宵。

    【注释】

    [1]方仲履:《交游録》:“方仲履,又名仲介。”按仲則另有《懷方仲介閩中》詩及《桐城懷方仲履昆季》詩,詩中又有“曾於官廨識機雲”之句,説明仲履、仲介實爲兄弟。

    [2]春人:春與人。

    春夜雜詠并序(十四首選六)

    寓齋幽闃,於月爲宜。深宵無寐,觸緒成詠。既感身客,復傷春暮。章句稍積,偶自編次之,不復點竄,聊破岑寂云爾。

    其一

    開尊緑陰下[1],晚景漸飄忽[2]。薄靄收斜暉,餘光讓初月。望望碧天遠,稍稍愁思發。停尊無一言,佇看新弦没[3]。

    【注释】

    [1]尊:古代盛酒器,後常指酒杯。開尊:舉杯。

    [2]飄忽:指時光迅速消逝。晉陸機《嘆逝賦》:“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

    [3]佇看:等着看。新弦:弦,月弦,半圓形的月。新弦指農曆每月初的彎形的月。原注:初三夜獨飲。

    其二

    輕陰積孤館,枕簟流微涼。浮雲静中過,露氣緣宵長。卷簾忽有得,草木同一香。愛之久延佇[4],餘濕沾衣裳。

    【注释】

    [4]延佇:久立等待。形容盼望之切。陶潛《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原注:初四夜微雨,尋霽。

    其三

    苦霧翳空碧[5],夜静慘不收。濛濛遠楊合,漠漠閑花愁。何處玉簫起,離人雙淚流。

    【注释】

    [5]苦霧:濃霧。宋朱熹《梅》詩:“年年一笑相逢處,常在愁煙苦霧中。”原注:初五夜霧甚重。

    其六

    客居畏清夜,無月更孤悄[6]。微寒逗疏櫺[7],濃陰起幽筱[8]。煙重野鐘歇[9],窗深夜燈小[10]。燈光逐游魚[11],時時響深沼。

    【注释】

    [6]孤悄:孤單與憂傷。

    [7]逗:穿過。疏櫺:疏窗,泛指窗。

    [8]幽筱:陰闇的小竹林。

    [9]野鐘:荒野的寺廟中的鐘聲。句謂煙霧濃重則鐘聲傳達不遠。

    [10]夜深燈燭將盡,亮度减弱。

    [11]魚兒争相往燈光處游。原注:初八花月不湛皎,已而無月。

    其七

    雲中破秦鏡[12],簫管爲吹開[13]。陰陰入我庭,灧灧漾我杯[14]。一飲無異照,東西分歡哀[15]。因憶倚樓者,離腸中夜摧[16]。

    【注释】

    [12]秦鏡:漢秦嘉贈妻徐淑明鏡。《玉臺新詠》載秦嘉《贈婦詩三首》注引《北堂書鈔·秦嘉與婦徐淑書》曰:“‘頃得此鏡,既明且好,世所希有,意甚愛之,故以相與。’淑答書曰:‘今君征未旋,鏡將何施行?明鏡鑒形,當待君至。’”故以秦鏡稱明鏡。周邦彦《風流子》詞:“問甚時説與,佳音密耗,寄將秦鏡,偷换韓香。”仲則此句,以秦鏡喻月,即“雲破月來”之意。

    [13]宋葉夢得《石林詩話上》:“(王琪在晏元獻幕)日以賦詩飲酒爲樂。佳時勝日,未嘗輒廢也。嘗遇中秋陰晦,齋厨夙爲備,公適無命。既至夜,君玉(王琪字)密使人伺公,曰:‘已寢矣。’君玉亟爲詩以入,曰:‘只在浮雲最深處,試憑絃管一催開。’公枕上得詩,大喜,即索衣起,徑召客,治具,大合樂。至夜分,果月出,遂樂飲達旦。”

    [14]陰陰:幽闇貌。宋蘇軾《李氏園》詩:“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灧灧:水浮動貌。漾:飄動,晃動。

    [15]二句謂月光同樣照着飲酒的人,而飲酒的人却哀樂不同。以鄰家的歡樂與自己的孤獨作對比。

    [16]倚樓者:指家中的妻子。摧:摧折。原注:初九夜有月,聞鄰院歌宴。

    其十一

    餘濕猶在樹,虚寒逼空堂。衾薄不成寐,攬衣起徬徨。同此春宵中,今昔殊炎涼[17]。客居既多感,離憂胡可長[18]。願借晨風翼,翻然歸故鄉[19]。

    【注释】

    [17]謂同樣的春夜,昔年在家中,如今作客在外,感受完全不同。

    [18]胡可:怎麽能,豈能。

    [19]晨風:一種猛禽,即鸇。翻然:高飛貌。晉干寶《搜神記》卷一:“須臾,化爲大烏。開而視之,翻然飛去。”原注:十三夜雨霽,寒甚。

    池上獨飲

    偶把池邊釣[1],因看檻外山。孤心遂一往,竟日未知還。含意待誰解,經春此破顔[2]。陶然已沈醉,夢繞緑蘿間[3]。

    【注释】

    [1]把:握,執。《史記·周本紀》:“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釣:釣竿。

    [2]破顔:露出笑容。唐宋之問《發端州初入西江》詩:“破顔看鵲喜,拭淚聽猿啼。”

    [3]緑蘿:緑色的藤蘿。元趙孟頫《桃源春曉圖》詩:“桃花源裏得春多,洞口春煙摇緑蘿。”

    聞子規

    聲聲血淚訴沈冤[1],啼起巴陵暮雨昏[2]。只解千山唤行客,誰知身是未歸魂[3]。

    【注释】

    [1]沈冤:《太平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立鱉靈爲相而淫其妻,遂傳位於鱉靈。帝自亡去,升西山隱焉,化爲杜鵑。蜀人悲之,聞鵑鳴,則曰:是我望帝也。”

    [2]巴陵:見《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注[10]。

    [3]古人以杜鵑啼聲似言“不如歸去”,故用爲催人歸家之詞。身:自身,自己。

    辰陽道中[1]

    武溪溪頭桃柳春[2],龍標城畔雨如塵[3]。山通黔蜀多逢瘴[4],地雜蠻尞喜遇人[5]。但聽鳥啼能墮淚,況看鳶跕更傷神[6]。功名自昔猶如此,莫爲漂零怨此身[7]。

    【注释】

    [1]辰陽: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南省辰溪縣西南。

    [2]武溪:一名武水,又名瀘溪。源出湖南省乾城縣西武山,東南流入沅江。

    [3]龍標: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陽。

    [4]黔:貴州省的代稱。

    [5]蠻:古時泛稱未開化的南方少數民族。尞:古時稱西南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喜遇人:見《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注[16]。

    [6]鳶(yuān)跕(dié):鳶,猛禽名,俗稱鷂鷹,老鷹。跕:墜落貌。《後漢書·馬援傳》:“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爲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當我在浪泊、西里間,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外》詩:“猿啼山不斷,鳶跕路難登。”

    [7]漂零:漂泊,生活不安定。蘇軾《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詩:“漂零竟何適,浩蕩寄此身。”

    江上夜望

    推蓬失孤鶴,雙槳倚蘭皋[1]。雲浄江空處,無人月自高。

    【注释】

    [1]雙槳:指小船。姜夔《慶春宫》詞:“雙槳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倚:靠。蘭皋:長着蘭草的水岸。《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湖上阻風雜詩[1](五首選二)

    其一

    蕭蕭落木動微波[2],自古湘中有怨歌[3]。一十二峰青曲曲[4],緑雲多處見湘娥[5]。

    【注释】

    [1]湖:指洞庭湖。

    [2]蕭蕭:形容風聲。落木,凋落的樹葉。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滚滚來。”

    [3]古琴曲有《湘妃怨》。劉長卿《斑竹詩》:“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

    [4]一十二峰:巫山有十二峰。此處只是形容洞庭湖君山峰巒之多。

    [5]緑雲:緑色的雲彩。多形容繚繞仙人之祥雲。李白《遠别離》詩:“帝子泣兮緑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湘娥:指湘妃。

    其三

    平湖八月浩無津[6],明月蘆花思煞人。縱使洞庭齊化酒,只宜秋醉不宜春。

    【注释】

    [6]浩無津:形容湖面浩大廣闊,無邊無際。唐陸蒙《木蘭堂》詩:“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

    黄鶴樓用崔韻[1]

    昔讀司勛好題句[2],十年清夢繞兹樓。到日仙塵俱寂寂[3],坐來雲我共悠悠[4]。西風一雁水邊郭[5],落日數帆煙外舟。欲把登臨倚長笛[6],滔滔江漢不勝愁[7]。

    【注释】

    [1]黄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黄鵠磯頭。解放後樓前塔與岳陽樓、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歷代屢建屢毁。一九八五年在蛇山西端高觀山西坡重建。用崔韻:用崔顥《黄鶴樓》詩同樣的韻。

    [2]司勛:禮部屬官。崔顥累官司勛員外郎。

    [3]仙塵:仙,指已乘黄鶴去的昔人。塵指崔顥。

    [4]坐來:當時,一時間。李白《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詩:“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飛一雁秦雲秋。坐來黄葉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樓。”宋周紫芝《浪淘沙》詞:“落日在闌干,風滿晴川,坐來高浪擁銀山。白鷺欲栖飛不下,却入蒼煙。”

    [5]郭:外城。《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6]倚:和着樂聲歌唱。《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晏幾道《蝶戀花》詞:“欲倚緩絃歌别緒,斷腸移破秦筝柱。”長笛:見《月中泛小孤山下》注[6]。此句意謂欲和着笛聲高歌登臨之感。

    [7]江漢:長江和漢水。

    【輯評】

    清梁章鉅《浪迹叢談》:“在京師時,嘗與吴蘭雪談詩。蘭雪謂:‘黄仲則黄鶴樓詩必次崔顥韻爲膽大氣粗,且悠韻如何押得妥?雖以仲則之才,吾斷其必不能佳耳。’適架上有《兩當軒詩鈔》,余因檢示之。蘭雪讀至‘坐來雲我共悠悠’乃拍案叫絶曰:‘不料雲字下但添一我字,便壓倒此韻,信乎天才不可及矣。’”

    月中泛小孤山下[1]

    煙水月明處,中流一溯洄[2]。湖過彭蠡盡[3],潮到小孤迴。獨鶴掠舟過[4],神魚聽曲來[5]。不知疏柳岸,長笛爲誰哀[6]。

    【注释】

    [1]小孤山:在安徽省宿松縣南部,屹立長江中,形勢險要。

    [2]溯洄:逆流而上。《詩·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3]彭蠡:江西省鄱陽湖。句謂没有比鄱陽湖更大的湖。

    [4]蘇軾《後赤壁賦》:“適有孤鶴,横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5]《大戴禮記·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

    [6]長笛:古管樂器,比普通的笛稍長。東漢馬融有《長笛賦》。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長笛鄰家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夜登小孤山和壁間韻

    閟寢神宫最上頭[1],客來孤嘯海關秋[2]。誰標鐵柱成終古[3],却笑金焦屬下流[4]。崖勢欲隨驚鶻颺[5],鼓聲時逐怒濤浮[6]。彭郎相望情何許[7],指點蛾眉月上洲[8]。

    【注释】

    [1]閟(bì)寢:猶閟宫,神廟。閟寢神宫,指小孤山山頂上的廟宇。

    [2]孤嘯:獨自長嘯。表示抒發胸中的逸氣或不平之氣。海關:本指海上的關口,此處借謂水上形勢險要之地。

    [3]鐵柱:相傳晉許遜爲旌陽令時江西有蛟爲害,許與其徒仗劍殺之,並作大鐵柱以鎮壓。後世建立宫觀以祀許遜,名鐵柱宫。故址在江西南昌。

    [4]金焦:江蘇省鎮江的金山與焦山。

    [5]鶻:一種猛禽,隼。蘇軾《石鐘山記》:“而山上之栖鶻,聞人聲亦驚起。”

    [6]鼓聲:見《吴山寫望》注[4]。

    [7]彭郎:彭郎磯,本名澎浪磯,在江西彭澤縣西北,臨長江。歐陽修《歸田録》:“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獨立。而世俗轉‘孤’爲‘姑’。江側有一石磯,謂之澎浪磯,遂轉爲彭郎磯,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詩:“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8]蛾眉月:謂彎彎的月亮。

    舟中望金陵[1]

    片帆昨日下吴頭[2],破浪來看建業秋[3]。九派江聲猶入夢[4],六朝山色已迎舟[5]。樓臺未盡埋金氣[6],風景難消擊楫愁[7]。回首燕磯隨柁尾,寄聲風利不能休[8]。

    【注释】

    [1]金陵:南京市的舊稱。

    [2]吴頭:吴頭楚尾。江西豫章一帶,其地位於春秋吴國的上游,楚國的下游,故稱。黄庭堅《謁金門》詞:“山又水,行盡吴頭楚尾。”

    [3]建業:南京市的舊稱。

    [4]九派: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有很多支流,因稱這一帶的長江爲九派。孟浩然《自潯陽泛舟經明海作》詩:“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鄉。”

    [5]六朝:三國吴、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建康,史稱爲六朝。唐錢起《江行無題》詩之六九:“只疑雲霧窟,猶有六朝僧。”

    [6]埋金氣:氣,指金陵王氣。戰國時楚威王埋金以鎮金陵之王氣。句意謂望見金陵之樓臺高高聳立,想像其王氣猶未盡。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云“金陵王氣黯然收”,仲則反用其意。

    [7]擊楫:拍擊船槳。《晉書·祖逖傳》載,祖逖帥師北伐,渡江於中流擊楫,誓欲收復中原。此句謂見此風景,回想當年祖逖中流擊楫壯志未酬之愁思。

    [8]燕磯:燕子磯,在南京市東北郊,磯頭屹立長江邊,三面懸絶,宛如飛燕。寄聲:猶寄語。託人傳話。風利:謂風勢甚大,不能停舟。

    新涼曲

    聞道邊城苦,霏霏八月霜[1]。憐君鐵衣冷[2],不敢愛新涼。

    【注释】

    [1]霏霏:形容雨、雪等很大。《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鐵衣:古代戰士用鐵片製成的戰衣。古樂府《木蘭辭》:“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十八夜偕稚存看月次韻[1]

    西風嫋嫋露漙漙[2],一葉驚心墮曲欄[3]。久病倍添明月好,此時真共故人看。但工飲啖猶能活[4],莫説飄零怕減歡。自分無才合蹉跌[5],深秋料理釣魚竿。

    【注释】

    [1]稚存:見《明州客夜懷味辛稚存却寄》注[1]。次韻: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

    [2]嫋嫋:風吹拂貌,《楚辭·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漙漙:形容露多。唐許渾《酬康州韋侍御同年》詩:“桂楫美人歌木蘭,西風裊裊露漙漙。”

    [3]一葉:一片葉子。宋唐庚《文録》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蘇軾《永遇樂》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4]飲啖:猶吃喝。

    [5]自分:自料,自己以爲。合:應該。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受挫。

    中秋夜游秦淮歸城南作[1]

    城南好酒如春泉,醉榻酒家樓下眠。醒來露重葛衣冷[2],正見皓月當中天。呼僮起步六街去[3],香塵寶轂清溪邊[4]。玉簫《子夜》聲未歇[5],雛姬十五歌可憐。此時據鞍我亦樂,顧影不覺猶少年。惜哉花月只空度,春江回首愁如煙。去年此夜人初别,今歲今宵已成憶。懷人中酒自年年[6],此時愁煞天涯客。桃葉渡[7],莫愁湖[8],昔日佳麗今有無[9]?殘金剩粉弔不盡[10],徘徊漏下啼城烏[11]。啼烏啞啞天將曉[12],走馬却出長干道[13]。到此惟餘萬古愁,荒荒月落高城小。

    【注释】

    [1]秦淮:秦淮河,爲南京市名勝之一。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可製成葛布。葛衣:用葛布裁製的夏衣。陸游《夜出偏門還三水》詩:“水風吹葛衣,草露濕芒履。”

    [3]六街: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鬧市。前蜀韋莊《秋霽晚景》詩:“秋霽禁城晚,六街煙雨殘。”

    [4]轂(gǔ):車輪的中心部位,中有圓孔,用以插軸。代指車。寶轂:車子的美稱。

    [5]《子夜》:《子夜歌》,樂府吴聲歌曲名。《宋書·樂府志一》:“《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

    [6]中酒:醉酒。杜牧《睦州四韻》詩:“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7]桃葉渡:渡口名,在南京秦淮河畔。相傳晉王獻子在此送其愛妾桃葉,因而得名。辛棄疾《祝英臺近》詞:“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8]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門外。

    [9]佳麗:指桃葉和莫愁。莫愁:古樂府中傳説的女子。一説爲洛陽人,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另一説爲石城(今湖北省鍾祥縣)人,《石城樂》:“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或謂後人誤以石城爲石頭城(今南京),故南京有莫愁湖。

    [10]殘金剩粉:南京爲六朝國都,當時帝王和士大夫都過着繁華綺糜的生活,有六朝金粉之稱。後漸敗落,故曰殘金剩粉。

    [11]漏:漏壺,古代計時器。漏下:漏壺的水面已經下落,表示時間已晚。元袁桷《元日賀裴都事回朝》詩:“金蓮漏下催初刻,玉笋班齊祝萬年。”

    [12]啞啞:烏啼聲。李白《烏夜啼》詩:“黄雲城邊烏欲栖,歸飛啞啞枝上啼。”

    [13]長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東南。崔顥《長干曲》二首之二:“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重九夜偶成[1]

    悲秋容易到重陽,節物相催黯自傷。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風不雨倍凄涼[2]。依依水郭人如雁,戀戀寒衣月似霜。差喜衰親話真切[3],一燈滋味異他鄉。

    【注释】

    [1]重九:農曆九月九日爲重九,又稱重陽。

    [2]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黄州潘大臨工詩……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爲俗氛所蔽翳。昨日閑卧,聞攪林風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至,遂敗意,止此一句奉寄。’”“重陽風雨”遂成爲典故。

    [3]差:略微,尚可。差喜:還可以令人心慰。

    驟寒作

    秦歲首後七日夜[1],五更不周風發狂[2]。殷山萬竅拉枯木[3],壓地徑寸堆酸霜[4]。千門蝟縮盡嗟息[5],聲薄冷圭成白光[6]。去冬途中敝黑貂[7],今秋江上典鷫鸘[8]。多年衣絮凍欲折[9],氣候有爾自不防。富人一歲獨苦暑,窶人四時惟畏涼[10]。漸愁空牆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長。誰將彤雲變狐白[11],無聲被遍茅檐客[12]。

    【注释】

    [1]秦歲首後: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是夏曆,秦曆比夏曆提前三個月,因此秦歲首後相當於現在農曆的十月。

    [2]不周風:謂西北風。《史記·律書》:“不周風,居西北,主殺生。”《易緯通卦驗》:“立冬,不周風至。”

    [3]殷山萬竅:震動山中的千萬個洞穴。拉枯木:把枯樹折斷。

    [4]徑寸:每一塊小土地。酸霜:猶嚴霜。

    [5]蝟縮:像刺蝟那樣踡縮着身軀。

    [6]薄:逼近。圭: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叫圭表,石座上有一横尺,叫圭。聲薄冷圭,謂狂風吹在冰冷的圭木上。唐陸蒙《子夜四時歌·冬》:“南光走冷圭,北籟號空木。年年任霜霰,不減篔簹緑。”

    [7]黑貂:指用黑色貂皮製的裘衣。《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盡。”

    [8]鷫鸘:謂鷫鸘裘,用鷫鸘鳥皮製的裘衣。《西京雜記》卷二:“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爲歡。”

    [9]凍欲折:冷得使人受不了。

    [10]窶(jù)人:窮苦的人。

    [11]彤雲:下雪前密佈的濃雲。唐宋之問《奉和春日玩雪應制》詩:“北闕彤雲掩曙霞,東風吹雪舞山家。”狐白:指狐白裘。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製的裘衣。《史記·孟嘗君列傳》:“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

    [12]被:覆蓋。

    【輯評】

    錢璱之《淺談兩當軒詩的社會意義》:“他在《驟寒作》中也曾希望‘誰將彤雲變狐白,無聲被遍茅檐客’,大有杜少陵的廣厦庇寒、白居易的大裘兼覆之概。”

    屠清渠丈過飲醉後作山水幅見遺[1]

    先生一笑如河清[2],醉後往往一見之。即令不飲持大盞,已覺春氣盈鬚眉。平生胸中富丘壑[3],意象獨到無專師。常時兀兀不動手[4],醉來潑墨風雨馳。長虹俯吸海波立,乖龍上蹴天雲垂[5]。及當精心運毫末,雙目炯如漆點脂[6]。圖成掛我竹間屋,怳有光怪來窮追[7]。翻樽却避坐上客[8],索栗怖走鄰家兒[9]。先生掀髯忽大笑,壓興還用傾千巵[10]。鄙人不飲喜觀飲,先生善畫兼愛詩。短縑尺幅許投贈[11],日來爛醉無不宜[12]。我歌君飲萬事足,更看醉墨揮淋漓。

    【注释】

    [1]屠清渠:可能是仲則母親屠氏的同族兄弟,故仲則稱之爲丈。

    [2]河清:古稱黄河千年一清,故以河清比喻時機難遇。唐張説《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難得,人代幾何。”《宋史·包拯傳》:“拯立朝剛毅……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此謂先生之笑難得。

    [3]胸中丘壑:丘壑謂山川勝景。黄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是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4]兀兀:昏沉貌。

    [5]乖龍:傳説中的孽龍。蹴(cù):踢。秦觀《滿庭芳》詞:“古臺芳樹,飛燕蹴紅英。”

    [6]漆點:用漆點上。形容烏黑光亮。《晉書·杜乂傳》:“膚若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人也。”

    [7]光怪:神奇怪異的現象。光怪陸離。

    [8]翻樽却避:傾翻酒杯而逃避。

    [9]索栗:索要梨栗、糖果。杜甫《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10]壓興:猶盡興。

    [11]縑(jiān):細絹,可供作書畫用。尺幅:短小的紙或絹。短縑尺幅:泛指書畫或文章。許:允諾。

    [12]日來:天天來。

    冬夜左二招飲[1]

    清霜壓東郊[2],寒籟號北牖[3]。出門無所適,動詣素心友[4]。發瓮傾凍醅[5],膾鮮斫巨口[6]。煇煇明燭光[7],肝膽此可剖。脱身風塵中,所剩持螯手[8]。誰知歲寒夜,復次共杯酒。元龍氣未除[9],竹馬期敢負[10]。百年盡今夕[11],那暇圖不朽。作達信有涯[12],生天獨甘後[13]。及時且斟酌[14],不薄乃云厚[15]。漸畏人影亂[16],即歡變回首[17]。一身墮地來,恨事常八九。飲罷夜氣高,落落數星斗[18]。

    【注释】

    [1]左二:左輔(1751——1833),字維衍,號杏莊,又號雲在,陽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進士。官至湖南巡撫。

    [2]壓:籠罩,覆蓋。李賀《雁門太守行》詩:“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3]寒籟:凄涼的聲音。宋宋祁《擬杜子美峽中意》詩:“驚風借壑爲寒籟,落日容雲作暝陰。”北牖:朝北的窗。唐王粲《涼風至賦》:“北牖閑眠,西園夜宴。”

    [4]動:往往,常常。韓愈《進學解》:“跋前躓後,動輒得咎。”詣:造訪。素心友:心地純潔、性情淡泊的朋友。

    [5]瓮:盛酒的罎。發瓮:打開酒罎。醅(pēi):未濾去糟的酒,亦泛指酒。凍醅:冷酒。陸游《初冬》詩:“蝟刺坼蓬新栗熟,鵝雛弄色凍醅濃。”

    [6]膾:細切(魚肉)。鮮:泛指魚類。《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河上公注:“鮮,魚也。”巨口:形容魚。蘇軾《前赤壁賦》:“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7]煇煇:“煇”同“輝”,明亮貌。唐韓濬《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灼灼千門曉,輝輝萬井春。”

    [8]持螯手:《晉書·畢卓傳》:“卓嘗謂人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9]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三國志·魏志·陳登傳》:“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宋黄機《永遇樂·章史君席上》詞:“史君自有,元龍豪氣,唤客且休辭醉。”

    [10]竹馬:兒童游戲,以竹竿當馬騎。《晉書·殷浩傳》:“(桓温)語人曰:‘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我棄去,浩輒取之。’”句謂怎能負兒時之期約。

    [11]百年:指人的一生。句意謂平生之歡,盡在今夕。

    [12]作達:謂仿傚放達的行爲。《世説新語·任誕》:“阮渾長成,風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步兵(阮籍)曰:‘仲容(阮咸)已預之,卿不得復爾。’”有涯:有限度。

    [13]生天:佛教謂修行能生於天界,享受天樂。轉義爲獲得榮華富貴。

    [14]斟酌:謂飲酒。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願子留斟酌,叙此平生親。”

    [15]句意謂非悲即是喜。

    [16]人影亂:形容醉眼昏花。

    [17]謂歡樂不久就變成了回憶。

    [18]落落:形容稀疏。漢杜篤《首陽山賦》:“長松落落,卉木蒙蒙。”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問渡

    道逢漁父來,指點停舟處。只在小橋邊,風吹著溪樹。

    寒夜檢邵叔宀師遺筆因憶别時距今真三載爲千秋矣不覺悲感俱集[1]

    三年誰與共心喪[2],舊物摩挲淚幾行[3]。夜冷有風開絳幄[4],水深無夢到塵梁[5]。殘煤半落加餐字[6],細楷曾傳養病方[7]。料得夜臺聞太息[8],此時憶我定徬徨。

    【注释】

    [1]邵叔宀:見《檢邵叔宀先生遺札》注[1]。

    [2]心喪(sānɡ):古時謂老師去世,弟子守喪,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晉摯虞《師服議》:“自古弟子無師服之制,故仲尼之喪,門人疑於所服。子貢曰:‘昔夫子喪顔回,若喪子而無服。請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遂心喪三年。此則懷三年之哀,而無齊衰之制也。”

    [3]摩挲:撫摸。

    [4]絳幄:即絳帳。後漢馬融爲世通儒,教養生徒,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坐生徒,後列女樂。後以絳帳爲師門、講席的敬稱。

    [5]塵梁:落滿塵埃的屋梁。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

    [6]殘煤:猶墨。殘煤半落:指遺札上的字已有破損或殘缺。加餐字:指朋友之間相慰問的書信。《古詩十九首》其一:“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7]仲則體弱多病,邵師在《和漢鏞對鏡行》詩中教以養生之道云:“多病多愁乖宿心,長夜幽吟獨惆悵。……勸君自寬莫傷懷,勸君自强莫摧頽。功名富貴真外物,前言往行皆吾師。輕狂慎戒少年習,沉静更於養病宜。”

    [8]夜臺:墳墓,亦借指陰間。劉禹錫《酬樂天見寄》:“華屋坐來能幾日,夜臺歸去便千秋。”

    【輯評】

    嚴迪昌《論黄仲則》:“哀悼之情與身世之感相交糅。五、六兩句不止是如坐春風的回顧。當年師恩之體貼入微,一片關切之心躍動於紙上。恩逾深,情愈哀也。”

    二十三夜偕稚存廣心杏莊飲大醉作歌[1]

    安得長江變春酒[2],使我生死相依之。不然亦遣青天作平地,醉踏不用長鯨騎[3]。夜夢仙人手提緑玉杖[4],招我飲我流霞巵[5]。一揮墮醒在枕席,神清骨輕氣作絲[6]。日來不免走地上[7],齷齪俯仰同羈雌[8]。寒陰噤户不能出[9],幸有數子來招携[10]。迅猋媵我沙拍面[11],此際爛醉真相宜。旗亭哄飲酉達子[12],萬斛瀉盡紅玻璃[13]。孟公肯顧尚書約[14],李白笑殺襄陽兒[15]。出門霜華被四野,步入黑樾隨高低[16]。須臾荒荒上殘月[17],照見怪木啼飢鴟[18]。徘徊坐卧北邙地[19],欲覓鬼唱秋墳詩[20]。東方漸白寺鐘響,遠林一髮高天垂[21]。下窮重泉上碧落[22],人間此樂誰當知。此時獨立忽大笑,正似夢裏一吸瓊漿時[23]。

    【注释】

    [1]廣心:馬鴻運,字廣心,武進(常州)人,諸生。杏莊:見《冬夜左二招飲》注[1]。

    [2]春酒:冬釀春熟之酒,亦指春釀秋冬始熟之酒。《詩·豳風·七月》:“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3]騎長鯨:比喻隱遁或游仙。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清仇兆鰲注:“南尋句,一作‘若逢李白騎鯨魚’,按……俗傳太白醉騎鯨魚,溺死潯陽,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後用爲詠李白之典。陸游《長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

    [4]緑玉杖:傳説中仙人所用的手杖。李白《廬山謡寄盧侍御虚舟》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緑玉杖,朝别黄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5]流霞:見《感舊其一》注[2]。

    [6]謂一飲後倒頭大醉,醒來神清氣爽。

    [7]日來:近來。

    [8]羈雌:失偶的雌鳥。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羈雌戀舊侣,迷鳥懷故林。”

    [9]噤:關閉。噤户,猶噤門。《文選》潘岳《西征賦》:“有噤門而莫啓,不窺兵於山外。”

    [10]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或泛言人。數子:謂幾位友人。

    [11]迅猋:疾風,暴風。媵(yìnɡ):陪送。漢張衡《思玄賦》:“迅猋潚其媵我兮,騖翩翩而不禁。”

    [12]旗亭哄飲:旗亭,酒樓。唐薛用弱《集異記》載:王之涣與王昌齡、高適於旗亭飲酒,有四歌妓上臺歌唱。“乃相私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爲優。’初謳昌齡詩,次謳適詩,又次復謳昌齡詩。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争衡。’次至雙鬟發聲,果謳黄河云云(指王之涣《涼州詞》)。因大諧笑。”酉達子:從酉時(下午五時至七時)到子時(晚上十一時至次晨一時)。

    [13]斛:古時一斛爲十斗,南宋末改爲五斗。萬斛:泛言大量。玻璃:指酒。宋梅堯臣《依韻酬永叔再示》詩:“鄰邦或有奇嘉釀,瓦罌土缶盛玻璃。”紅玻璃:紅酒,泛指美酒。

    [14]孟公:漢陳遵,字孟公。尚書:官名。《漢書·游俠傳》:“(陳遵)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嘗有部刺史奏事過遵,值其方飲,刺史大窮。候遵霑醉時,突入見遵母,叩頭自白,當對尚書有期會狀。母乃令從後閤出去。”三國魏應璩《與滿公琰書》:“當此之時,鍾孺不辭同産之服,孟公不顧尚書之期。徒恨宴樂始酣,白日傾夕,驪駒就駕,意不宣展。”

    [15]李白《襄陽歌》:“落日欲没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争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山公指山簡。《晉書·山簡傳》:“(簡)假節鎮襄陽。……簡優游卒歲,唯酒是耽……諸習氏荆土豪族,有佳園池。簡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時有童兒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茗艼無所之。時時能騎馬,倒著白接?。’”

    [16]黑樾:昏黑的樹蔭。

    [17]荒荒:形容黯淡。杜甫《漫成》詩:“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18]鴟:貓頭鷹的一種。

    [19]北邙:北邙山,在洛陽之北。東漢、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因借指墓地。陶潛《擬古》詩之四:“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20]鬼唱秋墳詩:李賀《秋來》詩:“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21]一髮:形容遠處微茫的事物。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杳杳天低鶻没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22]重泉:猶九泉。指死者所歸之處。碧落:青天,天空。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黄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23]瓊漿:仙人的飲料,喻美酒。

    夜坐書懷

    一身萬事付闌珊[1],不信真愁門户難[2]。此地更無鷄肋棄[3],前途憑仗馬蹄攢[4]。夢回細雪關城迥[5],歲盡窮陰海國寒[6]。今夜燈前兒女意,依依猶似慰眠餐。

    【注释】

    [1]闌珊:將盡。蘇軾《減字木蘭花》詞:“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

    [2]門户難:指家庭經濟困難,難以養家活口。仲則《自叙》:“家益貧,出爲負米游。”

    [3]鷄肋:鷄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棄的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備因險拒守。”裴松之注:“時王欲還,出令曰‘鷄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鷄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4]攢:通“趲”,趕,快走。句謂前途還要靠到各處奔走,謀取工作。

    [5]夢回:夢醒。南唐李璟《攤破浣溪沙》詞:“細雨夢回鷄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6]海國:臨海地帶。蘇軾《新年》詩之三:“海國空自暖,春山無限清。”仲則指自己的家鄉常州。

    乾隆三十六年(1771),仲則二十三歲。春至嘉興,回家後又從鎮江經當塗赴太平,客太守沈業富署中。秋應省試。冬復至太平,客安徽學政朱筠幕。朱復延洪亮吉入幕。二人俱以師禮事朱。冬十二月,朱筠與諸名士游采石磯,仲則作有《太白墓》詩。

    飲洪稚存齋次韻

    緑酒紅燈款語深[1],等閑身世任浮沈。花前幸是相逢好,竹下還尋舊地吟。小草經時成遠志[2],青楓異日損春心[3]。應知此去淮南客[4],舊雨抛離怨不禁[5]。

    【注释】

    [1]款語:親切交談。唐王建《題金家竹溪》詩:“鄉使到來常款語,還聞世上有功臣。”

    [2]小草:中藥遠志苗的别名。《世説新語·排調》:“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後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於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爲遠志,出則爲小草。’謝甚有愧色。”仲則反用其意,對將來發展,抱有希望。

    [3]異日:往日,昔時。春心:春景所引發的情懷。《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4]淮南:指漢淮南王劉安。他博雅好古,喜招懷天下俊偉之士。此時仲則將往太平,客沈業富太守署。

    [5]舊雨:杜甫《秋述》:“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後以“舊雨”作爲老友的代稱。宋張炎《長亭怨》詞:“故人何許?渾忘了江南舊雨。”

    後一日復飲旗亭再用前韻

    皓魄將殘夕露沈[1],離堂燭盡悄愁生[2]。羣公試賭黄河唱[3],有客曾爲楚澤吟[4]。去鳥悠悠隨落日,長川淼淼引孤心[5]。隴雲朔雁分飛急[6],雙淚君前自不禁[7]。

    【注释】

    [1]皓魄:明亮的月。宋朱淑貞《中秋玩月》詩:“清輝千里共,皓魄十分圓。”

    [2]離堂:餞别之堂。南朝齊謝朓《離夜》詩:“離堂華燭盡,别幌清琴哀。”

    [3]黄河唱:見《二十三夜偕稚存廣心杏莊飲大醉作歌》注[12]。

    [4]楚澤:古楚地有雲、夢等七澤,後以楚澤泛指楚地或楚地之湖澤。有客,仲則自指。仲則於乾隆三十五年二十二歲時客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幕中,曾在湖南各地游歷,寫過不少描寫楚地山川名勝的詩。

    [5]淼淼:形容水波浩瀚。南朝梁沈約《法王寺碑》:“炎炎烈火,淼淼洪波。”孤心:孤單寂寞的心情。

    [6]隴:指甘肅省一帶的地方。朔:泛指北方。

    [7]雙淚:唐張祜《何滿子》詩:“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别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1],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2],此時有子不如無。

    【注释】

    [1]河梁:舊題李陵《與蘇武》詩:“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後借指送别之地。

    [2]慘慘:形容陰森蕭瑟。宋范成大《白狗峽》詩:“慘慘疑鬼寰,幽幽無人聲。”

    【輯評】

    朱舒甲《黄仲則和兩當軒集》:“出自肺腑的真情,寫得如此平實,明白如話。詩到真處不嫌其直。過分雕琢,反見其情虚。雖是家常話,却更顯得真摯深沉。”

    别内

    幾回契闊喜生還[1],人老凄風苦雨間[2]。今夜别君無一語,但看堂上有衰顔[3]。

    【注释】

    [1]契闊:久别,闊别。宋梅堯臣《淮南遇楚才上人》詩:“契闊十五年,尚謂卧巖庵。”

    [2]凄風:寒風。苦雨:久雨。凄風苦雨:形容天氣惡劣,或比喻景況凄涼悲慘。清納蘭性德《大輔·寄梁汾》詞:“鱗鴻憑誰寄,想天涯隻影,凄風苦雨。”

    [3]堂上:指父母。句謂希望妻子照顧好衰老的母親。

    幼女

    汝父年來實尟歡[1],牽衣故作别離難[2]。此行不是長安客[3],莫向浮雲直北看[4]。

    【注释】

    [1]尟(xiǎn):少。

    [2]意謂自己經常離家外出,已成常事,幼女已經習慣,牽衣難舍,無非是做做樣子而已,故曰故作。寫父女之情淡薄,實際上更加沉痛。

    [3]長安客:長安是古代舊都,是高官顯爵所居之地。意謂自己這次離家,不是去當大官,而是迫不得已而去寄人籬下,謀取養家活口之資。

    [4]直北:正北。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老僕

    飄零應識主人心,仗爾鋤園守故林[1]。數載相隨今舍去,江湖從此斷鄉音。

    【注释】

    [1]主人常年漂流在外,不能留在家中,實屬無奈,此意你應該知道。所以耕種田地,操持家務,就全靠你了。

    【輯評】

    伍合《黄景仁評傳》:“(《别老母》、《别内》、《幼女》、《老僕》四首詩)看他寫得如何可憐!是血,是淚,是詩,融成一片傷心之作。直是咽露秋蟲,能使人發出無限同情之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