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心常寂灭。无功无用。不证寂灭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无住。总持无相。即无三受。三受等三。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此拣明无生行相。乃承上所言。若生寂灭与无生之心。是即有生行。非谓之无生行。于内则生三种受。由三受。便随情识而行。起贪瞋痴三毒。成三恶业。然贪因缘盗。瞋因缘杀。痴因缘淫。此三因若断。即三缘不生。故以三戒作对治方便。一摄律仪戒。明止作持犯。二摄善法戒。修一切菩提分法。三摄众生戒。即饶益有情。虽然。若寂灭之心生。则妄心决定不生。而心体常自寂灭。如是。则功用俱泯。故曰无功无用。既无功无用。则自不取证于寂灭之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而无所住。此是总持无相大解脱法门。若得如是。即无三受。而三受。三行。三戒。亦皆寂灭。一切法性。皆得清净。皆依无住而住。入不三昧。亦不住坐禅。是为无生无行。

    ○华严第七远行地菩萨。成就圆满方便慧。而住于此地。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尝暂与盖障相应。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修无相行。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无相行。故行于实际而不作证。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虽万众围绕而心如独处。虽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为世谛所染。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作用。虽随顺一切世间。而常行一切出世之法。获如实三昧。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是名得无生法忍。能于三千大千世界。为大明师。即此。便入第八地。舍前七地一切功用行。住无功用。为深行菩萨。离于諠诤。所作皆息。住于报行。得真寂灭心。至此。又发起无功用大觉慧。获无量差别智。得入法流门中。入一切智智境界。今此中。即华严七地入八地。所修所证行相。

    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

    此拣问。禅寂之义。盖禅能摄心之所动。而能定诸虚幻乱想。云何而言不住于坐禅耶。

    ○夫禅为静虑。乃第五地中行相。凡初习禅定。正身端坐。或半跏趺。或全跏趺。先挺动其身。并诸骨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既而令脊相对。身心适然。乃开口吐胸中浊气。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皆得舒畅。后方闭口。纳鼻中清气。如是至三。若习久。身息调和。但一亦得。次当唇齿相合。舌拄上腭。后方闭目。祇令断光而已。若欲出定时。先开口放气。想息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动其身。及肩胛头项。以至于足。复以手遍摩。悉令柔软。又擦手令暖摩抄两眼。方使其开。乃可随意。盖入定。从粗入细。出定从细出粗。若在定既久。出时陡促。则细法未散。恐于身中。作风痛诸患。至若调息之法。有声喘气息四相。守声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也。若夫论禅定之法。余尝得诸藏典中。如经云。初学不思议三昧。当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此修定之初门也。又云。若入遍处定。或行或住。或坐或卧。随所入定。境界现前。如是。则繁兴大用。无有不定时矣。此修定得力处也。又经中言次第入定之法云。结跏趺坐。正念现前。便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四禅。又云。有觉有观。念得喜安。游心初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游心二禅。护念清净。无有众想。游心三禅。忧喜既尽。无复苦乐。意念清净。游心四禅。又云。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诸苦乐境。所不能动。名为四禅。此四是色界。以禅为乐为食。然初禅过患。内有觉观。故外有火灾。二禅过患。内有欢喜。故外有水灾。三禅过患。内有喘息。故外有风灾。至四。禅内外过患。一切俱无。诸灾所不能及。得四禅已。于自身相。与虚空相等。心缘虚空无边。而为行相。即证空无边处定法。从空无边处起。观空无边。识亦无边。观空则外。观识则内。一心缘识无边处。而为行相。即证识无边处定法。从识无边处起。空色既亡。识心都灭。澄定寂然。无去无住。故以无所有处。而为行相。即证无所有处定法。亦名不用处。从不用处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故以非想非非想处。而为行相。即证非想非非想处定法。亦名有想无想处。此四。是无色界。以寂为食为乐。至此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复行相。灭诸想受。名灭尽定。二乘人。又名此定为想知灭定。故曰有想无想处想灭。入想知灭定。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若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粗想不生。即入想知灭定。此名背舍法。亦名次第灭想法。通前四禅。名为九次第定。又云。若入初禅。则声刺灭。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入第三禅。则喜刺灭。入第四禅。则出入息刺灭。入空处。则色想刺灭。入识处。则空想刺灭。入无所有处。则识想刺灭。入非想非非想处。则无所有想刺灭。入灭尽定。则想受刺灭。此诸想中。以不用处想为无上。诸言有想。诸言无想。于其中间。能次第得想知灭定。是为第一无上想。又云。从初禅起。次第入于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次第还入。至于初禅。是名师子奋迅三昧。喻如师子奋迅之时。既能进前奋迅而去。亦能却行奋迅而还。此余兽之所不及。诸佛菩萨。入此三昧亦尔。因名师子奋迅三昧。既因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故菩萨有超越三昧。能超越诸法次第。有顺入超。逆入超。顺逆入超。逆顺入超。超出亦尔。此名超越三昧。然菩萨能具足超。声闻不能具足超。但能从初禅超入三禅。尚不能超二。何况能超三耶。菩萨从初禅。便能超入灭受想定。故名顶禅。亦名佛智三昧。所谓随意自在。善入出住也。又云。如来于灭度时。从初禅次第入于灭尽三昧。从灭尽三昧起。入??光三昧。从焰光三昧起。入水气三昧。复从水气三昧起。还入??光三昧。从焰光三昧起。还入灭尽三昧。次第还入以至初禅。复从初禅至灭尽三昧。而入无余涅槃。又云。菩萨虽入灭定。而不乐着寂灭。俱时发起四心。由慈办悲。缘悲得喜。缘喜有舍。由空得无愿。由无愿得无相。是为解脱门。亦名三三昧也。然比丘心无异缘。意在禅息。其始以一心专思寂想为旨诀。而能随意自在。善入出住为要终也。故文殊师利云。昔初发意求入不可思议定。我于今日。无复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若我入不可思议定者。则成可思议矣。此诚可与学般若菩萨言之。而未可与二乘人说也。

    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若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

    此示无生禅为第一义。言禅即是动者。即前所谓无生之心。譬如虚空。无有动住。无有起相。无有作相。又如具离空寂。心处无住。是禅波罗蜜也。以离于动静。故曰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然禅性本无生。当离于生。是禅之行相。禅性本无住。自当离其住于禅动之相也。若知此禅性无有动静之相。即得于无生矣。

    ○台教依一心三谛。修三止观。分藏通别圆四教。谓圆教三谛圆融。此心即空即假即中。一心具十法界。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安心止观。以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此亦与圆觉中二十五轮。最后三观齐修义同。圆觉又云。修于禅那。先取数门。为初首方便。疏云。次第有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一数息。摄心在数。不令驰散。二随息。心随于息。舍于数故。三止。凝心寂虑。舍随修止。四观。不著于止。起观分别。五还。舍观修还。转心返照。六净。舍还修净。净心成就。心无所依。不起妄想分别。能发真性之明。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台教谓修此六妙门。能至涅槃之道也。昔有大珠慧海禅师。因止观座主来参。问曰。如智者大师说止破止。说观破观。住止没生死。住观心神乱。且为当将心止心。为复起心观观。若有心观。是常见法。若无心观。是断见法。亦有亦无。成二见法。试请说看。座主不能对。珠曰。何曾修得止观来。圭峰禅师以禅教互相非毁。尝着禅源诠。其序略曰。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明为禅。又云。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也。

    无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动。以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

    此别明般若义。言既得此无生。即得于般若。何故。以无生亦不依于有住。而心本亦不动。以有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也。

    心王菩萨言。尊者。无生般若。于一切处无住。于一切处无离。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无住无心。心无生住。如此住心。即无生住。尊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不思议中。可不可说。

    此自述领解般若。以明主伴互为唱酬也。故承上而言。无生般若者。今我已知于一切处。皆无所住。亦无所离。然此无生之心。本无住处。亦无处可住其心。由此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故心得于无生而住。如此而住其心。即是无生住矣。既而又叹美其法曰。尊者。心无生行。诚不可以心思口议于其间也。然此不可思议中。正智现前。虽可说。而又不可说。固当于言外体而明之。

    佛言。如是如是。

    此印成其解。如是者。唯如为是。重言者。深美之也。此又为不可说。下一注脚矣。

    心王菩萨闻如是言。叹未曾有。而说偈言。

    此述闻法喜叹。后说偈发明。

    满足大智尊。广说无生法。闻所未曾闻。未说而今说。

    此赞法所未有。然佛以智方便。为后世众生演说斯义。故即称大智也。前无相法中。亦说无生。而未能若此。所以谓广说也。然我等今闻所未曾闻。而如来四十余年未说之法。今亦说之矣。

    犹如净甘露。时时乃一出。难遇难思议。闻者亦复难。

    此叹闻遇之难。时时。犹言久久也。如是妙法今已说。虽云后世难遇此法。然欲求闻而深解者。亦复难矣。

    无上良福田。最上胜妙药。为度众生故。而今为宣说。

    此明悉檀法利。盖田能长养根苗。而药能疗身心之病。以明度生说法意也。

    尔时众中。闻说此已。皆得无生。无生般若。

    此结众闻获益。无生般若。本是七地中法。在会同闻而得共证。理固然也。又须知初地至七地。同修无相法。次第断俱生我法二执。同入灭定。但前六地。有出有入。定相未忘。以其同于二乘。厌生死。欣涅槃。堕有为行。有能取所取故。七地则远离定相。能念念入。念念起。念念无相。以舍于二乘之善。住于亡善之地。无生死涅槃之相。第功用未忘。心量犹在。故必至八地。舍离藏识。俱生我执已尽。一切种种相灭。方得住于灭定不起。然以自觉圣智之力所持。终不为定相所醉。是故不取证涅槃。而上求下化也。

    音释

    疗

    (音料。治病也)。

    诤

    (争去声)。

    驳

    (音博。色不纯也)。

    吻

    (音刎。唇边曰吻)。

    屏

    (音丙。除也与迸同)。

    朕

    (呈锦切。上声。线缝处。又帝王自称曰朕)。

    兆

    (音赵。与??同事先见也)。

    蓦

    (音麦。跃身上马之状)。

    供

    (平声。具也)。

    首

    (去声。有罪自陈曰首)。

    諠

    (音暄。哗也。嚣也)。

    挺

    (汀上声。耸直貌)。

    腭

    (音噩)。

    胛

    (音夹肩脾)。

    啮

    (音舛。息在心胸之圆则啮)。

    奋

    (音粪。鸟忽飞起貌。又力举也)。

    迅

    (音信。疾也。又与奋同。奋亦音信。鸟之张羽自奋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