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思益梵天所问经简注卷之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道而得快乐。舍是,其余皆不名快乐矣。

    善男子,其普光佛以三乘法为弟子说,亦多乐说如是法言:汝等比丘,当行二事:若说法、若圣默然。

    【注】是一而三,不碍中道;不碍中道,故二事并行也。

    善男子,尔时上方医王佛土有二菩萨,一名无尽意,二名益意,来诣普光佛所,头面礼佛足,右绕三匝,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注】以方便智调伏众生,故曰医王。上方非坚碍之界,用表实际。谓方便智依实际而住,故曰上方。文云:能知一切众生诸根利钝而教诲之,而亦常在于定。是此义也。一名无尽意者,依此方便智而修行调伏无尽也。二名益意者,依此方便智而增益利乐也。从医王佛土来诣普光佛所者,即方便智趣中道之像也。此经顿教,一往论辩,皆称绝待。若非方便,何云去来?细观可知。

    时,普光佛为二菩萨广说净明三昧。所以名曰净明三昧者,若菩萨入是三昧,即得解脱一切诸相及烦恼着,亦于一切佛法得净光明,是故名为净明三昧。

    【注】即方便智,示以根本智也,前所谓诸法正性、正行等也。以正性离分别故,解脱诸相;正行无行故,离诸烦恼;以根本智迥绝依故,于佛法得明净也。

    又前际一切法净,后际一切法净,现在一切法净,是三世毕竟净,无能令不净,性常净故,是以说一切诸法性常清净。

    【注】以根本智门,非三世所摄,不属垢净,体是无染,不能使之不净。如珠、如玉、水精、琉璃,真体如是,谁能使不净?无能使不净,是谓毕竟净也。

    何谓诸法性净?谓一切法空相,离有所得故;一切法无相相,离忆想分别故;一切法无作相,不取不舍、无求无愿,毕竟离自性故。是名性常清净。

    【注】法无处所,故言空。法无形段,故言无相。相法无能所,故言无作。此三解脱门之相,即是性常净之相也。

    以是常净相,知生死性即是涅槃性,涅槃性即是一切法性。

    【注】涅槃云:寂灭,以刹那无生相可得,刹那无灭相可得。以生灭不可得故,为一切法所依,故曰法性。

    是故说心性常清净。善男子,譬如虚空,若受垢污,无有是处;心性亦如是,若有垢污,无有是处。

    【注】此喻心性本来是净,非使之净也。

    又如虚空虽为烟尘云雾覆曀,不明不净,而不能染污虚空之性,设染污者不可复净,以虚空实不染污故还见清净;凡夫心亦如是,虽邪忆念起诸烦恼,然其心性不可垢污,设垢污者不可复净,以心相实不可垢污,性常明净,是故心得解脱。善男子,是名入净明三昧门。

    【注】此喻心性即染而净,非谓离染而净也。

    彼二菩萨闻是三昧,于诸法中得不可思议法光明。

    【注】此乃方便趋中道之益也。

    尔时,无尽意菩萨白普光如来言:世尊,我等已闻入净明三昧,当以何行行此法门?佛告无尽意:善男子,汝等当行二行,若说法、若圣默然。时,二菩萨从佛受教,头面礼佛足,绕三匝而出趣一园林,自以神力化作宝楼于中修行。

    【注】园林者,总持也。以此二法双运,故趣总持也。楼以高显为义,修行此胜行也。

    时,有梵天名曰妙光,与七万二千梵俱来至其所,头面礼足,问二菩萨:善男子,普光如来说言:汝等比丘,集会当行二事,若说法、若圣默然。善男子,何谓说法?何谓圣默然?二菩萨言:汝今善听,我当少说,唯有如来乃通达耳!于是二菩萨以二句义,为诸梵众广分别说。时,七万二千梵皆得无生法忍,妙光梵天得普光明三昧。是二菩萨于七万六千岁,以无碍辩才答其所问,不懈不息分别二句,互相问答而不穷尽。

    【注】前二菩萨,从普光如来,闻净明三昧,得不可思议法。光明者,破烦恼惑,故曰净明。证般若德,故曰不可思议。真谛之道备矣。此中梵天,名妙光者,由不思议光之所出也。故妙光等,皆从二菩萨闻法得证,所谓静极光通达矣。二菩萨,由医王佛而来。普光佛所者,由俗趣真之像也。此中二菩萨,与梵天说二句义者,融真会俗之像也。梵天者,俗谛也。妙光者,即真即俗,故曰妙光。真谛无说,以方便故。说方便者,第二义门也。故曰二菩萨少说。名数差别,故曰七万二千梵。得无生法忍者,会差别归于实际也。妙光梵天,得普光明三昧者,破尘沙惑,证解脱德,故曰普光明。俗谛之道备矣。二句义,互相问答,经七万六千岁,所谓第二义也。

    于是普光如来在虚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勿于文字言说而起诤讼。凡诸言说皆空如响,如所问答亦复如是。汝等二人皆得无碍辩才及无尽陀罗尼,若于一劫、若百劫说此二句,辩不可尽。善男子,佛法是寂灭相第一之义,此中无有文字,不可得说,诸所言说皆无义利。是故汝等当随此义,勿随文字。是二菩萨闻佛教已,默然而止。

    【注】普光如来,在虚空中,告二菩萨,勿著文字,而起诤讼者。虚空非坚碍之界,用表实际也。上不依天,下不着地,在虚空之中,表中道也。收前真俗二门,会归中道,破无明惑,证法身德,故曰佛法是寂灭相第一之义。盖真俗二边,多致诤讼。第一义中,无有诤讼也。在真谛,则曰得不可思议法光明。在俗谛,则曰得普光明三昧。以其有得,则有不得,故致诤讼。在中道第一义谛中,则曰默然而止。以其无得,则无有不得,故无诤讼也。问:勿随文字,当随此义,如何此义?答:水向石中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佛告等行:以是当知,菩萨若以辩才说法,于百千万劫若过百千万劫不可穷尽。又告等行:于意云何?彼二菩萨岂异人乎?勿造斯观。

    【注】若谓二菩萨是他人,要且不然,勿造斯观。当知即是汝等,非有他也。

    无尽意者,今文殊师利是。

    【注】以方便智,即根本智之像也。

    益意菩萨者,今汝身是。

    【注】以分别智,即无分别智之像也。由分别观察,增益利乐,故曰益意。于第一义心不动,故曰等行。

    妙光梵天者,今思益梵天是也。

    【注】由真出假,游于俗谛,故曰梵天。即俗照真,故曰妙光。所谓即俗照真者,即今思慧也。

    尔时,等行菩萨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诸佛菩萨为大饶益如所说行精进众生。世尊,其懈怠不能如所说行者,虽值百千万佛无能为也,当知从勤精进得出菩提。

    得圣道品第十六

    【注】以不二法得道,谓之圣道。由前说法不碍默然,说即无说也。默然不碍说法,无说即说也。若行人能通达此二而不二,是谓得圣道也。若二者各执,则非得圣道矣。前文四圣谛品者,开示之谓也。此中得圣道品者,悟之谓也。

    尔时,文殊师利谓等行菩萨:善男子,汝知菩萨云何行,名勤精进?答言:若菩萨能得圣道,名勤精进。

    【注】前文等行云:佛为饶益精进众生,其懈怠者,虽值多佛,无能为文。殊恐人著于有为,故有此问。而等行不言精进,不说懈怠,但曰得圣道而已。则知精进者,非精进之精进矣。

    又问:云何行能得圣道?答言:若于诸法无所分别,如是行者能得圣道。

    【注】虽知无精进为精进,而未知无得为得。文殊恐人著于有行、有得,所以问过而等行。不答有得,不答无得;不答有行,不答无行,但曰无所分别。无分别者,不分别得与不得,不分别行与不行,当如是而行,如是而得也。

    又问:云何名为得圣道已?答言:若行者于平等中,见诸法平等,是名得圣道已。

    【注】所谓得圣道者,得无所得也。若得无所得,云何知其已得圣道邪?若能见诸法平等,则为已得,非别有所得也。

    又问:平等可得见耶?答言:不也。所以者何?若平等可见,则非平等。

    【注】所言平等者,不可思议之谓也。故曰:识不能识,智不能知,思惟不能及,分别不能解,故非可见。若可见者,非不思议之境也。

    思益梵天谓文殊师利:若行者于平等中不见诸法,是名得圣道已。文殊师利言:何故不见?思益言:离二相故不见,不见即是正见。

    【注】前等行,谓平等中见诸法平等,是名得道。而复云平等不可见,平等不可见,则诸法可见乎?而梵天复答意云:于平等中,诸法尚不见,何平等可见也?

    又问:谁能正见世间?答言:不坏世间相者。又问:云何为不坏世间相?答言:色如无别无异,受想行识如无别无异,若行者见五阴平等如相,是名正见世间。

    【注】上云不见为正见者,指何物为正见邪?故文殊发明其意云:谁能正见,世间出其相也。以五阴乃妄见之相,犹如空华,本无所有,不名正见。若谓无见,亦不名正见。若知五阴与如无异无别,是名正见。若于五阴起有无见,是名分别。若离五阴求于正见,是坏世间相。是二者,非正见矣。

    又问:何等是世间相?答言:灭尽是世间相。

    【注】上云正见世间者,不坏世间相。不坏世间相者,以五阴与如无别无异。若五阴与如无别无异,指何物为世间相耶?灭尽是世间相,以世间相无尽不尽故。若灭尽是世间相,是相宁可尽耶?以五阴念念不住,是灭尽相。若可尽者,则后阴不复生矣!若后阴不生,则何物于中念念不住耶?

    又问:灭尽相复可尽耶?答言:灭尽相者,不可尽也。又问:何故说言世间是灭尽相?答言:世间毕竟尽相,是相不可尽。所以者何?已尽者,不复尽也。

    【注】若云灭尽相不可尽,则何故言世间是灭尽相耶?以世间相毕竟无体故,念念出生,有何可尽也?犹如虚空毕竟无体,四时运育而无间息,若空有体,不复更空也。

    又问:佛不说一切有为法是尽相耶?答言:世间是尽相,终不可尽,是故佛说一切有为法是尽相。

    【注】若世间相不尽,则佛岂不说有为是尽相邪?然有为是尽相,念念不可得故。如世间相,亦念念不可得,而亦念念出生。故有为是尽相,亦是不尽相;若可尽者,不必更尽也。

    又问:何等数名有为法?答言:以尽相故,名有为法。

    【注】前诸问答,皆心王相应之法也。此中特问心数法也。心王心数,各有相应故。数,谓五十一心所也。谓遍行别境,各具五善,有十一、二十四个不相应;根本无明,有六种、四个不定。此五十一心数,是世间尽相,名为有为法也。

    又问:有为法者,为住何所?答言:无为性中住。

    【注】佛为外道,不了自心,心外求法,故说惟识相宗,权分名数,一一指归自心。达自心已,则知名数无别有住,住无为也。

    又问:有为法、无为法,有何差别?答言:有为法、无为法,文字言说有差别耳!所以者何?以文字言说,言是有为、是无为。若求有为、无为实相,则无差别,以实相无差别故。

    【注】若有为法住无为性,则无差别。其差别者何?实无差别可得耳。由文字、言说、诠量,故成差别,非谓实相有差别也。

    又问:何等是诸法实相义?答言: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是诸法实相义。又问:何等为义?答言:以文字说令人得解,故名为义。所以者何?实相义者,不如文字所说。诸佛虽以文字有所言说,而于实相无所增减。文殊师利,一切言说皆非言说,是故佛语名不可说,诸佛不可以言相说故。

    【注】所言实相无有差别者,未审实相以何为义。所谓实相者,以文字教人,令彼得解脱文字性空,则悟说无可说,是实相义。以文字教人,令彼得解文字性空,故诸佛虽有所说,于实相无所增减矣。

    又问:云何得说佛相?答言:诸佛如来不可以色身说相,不可以三十二相说相,不可以诸功德法说相。

    【注】诸佛相者,即是实相,故不可以色身等相说相也。此以泯相门论实相也。

    又问:诸佛可以离色身、三十二相、诸功德法而说相耶?答言:不也!所以者何?色身如,三十二相如,诸功德法如。

    【注】此以即相门论实相也。

    诸佛不即是如,亦非离如,如是可说佛相不失如故。

    【注】不即不离,是如来相故。

    又问:诸佛世尊得何等故,号名为佛?答言:诸佛世尊通达诸法性相如故,说名为佛正遍知者。

    【注】此上一十六品,以具信、解、行、证一周佛事已竟故。自光明品至叹功德五品,以成其信;自五力说法品至菩萨授记品,以成其解;自萨婆若品至如来二事五品,以成其行;惟得圣道品,以获其证。惟信、解、行、证一席圆具,故标此经为顿教大乘也。

    志大乘品第十七。

    【注】前十六品,当机一周,获益已竟。此下八品,收彼未来,故说此品,劝令志慕大乘,勿迷小道。以彼小乘是权非实,诳诱小儿;大乘是实非权,可令日用顿证。重显大乘有如是深益,故当志慕,亦使自择也。

    于是等行菩萨白佛言:世尊,何谓菩萨发行大乘?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注】菩萨名等行者,用表法界体无大小净秽,乃至邪正是非分别,等而行之,故曰等行,为破二乘分别取舍执也。然于初心行人,不可大小混滥,以迷进趣之方,故须择也。楞严曰:圣性无不通,逆顺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故所谓无分别中,不碍炽然分别,此之谓欤。

    菩萨不坏色,发行菩提心,知色即菩提,是名行菩提。如色菩提然,等人于如相,

    【注】小乘用生灭四谛修,析色入空,虽出分段生死,未尽变易。大乘用无作四谛修,即色即空,无别有空,故二死永尽。色与行人、菩提,三者皆同一如相耳。

    不坏诸法性,是名行菩提。

    【注】色是有义,法性是空义。既不坏有而行菩提,亦不灭空而取菩提也。

    不坏诸法性,则为菩提义,是菩提义中,亦无有菩提。

    【注】菩提云觉,觉法实性,是名菩提。实性即是无性,无性中亦无菩提之名字也。

    正行第一义,是名行菩提。

    【注】前二节不坏空有行于菩提,此中不涉空有行于菩提,以第一义中非空非有故。

    愚于阴界入,而欲求菩提,阴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

    【注】五阴,指前色。法界、入,指前法性。此中出过云:愚人离是求于菩提,则坏彼色及法性而求菩提,不知离是无可求也。

    若有诸菩萨,于上中下法,不取亦不舍,是名行菩提。

    【注】析色入空,是为小乘;体色入空,是为中乘;即色即空,是上乘。如是三者,同依法性,无可分别。知是方便故不取,于化导有益故不舍。

    若法及非法,不分别为二,亦不得不二,是名行菩提。若二则有为,非二则无为,离是二边者,是名行菩提。

    【注】前则于有无二边,双遮双照,不即不离。此则于法非法,不起二见。不起二见,则分别斯泯矣。

    是人过凡夫,亦不入法位,未得果而圣,是世间福田。行于世间法,处中若莲华,遵修最上道,是名行菩提。

    【注】此中结证前文。若有如是之人,能于有无二边遮照之用,则如莲华虽处污泥,不为所染。是人虽处世间,不为所染,遵修妙道,为世福田也。过凡夫者,不住有也。不入法位者,不住空也。有如是慕道,虽然未证圣果,亦是圣人也。

    世间所行处,悉于是中行,世间所贪著,于中得解脱。

    【注】世间之行有为也,亦不离菩提而有可行矣。皆菩提而行贪著,然亦因菩提而得解脱也。

    菩萨无所畏,不没生死渊,无忧无疲倦,而行菩提道。

    【注】前则解脱有为,皆依菩提。此中菩萨于生死中,不没不疲,皆由菩提而使之然也。

    斯人能善知,法性真实相,是故不分别,是法是非法。行于佛道时,无法可舍离,亦无法可受,是名菩提相。

    【注】此中结成不分别之意,以达实相故。有为无可舍,无为无可取,惟此无分别,是菩提相也。

    一切法无相,犹若如虚空,终不作是念,是相是可相。

    【注】以虚空无心识,故无念无相。无念无相故,则无取无舍。一切法亦无念相,故无取无舍。以喻合显也。

    善知世所行,遍知方便力,能充满一切,众生之所愿,常住于平等,护持佛正法。

    【注】前依无分别智行于菩提,此依方便智导人菩提。何用方便邪?为护正法故。

    一切无所念,则是如来法。若有佛无佛,是法常住世,能通达是相,是名护持法。

    【注】此释护法之意也。所言护法者,非护他法,盖护自心也。以此无念之心,非于有佛而为之有,非于无佛而为之无。有佛无佛,此心常住,故当护持耳。

    诸法之实相,了达知其义,安住于此中,而为人演说。

    【注】若诸法不了实相,是名谤佛,非说法也。若能安住实相,然后乃可耳。

    行于甚深法,魔所不能测,是人于诸法,无所贪着故。

    【注】于法若有贪着,则不落于有,则落于无。若无贪着,则不落二边,是谓甚深,故魔不能测矣。

    愿求诸佛慧,亦不着愿求,是慧于十方,求之不可得。诸佛慧无碍,不着法非法,若能不着此,究竟得佛道。

    【注】于十方求慧不可得者,当求于自心。求慧于自心,故虽有愿求,而亦不着。若有所著,则非无碍之佛慧矣。

    其诸乐善人,布施转高尊,舍一切所有,而心不倾乐。

    【注】凡夫行施,谓得乐报故,心生欢喜。若行人舍诸所有,而心不欢乐,达施无施也。

    诸法不可舍,亦复不可取,

    【注】此释成不倾乐之意也。

    一切世间法,根本不可得,

    【注】此转释不可取舍之意也。

    能知一切法,非施非舍相,是名大施主,于法无所见。

    【注】结归行实相之施也。

    是等诸菩萨,不计我我所,是故行施时,不生贪惜心。诸所有布施,皆回向佛道,布施及菩提,不住是二相。

    【注】不住布施,则不住因。不住菩提,则不住果。因果不住,则回向佛道矣。

    无作无起戒,常住于此中,亦不作念言:我住是持戒。

    【注】小乘持戒,作止持犯,事事有为;大乘无作无起,常契道共,所谓持无相戒也。

    智者知戒相,不生亦不作,是故戒清净,犹若如虚空。观身如镜像,言说如响声,心则如幻化,不以戒自高。

    【注】持戒所由,因乎三业。求三业不可得,则持戒亦不可得,不当自高也。

    其心常柔软,安住寂灭性,悉灭一切恶,通达于善法。持戒及毁戒,不得此二相,如是见法性,则持无漏戒。

    【注】柔软乃定共之戒,寂灭乃道共之戒,此二者即摄众生戒也。灭恶乃摄律仪戒,达善乃摄善法戒,此举三聚净戒也。持毁不二者,用显此三聚戒,亦即大乘无相戒也。

    已度忍辱岸,能忍一切恶,于诸众生类,其心常平等。诸法念念灭,其性常不住,于中无骂辱,亦无有恭敬。若节节解身,其心终不动,知心不在内,亦复不在外。身怨及刀杖,皆从四大起,于地水火风,未尝有伤损。通达于此事,常行忍辱法,菩萨行如是,众生不能动。

    【注】此中忍辱有三种,谓调顺忍、生忍、无生忍。初云能忍诸恶者,即是生忍;次云心平等者,即是调顺忍;三云法念念灭者,即是无生法忍。是下所有偈文,皆释无生法忍之意也。

    勇猛勤精进,坚住于大乘,是人于身心,而无所依止。

    【注】小乘着身心,虽行精进,不出有为。大乘身心无有依止,则是无精进之精进也。

    虽知生死本,其际不可得,为诸众生故,庄严大誓愿。

    【注】菩萨知生死本际不得,曷用精进邪?然为化众生故,不舍大誓庄严也。

    法无决定性,何许有灭相?本际不可得,为颠倒故说。法性不可议,常住于世间,若能知如是,不生亦不灭。菩萨念众生,不解是法相,为之勤精进,令得离颠倒。

    【注】一切法本无决定,非生非灭,菩萨何用精进灭彼虚妄耶?盖由众生不解如是无生灭性,着诸虚妄故,现行精进,令彼灭颠倒耳!

    诸佛常不得,众生决定相,而彼弘本愿,当观精进力。

    【注】若菩萨为众生而起精进者,可有众生决定相耶?释云:佛不观众生有决定相,菩萨欲弘本愿,故观精进耳。

    思惟一切法,知皆如幻化,不得坚牢相,观之如虚空。从虚妄分别,贪着生苦恼,为斯开法门,令得入涅槃。为彼行精进,而不坏于法,离法非法故,常行真精进。

    【注】此释观精进之意。以勤勇无间之力,观于世间无有坚牢,而众生不了虚妄,贪着生苦,而菩萨行于精进。然二乘不悟无生,于法非法,起于取舍,不成精进。大乘于此二边远离,故名真精进矣。

    是等行远离,了达无诤定。

    【注】由精进故,获得声闻定也。

    独处无愦闹,常畏于生死,乐住于闲居,犹如犀一角。游戏诸禅定,明达诸神通,心常住平等,处空闲聚落。威仪无变异,恒乐于禅定,

    【注】此由精进故,获得辟支佛定也。辟支观还灭十二因缘,悟知万法无生,故心住平等,但不知众生等有,故名独觉也。

    信解常定法,及寂灭无漏,其心得解脱,故说常定者。

    【注】此因精进,获解大乘常定。前声闻、辟支,皆作意定,此乃无作妙定。刹那无生相可得,刹那无灭相可得,故谓之寂灭。惟寂灭故,不漏落二边,复谓之无漏。标名有三,释意惟一,以名异体同故也。

    自住平等法,以此导众生,不违平等行,故说常定者。志念常坚固,不忘菩提心,亦能化众生,故说常定者。常念于诸佛,真实法性身,远离色身相,故说常定者。常修念于法,如诸法实相,亦无有忆念,故说常定者。常修念于僧,僧即是无为,离数及非数,常入如是定。

    【注】此禅度中,文分两段:初、声闻、辟支佛定,二、大乘常定。常定复分为四:初、即自利,二、即利他,三、即自他兼举,四、即观念三宝。禅定虽分大小,同依精进、出生二者并举,意在择大也。

    悉见十方国,一切群生类,而于眼色中,终不生二相。诸佛所说法,一切能听受,而于耳声中,亦不生二相。能于一心中,知诸众生心,自心及彼心,此二不分别。忆念过去世,如恒河沙劫,是先及是后,亦复不分别。能至无量土,现诸神通力,而于身心中,无有疲倦想。分别知诸法,乐说辩无尽,于无央数劫,开示法性相。

    【注】此由禅定故,获得六通也。得天眼故,能彻鉴群生。得天耳故,能具闻佛法。得他心故,知自他心。得宿命故,忆过去。得神境故,游诸佛土。得漏尽故,开示法性。是所谓静极光通达也。

    智慧度彼岸,善解阴入界,常为众生说,无取无戏论。

    【注】凡夫由无智慧、无明所覆,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妄生执着,不能善解,故沉生死。菩萨善解阴等即是实性,故度彼岸。虽自度已,收彼未度,故为说法。虽为说法,于法相无所取。善知阴等无性,故所说真实,离於戏论也。

    善知因缘法,远离二边相,

    【注】此释前偈。既知阴等性无,则亦无可说,云何而为众生说耶?释云:阴等实是无性不可说,以因缘故可说也。以因缘法亦是无性,远离可说不可说故。又善知阴、入、界等,皆由因缘出生,无有自性,故离二边。

    知是烦恼因,亦知是净因,

    【注】资始为因,成业为缘,然是二者,互相生起。烦恼因迷法性而起,菩提亦因烦恼而显,故知互相由藉者,皆一无性也。

    信解因缘法,则无诸邪见。

    【注】信解因缘者,中观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义。若能如是信解,则离邪见矣。

    法皆属因缘,无有定根本。

    【注】说有不有,谭空不空,故无根本可定矣。

    我见与佛见,空见生死见,涅槃之见等,皆无是诸见。

    【注】此释无根本可定之意也。我见、佛见等,是名二见。如是二见,广求诸见,皆无根本可定也。

    无量智慧光,知诸法实相,无暗无障碍,是行菩萨道。

    【注】由悟因缘诸见,皆无根本,则得于无量智慧,知诸实相矣。

    是乘名大乘,不可思议乘,悉容诸众生,犹不尽其量。

    【注】结指如上六度,是名大乘,是不思议乘也。

    一切诸乘中,是乘为第一。

    【注】诸乘,即声闻、辟支佛、菩萨、佛乘也。彼诸乘中,皆入名言,不无阶级。如是大度,一一无相,不可思议,故为第一也。

    如此大乘者,能出生余乘。余乘有限量,不能受一切,唯此无上乘,能悉受众生。

    【注】此最上乘法,以法界为体,一切由此出生。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究竟还归此法界。

    若行此无量,虚空之大乘,于一切众生,无有悭吝心。

    【注】此之大乘,犹如虚空,不碍万像之所发挥也。

    虚空无有量,亦无有形色;大乘亦如是,无量无障碍。

    【注】前以虚空之无碍,用况大乘之无碍;此以虚空之无形,用况大乘之无形。

    若一切众生,乘于此大乘,当观是乘相,宽博多所容。

    【注】此结归无碍无形之意也。

    无量无数劫,说大乘功德,及乘此乘者,不可得穷尽。

    【注】能乘之人,所乘之法,皆不可尽也。

    若人闻此经,乃至持一偈,永脱于诸难,得到安隐处。

    【注】上则乘此修行,此则力未逮彼。闻经随喜,少持一偈,功德如是,何况具足受持者乎!

    敬念此经者,舍是身已后,终不堕恶道,常生人天中。于后恶世时,若得闻是经,我皆与受记,究竟成佛道。

    【注】是经者,即是自心。一切众生,迷背自心故,流浪生死。若闻自心,谛信不疑,则佛与受记也。

    若持此经者,佛法在是人,是人在佛法,亦能转法轮。

    【注】若信自心,则佛法在是人所弘,是人能荷担佛法也。

    若人持是经,能转无量劫,生死诸往来,得近于佛道。

    【注】持是经者,信慕大乘,转多劫为一念,生死往来,皆得近佛道矣。

    若能持是经,精进大智慧,是名极勇猛,能破魔军众。

    【注】二乘亦称精进,然无道心,不名勇猛。菩萨一念信解,便同正觉,故言极勇猛矣。

    我于燃灯佛,住忍得受记;若有乐是经,我受记亦然。

    【注】我于燃灯佛前,解称性大乘无法可得,得受无生忍记。我以是经与汝等说,若能信乐受记,如我无有异也。

    若人于佛后,能解说是经,佛虽不在世,为能作佛事。佛说是偈时,五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十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心得解脱;三万二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发菩提心品第十八

    【注】前品志慕大乘,获益如是。其如上说,行人闻益发心,理果然矣。恐不知发无所发,妄执有得有愿,堕落邪小,不知所向。故文殊欲使法眼清净,启佛决择也。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若有人发菩提愿,是为邪愿。所以者何?诸有所得悉皆是邪。若计得菩提而发愿者,是人诸所作行皆为是邪。所以者何?菩提不在欲界,不在色界,不在无色界,菩提无有住处,不应发愿。

    【注】菩提本是自心,非是外物,故无方所住处。若发愿求菩提者,似慕其外矣。何也?有外可言有得,若无外者,不可言发愿求菩提也。

    世尊,譬如有人愿得虚空,宁得空不?佛言:不也。世尊,菩萨亦复如是,发同虚空相菩提之愿,即是发虚空愿。

    【注】辟如人身,内外循体皆空,不知是空,反欲求空,岂非妄乎?菩提自心,亦复如是,见闻知觉,无非自心,舍是则求,宁不为妄乎?

    菩提出过三世,非是受相,不可愿也。

    【注】此释发同虚空愿之意也。以虚空无相,不属三世。菩提亦无相,非已得,非当得,非今得,欲何愿乎?以菩提非受相,非受故非得也。

    若菩萨起二相发菩提心,作是念:生死与菩提异,邪见与菩提异,涅槃与菩提异。是则不行菩提道也。

    【注】菩提云:觉觉自心故。若彼生死邪见等非自心者,彼生死等应在自心之外矣。若生死在自心之外,则生死彼自生死,于我何有,而欲逃生死耶?若生死等是自心,不应起二见,以心不取心,心不舍心故也。心不取舍,则大小名相,皆会归一致矣。

    尔时,思益梵天谓文殊师利:菩萨云何行名菩提行?答言:若菩萨行一切法,而于法无所行,是名菩提行。所以者何?出过一切所行,是行菩提。

    【注】前以菩提出过三世,故不应发愿求菩提。此中以菩提不属有为,但可无所行而行也。行一切法,非如二乘执灰。断无所行,则不如凡夫执有为。行而无行,无行而行,非心识可议也。

    又问:云何出过一切所行是行菩提?答言:离眼、耳、鼻、舌、身、意诸缘相,是名出过一切所行。

    【注】六根所缘,无非妄境。菩提即是实相,离缘绝对,故六根所不到。六根不到,则超诸行矣。

    又问:出过有何义?答言:不出过平等。所以者何?一切法平等,即是菩提。

    【注】所谓出过诸行者,但过诸虚妄分别,不出过平等,以菩提性平等故。梵天恐人不解菩提是平等无分别,是特问其为义,义性平等,无过不过,但不过平等而已。

    又问:云何是发菩提愿?答言:当如菩提。又问:何为菩提?答言:菩提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菩萨应以三世清净心发菩提愿。

    【注】前云菩提同于虚空,出过三世,不可愿也。梵天重问何为菩提,似同不解者,恐人不悟菩提即是自心,故特问明。而文殊乃答,应以三世清净心,发菩提愿,始获泮然也。

    梵天,如过去、未来、现在法,从本已来常不生,不生故不可说。如是发愿、无所发愿,是发一切愿。所以者何?以是行道能得萨婆若。

    【注】前萨婆若品,如来以五华布施,则得具足六波罗蜜,则能满足萨婆若。满足萨婆若者,眼不受色,耳不受声,鼻不受香等,是萨婆若满足之义。此中以三世清净心,了法无生,是行萨婆若道。前示根、尘无生,故菩萨由是受记;此示三世平等,非是受相。菩萨发菩提心者,当发其无所发之心也。发其无所发之心,当得萨婆若道。前示圆满之趣,此示趍果之行。故当前后合辩,乃得了然也。

    又问:何故说言萨婆若?答言:悉知一切真智慧故,名为萨婆若。

    【注】萨婆若云觉圆满,一切觉道至此圆满,故能悉知。如百川众流至于大海,乃名具足,故又云萨婆若海。

    又问:何等是真智慧?答言:无变异相。如众生无变异相,真智慧亦无变异相。

    【注】如来权教,权分九界生死迷悟。今据一乘实教,融彼九界,同是一如,无有生死迷悟。譬如百川众流,依处得名。江、河、淮、济等,若归大海,众号顿消,均名海水,无有变异相也。

    又问:云何是众生相?答言:假名字毕竟离是众生相,如是无相则无变异。若众生与菩提异,是为变异;如菩提相,众生亦尔,是故无变异。

    【注】前云众生无变异,真智慧亦无变异。此有二疑:若谓众生无变异,则众生是众生,佛是佛,发心修道,皆成唐弃,安能转凡成圣哉?若谓有变异,则一真法界之性,同乎生灭。故梵天重问:何谓众生相?而文殊答曰:假名字毕竟不可得,是其相。以假名字毕竟无体故,何变异之有?众生相如镜中像,菩提相如水中月。名字异者,相异也。无体之性,未尝异也。

    菩提不可以余道得,但以我平等故。菩提平等,众生性无我故,如是可得菩提,是故菩提无有变异。所以者何?如虚空无变异相,一切诸法亦无变异相。

    【注】菩提不可以余道得者,但以平等自心证得也。分别故名众生,平等故名菩提。分别平等,同依自心,无别有体。无别有体故,但了性无我,则证得菩提。所谓二而无二,故无变异,同于虚空。一切法亦然也。

    尔时,思益梵天谓文殊师利:如来是实语者,能说如是法。文殊师利言:如来于法无所说。何以故?如来尚不得诸法,何况说法?

    【注】如来有时说求菩提为是,有时说求菩提为非。有时说有众生,有时说非众生。如是等法,曾无断了。非大菩萨不能谛信,小乘声闻多致狐疑。岂如来真实之言,能如是说邪。文殊谓如来未尝说法,凡有所说,无非应机逗教,于如来何有。则如来尚不见诸法,何况有说邪。

    思益言:如来岂不分别诸法,是世间、是出世间,是有为、是无为耶?文殊师利言:于汝意云何?是虚空可说、可分别不?思益言:不也。文殊师利言:今说虚空名字,以所说故有生有灭耶?思益言:不也。文殊师利言:如来说法亦复如是,不以说故诸法有生有灭。如此说法是不可说相,亦以此法有所教诲是无所教诲。所以者何?如说法性,不说法性亦如是。是故说一切法住于如中,如亦无所住。

    【注】若如来不说法者,如来岂不分别有为、无为等邪?而如来虽有分别,分别即是无分别,以法性不可得故。犹如虚空,不因说生为之生,不因说灭为之灭,而法性亦复如是。故如来知是不可说而说。知是不可说而说者,说即是无说;说是无说,则亦无说而说。无说而说,为化众生也;为众生而说者,则说与无说,皆不可得也。

    尔时,释、梵、四天王俱在会中,即以天华散于佛上,而作自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文殊师利说法有信解者,当知是人能破魔军及余怨敌。所以者何?文殊师利今所说法,能破一切邪见妄想。

    【注】诸天以华散佛者,华表因也。以此无愿、无求、无得、无说之为因,能趣佛果故也。无愿故,能破邪见;无求故,能破妄想。破妄想故,怨敌不能对;破邪见故,魔军不得便。是所谓称性大乘,世所希遇也。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于是法不惊不怖,当知是人不从小功德来。

    【注】上言所说法胜,此言听法行人,亦非下圣。法华云:若人能窃为一人说一句,是人则为如来所使。亦此之谓也。

    若是经所在之处,当知此处则为诸佛拥护受用。若闻是经处,当知此处转于法轮。

    【注】是经所在,则为诸佛护念者,是经即是自心。能知自心所在,则佛为护念。众生不闻自心,心外求故,佛为说法,令知所向故。能闻自心,则谓已转法轮。悟是自心,即是诸佛说法。能事以竟。

    是经在所住处,聚落村邑、山林旷野、塔寺僧房、经行之处,诸魔外道、贪着之人不能侵娆。

    【注】聚落村邑,动处也。山林旷野,静处也。塔乃高出二边,迥离动静也。寺及僧房,乃容受之处也。经行,乃修道之处也。如是等处,不昧自心,则为所在。自心不昧,则彼天魔外道,皆不得侵娆矣。

    世尊,若人多供养过去诸佛,乃能得闻如是经典。

    【注】此结释闻经之人,不从小功德来之意也。般若云:后五百岁,有能持戒修福,闻是章句,信心清净,是人不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以于无量百千亿诸佛所种诸善根。

    世尊,我等于此经中得智慧光明,而不能得报佛及文殊师利思益梵天之恩。

    【注】此经,乃所闻之法。智慧,乃能悟之心也。佛及文殊,乃说法之主也。梵天,乃善解正问者也。能悟,由所闻而为之开发。所闻,由能说而为之引导。能说,由能问而为之发起。四者相继,缺一不可也。端本其源,归功于佛与文殊、梵天。我因得闻是法,开悟自心,其恩曷能报哉!

    世尊,我等所从闻经,于是法师生世尊想。

    【注】上云佛及文殊,此中意云:凡有法师能说是经,我等得闻,皆生世尊之想,不致慢也。

    我等常当随侍说是经者,此善男子常为诸天之所拥护。若人书写是经读诵解说时,无量诸天为听法故来至其所。尔时,世尊语释、梵、四天王等大众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以为一分,闻是经者所得功德以为一分,其福胜彼。置是三千大千世界,若恒河沙等十方世界满中珍宝,闻是经者所得功德复胜于彼。

    【注】二施之中,法施为上,故前后叠喻世界珍宝不及闻经。以彼布施不闻是经,只成世间有为福报,不及闻经无漏智种。故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曾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此上总彰闻经、布施二分优劣,下乃别列闻经获利。

    诸善男子,若欲得功德者,当听是经。

    【注】总列功德所由,下乃别开功德名件。

    欲得身色端正,欲得财富,

    【注】身色乃正报之本,此经直指法身。能闻此经,则悟法身,了知身色即非身色,非色则端正斯在。富乃依报之要,此经显扬藏秘。能闻是经,则悟藏心,了知七功德财皆是我有,皆我有故始名富饶。

    欲得眷属,欲得自在,

    【注】尘劳,即吾眷属,皆名妙用。皆名妙用,则取舍斯忘。取舍斯忘,则纵横自在。

    欲得具足,天乐人乐,欲得名称,

    【注】大乐人乐,非离心有,能悟自心,则名称斯在。

    欲得多闻,忆念坚固,正行威仪,

    【注】若依文字,多闻博识,有得有失,不名坚固。若依实相,自性宗通,何记何忘,是名无漏。了心无外,则正行无差,而威仪自若也。

    戒定智慧。

    【注】总六度为二门,前五为福,后一为慧。福度以戒、定为最,故遍二端。

    解达经书,欲得善知识。

    【注】前云多闻,此云解达经书,文似重叠。上文应是总括世、出世典,此中应是独尊大乘奥旨。善知识者有二:一者、为知识所护,前文云为善知识所护;二者、自为善知识,前文云谁为众生善知识。

    欲得三明六通,欲得一切善法,

    【注】前则欲得其因,此中欲得其果。

    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自利之益也。

    欲得与一切众生乐具

    【注】利他之德也。

    欲得涅槃者,当听是经。

    【注】总结自他二利所归之趣,除此实相自心,别无有道也。

    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广为人说。诸善男子,若行是经者,我不见其人,不得如是具足快乐。

    【注】受而不失,持而不忘,下根之人不能如此,则当读诵使获通利,如法而行。此盖言由听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故言具足快乐必然之道也。

    善男子,我今语汝,若人所从闻是经处,若和尚、若阿阇黎,我不见世间供养之具能报其恩。

    【注】下文释成不能报,所以谓也。

    是法出过世间,世间供养所不能报;是法度于世间,世间财物所不能报;是法无染,染污之物所不能报;

    【注】出过世间,则有为不能及;度世间,则利欲不能干。于是财物供养,总名染污,非法相应,故皆不能也。

    诸善男子,是法余无能报,唯有一事如说修行。若人于此法中能如说修行者,是名能报师恩,亦为恭敬于师净毕报恩,是名不空食人信施。

    【注】能报师恩,善知本也。不空食人,福利他也。盖信施供养,望我成道,将利彼故。

    是则名为顺如来语、顺如来教,是名越度众流,是名过诸险道。

    【注】不闻实相,心常为生死险道所陷。若闻此经,则险道斯度矣。

    是名建立胜幢;是名能破敌阵;是名师子之王,无所畏故。

    【注】一切万法,至心而极。若了此心,则胜幢高竖,破诸邪论怨敌,犹师子之王,无所恐怖矣。

    是名象王,心柔软故。

    【注】无畏乃破敌之威,柔软乃悦人之德。

    是名牛王,外道论师,无能坏故。

    【注】喻如牛王,群牛畏伏故。

    是名医王,能疗一切病故;是名无所惊怖,能说甚深法故;是名能具足舍,舍诸烦恼故;是名持清净戒,究尽善法故;是名得大忍辱,离我、我所故;是名大精进力,于无量劫心无倦故;是名具足禅定,常念系心住一处故;是名有大智慧,善解言说诸章句故;

    【注】此举依一心具足六波罗蜜也。

    是名有大功德,以无量福庄严身相故。

    【注】达磨云:功德在自性中求,非外可得。此经备宣自性,故能闻能说者,则有大功德庄严矣。

    是名有大威德,能蔽日月诸光明故。

    【注】日惟照昼,月惟照夜。心光洞然,照无不瞩,故日月有所未及也。又余经行人,于有无二边,各就其长,犹如日月各据昼夜。此经纯谈实相,余方便教光为之隐蔽。是知实相威德,超诸方便矣。

    是名大力,持佛十力故;是名大云,能震法雷故;是名大雨,灭烦恼尘故;

    【注】如来十力,二乘有所不堪,惟实相相应,故能持此实相之法。慈悲普覆如云,惊悟群品如雷,灭除烦恼如雨。盖由众生迷此实相,受诸热恼。行人若能持说,自利利他,何所不该矣!

    是名为舍,至涅槃故。

    【注】众生不闻实相,以生死为宅。一闻此经,则离生死宅,处涅槃舍矣。

    是名大救,救生死畏故。

    【注】信方便教,有无破荡,则取舍未忘,于生死不为无畏,故不名救。此实相心中,远离戏论分别,尚不得涅槃,何生死可畏乎?故曰大救。

    是名灯明,离无明暗故。

    【注】乘智慧灯,照明实相,则无明自离矣。

    是名归趣,魔所怖者之所依故。

    【注】众生怖蹑魔冤者,由未闻如是经也。而持经者与说实相,则魔冤不复怖,故是所归之趣矣。

    是名众生,究竟之道。

    【注】一切众生究竟归于实相故。

    是名得位,坐道场故。

    【注】如来不得一法而坐道场,行人能持是经,亦不得一法故,即名得位。

    是名已得法眼,是名见诸法,如是名知空法相故。

    【注】得法眼者,以实相不碍鉴俗也。见诸法如者,以实相不碍证真也。知空法相者,了此二边,皆入中道第一义空也。

    是名安住大悲,是名安立大慈,是名不舍一切众生。

    【注】行人持此实相之经,则妙含三德。三德既具,则运平等大悲,拔众生之苦;兴无缘大慈,与众生之乐。慈悲既备,则不舍一切众生矣。

    是名背于小乘,是名向于大乘,是名除舍颠倒,是名至于平等,是名入于法位。

    【注】未达实相,则法法成差。若悟实相,则法住法位矣。

    是名安住道场,是名破坏诸魔,是名转于法轮。诸善男子,我若一劫若减一劫,称扬赞叹说是如说修行功德不能穷尽,如来之辩亦不可尽。

    【注】盖实相无相,故持经者功德不可尽,如来赞辞亦不可尽,皆称实相故也。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不退转,白佛言:世尊,所说随法行,随法行者为何谓耶?佛告天子:随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是名随法行。所以者何?若不行诸法,则不分别是正、是邪。如是行者,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漏、不行无漏,不行世间、不行出世间,不行有为、不行无为,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名随法行。

    【注】前文殊谓发愿求菩提,是名邪愿。不知是诸法平等,平等即是实相。悟此实相,即得菩提。菩提云觉,觉法平等故。觉法平等,则诸法无非实相。皆实相者,则离拣择。离拣择,则随所行法,皆称实相。随所行法,皆称实相,则于菩提,无有退转。故天子名曰不退转,即诸法实相之象也。由达诸法皆实相故,不分别正邪善恶,乃至世出世间,有为无为。以其不分别故,随其行,皆称菩提。故曰无往而不自得也。儒云,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百姓日用而不知。良可悲夫。

    若起法相者,是则不名随法行也。

    【注】上则不分别法,随其所行,皆称菩提。此中出过云:若起法相,则凡有所行,皆不得名为随顺法行。故曰:法本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信之矣。

    若念言:我行是法。是则戏论,不随法行。

    【注】法无方所,亦无名状,若言有可行者,故名戏论。

    若不受一切法,则随法行;于一切法无忆念、无分别、无所行,是名随法行。

    【注】无忆念,则世性本空;无分别,则戏论斯远;无所行,则有为斯尽。如是而行,何退转之有也?

    尔时,不退转天子白佛言:世尊,若能如是随法行者,是人毕竟不复邪行。所以者何?正行者名为毕竟,住邪道者无随法行,住正道者有随法行。世尊,行正行者无所邪法。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差别故。

    【注】释成邪道无随法行,正道有随法行之意也。既云随法而行,则随邪则邪,随正则正,何故邪无正有邪?以邪道行者,随戏论分别,故无随法行也;正道行者,随顺诸法平等,无有分别,故有随法行也。

    尔时,思益梵天谓不退转天子:汝于此中随法行不?

    【注】所言随法行者,随其正性而行,无有能行所行。若着能所,则不得名为随法行也。故梵天恐人随于能所,故致斯问。

    答言:若世尊所说法中有二相者,我当行随法行。今以无二相是随法行,于中行者及所行法俱不可得。

    【注】无二相者,无能、所二相也。若云我行随法行者,即堕能、所。能、所之法,佛所不说,以佛不说有能、所故,能行之行,所行之法,悉不可得故。我不见有行随法行者,安有能、所哉?

    梵天,我以不二法行、随法行,离诸分别故,如诸法如行,是名随法行。

    【注】一切诸法皆如相,随其如相而行,离诸分别,是名行也。

    思益言:汝未曾见此佛土耶?天子言:此佛土亦未曾见我。

    【注】梵天意曰:若无分别随法而行者,宁不见此佛土耶?若见佛土,则能所显然,乃得云无分别乎?天子曰:佛土亦不见我。我不见佛土者,心外无法故;佛土不见我者,法住法位故。

    思益言:此佛土不能思惟分别见与不见。天子言:我亦不思惟分别曾于佛土见与不见。

    【注】若佛土无分别,不能见我;我亦无分别,不见佛土。是所谓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楞严云:汝今谛观法,法何状意同?

    思益言:何人未见能见?天子言:一切凡夫未见圣法位,若能入者,是为先所未见而见。

    【注】下释成未见能见之意。

    是法位相,非眼所见,非耳、鼻、舌、身、意识所知,但应随如相见。如眼如,乃至意如、法位如亦如是。若能如是见者,是名正见。

    【注】未见法位,则起分别;若入法位,则分别不生。分别不生故,六根如;六根如故,六尘如;六尘如故,六识如。根、尘、识如,即知法位如;知法位如,即是先所未见,而今能见也。能见是法位,性本如是,则于菩提心,无有已发,无有当发,无有今发。了知发无可发,是真发菩提心也。

    思益梵天所问经简注卷之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