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回 经济一时安社稷 桑麻四野起讴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词曰:

    偏是才人经济多,善腾那。

    卖刀买犊重田本,殄千戈。

    转眼桑麻依旧绿,惠风和。

    万民欢畅感恩济,起讴歌。

    右调《太平乐》

    当日田中桂唤众健壮到面前,吩咐道:“本院自山东带你们来,原恐饥荒之际,奸宄易生,要你们去扫除那些强暴。本院前日私行到盱眙县地方,遇见这五个恶人,方知淮凤二府,害人为业的,不止一处,本院已将五个人带来,做个眼目,你们众健壮,可分作五处,每一处各带一人,务必将这些杀害客商的恶人,访拿干净。本院各与你们一个官凭印信,但凡访拿的恶人,即时交付与地方官,锁解前来,候本院发落,不得私自纵放。倘有功绩,本院自当奖赏,无负本院带你们南来之意。”

    众健壮一齐应诺,分作五起,各带一人为眼目,各分地方访察而去。正是:

    欲全民命先除害,害比饥荒为更凶。

    当日众健壮去了,旁边有各州县书吏跪下禀道:“大老爷,百姓饥荒,等候多日。求大老爷发赈要紧。”

    田中桂道:“本脘奉旨来赈饥,百姓以食为生,难道便忘记了?只因赈饥之事,不是虚应故事,必要众百姓保全性命,方有实济。往常赈饥,不过择一个地方,委几员官,调发些米粮,或放粥,或领粮,如此便为赈济,不知其中有多少隐弊,那粮米一发下去,地方官就有扣除,委员又有侵渔,胥吏以大斗量入,小斗发赈,加之鬼名鬼姓,冒领回家,偷卖取利,可怜饥饿百姓,担着个领赈的名色,扶老携幼,前来到发賑的所在,不顾性命拥挤,那有力强梁的,挤上前领去,那幼弱没力者,不能上前,粮领不到,不是躧死,便是饿死。如此赈饥,不过徒有虚名,并无实济。本院如今不是这等赈法,将粮米派发各州县,各州县查问各关厢,各乡村,将粮米按地方户口,照数分派,使殷实之家,具实收领回。又分派乡庄之人,照数领散。如此,则众百姓乡自为乡,庄自为庄,不必奔走张皇,粮米均收。且有此粮米度日,又可以去耕种,不致废时失事。本院不时随处访察,倘有贪官污吏,侵扣升斗,或豪强攘夺,即时拿究。众书吏以为何如?”

    众书吏听了,都说道:“太老爷明见如神,真是万民之福。”

    田中桂道:“本院有朱笔告示一张,你们可贴在辕门,即时令人刊刻,发淮凤各州县各乡庄张挂。”

    众书吏接了告示一看,上写道:

    钦差翰林院田,为剔除陋规,实全民命事:照得淮凤饥荒,百姓望赈之心甚亟。但从来赈饥,有名无实,积弊甚多,难以尽指。然究其由来,皆因不肖有司,侵扣于上,好宄吏胥,侵食于下。其未赈之日,灾民无以糊口,犹可百计搜寻,虽草根树皮,借以充腹适口,人自为生,虽不能尽遣凶荒,亦可以少延残喘,以待天储下济。及发赈之日,无老无幼,无女无男,齐向赈所,奔走仓惶,希沾玉惠,聊以保全身命。谁知领賑之苦,甚于无赈,在官者未发而先吞,强梁者一人而屡攫,无力之民,引领束腹,遥观痛楚,以致哀鸿遍野,徒担领赈空名,欲求一饱而不可待,流离飘泊,半填沟壑,谁之咎与!本院访察舆情,深为恻隐,为此晓谕,仰被灾处所官吏知悉,务改前非,洗心惕虑,将分拨赈米,按各关厢乡庄,查明户口,照册均分,使被灾之民,坐赈以务生理,从容以习农业,凶荒之后,丰盈可望矣。本院不惮勤劳,亲行访察,倘有仂前抗违官吏,侵渔扣剋,官则题参,吏即杖弊。本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