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三 不符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史記》與《尚書》、《左傳》不符

    《史記》周公奔楚,成王乃發《金滕》;介之推惡子犯要君,乃作《五蛇歌》以申怨。與《尚書》、《左傳》皆不符,其他類此者甚多。

    楊惲事《漢書》與謝承《後漢書》不符

    《漢書》載楊惲之死,為與孫會宗書腰斬,妻子徙酒泉。獨謝承《後漢書•楊豫傳》云豫祖父惲封平通侯,子惠宗坐與台閣交通,有罪國除,豫上書乞還本土,其詞云「臣祖惲念安社稷,指刺奸臣,以致死徙」云云,是與《漢書》不符矣。謝氏《漢書》今雖亡失,而此語則見於顏氏《匡謬正俗》,蓋唐時此書尚未亡。

    稱伊尹貌《荀子》與《晏子》不符

    《荀子》「伊尹面無鬚眉」,而《晏子》乃云「伊尹蓬而髯」,二說不符。

    昭王南征《左氏》與《呂覽》不符

    《左氏》「昭王南征而不復」,人所知也。《呂氏春秋》昭王巡楚而溺,辛遊靡振之,兼振蔡侯。王歸,乃封於西翟,實始為西音。是昭王南征而復也。

    昭靈夫人事《史》、《漢》與陸士龍《頌》語不符

    陸機《漢高功臣頌》曰:「太公伏軾,皇嫗來歸。」是高祖之母昭靈夫人未嘗不歸也;《史記》、《漢書》皆不載皇嫗始末,但云母媼而已。顏師古注「媼為烏老切」,致招《廣記》所載狂生之誚。

    孔子不答戰陳《左氏》與《論語》不符

    《論語》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不對,曰:「俎豆之事,則嘗學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左氏》:「孔文子之將攻太叔也,訪於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甲兵之事,未之聞也。』退,命駕而行。」是對孔文子,非對衛靈也。

    四大鎮事馬端臨《通考》與《宋史》不符

    張、韓、劉、岳之有功宋室,史言之詳矣;獨馬氏《通考》引汪藻、葉適之奏,極言「韓世忠執縛縣令,逼取錢糧,天子召之三四而不赴,元夕取民間子女,置酒高會」,與本傳西湖跨驢光景絕不相符。端臨亦稱四將不過削平內寇、撫定東南而已,一遇女真,非敗則逃,故秦檜不慮北方之未取而先憂南方之可危,殺之誅之,然後江左稍安,此明指岳公也。然則京口之戰,順昌之捷與朱仙鎮之威名,史皆言耶?或云馬碧梧故秦相門下士也,端臨所言不無誣妄。

    《十六國春秋》載周處事與《晉史》不符

    《十六國春秋》載處為苻堅所擒,堅欲用之,處不屈;謀弑堅,事覺,堅赦之;再再謀弑堅,為堅所誅。《晉書》則云周處病卒於太原苻氏。

    《唐書》王才人事與《兩朝獻替記》不符

    《唐書》武宗寵王才人,嘗欲以為皇后。每出獵,輒袍而騎從,群臣奏事者往往誤以為帝,以妃貌類帝故也。帝疾亟,謂妃曰:「吾氣奄奄,將與汝辭,奈何?」妃對曰:「陛下萬歲後,妾願一殉。」帝崩後,自經於幄下。宣帝嘉其節,贈賢妃。李衛公《文武兩朝獻替記》云:「自上臨幸王才人,有專房之寵;以驕妒忤旨,日夕而隕。群臣驚懼,以上成功之後喜怒不測。」

    楊妃之死劉賓客詩與《唐書》、《通鑒》不符

    楊妃縊死,新舊《唐書》、《通鑒》均無異詞,惟劉禹錫《馬嵬》詩云:「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似貴妃之死乃飲金屑,非縊也。又云「平生服杏丹」,亦他書所不載。

    宋野乘記太宗之崩與正史不符

    宋野乘載太宗燕京之敗,股中十二矢,妃嬪盡為契丹所虜,歸後傷重而崩。神宗泣告臣下,欲用兵復仇。若果有此事,而慶曆朝臣竟有仇不報,何耶?抑有所諱而不敢言耶?余按《寇準傳》:準至道元年自青州召見,帝足創甚,褰衣以示準曰:「卿來何緩耶?」據此,則野乘所載未為無因。

    《金滕》、《史記》與《尚書》不符

    《史記》周公薨後成王才開《金滕》,《尚書》言公居東都時開《金滕》,是生死不相符也。

    《國策》載李牧事與《史記》不符

    李牧死,《國策》極言其冤;《史記》則言牧不受命,捕得斬之。《通鑒》主《史記》,《大事記》主《國策》。

    金人《南遷錄》與《金史》、《大金國志》不符

    金人張師顏《南遷錄》載章宗內侍姚天貴與牛刁兒爭地,訟之大興尹,尹不能決,乃奏章宗。上方與李宸妃飲,令別踏地與刁兒,以此刁兒怒,與穆三奴等於七夕入宮殺章宗。宸妃以疾不與,聞變,急召宰相完顏章等討賊,迎磁王允明,立為皇太叔。有司奏宸妃知情,乃亦賜死云云。常疑此一節事何以《金史》無之,《大金國志》、《宋史》皆不載入,但云帝薨,以善終稱。後閱《賓退錄》,極言張師顏《南遷錄》之誣,世宗賢主而誣以新台之行,允迪賢太子而誣以南涼觀被殺,此書半屬子虛。然此種傳聞,亦可存之,以留疑案。

    周處事史與碑不符

    《晉書》周處討齊萬年,軍敗無援,力戰而死。《通鑒》因之,亦無異詞。惟陸平原作《周孝侯碑》稱「舊疾增加,奄捐館舍,春秋六十有二」,與史不符。

    《心史》載文天祥事與宋、元史不符

    鄭所南《心史》云文山大罵元祖,數其五罪,致被剖割取其心肺食之,皆與宋、元史從容柴市之說不合。又載元主好食孕婦乳中血,並食腹中小兒,太覺荒謬。予故常疑此史之不真,鐵匣在井二百年,斷無紙墨不壞之理。惟四言詩一首殊可愛,曰:「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矚之,已化為古。」

    明仁宗景泰之崩野史與正史不符

    陸釴《病逸漫記》曰:景泰為宦者蔣安陰受天順皇帝之旨以帛勒死。仁宗崩驟,因宮人毒張后,誤以其藥進帝而帝崩。或云雷震也。

    燕懿王德昭之死《涑水紀聞》與《宋史》不符

    《宋史•燕懿王德昭傳》德昭請行太原之賞,帝不悅,曰:「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柯氏《新編》所載亦同。獨司馬光《紀聞》言德昭好啖肥肉,體太充盈,一夕啖肉過多,痰湧而卒,與《宋史》不符。李燾《長編》但存其說而不取。

    吳越重斂《五代史》與《錢氏私志》不符

    歐公《五代史》極言錢氏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