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六 稱謂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匡章之對。稱祖為「家公」,見《後漢•侯霸傳》。稱母為「少君」,見《左氏》蒯瞆語。江東士蔗痛則稱禰,禰乃父之廟號也,見《顏氏家訓》。呼寄養父母為「郎婆」,見《北史•李憲傳》。婦稱夫之庶母曰「小姑」,稱姊妹之孫曰「離孫」,稱侄孫曰「歸孫」,見《爾雅翼》。

    相稱之奇

    《唐書》朱滔與王武俊書稱「大王二兄」,唐時節度互稱大王二兄。《通鑒》慕容泓與苻堅書「速送出家兄皇帝」,所云「家兄皇帝」者,慕容暐也。《錦裏耆舊傳》朱溫賀蜀王建書稱「八兄皇帝」。《宋書》槃達國上宋主書稱「大吉天子足下」。宋王黼稱梁師成為「恩府先生」。

    稱父為郎、為哥、為親戚

    唐明皇稱其父睿宗為四哥,曰「四哥仁孝,同氣只太平一人」。棣王琰亦稱明皇曰「惟三哥辨其罪」,稱父為哥,皆奇。裴勳稱父坦之為「十一郎」。《韓詩外傳》「曾子親戚既沒,欲孝無從」,稱父母為「親戚」,尤奇。

    稱臣為哥

    《元史》世祖呼董文炳曰「董大哥」,征八百媳婦兵敗,曰「董二哥之言驗矣」,二哥者,董士選,文炳子也。君稱臣為哥,亦奇。

    賜號之奇

    蜀李雄稱范長生為天地太師,見《晉書》。魏胡太后尊其父為太上秦公,見《魏書》。金世宗封海陵父為皇伯太師。元帝師八思巴創蒙古字,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西天佛子、大寶法王、大元帝師」,郡縣塑像立廟。

    大娘娘稱太后

    宋仁宗聞李宸妃不得其死,開棺驗之,見玉色如生,乃詣太后靈前曰:「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稱太后為「大娘娘」,見《長編》。宋宮中稱國後為「大娘」,稱劉妃為「小娘」,見《韓魏公傳》。

    儒號法師、祖師

    《魏書•儒林傳》孫惠蔚先單名蔚,正始中侍講禁內,夜論佛經,有愜帝旨,詔使加號惠蔚法師。《北史•儒林傳》後周熊安生學為儒宗,與同郡宗道暉、張暉、紀顯敬、徐遵明等為祖師。

    釋封國公稱將軍

    釋氏有稱「將軍」者,《魏志》所載法果,授以輔國宜城子、忠信侯、安城公等號,皆固辭,及卒,贈「老壽將軍」。趙胡靈公與曇證亦加號「老壽將軍」。唐代宗時,胡僧不空官至特進、大鴻臚、開府儀同三司、蕭國公,通籍禁中,勢移公卿,見《舊唐書•王縉傳》及徐浩書《不空租尚碑》。《樊川集》敦煌郡僧正除州學博士。至若元之劉秉忠、明之姚廣孝,則又官至太保、少師,且還俗矣。

    丈人之稱不專屬外舅

    外舅古無稱丈人之禮,單于稱「漢天子,我丈人行」,其時漢以女妻單于,故有此稱,是即外舅稱丈人之始。而柳子厚《祭楊詹士文》則直呼外舅為丈人矣。俗說泰山有丈人峰,故以岳丈稱婦翁;或云張燕公因東封而婿遷官,故稱翁曰「泰山」,皆非也。按《漢•郊祀志》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胥山。岳而有胥,則泰山何以稱婦翁?蓋亦胥與婿之訛。而古所稱江上丈人、荷丈人,《荊軻傳》召之擊築之丈人,漢魏勃對大尉曰「失火之家,豈暇先言丈人」,皆長老之通稱。又蔡邕問周孔讓曰:「父母中外姊妹何稱?」曰:「稱丈人。」稱母姊妹為「丈人」,尤奇。而《抱樸子》稱山中呼丈人者,兔也。《晉書•天文志》軍市西南二星曰「丈人」。

    妾有女可稱庶母

    或問竹先生:「妾有子而後稱庶母,如僅有女,亦可稱母乎?」曰:「可,女即子也,《論語》『以其子妻之』。」

    季祖母

    庶祖母可稱季祖母,見曹全碑。

    妾稱姬

    凡妾女皆稱姬人,俱以王姬下降之故,周姓姬,以姬為貴故也。雖以訛傳訛,而《國策》、《史記》皆泛稱幸姬,如姬,郅都亦云「亡一姬,復一姬進」。如淳注《呂妃紀》「得定陶妾姬」云:「姬,眾妾之總稱也。」蕭綸有《見姬人詩》,劉孝綽有《詠姬人未出詩》,葛立方《韻語陽秋》辨之最詳。宋稱公主為宗姬,劉器之不可,曰「是女而妾之也」,不學已甚。

    俗父、雅子

    王充《論衡•四諱篇》引「五月不舉子」之說曰:「田嬰,俗父也;田文,雅子也。」

    父兄稱先生

    人疑朱子注《論語》「有酒食,先生饌」以先生為父兄,於古無出。考《儀禮•有司徹》章:「先生之脀,折,脅一,膚一。」鄭注:「先生,長兄弟也。」疑即朱子所本而加一「父」字耳。

    古稱內兄弟有二而皆非妻之兄弟

    內兄弟有二解:其一姑之子稱舅之子也,其一《儀禮》所謂「獻內兄弟於房中」,蓋內賓宗婦也。皆同姓,故謂之內。《左氏》「聲伯以外弟為大夫」,杜注:「同母異父之弟也。」《爾雅》曰:「婦之黨為婚兄弟,婿之黨為姻兄弟。」此則異姓兄弟之稱。《金罍子》以姑子為外兄弟,舅子為內兄弟。「內妹」二字見《魏志•夏侯淵傳》:「淵妻,太祖內妹也。」至於妻之晜弟,古稱為甥,並無內兄弟之稱,惟顏魯公《家廟碑銘》云:「祖昭甫,工書,與內弟殷仲容齊名。父惟貞,少孤,育於舅仲容氏,蒙教筆法。」夫仲容為惟貞之舅,即昭甫之妻弟也。今稱內弟,蓋自唐代已然,《陔餘叢考》引證最詳。

    甥有七稱

    今人但知姊妹之子為甥,按《毛傳》:「外孫曰甥。」《爾雅》:「妻之昆弟為甥;姊妹之夫為甥;姑之子為甥;舅之子為甥。」婿亦曰甥,《孟子》云:「帝館甥於貳室。」外孫亦曰彌甥,《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

    餘子

    《左氏》所謂餘子公行者,杜注:「嫡子之母弟也。」

    稱慈母有三

    慈母有三解,《南史•司馬筠傳》梁武帝曰:「一妾子無母,使妾之無子者養之。」此《儀禮》齊衰章所云「慈母如母」者是也。一嫡妻子無母,使妾養之,雖均為慈愛,而嫡妻之子,妾無為母之義。此《喪服》小功章所不直言慈母而云「庶母慈己」者是也。一則子非無母,擇賤者視之,義同師保而不無慈愛,故亦有「慈母」之名。師保無服,故慈母亦無服也。

    自稱尊老,令弟

    《南史》何子皙向人云「尊老在東」,杜少陵詩「令弟草中來」,琅琊王儼見新冰,曰「尊兄已得」,皆自稱也。又杜詩自稱哲兄。

    父在封母不稱太

    《五代會要》天福五年,中書舍人艾穎父在請封其母,部議以其父在堂,只稱夫人,不稱太夫人。

    稱先輩有五說

    今翰詹科道宰相踵明季餘習,先中科先入官者有「前輩」之稱,《日知錄》引《采薇》詩注言之甚詳,殊不知古人先輩之稱非僅此也。吳充以秀才投文於歐公,而公與書稱為先輩。李方叔,東坡門人也,坡與書稱為先輩。《唐摭言》牛僧孺應舉時,韓愈、皇甫湜往見之於青龍寺,即呼為先輩。王凝知舉日,取司空圖第四,王謂眾曰:「某參文柄,今年榜帖為司空先輩一人而已。」文中子謂魏徵及房杜曰:「先輩雖聰明特達,非董、薛、程、仇之比。」以上數條皆指後輩前言,非近日相稱之前輩也。王聖塗《澠眾燕談》云建隆四年蘇德謨中狀元,太守宴之,伶人唱曰:「昔年隨侍,曾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狀元先輩。」溫公《勸學歌》:「一朝雲路果然登,姓名亞等呼先輩。」歐公與宋子京共修《唐書》,以子京先輩,不敢有所改削。此則近日翰詹衙門序科目相稱之先輩也。李肇《國史補》云:士人互相敬推,謂之先輩。《墨客揮犀》「唐人榜下擇婿,名為臠婿,有一新先輩為貴家所慕」云云。韋莊下第,有獻新先輩詩。又有「雙隻先輩」之稱,《容齋續筆》同年小錄新進士各一人,分寫座上年齒長少,分雙隻先輩,相向而坐。以上數條,皆指同輩相稱而言,又不止後輩之說。吳子華女責其夫王定保曰:「先侍郎重先輩名行,俾妾侍箕帚。」是妻稱夫亦稱先輩也,見潘若同《郡國雅言》。又宋吳枋《宜齋野乘》曰:「黃初五年立太學,詣學者通一經補弟子,通二經補文學掌故,不通者聽後試。後試稱先試曰先輩。」

    稱司道憲台非禮而稱之亦可

    鄂西林相公云:「今稱上官為憲台者,非也。《晉書》稱漢罷御史大夫而憲台猶置,以丞為主,御史中丞是也。《通典》唐龍朔二年,改御史臺為憲台。是憲台之稱,內惟都御史,外惟總督、巡撫當之耳。今通稱司道府為憲台,誤矣。」余按元人黃縉《筆記》云:「漢因秦官,置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所居曰府,曰寺,曰憲台。《朱博傳》但稱御史府,而後人多引博故事,稱柏台、鳥台。蓋御史有二丞,其一在蘭台,謂之中丞。其後御史大夫一官廢,獨存尚書、謁者,為三台,齊有都水台、隋有司隸台是也。唐雖改御史為憲台,而亦改中書為西台,秘書為塹台,不專以御史所居為台,則以憲台稱上官,似可通融。至於所謂外台者,漢以稱三司監試院;唐以稱州郡之帶御史銜者;宋之監司不帶御史銜,而人以其掌糾察之任,亦呼外台。」

    稱太君

    《宋史•職官志》凡升朝官以上遇恩母封縣太君,妻封縣君;更上則郡太君、郡君。晉武帝封羊祜妻萬歲鄉君。武后并州婦人八十以上版授郡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