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语正义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爲政第二

    集解

    凡二十四章

    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注〕包曰: “德者无爲,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

    ○正义曰:《说文》:“譬,谕也。”《墨子·小取篇》:“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辟”与“譬”同。郑注云:“北极谓天之北辰。”此本《尔雅·释天》文。李巡曰:“北极,天心,居北方,正四时,谓之北辰。”郭璞曰:“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天中即天心。天体圆,此爲最高处,名赤道极”称北极者,对南极言之。成周洛阳之地,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亦三十六度。中国在赤道北,祇见北极,故举爲言也。《楚辞·天问》:“斡维焉繫?天极焉加?”称“天极”。《周髀算经》称“北极枢”,《吕氏春秋·有始览》称“天枢”,与“北极”、“北辰”俱一体而异名也。《周官·考工记匠人》:“夜考诸极星,以正朝夕。”《吕氏春秋》亦言“极星”。“极”即“北极”,“北极”非星名。而《考工》、《吕览》称“极星”者,此就人所视近北极之星,举以爲识别也。《周髀经》立八尺表,以绳繫表颠,希望北极中大星,明大星在北极中,非北极即爲星也。《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此即《考工》等所言“极星”。陈氏懋龄《经书算学天文考》引许庆宗说爲句陈大星。案:《说苑辨物篇》:“璿玑谓北辰。句陈,极星也。”则以爲陈爲“极星”。汉人已有此说。《繁露奉本篇》:“星莫大于北辰。”何休《公羊传注》:“迷惑不知东西者,须视北辰,以别心、伐。”皆以“北辰”爲星名。故《汉书·天文志》云:“北极五星,第五纽星爲天之枢。”以纽星爲天枢,即谓北辰也。陈氏懋龄云:“古人指星所在处爲天所在处,其实北辰是无星处。”又云:“凡天之无星处曰辰。天有十二辰,自子毕亥,爲日月所聚会之次舍。如十一月冬至,日月毕会于丑,必有所当之星宿。汉初不知岁差,以牵牛爲冬至常星。若以岁差之理言之,今时在箕一度。冬至子中,未尝板定星度,北辰如何认定极星?但以之爲标准耳。”案:陈说甚是。然北辰是无星处,《朱子语类》已言之。夏氏炘《学礼管释》据《考工》、《吕览》诸言极星之文,遂以“北辰”爲“天枢”,“北极”爲星名。且疑《尔雅》爲汉人附益,过矣。“北极”爲赤道极,左旋西行,其日月五星各居一极,日曰黄道极,与月五星同爲右旋东行,而二十八宿亦东行。二十八宿,统名恒星。句陈等星,与恒星同度,恒星岁差五十一秒,故梁祖暅之以仪准侯不动处,在纽星之末,犹一度有馀,宋沉括测天中不动处,远极星三度有馀,元郭守敬测极星离不动处三度,则星度常差,不能执定一星以求北辰之所在矣。 “居其所”者,《三苍》云:“所,处也。”《广雅·释诂》:“所,凥也。”北辰居其所,即陈氏所图距等圈之削成一点也。“衆星共之”者,《说文》云:“曐[xīng],万物之精,上爲列星。”或者作“星”。《释名·释天》云:“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汉书·天文志》:“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自后诸史志及推测家言数各异,今亦未能详之也。陈氏懋龄云:“赤道宗北极,恒星宗黄极。赤道西行,恒星东行。右旋之度,因左旋而成。只爲动天左旋西行,带定七政恒星,昼夜运转,故七政恒星得以差次自行。是东行之度,以西行而生黄极,以赤极爲枢,衆星所以共北辰也。”郑注:“拱,拱手也。”“共”是“拱”省。郑与包所见本异。《说文》:“拱,敛手也。”何休《公羊·僖三十二年注》:“拱,可以手对抱。”衆星列峙错居,环绕北辰,若拱向之也。蔡邕《明堂月令论》:“以北辰居其所,爲人君居明堂之象。谓明堂爲政教所由生,变化所由来,是明一统。”其说是也。宋氏翔凤《发微》云:“明堂之治,王中无爲,以守至正,上法璿玑,以齐七政。故曰政者,正也。王者,上承天之所爲,下以正其所爲,未有不以德爲本。德者,不言之化,自然之治,以无爲爲之者也。虽有四时,天地人之政,而皆本于一德。虽有五官、二十八星之名,而皆筦于北辰。爲政不出于明堂,而礼乐刑政四达不悖,德之符也。北辰不离于紫宫,而衆星循环,终古不忒,枢之筦也。”

    ○注:“德者无爲,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正义曰:李氏允升《四书证疑》:“既曰爲政,非无爲也。政皆本于德,有爲如无爲也。”又曰:“爲政以德,则本仁以育万物,本义以正万民。本中和以制礼乐,亦实有宰制,非漠然无爲也。”案:李说足以发明此注之意。《礼·中庸》云:“《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笃恭”者,德也。所谓共己正南面也。共己以作之则,则百工尽职,庶务孔修,若上无所爲者然,故称舜无爲而治也。“北辰之不移”者,《吕览》云:“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此注所本。《周髀》云“欲知北极枢旋週四极,常以夏至夜半时,北极南游所极;冬至夜半时,北极北游所极;冬至日加酉之时,西游所极;日加卯之时,东游所极。”北极枢即北辰。《周髀》言有四游,则非不可移可知。《后汉·天文志注》引《星经》曰:“璿玑谓北极。”此舜作璿玑,以象北极。《伏生书传》曰:“璿者,还也。玑者,几也,微也。”其变几微而所动者大,谓之璿玑。是故璿玑谓之北极。据《大传》言其变几微,故天文家咸以爲不动。辞虽异,意实同也。《皇本》此注作“郑曰”。

    子曰:“《诗》三百, 【〔注〕孔曰:“篇之大数。”】 一言以蔽之, 【〔注〕包曰:“蔽,犹当也。”】 曰:‘思无邪。’” 【〔注〕包曰:“归于正。”】

    ○正义曰:《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又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至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据此,则三百五篇,夫子所删定也。“礼义”即“礼仪”,亦即谓“礼乐”也。诗皆入乐,故可弦歌。夫子屡言“诗三百”,一见《礼运》,两见《论语》。皆综大数以爲教也。《汉书·艺文志》云:“古有採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採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班志此文以三百五篇,爲孔子所取,与《世家》合。其三百五篇之外,单章零句,有可述者,儒者肆业,虽不妨及之,要无异于弦歌之用,故不数之也。“一言”者,《诗·关雎疏》云:“句则古者谓之爲言。”引此文谓以“思无邪”,一句爲一言也。又引《左传》:“臣之业在杨之水卒章至四言”,赵简子称子大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爲一言也。案:《春秋繁露·楚庄王篇》:“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亦一证。

    “思无邪”者,《鲁颂·駉篇》文。《说文》:“悤,容也。”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顾氏镇《虞东学诗》云:“诗者,思也。发虑在心,而形之于言。以掳其怀抱。繫于作诗之人,而不繫于读诗之人。”又曰:“《论语》之言,诗独详,曰诵,曰学,曰爲,皆主于诵诗者也。”今直曰“诗三百”,是论诗,非论读诗也。盖当巡守採诗,兼陈美刺,而时俗之贞淫见焉。及其比音入乐,诵自瞽矇,而后王之法戒昭焉,故俗诗淳漓,词有正变,而原夫作者之初,则发于感发惩创之苦心,故曰“思无邪”也。

    ○注:“篇之大数”。○正义曰:今《诗》存三百五篇。合笙诗六爲三百十一篇。此言“三百”,是举大数。

    ○注:“蔽,犹当也。”○正义曰:郑注云:“蔽,塞也。”塞,当,义同。《广雅·释诂》:“蔽,障也。”

    ○注:“归于正。”○正义曰:《贾子·道术》:“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爲邪。”《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发言爲诗。”又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又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乐记》:“师乙曰:‘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而让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荀子·大略篇》:“国风之好色也,《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史记·屈贾列传》:“国风好色而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皆言诗归于正也。

    子曰:“道之以政, 【〔注〕孔曰:“政,谓法教。”】 齐之以刑, 【〔注〕马曰:“齐整之以刑罚。”】 民免而无耻。 【〔注〕孔曰:“免,苟免。”】 道之以德, 【〔注〕包曰:“德,谓道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格,正也。】

    ○正义曰:“道”,如“道国”之道,谓教之也。《礼·缁衣》云:“教之以德,教之以政。”文与此同。《汉祝睦碑》“道济以礼。”皇本两“道”字,皆作“导”。《释文》:“道,音导,下同。”《说文》“导,导引也。”此义亦通。《祝睦碑》作“导”,作“济”。又云“有耻且恪”,诸异文当出《齐》、《古》。《尔雅·释言》:“济,益也。”《释诂》:“恪,敬也。”于义并合。《汉书·货殖传》:“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即本此文。言民知所尊敬,而莫敢不从令也。郑注此云:“恪,来也。”本《尔雅·释言》。又《释诂》:“恪,至也。”来,至义同,谓来归于善也。《汉费汛碑》:“有耻且??。”《方言》:“??,至也。”《说文》:“徦,至也。” ??、徦一字。尔雅·释文格字或作??。书“格于上下”,《说文》引作“假”。“假”与“徦”同,则“格”、“徦”字通。《说文》:“格,木长貌。”与训“敬”训“来”之义,皆不相应。盖叚借也。《缁衣》云:“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注》云:“格,来也;遯,逃也。”彼言遯,此言免,义同。《广雅·释诂》:“免,脱也。”谓民思脱避于罪也。《大戴礼记·察篇》:“爲人主计者,莫如安审取舍。取捨之极定于内,安危之萌应于外也。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罸,刑罸积而民怨倍,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之善者异也。或导之以德教,或敺之以法令。导之以德教者,德教行而民康乐;敺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哀戚。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家语·刑政篇》:“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圣人治化,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导民,而以刑禁之。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孔丛子·刑论篇》:“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爲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书》曰:‘伯夷降典,折民惟刑。’谓先礼以教之,然后继以刑折之也。夫无礼则民无耻,而正之以刑,故苟免。”又:“孔子答卫将军文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有?’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也失道也。’文子曰:‘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诸文并足发明此章之义。

    ○注:“齐整之以刑罚”。○正义曰:《广雅释言》:“齐,整也。”此常训。《说文》:“刑,刭也。?,罚辠[zuì同罪]也。”二字义别,今经典多混用。“罚”者,《说文》云:“辠之小者也。”罚本小辠,制之以法,故亦曰罚。《周官·司救》云:“凡民之有衺恶者,三让而罚。”注:“罚,谓挞击之也。”是也。《白虎通·五刑篇》:“圣人治天下,必有刑罚何?所以佐德助治,顺天之度也。故悬爵赏者,示有所劝也;明刑罚者,明有所惧也。”

    ○注:“德爲道德。” ○正义曰:《注》意德属人君,即上章“爲政以德”之意。《郑注》云:“德谓智、仁、圣、义、中、和。”此本《周官·大司徒》所谓“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者也。郑彼注云:“知,明于事;仁,爱人以及物;圣,通而先识;义,能断时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刚不柔。”此六德也。郑义与此注均通。

    ○注:“格,正也。” ○正义曰:《汉书·刑法志》顔师古注同。《孟子·离娄》云:“惟大人爲能格君心之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注〕有所成也。】 四十而不惑, 【〔注〕孔曰:“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 【〔注〕孔曰:“知天命之终始。”】 六十而耳顺, 【〔注〕郑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马曰:“矩,法也。从心所欲无非法。”】

    ○正义曰:“十五”、“三十”云云者,夫子七十时追敍所历年数也。“有” 之言 “又”也。“志于学”,《汉石经》及高丽本“于”作“乎”。翟氏灏《考异》以《论语》自引《诗》、《书》外,例作“于”。此变体爲于,必“乎”之误。《尚书·大传》:“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使王太子、王子、羣后之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年二十入太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大戴·礼保傅》云:“古者八岁而出就外傅,束髮而就大学。”卢注:“束髮谓成童。”古以年十六谓成人,则成童是十五。《戴礼》与《大传》传闻各异。《白虎通·辟雍篇》:“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大学何?以爲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故《曲礼》曰:‘十年曰幼学。’《论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则十五者,入大学之年。《尚书·大传》言:“入大学,知君臣之义,上下之位。”《礼·小戴》有《大学》篇。始“致知格物”,终“治国平天下。”皆所谓大节大义也。夫子生知之圣,而以学知自居,故云“志于学。”“志”如“志于道”之“志”。《毛诗序》云:“志者,心之所之也。”先兄五河君《经义说略》谓“志”、“识”同,即默而识之也。亦通。“三十”,《汉石经》作“卅”。《白虎通》引“三十而立”,连上句则“立”谓学也。《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且耕且养,三年而通一经,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又《吴志》吴主与孙皎书:“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足知立谓学立,乃汉人旧义,故皇疏同之。周时成均之教,春秋礼乐,冬夏诗书,无“五经”之目。班氏假“五经”以说所学之业,其谓“三年通一经”,亦是大略言之。不得过拘年数也。诸解“立”爲立于道,立于礼,皆统于学。学不外道与礼也。至三十后,则学立而德成之事。张栻《论语》解:“圣人之所以爲圣人者,以其有始有卒,常久日新。必积十年而一进者,成章而后达也。”“四十不惑”者,子曰:“知者不惑。”《礼·中庸》云:“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爲之矣。’”此即不惑之事。若孟子言“四十不动心”,则勇者之事,能养气也。“天命”者,《说文》云:“命,使也。”言天使己如此也。《书·召诰》云:“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哲与愚对,是生质之异,而皆可以爲善,则德命也。吉凶、历年,则禄命也。君子修其德命,自能安处禄命。《韩诗外传》:“子曰:‘不知命,无以爲君子。’”言天之所生,皆有仁义礼智顺善之心,不知天之所以命生,则无仁义礼智顺善之心,谓之小人。《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羣生,贵于物也。故曰:“天地之性,人爲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义礼智,安处善,乐循理,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爲君子。”此之谓也。’”二文皆主德命,意以知德命,必能知禄命矣。是故君子知命之原于天,必亦则天而行。故盛德之至,期于同天。《中庸》云:“仲尼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言圣人之德能合天也。能合天,斯爲不负天命;不负天命,斯可以云知天命。知天命者,知己爲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知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天知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他日桓魋之难,夫子言“天生德于予”,天之所生,是爲天命矣。惟知天命,故又言“知我者其天”,明天心与己心得相通也。孟子言“天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亦孟子知天命生德当在我也。是故知有仁义礼智之道,奉而行之,此君子之知天命也。知己有得于仁义礼智之道,而因推而行之,此圣人之知天命也。“从心所欲不逾距”者,《说文》云:“从,相听也。”“从”与“从”同。《礼乐记注》云:“从,顺也。”《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夫子至诚,合乎天道,而言“不踰距”,若爲思诚者之事。皇疏引李充曰:“自‘志学’迄于‘从心’,善始令终,贵不踰法,示之易行,而约之以礼,爲教之例,其在兹矣。”

    ○注:“不疑惑”。 ○正义曰:《说文》:“疑”作“{??+(子/止)}”,“惑也。”“惑,乱也。”

    ○注:“知天命之始终。” ○正义曰:注意难晓。皇疏引王弼云:“天命废兴有期,知道终不行也。”孙绰云:“大易之数五十,天地万物之理究矣。以知命之年,通致命之道,穷学尽数,可以得之,不必皆生而知之也。此勉学之至言也。”案:疏列二说,不知与《注》意合否?

    ○注:“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正义曰:《说文》:“恉,意也。”“旨”、“恉”同。闻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则知言之学,可知人也。皇疏引李充云:“耳顺者,听先王之法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之则,莫逆于心。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李以“耳顺”爲闻先王之言,亦郑义所包也。焦氏循《补疏》:“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爲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案:焦此义与郑异,亦通。

    ○注:“矩,法也。” ○正义曰:《荀子不苟篇》:“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杨倞注:“矩,正方之器也。”《说文》作“巨”,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矩或从木矢。”《尔雅·释诂》:“矩,常也,法也。”皆引申之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注〕孔曰:“鲁大夫仲孙何忌。懿,谥也。”】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注〕郑曰:“恐孟孙不晓无违之意,将问于樊迟,故告之。樊迟,弟子樊须。”】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义曰:《汉石经》作“毋违”。《论衡·问孔篇》亦作“毋违”。《士昏礼注》:“古文毋作无。”意此亦《古》、《鲁》之异。《说文》:“违,离也。”引申爲背弃之义。又:“??,戾也。”义亦近。《毛诗·车攻传》:“御,御马也。”《说文》:“御,使马也。”御者居车中,惟兵车居左。樊迟弟子,当爲御者。武氏亿《羣经义证》:“《吕氏春秋尊师篇》:‘视舆马,慎驾驭。’弟子事师,古礼如是。”孟孙者,《白虎通·姓名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爲氏。”此孟孙本出公子庆父之后,当称孟公孙,不言公者,省词。《说文》云:“我,施身自谓也。??,{??@言}无方也。对、??,或从士。”夫子述所告孟孙之言,故言“我??”也。《说文》:“??,澌也。人所离也。??,臧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今隶变作“死”作“葬”。夫子告樊迟言事亲当以礼,则告懿子以“无违”者,是据礼言。故《论衡》引此文,说之云:“毋违者,礼也。”考懿子爲僖子之子,尝学于孔子,故孔子即以礼训之。“无违”者,无违乎礼以事亲也。凌氏鸣喈《论语解义》:“大夫以上能备礼,生事葬祭不违乎礼,即顺乎亲矣。”案:《礼记·礼运》云:“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孔疏:“顺,即顺礼。”左文二年传:“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逆”与“顺”相反。逆者,逆礼也,即违礼也。《祭统》云:“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爲,此孝子之心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顺道即顺礼,顺礼故无违礼也。《荀子·礼论》云:“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皇疏引卫瓘曰:“三家僭侈,皆不以礼也,故以礼答之也。”方氏观旭《论语偶记》:“《檀弓》云:‘三家视桓楹。’葬僭礼也。《八佾篇》:‘三家者以雍彻。’祭僭礼也。惟是懿子之父仲孙貜[jué],《春秋》书其卒,在昭二十四年。樊迟少孔子三十六岁,是貜卒时,樊迟尚未生。今懿子问孝时,有樊迟御,而夫子备告以生事葬祭者,懿子或尚有母在与?” ○注:“鲁大夫仲孙何忌。懿,谥也。”

    ○正义曰:《礼·檀弓》云:“幼名,冠字,五十乃称伯仲。”《白虎通·姓名篇》:“称号所以有四何?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适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鲁大夫孟氏是也。”案:《说文》:“孟,长也。”鲁孟氏爲桓公子。公子庆父之后又称仲孙者,庆父本居孟,其仲无人,得兼之也。懿子受学圣门,及夫子仕鲁,堕三都,懿子梗命,致圣人之化不行,是实鲁之贼臣,《弟子传》不列其名,及此注但云“鲁大夫”,亦不云“弟子”,当爲此也。《周书谥法解》:“柔克爲懿,温和圣善曰懿。”是“懿”爲谥也。《说文》云:“谥,行之迹也。”《谥法解》:“终葬乃制谥。敍法: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若人有恶行,则亦爲之恶谥,幽、厉之属是也。天子崩,称天以谥,诸侯谥于天子,大夫谥于诸侯。春秋时,谥不如法,咸用美谥,故此孟孙得谥“懿”。

    ○注:“恐孟”至“樊须”。 ○正义曰:樊迟与懿子同门,故恐懿子复问樊迟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须”与“??”同。??,待也,与“迟”义合。《白水碑》谓须字子达,迟字子缓,析一人爲二,不足据。郑《目录》云“齐人”,《家语·弟子解》及《左传》杜注并云“鲁人”。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马曰:“武伯,懿子之子仲孙彘。武,谥也。言孝子不妄爲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

    ○正义曰:《尔雅·释诂》:“伯,长也。”武伯于兄弟次爲长,故称伯也。《吕览·义赏篇注》:“惟,独也。”“唯”与“惟”同。《说文》:“??[yōu],愁也。忧,和之行也。”二字义别。经典多叚“忧”爲“??”,又隶变作“忧”。臧氏琳《经义杂记》:“《论衡·问孔》云:‘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又《淮南子·说林》:‘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注云:‘《论语》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则王充、高诱皆以人子忧父母之疾爲孝。’‘父母’字当略读。”案:《孝经·纪孝行章》:“子曰:‘孝子之事亲也,病则致其忧。’”《礼记·曲礼》云:“父母有疾,冠者不栉[jié],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shěn],怒不至詈[lì]。疾止复故。”皆以人子忧父母疾爲孝。

    ○注:“武伯”至“母忧”。 ○正义曰:《左哀十一年传》:“孟孺子洩。”杜注:“儒子,孟懿子之子武伯彘。”疑彘是名,洩是字也。《周书·谥法解》:“刚彊直理”、“威彊睿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大志多穷”,皆曰“武”,是武爲谥也。注谓父母忧子之疾,此马用《古论》义也。《孟子》云:“守孰爲大?守身爲大。”“守身”所以事亲,故人子当知父母之所忧,自能谨疾,不妄爲非,而不失其身矣。不失其身,斯爲孝也。

    子游问孝。【〔注〕孔曰:“子游,弟子,姓言名偃。”】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包曰:“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养人者。一曰: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孟子》曰:‘食而不爱,豕畜之。爱而不敬,兽畜之。’”】

    ○正义曰:王氏引之《经传释词》:“是谓能养,是与祇同义。故薛综注《东京赋》曰:‘祇,是也。’”《说文》:“养,供养也。”《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云:“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卢辩注:“分地任力致甘美。”盖庶人能养不能敬,若语于士,则养未足爲孝。故《坊记》言:“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小人”即庶人,“君子”则士以上通称。又《曾子立孝》云:“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又云:“尽力无礼,则小人也。”尽力,即以力致养之事,无礼,即不敬也。《孝经》又云:“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盖士之孝也。”与《曾子立孝》所言“君子之孝”同,明能敬爲士之孝。夫子告子游,正以爲士之道责之矣。《孝经》又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礼·内则》:“曾子云‘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寑处;以其饮食忠养之。’”二文所言“养”,皆养志之道,其不废敬可知。《祭义》云:“衆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爲难;敬可能也,安爲难;安可能也,卒爲难。”是敬犹非致孝,特视祇能养者爲难耳。“犬马”,皆兽名。“别”者,分也。见《广雅·释诂》,此常训。《汉石经》无“乎”字。

    ○注:“子游,弟子,姓言,名偃。” ○正义曰:《仲尼弟子列传》:“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家语·弟子解》作“鲁人,少孔子三十五岁。”与《吴史》违异,非也。下篇子夏称“言游”,又子游答夫子“称偃之室”,是姓言名偃也。《说文》:“游,旌旗之流。从?[yǎn],汓[qiú]声”。《汉石经》于《子张篇》作“子斿”,“斿”即“游”省。“游”从?。《说文》:“?,旌旗之游?蹇之皃[mào]。从屮[chè],曲而垂下,?相出入也。读若偃。”是“?”、“偃”声同。古人名?字游,若晋籍偃、荀偃、郑驷偃及此言偃,皆字游,本皆作“?”。叚“偃”字爲之。

    ○注:“犬以”至“畜之”。 ○正义曰:注前后两说,前说以犬马皆能养人。养则服事之义,若人子事亲,但能养而不敬,则无以异于犬马之服养人也。毛氏奇龄《论语稽求篇》引:“唐李峤表云:‘犬马含识,乌鸟有情,宁怀反哺,岂曰能养?’马周疏云:‘臣少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宋王丰甫表云:‘犬马之养未伸,风木之悲累至。’”皆用包义。以“犬马”喻人子,养爲服养也。后说以犬马喻父母,于义难通,自昔儒者多讥之。引《孟子》者,《尽心篇》文。注二说外,又有三说。包氏慎言《论语温故录》:“犬马二句,盖极言养之事。虽父母之犬马,今亦能养之也。《内则》:‘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此敬养兼至,故爲贵也。若今之孝者,不过能养,虽至于父母所爱敬之犬马,亦能养之,然祇能养父母,不能敬也。何以别?谓何以别乎今也。《盐铁论·孝养篇》:‘善养者,不必刍[chú]豢[huàn]也。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歠[chuò]菽饮水,足以致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养虽不备,可也。’”此引《论语》以“不敬”句与“能养”句联文,则“别”谓乎今之孝者,此一说也。翟氏灏《考异》引《坊记》之文,谓《坊记》唯变犬马爲小人,馀悉合此章义。《荀子》云:“乳彘触虎,乳狗不远游,虽兽畜,知爱让其所生也。”束晳《补亡诗》:“养隆敬薄,惟禽之似爲人子者,毋但似禽鸟知反哺已也。”皆与《坊记》言通,此又一说也。先兄五河君《经义略说》谓《坊记》“小人”,即此章“犬马”。《公羊》何休注:“言大夫有疾称犬马,士称负薪。犬马负薪,皆贱者之称,而大夫士谦言之。”《孟子》:“子思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也。’”然则犬马谓卑贱之人,若臧获之类,此又一说也。诸说当与注前义并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注〕包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注〕马曰:“先生,谓父兄。馔,饮食也。”】 曾是以爲孝乎?”【〔注〕马曰:“孔子喻子夏服劳先食,汝谓此爲孝乎?未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爲孝也。”】

    ○正义曰:《尔雅·释诂》:“服,事也。”《说文》作“??”,云“用也”。《释诂》又云:“劳,勤也。”《说文》:“劳,剧也。从力荧省。”剧者,甚也。言甚勤也。先从叔丹徒君《骈枝》曰:“年幼者爲弟子,年长者爲先生,皆谓人子也。馔,具也。有事,幼者服其劳;有酒食,长者共具之。是皆子职之常,何足爲孝?《内则》曰:‘男女未冠笄者,味爽而朝,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长者,即先生也。具,即馔也。《论语》中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谓门人。言先生者二,皆谓年长者。《宪问》篇:‘见其与先生并行也。’包氏曰:‘先生,成人也。’皇疏云‘先生者,谓先己之生也。’”谨案:《骈枝》说是也。《说文》:“籑[zhuàn],具食也。从食,算声。馔,籑或从巽。”《礼经》凡言“馔”,注皆曰“陈也”,陈即具食之义。窃谓服劳视馔,并言庶人之孝,视馔即能养。服劳者,《尚书·大传》言:“入小学,知有父子之道,长幼之敍。”又言:“岁事既毕,馀子入学,所谓小学之教,则轻任并,重任分,班白不提挈。”皆是服劳之道。《曾子大孝》云:“小孝用力,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孔氏广森《补注》:“庶人之孝,夫子以士之孝告子夏,故示以色难,明非士之达于学术者未能几此也。”《释文》:“馔,郑作餕。”《初学记·孝部》引郑此注云:“食馀曰餕”。与马注本作“馔”不同。陈氏鱣《论语古训》、段氏玉裁《说文》注》并以马作“馔”爲古论,郑作“餕”爲鲁论,是也。特牲馈食礼及有司彻注并云:古文籑,皆作餕。段氏玉裁谓礼经馔、籑当是各字,馔皆训陈,不言作“餕”。食馀之字皆作“籑”,未有作“馔”者。又谓“《礼记》之字,于《礼经》皆从今文,而皆作‘餕’,疑《仪礼注》当云‘今文籑作餕’。”其说并是。陈氏古训解《论语》云:“《内则》曰:‘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餕,既食恒餕。’注:‘每食餕而尽之,末有原也。’正义:‘每食无所有馀而再设也。’是餕有食馀勿复进之意,故或者亦以爲孝。”段氏《说文》注》与陈略同。又云:“《论语》《鲁》‘餕’《古》‘馔’,此则古文叚‘馔’爲‘餕’。”孔氏广森《经学卮[zhī]言》:“读当以‘食先生馔’爲句,言有燕饮酒,则食长者之馀也。有酒、有事文相偶。有事,弟子服其劳,勤也。有酒食,先生馔,恭也。勤且恭,可以爲弟矣,孝则未备也。”二义皆从郑爲说,于义甚曲。《说文》:“曾,?[cí]之舒也。”段氏注云:曾之言乃也。《诗》“曾是不意”,“曾是在位”,“曾是在服”,“曾是莫听”,《论语》“曾是以爲孝乎”,“曾谓泰山”,《孟子》“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皆训爲乃。赵注《孟子》曰“何曾,犹何乃也”是也。

    ○注:“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爲难。” ○正义曰:司马光《家范》说此文云:“色难者,观父母之志趣,不待发言而后顺之者也。”即此《注》意。《曲礼》云:“视于无形,听于无声。”此惟承顺顔色者能之,故《盐铁论》以养色爲次孝也。郑注此云:“言和顔说色爲难也。”以色爲人子之色,与包异义,亦通。《内则》云:“柔色以温之。”《祭法》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又云:“严恭俨恪,非事亲之道。”《吕氏春秋·孝行览》:“龢顔色,养志之道也。”是以色事亲,爲人子所难。皇疏引顔延之曰:“夫气色和,则情志通。善养亲之志者,必先和其色。故曰难也。”即郑义也。

    ○注:“馔,饮食也。” ○正义曰:《广雅·释诂》:“籑,食也。”“馔”与“籑”同,此又一义。

    ○注:“孔子”至“孝也”。 ○正义曰:“先食”谓先生食,不言生者,省文。《释文》引注云:“曾,则也。”盖《集解》所删脱。

    子曰:“吾与囘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孔曰:“囘,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人也。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绎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

    ○正义曰:“终日”者,竟日也。“终日”属上爲句。“违”者,有所违难也。“不违”,则似不解夫子之言,故曰“如愚”。《说文》:“愚,戆也。”顔子于夫子之言,鑽仰既久,欲罢不能,而自竭其才以学之,又且闻一知十,故能亦足以发也。皇疏引熊埋云:“既以美顔,又晓衆人未达者也。”皇本“不愚”下有“也”字。

    ○注:“囘弟”至“不愚”。 ○正义曰:《仲尼弟子列传》:“顔囘者,鲁人也,字子渊。”《说文》“??”下云:“囘,古文回。回,渊水也。”“渊”下云:“囘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此顔子名字所取义。“退还”者,《礼·檀弓》注:“退,去也。”《说文》作“??[tuì],却也。”义皆略同。注谓“退与二三子说绎道义”,则私谓燕私,与羣弟子同居学中时也。《礼·学记》:“大学之教,退息必有居学。”“居学”非受业之所,故言私也。朱子《集注》以“私”爲燕居独处,亦通。《周书·官人解》:“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则省私亦观人之法。“说绎”犹“说释”。下篇云:“囘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彼注云:“言囘闻言即解。”解说义同。《荀子·大略》所云“善学者尽其理”是也。《释名·释言语》:“发,拨也。拨,使开也。”开有明义,故此注“发明”连文。“大体”犹言大义,凡所发明,于所言所行见之。《荀子·劝学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则言,蝡而动,一可以爲法则。”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注〕以,用也。言视其所行用。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注〕孔曰:“廋,匿也。言观人终始,安所匿其情。”】

    ○正义曰:《说文》:“视,瞻也。”《穀梁·隐五年传》:“常视曰视,非常曰观。”《尔雅·释诂》:“察,审也。”《说文》:“察,覆审也。”视、观、察,以浅深次第爲义。“安”者,意之所止也。高诱《吕氏春秋·乐成注》:“安,习也。”《大戴礼·文王官人》云:“内观民务,察度情僞,变官民能,历其才艺。”又曰:“用有六徵:一曰观诚,二曰考志,三曰视中,四曰观色,五曰观隐,六曰揆德。”又云:“考其所爲,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此之谓视中也。视中者,诚在其中,此见于外,以其前占其后,以其见占其隐,以其小占其大。”则此“所以”、“所由”、“所安”,皆是视中,夫子取爲知人之法。盖此三语,实该六徵之用,故人无所匿情也。《汉石经》:“人焉廋哉”下句无“哉”字。当是连上爲句,与“礼乎礼”、“微乎微”同一句法。

    ○注:“以用”至“经从”。 ○正义曰:“以用”、“由经”,并常训。皇疏申注谓“即日所行用之事”,故《大戴》此文以作爲也。“经从”,据皇疏以爲“从来所经历之事”,则《大戴》所云“以其前占其后”者也。

    ○注:“廋匿”至“其情”。 ○正义曰:云“廋、匿”者,赵岐《孟子·离娄注》同。《方言》:“廋,隐也。”“隐”即“匿”。《尔雅·释诂》:“匿,微也。”微亦有隐义。“终始”者,所以,是即日所行事,终也。所由,是前日所行事,所安是意之所处,亦在平时,皆爲始也。云“安所匿其情”者,孔以焉爲安也。焉、安一声之转,安,犹何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爲师矣。”【〔注〕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爲人师矣。】

    ○正义曰:《礼·中庸》云:“温故而知新。”郑注:“温读如‘燖[xún]温’之温。谓故学之孰矣,后时习之,谓之温。”“燖”或省作“寻”。案:“寻”正字当作“燅[xún]”。《说文》:“燅,于汤中瀹[yuè]肉也。”《仪礼有司彻》:“乃燅尸俎。”郑注:“燅,温也。古文‘燅’皆作‘寻’,《记》或作‘燖’。《春秋传》曰:‘若可寻也,亦可寒也。’”贾疏云:“《论语》及《左传》与此古文皆作寻。《论语》不破,至此叠古文不从彼寻者,《论语》古文通用,至此见有人作‘燅’,有火义,故从今文也。《郊特牲》云:‘血、腥、爓[yàn]祭’。注云:‘爓或爲燖。’今此义指彼记或读之,故云:‘记或作燖’也。哀十二年传:‘若可寻也。’服注云:‘寻之言重也,温也。’郑引之者,证燅尸俎是重温之义。”案:据贾疏是《古论》“温故”作“寻”,故郑不破从“燅”,则亦依“寻”释之,其义当与服虔解谊同。臧氏庸《拜经日记》以《论语》作“温故”,古文作“寻”,乃郑注文与贾疏不合,非也。《广雅·释诂》:“温,煗[nuǎn]也。”《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谷曰温源谷。”郑注:“即汤谷也”。郑注《中庸》“读温如燖温”者,“燖”有重义,言重用火爚之,即爲温也。人于所学能时习之,故曰“温故”。郑君此章注文已佚,故就《中庸》注爲引申之。“故”之爲言古也,谓旧所学也。《广雅·释言》:“新,初也。”《穀梁·庄廿九年传》:“其言新,有故也。”皇疏:“所学已得者,则温燖之,不使忘失,是月无忘其所能也。知新,则日知其所亡也。”皇疏此言,亦同郑义。《礼·王制》云:“师者,亦使人法效之者也。”《文王世子》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古者家塾党庠[xiáng],师无定立。伏生《书传》谓大夫、士年七十致事,大夫爲师,士爲少师,以其爵爲之差,即是以其德爲之差也。孔子时,大夫、士不必有德,故致事后,有不爲师,或有不学而妄居师位者。今此言“温故”者,谓旧时所学,致事时犹能温寻,不使忘失。且能日知所亡,足见其进德修业,髦而好学,故可以爲人师也。刘氏逢禄《论语述何篇》:“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汉初经师皆是也。”案:刘说亦是。黄氏式三《论语后案》引《汉书》成帝纪诏》云:“儒林之官,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百官表》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论语谢短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温故知新,可以爲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孔颖达《礼记·敍》:“博物通人,知今温古,攷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是汉、唐人解“知新”多如刘说。

    ○注:“温寻”至“师矣”。 ○正义曰:《说文》:“寻,绎理也。”谓紬绎理治之也。此“寻”读本字,故注以“寻绎”连文,然温无绎理之训。“温”爲“寻”者,“温”与“燖”同,即与“燅”同,不谓绎理也。此注盖误。

    子曰:“君子不器。”【〔注〕包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