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集卷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广动植之一 并序

    【题解】

    本书以“动植”名篇者,包括前集卷十六至卷十九、续集卷八至卷十的全部内容。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古载动植之书,除序所云之《山海经》、《尔雅》,若《禽经》、《异物志》、《南方草木状》等皆是,唐世则有《岭表录异》、《岭南异物志》、《北户录》等。而《神异经》、《十洲记》、《洞冥记》、《博物志》、《玄中记》、《拾遗记》、《述异记》、《洽闻记》等小说亦多载动植,开地理博物体志怪一系。成式此篇上承诸书,以为土培丘陵之学(按:动植皆生于地,故云),而供博学者取资。”

    本卷首条为小序,申明撰著动植诸篇之宗旨,是辑录前代经史未列之动植物,或经史已载而事不详备,或口耳相传典籍不载者,以求广知博闻,因为君子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其下两条为“总叙”,鳞介、虫鸟、草木之属,所涉非常广泛,而多为只言片语,是为动植诸篇的总说。其下则细分《羽篇》、《毛篇》、《鳞介篇》、《虫篇》、《木篇》、《草篇》,以及续集的《支动》、《支植上》、《支植下》,共计九篇,是研究古代动植物的重要文献。其述动植之奇异,也间有谬妄荒诞之处,未可深责,因为动植诸篇本为地理博物志怪之体,“本虚多实少,于乌有之物以见奇美,非得求之以实而斥为谬妄”(李剑国语)。

    16.1成式以天地间,造化所产[1],突而旋成形者[2],樊然矣[3],故《山海经》、《尔雅》所不能究[4]。因拾前儒所著,有草木禽鱼未列经史,或经史已载,事未悉者,或接诸耳目,简编所无者[5],作《广动植》,冀掊土培丘陵之学也[6]。昔曹丕著论于火布[7],滕脩献疑于虾须[8],蔡谟不识彭蜞[9],刘误呼荔挺[10],至今可笑,学者岂容略乎?

    【注释】

    [1]造化:天地化育万物,是为“造化”。

    [2]突:猝然。

    [3]樊然:纷乱杂多。

    [4]《山海经》:书名最初见于《史记》,不著作者,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经秦汉有所增删,书中记述各地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祭祀、医巫、原始风俗,往往掺杂怪异,保存了较多的远古神话和史地文献。《尔雅》:儒家“十三经”之一。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或说为周公所撰,或说为孔子门徒之作,实由秦汉间学者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并不出于一时一手。

    [5]简编:指典籍。

    [6]土培丘陵之学:谓动植之学,因动、植皆生于地,故名。培,培补,加土。

    [7]火布:火浣布。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下之都,故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汉世,西域旧献此布,中间久绝。至魏初时,人疑其无有。文帝以为火性酷裂,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浣布袈裟,于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

    [8]滕脩: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吴孙皓时为广州刺史。《三国志·吴书·吕岱传》裴松之注:“王隐《交广记》曰:吴后复置广州,以南阳滕脩为刺史。或语脩虾须长一丈,脩不信,其人后故至东海,取虾须长四丈四尺,封以示脩,脩乃服之。”

    [9]蔡谟(281——356):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彭蜞:动物名。似蟹而小。《晋书·蔡谟传》:“谟初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诣谢尚而说之。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10]刘(tāo):梁朝人,大同年间(535——546)曾为尚书祠部郎。荔挺:植物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第十七》:“江东颇有此物(按,荔挺),人或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数岁,俊晤善体物,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因呼为荔挺法师。亲讲《礼》,名儒尚误如此。”

    【译文】

    在我看来,天地之间,造化孕育万物,猝然成形者纷繁众多,所以《山海经》和《尔雅》也不能穷究。因而翻检前贤著述,其中有草木禽鱼之名而经史未见记载,或是经史有所记载但所记不全,或是口耳相传而不载于典籍,我摘抄下来编成《广动植》,希望能对动植之学有所补益。当年曹丕撰《典论》说火浣布是不存在的,滕脩不相信有一丈长的虾须,蔡谟认不得彭蜞,刘混淆了荔挺和马苋,至今传为笑谈,治学的人对这方面的知识又岂能忽略呢?

    总叙

    16.2羽嘉生飞龙[1],飞龙生凤,凤生鸾[2],鸾生庶鸟[3]。

    应龙生建马[4],建马生骐[5],骐生庶兽。

    介鳞生蛟龙[6],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

    介潭生先龙[7],先龙生玄[8],玄生灵龟,灵龟生庶龟。

    日冯生玄阳阏[9],玄阳阏生鳞胎,鳞胎生干木,干木生庶木。

    招摇生程若[10],程若生玄玉,玄玉生醴泉,醴泉生应黄,应黄生黄华,黄华生庶草。

    海闾生屈龙[11],屈龙生容华,容华生蔈[12],蔈生藻,藻生浮草。

    甲虫影伏[13],羽虫体伏。

    食草者多力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

    龁吞者八窍而卵生[14],咀嚼者九窍而胎生。

    无角者膏而无前齿,有角者脂而无后齿[15]。

    食叶者有丝,食土者不息[16]。食而不饮者蚕,饮而不食者蝉,不饮不食者蜉蝣[17]。蚓属却行[18],蛇属纡行。蜻蛚属注鸣[19],蜩属旁鸣[20],发皇翼鸣[21],蚣蝑股鸣[22],荣原胸鸣[23]。

    蜩三十日而死。

    鳣鱼三月上官于孟津[24]。

    鹧鸪向日飞。

    鳊与鱼[25],车螯与移角[26],并相似。

    凤,雄鸣“节节”[27],雌鸣“足足”,行鸣曰“归嬉”,止鸣曰“提扶”。

    麒麟,牡鸣曰“逝圣”,牝鸣曰“归和”,春鸣曰“扶幼”,夏鸣曰“养绥”。

    鳖无耳为守神[28]。

    虎五指为[29]。

    鱼满三百六十[30],则为蛟龙引飞去水。

    鱼二千斤为蛟。

    武阳小鱼[31],一斤千头。

    东海大鱼,瞳子大如三斗盎[32]。

    桃支竹以四寸为一节[33],木瓜一尺一百二十一节[34]。

    木兰去皮不死[35],荆木心方[36]。

    蛇有水、草、木、土四种。

    孔雀尾端一寸名珠毛[37]。

    鹤左右脚里第一指名兵爪。

    蜀郡无兔、鸽。

    江南无狼、马。

    朱提以南无鸠鹊[38]。

    鸟有四千五百种,兽有二千四百种。

    鸮[39],楚鸠所生。

    骡不滋乳[40]。

    蔡中郎以反舌为虾蟆[41],《淮南子》以蛩为蠛蠓[42],《诗》义以蟊为蝼蛄[43],高诱以乾鹊为蟋蟀[44]。

    兔吐子,鸬鹚吐雏[45]。

    瓜瓠子曰犀[46],胡桃人曰虾蟆。

    虾蟆无肠。

    龟肠属于头。

    科斗尾脱则足生。

    鸟兽未孕者为禽[47],鸟养子曰乳。

    蛇蟠向壬[48],鹊巢背太岁,燕伏戊己[49],虎奋冲破[50]。乾鹊知来[51],猩猩知往[52]。

    鹳影抱[53],虾蟆声抱[54]。

    蝉化齐后[55],鸟生杜宇[56]。

    椰子为越王头[57],壶楼为杜预项[58]。

    鹧鸪鸣曰“向南不北”[59],逃闾鸣“悬壶卢系颈”[60]。

    豆以二七为族[61],粟累十二为寸。

    【注释】

    [1]羽嘉:传说中飞行动物的祖先。

    [2]鸾:传说中的神鸟。

    [3]庶鸟:普通鸟。

    [4]应龙:古代神话中有翼的龙,走兽类祖先。

    [5]骐:同“麒麟”,传说中的神兽。

    [6]介鳞:鳞甲类动物的祖先。

    [7]介潭:龟类的祖先。

    [8]:音yuán。

    [9]日冯:木类之先。

    [10]招摇:草类之先。

    [11]海闾:浮藻类之先。

    [12]蔈(biāo):浮萍。

    [13]甲虫:甲壳类动物。虫,动物。影:日光。伏:爬伏。这里的意思是孵化。

    [14]龁(hé):咬。

    [15]无角者膏而无前齿,有角者脂而无后齿:《周礼·冬官》“梓人”:“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无角者膏而无前齿,有角者脂而无后齿。”膏,豕类。脂,牛羊类。

    [16]息:呼吸。

    [17]蜉蝣(fú yóu):一种生命极短暂的昆虫。

    [18]却行:倒退着走。

    [19]蜻蛚(liè):蟋蟀。注:通“咮(zhòu)”,鸟类或昆虫类的嘴。

    [20]蜩(tiáo):蝉。旁鸣:两肋发声。

    [21]发皇:即蛂(bié)蟥,俗称金龟子。

    [22]蚣蝑(zhōng xū):即螽(zhōng)斯,一种昆虫。雄虫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

    [23]荣原:即蝾螈,一种小型两栖动物,形似蜥蜴而无鳞片。

    [24]鳣(zhān)鱼:鲟鳇鱼的古称。官:通“馆”,停留。孟津:又名“盟津”,津渡名。在今河南孟州南。

    [25]鳊(biān):一种体形侧扁的鱼。(jì):疑应为“鲫”。

    [26]车螯:一种蛤类。移角:动物名。

    [27]节节:与下文“足足”、“归嬉”、“提扶”均为拟声词。下句的“逝圣”、“归和”、“扶幼”、“养绥”与此同。

    [28]鳖无耳为守神: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神守’者,鳖也。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游江湖也。”

    [29]:音chū。

    [30]鱼满三百六十:见注[28]。

    [31]武阳:今四川新津。

    [32]盎(àng):古代的一种腹大口小的盆。

    [33]桃支竹:竹的一种。又名“桃竹”、“桃丝竹”。

    [34]木瓜:植物名。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片椭圆,花分红白,果实也称木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四引《广志》:“木瓜,子可藏,枝可为数,号一尺百二十节。”

    [35]木兰:又名“杜兰”、“林兰”,状如楠树,枝似柏而微疏,皮辛香似桂。

    [36]荆木: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

    [37]珠毛:即孔雀尾屏末端呈鲜明金翠色的部分。

    [38]朱提:今云南昭通。

    [39]鸮(xiāo):猫头鹰。

    [40]骡:由马和驴交配而生,力大而持久,一般无生殖能力。

    [41]蔡中郎:即为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拜左中郎将,故后世称蔡中郎。反舌:《礼记·月令》:“小暑至,螳蜋生,始鸣,反舌无声。”郑玄注:“反舌,百舌鸟,蔡伯喈云虾蟆。”

    [42]《淮南子》以蛩(qióng)为蠛蠓(miè měng):《淮南子·本经训》:“飞蛩满野。”高诱注:“蛩,蝉,蠛蠓之属,一曰蝗也。”蛩,蝗虫。

    [43]《诗》义以蟊(máo)为蝼蛄(gū):《诗经·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稺。”孔颖达疏:“或说蟊贼,蝼蛄也,食苗根,为人患。”蟊,一种啃食苗根的害虫。

    [44]高诱:汉末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建安十年(205)辟司空掾,除东郡濮阳令,有《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战国策注》等。

    [45]鸬鹚:水鸟名。俗名鱼鹰。

    [46]瓜瓠(hù)子曰犀:《诗经·硕人》:“齿如瓠犀。”孔颖达疏:“《释草》云:‘瓠,栖瓣也。’今定本亦然。孙炎曰:‘栖,瓠中瓣也。’‘栖’与‘犀’,字异音同。”

    [47]鸟兽未孕者为禽:《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郑玄注:“凡鸟兽未孕曰禽。”

    [48]蛇蟠向壬:宋陆佃《埤雅》卷三:“龟蛇为旐。旐,北方也。”壬,北方。

    [49]燕伏戊己:戊己日属土,故燕避此日衔土。晋张华《博物志》(范宁校本)佚文:“燕戊己日不衔泥涂巢,此非才智,自然得之。”

    [50]虎奋冲破:宋陆佃《埤雅》卷三:“虎奋冲破,此亦鸟兽之所以灵也。兵法曰:‘将开牙门,常背建向破。’岂以此与?”当面直来为“冲破”。

    [51]乾鹊知来:西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乾鹄知来而不知往。”高诱注:“乾鹄,鹊也。人将有来事忧喜之征则鸣,此知来也。”

    [52]猩猩知往:西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猩猩知往而不知来。”高诱注:“《礼记》曰:猩猩能言,不离走兽。见人往走,则知人姓字。”

    [53]鹳影抱:宋陆佃《埤雅》卷七引《阴阳自然变化论》:“鹭目成而受胎,鹳影接而怀卵,鸳鸯交颈,野鹊传枝,物固有是哉。”抱,孵化,生育。

    [54]虾蟆声抱:宋陆佃《埤雅》卷二:“(《酉阳杂俎》)又曰:‘鹳影抱,虾蟆声抱。’今里俗闻其春鸣,谓之聒子。聒子即段所谓声抱。”

    [55]蝉化齐后: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下:“问:‘蝉曰齐女,何也?’答:‘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号蝉为齐女焉。’”

    [56]鸟生杜宇:左思《蜀都赋》:“鸟生杜宇之魂。”刘渊林注:“《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57]椰子为越王头: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下:“(椰树)其实大如寒瓜……有浆,饮之得醉,俗谓之越王头云。昔林邑王与越王有故怨,遣侠客刺得其首,悬之于树,俄化为椰子。”

    [58]壶楼为杜预项:《晋书·杜预传》:“初,攻江陵,吴人知预病瘿(按,指粗脖子病),惮其智计,以瓠系狗颈示之。每大树似瘿,辄斫使白,题曰‘杜预颈’。及城平,尽捕杀之。”壶楼,葫芦。

    [59]鹧鸪鸣曰“向南不北”:《太平御览》卷九二四引《异物志》:“鹧鸪其形似雌鸡,其志怀南不思北,其鸣自呼,但南不北。”

    [60]逃闾:动物名。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逃闾疑为逃河,即鹈鹕。”

    [61]豆以二七为族:《吕氏春秋》卷二六“审时”:“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

    【译文】

    羽嘉的后代是飞龙,飞龙的后代是凤凰,凤凰的后代是鸾鸟,鸾鸟的后代是普通的鸟。

    应龙的后代是建马,建马的后代是麒麟,麒麟的后代是普通的兽。

    介鳞的后代是蛟龙,蛟龙的后代是鲲鲠,鲲鲠的后代是建邪,建邪的后代是普通的鱼。

    介潭的后代是先龙,先龙的后代是玄,玄的后代是灵龟,灵龟的后代是普通的龟。

    日冯的后代是玄阳阏,玄阳阏的后代是鳞胎,鳞胎的后代是干木,干木的后代是普通的树木。

    招摇的后代是程若,程若的后代是玄玉,玄玉的后代是醴泉,醴泉的后代是应黄,应黄的后代是黄华,黄华的后代是普通的草。

    海闾的后代是屈龙,屈龙的后代是容华,容华的后代是浮萍,浮萍的后代是水藻,水藻的后代是浮草。

    甲壳类动物利用日光孵化,毛羽类动物用身体孵化。

    草食类动物通常力气大而愚笨,肉食类动物勇猛而强悍。

    吞食类动物全身有八窍,卵生;咀嚼类动物全身有九窍,胎生。

    不长角的是豕类动物,没有前齿;长角的是牛羊类动物,没有后齿。

    吃叶子的动物会吐丝,吃土的动物不会呼吸。只进食不饮水的是蚕,只饮水不进食的是蝉,不吃也不喝的是蜉蝣。蚯蚓类倒着爬行,蛇类纡曲爬行。蟋蟀一类用嘴发声,蝉一类两肋发声,金龟子振动翅膀发声,螽斯以腿部发声,蝾螈以胸发声。

    蝉活三十天就死。

    鲟鳇鱼每到三月溯游至孟津停留。

    鹧鸪向着太阳飞。

    鳊和鲫鱼,车螯和移角,都很相像。

    凤凰,雄性的叫声是“节节”,雌性的叫声是“足足”,飞翔时的叫声是“归嬉”,栖息时的叫声是“提扶”。

    麒麟,雄性的叫声是“逝圣”,雌性的叫声是“归和”,春季的叫声是“扶幼”,夏季的叫声是“养绥”。

    鳖没有耳朵,是鱼儿的守神。

    老虎长有五个脚趾的,是。

    池塘中的鱼儿满了三百六十条,就会被蛟龙带领着离开水飞走。

    鱼长到二千斤,就是蛟。

    武阳的小鱼,一斤有一千条。

    东海的大鱼,瞳仁有三斗的盎那么大。

    桃支竹四寸为一节,木瓜一尺则有一百二十一节。

    木兰剥去皮不会死,荆木的中心是方形的。

    蛇有水蛇、草蛇、木蛇、土蛇四种。

    孔雀尾屏末端一寸的地方名叫珠毛。

    鹤的左右脚里第一个脚趾名叫兵爪。

    蜀郡没有兔子、鸽子。

    江南地区没有狼、马。

    朱提以南没有鸠和鹊。

    鸟有四千五百种,兽有二千四百种。

    猫头鹰是楚鸠的后代。

    骡子不生育后代。

    蔡中郎认为反舌是虾蟆,《淮南子》认为蛩是蠛蠓,《诗经》孔颖达疏认为蟊是蝼蛄,高诱认为乾鹊是蟋蟀。

    兔子生崽,是从口中吐出来,鸬鹚生幼鸟也是这样。

    葫芦籽又叫犀,核桃仁又叫虾蟆。

    虾蟆没有肠子。

    龟的肠子在头部。

    蝌蚪的尾巴脱落之后就会长出脚。

    没有孕育的鸟兽都称作禽,鸟哺育幼鸟叫作乳。

    蛇盘卧时头向北,鹊巢的出口不会朝向太岁方向,燕子在戊己日不会衔泥,老虎奔跑时横冲直撞不拐弯。乾鹊可以预知喜事将临,猩猩在人走后会知道他的姓名。

    鹳凭借影子相接而受孕,虾蟆凭借鸣叫而受孕。

    齐后死后化为蝉,杜宇死后化为子规鸟。

    椰子又叫越王头,葫芦又叫杜预项。

    鹧鸪鸣叫的声音是“向南不北”,逃闾鸣叫的声音是“悬壶卢系颈”。

    豆类是十四颗为一荚,十二粒粟是一寸。

    16.3人参处处生,兰长生为瑞[1]。

    有实曰果。又在木曰果。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2]。

    荠、葶苈、菥蓂为三叶[3],孟夏煞之。

    乌头壳外有毛[4],石应节生花[5]。

    木再花,夏有雹。李再花,秋大霜。

    木无故丛生,枝尽向下,又生及一尺至一丈自死,皆凶。

    邑中终岁无鸟,有寇。郡中忽无鸟者,日乌亡。

    鸡无故自飞去,家有蛊。鸡日中不下树,妻妾奸谋。

    见蛇交,三年死。蛇冬见寝室,主急兵[6]。

    人夜卧无故失髻者,鼠妖也。

    屋柱木无故生芝者,白为丧,赤为血,黑为贼,黄为喜。其形如人面者,亡财;如牛马者,远役;如龟蛇者,田蚕耗。

    德及幽隐,则比目鱼至[7]。

    妾媵有制[8],则白燕来巢。

    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9],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谓之宝苗。

    葛稚川尝就上林令鱼泉[10],得朝臣所上草木名二千余种。邻人石琼就之求借,一皆遗弃。

    语曰:买鱼得,不如食茹[11]。宁去累世宅,不去鱼额[12]。洛鲤伊鲂,贵于牛羊[13]。得合涧蛎,虽不足豪,亦足以高[14]。槟榔扶留,可以忘忧[15]。白马甜榴,一实直牛[16]。草木晖晖,苍黄乱飞[17]。

    【注释】

    [1]瑞:祥瑞。

    [2]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引《氾胜之书》:“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3]荠、葶苈(tíng lì)、菥蓂(xī mì)为三叶:《吕氏春秋》卷二六:“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高诱注:“三叶,荠、亭历、菥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麦熟而可获。”荠,荠菜,草本植物。葶苈、菥蓂,均为原野杂草,一年生草本植物。

    [4]乌头:疑为,一种类似蛤蜊的动物。

    [5]石(jié)应节生花:晋郭璞《江赋》:“石应节而扬葩。”唐李善注:“《南越志》曰:‘石,形如龟脚,得春雨则生花,花似草花。’”

    [6]主急兵:预示紧急军情。

    [7]德及幽隐,则比目鱼至:《宋书·符瑞志下》:“比目鱼,王者德及幽隐则见。”

    [8]媵(yìng):姬妾婢女。

    [9]薤(xiè):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和嫩叶可食。

    [10]葛稚川:即为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始以儒术知名,后好神仙导养之法,著有《抱朴子》一书,又精医学,有《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另又著有碑、诔、诗、赋百卷。上林令:职官名。汉有水衡都尉,东汉称上林苑,令一人。隋唐称上林署,属司农,有令二人,丞四人,管理园囿、池沼、种植、疏果、藏冰等事。方南生《酉阳杂俎》校勘记:“葛稚川当作‘刘歆’,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余就上林令虞渊得朝臣所上草木名二千余种。’葛洪于后跋中托言抄自汉刘歆《汉书》,故‘余’当指刘歆,成式误以为葛洪(字稚川)。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七子部八。鱼泉即虞渊,因避唐高祖李渊及代宗李豫讳改。”

    [11]买鱼得(xù),不如食茹:《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毛诗义疏》:“似鲂而大头,鱼之不美者。故里语曰:‘买鱼得,不如啖茹。’徐州谓之鲢。”

    [12]宁去累世宅,不去(zhì)鱼额:《太平御览》卷九三八引《临海异物志》:“鱼肥,炙食甚美。谚曰:‘宁去累世田宅,不去鱼额。’”

    [13]洛鲤伊鲂,贵于牛羊: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别立市于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之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须脍,皆诣取之。鱼味甚美。京师语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洛,洛水,源出陕西,东南流入河南,至巩义洛口入黄河。伊,伊水,源出河南卢氏东南,至偃师入洛水。

    [14]得合涧蛎,虽不足豪,亦足以高:《太平御览》卷九四二引《南越志》:“合涧洲圆蛎,土人重之,语曰:‘得合涧一蛎,虽不足豪,亦可以高也。’”

    [15]槟榔扶留,可以忘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〇引《异物志》:“古贲灰,牡蛎灰也。与扶留、槟榔三物合食,然后善也。扶留藤,似木防以。扶留、槟榔,所生相去远,为物甚异而相成。俗曰:‘槟榔扶留,可以忘忧。’”扶留,扶留藤,一种藤类植物,秋后果实成熟,气特殊,味辛辣。

    [16]白马甜榴,一实直牛: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白马寺)浮屠前柰林蒲萄异于余处,枝叶繁衍,子实甚大。柰林实重七斤,蒲萄实伟于枣,味并殊美,冠于中京。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京师语曰:‘白马甜榴,一实直牛。’”直,通“值”。

    [17]草木晖晖,苍黄乱飞:此谚出处不详。晖晖,晴朗。这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苍黄,疑为“苍庚”之误。苍庚,黄莺。

    【译文】

    人参到处都有生长,兰长生不死,这都是祥瑞。

    结有子实的叫果。同时结在树上的也叫果。

    播种小麦忌戌日,播种大麦忌子日。

    荠、葶苈、菥蓂是三种杂草,孟夏时节就会枯死。

    乌头的壳外面长有毛,石一到季节就开花。

    树木一年开两次花,夏季将会有冰雹。李树一年开两次花,秋季将会有严霜。

    树无缘无故丛生,枝头全部向下,以及长到一尺至一丈时就枯死,这些都是凶兆。

    城里一年到头没有鸟儿出现,将有敌寇入侵。郡中忽然之间鸟儿全飞走了,金乌就会死。

    鸡无故自行飞走,家里有蛊害。到了中午鸡还不下树,说明妻妾有奸情。

    看见蛇交尾,三年就会死。蛇冬天出现在国君的寝宫,预示紧急军情。

    人夜晚睡觉无故掉落发髻,是鼠妖作怪。

    房屋的柱木无故长芝,如果是白色的,将有丧事;如果是红色的,会有血光之灾;如果是黑色的,会有盗贼光顾;如果是黄色的,会有喜事临门。如果形状像人脸,要破财;像牛马,会有远地的劳役;像龟蛇,田地蚕桑会有损失。

    国君圣德泽被幽人隐士,比目鱼就会出现。

    妾媵有规矩守礼制,白燕就会飞来做巢。

    山上长有葱,下面有银矿;山上长有薤,下面有金矿;山上长有姜,下面有铜锡矿;山里有玉石,上面的树旁枝都会下垂,叫作宝苗。

    刘歆曾经在上林令虞渊那里得到一份朝臣进贡皇帝的两千多种奇草异木的名目。邻人石琼找他借阅,结果全都弄丢了。

    谚语说:买鱼得,不如吃素。宁可舍弃百年宅,不可丢掉鱼头。洛水鲤伊水鲂,价钱贵过牛羊。得到合涧牡蛎,虽不是珍宝,也值得夸耀。槟榔、扶留一起嚼,烦闷忧愁全忘了。白马寺的石榴,一个就值一头牛。草木正青翠,仓庚满天飞。

    羽篇

    【题解】

    本篇鸟类,共计四十一条。关于鸟类之物种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着墨不多,主要是相关的奇说异闻,这与其“博物志怪”的宗旨是一致的。第16.14条记载当时波斯船舶上训练鸽子传递信息的事,是关于信鸽的较早史料。

    16.4凤 骨黑,雄雌夕旦鸣各异,黄帝使伶伦制十二籥写之[1],其雄声[2],其雌音[3]。药有凤凰台[4],此凤脚下物如白石者。凤有时来仪[5],候其所止处,掘深三尺,有圆石如卵,正白,服之安心神。

    【注释】

    [1]黄帝使伶伦制十二籥(yuè)写之:《吕氏春秋》卷五“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帝,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因有土德之瑞,故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伶伦,黄帝的乐官。籥,同“龠”,竹管制作的乐器,类似笛。

    [2]声:始发声。

    [3]音:和合音。

    [4]凤凰台:宋唐慎微《政和证类本草》卷一九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凤凰台,味辛平,无毒,主劳损积血,利血脉安。……此凤凰脚下物如白石也。”

    [5]凤有时来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来仪,招来,归来。仪,义同“来”。

    【译文】

    凤凰 骨头是黑色的,雄鸟、雌鸟黄昏和早晨的鸣叫声,都各不相同,黄帝命伶伦制作十二支龠,模仿凤凰的鸣叫制乐,雄凤鸣声制为六声,雌凤和音制为六音。有一种药名为凤凰台,这是凤凰脚下像白石头一样的东西。凤凰有时会来到,等它从栖息之地飞走以后,就地挖掘三尺,有一枚圆卵石,纯白色,服用之后可以安定心神。

    16.5孔雀 释氏书言:“孔雀因雷声而孕[1]。”

    【注释】

    [1]孔雀因雷声而孕:《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复作是念,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娠,又如青雀饮雄雀尿而便得娠,如命命鸟见雄者舞即便得娠。”

    【译文】

    孔雀 佛经说:“孔雀听到雷声而受孕。”

    16.6鹳[1] 江淮谓群鹳旋飞为鹳井[2]。鹤亦好旋飞,必有风雨。人探巢取鹳子,六十里旱:能群飞,薄霄激雨[3],雨为之散。

    【注释】

    [1]鹳:鹳雀,体形似鹤。

    [2]鹳井:鹳善旋飞而上,远远看去形如漏斗或井筒,故称。

    [3]薄霄激雨:迫近云霄,冲激雨水。

    【译文】

    鹳 江淮地区把群鹳旋飞升空的形状称作鹳井。鹤也喜好旋飞,每一旋飞,必定伴随风雨。如果人去掏鹳巢抓幼鸟,方圆六十里会发生旱灾:鹳成群结队,飞近云霄,冲散雨云,天就不会下雨。

    16.7乌 鸣地上无好声。人临行,乌鸣而前引,多喜,此旧占所不载。

    贞元四年[1],郑、汴二州群乌[2],飞入田绪、李纳境内[3],衔木为城,高至二三尺,方十余里,纳、绪恶而命焚之,信宿如旧,乌口皆流血。

    【注释】

    [1]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785——805)。

    [2]汴:今河南开封。

    [3]田绪(764——796):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先授魏博节度使,贞元元年(785)尚嘉诚公主,寻迁检校左仆射,封常山郡王。李纳(759——792):高丽人。贞元初年为平卢节度使、淄青等州观察使、检校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译文】

    乌鸦 若在地上鸣叫,不算吉声。人要出行时,乌鸦鸣叫着在前面引路,多为喜兆,这一点以前的占验书没有记载。

    贞元四年,郑州、汴州两地成群的乌鸦飞进田绪、李纳的辖境,衔木棍垒城,高达二三尺,方圆十多里,李纳、田绪很厌恶,就命人去烧了,过了两晚又像原样垒起,乌鸦嘴边都流血了。

    16.8俗候乌飞翅重,天将雨。

    【译文】

    民间认为,乌鸦翅膀沉重飞行缓慢,这是天要下雨的预兆。

    16.9鹊 巢中必有梁[1]。崔圆相公妻在家时[2],与姊妹戏于后园,见二鹊构巢,共衔一木,如笔管,长尺余,安巢中。众悉不见。俗言见鹊上梁,必贵。

    【注释】

    [1]巢中必有梁:宋王质《诗总闻》卷一:“……(鹊)巢中有横木,虚度如梁,雄者踞之,有分五也。以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

    [2]崔圆(705——768):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人。唐玄宗天宝末年知剑南节度留后。玄宗奔蜀,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节度使。肃宗即位后,迁中书令,封赵国公。

    【译文】

    鹊 鹊巢中一定有横梁。崔圆相公的夫人未出嫁时,和姐妹在后园闲玩,她看见两只喜鹊搭巢,一起衔着一根笔管样的木枝,长一尺多,安放在巢里。其他姐妹都没有看见。俗话说,看见喜鹊上梁,必定富贵。

    16.10大历八年[1],乾陵上仙观天尊殿[2],有双鹊衔柴及泥,补葺隙坏一十五处。宰臣上表贺[3]。

    【注释】

    [1]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766——779)。

    [2]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

    [3]宰臣:这里指宰相。

    【译文】

    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天尊殿,有一对喜鹊衔着柴棍和泥土,修补大殿十五处破损的地方。宰相上表称贺。

    16.11贞元三年,中书省梧桐树上[1],有鹊以泥为巢。焚其巢,可禳狐魅[2]。

    【注释】

    [1]中书省:官署名。总管国家政事。唐代中书省设置令、侍郎、舍人、右散骑常侍、起居舍人、右补阙、右拾遗、通事舍人等官。

    [2]禳(ráng):祈祷消灾。

    【译文】

    贞元三年,中书省梧桐树上,有只喜鹊衔泥筑巢。把鹊巢烧掉,可以禳除狐妖鬼魅。

    16.12燕 凡狐白、貉、鼠之类[1],燕见之则毛脱。或言燕蛰于水底[2]。旧说燕不入室,是井之虚也。取桐为男女各一,投井中,燕必来。胸斑黑,声大,名胡燕。其巢有容匹素者。

    【注释】

    [1]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皮。这里指代狐狸。貉(hé):兽名。外形像狐。

    [2]燕蛰(zhé)于水底:《大戴礼记·易本命》:“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冬燕雀入于海,化而为蚧。”蛰,潜伏。

    【译文】

    燕 凡是狐狸、貉、老鼠之类的动物,燕子见到它们羽毛就会脱落。有人说燕子到了冬天就潜伏在海底化身为蛤蚧。老话说燕子不进屋做窝,是井里空无一物。拿桐木雕刻一男一女两个木偶,投入井中,燕子一定会光临的。胸前有黑色斑点,叫声响亮的,是胡燕。胡燕窝有的大到能够容下一匹白练。

    16.13雀 释氏书言:“雀沙生[1],因浴沙尘受卵。”蜀吊鸟山[2],至雉雀来吊,最悲。百姓夜燃火,伺取之。无嗉不食[3],似特悲者,以为义,则不杀。

    【注释】

    [1]雀沙生:《法华文句记》卷一〇:“又《显识论》中又立四生:一触生,因交会故;二嗅生者,雄有欲心,嗅雌者根门,即便有孕;三沙生者,如雌雀以欲心坋沙,因即有孕;四者声生,如雌孔雀以欲心故,闻雄者鸣,便即有孕。”

    [2]吊鸟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七:“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界,屈从县东北流。县,故滇池叶榆之国也。汉武帝元封二年,使唐蒙开之,以为益州郡。郡有叶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吊鸟山,众鸟千百为群,其会,鸣呼啁哳,每岁七八月至,十六七日则止,一岁六至。雉雀来吊,夜燃火伺取之,其无嗉不食,似特悲者,以为义则不取也。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吊,因名‘吊鸟’。”

    [3]嗉(sù):嗉囊。鸟类食管下端盛食物的囊。

    【译文】

    雀 佛经说:“雀类沙生,因浴沙尘而受孕。”蜀地有座吊鸟山,雉雀来吊凤凰的时候最是悲痛。当地人晚上点燃火堆,趁机抓取雉雀。雉雀没有嗉囊,不吃东西,似乎是非常悲痛的,人们就认为这种鸟最为忠义,因此不杀它。

    16.14鸽 大理丞郑复礼言[1]: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

    【注释】

    [1]大理丞郑复礼:见4.35条注[1]。按,该条言“成式见大理丞郑复说”,疑“郑复”与本条“郑复礼”为同一人。

    【译文】

    鸽 大理丞郑复礼说:波斯的商船上大多养着鸽子,鸽子能长途飞行,船行几千里,就放一只鸽子飞回家,用来给家人报告平安的消息。

    16.15鹦鹉 能飞[1]。众鸟趾前三后一,唯鹦鹉四趾齐分。凡鸟下睑眨上,独此鸟两睑俱动,如人目。

    【注释】

    [1]能飞:许逸民《酉阳杂俎校笺》:“诸本皆作‘能飞’,但鸟能飞不足为奇,且鹦鹉本不以长途飞行见长,疑当作‘能言’。”

    【译文】

    鹦鹉 能说话。其他的鸟趾爪都是前边三个后边一个,唯独鹦鹉是四个爪趾平分。一般的鸟眨眼时只有下眼睑动,上眼睑不动,唯独鹦鹉是上下眼睑都会眨动,就像人眼一样。

    16.16玄宗时,有五色鹦鹉能言,上令左右试牵帝衣,鸟辄瞋目叱咤。岐府文学能延京[1],献《鹦鹉篇》以赞其事。张燕公有表贺[2],称为时乐鸟。

    【注释】

    [1]岐府:岐王府。岐王李范(?——726),唐睿宗第四子,封岐王。开元初,拜太子少师,带本官,历绛、郑、岐三州刺史。开元八年(720),迁太子太傅。文学:职官名。汉代州郡及王国皆置文学,相当于教官,后代沿置。

    [2]张燕公:即为张说(667——731)。见8.3条注[3]。

    【译文】

    玄宗时,宫中有只五色鹦鹉,会说话,玄宗命侍从试着牵扯自己的衣服,鹦鹉就瞪大眼睛呵叱牵衣的人。岐府文学能延京,进献《鹦鹉篇》颂扬这件事。张燕公上表道贺,称这只鹦鹉为时乐鸟。

    16.17杜鹃 始阳相催而鸣[1],先鸣者吐血死。尝有人山行,见一群寂然,聊学其声,即死。初鸣,先听其声者,主离别。厕上听其声,不祥。厌之法[2]:当为犬声应之。

    【注释】

    [1]始阳:阳春之始。

    [2]厌(yā):以法术驱邪制妖。

    【译文】

    杜鹃 每到阳春之初,就相互催促鸣叫,最先鸣叫的那只会吐血而死。曾经有人行路山间,看见一群杜鹃静静地栖集在那里,谁也不鸣叫,他就学着杜鹃鸣叫,结果当场就死了。杜鹃开始鸣叫的时候,最先听见叫声的人,预示着会和亲人离别。如厕时听见杜鹃鸣叫也不吉利。对付的办法是:学狗叫去应和它。

    16.18雊鹆[1] 旧言可使取火。效人言,胜鹦鹉[2]。取其目睛,和人乳研,滴眼中,能见烟霄外物也。

    【注释】

    [1]雊鹆(gòu yù):八哥。按,本条所载,又见于宋唐慎微《政和证类本草》卷一九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雊鹆)目睛和乳汁研,滴目瞳子,能见云外之物。五月五日取子,去舌端,能效人言。又可使取火。”

    [2]效人言,胜鹦鹉: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五月五日,剪雊鹆舌,教令学人语,声尤清越,虽鹦鹉不能过也。”

    【译文】

    雊鹆 旧时说法,雊鹆可以取火。会学人说话,胜过鹦鹉。取雊鹆的眼睛,和着人乳研磨,滴在眼睛里,能够隔着烟雾看清东西。

    16.19鹅 济南郡张公城西北[1],有鹅浦。南燕世[2],有渔人居水侧,常听鹅之声,众中有铃声,甚清亮。候之,见一鹅,咽颈极长,罗得之。项上有铜铃,缀以银锁,隐起“元鼎元年”字[3]。

    【注释】

    [1]济南郡张公城:在今山东平原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五:“大河又北迳张公城,临侧河湄。卫青州刺史张治此,故世谓之张公城。水有津焉,名之曰张公渡。”

    [2]南燕(398——410):晋时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据滑台(今河南滑县)称燕王,史称“南燕”。为东晋所灭。

    [3]隐起:微微凸起。元鼎:汉武帝年号(前116——前111)。

    【译文】

    鹅 济南郡张公城西北,有个地方叫鹅浦。南燕的时候,有位渔人住在水边,经常听见鹅的叫声,鹅声中夹杂着铃声,甚是清亮。渔人就在旁边守候,看见一只鹅,颈脖特别长,就张网捉住。鹅颈上系着一个铜铃,铜铃上还缀着一把银锁,上面微微凸起的文字是“元鼎元年”。

    16.20晋时,营道县令何潜之[1],于县界得鸟,大如白鹭,膝上髀下[2],自然有铜镮贯之。

    【注释】

    [1]营道县:在今湖南宁远东。

    [2]髀(bì):大腿。

    【译文】

    晋朝时,营道县令何潜之,在本县边界得到一只鸟,大小如同白鹭,在膝关节到大腿根之间,天然地穿了一个铜镮。

    16.21??[1] 旧言辟火灾。巢于高树,生子穴中,衔其母翅飞下养之。

    【注释】

    [1]??(jiāo jīng):池鹭。活动于湖沼、稻田一带。把巢筑在高树上。以鱼类、蛙类及水生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译文】

    ?? 旧时说法,它能避火灾。这种鸟在高树上搭窝,幼鸟就在巢穴中出生,衔着母鸟的翅膀飞到地面觅食。

    16.22鸱[1] 相传鹘生三子[2],一为鸱。肃宗张皇后专权[3],每进酒,常置鸱脑酒。鸱脑酒令人久醉健忘。

    【注释】

    [1]鸱(chī):猫头鹰的一种。

    [2]鹘(hú):隼,一种猛禽。

    [3]张皇后(?——762):美貌可人,聪明机警,唐肃宗即位后册为淑妃,后立为皇后,与宦官李辅国相互勾结,干预朝政,请谒过当,皇帝也无可奈何。及肃宗崩,张皇后为李辅国与程元振所杀。

    【译文】

    鸱 相传鹘生三子,其一就是鸱。肃宗张皇后专权,每逢向皇帝献酒,经常摆上鸱脑酒。喝了鸱脑酒,会让人沉醉不醒而且健忘。

    16.23异鸟 天宝二年,平卢有紫虫食禾苗[1]。时东北有赤头鸟,群飞食之。

    【注释】

    [1]平卢:唐代方镇,开元七年(719)置,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上元二年(761)移治青州(今属山东),号淄青平卢节度使。

    【译文】

    奇鸟 天宝二年,平卢一带有紫虫啃食庄稼。当时从东北方向飞来很多赤头鸟,成群结队啄食紫虫。

    16.24开元二十三年,榆关有虸蚄虫[1],延入平州界[2],亦有群雀食之。

    又开元中,贝州蝗虫食禾[3],有大白鸟数千,小白鸟数万,尽食其虫。

    【注释】

    [1]榆关:即榆林关,在今内蒙古准格尔东北黄河西岸。虸蚄(fāng)虫:一种吃庄稼的害虫。

    [2]平州:今河北卢龙。

    [3]贝州:在今河北清河西北。

    【译文】

    开元二十三年,榆关一带发生虸蚄虫害,蔓延到了平州地界,也有成群的鸟雀捕食害虫。

    也是在开元年间,贝州出现大量蝗虫啃食庄稼,有几千只大白鸟,几万只小白鸟,啄光了全部蝗虫。

    16.25大历八年,大鸟见武功[1],群鸟随噪之。行营将张日芬射获之[2],肉翅,狐首,四足,足有爪,广四尺三寸,状类蝙蝠。又邠州有白头鸟乳鸲鹆[3]。

    【注释】

    [1]武功:在今陕西武功西北。

    [2]行营:出征时的军营。也特指统帅领兵出征时办公之所。

    [3]邠州:今陕西彬县。

    【译文】

    大历八年,武功出现了一只大鸟,众鸟成群结队地尾随飞鸣。行营将领张日芬射中捕获了这只鸟,长着一双肉翅,脑袋像狐狸,有四只脚,每只脚有爪子,鸟的大小为四尺三寸,样子像蝙蝠。另外,邠州有只白头鸟给鸲鹆喂食。

    16.26王母使者[1] 齐郡函山有鸟[2],足青,嘴赤黄,素翼绛颡[3],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4],常令鸟守之。

    【注释】

    [1]王母使者:鸟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晋郭璞注:“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于此山也。”

    [2]齐郡函山:今名玉函山,在山东济南。

    [3]颡(sǎng):额。

    [4]王母:即西王母。见2.34条注[8]。

    【译文】

    王母使者 齐郡函山有一种鸟,脚是青色的,嘴是赤黄色的,白翅红额,名叫王母使者。当年汉武帝登上这座山,得到一个玉函,长五寸。武帝下山时,玉函忽然变成一只白鸟飞走了。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一直派鸟在这里守着。

    16.27吐绶鸟[1] 鱼复县南山有鸟[2],大如鸲鹆,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头颊似雉,有时吐物长数寸,丹彩彪炳[3],形色类绶,因名为吐绶鸟。又食必蓄嗉,臆前大如斗,虑触其嗉,行每远草木,故一名避株鸟。

    【注释】

    [1]吐绶鸟:学名黄腹角雉,又名“角鸡”。

    [2]鱼复县:在今重庆奉节东。

    [3]彪炳:光彩焕发。

    【译文】

    吐绶鸟 鱼复县南山有一种鸟,如同鸲鹆大小,羽毛多为黑色,间杂黄白色,头颊像是雉鸡,有时吐出东西,有几寸长,色彩斑斓,形状和颜色都像是绶带,所以名为吐绶鸟。这种鸟吃了东西一定会储存在嗉囊里,胸前鼓起有如斗大,因为害怕碰到嗉囊,行走时往往远离草木,所以又名避株鸟。

    16.28鹳[1] 一名羿[2]。形似鹊。人射之,则衔矢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