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拉卜楞人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们已经看见拉卜楞作为一个寺院,作为一个社区,作为一个县(第九章)的不同功能。它作为寺院功能的特点已被详细论述。为了给寺院一个具体的社会基础,我们现在就本地社区和县治的整个人口,加以研究。虽然拉卜楞的人口并不严格地与夏河县相一致,但寺院的影响多少在县治全境都能达到。

    作者曾在夏河县全境旅行三次,只有一次对于全县人口作了调查。虽然有些例子经过详细调查,但这里的数字只能举出大概,至于游牧区域与农牧区域的人口比例,以至于其他特点,将在本章末尾举出大概。

    1.“十三庄”。离拉卜楞寺院最近,约集中于四群之中:唐那河(Thangnag)、撒哈尔(Sahar)、他瓦(Thawa,上下)和德穷(Dechiu?)。

    唐那河坐落在夏河南岸,面对北岸的他瓦和寺院。包括在这一丛中的小村有嗯拉闻巧(Nlawenchog)32户;上下唐那河86户;雷支河在北岸47户;三音诺是撒伊和兰谢尔的集合名,55户。唐那河的总人口是220户。根据我们调查农村人口统计每户3.7人,则唐那河的总人口是740人。

    撒哈尔在北岸,他瓦的东边,撒哈尔45户,家悟15户,福梯在福梯谷42户,共102户,377人。

    他瓦是夏河县官署所在地,包括下他瓦,有556户,1709人,44%汉族,35%藏族,21%回族;上他瓦,有504户,1676人,40%汉族,40%回族,20%藏族。两处小村庄包括在他瓦:满克33户,撒索玛18户,共188人。他瓦人口总数为1111户,4110人。

    德穷包括小村吉克札、门那、卡德、龙克塘、伊穷塘和罗杰哥,共60户,222人。

    显然“十三庄”并不是正好十三个,只是传统上这样称呼。“十三庄”定居与寺院成立同时,是为了服务于寺院的,后来人口逐渐扩大,甚至包括了汉族和回族商人与其他职业者。汉族县长统治着他们,就和统治着其他民族一样,但寺院僧官对于“十三庄”更接近,更有传统关系。这僧官的专名是尼尔巴(G?er-ba),即“管理者”的意思。

    除了给山神献箭(Lab-tse)以外,我们在第一章提到的娘勤(Ni-angchen)山神,向他献箭,也是拉卜楞区域内绝大多数人民的事。可是对于“十三庄”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更为密切的山神,他们向他献箭,是在四月十一日。这些村庄所有健康之人,都在这一天朝山旅行,包括“十八活佛公馆”的代表,嘉样活佛公馆的代表,寺院本身和六学院的代表和特别僧官,如寺院和河南亲王的会计、教务长、训导长、经头、执行委员会的主席。

    2.三阔塘(Sankhogthang)。在寺院的西边,约45里,有260帐篷的藏族。根据游牧民族的估计,平均每一帐篷有四人,所以整个人口约有1000人。人民直接归僧官管,僧官叫作过巴(go-ba,意为头人),每三年一换,由嘉样佛80名侍从中选派。在过巴下面,有四名爵奔(Bcu-dpon,意为什长),作为帮着治理的人。

    3.由三阔塘往南,四日牦牛程,约计每程45里,即至阔材(Kho-tshal),有200帐篷,人口800。他们由一名过巴治理,帮助过巴的是六名过贡窝(Kogonwo)。那里有一个寺院,叫克克儿(Keker),有100名喇嘛,由拉卜楞派一名法台(Khri-pa)管理。

    4.再向东南一程至他赞(Tatshan),有藏化的蒙古族1200人,住在300个帐篷里,他们是河南亲王的百姓,直接被一名土官和十名卡根(Khagen)管理。

    5.同一方向,再一程至为酥(Weissu),有600蒙古族,住150个帐篷,在四名卡根管理之下。

    6.托古(Thogku)在为酥西南,是在蒙古王治下的另一个地方。400蒙古族,100帐篷,一名土官,四名卡根注76帮着管理。

    7.在为酥和托古南方,是左尔克尼玛(Tsuorkenima),有200帐篷,住800藏族,分成5个部落:左尔克(要与四川境内同名的部落分开)、擦姆将(由四川的阿坝来)、祖华卡、莫拉(来自撒姆擦)和祖回。边界东至青海,南至黄河,五哈斯在其西,龙为江在其北,被过巴统治着,下面有一个尼尔巴,十个过贡窝。这里有两个小寺院:齐哈位乡有僧人45名,由拉卜楞任命法台;作灰,有僧人九名,直接归岗塘管理。岗塘就是拉卜楞最重要的“十八活佛”之一。

    8.由左尔克尼玛的五哈斯两牦牛站,即可用木舟渡黄河,木舟是简单的木箱,使人联想到基督教《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人和东西放在舟内,把马尾拴在舟上。当马浮水,舟即被带着过河。木舟只有十尺长,所以旅行队里所有的人并不都乘木舟,恐怕渡河用的时间过长。牛和马也不是顺顺当当地渡河。人都脱掉大衣,每人都将自己的衣服装入羊皮袋内,再把它束在胸前,以作救生圈,再将自己附着于自己的马项上,马浮水,人便跟着渡过。牦牛则要人驱赶它们下水自浮,可是它们常是回头跑,渡河很花费时间,而且十分危险。对于一个学习民族文化的人来说,对这些游牧的人特别有兴趣,他们对草地和牲畜十分熟悉,而且会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技术渡河。他们对于涉渡河流是没有技巧的,也不习惯于乘车或造船。

    地处黄河拐弯处的诺拉(Ngora),是个牧区,住着2000藏民,居住在500帐篷里。分成三个部落:大族、熊宁和索卓(Sogro)。它们的边界东去一马站(约90里)至桥科;南去三马站至阿坝或鄂瓦(Apa或Ngawa);西去两马站至果洛(Go-lok);北去两马站至索乎。他们被僧官过巴(go-ba)所统治,那是拉卜楞所属最大的僧官。他被一名涅儿巴(G?e-ba),一名坛果(Tan-go),二名得木奇(Demchi),二名得木居(Demchū),四名街混(Chiehun),12名侍从所协助。侍从是由游牧民轮流派遣的。有一个小喇嘛寺,叫克强(Khechang),住着80名僧众,归拉卜楞寺管辖。

    这一居民区原为七家人,归嘉样二世管辖,是由汉塔(Han-tha)活佛赠送嘉样二世的,嘉样二世命令七家向七个方向发展。起先,他们发展成两个部落,然后又发展成三个部落,直至今日,他们夏季定居于囊他塘(Na?tatha?);秋、冬、春三季住鄂错(Ngotsho)、谢口(Hsiehkho)和鄂阿利儿(Ngoalier)。在藏拉得玛(Tsangladma)有个名叫藏(Tsang)的喇嘛寺,住有40名喇嘛,曾与拉卜楞不和。

    在西边的果洛(Go-lok)则是以掠夺和勇敢见称的,因为他们居住在议论纷纷的阿尼马卿山(Ammyi Machen)周围。事实上,诺拉(Ngora)比果洛还勇敢。根据藏族自己的标准,十人由拉卜楞(即由“十三庄”)来,敌不过一个果洛,十个果洛敌不过一个诺拉。

    9.由此向东南,有三桥阔(Chiaokho)和六阿坝或鄂瓦(Apa或Ngawa)部落。他们在政治上属四川,但在宗教上属甘肃的拉卜楞。在三桥阔,有藏族5000人,住1400帐篷和以下喇嘛寺:蚕治克(Tshanchihg)有200僧人,夏暑(Hsiahsu)有150名僧人,齐哈马(Chihama)有45名僧人。阿坝六部落有1000户,归拉卜楞所派代表管理,这里有一个相当大的寺院鄂孟可(Ngomengko),僧人500名。下面较小的寺院各有15名僧人:鄂须(Ngohsu)、司瓦(Swa)、瓦熟(Wahsu)和陶乞儿(Taochir)。桥阔和阿坝以外,梅固儿(Megur)也归拉卜楞统辖,有300户。

    10.由诺拉向东北回转,即至左尔克尼玛(Tsuorkenima),再向同一方向走,涉撒姆擦(Samtsha)、西仓(Hsitshang)、左尔克尼玛边界,再涉洮河,两马程即至西仓新寺。寺院中有500名僧众,由拉卜楞任命的代表管理。旧寺在新寺以西五里,有100名僧人,由拉卜楞任命的法台管辖。再向西边,可见一古代废城址。

    在新寺的定居区,有十几户藏族。另外有由四川松潘迁来的30户藏族,并有十名回族商人。整个西仓地区,有12部落,共1000户,但只有两个部落,归拉卜楞统治,其余归临潭县。

    关于整个这个区域,西仓的边界是:东行一马程至拉加提卡(La-jatikha),与撒姆擦(Samtsha)定居区接壤;向南两马程至三错您(Samst-shonin),与撒姆擦的草地接壤;向西一程半至切那奇卡(Chiehnachikha),与阔材(Khotshai)接壤;向北半日程至梯挤塘(Tichithang)与阿姆桥(Amchog)接壤。临潭十游牧部落是:拉谨阔(Lajenko)、西仓、卡熟(Kahsu)、西梯(Siti)、马瑞(Majui)、宰杂(Tsetsa)、玛内(Mane)和切苦(Chiehkhu)等游牧区,以及拉地卡酥木(Ladikhasum)和马马瑞酥木(Mamarisum)等农业区。属于拉卜楞的两部落是:接克尔(Chiehker),在新寺东边,有32户游牧和半农半牧居民;花克儿(Huaker),在新寺西边,有30户游牧居民。其边界是:阿拉拉恰(Alalachia)在东面,塞听彭铺那(Setingpongpuna)在南面,札西龙克儿(Jahsilongker)在西面,在北面越过洮水至东面的霍儿卡固儿(Horkagur)和西面的玛尼(Mane)。当给山神莫昆(Mokun)在五月十五献箭时,十二部落都参加这典礼。

    11.由西仓向东一马程是祈仓(Chitshang),那里有100名僧人,并有赴拉卜楞香客的宿处,但不属于拉卜楞代表管辖。居民是由两名独立的过巴(go-ba)委派的八名长者治理,他们属夏河县,而不属拉卜楞寺。有150户定居人口,有六面帐篷圈,一个帐篷圈相当于一个地方社区。帐篷西向中心成圈,以保护牲畜在夜间不致遗失。他们的界限是:胡他梯朋(Hutatipong)在东方与麦佳(meja)为邻,西镇岐卡(Hsichenjika)与撒木擦(Samtsha)在南方为邻,兰甸宁过(Lantianningo)在西南与西仓为邻,池卡(Chiakha)在北方与阿姆桥(Amchog)为邻。

    12.东北15里是麦秀(Mehsiu),那里有370人,100户。有个叫麦加(Meja)的寺院,住着四五十僧人,被数名塞木西(Semshi)管辖,他们是拉卜楞派遣来的。

    13.麦秀的东南是洛秀(Lohsiu)有925人,250户,他们被拉卜楞派去的一位代表和一位吉巴(Spyi-ba)管理。这两个人再轮派40名塞木西(Semshi)协助他们。在此面积内有四个寺院:札西克(Chashiker)有200僧人,拉卜楞寺的代表和吉巴与他们居住在一起;莫图克(Motuker)有100名僧人;鄂阿苦克(Ngoakuk)有七八十名僧人;曼姑过阿弟(Mangugoati)有三四十名僧人。

    14.由祈仓北行,过阔勤山(Kochen),南面是麦秀,北面是阿姆桥(Amchog)。阿姆桥寺院有230名僧人,由拉卜楞的代表领导。拉卜楞还任命一个吉巴,由四个侍者(或Tawas)和80名塞木西(Semshi)辅助。寺院分成三个学院:一个显教学院,一个神学院,一个时轮学院。教务长兼任吉仓(Chitsang)寺的教务长,有印经设备,出版的一些藏文书籍,是旁处没有的。寺前小溪后面的山上,有个隐居茅棚,住有大约20名僧人。

    在阿姆桥区域,有50...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