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异常儿的个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节 异常儿的静学的研究

    我们会把儿童的个性先大别做正常儿和异常儿二种,而在前章已把正常儿在知,情,意三方面的个性论述大略;所以我们现在更进而论异常儿的个性。

    异常儿的里面包括白痴,轻症痴呆,低能等有智能的缺陷的儿童与其他不良儿等有道德的缺陷的儿童。此外,异常儿的中间,天才儿亦被含在内。总之,广义讲起来,除普通儿童以外,其他一切如优等儿童,劣等儿童等都可归入异常儿童的范围中间。可是,上面所述不过是概念上的区别,在实际上,这种区别极不明白。因为这一种区别完全不是性质上的差异,实在不过是程度上的不同,所以随标准的尺度而所指的对象的内容也就大相悬殊。不但如此,在所谓天才儿的中间,往往有早熟早萎的儿童,同时,在所谓劣等儿的中间,往往有发达缓慢,“大器晚成”的儿童。因为这个缘故,异常儿的静学的研究既应慎重精密,而从发达上的见地,更应营所谓动学的研究,以免教育上重大的错误。

    统计地把多数儿童调查以后画一分布曲线的时候,那末,最上端有天才儿,最下端有白痴。这两者的数目大体相同,而同是极为少数。又在色觉,记忆,自制,道德,意识及一般的智能上称为能力薄弱或低能的儿童的数目则比天才与白痴稍为多数,其数大约与有特别才能的优等儿之数相均衡。所以就一般智能的区别而论,分布曲线的最下端为由医学上的诊断而制定的白痴,其次为轻症痴呆,其数稍多。照分布曲线看来,低能儿的数目的位置大体在曲线的中央。若就德性的区别而言,那末,最下端为悖德的狂儿。倘把心的特质再加以分别,例如分为缀法学习的能力,读法学习的能力,音乐的能力,记忆等而施行检查的时候,那其时当然也各有各的段阶。与在一般智能上一样,在各种特殊的能力上,也往往有能力薄弱或低能的儿童,自不消说。

    教育活动上所用的方法及所致的效果等,依各被教育者的能力而生差异,自属事理所当然。倘世间的教育家误信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天才及白痴有同样的发达,那末,这种教育家可说是没有教育学上的常识,他所施的教育必不能满足他的奢望。在于今日,对于白痴及轻症痴呆及低能儿,文明国家大多有特别的教育机关陶冶他们,他们往往不与普通的儿童同在普通的学校享受普通的教育。德国里面,有一种补助学校(Hilfsschule)专为白痴,轻症痴呆,及低能儿而设,而尤注重于低能儿;校内所授为手工等功课,专重触觉及运动感觉的练习,其他学科多不教授。又在美国,如斯汤雷·好尔(Stanley Hall)氏等所倡的低能儿学校等特种教育施设,现在极为发达。而在其他方面,普通学校里面,也往往另设特别学级,专收低能儿以实施特殊教育。例如在德国的孟哈伊姆(Manheim),小学校特设特别学级,对劣等儿及进步迟缓的儿童授施特别的教育;又如在日本的明石师范学校及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校中所施的分团式教授(groupteaching)也是含有同一的目的。又道德上有缺陷的儿童,在于美国,也有收受于特别学级者。至于富庶人家的子弟而品性不良的时候,那末,多受特别的私立学校或受家庭教师的训导。所谓感化院的设施遍国皆有,对于极端优秀的儿童,在美国,又设有特别升级的制度,然此外没有另设特种的学校机关。日本在成蹊学校会经采行这一种特别升级制度,成绩极好。

    欲把普通儿以上及以下的儿童————就是上自天才儿,优等儿,下至劣等儿,低能儿等————处理适当,那末,应注意下述的各项:

    (一)我们对儿童的心的特质,应有辨别的能力,以确定何种特质应当助长,何种特质应当排除。

    (二)我们对各人在心的特质上所占的地位,应考察原因的所在;换言之,关于原因应有精密的知识。

    (三)我们为简便地发现各人在心的特质上所占的地位起见,应找寻适当的征候。

    (四)我们对于足以使儿童的精神状态低下或增高的各种教育的,卫生的及医学的原因,应有相当的知识。内又可分下列各项:

    (a)规定个人智能状态的素质程度的研究及由病症,意外及不良教育等而起的儿童智能低落问题的研究。

    (b)极端的智能低下者在身体上及精神上的各项征候的研究。

    (c)使儿童精神状态向上的各项影响,如气候,食物,外科手术,药剂,学业,手工及模范等的研究。

    此外,在白痴,轻症痴呆及低能儿的时候,教员应做精神病学及医学的研究。

    现在由静的方面看来,姑且把异常儿分为精神高格儿童,精神低格儿童及道德的异常儿三项。一一略述如下:

    Ⅰ.精神高格儿童

    在无论何种心的特质或其所结合的特质中间,有特别优秀儿童的存在,自属明显的事实;而优秀的程度逐渐增高,那末,儿童的人数就未免逐渐减少,所谓天才实在世上不易多见。决定优秀儿的精神上的特质,列举起来,大约如下。

    (1)智能全体 (2)精神作用的均衡 (3)能率 (4)精力 (5)精神过程的速度 (6)精神过程的广泛 (7)精神过程的程度 (8)抽象能力 (9)记忆的持久 (10)数学的能力 (11)音乐的能力 (12)绘画的能力 (13)机械的洞察力 (14)着实 (15)勇气 (16)社交的 (17)注意的优秀 (18)热心

    特别优秀的儿童在上列各项性质,都占优越的地位;平常的儿童到底是望尘莫及。有时候,固然也有本来劣等的性质一时能变成优秀的性质;然考其原因,这是多因该儿童集注全精力于这一种事情的缘故。平常的儿童要想在全数上列诸性质上占最优等的地位是不可能的。

    欲知优等儿的征候,非把儿童的心的特质依心理学的方法测定一下不行;可是这种测定,与学校儿童的作文能力,科学者的学识,战争中军人的功勋,演说者的雄辩等的测定不同,实在非常困难。由儿童现在及过去的征候,来测定儿童的将来;或由特殊的现象,来判断一般的能力;那末,往往易失真实,缺精确。所以教育家务应避草率的推测,宜实施相当的精神检查和实行不断的观察。

    对于优秀儿童,要想助长他们的能力,那末,助长的方法应与对平常的儿童所施的方法有别,事属当然;而这一种特殊方法的确定,为求得良好的效果起见,自非有赖于实验的研究不可。

    Ⅱ.精神低格儿童

    当我们画一心的特质的分布曲线的时候,从来合于最下端的研究,未被十分注意。我们倘只以小学校儿童做被验者,求实验及研究的时候,那末我们断不能得到这一种最下端的精神缺陷者。一般,在智能上有缺陷的儿童多在家庭,或入特殊学校;在道德上有缺陷的儿童多被感化院所收容。其他像懒惰的儿童,窃盗,赌博的儿童等往往多在私立学校或家庭教师之下,受特种的训导。在社会上,记忆,抽象作用,精神统一方面一有缺陷,往往有由学校退出的倾向。所以分布曲线不示最下端儿童。实际在精神上有缺陷者,往往不能得良好的环境,因之,这一帮精神低格儿童,往往有愈趋愈低的倾向,他们的境遇煞是可怜。还有一层,他们即幸而得受相当的教育,然他们因教育而改善的程度,也极有限。如就身体上的实例而论,有健全的眼的人们固然有变成盲目的实例,而由盲目全愈者实是少见。精神上的缺陷也是一样。近来为预防这一种先天的不幸起见,所以有优生学的提倡和鼓吹,而为救济当今的不幸的精神低格儿童起见,所以有改良环境的主张。

    精神低格儿童的特色,列举起来,大约如下:

    (1)注意力的缺损 (2)神经系统的运动障碍 (3)某种特质的极端的缺陷,例如残忍,或所有本能的偏重。 (4)琐碎的自动运动,例如舔手等。 (5)病的及不紧要的冲动,例如把手接触大街上的树木等。 (6)拜物狂,例如对于红的破布有异常的爱嗜等。

    教师及心理学者,对于处置心的缺陷,应与教师协同设法。原因,征候及矫正等对于身体的异常都有密切的关系。在成绩不良的儿童,往往多不消化症,蓄脓症,鼻孔的障碍,以及咽喉的障碍等,为一般所皆知的事实。感化院中所收容的不良少年,多有鼻及咽喉上的障碍。又在读书及作文能力上有缺损的儿童,有网膜的障碍者不少,这实是极可注目的事实。

    一般智能上有缺陷的儿童,就是低能儿,轻症痴呆及白痴等的心理的研究为多数学者所试行。就中的主要问题是(1)分类,(2)病因,(3)征候及(4)处置方法。

    就(1)分类而论,有多种的分类法,此地不能一一叙述。其中,桑戴克以为最根本,最必要的分类条件是:

    第一,精神低格者的素质(就是先天的知能阶段)的检查。

    第二,偶然的事件或疾病,使他们在分布曲线上地位低下的程度的检查。

    在第一项,随儿童知识的发达,可由儿童极幼小的时代开始,即可判断。就中对于先天的低格者,医学的处置比教育及卫生的处置更为重要,且效果极无把握在第二项,医学的,尤其是外科手术,能够治疗。教育的活动不及医术。要之,第一项下的一般儿童需要心理学者及特殊学校;第二项下的儿童需要医师及病院。

    就(2)病因而论,最应考虑的,就是低能儿的里面有先天的和一时的二种。前者在一生之中只得永久做低能儿。后者不过精神发达较为迟缓,等到后年,能进步到相当的地位。在身体发达上面,也往往有这种现象,例如从六岁起到十二岁止,某儿的身长比同年者矮得不少,但到后来,竟能发育完全,长得与常人同高。在心的发达,情形正是一样。先天的低能儿与一时的低能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应异其处置或待遇。在小学校中,往往一遇到劣等儿,教师即速断为先天的低能儿,以为教育对这一儿童已无效果,这种贻误子弟的事实务应切实除去才是。

    就(3)征候而论教师应施客观的实验;行精确的数量上的测定。果能如是,那末,比从来暧昧的研究和笼统的说明自能收较大的效果。

    就(4)教育的处置方法而论,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如下:

    (a)动物界全体的通性往往无意识地对于能生快感的反应选择而学习,同时对于能生苦痛的反应排除而不学。因此,教师对于低能儿,倘依说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