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录 《杜甫诗选注》批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期 读书游历时期

    1.《望岳》

    《唐宋诗本》卷四十二引吴昌祺曰:“此诗(《望岳》)造语有不惊不休之意。夫字,衬得妙!”又引某氏曰:“句句是望岳,作登岳解不得。”张溍曰:“‘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何焯曰:“‘夫如何’三字,尽望之神理。‘夫如何’三字几不成语,然非三字无以成下句有数万里之气象。”卢世曰:“试思他人千言万语,有加于‘齐鲁青未了’者乎?”此诗上六,皆极目时所见,在山麓或在山上不可能见此种景界。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自是在庐山下始可望见其全貌。我尝经五老峰下,始知李诗之妙。

    [岱宗夫如何] 《通鉴》卷二一○:姚崇问齐澣:“然则竟如何?”

    [齐鲁青未了。注2:“青是指山色。只五个字,囊括数千里。”] 唐卢载有句云:“五千里地望皆见,七十二峰中最高。”(衡山祝融峰位值离宫)可为注脚。正谓在齐、鲁二国之外犹能望见也。欧阳修《黄牛峡祠》:“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见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明曾棨《荏平早行望岳》:“昆仑以为父,四岳以为兄,匡庐峨眉乃其子,此外培皆云礽。‘齐鲁青未了’,此语何足凭?其上万里天,亦借兹山青……”近人孙揆均一联云:“七十二峰青未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皆指山色。陈子昂《感遇》诗:“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韩愈诗:“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明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决眥入归鸟。注6:“决眥,形容张目极视的样子。”] 温庭筠《过潼关》:“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所谓决眥也。《野望》:“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伤神谁为携?”“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杂诗》:“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

    [会当凌绝顶。注7:“会当,就是定要。会当、会须或会,都是古人口语,多半含有“要”的意思。] 旧《辞海》“会当”条:“《新方言释言》:‘凡心有所豫期,常言曰会当。’”《三国志·魏志》卷十二《崔琰传》:“琰与杨训书曰:‘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太祖(曹操)怒曰:‘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训、琰为徒隶。”又,注引《吴书》曰:“子伯,(娄圭字)少有猛志,尝叹息曰:‘男儿居世,会当得数万兵、千匹骑著后耳。’”《通鉴》卷二八六:“契丹主登城楼,遣通事谕之曰:‘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李白《古风》:“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雌雄产不隔,神物会当逢。”王安石《杂咏绝句》:“投老安能长忍垢,会当归此濯寒泉!”僧无可《冬日与诸公会宿姚端公宅,怀永乐殷侍御》:“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裴夷直《南诏朱藤杖》:“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

    《孔雀东南飞》:“会不相从许。”杜甫:“不死会归秦。”省用一会字。唐杜淹《咏寒食斗鸡》:“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犹云定自也。《通鉴》卷二二○:史思明将杀耿仁智,欲活之,复召入,仁智大呼曰:‘人生会有一死,得尽忠义,死之善者也。’”会有即定有之意。《广记》卷二五二引《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会亦定义。

    明刘玺《岱岳登望》:“尝闻东岳峻,今上最高峰。吴楚苍茫外,燕齐指顾中。”

    2.《登兗州城楼》

    [从来多古意] 高适《酬庞十兵曹》:“梁城多古意,携手共悽恻。”

    3.《房兵曹胡马》

    [风入四蹄轻] 徐渭《赋得风入四蹄轻四首》自注云:“雷总戎尝骑千里马,风掣其衣,仅存襟背。”又云:“赵总戎亦然,故三章云。”(按第三首末云:“曾听将军说,双双碎佚衣。”其第一首云:“骏马四蹄风,形容有杜公。一尘不动外,千里飒然中。白草连天靡,苍鹰蹋翅从。檀溪不须跃,随意过从容。”)

    4.《赠李白》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注3:“野人,杜甫自谦。朱门大户,顿顿鱼肉,杜甫既不习惯,又憎厌这般人,故有‘蔬食常不饱’的话。”] 王维《戏赠张五弟》:“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王维好吃素。杜甫以一个蔬食常不得饱的寒士,对此种大鱼大肉、大吃大喝的场面也很有反感,食不下咽。按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以不习惯,故反厌之。

    5.《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修竹不受暑] 钱起《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注8:“邕比杜甫要大三十四岁。”] 应作“大三十七岁”。《千唐志》有李邕墓碑,碑文证明李邕死时年七十三。

    6.《赠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3:“李贤注:‘跋扈,犹强梁也。’”] “痛饮狂歌”,当句对法。唐崔琬《劾宗楚客等疏》:“臣谬参直指,义在触邪(琬时为监察御史,故云),请除巨蠹,用答天造,楚客、处讷(纪处讷)、晋卿(苗晋卿)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讵清王度?”知唐人用“跋扈”一词,实非好语。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嘲陶。“投汩笑古人”。李白有《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嘲鲁儒》诸诗,饭颗山之作,颇合李之习性。

    [注3:“李杜二人有很多共同点,但同中有异。杜甫嗜酒,却不甘心于‘空度日’;也豪放,却不以‘跋扈’为然,这是理解这两句诗所应注意的。] 摧眉折腰,杖藜跃马,岂可久在王侯间之类。

    第二期 困守长安时期

    7.《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注6:“这四句写李白连天子也不放在眼里。”] 应补充玄宗泛白莲池事,否则“船”欠着落。杜诗“龙舟移棹晚”可为旁证。(乾按:杜诗见《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九家注》引赵次公云:“范传正《李翰林新墓碑》曰:‘玄宗泛白莲池,公不在宴,明皇欢既洽,召公作序。白既被酒于翰苑中,命高力士扶以登舟。’今句盖言停舟以待白矣。”)

    [焦遂五斗方卓然。注8:“焦遂,名迹不见他书。袁郊《甘泽谣》:‘隐岘,开元中家于昆山,自制三舟,有前进士孟彦深、孟云卿、布衣焦遂,共载游山水。’”] 《全唐诗话》:“陶岘,开元末家昆山,泛游江湖,自制三舟,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共载。吴越之士,号为‘水仙’。”

    8.《高都护骢马行》

    [五花散作云满身。注10:“五花,马毛色。云满身,身如云锦。前人谓剪鬃为瓣,或三花,或五花,不确。”] 《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有邓长风《谈唐诗中的五花马》一文。白居易诗:“舞衣裁四叶,马鬣剪三毛。”又,“凤笺书五色,马鬣剪三花。”岑参亦有“平明剪出三鬃高”句。此自是一种马饰,然无所谓“剪五花”者。中唐人朱景玄《唐朝名通录》:“内厩有飞黄、照袍、浮云、五花之乘。”足证“五花”是天生丽质,绝非剪鬣。误出王琦注。如是剪鬣,岂得云“满身”?

    岑诗中似亦有之。(乾按:岑参诗中凡两见,《全唐诗》卷一九九《感遇》:“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又,卷二○○《送赵侍御归上都》:“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此处有父亲眉批:“即所谓五花马。”)

    9.《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注4:“这两句是杜甫的经验之谈。”] 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又,《与独孤渐道别》:“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杜与自己的创作联系。李贺《啁少年》:“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注18:“蹭蹬是失势的样子。”] 张敬忠《戏咏》:“谁知脚蹭蹬,几落省墙东。”

    [尚怜终南山。注25:“怜,是怜爱。”] 唐人诗多怜爱互文对用,赵嘏《十无》诗:“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又,“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怜即爱也。

    [常拟报一饭] 刘长卿《漂母墓》诗:“昔贤怀一饭,兹主已千秋。”李白诗:“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白鸥没浩荡。注27:“没浩荡,灭没于浩荡的烟波之间。”] 濮阳瓘《出笼鹘》:“以君能忠好,不敢没遥空。”又,杜牧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与杜诗用法同。非必入水,始谓之没。《后山诗注补笺》卷四:《寄侍读苏尚书》:‘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笺引《能改斋漫录》……”陈后山《从苏公登后楼》:“白鸥没浩荡,爱惜鬓毛斑。”任渊注引杜诗此句,亦无异文。

    10.《乐游园歌》

    [更调鞍马狂欢赏。注3:“按唐人所谓调马,有二义:一为驯马;二为戏马。意当时酒后兼戏马取乐,故诗有‘狂欢赏’之文。”] 《齐废帝东昏侯本纪》(乾按:见《南史》卷五,又见《南齐书》卷七。):“(帝)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为乐。”是知唐以前贵戚即有以戏马为乐之习。《通鉴》卷一九四:“马周上疏:‘……王长通、白明达皆乐工,韦槃提、斛斯正止能调马,纵使技能出众,正可赉之金帛,岂得超授官爵,鸣玉曳履,与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此当指戏马。中宗有“景龙四年……会吐蕃骑马之戏……联句。”(乾按:见《全唐诗》卷二)又,李端《赠郭驸马》:“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时余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杜“调鞍马”,即李所谓“戏马”。又《醉后答丁十八》:“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调我,戏我也。

    [曲江翠幕排银牓。注5:“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张玄素《重上直言谏东宫启》(高宗时):“出入银牓之前,旦暮铜楼之下。”

    [圣朝已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注10:“贱士,杜甫自谓。与自谓‘腐儒’、‘弃物’同一愤激。一物,仇注以为指酒,恐非;沈德潜说是杜甫自谓,也太泥。卢元昌释为一草一木,最为圆通。”] 罗隐《曲江春感》:“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李邕《淄州刺史谢上表》:“元造加于万方,圣兹周于一物。”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如今主圣臣贤日,岂致人间一物冤。”此“一物”即指人,指作者自身。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序:“充皇王之万姓,预乾坤之一物。”蒋清翊注引《列子·天瑞篇》:“我即天地之一物。”作自谓为是。

    11.《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材杰。注1:“赤县,指长安。《元和郡县志》:‘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 咸阳、华原二县皆畿县,赤县官曹不包括“诸子”。仇注可从。(乾按:仇注:“赤县官曹,本谓长安贵人,不指两县诸子。盖投简诸子者,另有其人也。”)

    [自然弃掷与时异] 自然弃掷:与时异。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 “炙背”句互参。[乾按:杜甫《忆幼子》诗:“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九家注》云:“炙背者,负暄之义也。”又《晚》:“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可见“饥寒切身”之状。]

    12.《兵车行》

    [题解:“可能作于天宝十载(七五一)。《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载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 《兵车行》编年。(黄)鹤曰:“吕公、梁权道皆为天宝十一载作,然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当是九载诗。见注。”按鹤注引:“《通鉴》九载冬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按果如鹤说,则此诗乃作于冬末矣。待细究。按诗如作于十载,于“未休关西卒”一句,亦自说得通。盖虽已拔其城而仍不罢兵,故曰未休。可休应休而不休,尤可怨也。《中兴间气集》有刘湾《云南曲》,末云:“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题解:“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 可参阅《老舍新诗选》189页:“(头五句)的确用了类似今天的快板的形式,而且的的确确是诗。”“杜甫时常把固定的形式加以变化,不永远死守陈规,所以他的诗,专以形式而言,就千变万化,令人感到新颖。”又:专凭形式,连进士也成不了诗人(看“屈陶合刻”后)。变风以后属灵均。“中国话是中国话,不能以任何别国的来代替。”自由诗也得讲点形式。

    [马萧萧] 刘长卿《送徐大夫赴广州》:“军动马萧萧。”

    [武皇开边意未已] 王建《赠阎少保》:“问事爱知天宝里,识人皆是武皇前。”唐人专以汉武比唐玄宗。王昌龄诗中亦有。

    13.《丽人行》

    [题解:“这是讽刺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奢侈的。施均父云:‘《丽人行》,前半竭力形容杨氏姊妹之游冶淫佚,后半叙国忠之气焰逼人,绝不作一断语!使人于意外得之,此诗之善讽也。’”] 张溍:“杜诗每前褒后讽,阳褒阴讽,委曲若讳,深得诗人之意。骤看之,似前后矛盾,正是用意处。非深于此道者不知。”

    [注8:“《旧唐书·杨贵妃传》:‘三姨封虢国。’”] 辽宁省博物馆藏“宋赵佶摹虢国夫人游春图”(锦盒装),1979年4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宾从杂遝实要津。注15:“实字,是嗟叹的口气。”] “人实不易知”,“实欲邦国活”,“实不爱微躯”,“经济实藉英雄姿”,“深意实在此”,“丹陛实咫尺”,“我实衣裳单”,“结也实国桢”,“治中实弃捐”,“南方实有未招魂”,“听猿实下三声泪”,“一国实三公”。(乾按:上引皆杜句,句中实字均含嗟叹语气。)

    [后来鞍马何逡巡。注16:“逡巡,徐行貌。这里兼有大模大样、旁若无人的意味。”] 高适《谢上剑南节度使表》:“顾臣愚庸,岂合祗拜,远奉恩制,不敢逡巡。”

    [杨花雪落覆白。注18:“这和下句都是隐语,也是微词,妙在结合当前景致来揭露杨国忠和从妹虢国夫人通奸的丑恶。以杨花覆,影射兄妹苟且。”] 《唐诗纪事》卷二七:“李泌赋柳诗,杨国忠以为讥己,玄宗斥之。”据此可见当时确有影射风气,故国忠耻柳为杨。

    [青鸟飞去衔红巾] 韩愈《华山女》诗:“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相宁。”李白《衣篇》:“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14.《前出塞九首》

    其二

    [男儿死无时] 思家无益。

    其三

    [丈夫誓许国] 心理。作自解之词。中华民族的韧坚的爱国精神。

    其四

    [生死向前去] 誓许国。生死,唐人口语,见变文,犹言死活。

    其六

    [擒贼先擒王]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可能在杜甫的当时,这已是俗语了。杜特用之耳,非杜创语。

    其七

    [已去汉月远……浮云暮南征] 到此只见汉月浮云,连不相识之人亦无有。

    其八

    [百里风尘昏] 言是劲敌。

    [雄剑四五动。注40:“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 “雄剑一击不退,而动至四五,亦复鏖战。”

    其九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青城说杜》:“使我有言则众必争,争之不已必斗,而自相戮贼,中原即有斗争矣,岂在敌与戎哉?敢与戎敌斗争者,必不斗争于中原,今但思与中原斗争者,知其必不能斗争于戎敌矣。众之无耻可羞极矣。”

    15.《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题解:“同,就是和。”] 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序》:“其间所见,同者因不能自异,异者亦不能强同,同者谓之和,异者谓之答。”

    [题解:“慈恩寺塔也叫大雁塔,现仍存在。”] 刘得仁有诗,盖避暑胜地。刘得仁《夏日游慈恩寺》:“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又《慈恩寺塔下避暑》:“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竟日闻虚籁,深山止此凉。僧真生我敬,水澹发茶香。坐久东楼上,钟声送夕阳。”(乾按:此条以台历1984年3月31日页为别签夹入。诗见《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四,小传云:“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卒无成。”)

    [方知象教力。注3:“佛教假形象以教人,故曰象教。”] 象教,《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33——34页:借塑雕佛象以宣传佛教思想的一种方法。

    [各有稻粱谋] 任注山谷诗(卷七)引作“自有稻粱谋”。

    16.《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注5:“适初为封丘县尉,有诗云:‘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今为书记,可不再鞭挞人民。”] 补白:按唐时县尉既鞭挞人民,其自身亦不免受鞭挞。见韩愈诸人诗,并可参《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引《逸史》,又卷二五○引《御史台记》。白居易《自咏》:“迎送宾客懒,鞭挞黎庶难。”白居易《论和籴状》(卷五八):“号为和籴,其实害人……臣久处村闾,曾为和籴之户,亲被迫蹙,实不堪命。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自鞭挞,所不忍睹。”然则县尉鞭挞黎庶,乃是常事,与尉自身受挞毕竟不侔。(乾按:《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孟简”条:“有前诸暨县尉包君者,与一土豪百姓来往。……以倚恃前资,擅至百姓庄搅扰,决臂杖十下,土豪以前为县官,罚二十功。”出《逸史》。萧先生批注:此亦唐时县尉受杖,而县官则不受杖之一证。”又卷二五○“萧”条:“唐萧初拜员外,于朝列安闲自若。侍御史王旭曰:‘萧子从容省达(挞)。’韩琬应声答曰:‘萧任司录,早已免杖,岂止今日方省挞耶?’闻者欢笑。”出《御史台记》。)

    17.《曲江三章章五句》

    [短衣匹马随李广] 短衣,戎服,所谓“垂老戎衣窄”。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诗:“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18.《夏日李公见访》

    [墙头过浊醪。注4:“过,应是唐人口语。”] 《不知名变文》:“拾得金珠过与人。”或单言“过”,或言“过与”。(乾按:《敦煌变文集》卷六王庆菽标记:“标题原缺,因不知演绎何经,姑拟今题。”)《春明退朝录》:“北都使宅旧有迁马厅。按唐韩偓诗云:‘外使进鹰初得按,中官过马不教嘶。’注云:‘上每乘马,必中使(《全唐诗》作“阉官”)驭以进,谓之过马。既乘之,而后躞蹀嘶鸣也。’盖唐时方镇亦效之,而名厅事也。”(乾按:韩诗见《全唐诗》卷六八○《苑中》,但“进”作“调”。注云:“以鹰隼初调习,始能擒获,谓之得按。”)

    [注4:“为了顾全主人家的面子,不让贵客知道酒是借来的,所以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偷偷地送过来。”] 应删作:“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送过来。”

    19.《秋雨叹三首》

    其三

    [稚子无忧走风雨。注11:“形容稚子无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风雨为忧;小孩则反以风雨为乐。”] 杨注:“反形亦曲尽稚子无知光景。”(乾按:见《杜诗镜铨》卷二)左思《娇女诗》:“贪走风雨中。”

    20.《醉时歌》

    [灯前细雨檐花落。注14:“檐花,指檐前细雨。”] 黄山谷《醉落魄》词:“君看檐雨森银竹,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银竹,古人以喻大雨,则知檐花乃细雨也。杜甫《秦州杂诗》:“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大云寺赞公房》:“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邓绍基有异说,《文史哲》。(乾按:邓著《杜诗别解》:“《杜臆》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余亲见之,始知其妙。今注者谓近檐之花,有何意味?’这说法颇新奇,确也有‘意味’,只是同唐诗中用‘檐花’通常指檐前之花不相合。”父眉批云:“细雨,小雨也,与微雨亦有别。杜诗‘微雨不滑道’,‘细雨鱼儿出’。”)

    [孔丘盗跖俱尘埃] 唐人思想比较解放,直呼孔子之名,不以为不敬,如任华《重送李审却赴广州序》:“昔孔丘尝为‘东西南北之人’,张仪亦为‘燕赵齐楚之客’。”他的诗文中亦往往有之,但杜此处以孔丘与盗跖并列,为稍异耳。(乾按:韩愈《赠张籍》诗:“孔丘殁已远,仁义路久荒。”父批:“名孔丘者,唐时不止李、杜二人。”)

    21.《官定后戏赠》

    [题解:“天宝十四载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才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唐会要》卷七十一:“胄曹,旧为铠曹,垂拱元年二月改为胄曹。”唐人重内轻外,王建《归昭应留别城中》:“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况是朝官。

    [注2:“白居易诗……”] 白居易《盩厔县北楼望山》诗。

    2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白首甘契阔] 徐凝:“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白身即布衣也。(乾按:见《全唐诗》卷四七四七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头二句为:“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新唐书·魏徵传》:“帝(太宗)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孔明)无以抗’。”杜甫《大历三年春》:“此生遭圣代。”此二句与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同旨。称玄宗为“尧舜君”或“圣明主”,是当时诗人一般看法。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注12:“后来诗文多葵藿连文。藿是豆叶,葵向日,藿并不向日,这是一种‘复词偏义’。把自己的忠君比作葵花的向日。”] 《子夜秋歌》:“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李峤《日》:“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唐孙顾《清露被皋兰》:“为感生成惠,心同葵藿倾。”藿无向阳特点,是连类而及。《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甫也备位此官,盖薄劣耳,见时危急,敢爱生死。”《咏怀》:“万古一死生。”《遣怀》:“黄金倾有无。”《喜雨》:“滂沱洗吴越。”《壮游》:“引古惜兴亡。”《新婚别》:“结发为妻子。”《捣衣》:“宁辞捣熨倦。”《夔州歌》:“中有松柏参天长。”《莫相疑行》:“不争好恶莫相疑。”《暮秋枉裴道州手札》:“使我昼立烦儿孙。”(乾按:以上皆杜诗文句)连类而及。《飞仙阁》:“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意亦只在饥。《石砚》诗:“其滑乃波涛,其光或雷电。”雷实无光,亦连类而及之例。(乾按:以上亦杜句)唐张《雨》诗:“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纪(昀)批:“电可云照,雷不可云照,亦一病。”不知此亦复词偏义习惯用法,如改云“闪电照前山”,则与上句桑麻不成对矣。元稹《说剑》:“霆电满室光,蛟龙绕身走。”霆乃暴雷,无光。复词偏义。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七亦有此例,“雷电照前山”。郭璞《江赋》末云:“考川渎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本与黄河无涉,而云江河,复词偏义,亦连类而及之例。权德舆《得抚州报喜戴员外无事》:“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雪霜连用,亦复词偏义。雪可云撩乱下,霜则不可,然雪与霜性相近,故连类而及。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君不见巢父许由空洗耳,伯夷叔齐空饿死。”洗耳乃许由事,因巢父为许由之友,故连类而及,此为复词偏义之变格。不可拘泥典故,谓作者误用或自我捏造也。

    辛弃疾《浣溪沙》:“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杜之于向日葵,亦正可作如是观。山谷诗:“群心爱戴葵倾日。”任注:“山谷意谓徽宗践阼,群心倾戴,如日之方升。”自杜后始专用之于君主,表忠君思想。赵葵,《宋史》有传(卷四百十七),是个忠臣,无愧其名。南宋理宗时宰相有赵葵,以葵为名,显然是有取于向日葵之葵花,而非冬葵菜。戴叔伦《叹葵花》:“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自不同凡卉,看时日几回?”可见这不是蔬菜,是花卉。薛能《黄蜀葵》:“娇黄新蕊欲题诗,尽日含毫有所思。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又《题逃户》诗:“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皆指葵,不指菜。柳浑《牡丹》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较多。”当即向日葵。韦庄《使院黄葵花》:“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待醮时。向日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乾按韦诗见《全唐诗》卷七百,“待醮时”作“侍醮迟”,“向日”作“向月”。)明钱士升《秋葵》:“太阳岂是曾私照,何独兹花感旧恩?日暮西风惨淡里,依依犹欲送黄昏。”所写当即今日之向日葵花。

    臧岳《应识唐诗类释》引《说文》:“葵常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按《说文》无此文。李白《流夜郎题葵叶》:“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刘长卿《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观偶见二字,知是野生。

    《梦溪笔谈》卷二十五:“予使虏,至古契丹界,大蓟苃如车盖,中国无此大者。其地名蓟,恐其因此也,如扬州宜杨,荆州宜荆之类。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按“葵丘”当亦由其地宜葵而得名。又杜诗“豺遘哀登楚”,赵注谓楚指荆州,王粲曾在荆州作《登楼赋》。此亦可证赵说之确。不言登荆,平仄所限。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题诗芭蕉滑,封酒棕花香。”此题入书写意。芭蕉叶大便于书写,与葵为类。

    [顾惟蝼辈,但自求其穴。注13:“蝼辈比那班自私自利奔走干谒的人。顾惟,犹言转头一想。”] 单复《读杜诗愚得》:“当今构厦之具岂云缺哉,言朝廷有人也。然葵藿倾阳,物性固有不可夺者,而况于人乎!顾我若蝼蚁耳,但当安分自求其穴,胡为慕彼大鲸辄欲偃乎溟渤,自惩自怆之词。比也。以此自误,又耻干谒,遂至于此。”单解虽误,但他将“顾惟”改为“顾我”,又在“但”字下增一“当”字,却能自圆其说。否则要解作诗人自谓,至少理由不充分。杜诗中有用“顾我”者,如“顾我老非题柱客”(《陪李七司马》),“顾我蓬室姿,谬通金闺籍”(《送李校书》)。李白则用“顾余”,如“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不只一处。杜诗:“顾惟鲁钝姿。”

    翁方纲:“蝼蚁辈,别有喻也。以兹句是转非承。”所谓“蝼蚁辈”,即鲁迅所说的“这些东西”(指邵洵美之流。见1934年1月15日致郑振铎信)。又,1955年4月23日致肖(萧)军信:“有许多知识分子只顾自己……像白蚁一样。”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寇》:“穴蚁欲何逃。”《古柏行》:“苦心岂免容蝼蚁。”《青丝》:“近静潼关扫蜂蚁。”吴伟业:“一朝蚁贼满长安。”《通鉴》卷二一三(玄宗开元十四年):“张九龄言于(张)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权数,不可不备。’说曰:‘鼠辈何能为!’”可知“蝼蚁辈”亦轻贱之词,不能视杜之自谦,其理甚明。

    [以兹误生理] “误”,宋本、钱本、郭本、分门本皆作“悟”,蔡本作“误”,仇作“悟”,并注:“一作悮。”浦作“悟”。单本、杨定作“误”。

    [独耻事干谒] 即《早发》所谓“干请伤直性”也。

    [放歌破愁绝。注21:“破一作颇,作破者是。”] 唐顾甄远诗:“浓醪艳唱愁难破。”

    [蹴踏崖谷滑] 王元《登祝融峰》诗:“云湿幽崖滑,风梳古木香。”王建《霓裳词》:“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注28:“长缨,指权贵。短褐,贱者所服。”] 刘长卿《闻王师收二京》:“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岑参《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亦以短对长。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注35:“烟雾,形容衣裳的轻飘。汉《郊祀歌》:‘被华文,厕雾縠。’这是最早用雾来形容衣裳的。唐人更是常用。] 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善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以雾形容衣裳,此为最早。注误。

    《惜别行》:“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贺端午。”(乾按:杜诗)刘禹锡《泰娘歌》:“长鬟如云衣似雾。”崔仲容《赠歌姬》:“水剪双眸雾剪衣。”罗虬《比红儿》诗:“雾绡云縠称自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注37:“宫墙内外,一荣一枯,一生一死,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说:‘咫尺异。’”] 《(新)唐书·韦陟传》:“(陟)性侈纵,喜饰服马,侍儿阉童列左右常数十,侔于王宫主第。穷治馔羞,择膏腴地艺谷麦,以鸟羽择米。每食视庖中所弃,其直犹不减万钱。宴公侯家,虽极水陆,曾不下筯。”杜诗盖纪实,所谓臭也。有解臭为香者。误矣。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亦系用对比手法,但不够深刻,苍白无力,不能感动人。所以对比也要看对比本身是否尖锐。元诗写旱情,故及刍薪,情况自不同。白居易《劝梦得酒》:“谁人功画麒麟阁?何客新投魑魅乡?两处荣枯君莫问,残春更醉两三场。”荣,指第一句;枯,指第二句。

    [群冰从西下。注39:“群冰一作群水,非。”] 《宿青草湖》:“寒冰多倚薄。”此湖南所作诗,尚有此景,何况北方。王维《别綦毋潜》:“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

    [恐触天柱折。注41:“王嗣奭说这是‘隐语,忧国家将覆’。按王说甚有见。”] 《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天柱既折,安仰翼戴。”知此天柱,亦有寓意。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秋至转饥寒”。(乾按:杜甫《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诗:“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平人固骚屑。注50:“平人,即平民。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多改‘民’为‘人’,改‘世’为‘代’。”] 《通鉴》卷二○八:“李乂上疏谏曰:‘江南乡人,采捕为业,鱼鳖之利,黎元所资。’”胡注:“乡人,犹言乡民,避太宗讳,改‘民’曰‘人’。”又疏有“生成之惠未洽于平人”。平人,亦即平民也。《通鉴》卷二○九:“隆基曰:‘王(相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胡注:“代事即世事,避太宗讳云尔。”

    [默思失业徒] 补:指农民。业,指田业、产业。《南史·谢弘微传》:“田业十馀处,僮役千人。”唐人多田业连文,如于《田翁叹》:“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失业徒,破产农民。

    23.《后出塞五首》

    其一

    [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 出门所仗者,止马与刀,欲图功业之成,岂惜千金之费?一鞍尚然,其马可知;刀头尚然,其刀可知。二句急忙治具。

    其三

    [岂知英雄主] 贪边功之主耳。

    [四夷且孤军] 所谓“悬军幕井乾”,(乾按:杜甫《秦州杂诗》之句。《九家注》:“悬军,谓路险阻悬之,使之下。邓艾伐蜀,悬军深入。”)四夷止剩孤军矣,似并欲殄灭此孤军。阴铿《和傅郎岁暮还湘洲》:“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陈子昂《晚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奋身勇所闻。注20:“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 “不过凭谍者,影响传闻,云某处有穹庐,某处有畜牧已尔,往赴之矣。‘勇所闻’妙,自来未见敌而神张貌智者,每若此。”

    [注20:“《汉书:张骞传》:‘天子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 《通鉴》卷二一一:“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

    其五[出师亦多门。注32:“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丧乱死多门”(乾按:杜诗《白马》句)。

    [中夜间道归。注37:“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安禄山事迹》:“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诸将皆引兵夜发。”夜发,故得以“中夜间道归”也。《通鉴》删“诸将皆引兵夜发”句,不妥。(乾按:见《通鉴》卷二一七)

    [故里但空村] 向时送者亦不可见,奚知存亡。至于故里空村,则未必与此次反叛有关,盖其时早已“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矣。

    第三期 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

    24.《悲陈陶》

    [题解:“《唐书·房琯传》:“遇贼于咸阳县之陈陶斜。”] 唐时长安附近有宫人斜。杜牧《宫人冢》:“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死时。”(乾按:《通鉴》卷二一九注:宋敏求《退朝录》引唐人文集曰:“唐宫人墓谓之宫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然则陈涛斜者,岂亦因内人所葬地而名之邪?”)又《闲题》:“借问春风何处好,绿杨深巷马头斜。”当亦指地名。

    [注3:“按岑参《行军》诗也是写的这一史实。”] 不用乐府题,不显目,影响小。

    [群胡归来血洗箭。注四:“血洗箭,是说箭和其他武器上都沾满了血,就像用血洗过了似的,所谓‘匣里金刀血未干’。”] 白居易《观剑南献捷》诗:“边疆氛已息,矛戟血犹残。”

    25.《春望》

    纪:“语语沉著,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吴:“国破而山河犹在,故城春而草木已深。深字,已兼榛芜丛原之意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顾非熊《酬陈标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杜荀鹤《春日旅寓》:“江上有家归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围炉诗话》卷一:“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元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感时”二句,景随情化也。何焯:“起句笔力千钧,感时句收上,恨别句起下,感时心长,恨别意短,落句故置家言国。”仇:“首四句春望之景,睹物伤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应恨别。

    [浑欲不胜簪。注5:“差不多连发簪也戴不住了。”] 简直。

    [注五:“关于‘感时’句,有人认为由带着露水的花,联想到它也在流泪。按果如此说,溅字就很难讲得通。溅是迸发,如果是写带露的花,也许可以说‘泫泪’,却不能说‘溅泪’,因为花上的露水是静止的。”] 犹“奔泉溅水珠”之溅(《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又《贻华阳柳少府》:“涕泪溅我裳。”(乾按:上引为杜诗)可知非一般流泪、垂泪。《通鉴》卷一八五:“(炀)帝爱子杲,年十二,在帝侧,(裴)虔通斩之,血溅御服。”按:事见《隋书》卷五九《赵王杲传》:“杲在帝侧,裴虔通斩之于帝前,血湔御服。”“槛菊愁烟兰泣露”(乾按:见晏殊《鹊踏枝》词),说泣露可通,如说“溅泪”就不通。胡曾《咏史·细腰宫》:“惟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

    26.《哀江头》

    [江草江花岂终极。注16:“终极,犹穷尽。”] 鲍照《采菱歌》:“怀古复怀今,长怀无终极。”

    27.《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

    其一

    [无人遂却回。注1:“无人二字读断,是说天天盼有人来,能得到一点消息,但竟没有人来。遂却回,是说于是决意逃回来。”] 明邵傅《杜律集解》:“贼中无人得脱而回。”遂,犹因也,因而也。《戏题寄上汉中王》:“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无归路者非盗,遂却回者非“人”,皆上二字下三字句法,上因下。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如在贼中,不至云“心死著寒灰”。明为写逃窜时心情。此二句双关。

    [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 翁《杜诗附记》:“茂树行相引,即‘草木长’注脚。”(乾按:杜甫《述怀》诗:“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翁即清人翁方纲。)唐太宗《咏小山》:“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杜诗“连山”一作“莲山”,以对“雾树”,若作连,乃借对也。

    28.《述怀》

    [麻鞋见天子] 1978年《文物》第一期有汉时麻鞋照片,其制与今草鞋正相似。想唐时亦尔也。

    29.《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杨升庵外集》:“梁虞骞(《拟雨诗》):‘落晖散长足,细雨织斜文。’李白亦用其字曰:‘日足森海峤。’然其惊人泣鬼,所谓自铸伟词、前无古人者乎?”则日足、日脚,似多指落晖、斜阳而言。白居易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其二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注10:“这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这里的‘却’字,作‘即’字讲。”] “棹拂荷珠碎却圆”,“却”兼复、即二义。《广记》卷一七○引《云溪友议》:韩愈见李贺来,“却插带,急命邀之”。又唐传奇《吴堪》:“具馔讫,即却入房。”白居易《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莫惜新衣舞柘枝,也从尘污汗沾垂。料君即却归朝去,不见银泥衫故时。”司空图《白菊诗》:“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难陀出家缘起》:“走到门前略看,即便却来同饮。”《韩擒虎话本》凡三用“即便却回”。《全唐诗话》:“王易简,梁乾化中及第,不看榜,却归华山。”罗隐《寄渭北徐从事》:“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又《寄右省王谏议》:“看却金庭芝朮老,又驱车入七人班。”刘长卿《长门怨》:“芳菲似恩幸,看却被风吹。”李贺则言“看即”,其实一意。(乾按:李贺《野歌》:“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任渊《后山诗注》引杜诗作“畏我却复去”。刘长卿《送张栩扶侍之睦州》(自注:“此公旧任建德令。”):“遥忆新安旧,扁舟复却还。”

    《唐国史补》:“贞元中长安客有买妾者,居之数年,忽尔不知所之。一夜提人首而至,告其夫曰:‘我有父冤,故至于此,今报矣,请归。’泣涕而诀,出门如风。俄顷却至,断所生二子喉而去。”按此“俄顷却至”,谓忽然又至也。乃唐人口语。(乾按:何逊《学古三首》:“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杜甫《高都护骢马行》:“何由却出横门道。”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引杜诗句作:“眼枯却见骨。”《艺苑卮言》卷五引明刘文安《英宗挽诗》:“天倾玉盖旋从北,日昃金轮却复中。”皆“却”可以作“即”字解之例。)

    卢世云:“往日娇儿,依依膝下,别离既久,爱我者转而畏我。”傅(庚生)说盖本此,其实大谬。仇(兆鳌)采卢说。浦(起龙):“不离、复却,眼前态,拈出如生。”则浦亦从仇说者。蔡(元弼)笺于畏我句云:“谓以拾遗之职所系也。”是蔡亦以复却去者为杜也。范辇云:“娇儿”二句“写出孩稚依依真景”。

    其三

    [苦辞酒味薄。注20:“苦辞,就是再三的说。”] 葛洪《神仙传》“苏仙公”条:“但闻哭声,不见其形,郡守乡人,苦请相见。”(《太平广记》卷十三)

    30.《北征》

    [题解:“写作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对借用回纥兵的意见,来提高唐肃宗的警惕。”] 借兵之害,可参戎昱《苦哉行》:“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又《听杜山人弹胡笳》:“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注19:“猛虎,状苍崖之蹲踞。”]以静为动,此亦所谓“惊人语”也。李白《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薛能《褒斜道中》:“鸟经恶时应立虎。”又《伏牛山》:“虎蹲峰状屈名牛。”李义山《乱石》:“虎踞龙蹲纵复横。”东坡诗:“丑石半蹲山下虎。”《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辛弃疾《浣溪沙》:“突兀趁人山石狠。”杨万里诗:“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发吼。”南宋王质《水调歌头》:“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亦以龙虎状山。

    [我仆犹木末。注26:“木末,犹树梢。此泛指山上。”] 参《春渚纪闻》“王子直误疵坡诗”条。(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乾按:宋人何薳《春渚纪闻》:“《王子直诗话》云,东坡先生作《程筠归真亭》诗,有‘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龟趺是碑座,不应见于木杪,指以为病。初不知亭在山半,自下望碑,则龟趺正在木杪,岂真在木上耶。杜子美《北征》诗云:‘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岂亦子美之仆,留挂木末,如猿猱耶!”)

    [颜色白胜雪。注33:“白胜雪,指过去养得很白净。古典文学中一般都是用雪来形容颜色的美丽。”] 白居易《鹦鹉洲夜闻歌者》:“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见耶背面啼] 这是孩子感到没脸,不好意思,因为一身破烂像个讨饭的。也有点撒娇。绝对不是怕。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那无,岂无也。故作豪语。张相误解此那字。(乾按:《诗词曲语辞汇释》:“那,犹奈也。”)

    [狼藉画眉阔。注42:“汉和唐,女子画眉都以阔为美。狼藉,不整洁。以上四句,本写妻的加意梳掠,却借痴女影衬。”] 白居易《吾雏》:“学母画眉样,效吾诵诗声。”便简而不生动。

    [注45:“这是第三大段,写到家以后的悲喜情形。这一段是《北征》应有的正面文章。”] 高书引刘辰翁评(“生理”一段)“《北征》精神全得一段画意。他人窘态有甚不能自言,又羞置勿道”。按此言甚有见。唐诗可贵,往往在此等处见真情。

    [至尊尚蒙尘。注46:“封建时代称皇帝为‘至尊’,此指肃宗。”] 《陔馀丛考》卷三六。(乾按:该书“至尊”条:“臣称君为至尊。西汉已有此语,且不一而足。”)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注51:“一人两马,故有一万匹。”] 《北史·张衮传》:“衮,道武为代王,选为左长史。从追蠕蠕五六百里。诸部帅因衮言粮尽,不宜深入。帝问衮:‘杀副马,足三日食乎?’皆言足。帝乃倍道追。”据此知西北骑兵皆有副马。

    [此辈少为贵。注52:“杜甫认为借用回纥的兵,越多越难应付,故云‘少为贵’。”]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以为要论作家的作品,必须兼想到周围的情形。”(对于言论的压迫)

    [正气有肃杀] 吕温《孟冬蒲州关河亭》诗云:“雪霜自此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可作正气句注脚。

    [皇纲未宜绝。注59:“‘皇纲’指唐帝业传统。”] 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设弄杨虔柳露布》:“四时行焉,天道不能去杀;五兵备矣,皇业所以胜残。”

    [中自诛褒妲。注63:“唐玄宗赐杨贵妃死,实出于被动,但不好正面揭穿,只好从侧面点破。在当时危急存亡的情况下,把皇帝说成一个昏君,便要影响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情绪,这可能是杜甫为什么要把官军的逼迫说成天子的‘圣断’的用心。”] 《诗话总龟》后集卷十五引《丹阳集》有评论,谓杜“此语出于爱君,曲文其过,非至公之论”。

    31.《彭衙行》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注18:“这两句是代述孙宰的话,亦即下文所谓‘露心肝’。夫子,是孙宰谓杜甫。”] 李白《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序:“张公殊有胜概,四望超然,乃顾白曰:‘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景,寂寥无闻,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此夫子,亦张谓称李白者,而白记之。

    32.《春宿左省》

    [明朝有封事。注4:“封事,即密奏。”] 《新唐书·魏徵传》:“徵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福;非乎,无损于政。’帝说,皆劳遗之。”《辞海》726页。(乾按:1977年版(词语分册)“封事”条:“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袋封缄,称为封事。……《旧唐书·杜正伦传》:“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又1999年版解云:“密封的奏章。”)

    “避人焚谏草”(乾按:杜诗《晚出左掖》句),梁章钜《浪迹丛谈》二五一页“花押”条引《东观余论》谓:“唐时令辟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乾按:谏草,是臣下为上书陈谏即“封事”而随手写下的草稿,也称“草”。《后汉书·皇甫嵩传》:“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馀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

    33.《曲江二首》

    其一

    [莫厌伤多酒入唇。注3:“伤多酒,过多之酒,即超过饮量的酒。”] 孟宾于《碧云集》序:“沉沦者怨刺伤多,取事者雅颂一贯。”唐人常语。任(渊)注《山谷诗》(六一)引作“不厌伤多酒入唇”。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注7:“典,典当。是一种用实物作抵押的贷款形式,利息很重。当春日而典春衣,明已无物可典。下句正申明典衣之故,是为了买醉。”] 刘禹锡有《和乐天以镜换酒》诗。白居易《自劝》:“忆昔羇贫应举年,脱衣典酒曲江边。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著钱。”与杜诗相证,其风流传不替。“将衣质酒,命予合饮,”见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可见非虚语。其时社会风气如此。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又贺知章解金龟换酒,皆其事也。然春日而典及春衣,穷可知,嗜酒亦可知,其心情及处境之恶并可知。

    [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居易《感秋咏意》:“旧语相传聊自慰,世间七十老人稀。”可见此语由来已久,杜亦系用旧语者。

    34.《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近侍归京邑。注3:“京邑,指华州,华州离长安不远,故曰京邑。”] 任华《送李侍御充汝州李中丞副使序》:“华州、汝州,两京股肱郡也。朝廷以股肱之郡,非有股肱之才者,则不可造次任焉。是以命华州牧兼御史中丞李公丞乘辕于汝……”此“京邑”为指华州之证。

    [驻马望千门。注5:“千门,指宫殿。”] 韦应物《观早朝》:“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唐崔镇《北斗城赋》:“接千门之宫阙,通八达之康庄。”亦指宫殿而言者。(乾按: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亦然)

    35.《洗兵马》

    [题解:“这大概是乾元二年(七五九)春二月杜甫在洛阳时所作的。一方面对祖国的走向复兴,表示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另一方面当时朝廷存在的弊政,也以寓讽刺于颂祷之中的手法提出了严厉的指斥和‘意味深长’的警告。”] 此诗可与刘长卿《闻王师收二京》一诗互参。至德二载十月收东京。(乾按:刘诗见《全唐诗》卷一五○《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至德三年二月改元称乾元)

    [河广传闻一苇过] 云“传闻”者,必有其事。黄希谓指郭(子仪)破贼十万于卫州,甚确。事在元年十月。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注10:“崆峒,山名。肃宗在灵武、凤翔时,往来常经过崆峒山。”] 《夔府书怀》:“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

    [三年笛里关山月。注11:“关山月,是汉乐府横吹曲中的一曲。横吹曲是一种军乐、战歌。”] 刘长卿《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又《听笛歌》:“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知当时军中多吹此曲。是唐时关山月一曲甚流行。

    [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注14:“郭相,郭子仪。乾元元年八月子仪为中书令,故称郭相。” 注15:“司徒,指李光弼。至德二载四月光弼为司徒。”] 《通鉴》卷二一八:“至德元载八月,以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同为同平章事,何以不称李为李相?同平章事,全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侍中、中书令皆正三品,凡带同平章事的衔名的,其本官多有在三品以下者。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虽为事实上的宰相,但与中书令毕竟不同。中书令为百僚之首,是首相。孙逖《授李林甫左仆射兼右相制》:“宜兼三绶之荣,俾在百僚之首。”盖指右相而言。右相即中书令也。所谓真宰相。《旧唐书·职官一》:“天宝元年二月,侍中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通鉴》卷二一八:“上(肃宗)欲以(李)泌为右相,泌固辞曰:‘陛下待以宾友,则贵于宰相矣。’”右相即中书令也。中书令,《旧唐书》列在正三品,《新唐书·百官志》列在正二品,且云:“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其后李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自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乾按:《通鉴》卷二二○:“肃宗乾元元年八月,以郭子仪为中书令〔右相〕,光弼为侍中〔左相〕。”)

    [注14:“故称郭相。”] 故独称郭相。

    [尚书气与秋天杳。注16:“尚书,指王思礼。时为兵部尚书。” 注42:“王思礼加兵部尚书,事在乾元元年八月,见《旧唐书·肃宗纪》。此尤为此诗必作于乾元元年八月以后之明证。”] 《旧唐书·肃宗纪》:“乾元元年八月,上皇诞节,上皇宴百官于金明门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来朝,加子仪中书令、光弼侍中、思礼兵部尚书,馀如故。”《新〔唐〕书·肃〔宗〕纪》不载加兵部尚书事。《通鉴》同。(乾按:《新唐书·肃宗纪》于乾元元年漏载六月、八月事。《通鉴》如上引无是年八月思礼加兵部事。)《新唐书·王思礼传》:“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与《旧〔唐〕书·肃〔宗〕纪》合。旧《书》本传言“迁户部尚书”。(乾按:《旧唐书·李光弼传》:“乾元元年,与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入朝,勅朝官四品已上,出城迎谒。迁侍中。”又《郭子仪传》:“乾元元年七月破贼河上,擒伪将安守忠以献,遂朝京师……进位中书令。”《新唐书》本传均同,可为佐证)

    思礼为兵部尚书,《旧〔唐〕书·肃〔宗〕纪》前后两见,又云:“至德元载十月,(房)琯请为兵马元帅,收复两京,许之,仍令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误!与下文乾元元年八月所记矛盾。《新唐书·王思礼传》只言思礼“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未言副琯何官职。旧《书》本传亦但言“与房琯为副使,便桥之战又不利,除为关内节度使。”无兵部尚书文。《通鉴》卷二一九亦云至德元载十月王为兵部尚书,(新、旧《唐书·房琯传》及《新〔唐书〕·肃〔宗〕纪》同,《新唐书·肃宗纪》惟载,以兵部尚书王思礼副琯),亦误,且自相矛盾。前载天宝十一载三月改兵部为武部,此何得云兵部尚书?武部复改为兵部,在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日。(乾按:《通鉴》该句之后有“以武部侍郎李峘为剑南节度使”一语,此前至德元载八月,有“以〔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的记载,则此所谓王之“兵部尚书”似沿误《唐书》,当是至德二载十二月之后乾元元年八月所加官,或从子仪后继任的。据《通鉴》记载,王思礼副琯之前至德元载六月之后,为河西、陇右节度使,行在都知兵马使。故便桥兵败,除关内节度使,乾元元年八月收两京后来朝,加兵部尚书)《旧〔唐书〕·肃〔宗〕纪》前后矛盾,或是便桥之败,王曾罢兵部尚书历史失载也?

    《唐仆尚丞郎表》910页有考证。(乾按:中华书局1986年版严耕望先生撰《唐仆尚丞郎表》第四册910页:“王思礼————乾元元年八月十七丙辰,由工尚·兼御史大夫·关内节度使迁兵尚,仍领节度。[考证]……则旧传‘户部’误。新传书兵尚于乾元元年以前,亦小失。又《全唐文》四四肃宗《收复两京大赦文》:‘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兼工部尚书·持节充招讨两京(略)等军·兼关内节度使·(略)王思礼……行工部尚书。’《会要》四五功臣条略同。此在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戊午,则兵尚前官为工尚也,纪传皆失书。(旧《纪》,至德元载十月,房琯为兵马元帅,‘仍令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新《纪》同。按此时郭子仪为武部尚书。两《纪》此衔,书后官欤?)”父批注:“王当时应有官衔,如刘秩等皆书其当时官衔。思礼副房琯时或为工部尚书,两《纪》《通鉴》兵乃工之讹。”又909页:“郭子仪————至德元载八月一日壬午朔,由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使迁武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长史·领节度。二年十二月十五戊午,迁司徒,卸武尚,仍兼左仆以下如故。”“李光弼————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戊午,由检校司徒……迁司空·兼兵尚,仍平章事·领节度。”父批:“郭御即由李兼。在此期间王思礼不可能任武尚或兵尚。”(乾按:同书1051页:“颜真卿————至德元载七月,由户侍·平原太守迁工尚。”则十月王副琯时似不大可能为工部尚书。且“兼工尚”,亦非真除,乃正员之外,及迁工尚后,不过半年,即迁兵尚。兵尚在政治上实际之地位比工尚要高许多。这大概是纪传不载的一个原因)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注23:“《艺文类聚》:“太子晋乘白鹤仙去,故后世称太子之驾曰鹤驾。”这里鹤驾替代的太子,钱谦益以为指肃宗,恐非杜甫本意。浦起龙据乾元元年四月立成王李俶为皇太子的史实,认为是指李俶。下凤辇(天子之车)才是指肃宗。这说法是接近真实的。”] 《旧唐书·音乐志》卷三十一:①《享隐太子庙乐章·舒和》:“尚想燕飞来蔽日,终疑鹤影降凌云。”(隐太子即建成)②《享章怀太子庙乐章·迎神》:“前驱戾止,控鹤来仪。”③《享懿德太子庙乐章·迎神》:“伊浦凤翔,缑峰鹤至。”《全唐诗》卷三三五裴度《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在唐时,缑山鹤的故事,几乎成为太子专用之典,他人不能僭用。)又卷一三《享太庙乐章·承光舞》:“监国方永,宾天不归。……龙楼正启,鹤驾斯举。”(盖指孝敬皇帝李弘,弘为太子,未及即位而死)凡涉及太子,必用周灵王太子晋缑山乘鹤故事,几无一例外。由此可证,杜《洗兵马》“鹤驾通宵凤辇备”之“鹤驾”只能作于成王李豫乾元元年五月立为太子(乾按:见《旧唐书·肃宗纪》,《新唐书·肃宗纪》作十月,新、旧《唐书·代宗纪》作四月)之后。否则,便是无中生有,违法乱纪,此钱氏曲解用心所在。以为隐指肃宗,所谓“不欲其成乎为君”,以为杜甫在这里是用春秋笔法,刺肃宗以太子而自立。不知杜在此之前早已承认肃宗之自立,《北征》等诗皆可为证。未立太子而用太子故事,淆乱视听,几同造谣,杜安得出此?《文苑英华》卷五五三有颜真卿《贺肃宗即位上玄宗表》:“奉皇帝七月十二日勅,伏承陛下(玄宗)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臣……等蹈舞抃跃,不胜感咽。……”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亦无贬肃宗,不以为帝之意。

    “鹤驾”一典如是写实,则《洗兵马》必作于乾元二年春,以成王于元年五月始立为太子,诗自不可能作于元年五月之前也。钱氏是注意到这点的,故硬把“鹤驾”归之于肃宗以太子而自立为帝。其说未免深文,且亦不符合杜诗实际。杜对肃宗不待传位而急于自立,虽有不满,如《壮游》诗“少海旌旗黄”,但绝无“不欲其成乎为君”之意。钱氏虽能自圆其说,以为杜在此有微意,是用《春秋》具文见意的书法,但绝不可信。既用鹤驾,即表明时已有太子,否则杜不会用此一专门表明太子身份之典故。《通鉴》卷二一九至德二载:“(俶)曰:‘陛下犹未奉晨昏,(谓人子晨省昏定之礼),臣何心敢当储副!愿俟上皇还宫,臣之幸也。’上赏慰之。”据此知杜诗“鹤驾”定指广平,父子相随以定省上皇。

    武三思《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鹤驾之与凤驾、龙舆,即太子之与天子之分,丝毫不能含混。《全唐文》卷九七高宗武皇后《赐少林寺僧书》:“弟子前随凤驾,过谒鹫岩。”凤驾即凤辇,此指高宗皇帝。凤辇既有专指,“鹤驾”岂得泛称?设未立太子,杜何得妄称?此非小事,有关国家大典。此亦足证《洗兵马》必作于乾元元年五月立太子之后无疑。钱主元年,故以鹤驾为指肃宗,“不欲其成乎为君”,臆测妄断。且鹤驾既指肃宗,凤辇又将何所指乎?若仍指肃宗,岂非重叠?刘长卿诗:“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凤驾,指玄宗;龙楼,指肃宗,皆谓天子。

    [汝等岂知蒙帝力] 《别蔡十四》:“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

    [关中既留萧丞相。注28:“刘邦以萧何留守关中,使镇抚百姓。这里以比房琯。琯自蜀奉传国宝及玉册至灵武传位,并留相肃宗。” 注29:“按乾元元年六月,房琯由太子少师出为邠州剌史,邠州属关内道,地在关中,故云‘关中既留’。”] 《后山诗注》卷二任渊注引关中句作“正留萧丞相”,不如“既”字妥,与“复”字应。“曩者书札,望公再起。”(乾按:见杜《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均以萧比房。《八哀诗》:“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救王思礼一事,是房一大功。清河公即琯也。杜有《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诗,仍称相公。盖念念不忘。故虽罢相而仍以萧丞相拟之,不足怪也。

    郑处诲《邠州节度使厅记》:“邠为古国,其俗质而厚,其人朴而笃理……后魏改置豳州。国朝因之。开元中,诏以豳、幽为疑,因改为邠。天宝已前,太平岁久,西通伊凉,万里而远,邠实为近郡,申王、薛王以亲贤之贵居之,太尉房公以盛德之重居之……”肃宗深恶房琯,其贬琯为邠州刺史,并非其本意,但从表面看来,邠州乃近郡,好像还有意复用,故不远斥。此杜诗所以有“关中既留”之句也。“留”字可玩,虽罢其相位,却仍安置在“近郡”。白居易《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郇邠大藩,控扼胡虏。若得良将,则无外虞。”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奸人疑臣杀害裴度,妄有告论,尘黩圣聪,愧羞天地。臣本待明辨亦了,便拟杀身谢责,岂料圣慈尚在,薄贬同州,虽违咫尺之颜,不远郊畿之境,伏料必是宸衷独断,乞臣此官。若遣他人商量,乍可与臣远处藩镇,岂肯遣臣俯近阙庭?”同州为“薄贬”,邠州亦自非厚责,故杜有复冀用琯之心。关中既留,自非泛泛也!若房仍在朝为太子少师,则诗当云“朝中既留”或“庙堂既留”,不应泛泛但言“关中既留”。可知“关中”云云,确为指邠州刺史无疑。

    刘邦尝说:“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刘未得天下,何已为丞相。《史记·萧相国世家》:“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旧唐书·房琯传》:“乾元元年六月……时邠州久屯军旅,多以武将兼领刺史,法度废,州县宇并为军营,官吏侵夺百姓室屋以居,人甚弊之。琯到任,举陈令式令州县恭守,又缉理公馆,寮吏各归官曹,颇著政声。二年六月诏褒美之,征拜太子宾客。”

    [幕下复用张子房。注29:“刘邦尝说:‘运筹惟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里比张镐。又同年(乾元元年)五月,张镐由平章事罢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本州防御使,仍身居幕府,故曰‘幕下复用’。”] 李白《赠张相镐》诗:“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亦系以张良比张镐。赠诗多切对方之姓氏,此风唐以前已有之。又《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按张时罢相。乾元元年五月)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按上句指出为荆州长史,下句指罢相,应首句不乐。这可能是真情,但对张不利)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按李则以张衡拟张镐。杜《洗兵马》则以张良拟之,但云幕下复用,知亦作于罢相后。以复用字,表明已罢相,善立言。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赠之作》:“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张九龄罢相后为荆州长史,故云。虽贬官,仍重用也,故云“右职”。

    “幕下”即幕府。不用幕府而用幕下者,为与上句“关中”作对也。唐人为句法所拘,亦有用“幕府下”者。不得指朝廷。李白《送程刘二侍郎》诗:“安西幕府多材雄。”杜甫《赠田九判官》:“麾下赖君才并入。”亦即幕下,指哥舒翰。高、岑等人诗中,亦多有之。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拥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入幕指为淮南节度使事。至德元载(756)。《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亚相膺时杰,群才遇良工。翩翩幕下来,拜赐甘泉宫。”此天宝九载所作。幕下指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幕。《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绣衣当节制,幕府盛威棱。”天宝四载以光禄少卿彭果以御史中丞为岭南五府经略使,故云。《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天宝十二载,哥舒翰以陇右节度使加河西节度使。《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在河西哥舒翰作。

    岑参:《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按此乃入川后作,“幕中”即幕下,当指杜鸿渐。时以相国节度剑南,抚节成都。《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自注:“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诗云:“幕下多相识,边书醉懒操。”按张郎中之父为节度留后,故有“幕下”句。《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何年?待查。《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走马川行》:“幕中草檄砚水凝。”《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幕下”与下句“军中”对。

    李嘉祐《送裴员外往江南》:“公务江南远,留幕下荣。”钱起《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韦应物《寄洪州幕府卢廿一侍御》(原注:“自南昌令拜,顷同官洛阳。”):“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韩愈《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晋公为裴度,破蔡元济后回京复任。元和十二年,以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仍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既破贼仍为相,故云“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又《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宿)李(宗闵)二员外(冯、李时从裴度东征)》:“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元稹《卧闻幕中诸公征东会饮,因有戏赠》。唐人凡是在御史台做官的例云“台中”,凡是在两省的则云“省中”,凡是在节度使幕府任职的,则云“幕中”或“幕下”,区别甚分明。张镐如未罢相,岂得云“幕下”?在相位,居廊庙。

    幕下即幕府,岂得谓朝廷为幕府耶?《唐音癸签》卷廿七:“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中叶后尤多。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蹑级进身,要视其主之好之何如,然后同调萃,唱和广。《摭言》称:李固言在成都,有李珪、郭圆、袁不约、来择诸诗人从公,为一时莲幕之盛,惜其诗不传。惟裴度开淮西幕,有韩愈、李正封郾城□□诗。……”(乾按:《四库全书》影印本《唐音癸签》卷二七,在“韩愈。李正封郾城”下注一“阙”字。标明下文有缺字。该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8页,此处作“□□诗“。这可能是萧先生引文所本。但《四库全书》影印本《唐诗纪事》卷四○载:“退之、正封从军有《晚秋郾城联句》诗。正封云‘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遂为警策。”又《全唐诗》卷七九一,收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诗。故此处□□,疑为“联句”。)高适《信安王幕府传并序》(信安王为李祎,开元廿年为河东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庙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权。”一相一将,一文一武,一内一外。伍乔《寄张学士洎》(洎为翰林学士):“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帝王州。”亦幕与朝廷对举。皇甫曾《送王相公赴幽州》:“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如张镐未罢相而兼节度使,则是以台衮而兼戎律者,今但言幕下,岂非失体。杜一字不乱下,何得有此失误?岑参《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何为廊庙器(即宰相),至今居外藩?”如张未罢相,何得置而不言,但言其外职、武官?又《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晋公,裴冕也。尝劝肃宗即帝位。如张镐当时未罢相,则仍是百僚之长,杜甫岂得略而不言,但云“幕下复用”乎?此理之所必无者。信如主作于乾元元年春一说,则罢张镐之相者,非肃宗,乃出于诗人杜甫矣。(罢镐相者非肃宗)杜岂得愦愦至此?所以“幕下”一词,必指镐罢相后为荆州都督府长史无疑。(乾按:《通鉴》卷二二○:乾元元年五月,“上以镐为不切事机,戊子,罢为荆州防御史……庚寅,立成王俶为皇太子。”父批:“幕下复用张子房,据此句,诗当作于镐罢相为荆州防御使〔位在节度使下〕时无疑。否则,岂得舍宰相不言而言其任幕职乎?何得如此轻重倒置?”)

    [田家望望惜雨干。注38:“乾元二年春有旱灾,故农民盼雨。”] 仇:“按史:乾元二年春旱,故有田家望雨之句。”按《通鉴》不载春旱,新、旧《(唐书)·肃(宗)纪》亦不载。“当期塞雨干”,干不等于晴!惜雨水之干耳。曾下雨而复旱,故惜之。

    [布谷处处催春种] 诗当是在张罢相之后,因为有幕下的话。张罢相在五月中旬,春天早已过去了,而诗末有“催春种”之语,将作何解释?张罢相在五月十七日,早已是过了“四月南风大麦黄”的节候了,此时春种早已过去了,还能有“催春种”的诗句吗?杜甫能写这样不通的诗吗?可见,这只能是第二年(乾元二年)春天写的诗。

    36.《新安吏》

    白《与元九书》:“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草,朱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白所见当是杜原本,“三吏”前后次序,符合当日杜甫由洛阳回华州所经过程。宋本《杜工部集》,《新安吏》下有杜自注,表明是第一篇作品,但将《潼关吏》置于《石壕》之前,却不合。《草堂诗笺》“三吏”次第第一为潼关,第二石壕,第三新安,首尾颠倒了,又将《新安吏》题下自注改成大字并入题中,尤误。

    [县小更无丁。注2:“言岂无馀丁乎?按杜‘移柳更能存?’更字一作岂,可知二字相通。”] 有人解“更”为“已”,欠妥。

    [中男绝短小] 不相信是中男,当时是“儿童尽东征”的。已无章法,连老翁老妇全被拉走。参《宋书》卷一百《自序》“年几八十”诸语,“役少以十五为制”。(乾按:参许总《关于〈新安吏〉“中男”的年龄》,《群众论丛》1981年2期)

    [眼枯即见骨。注6:“即使把眼哭瞎了,也留不住自己的孩子。” 注10:“即字,疑作却者乃原文。唐时却字可作即字讲。今姑仍而不改。”] 王梵志诗:“债主暂过来,征我夫妻泪。父母眼干枯,良由我忆你。”(《冤家杀人贼》)“即”字,明万历黄升《集千家注》、许自昌《集千家注杜诗》、元刊《集千家注杜诗》刘会孟评点、《杜诗阐》均作“却”。钱、朱、仇、杨各本俱注“即一作却”。白居易《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却寄两条君领取,明年双引入中书。”犹即寄也。

    [况乃王师顺。注10:“顺,是说名正言顺,合乎正义。”] 在当时情况下,是王师顺,还是叛军顺?

    [仆射如父兄。注10:“旧注都未能指实,证明郭子仪善待士卒的一贯作风。”] 《通鉴》卷二二三:“上谓郭子仪曰:‘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可见杜诗所谓,并非妄言。又“广德二年,郭子仪如汾州,怀思之众悉归之,咸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也。”此事亦足证。宜补。

    [注10:“不称他现任官爵(中书令),而称其旧官爵,钱谦益以为‘亦《春秋》之书法’,是有道理的。”] 《集千家注分类杜诗》引郑曰:“子仪至德二载授尚书仆射,乾元元年进中书令,而此诗第云仆射,何也?毋乃当时人熟于仆射之名,故云。”

    37.《潼关吏》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注3:“按这句当作叙述语看。”] 《两当县吴十侍御宅》:“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下句亦非问者之语,代述。刘禹锡《武夫词》:“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自问自答。

    [连云列战格。注4:“这句以下至末,都是吏的答话。”] 清汤启祚《杜诗笺》:“今复修关,还以备胡,前鉴不远,是在后官。婆心野老,言恐见轻,托为吏辞,庶几动听。”

    [请嘱防关将。注9:“细玩‘嘱’字,似根上‘丈人’字来,关吏位卑,对守将不合用‘嘱’。如为杜甫对关吏之言,则‘请嘱’当作‘为报’才合身份。《杜诗阐》云:‘请丈人嘱防关者以哥舒为鉴。’结合上文为解,尤为有据。”] 《唐律疏仪》附录《唐律释文》卷五“关戍”条:“关戍者即守关之长也。关丞,守关第二等官也。关令,守关第三等官也。”潼关吏,盖三等官之类,岂得嘱防关将耶?

    《史记·滑稽列传》载孙叔敖之子“负薪逢优孟”事:“孙叔敖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此尊者对儿辈用属(嘱)之例。《汉书·曹参传》载:参为齐相国,萧何卒,参曰:‘吾且入朝。’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之!’”此上官对下官用属之例。吕温知衡州时,送毛令绝句曰:“今朝临别无他属,虽是蒲鞭也莫施!”吕为太守,对县令故用属字。《魏志》卷十六《杜恕传》:“恕上疏极谏曰:‘……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司马懿)狂悖之弟(司马通),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朝臣趋奉司马懿,亦上对下之词。《唐鉴》六:代宗乃以李泌为江西判官,“且属(魏)少游,使善待之”。亦上对下、君对臣之词。《宋人轶事》二一八页:“先尚书以此属某。”为长对幼之词。父对子故用属而不用谓。《新唐书·杨弘武传》:“弘武为吏部,高宗责其授官多非才,弘武对曰:‘臣妻悍,此其所嘱,故不敢违。’”盖以讽帝也。

    [慎勿学哥舒]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勿学哥舒,勿学哥舒之屈从奸相杨国忠之乱命。杜批判指向主张出关迎战的决策者。(钱注)

    元稹《夜深行》:“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关吏职卑。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结句云:“君还谢幕府,慎勿轻刍荛!”谢,告也。幕府指府主,故用谢字。盖畅时为判官,乃是属员,要畅转告己意于府将,故云“谢”也。

    38.《石壕吏》

    [老妇出门看] 宋本杜诗“出门看”作“去门看”,看字并无一作某字样。最可信。古诗真、文、元、寒、删、先诸韵通押,人在真部,村和门同在元部,本自押韵。看字读平声,在古韵中它和村字、人字可以通押。后人不知,故多妄改。

    [室中更无人。注3:“更无人,再没有人。”] 有人解“更”为“已”。

    39.《新婚别》

    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并序)》以一旅成百万之师……(乾按:见《全唐文》卷四二一、《文苑英华》卷七七四,语意谓“兵气”蕴含巨大能量)

    [结发为妻子] 李白《去妇词》:“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以结发代结婚。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注4:“女子出嫁亦曰归。将,随也,与也。即俗语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注11:“按王建《促刺词》云:“……我身不及逐鸡飞。”则嫁鸡随鸡之谚,唐时确已有之。”] 《汉书·礼乐志》:“九夷宾将。”颜注:“将,犹随也。”陆佃《埤雅》引谚语云:“嫁鸡与之飞,嫁狗与之走。”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鸡被鸡逐。”今俗语犹有之。宋程垓《孤雁儿》(有尼从人而复出者,戏用张子野事赋此):“谁教容易逐鸡飞。”范辇云曰:“鸡狗得将,诸说牵强,想即俗所云‘嫁鸡逐鸡’之谓也。”庄绰《鸡肋编》卷中:“谚有‘巧媳妇妇做不得没面,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世谓少陵‘鸡狗亦得将’,用‘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或几是也。”

    40.《垂老别》

    [题解:“这一首写一个子孙死尽,愤而参军的老人和他的妻子告别,是行者之词。”] 林孟鸣《杜诗抄选注》:“写其忠愤激烈,垂老不变,及叙其夫妇别情,浓至可伤。”

    [老妻卧路蹄,岁暮衣裳单] 孟郊《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时令自运行,造化岂不仁。”但云岁暮究难通。

    [还闻劝“加餐”] 加餐,强饭也。

    [杏园度亦难] 窦牟《杏园渡》:“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君子素风悲已矣,吉园无复一枝花。”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蔡:“不敢盘桓者义也,塌然伤别者仁也。”应该说情也。

    41.《无家别》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白居易《和微之道保生三日》:“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杨巨源《方城驿逢孟侍御》:“军中得力儿男事,入驿从容见落晖。”王建《当窗织》:“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贯休《经弟妹坟》:“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离离。年长于吾未得力,家贫抛尔去多时。”杜荀鹤《寄诗友》:“何时吟得力,渐老事关身。”《文苑英华》卷三五○薛逢《邻相反行》:“家藏一卷古孝经,世世相传皆得力。”

    [注12:“按《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二‘墨君和’条:‘与尔为子,他日必大得力。’则‘得力’乃唐人口语。不得力,谓不能救母于死。”] 按《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二……他日必大得力。’”又卷二百二十一引《定命录》:“果毅姚某者,有贵子,可嫁之,中必得力。”则“得力”乃唐人口语。

    42.《秦州杂诗二十首(录四)》

    其一

    [满目悲生事。注1:“这年关中大饥,又有战争,故生活艰难。说满目,便不止自身,包括所有人民了。”] 生事,不等于个人生计。《唐会要》卷九一:“乾元元年,外官给半料与职田。”

    其四

    [鼓角缘边郡。注6:“四面都是鼓角声,故曰缘。《礼记》注:‘缘,边饰也。’有回环的意思,故此作动词用。”] 《遣闷》:“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后汉书·马援传》:“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趾,……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馀里。”《后汉书》卷五三《窦宪传》。(乾按:其传载:“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

    其二十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注14:“首二句仿佛是说,古人说‘后从谏则圣’,而你陛下却真是天生的圣帝,我这老匹夫又懂得什么呢!你贬斥我,是不足怪的啦!”] 边:“唐尧谓肃宗,真自二字连续,犹云天生圣明也。”《陔馀》801页野老。(乾按:边指清人边连宝,著有《杜律启蒙》十二卷。赵翼《陔馀丛考》801页“野老”条:“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应劭曰:‘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

    [注14:“这是杂诗最后一首,带有总结性。”] 第一首确乎是总冒,二十首确乎是总结,中间不必定有章法次第。

    43.《月夜忆舍弟》

    [月是故乡明。注2:“尽管头上所见乃是秦州的月亮,却把月亮派给了故乡。”] 刘长卿《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岑参《宿铁关西馆》:“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韦应物《楼中月夜》:“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把故园月当作亲人。更无明不明的念头。日人晁衡(阿部仲麻吕)《望乡》诗:“回首举目望苍穹,明月皎洁挂中空。遥思故国春日野,三笠山前月亦同。”王昌龄:“舟船明月是长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皆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派生。诗意盖谓眼前所见者,惟有故乡之明月耳,非谓月色惟有故乡为明也。身在异地,举目无亲,得见故乡之月已自万分欣幸,更何暇计较异地之月与故乡之月,孰为明亮乎?得见故园月,即心满意足,不在月之明暗也。

    44.《梦李白二首》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注10:“游子,指李白。”注一七:“细玩‘久不至’三字,当是由华州赴秦州途中所作。秦州距华州九百六十里,非数日间可达,故云久不至。游子乃杜自谓,不指李白。李既‘在罗网’,杜本人又在行役中,自不应作此期待语。前解未谛,姑过而存之。”] 杜《鹿头山》诗云:“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此杜自离华州后以“游子”自谓之证也。

    [千秋万岁名] 翁:“千秋万岁名,此老竟先知之,奇哉!”(乾按:清人翁方纲)

    45.《捣衣》

    [题解:“唐时捣衣仍为二人对立。但不必拘于二人。”] 唐释慧偘有《听独杵捣衣》诗:“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杜此诗所写,似即独杵捣衣。王湾:“月华照杵空悲妾,风响传砧不到君。”

    [宁辞捣熨倦。注3:“这里捣熨也是‘复词偏义’。”] 连类而及。

    46.《空囊》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陆龟蒙诗:“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即用杜句。

    47.《病马》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白居易《往年稠桑曾表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48.《佳人》

    [题解:“在这位佳人身上我们看到诗人自身的影子和性格。”] 《通鉴》卷二一八载安禄山叛军屠杀王妃、驸马等,可能是此诗历史背景。《学术月刊》(1979年第8期)认为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万事随转烛]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但且歌,但且乐。人命由由(攸攸)如转烛。”

    49.《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清刘逢源有《七歌》仿杜。

    其一

    [岁拾橡栗随狙公。注2:“王维诗‘行随拾栗猿’。”] 王维诗:“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燕子龛禅师》)王渔洋《读冯圃芝余事集因题天章还山诗卷》:“吴生家山南,拾橡恒苦饥。”此则未必。诗不可假。

    其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黄庭坚《乞假诗》:“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饥来索米长安街。君不见杜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镵掘黄独。文人古来例寒饿,安得野蚕成茧天雨粟。”鲍照有《过铜山掘黄精》诗。

    50.《剑门》

    [惟天有设险。注1:“天本无知无为,但观剑门之险,又好似天故意制造出来的。惟,发语词,无义。] 徐仁甫《广释词》66页:“惟犹在,介词……杜《赠特进汝阳王》:‘瓢饮惟三径,岩栖在百层。’亦惟、在互文。又《剑门》:‘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谓在天有设险也。……”赵(次公):“公诗参取蜀中语,以言剑门乃天造之险也。”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注2:“抱西南,见有利于地方割据;角北向,见显与中原朝廷为敌。为篇末欲铲叠嶂的根由。”] 参考岑参《入剑门》一诗,“始知德不修,恃比险何益?”“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观此知“石角北向”,应指有利于割据而言。蜀后主王衍《题剑门》:“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即矜恃险。可证是有利于割据称雄的。汪元量《剑门》:“剑门崔嵬若相向,云栈萦回千百丈。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侧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却双叠嶂。”亦可与杜诗相参。石角北向,有抗拒中原之势,故欲碎打之。石角非善物。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注6:“上古时代,四川未通中原,那时人们不分彼此,鸡犬也是乱放的。”] 汉高祖置新丰城以居太上皇为地宽所营,“虽鸡犬混放,亦识其家”。潘岳《西征赋》:“浑鸡犬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见《文选》)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注11:“恐复有凭险割据之事,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所以只好临风惆怅。”] 赵注《上白帝》(排律)“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二句云:“此与‘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之意同,盖以畏其险而损神,翻以为惭,叠嶂既不可铲,则付之一惆怅耳。皆无可奈何之语也。”

    第四期 漂泊西南时期

    [这一期律诗特多] 《唐音癸签》卷十:“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拗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此皆诸家所无。”

    51.《蜀相》

    [题解:“这是七六○年春杜甫居成都游武侯神祠时所作。”] 汪元量有《忠武侯庙》:“夔门春水拍天流,人日倾城踏碛游。”指在奉节之庙。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注2:“‘自’、‘空’二字念情。因为自己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诗话总龟》卷六引《金陵语录》:“杜子美诗‘映阶……’,此正咏武侯庙而托意在其间。”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诗:“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良翊圣朝。”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廿八:“陈寿言‘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老臣心),古今之盛轨’,道得出,司马迁不能过也。”

    [出师未捷身先死] 何焯:“捷,注一作用。按《顺宗实录》中作‘出师未用身先死’。未用,未展其用也。作未捷,了无意味矣。读袁子论武侯语自知。”

    52.《江村》

    [微躯此外更何?注4:“此,指禄米。”] 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末句云:“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

    53.《宾至》

    [乘兴还来看药栏。注5:“看药栏,意即看花。”] 王建有《别药栏》诗:“芍药丁香手里栽,临行一日绕千回。”可证即花圃。

    54.《客至》

    [樽酒家贫只旧醅。注3:“按古人好饮新酒,故杜甫以旧醅待客为歉。”] 按唐人好饮新酒。元稹有《饮新酒》诗:“闻君新酒热,况值菊花秋。”

    55.《春夜喜雨》

    范辇云《岁寒堂读杜》:“知时节,即《诗》所云灵雨也。发生即指雨言。潜字细字,正见雨之可喜,若猝风暴雨则所伤者多矣。”“以‘明’刊‘黑’,是雨夜真景妙景。”“雨后花茂,故重。梁文帝诗‘渍花枝觉重’。”

    [好雨知时节] 《雨晴》:“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大典禅师《杜律发挥》:“《移居夔州郭》:‘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知,能也;与,为也,皆以无情为有情,成自慰之语。”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边(连宝):“五六句合看,始见其妙。盖非俱黑之云,不能见独明之火;非独明之火,亦不能显俱黑之云也。”

    [注四:“张谓诗……”] 张谓《郡南亭子宴》诗。

    56.《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老去诗篇浑漫与。注2:“漫与,随意付乎。”] 辛稼轩《念奴娇》:“老子忘机浑漫与,鸿鹄飞来天际。”作漫兴者,非。《光明日报》1979年9月12日陈美林《从对一首杜诗的评论谈起》。

    57.《所思》

    [可怜怀抱向人尽] 顾况《行路难》:“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58.《绝句漫兴九首》(录六)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 眼见,口语。《魏书·杨播附传》杨椿诫子孙:“又愿毕吾兄弟,也不弄居弄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李益《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高祖骂之曰:‘眼看人瞋,乃复牵经引礼。’叱令出去。”眼看,即眼见也。

    其二

    [野老墙低还是家。注4:“墙低二字可玩。”] 即所谓“邻鸡还过短墙来”之短墙。

    [恰似春风相欺得] 杜诗:“恰有三百青铜钱。”崔国辅《杂诗》:“与酪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注4:“相欺得,是说欺负人(野老)。有人解作春风欺负花,非。此诗盖嗔人偷折其花。”] 明唐元竑已见及此。

    [夜来吹折数枝花] 韩愈《风折花枝》:“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则风折花枝,亦是实情。

    其九

    [谁谓朝来不作意。注11:“作意,有著意、注意或立意等义,盖唐时俗语。”] 薛能《送友人出塞》:“此地堪悲想,霜前作意还。”《齐东野语》有“乃作意相侮”之语。蒋防《玄都观桃》:“旧传天上千年熟,今日人间五日香。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5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录四)

    其五

    [春光懒困倚微风] 孟郊《古离别》:“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即懒困也。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注8:“至于称妓人亦为某某娘,可能是当时一种习惯上的体面称呼,犹称妓女为校书之类。”](《升庵诗话》卷四“吴二娘”条:“吴二娘,杭州名妓也,有《长相思》一词云:‘暮雨潇潇郎不归。’白乐天诗:‘吴娘暮雨潇潇曲,自别江南久不闻。’又,‘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自注:‘吴娘歌词有“暮雨潇潇郎不归”之句。’”“吴二娘亦杜公之黄四娘也,聊表出之。”)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佳人雪藕丝。”此佳人即指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亦妓人也。唐人多称妓为娘或娘子。李白《赠段七娘》:“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千杯绿酒反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此七娘自指妓女。亦系习惯上的客气称呼。《北梦琐言》载娼妓徐月英送一营妓葬,有“此娘平生风流”之语。《野客丛谈》:“苏杭妓名见于乐天诗中,特录出,以资好事者一笑……则所谓玲珑、谢好、陈宠、沈平、李娟、张态、真娘、心奴、杨琼、容、满、英、倩、罗等,皆当时妓姓名。所谓黄四娘之名,因杜子美而著也。”则宋人已以黄四娘为妓人矣。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9:“恰恰啼,正好叫唤起来。”] 《青城说杜》:“流连者蝶,恋花而不肯去,故曰时时;自在者莺,乍啭而若迎宾,故曰恰恰。”皮日休《宿报恩寺水阁》:“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杜俨《客中作》:“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杜甫《上牛头寺》:“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怪其久啼也。白居易《春江》:“莺声引诱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又《天津桥》:“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则“娇”字即是形容莺声者。

    60.《赠花卿》

    赵嘏有《赠女仙》诗(指女冠),李义山有《赠歌妓》诗,薛能有《赠解诗歌人》、《赠韦氏歌人二首》,此类甚多,全是赞美歌唱之妙者。凡云赠,一般都是善意的,如有不满则云“嘲”或戏赠。(崔涯《嘲李湍》,后则题《重赠》,以改变嘲讽也)李义山《席上赠人》:“淡云微雨恣高唐,一曲清声绕画梁。”杜《赠花卿》亦此类。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天上”可以理解为双关语。唐人多以天上、九重喻宫廷、朝廷,但明是希望之词,有求之不及之意。赵嘏《送李给事》:“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顾况《郑女弹筝》:“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薛逢《听曹刚弹琵琶》:“禁曲新翻下玉都,四弦触五音殊。不知天上弹多少,金凤衔花尾半无。”凤拨也。崔敏童诗:“能向花间几回醉?”杜诗:“几回青琐点朝班?”

    [注1:“这句杨慎以为是讽刺‘僭用天子礼乐,黄生则以为只是赞美歌曲之妙。按黄生说近是。唐时宫中乐曲,流传世间,本属常事,说不上什么‘僭’。”] 白居易有《临卧听法曲霓裳》诗:“起尝残酌听馀曲,斜背银半下帷。”又《偶作》:“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尝谓“曲爱霓裳未拍时”,不以为僭。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统治者自己不但不禁止传唱宫中乐曲,而且加以鼓励。”不但不以为僭而已,亦皆是以天上反衬音乐之妙绝人间。与僭用无涉。王建《温泉宫行》:“梨园弟子偷曲谱,头白人间教歌舞。”公开偷卖,何僭之有?又《宫词》:“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沉山麝每回新。内中不许相传出,已被医家写与人。”歌舞当亦然。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唐时统治者颇开明,后人反以封建理会之。

    [注1:“黄生说:‘用修(杨慎)止据天上二字遂漫为此说,元瑞(胡应麟)讥之,是矣。’”] 恒仁《月山诗话》谓:“详玩语意,即重闻天乐不胜情之意。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况歌妓称卿,尤为允协,与其为用修所欺,而以莫须有事冤古人,不如从元瑞说愈也。近见浦氏《心解》云僭礼乐事,虽无考,但其人骄恣,必多非分之奢淫,若作赠妓诗,反觉肤浅无谓,此论甚痴且腐,愚所不取。”

    61.《戏为六绝句》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近代惜卢王。”又《寄刘峡州伯华》:“学并卢王敏。”

    [轻薄为文哂未休。注5:“轻薄指人说,所谓轻薄子。即下‘尔曹’。”] 《赠王侍御契》:“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 《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交态遭轻薄,今朝豁所思。”卢世、宗廷辅、周甸亦以为指人。吴见思:“今日轻薄之流,为文何似而哂之哉?”《容斋四笔》卷五有评论:“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骈俪作记序碑碣,盖一时体格如此,而后来颇议之。杜诗云……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

    [尔曹身与名俱灭] 尔曹,贬斥之词。《旧唐书》卷一七五:唐文宗责乐官刘楚材等曰:“陷吾太子皆尔曹也。”

    其三

    [历块过都见尔曹] 陈后山《赠魏衍》:“妙年文墨秀儒林,老眼今晨得再明。历块过都聊可待,未须回首一长鸣。”任渊注引杜句,观此,知历块过都乃赞词,谓后生辈不能尔也。又后山《次韵苏公西湖徙鱼》诗:“诗成落笔骥历块,不用安西题纸背。”任注:“此两句指东坡诗语俊快,书复雄奇也。”

    其四

    [凡今谁是出群雄] 并无无视李白之意,正如李白说“屈宋已没,无可与言”,并无无视杜甫之意一样。

    其五

    [清词丽句必为邻] 《文心·明诗》:“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美则太冲、公幹。”

    其六

    [递相祖述复先谁] 《唐会要》卷八五《开元十八年十一月勅》:“比来富商大贾,多与官吏往还,递相凭嘱,求居下等。”《上元元年正月勅》:“丞簿等有犯脏私,连坐县令,其罪减所犯官一等,使递相管辖,不敢为非。”则递相祖述,谓彼此互相祖述也。非专指后人述前人也。

    62.《楠树为风雨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