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纳兰词卷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见《神仙传》)

    ◆此词可能作于康熙二十一年三月扈驾至山海关时。参见前《长相思》注。

    又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花雨忆前番,粉泪偷弹。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梦见犹难。

    鹧鸪天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汉班固《两都赋》。风毛雨血:指大规模的射猎。)

    ◆此词可能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时。参见前《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注。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又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刘)备住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三国志·蜀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

    南乡子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五代李珣《巫山一段云》)

    鹊桥仙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虞美人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宋张炎《高阳台》)

    ◎王生梦侍吴王,闻葬西施,生应教为诗曰:“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见《异闻录》)

    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糁径杨花铺白氈,点溪荷叶叠青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戏仿曹娥把笔初,描花手法未生疏。沉吟欲作鸳鸯字,羞被郎窥不肯书。(明王次回《湘灵》)

    ◎冷雨幽窗灯不红。(明汤显祖《牡丹亭·悼殇》)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据《一统志》,散花楼在成都府城东北隅。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但作者似未到过成都,因此这散花楼可能是当时北京的一家酒楼。又据张本,此词为送见阳(张纯修)南行而作,当是康熙十八年秋见阳去任江华令时。参阅前《菊花新》(愁绝行人天易暮)注。

    金缕曲 再用秋水轩旧韵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陶潜九日无酒,出篱边怅望久之,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见晋檀道鸾《续晋阳秋》)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唐杜甫《可叹》)

    ◎“但得”三句,谓只要时常有白衣人送酒来,就任凭世事变化无常,悄悄地与繁华的红尘隔绝了。

    纳兰词补遗一

    望江南 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唐李端《拜新月》)

    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晚秋》)

    明月棹孤舟 海淀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遍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古乐府《杨叛儿》)

    临江仙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望海潮 宝珠洞

    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

    ◆宝珠洞:在北京西山八大处。《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宝珠洞雄踞于平坡山顶……有殿堂两座。寺之正殿为观音大士殿,两厢有配殿。殿后有一岩洞。深广约四米。洞内砾石奇特,如同黑白相间的珠子凝结而成,似蚌珠晶莹,故得名宝珠。”性德于康熙十二年写成的《渌水亭杂识中》,已有考证西山地名的记载,可见他此前曾到过西山。此词可能作于当时。

    忆江南

    江南忆,鸾辂此经过。一匊胭脂沉碧甃,四围亭壁幛红罗。消息暑风多。

    ◆此词写回忆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扈驾南巡时经过南京的情况,词中又有“暑风”之语,因此可能作于二十四年四、五月。

    又

    春去也,人在画楼东。芳草绿粘天一角,落花红沁水三弓。好景共谁同?

    赤枣子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玉连环影

    才睡。愁压衾花碎。细数更筹,眼看银虫坠。梦难凭,讯难真。只是赚伊终日两眉颦。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词中有“归梦隔狼河”之语,可能作于康熙二十一年三至四月扈驾东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时。

    天仙子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浣溪沙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馀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唐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又

    肯把离情容易看,要从容易见艰难。难抛往事一般般。

    今夜灯前形共影,枕函虚置翠衾单。更无人与共春寒。

    又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词中有“笑人寂寂有牵牛”之语,可知必作于七夕。写作时间见前《齐天乐》(白狼河北秋偏早)注。

    采桑子 居庸关

    巂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尔雅·释鸟》“巂周”注:“子巂鸟,出蜀中。”疏:“蜀王望帝化为子巂,今谓之子规是也。”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唐杜甫《宿青草湖》。注:“漏筹谓之邮签。”)

    清平乐 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狄)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六)

    ◆汉儿村,见前《念奴娇》(无情野火)注。此词有“此时梦绕花前”之句,当是作于春天,故系于康熙二十一年三月至四月扈驾至盛京时。

    又

    角声哀咽,襥被驮残月。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

    一鞭冲破黄埃,乱山影里徘徊。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

    又

    画屏无睡,雨点惊风碎。贪话零星兰焰坠,闲了半床红被。

    生来柳絮飘零。便教呪也无灵。待问归期还未,已看双睫盈盈。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宋张辑《疏帘淡月》)

    秋千索

    锦帷初卷蝉云绕,却待要起来还早。不成薄睡倚香篝,一缕缕残烟袅。

    绿阴满地红阑悄,更添与催归啼鸟。可怜春去又经时,只莫被人知了。

    浪淘沙 秋思

    霜讯下银塘,并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端正一枝荷叶盖,护了鸳鸯。

    燕子要还乡,惜别雕梁。更无人处倚斜阳。还是薄情还是恨,仔细思量。

    ◎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注)

    虞美人 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纳兰词补遗二

    渔 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菩萨蛮 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唐杜甫《江上》。仇兆鳌注引黄生注:“勋业老尚无成,故频看镜。”)

    南乡子 秋莫村居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五代韦庄《台城》)

    雨中花

    楼上疏烟楼下路,正招余、绿杨深处。奈卷地西风,惊回残梦,几点打窗雨。

    夜深雁掠东檐去。赤憎是、断魂砧杵。算酌酒忘忧,梦阑酒醒,愁思知何许!

    满江红

    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

    延夕月,承晨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青子盼乌衣,来非暮。

    ◎平阳:汉曹参因助刘邦有功,受封平阳侯,传至曾孙时(或作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见《史记》、《汉书》本传。喻曹子清为贵族出身,又切合曹姓。

    ◎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朝见天子时,三公面向三槐而立。《周礼·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宋王旦之父祐在庭中手植槐树三棵,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

    ◎《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孔鲤是孔子的儿子,后因谓子承父教曰趋庭。《楝亭图》卷一载纳兰性德《曹司空手植楝树记》:“子清为余言:其先人司空公当日奉命督江宁织造,清操惠政,……衙斋萧寂,携子清兄弟以从,方佩觽佩韘之年,温经课业,靡间寒暑。其书室外,司空亲栽楝树一株,今尚在无恙。”

    ◎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恐灵运复出。”(《南齐书·谢超宗传》)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见《韩诗外传》)

    ◎王播少孤贫,客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食,为诸僧所不礼。后播贵,重游旧地,见昔日在寺壁上所题诗句,已为僧用碧纱盖护。因题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据《后汉书·廉范传》,廉范调任蜀郡太守。旧制为防止火灾,禁止百姓夜间点火做工。范到任撤消禁令,命百姓储水严防。百姓称便,作歌称颂,曰:“廉叔度(范),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吏的典故。“正绿”二句谓南京人盼望曹寅很快能重返南京。

    ◆曹寅(1658-1712),字子清,号楝亭,曹雪芹之祖父。曹寅自其祖父曹振彦起为满洲贵族的包衣(奴仆),隶属于正白旗。自其父亲曹玺起连续三代任江宁织造。按曹寅之父曹玺死于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同年十一月,康熙帝南巡至金陵,曾至曹府抚慰。纳兰性德扈驾随行,其入金陵曹府,仅此一次,随即北返。曹寅次年五月返京,纳兰性德死于该年五月三十日,观词中有“正绿阴青子”句,似非是冬日口气,当作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间。同时有顾贞观所作和词。见《楝亭图》卷一。

    浣溪沙 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崧,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并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人生别易会常难纳兰成德。

    ◆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儒科,陈、秦、严、姜、朱诸人皆聚集于北京。此联句当作于该年暮春同游西山之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