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仲则选集(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烈士行

    諧樂無疾奏[1],清讌無急觴[2]。若論壯士志,澒洞爲中腸[3]。剖擲當君前,中有一寸霜[4]。擊衣呼豫讓[5],向風刎田光[6]。交者不利身,差勝輕薄行[7]。微軀不自惜,破膽與誰嘗[8]?

    【注释】

    [1]諧樂:和諧的樂曲。疾奏:急促的節奏。

    [2]清讌:清雅的宴會。急觴:快速地飲酒。

    [3]澒洞:水勢汹涌。中腸:猶内心。秦觀《幽眠》詩:“忽忽意何就,念之動中腸。”二句謂壯士胸中之意念,猶如汹涌的江水。

    [4]剖:剥開。擲:投擲。一寸霜:表示心胸高潔。二句意謂可以在你面前剖開胸膛,把心掏出來給你看,他的心是高潔的。

    [5]豫讓:《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載:豫讓晉人,事智伯,甚得智伯尊寵。智伯爲趙襄子所殺,豫讓欲爲智伯報仇,漆身塗炭,隱伏於趙襄子所經的橋下。趙襄子至橋,馬驚報警,豫讓爲趙襄子衛兵所擒。豫讓曰:“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讎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6]田光:戰國時燕國俠士。因鞫武推薦,田光與燕太子丹相見。燕太子丹向他請教對付秦國之策,他提出用荆軻行刺秦王。分别時,太子送至門,戒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洩也。”田光俛而笑曰:“諾。”於是田光去見荆軻,要荆軻進宫見太子,並説:“吾聞之,長者爲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洩。’是太子疑光也。夫爲行而使人疑之,非節俠也。”欲自殺以激荆卿,曰:“願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事見《史記·刺客列傳·荆軻》。

    [7]謂與人交往,不是爲了對自己有利。如果這樣,就比輕薄之輩好不了多少。行(háng):班輩;一類。

    [8]意謂“士爲知己者死”,死不足惜,可惜未遇知己之人。

    晚涼

    晚涼庭院好,風葉落先秋[1]。感爾蕭疏意,添余浩蕩愁。披襟祛俗吏[2],摇扇却平頭[3]。美滿今宵夢,真輕萬户侯[4]。

    【注释】

    [1]先秋:《歲時廣記》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此句謂晚涼風大,樹葉先秋而落。

    [2]祛:驅走。

    [3]却:使退。平頭:指僕人。陸游《兀坐久散步野舍》詩:“赤脚舂畬粟,平頭拾澗柴。”

    [4]杜牧《登九峰樓寄張祜》詩:“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户侯。”

    答和維衍二首[1](選一)

    其一

    連旬憶君得君問[2],書意不盡繼以詩。邇來吾子才大進,但怪胡爾憤激爲[3]?冬烘一言進左右[4],吾輩窮薄命所司。風雲月露苦刻鏤[5],元氣未必無虧遺。從來才人感秋氣[6],如豆合黄素染緇[7]。賦才如此窮尚爾,此意未薄宜深思[8]。比聞亦作湖海計,此我覆轍當鑒之[9]。鄉閭嬛薄百無戀[10],詎忘親鬢霜絲絲?吹簫乞子行處有[11],幸者得飽否尚飢[12]。年時我實深味此[13],若復勸駕吾誰欺[14]。雖然窮蹙豈了事[15],言之淚下如綆縻[16]。

    【注释】

    [1]維衍:見《冬夜左二招飲》注[1]。

    [2]問:問候的書信。

    [3]胡爾:爲何。

    [4]冬烘:迂腐,淺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誤放》載:唐鄭薰主持考試,誤認顔標爲魯公(顔真卿)後代,將他取爲狀元。當時有無名氏作詩嘲諷云:“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顔標作魯公。”仲則指自己。

    [5]風雲月露:《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後即以“風雲月露”指綺麗浮靡、吟風弄月的詩文。刻鏤:雕琢。此指刻苦寫作。

    [6]秋氣:見《大造》注[7]。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摇落而變衰。”從來才人:指宋玉、庾信、杜甫等人。

    [7]合:適合,適應。謂豆由青變黄適應於時令。素:白色。緇:黑色。

    [8]謂古之才人尚且很窮困,那末相比之下,天公對待我們就不算薄了。

    [9]比聞:近來聽説。湖海計:指不求仕進、打算退隱於湖海的想法。覆轍:覆車的軌迹,喻招致失敗的教訓。

    [10]嬛薄:指風氣澆薄。

    [11]吹簫乞子:吹簫乞食者,乞丐。春秋時伍子胥曾在吴市吹簫乞食。行處:到處。

    [12]有幸者,有不幸者。幸者得食,不幸者就得挨餓。

    [13]年時:這幾年來。深味此:對此深有感觸。

    [14]勸駕:鼓勵人去作某事。吾誰欺:我如何能欺騙人呢。

    [15]豈了事:指事情還没有解决。

    [16]綆:汲水器上的繩索。縻:牛鼻繩。

    《憶昔篇》和趙味辛[1]

    朝吟《憶昔篇》,憶昔慘行客。天旋海水運[2],六螭無停策[3]。但聞古來人,言言悲在昔[4]。所過已異時,所閲已陳迹。暮吟《憶昔篇》,達旦常嘆吁[5]。居者念在行,行者不得居[6]。夜夢入飛谷[7],冰炭同一爐[8]。何由一丸泥[9],换此五色珠。漫漫事長宴,不聞晨啼烏。烏啼東方曙,徘徊睠長路[10]。人非鹿豕群[11],那得長歡聚。秋霜畏蘭摧,歲寒愁桂蠹[12]。仰視若木光[13],周天幾頽注[14]。吟吟《憶昔篇》,憶昔知君心。雲間落鸞嘯[15],海上聞風琴[16]。出山念小草[17],出谷憐幽禽[18]。廣以及時樂[19],勉以惜寸陰。豈惟感在昔,流眷乃及今[20]。憶昔復憶昔,百年不盈瞬[21]。豈有金如山,能鑄鏡中鬢。且回魯陽戈[22],且挽姬滿駿[23]。閶闔轉眼開[24],排闥望君進[25]。倘念蒿萊人,更枉霞間訊[26]。

    【注释】

    [1]趙味辛: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1]。《憶昔篇》:指趙味辛詩《憶昔篇寄黄秀才姑孰》。

    [2]天旋:指日、月運轉。海水運:指海水流動。

    [3]六螭:螭,無角的龍,六螭即六龍。神話傳説,日神乘車,駕以六龍。羲和爲御者。策:馬鞭。句謂羲和不停地鞭策六龍,使太陽迅速地運轉。

    [4]言言:所説的話。

    [5]嘆吁:嘆息。唐于鵠《悼孩子》詩,“親戚或問時,抑悲空嘆吁。”

    [6]居者想行,行者想居,皆不能如意。

    [7]飛谷:即飛泉谷,在崑崙西南,谷中有飛泉涌出。

    [8]冰炭:冰塊與炭火,喻兩種性質相反的事物。成語:冰炭不同爐。

    [9]丸泥:一粒泥丸。漢劉向《説苑·雜言》:“隋侯之珠,國之寶也。然用之彈,曾不如泥丸。”這四句大意謂夢入飛谷,只見一片渾沌。冰炭,喻智者與愚者,賢者與不肖者,把二者置於同一爐中,不分彼此,同樣看待,無異於以明珠彈雀,反不如泥丸。表示才學無人賞識。

    [10]睠:同“眷”,顧念,關心。南朝宋鮑照《夢歸鄉》詩:“風沙暗空起,離心眷鄉畿。”

    [11]鹿豕:鹿與猪,喻好群聚的人。《孔叢子·儒服》:“人生則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而長聚乎?”

    [12]桂蠹:寄生在桂樹上的蟲。喻妄欲移遷,會失去甘美之木,喪其處所。二句謂擔心芳蘭被秋霜所摧殘,歲寒之時,桂樹上的蟲一旦離開了樹,就没有了居處。

    [13]若木:即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傳説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昇,故謂爲日出處。屈原《離騷》:“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14]周天:整個天空。頽注:猶頽落,坍下。二句謂早晨看到太陽昇起,在天空運走一周,即將落下。

    [15]鸞嘯:《晉書·阮籍傳》:“籍嘗於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栖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後遂以“鸞嘯”表示胸懷志趣高超玄妙。

    [16]風琴:《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後以風琴指古琴。

    [17]小草:見《飲洪稚存齋次韻》注[2]。

    [18]出谷幽禽:指鶯。《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前蜀韋莊《三用韻》詩:“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鶯。”

    [19]廣:推廣。

    [20]流眷:流念,顧念。

    [21]不盈瞬:不滿一瞬,形容時間極短促。

    [22]魯陽戈:見《寫懷》注[2]。

    [23]姬滿:周穆王名。其西征犬戎事,見《國語·周語上》。《穆天子傳》因以演述其西行見西王母故事。姬滿駿:相傳周穆王有八匹名馬,號稱八駿。李商隱《瑶池》詩:“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句謂讓日子過得慢一點。

    [24]閶闔:傳説中的天門,泛指宫門。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詩:“九天閶闔開宫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25]闥:内門,泛指門。排闥:推門。《史記·樊酈滕灌列傳》:“高祖嘗病甚,惡見人。卧禁中,詔户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餘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

    [26]蒿萊:雜草,野草。蒿萊人:草野之人,草民。霞間:猶雲間。枉:謙詞,謂辱没對方。《戰國策·韓策二》:“而嚴仲子乃諸侯之卿相也,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四句謂將來你在朝廷爲官,如果還想到我這個草野之人,就請寫信給我。

    復得維衍書[1]

    其一

    不因離别苦,那見舊交真[2]。老母傳言切,啼兒入抱馴[3]。書開官閣夜[4],花寄草堂春[5]。等是端憂者[6],輸君耐久貧[7]。

    【注释】

    [1]此前已有《答和維衍二首》,這是維衍第二次寄來書信,故云“復得”。

    [2]真:真情,真實的感情。

    [3]維衍來信中有仲則母親託他的傳言,説明維衍親自到仲則家中訪問,還抱了仲則的兒子。原注:時君過問家下。

    [4]官閣:官署。時仲則在安徽學政朱筠幕中。

    [5]草堂:舊時文人隱居,多以草堂名其居所。當時維衍尚未考中進士,故稱其所居爲草堂。

    [6]端憂:懷有深憂。南朝宋謝莊《月賦》:“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

    [7]仲則謂自己在長期耐貧方面不及維衍。

    其二

    連宵頻見夢,呼我病瞿曇[8]。生計關商榷[9],詩歌共苦甘。去魂迷海樹[10],思淚滿江潭。相望年如綺,離傷果不堪[11]。

    【注释】

    [8]瞿曇:釋迦牟尼的姓,亦作佛的代稱。

    [9]商量有關謀生之路。

    [10]去魂:返鄉的夢魂。海樹:海邊的樹木。南朝齊謝朓《高齋視事》詩:“曖曖江村見,離離海樹出。”

    [11]年如綺:綺年,華年。此句謂雖年紀尚輕,而離别的憂傷,已不堪忍受。

    隴頭行贈王大之關中[1]

    隴坻之坂坂九回[2],青天九折盤崔巍[3]。秦川萬里一回首[4],歌聲日暮肝腸摧[5]。何人作歌心斷絶,游子魂消古離别。隴頭水作東西流,隴上人爲死生訣。試問此情深幾許?石上車輪窪尺五[6]。人間何處無關山,盡道無如此行苦。折斷珊瑚七寶鞭[7],未曾回首只行前。生來不解消魂别,愧爾關西俠少年[8]。

    【注释】

    [1]隴頭:即隴山,在今甘肅省。王大:見《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注[1]。關中:指陝西渭河流域一帶地區。

    [2]坻:高坡。隴坻:即隴山。九回:形容迂迴曲折。《樂府詩集·隴頭流水歌辭》:“西上隴坂,羊腸九回。”

    [3]崔巍:高峻,高大雄偉。漢東方朔《七諫·初放》:“高山崔巍兮,水流湯湯。”

    [4]秦川:泛指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川記》:“隴山東西百八十里,登山巔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泯然。山東人行役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

    [5]歌聲:樂府横吹曲有《隴頭歌》,歌曰:“隴頭流水,流落四下。念我一身,飄然曠野。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遥望秦川,肝腸斷絶。”

    [6]窪:低坑。窪尺五:形容窪坑之深。

    [7]珊瑚七寶鞭:以珊瑚等多種珍寶裝飾的馬鞭。南朝梁元帝《紫騮馬》詩:“長安美少年,金絡鐵連錢。宛轉青絲韁,照耀珊瑚鞭。”李白《南奔書懷》詩:“顧乏七寶鞭,留連道旁玩。”

    [8]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秋夜

    絡緯啼歇疏梧煙[1],露華一白涼無邊。纖雲微蕩月沈海[2],列宿亂摇風滿天[3]。誰人一聲歌《子夜》[4]?尋聲宛轉空臺榭。聲長聲短鷄續鳴,曙色冷光相激射[5]。

    【注释】

    [1]絡緯:蟲名,即莎鷄,俗稱絡絲娘、紡織娘。李白《長相思》:“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2]纖雲:微雲,輕雲。秦觀《鵲橋仙》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3]列宿(xiù):衆星宿。曹植《公宴》詩:“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參差。”

    [4]《子夜》:見《中秋夜游秦淮歸城南作》注[5]。

    [5]冷光:寒光。《龍城録》:“開元六年,上皇與申天師游月中,見一大宫府,榜曰‘廣寒清虚之府’。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極寒,不可進。”

    【輯評】

    清延君壽《老生常談·評黄仲則詩》:“其學太白處,如《秋夜》云:‘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纖雲激蕩月沈海,列宿亂摇風滿天。’……此真能直闖太白堂奧,東坡而後實罕甚匹。”

    烏棲曲

    老烏守巢啼,日暮雛不歸。羽翼各自有,知他何處飛[1]!

    【注释】

    [1]白居易《燕詩示劉叟》:“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思舊篇并序

    戊子、己丑間,屢客武林,偕同人宴游,吴山酒樓,蹤迹居多,酣嬉之樂,彼一時也。别來聞座中吴門蔣思謇夭,而勞濂叔亦卒於官,感而賦此[1]。

    五年浪迹辭吴山,山中猿鶴笑我頑。追陪盡屬嵇阮侣[2],别來霜雪凋朱顔。别後飄零斷書問,怪事驚傳半疑信。勞殂蔣夭須臾間[3],一作陳屍一行殯[4]。蔣生年紀二十餘,兀兀抱經常守株[5]。要離冢畔一抔土[6],誰信此才堪著書。勞年四十遇尤舛[7],水部一官名甫顯[8]。殘膏一爍焰旋收[9],始歎文人得天淺。蘭蕙兩兩遭風吹,身後凄涼更可悲。一生伯道傷無嗣[10],四壁相如尚有妻[11]。青山剩稿半零落,土花剥蝕無人知[12]。嗟我猶慚隻鷄奠[13],脈脈淚痕空被面[14]。虚星耿耿夜臺長[15],魂魄何曾夢中見。反思置酒吴山頭,淋漓醉墨揮滿樓。我時抱病將遠游,公等苦爲狂奴憂[16]。誰知揮手數年事,而皆反真吾尚留[17]。我留煢隻更行役[18],游地追思徒歷歷。何日同張竹下琴[19],不堪更聽鄰家笛[20]。達觀我昔思莊蒙[21],曾言死勝南面榮[22]。又聞栗里感柏下[23],爲歡急急深杯傾。昔人持論若矛盾,乃今始得觀其平[24]。以生哭死死可惜,無此一哭死亦得。後先相送本斯須[25],相看那得忘憂戚。顧影臨風自嘆吁,故人風葉共蕭疏。若知鬼伯催人急[26],好覓生存舊酒壚[27]。

    【注释】

    [1]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仲則二十歲。己丑:乾隆三十四年(1769),仲則二十一歲。武林:浙江杭州。吴山:又名胥山,俗稱城隍山,在杭州西湖東南。吴門:指蘇州。蔣思謇:《先友爵里名字考》:“蔣思謇:蘇州人。”餘不詳。勞濂叔:勞宗茂,字濂叔,浙江錢塘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進士。官工部主事。

    [2]嵇阮:嵇康與阮籍。

    [3]殂:死,去世。夭:少壯而死。

    [4]行殯:殯葬。

    [5]兀兀:勤勉貌。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守株:守株待兔的省稱。謂遵守老經驗,不知變通。

    [6]要離:春秋末吴國刺客。相傳要離奉闔閭之命刺死王僚之子慶忌,要離亦伏劍自殺。一抔土,喻墳墓。《吴地記》,要離墓在蘇州閶門南大城内。《後漢書·逸民傳》載:梁鴻,字伯鸞,因避亂,居蘇州富人皋伯通家廡下爲人賃舂。伯通知其非常人。“及卒,伯通等爲求葬地於吴要離冢傍。咸曰:‘要離烈士而伯鸞清高,可令相近。’”此句以梁鴻喻蔣思騫。

    [7]舛:不順。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8]水部:官名。魏置水部郎,隋唐至宋均以水部爲工部四司之一,掌有關水道之政令。明、清改爲都水司,相沿仍以水部爲工部司官的一般稱呼。

    [9]殘膏:殘餘的燈油,猶殘燈。明沈自然《曉别曲》:“殘膏無焰淚花紅,不語含顰兩相向。”

    [10]伯道無嗣:《晉書·良吏傳·鄧攸》載:鄧攸,字伯道,歷任河東、吴郡及會稽太守,官至尚書右僕射。永嘉末,因避石勒兵亂,携子侄逃難。途中屢遇險,恐難兩全,乃謂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止應自棄我兒耳。幸而得存,我後當有子。”妻泣而從之。乃棄去己子,保全侄兒。後終無子。《世説新語·賞譽》:“謝太傅重鄧僕射,常言:‘天地無知,使伯道無兒。’”

    [1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12]土花:見《武陵吴翠丞降乩題詩仿其意爲此》注[7]。

    [13]隻鷄奠:《後漢書·徐稚傳》:“徐稚爲太尉黄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鷄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後謂以菲薄的祭品悼念亡友。亦可參見《過全椒哭凱龍川先生》注[10]。

    [14]脈脈:連綿不斷貌。

    [15]虚星:星宿名,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晉書·天文志》:“虚二星,冢宰之官也。主北方邑居、廟堂、祭祀、祝禱等。”耿耿:明亮貌。夜臺:指墳墓。

    [16]我時抱病:據《年譜》,乾隆三十四年(1769)冬,仲則客杭州時,有游湘之意。友人輩以湖湘道遠,且憐其病,勸勿往。狂奴:狂放不羈的人。仲則指自己。

    [17]反真:道家謂人死乃復歸本原,回返天然,故曰返真。蘇轍《再祭張宫保文》:“至於委化之日,泊然返真。”

    [18]煢隻:孤身一人。

    [19]謂像竹林七賢那樣在竹下張琴彈奏。

    [20]鄰家笛:晉向秀《思舊賦》序:“余與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吕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於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

    [21]莊蒙:指戰國時哲學家莊周,即莊子,因他曾做過蒙地的漆園吏,故稱莊蒙。

    [22]南面:南面王。《莊子·至樂》:“莊子之楚,見空髑髏……夜半,髑髏見夢……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爲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之形,爲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髑髏深矉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爲人間之勞乎?’”

    [23]栗里: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陶潛曾居於此。白居易《訪陶公舊宅》詩:“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柏下:指柏下人,即墓中人。因墓地多種柏樹。陶潛《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詩:“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爲歡。”

    [24]謂莊子與陶潛的觀點好像有矛盾,現在覺得雙方都有道理,不相上下。

    [25]斯須:須臾,片刻。舊題漢李陵《與蘇武》詩之一:“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長當從此别,且復立斯須。”

    [26]鬼伯:猶鬼王,指閻王。《樂府相和歌辭·蒿里》:“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27]舊酒壚:指黄公酒壚,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常會飲之處。《世説新語·傷逝》:“(王戎)經黄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我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游,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爲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雜感四首

    其一

    抑情無計總飛揚[1],忽忽行迷坐若忘[2]。遁擬鑿坯因骨傲[3],吟還帶索爲愁長[4]。聽猿詎止三聲淚[5],繞指真成百鍊鋼[6]。自傲一嘔休示客[7],恐將冰炭置人腸[8]。

    【注释】

    [1]抑情:克制感情。飛揚:放縱;意氣、舉動越出常規。杜甫《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

    [2]忽忽:迷糊,恍惚。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行迷:走入迷途。屈原《離騷》:“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坐忘: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3]鑿坯:鑿破房屋的後牆而逃遁,指隱者不仕。《淮南子·齊俗訓》:“顔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同“坯”)而遁之。”漢揚雄《解嘲》:“或自盛以橐,或鑿坏(同“坯”)以遁。”

    [4]帶索:以繩索爲衣帶,形容貧寒清苦。《列子·天瑞》:“孔子游於太山,見榮啓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5]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杜甫《秋興八首》其二:“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虚隨八月槎。”

    [6]百鍊鋼:亦作“百鍊剛”。晉劉琨《重贈盧諶》詩:“何意百鍊剛,化爲繞指柔。”比喻堅强者經過鍛煉而變得柔和。

    [7]嘔:通“謳”,歌唱。晉郭璞《江賦》:“傲自足於一嘔,尋風波以窮年。”

    [8]冰炭:冰與炭,性質相反,不能相容,比喻矛盾衝突。韓愈《聽穎師彈琴》詩:“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其二

    歲歲吹簫江上城[9],西園桃梗託浮生[10]。馬因識路真疲路[11],蟬到吞聲尚有聲[12]。長鋏依人游未已[13],短衣射虎氣難平[14]。劇憐對酒聽歌夜,絶似中年以後情[15]。

    【注释】

    [9]吹簫:伍子胥逃亡至吴,於吴市吹簫乞食。比喻名士處於窮困潦倒的境地。

    [10]桃梗:桃木刻成的木偶,舊俗置以辟邪。《戰國策·齊策三》:“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爲人,至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子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殘,則復土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爲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句謂自己一生漂泊無着落。

    [11]馬因識路:見《立秋後二日》注[3]。

    [12]吞聲:忍住盡量不出聲。《敦煌曲子詞·破陣子》:“迢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

    [13]長鋏依人:見《明州客夜懷味辛稚存却寄》注[7]。

    [14]短衣:短後衣,後幅較短,便於活動。《莊子·説劍》:“庶人之劍……短後之衣,瞋目而難語;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决肝肺。”射虎:見《九月白門遇伍三……》注[5]。

    [15]中年以後:《晉書·王羲之傳》:“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别,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

    其三

    鳶肩火色負輪囷[16],臣壯何曾不若人[17]。文倘有光真怪石[18],足如可析是勞薪[19]。但工飲啖猶能活,尚有琴書且未貧。芳草滿江容我采[20],此生端合附靈均[21]。

    【注释】

    [16]鳶肩火色:謂兩肩上聳如鳶,面有紅光。舊時相術謂飛黄騰達的徵兆。《新唐書·馬周傳》:“馬君……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清錢謙益《題相士倪生卷子》詩:“鳶肩火色誠何有,曷鼻魋顔戲已久。”負:倚靠,依恃。輪囷:碩大貌。謂相貌奇特,身軀碩大。

    [17]壯:少壯,年輕。《左傳·閔公三十年》:“燭之武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此句反用其意。

    [18]怪石:奇石,似玉的美石。指有文才,所寫的文章極佳。

    [19]析:分開,分散。勞薪:《晉書·荀勗傳》:“又嘗在帝座,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問膳夫。乃云:‘實用故車脚。’舉世服其明識。”指奔走勞苦。

    [20]《古詩十九首》其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21]靈均:屈原字。見《衡山高和趙味辛送余之湖南即以留别》注[13]。

    【輯評】

    洪亮吉《北江詩話》:“‘足如可析是勞薪’,苦語也。”

    其四

    似綺年華指一彈[22],世途惟覺醉鄉寬[23]。三生難化心成石[24],九死空嘗膽作丸[25]。出郭病軀愁直視[26],登高短髮愧旁觀[27]。升沈不用君平卜[28],已辦秋江一釣竿。

    【注释】

    [22]似綺年華:指青春歲月。指一彈:謂時間短暫。《翻譯名義集·時分》:“《僧祇》云:‘二十念爲一瞬,二十瞬爲名一彈指。’”

    [23]醉鄉:指酒醉後神志不清的境界。唐王績《醉鄉記》:“阮嗣宗、陶淵明等十數人,並游於醉鄉。”

    [24]三生:指前生,今生,來生。心成石:謂難以熔解,無法解脱。仲則《感舊》詩云:“别後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雲階月地依然在,細逐空香百遍行。”

    [25]九死:九,用以加重語氣,謂即使死亡多次。膽作丸:唐柳仲郢幼嗜學,其母和熊膽爲丸,使夜讀時咀嚼,以苦提神。見《新唐書·柳仲郢傳》。熊丸後用作賢母教子之典。仲則幼失怙,受母教,後多次參加鄉試,均落第,故云。句謂即使拼命苦讀也没有用。

    [26]直視:兩眼發直,表示失去目標。《古詩十九首》其十四:“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27]短髮:頭髮稀少。謂年華老大。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爲正冠。”

    [28]君平:見《夜起》注[2]。

    十四夜歌宴

    歌場坐穩舞筵成,小部《霓裳》按奏清[1]。半黍欲飄風更約[2],三絃初定月無聲。青春張緒臨風態[3],白髮何戡被酒情[4]。識曲群公敢多讓[5],不妨明日有狂名[6]。

    【注释】

    [1]小部:唐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樂隊。元張昱《唐天寶宫詞》:“小部梨園出教坊,曲名新賜《荔枝香》。”後泛指梨園、教坊演劇、奏曲。《霓裳》:唐代著名法曲《霓裳羽衣曲》的簡稱。

    [2]半黍:喻細碎的小雨點。約:約束,限制。宋李冠《蝶戀花》詞:“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3]張緒:見《感舊雜詩其二》注[10]。

    [4]何戡:唐歌唱家。劉禹錫《與歌者何戡》詩:“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

    [5]敢:豈敢,不敢。意謂在識曲方面我敢説不下於諸公。

    [6]狂名:輕狂之名。謂不妨碍以後有人説我過於輕狂,口出狂言。

    睡醒

    不知明月生,照窗如白曉[1]。霜冷夜衾單,秋池夢空草[2]。

    【注释】

    [1]白曉:指黎明時天色發白。

    [2]空草:荒草。李賀《感諷五首》詩之三:“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

    横江阻風[1]

    洲若香消岸荻秋[2],離人虚繫五更舟。曉來誰唱《横江曲》[3],惡浪無情也白頭。

    【注释】

    [1]横江:見《偕容甫登絳雪亭》注[20]。

    [2]洲:水中陸地。若:杜若,香草名。《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荻: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與蘆同類。

    [3]《横江曲》:李白有《横江詞六首》,其一曰:“人道横江好,儂道横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其二曰:“横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其三曰:“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山中

    忘山意已超[1],有我心猶滯[2]。鳥語落檐花[3],飄來著襟袂。

    【注释】

    [1]忘山:唐釋玄覺《答朗禪師書》:“若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必忘其道。若未居山,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則道性怡神,忘道則山形眩目。是以見道忘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

    [2]有我:《老子》:“吾所以有大患,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心猶滯:謂思想還不能超脱。

    [3]檐花:屋檐下的花。李白《贈崔秋浦三首》其一:“山鳥下聽事,檐花落酒中。”

    江館

    賓館夢闌珊[1],征程次第間[2]。新愁傾柏葉[3],舊約撫刀環[4]。江上千帆雨[5],淮南一桁山[6]。誰憐衰柳色,憔悴不勝攀[7]。

    【注释】

    [1]闌珊:殘,將盡。李後主《浪淘沙》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2]次第:編次,一個接一個。

    [3]柏葉:柏葉酒。古代風俗,以柏葉浸製酒,元旦共飲,以祝壽和辟邪。杜甫《人日二首》其二:“樽前柏葉休隨酒,勝裏金花巧耐寒。”

    [4]刀環:刀頭上的環。“環”與“還”同音,因以刀環爲“還歸”的隱語。明王世貞《明月篇》:“東家羈婦望刀環,西鄰棄妾守釵鈿。”

    [5]千帆:形容舟船之多。温庭筠《望江南》詞:“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6]一桁(héng):一排。前蜀韋莊《灞陵道中作》詩:“春橋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峰。”

    [7]攀:攀折,折取。

    安慶客舍

    月斜東壁影虚龕[1],枕簟清秋夢正酣[2]。一樣夢醒聽絡緯[3],今宵江北昨江南。

    【注释】

    [1]虚龕(kān):龕,供奉神佛的龕室。虚龕,即空龕。

    [2]枕簟:枕席。

    [3]絡緯:見《秋夜》注[1]。

    皖城[1]

    古驛同安白浪邊[2],東南形勢海關連[3]。風雲舊護龍潛地[4],壁壘全增馬渡年[5]。斜日堠兵多被酒[6],清時洲渚半成田。回頭城郭晴如畫,十里牽江是爨煙[7]。

    【注释】

    [1]皖城:又名皖公城,今安徽省潛山縣。

    [2]同安驛:明置,在今安徽省安慶市西南。

    [3]海關:海邊的關口。

    [4]龍潛:喻帝王尚未即位。龍潛地:指尚未成爲帝王時所居的地方。

    [5]馬渡:相傳靖康之變,徽宗第九子康王(後爲南宋高宗)原質於金,得逃脱,奔竄疲困,假寐於崔府君廟中。夢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備馬於門首。”康王驚覺,馬已在側,即躍馬南馳。既渡江而馬不復動,下視之,則泥馬也。此故事宋元人有多種記載,所在地點則各不相同。

    [6]堠兵:守望土堡的兵士。被酒:猶帶醉。

    [7]爨(cuàn)煙:燒火做飯的炊煙。牽江:掛在江上。

    歸燕曲

    玉露零階葉飄井[1],巢燕差池去無影[2]。别路三千紫塞長[3],秋風一夜烏衣冷[4]。可憐欲别更徘徊,暮氣繁華眼倦開[5]。易主樓臺常似夢[6],依人心事總如灰[7]。珠簾十二斜陽下,凄涼幾閲流紅卸[8]。昔日抛花散綺筵[9],此時掠草辭歌榭[10]。海國回頭霧百重,可應魂戀舊房櫳[11]。玉京臂冷紅絲斷[12],神女釵歸錦合空[13]。亦有江南未歸客,年年社日曾相識[14]。故家子弟半飄零,蘆花滿地頭俱白。朱雀航邊伴侣稀[15],鬱金堂上故巢非[16]。抛殘一樣新團扇,辛苦三春舊舞衣。感恩幾輩同關盼[17],忍待明年更相見[18]。一任泥抛落月梁,那堪門掩無人院[19]。伯勞東去雁南來,百遍相呼誓不回[20]。天空自有低飛處,不是同心莫浪猜。

    【注释】

    [1]玉露:秋露。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2]差池:參差不齊。《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3]别路三千:燕子爲候鳥,秋社時飛去,春社時飛來。三千,言其去路甚遠。紫塞:晉崔豹《古今注·都色》:“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泛稱北方邊塞。

    [4]烏衣:燕子羽毛黑色,因以“烏衣”作爲代稱。句謂一夜秋風,燕子感到寒冷,故辭别舊巢,飛到南方去避寒。

    [5]暮氣繁華:謂過去繁盛興旺的氣象,在黄昏肅殺的空氣中逐漸變得蕭條。眼倦開:不想看,不忍看。燕子是依人而居的,築巢於人家的梁上或屋檐下。次年飛回,往往仍在舊巢居住,把人當作居停主人。因而不忍看到人間的衰色,臨别依依,徘徊不忍離去。以下綜述燕子對數千年來人世間的盛衰變化,華屋丘山,産生的感慨。

    [6]易主樓臺:杜甫《秋興八首》其四:“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7]總如灰:謂不成功,不能成事。唐章孝標《歸燕詞辭工部侍郎》詩:“舊壘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飛。連雲大厦無栖處,更望誰家門户飛?”

    [8]珠簾十二:形容珠簾之多,以表示屋舍之華麗。流紅:珠簾在夕陽照射下一片紅光流動。卸:卸却。經過幾次衰敗,昔日的華麗光彩不再存在。

    [9]昔時賓客向歌女們抛花朵,花兒散落在筵席上。

    [10]歌榭:歌舞的平臺。而今經過舊歌榭,須撩開門前的雜草而行。

    [11]海國:泛指近海地區,指過去居住的地方。可應:豈應。二句謂回頭望過去所居的樓臺,只見煙霧迷朦,已無可留戀。

    [12]玉京:姚玉京。唐李公佐《燕女墳記》:“姚玉京,娼家女也。嫁襄州小吏衛敬瑜,溺水而死。玉京守志養姑舅。常有雙燕巢梁間,一日爲鷙鳥所獲,其一孤飛悲鳴。徘徊至秋,翔集玉京之臂,如長絶然。玉京以紅縷繫足,曰:‘新春復來,爲吾侣也。’明年果至。因贈詩曰:‘昔時無偶去,今年還獨歸。故人恩義重,不忍更雙飛。’自爾秋歸春來,凡六七年。其年玉京病卒。明年燕來,周章哀鳴。家人語曰:‘玉京死矣,墳在南郭。’燕遂至墳所,亦死。”

    [13]神女釵歸:《洞冥記》卷二:“神女以玉釵贈帝,帝以贈趙婕妤。至昭帝元鳳中,宫人猶見此釵。黄諃欲之,明日示之,既發匣,有白燕飛昇天。”

    [14]社日:古時祭祀土神的日子,一年兩次,春社和秋社。一般在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燕子在秋社時離去,在春社時飛回。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宋史達祖《雙雙燕·詠燕》詞:“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

    [15]朱雀航:又稱朱雀橋,在南京南城門外,近烏衣巷。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6]鬱金堂:美稱女子芳香高雅的居室。唐沈佺期《古意》詩:“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栖玳瑁梁。”

    [17]關盼:白居易《燕子樓三首并序》:“徐州故尚書有愛妓曰盼盼,善歌舞,雅多風態。……尚書既殁,歸葬東洛。而彭城有張氏舊第,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幽獨塊然,於今尚在。余感彭城舊游,作三絶句。”其二曰:“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其三曰:“見説白楊堪作柱,争教紅粉不成灰。”白詩最後二句,意在諷其不能以死相報。盼盼見詩後説,我非不能死,是怕人説公有從死之妾,有損公之清譽。於是絶食而亡。仲則詩中的“新團扇”、“舊舞衣”亦是化用白詩“不舞《霓裳曲》”之意。

    [18]忍待:怎忍等待。

    [19]隋薛道衡《昔昔鹽》:“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宋史達祖《東風第一枝·春雪》詞:“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20]樂府雜曲歌辭《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黄姑織女時相見。”謂燕子之留戀舊巢,與東去之伯勞及南來之雁迥然不同。伯勞及雁一去不回,呼之無用。不過天空廣闊,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妨,不要互相猜忌。按:此詩内容,與《春燕》詩四章相同,可能作於同時(乾隆甲午,1774年),誤置於此。

    長風沙行[1]

    朝望長風沙,夕望長風沙。郎書前日到,早晚下三巴[2]。巴歌易腸斷,漢女嬌如花[3]。郎挾千金貲,何如早還家。去時明月珠[4],團團入郎手。郎歸向郎索,猶在懷中否?潯陽下湓浦[5],湓浦多風潮。將毋聽商婦,夜夜鳴檀槽[6]。江狶舞斯風[7],焦明集斯雨[8]。郎行慣水程,不用妾傳語。低頭拜石尤[9],無爲阻歸舟。歸舟望不見,日日風沙愁。郎言雖反覆[10],凝盼常如此[11]。昨夢芙蓉花[12],飄零落江水。

    【注释】

    [1]長風沙:地名。在池州之雁汊下八十里。李白《長干行二首》其一:“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2]三巴:古地名。巴郡、巴東、巴西的合稱。相當於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東的大部地區。

    [3]漢女:傳説中的漢水女神。晉張華《游仙》詩之二:“湘妃詠《涉江》,漢女奏《陽河》。”漢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悦之。……遂手解佩與交甫。”泛指漢水流域的游女。

    [4]明月珠:即夜光珠。因珠光晶瑩似月光,故名。團團:圓貌。漢班婕妤《怨歌行》:“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5]潯陽:江名。長江流往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湓浦:即湓水。原出江西省瑞昌縣西清湓山,東流經九江,名湓浦港,北流入長江。宋張孝祥《浣溪沙》詞:“湓浦從君已十年,京江仍許借歸船。相逢此地有因緣。”

    [6]檀槽:檀木製成的琵琶、琴等絃樂器上架絃的槽格。亦指琵琶等樂器。宋張先《西江月》詞:“體態看來隱約,梳妝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詳,立向尊前一行。”

    [7]江狶:即江豚,亦稱江猪。長江中的一種哺乳動物,體形似魚。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海豚魚》引陳藏器曰:“江豚生江中,狀如海豚而小,出没水上,舟人候之占風。”唐許渾《金陵懷古》詩:“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斯:猶則,乃。

    [8]焦明:傳説中神鳥,似鳳凰。阮籍《詠懷》之四七:“鳴鳩嬉庭樹,焦明游浮雲。”

    [9]石尤:石尤風。傳説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篤。尤遠行不歸,石思念成疾。臨死嘆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於死。今凡有商旅遠行,吾當作大風爲天下婦人阻之。”後因稱逆風、頂頭風爲石尤風。

    [10]反覆:變化無常。《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反覆。”

    [11]凝盼:盼望。元湯式《滿庭芳·代人寄書》詞:“休凝盼,歸期早晚,先此報平安。”二句謂郎言歸期雖可能有變化,而猶盼望不已。

    [12]芙蓉:諧音“夫容”,喻丈夫。見《莫打鴨》注[2]。

    江上曉發

    木蓮花發卸紅衣[1],夾岸秋江碧四圍。帆色正迎鴻雁至[2],客程常背鷓鴣飛[3]。袖招獵獵江風滿[4],鬢惹濛濛水霧霏[5]。多少閑情獨凝眺,淩波羅襪想依稀[6]。

    【注释】

    [1]木蓮:木芙蓉的别名。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秋季開白花或淡色花。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飲》詩:“莫怕秋無伴愁物,水蓮花盡木蓮開。”紅衣:指荷花的花瓣。唐趙嘏《長安晚秋》詩:“紫艷半開籬菊盡,紅衣落盡渚蓮愁。”卸:凋謝。元李唐賓《風入松》曲:“看到荼?卸也,玉驄何處垂楊。”

    [2]鴻雁至:秋天北雁南飛。

    [3]鷓鴣:中國南方留鳥。船迎着鴻雁,背對鷓鴣,説明正由南向北航行。

    [4]獵獵:象聲詞,多形容風聲。南朝宋鮑照《上潯陽還都道中》詩:“鱗鱗夕雲起,獵獵晚風遒。”

    [5]霏:雨雪盛貌。《詩·邶風·北風》:“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6]淩波羅襪:形容仙女踏着水波而來。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

    舒城道中九日懷左二[1]

    茱萸簪罷雁初聞[2],回首江東阻斷雲[3]。短短白衣辭故國[4],蕭蕭破帽背斜曛[5]。本無兄弟同佳節[6],略有知交更離群。桑落滿杯傾不得[7],青山紅樹渺思君[8]。

    【注释】

    [1]舒城:縣名,在安徽省中部偏南,杭埠河流域。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左二:見《冬夜左二招飲》注[1]。

    [2]茱萸:植物名。古俗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佩茱萸能祛邪辟惡。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遥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江東:指蕪湖、長江以東一帶的長江南岸地區。左二與仲則都是江蘇常州人,屬江東地區。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斷雲:片雲。宋趙師秀《會景軒》詩:“斷雲分樹泊,飢鸛下田行。”

    [4]白衣:指無功名或無官職的人。仲則指自己。故國:指故鄉。

    [5]蕭蕭:形容簡陋。唐牟融《送啓東返京》詩:“蕭蕭行李上征鞍,滿目離情欲去難。”

    [6]本無兄弟:仲則之兄已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仲則十六歲時去世。無弟。見上注[2]王維詩。

    [7]桑落:桑落酒。古代美酒名。唐錢起《九日宴浙江西亭》詩:“木奴向熟懸金實,桑落新開瀉玉缸。”

    [8]元張可久《沉醉東風·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長,紅樹西風冷。”渺:渺茫,悠遠。

    即事

    野店黄茅宿雨收[1],夕陽帽影兩悠悠。瓦盆酒熟香初透,土壁蟲寒語漸休。小草於人有同命[2],遠山對我各驚秋。奮飛常恨身無翼[3],何事林烏亦白頭[4]?

    【注释】

    [1]黄茅:乾枯的茅草。野店黄茅:指用枯草蓋屋頂的村野小客店。明王彦泓《丁卯首春余辭家薄游》詩:“明朝獨醉黄茅店,更有何人把燭尋?”清納蘭性德《相見歡》詞:“紅蠟淚,青綾被,水沈濃。却與黄茅野店聽西風。”宿雨:經夜的雨。收:指雨停止。明吴本泰《西湖竹枝詞》:“宿雨半收晴不穩,惱人最是鵓鳩聲。”

    [2]小草:見《飲洪稚存齋次韻》注[2]。

    [3]奮飛:振翼高飛。《詩·邶風·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奮飛。”身無翼: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句謂力不從心,壯志未酬。

    [4]烏白頭:喻事情難以成功。《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令烏頭白,馬生角,乃可許耳。”

    空館

    寂寞誰家院,憑來客夢家[1]。吟聲振高閣,落得瓦松花[2]。

    【注释】

    [1]憑:任憑。唐王建《原上新居》詩之十一:“古碣憑人搨,閑詩任客吟。”詩意謂主人不在,任憑來客到此空館作思家之夢。

    [2]瓦松:生長在屋瓦上或深山石隙中的一種草,葉細長而尖。

    夜夢故人

    半是離鄉半夢鄉,西風卷葉雨鳴廊。雲將隻影穿關塞[1],月與平生到屋梁[2]。珍重贈言多未解,斯須携手亦何妨[3]。覺來枕上無乾處,仿佛空簾去路長[4]。

    【注释】

    [1]隻影:一片孤單的雲影。

    [2]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謂夢故人來到家中。

    [3]斯須:見《思舊篇》注[25]。

    [4]空簾:指冷落的門窗。

    春風怨

    《雲翹》舞徹椒花筵[1],東風昨夜來無邊。吹成大地可憐色[2],都道看春宜少年[3]。此時多少繁華地,此時無限臨春思[4]。絳綃弟子平陽家[5],緑幘廚人館陶第[6]。桂館銅鋪四望通[7],濃裝冶服出當風。題來芍藥千花妒[8],顧罷胭脂一部空[9]。沈沈萬户歌鐘動[10],春風未醒紅顔夢[11]。照鏡都誇城北徐[12],窺臣總道牆東宋[13]。亦有空閨黯自傷,登樓終日尚凝妝[14]。圖中粉膩千行淚[15],錦上文迴一寸腸[16]。關山蕩子空回首[17],辛苦邊頭亦何有。歲歲常悲死别離,年年不見春楊柳。江南思客更傷神[18],望遠愁遮日暮塵。啼鶯枉自思公子[19],香草何曾見美人[20]。鶯飛草長誰爲主[21]?渺渺春江作歌苦。一夜飄殘吴苑花[22],五更卷散巫峰雨[23]。可憐東風作意吹[24],可憐春去不勝悲。人間無數閑哀樂,若問春風總得知。

    【注释】

    [1]《雲翹》:樂舞名。南朝梁元帝《玄覽賦》:“樂有《雲翹》之舞,牲非繭栗之牛。”椒花筵:舊俗,農曆新年向家長獻椒酒,表示拜賀之意。後稱新年合家團聚之筵席爲椒花筵。

    [2]可憐:可愛。白居易《長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户。”可憐色:可愛、可喜的景色。

    [3]看春:欣賞春天的景色;春游。

    [4]臨春:臨近春天,感到春天即將到來。

    [5]絳綃:紅色的細絹。弟子:古時稱戲劇、歌舞藝人。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平陽:平陽侯。漢曹壽封爲平陽侯,娶武帝姊陽信長公主。武帝常去平陽侯家,愛上平陽侯家歌女衛子夫,後立爲皇后。王昌齡《殿前曲》:“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6]緑幘:緑色頭巾。古代供膳僕役的服式,後亦爲一般地位卑賤者所服。館陶:指漢文帝之女、武帝之姑母館陶公主。館陶公主有宅第在長門,稱長門園,又名館陶園。《漢書·東方朔傳》載:館陶公主寡居,年五十餘,寵幸奴僕董偃。武帝臨幸館陶園,館陶公主引董偃拜見武帝。“董君緑幘傅韝,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胞人臣偃昩死再拜謁。’因叩頭謝。”

    [7]桂館:漢武帝造以迎神的宫館,在長安。《漢書·郊祀志下》:“公孫卿曰:‘仙人可見。……且仙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則作飛廉、桂館,甘泉則作益壽、延壽館,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後以桂館泛指道觀。杜甫《覆舟》詩之二:“竹宫時望拜,桂館或求仙。”銅鋪:門上作獸面形狀的銅環。四望通:謂宫觀内大門暢開,可眺望四方。《楚辭·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8]題來芍藥:《太真外傳》:“開元中禁中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得數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沉香亭前。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輦從。詔選梨園弟子中尤者,得樂一十六色。李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衆樂前,將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爲。’遽命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承旨由若宿酲,因援筆試之。”

    [9]胭脂:胭脂花,即紫茉莉。夏季開花,花有紫、紅、白、黄等色,供觀賞。句謂看過胭脂花後,餘花皆不足觀,故曰一部空。

    [10]沈沈:形容聲音悠遠隱約。歌鐘:歌樂聲。李白《魏郡别蘇明府因北游》詩:“青樓夾兩岸,萬家喧歌鐘。”

    [11]謂女子春夢未醒。

    [12]城北徐:城北徐公,古代美男子。《戰國策·齊策一》:“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13]牆東宋:宋玉,古代美男子。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序:“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然此女登牆闚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14]凝妝:盛妝。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15]粉膩:猶脂粉。代指美女。《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後宫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宫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王昭君)不肯,遂不得見。”後匈奴求親,元帝遣昭君往。

    [16]錦上文迴:《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爲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爲迴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悽惋。”

    [17]關山:關隘山嶺。樂府《木蘭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蕩子:指辭家遠出不歸的男子。隋薛道衡《昔昔鹽》:“關山别蕩子,風月守空帷。……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一去無消息,那能惜馬蹄。”

    [18]思客:作客在外的思家的人。

    [19]公子:謂年輕男子。《楚辭·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啼鶯:見下注[21]。

    [20]香草美人: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比於君。”蘇軾《前赤壁賦》:“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21]鶯飛草長: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22]吴苑:見《感舊其四》注[23]。

    [23]巫峰雨: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爲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24]作意:着意,加意。清王士禛《寄陳伯璣金陵》詩:“東風作意吹楊柳,緑到蕪城第幾橋。”

    獨酌感懷

    昔讀《游俠傳》[1],不恥輕薄名[2]。樗蒲與六博[3],世事浮雲輕。逢人獨意氣,出語好聰明。自謂六合寬[4],掉臂隨游行[5]。頽奡乃積久[6],憂疹來縱横[7]。萬事悔少作[8],念之傷人情。淺識關洛彦[9],薄假吴楚聲[10]。玄黄不與析[11],悔吝誰爲呈[12]?顛狂睠儕輩,稍稍乖前盟[13]。各欲自爲計,夙昔非其誠。飄然舍之去,氣結心怦怦[14]。麯糵腐腸物,吾乃託以生。暴棄豈自甘,舍此亦無成[15]。崦嵫没西景,迴薄無留精[16]。天地方肅殺[17],冰雪將峥嶸[18]。有酒儻不飲,明日誰逢迎[19]?

    【注释】

    [1]《游俠傳》:指《史記·游俠列傳》,書中記述朱家、劇孟、郭解的事迹。司馬遷認爲:“今游俠,其行爲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2]輕薄:輕佻浮薄。句謂不以人指其輕薄爲恥。

    [3]樗蒲:古代的一種博戲,以擲骰决勝負,得采有盧、雉、犢、白等稱。後世泛稱賭博爲樗蒲。六博:古代一種擲采下棋的博戲,共十二棋,六黑六白,兩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

    [4]六合:天地與四方;整個宇宙的巨大空間。

    [5]掉臂:自由自然地行游貌。元汪元亨《折桂令·歸隱》:“問先生掉臂何之?去雲外青山,山上茅茨。”

    [6]頽奡(ào):猶孤傲。乃:豈。積久:長久。謂孤傲豈能長久。

    [7]憂疹(zhěn):憂病,憂傷成病。來縱横:謂隨時隨地可能發生。

    [8]悔少作:對自己以前所寫的詩文感到不滿意。漢楊修《答臨淄侯箋》:“修家子雲,老不曉事,强著一書,悔其少作。”

    [9]關洛:關中和洛陽。彦:賢士,俊才。關洛彦:指關中張載和洛陽程顥、程頤,皆爲北宋理學家代表人物。

    [10]吴楚聲:指江南一帶輕柔綺美的詩文歌曲。薄假:稍微憑藉、采納。仲則指自己以前對正統的理教認識不够,而喜歡寫柔美艷麗的詩詞。清王昶《湖海詩傳小序》稱其“年未弱冠,已有煙月揚州之譽”。

    [11]玄黄:指天與地的顔色,玄爲天色,黄爲地色。析:分析,加以區分。句意謂不分玄與黄;猶不分黑白。

    [12]悔吝:悔恨。唐李咸用《猛虎行》:“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謂悔恨能向誰説。

    [13]睠:回視。儕輩:朋輩。乖:背離,違背。四句謂以狂妄之心去回顧朋輩,覺得他們有點違背以前的盟約。認爲他們都只爲自己的前途打算,以前訂盟並不出於真心誠意。

    [14]飄然:輕鬆地,輕易地。氣結:呼吸不暢;心情鬱悶。

    [15]麯糵:指酒。腐腸:腐蝕腸胃。古人每以指美酒佳肴。漢枚乘《七發》:“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四句意謂雖明知飲酒有害,而仍藉以爲生,並非甘於自暴自棄,但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16]崦嵫:山名,在甘肅省天水縣西境,傳説爲日落的地方。唐裴迪《南垞》詩:“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西景:暮色。亦喻暮年。唐于志寧《崔敦禮碑》:“而末流難止,西景易沉。”迴薄:謂循環相迫,變化無常。賈誼《鵩鳥賦》:“萬物迴薄,振蕩相轉;雲蒸雨降,糾錯相紛。”留精:留存精氣。

    [17]肅殺:猶言嚴厲摧殘。晉葛洪《抱朴子·用刑》:“蓋天地之道,不能純和。故青陽闡陶育之和,素秋厲肅殺之威。”

    [18]峥嶸:猶凛冽。唐羅隱《雪霽》詩:“南山雪乍晴,寒氣轉峥嶸。”

    [19]逢迎:見《金陵别邵大仲游》注[3]。

    寒鴉

    朔風吹城白日低,登樓四望懷慘悽。排空戰寂萬枯樹[1],樹樹上著寒鴉啼。寒鴉初來半天黑,同雲作陣風附翼[2]。飄蕭散落林岡頭[3],倪迂畫點米顛筆[4]。此鳥亦如雁隨陽[5],哀聲前後感詞客。有枝相借群依依,無巢可投轉惻惻[6]。三兩稍集空櫩端[7],告我日暮天且寒。無衣無褐欲卒歲[8],頓袖相對空長嘆[9]。舊巢同輩苦相傲[10],占得五更金井闌[11]。

    【注释】

    [1]謂狂風已停止,淩空的枯樹不再摇動,一片静寂。

    [2]同雲:《詩·小雅·信南山》:“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指下雪時的雲。同雲作陣:謂陰雲密佈。風附翼:烏鴉飛來時,翼下生風。

    [3]飄蕭:稀疏,稀落。林岡頭:山岡的樹頂上。

    [4]倪迂:元畫家倪瓚,字元鎮,號雲林居士。性好潔而迂僻,人稱倪迂。米顛:宋書畫家米芾,字元章。宋徽宗召爲書畫博士。因舉止顛狂,人稱米顛。

    [5]雁隨陽:雁隨着太陽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遷南徙,爲最具代表性的候鳥,故稱爲隨陽雁。唐李冶《送閻伯均往江州》詩:“唯有隨陽雁,年年來去飛。”

    [6]惻惻:凄涼,悲痛。晉歐陽建《臨終》詩:“下顧聽憐女,惻惻中心酸。”

    [7]櫩(yán):同“檐”,屋檐。

    [8]卒歲:度過年終。《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9]頓袖:甩袖,拂袖。

    [10]相傲:相互之間傲慢、輕視。

    [11]金井:有雕飾圍欄的井;井的美稱。南朝梁吴均《行路難五首》詩之四:“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倡家少女名桃根。貧窮夜紡無燈燭,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離宫百餘處,千門萬户不知曙。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丹梁翠柱飛流蘇,香薪桂火炊雕胡。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爲女何必粗。”

    曉起樓上

    甫有鴉驚樹,披衣洞竹樓[1]。平憐萬家夢,猶壓曉雲頭[2]。獨醒嗟何益[3],勞生此暫休[4]。朝霞如可掬[5],吾願訪丹丘[6]。

    【注释】

    [1]甫有:剛有。鴉驚樹:聽到樹上有鴉叫聲。洞:空洞。竹樓多孔隙。

    [2]平憐:無意地顧憐;平白無故地念及。萬家夢:謂萬家之夢猶爲曉雲所壓,意指衆人尚在睡夢之中。

    [3]獨醒:獨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辭·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杜甫《贈裴南部》詩:“獨醒時所疾,群小謗能深。”

    [4]勞生:《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後以“勞生”指辛苦勞累的生活。唐張喬《江南别友人》詩:“勞生故白頭,頭白未應休。”此暫休:只有此時能得到片刻的休暇。

    [5]掬:兩手相合捧物。

    [6]丹丘:傳説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辭·遠游》:“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

    雜詠

    其一

    海客有逐臭[1],夢人或忘妻[2]。單慮溺一往,豈伊智不齊[3]。蓄積偶違衆[4],群起相訶詆[5]。誰知一世事,各各行若迷[6]。化人斡真宰,無力能提撕[7]。作法笑姬旦,多言小宣尼[8]。積窮有難喻,況乃形氣睽[9]。惟當託莊誕,俯仰同醯鷄[10]。

    【注释】

    [1]逐臭:《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晝夜隨之而弗能去。”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衆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2]忘妻:漢劉向《説苑·敬慎》:“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

    [3]謂單獨地沉溺於思考一件事,豈是該人的智力不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