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十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卷三十八

    眉山苏轼诗七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其一

    偶随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试乞浆。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

    谿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

    其二

    北望飞尘苦画霾。洗心聊复寄东斋。珍禽声好犹思越。野橘香清未过淮。

    有信微泉来远岭。无心明月转空阶。一官仓庾真堪老。坐看松根络断崖。

    原选者评。有幽邃之趣。萧条高寄。尽得风流。前者结句用。老萧郎。亦本香山。能文好饮老萧郎。之句。容斋。引老元为例。而不引此疏矣。

    。容斋。三笔曰。东坡赋诗。用人姓名。多以老字足成句。萧渊。东轩。云。挂冠知有老萧郎。寿州龙潭。云。观鱼并记老庄周。病不起赴会。云。空对亲春老孟光。看潮。云。犹似浮江老阿童。赠黄山人。云。说禅长笑老浮屠。元长老衲裙。云。乞与佯狂老万回。

    。侍立迩英。云。定是香山老居士。赠李道士。云。知是香山老居士。蒜山亭。云。奇逸多闻老敬通。汶公东堂。云。一帖空存老遂良。次韵韶守。云。华发萧萧老遂良。游罗浮。

    云。还须略报老同叔。赠辩才。云。中有老法师。寄子由。云。青山老从事。赠眼医。

    云。忘言老尊宿。谢惠酒。云。青州老从事。谢饷鱼。云。谁似老方朔。赠吴子野扇。

    云。得之老月师。次韵李端叔。云。此是老牛戬。是皆以为助语。非真谓其老也。大抵七言则于第五字用之。五言则于第三字用之。若其他错出如。再说走老瞒。故人余老庞。老氵鼻宫妆传父祖。便腹从人笑老韶。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之类。皆随语势而

    然。白乐天云。每被老元偷格律。盖亦有自来矣。

    寄蕲簟与蒲传正

    兰谿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箸排霜脊。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慄。

    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花阴移。雾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局坐弹棋。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

    火冷灯青谁复知。孤舟儿女自嚘咿。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愿君静扫清香阁。卧听风漪声满榻。习习还从两腋生。请公乘此朝阊阖。

    原选者评。蒲性奢靡。故因寄箪而特作饥寒之语。以讽之。古人之谊也。昔郑群当暑湿之时。赠箪于昌黎。而韩诗有。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之句。妙想独造。此则当春寒之候。寄箪与传正。乃云。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命笔略同。然一则美其适用。

    一则愧其无用。虽脱胎仍是翻案也。

    施元之曰。蒲传正名宗孟。尝以书寄东坡云。晚年学道有所得。坡答之曰。闻所得甚

    高。然有二事特劝。一曰慈。二日俭。此诗云。雾帐银床。牙签玉局。亦可见其奉养矣。

    赠眼医王生彦若

    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

    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穀。

    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

    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

    原选者评。一意翻腾。发难送解。险语奇词。络绎奔会。令人可怖。可喜。忘其为有韵之文。

    李之仪所谓。极天地之变化者。此种是也。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

    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帛光绕胁。秃襟小袖雕鹘盘。大刀长剑龙蛇柙。

    两军鼓噪屋瓦坠。红尘白羽纷相杂。将军思重此身轻。笑履锋铓如一插。

    书生只肯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叫呼击鼓催上竿。猛士应怜小儿黠。

    试问黄河夜偷渡。掠面惊沙寒霎霎。何如大舰日高眠。一枕清风过苕霅。

    原选者评。将军轻履锋铓。而书生帷幄谈笑。似为文史牵掣。深其扼腕者。黄河惊沙掠面。

    不如苕雨言 一枕清风。岂诚闲寂为高。乃其叹息痛恨之至也。笔力山酋山卒。殆如刃发于硎。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梅花

    南行渡关山。沙水清练练。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殷勤小梅花。髣

    弗 吴姬面。

    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黄葵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芙蓉

    清飚已拂林。积水渐收潦。谿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原选者评。於衰落处写其丰韵。贫女之喻。凄然感怀。

    山茶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绿。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奴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原选者评。将以称美林逋。乃至谓。吴侬之佣贩。皆如冰玉。深一层说入。而林之神清骨冷。其为高节难继处。不待罗缕矣。轼论文章。尝有。郊寒岛瘦。之目。其读孟郊诗有云。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又尝论西台御史李建中之书。以为。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若此篇所言。则谓其诗如东野。而不能至于寒。书似西台。而又不嫌于肉。是兼有孟。李之所长。尽去孟。李之所短也。后人多于。西台句。误会其意。此未深考耳。

    。归田录。曰。处士林逋居於杭州西湖之孤山。逋工书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车舟。颇为士大夫所称。又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音浮动月黄昏。评诗者谓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又其临终为句云。茂陵他日求遗草。犹喜初无封禅书。尤为人称诵。自逋之后。湖山寂寞。未有继者。香祖笔记。曰。郎瑛。七修类篡。举东坡跋林和靖诗。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以西台为南唐李建中。谬甚。南唐太弟太傅李建勋。非建中也。建中宋初人。为西京御史。

    故称。西台。其书与杨风子先后齐名。苏黄常称之。郎未知也。

    溪阴堂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原选者评。高斋诗话曰。子美。杜甫。诗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坡题真州范氏奚谷堂诗。盖用老杜诗意也。

    送穆越州

    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公松柏蔚苍颜。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

    旧政犹传蜀父老。先声已振越谿山。樽前俱是蓬莱守。莫放高楼雪月闲。

    原选者评。赵次公曰。蓬莱守盖穆。既守越。而先生将守登。越谓之蓬莱者。元微之守越。

    以州宅夸白乐天诗云。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在蓬莱。今越州有蓬莱阁。及以酒名也。

    登州有莱山依郭。乃蓬莱县。故越。登皆可称蓬莱守。

    金山妙高台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原选者评。若先谈妙高之胜。而别称赤松。蓬莱。以作波澜。便是人人意中所有。妙在於未入题之前。作破空而来之势。远望山参。若攒图之托霄上。

    赠杜介并引

    元丰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几先自浙东还。与余相遇於金山。话天台之异。以诗赠之。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秋风吹露。翠显香袅袅。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

    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妻拏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了。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马要。

    时从佛顶岩。驰下变莲沼。

    原选者评。不述杜介之话。而自述梦游。使实境从空中出。笔端玲珑缥缈。不落尘凡。

    赵次公曰。仙葩发茗碗。翦刻分葵蓼。此言其所点茶之详也。先生。十八罗汉颂后跋。

    后。轼家藏十六罗汉像。每设茶供。则化为白乳。或凝为花木桃李芍药。仅可指名。

    送杨杰并引

    无为子尝奉使登泰山绝顶。鸡一鸣见日出。又尝以事过华山。重九日饮酒莲花峰上。

    今乃奉诏与高丽僧统游钱塘。皆以王事。而从方外之乐。善哉未曾有也。作是诗以送之。

    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

    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滟黄花酒。浩歌驰下腰带革呈。醉舞崩崖一挥手。

    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

    三韩王子西求法。凿齿弥天两勍敌。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

    原选者评。直叙三事。奔荡之音。欝为壮伟。昔李白登华山落雁峰曰。恨不携谢眺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此诗奇胜。亦足与泰华争巍峨矣。

    赵夔曰。元祐二年。高丽僧义天。航海问道至明州。传云。义天弃王位出家。上疏乞遍历丛林。问法受道。有诏朝奉郎杨杰次公馆伴。所至吴中。诸刹皆迎饯如王臣礼。

    次韵送徐大正并序

    公自注。尝与余约。卜邻於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

    别时酒酉戋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原选者评。因有卜邻之约。故曰。无价青山为我赊。因与同舟。故曰。多情明月邀君

    共。运实於虚。钩绵秀绝。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无复号云声。空余舞杯手。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纪其异。本末得细剖。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原选者评。猿化石。石化道士。都是课虚责有。此特偶尔以文为戏。非。武昌铜剑歌。等可比也。故结出。吾言其妄云。得之亡是叟。见所谓妄者。乃不妄。不妄者。乃妄耳。

    吕氏。童蒙训。曰。此诗穷极。思致出新意于法表。前贤所未到。然学者专力于此。则亦失古人作诗之意。

    韩驹曰。东坡作文。如天花变现。初无根叶。不可揣测。如作。醉石道士。诗。共二十八句。

    却二十六句作假说。惟用两句收拾。及作鹤叹。则又替鹤分明。

    海市并引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於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於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廩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原选者评。海市只是重楼翠阜。此固不尽形容。亦正不能形容也。从未见之前。既见之后。

    与岁晚得见之异。结撰至思。炜炜精光。欲夺人目。

    。文昌杂录。曰。余见光禄卿解宾王说登州。每晴霁烟雾中有城阙楼阁。人物车马。鸡犬往来之状。彼人谓之。海市。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参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

    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次韵胡完夫

    青衫别泪尚斓斑。十载江湖困抱关。老去上书还北阙。朝来挂笏看西山。

    相从杯酒形骸外。笑说平生醉梦间。万事会须咨伯始。白头容我占清闲。

    送范纯粹守庆州

    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

    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羽旄照城阙。谈笑安隔隅。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雏。吾知邓平叔。不斗月支胡。

    原选者评。旧德之思。良友之谊。勤勤恳恳。意余其词。

    施元之曰。范纯粹字德孺。文正公之季子。哲宗即位。以直龙图阁京东转运副使。代其兄忠宣公守庆。请弃所侵西夏地曰。争地未弃。则边隙无时可除。于是还四砦。而夏人服此。诗言文正公在仁宗时。李元昊叛命。讫以计降之。德孺守庆州。竟如先生所期云。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录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原选者评。苕奚谷渔隐丛话。曰。东坡破题。惠崇画诗。此正是二月景致。是时河豚已盛

    矣。欲上之语。似乎未稳。

    。图画见闻志。曰。建阳僧惠崇。尤工小景。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

    。清波杂志。曰。崇非但能诗画。亦有名世。谓惠崇小景者是也。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

    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竹簟水风眠书永。玉堂制草落人间。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原选者评。轼始因免汝州居住。而居宜兴。其后海外北还。无以为归。复暂至常州。才两月而已。是诗应作於元丰乙丑春。放归阳羡之时。故以柳絮飞时发兴。其住常州。亦止两月余。

    闾里之约。盖终不遂其乐也。

    次韵朱光庭初夏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原选者评。唐人传诵之语。一经裁剪对仗。辄觉别调氛氲。

    。艺苑雌黄。曰。陈辅之以。新唐书。改柳公权。殿阁生微凉。为。殿桷生余凉。此两字有功於修词。予谓辅之此语无甚意义。今世所传多只用公权旧语。故东坡诗云。独咏微凉殿阁风。不闻有殿桷余凉。之说。

    。困学纪闻。曰。谏苑君方续承业。隋乐运字承业。录夏殷以来谏争事。名谏苑。文帝览而嘉焉。注谓。南史。李承业作谏苑。误矣。送贾讷倅眉二首录一首

    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父老得书知我在。蓬蒿亲手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舞。更听萧萧风雨哀。便与甘棠同不翦。苍髯白甲待归来。

    原选者评。为情造文。通篇独就。青松回环。往复。语浅而思深。

    题文与可墨竹并引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

    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诗。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余最。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原选者评。集中有。书文与可墨竹绝句序。曰。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而诗有。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之句。盖作于为王执中题画之前一年。其作。墨君堂记。谓与可能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

    而属余为文以颂君德。又称其画竹之工。以为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

    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於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由此文观之。轼自谓。赏会独余最者。良非虚语。而文同必待轼来。令作诗其侧。亦见知己。惟此一人。岂特笔墨相推重已哉。

    武昌西山并引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谿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谿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语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