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十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卷三十七

    眉山苏轼诗六

    东坡八首并引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於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方。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

    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遗我三寸甘。照坐光卓荦。

    百栽偿可致。当及春冰渥。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家有十亩竹。无时容叩门。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从我於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原选者评。轼答秦太虚书曰。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施元之曰。先生儋耳手泽云。杞人马正卿作太学生。清苦有气节。学者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少时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壁上。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诗中马生即其人也。江南有蜀士谓王文甫也。文甫嘉州犍为县人。居於武昌。容斋三笔。曰。苏公责居黄州。始自称东坡居士。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白公有。东坡种花。二诗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又云。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又有。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又有。别东坡花树诗。

    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皆为忠州刺史时所作也。苏公在黄正与白公忠州相似。因忆苏诗如。赠写真李道士。云。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赠善相程杰。云。

    。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送程懿叔。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入侍迩英。云。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而跋曰。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某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从。

    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晚节闲适之乐。去杭州云。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序曰。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则公之所以景仰者。不止一再言之。非东坡之名偶尔暗合也。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遮眼文书元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

    畏人默坐成痴钝。问旧惊呼半死生。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

    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

    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原选者评。家常语愈浅愈真。安节以下第来黄州。大全集。杂说。有。侄安节远来饮酒。

    乐甚。以识一时盛事之言。此三诗但作喟叹。未见其乐也。然以谪居岑寂之中。有骨肉远来聚首。秉烛寒宵。絮语不倦。悲之所发。即其乐之所形。此与。冬至日赠安节。诗所云。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者。情怀约略相似。岐亭道上见梅花。

    戏赠季常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原选者评。陈忄造喜蓄声妓。此作体近香奁。似有所指者。故谓之戏赠。轼与忄造交好。诗文无所拘忌。若河东君。秀英君之名。因而流布。非是轻薄为文。正可见其忘形无间也。

    方回曰。一点芳心雀口卓开。此句最佳。坡天人也。作诗不拘法度。而自有生意。雀之为物。尝冻口卓梅开。本无情於梅。下此语。乃若不胜情者。尾句盖谓季常侍儿病起新妆。行当于钗头见此花。欲其出以侑樽也。豆秸灰出。文酒清话。王勉。雪诗。上天烧下豆秸灰。乌李从教作白梅。亦俚语。世传以为戏者。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云。龙丘子。自洛之蜀。载二侍女。戎装骏马至溪山佳处。辄留数日。见者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庵居士。作。临江仙。赠之云。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蜀路。却是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龙丘子。即陈季常也。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

    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

    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宁随薄俗移。二子有灵应抚掌。吾孙还有独醒时。

    原选者评。因姓援古以著题。古人所有也。只咏孟嘉。徐邈二人事。承说到底。章法独创。

    后人亦未见有效之者。

    。苕溪渔隐丛话。曰。此诗不止天生此对。其全篇用事亲切。尤为可喜。皆徐孟二人事也。

    方回曰。全用徐孟二人饮酒事。以其泉下有灵。却笑厥孙不饮善滑稽者。

    次韵和王巩六首录一首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 。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原选者评。俯视一切。交集百端。起二句。匪由作意所能得。

    。志林。曰。昔为凤翔幕。过长安见刘原父。留吾剧饮。数日酒酣。谓吾曰。昔陈季弼告陈元龙曰。闻远近之论。谓明府骄而自矜。元龙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先主。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安是录哉。

    因仰天太息。此亦原父之雅趣也。吾后在黄州。作诗云。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盖记原父语也。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

    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

    缩颈夜眠如冻龟。雪来惟有客先知。江边晓起浩无际。树杪风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方知阳气在流水。沙上盈尺江无澌。

    随风颠倒纷不择。下满坑谷高陵危。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沾裳细看若刻镂。岂有一一天工为。霍然一麾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世间苦乐知有几。今我幸免沾肤肌。山夫只见压樵担。岂知带酒飘歌儿。

    天王临轩喜有麦。宰相献寿嘉及时。冻吟书生笔欲折。夜织贫女寒无帏。

    高人著履踏冷冽。飘拂巾帽真仙姿。野僧斫路出门去。寒液满鼻清淋漓。

    洒袍入袖湿靴底。亦有执版趋阶墀。舟中行客何所爱。愿得猎骑当风披。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夫驰。敲冰煮鹿最可乐。我虽不饮强倒卮。

    楚人自古好弋猎。谁能往者我欲随。纷纭旋转从满面。马上操笔为赋之。

    原选者评。岩壑高。人物错杂。大处浩渺。细处纤微。无所不尽。可抵一幅王维。江干初

    雪图。六一诗话。称。有进士许洞。尝会诸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

    水。风。云。竹。石。花。草。霜。雪。星。日。禽鸟之类。诸僧皆阁笔。卢陵集。颖州雪诗。其序则曰。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等字。皆请勿用。禁体物语。非是欧阳创之也。特以颍州宾主一时之盛。遂成佳话耳。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红梅三首录一首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原选者评。不著意。红字。则泛衍。然一落色相。则又如涂涂附矣。石延年句。岂不精切。

    而诗谓其不知梅格。知此者。可与言诗。

    陈季常见过三首录二首

    仕宦常畏人。退居还喜客。君来辄馆我。未觉鸡黍窄。东坡有奇事。已种十亩麦。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

    送君四十里。只使一帆风。江边千树柳。落我酒杯中。此行非远别。此乐固无穷。

    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同。

    寒食雨二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雨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感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原选者评。二诗后作尤精绝。结四句固是长歌之悲。起四句乃先极荒凉之境。移村落小

    景。以作官居情况。大可想矣。后人乃欲将此四句。裁作绝句。以争胜王韦。是乃见山忘道也。

    贺裳曰。黄州诗尤多不羁。小屋如渔舟。氵蒙氵蒙水云里。一篇最为沉痛。

    鱼蛮子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於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原选者评。分明指新法病民。出赋租者不如鱼蛮之乐也。忽又念及算舟车者。笔下风生凛凛。史记。平准书。述卜式之言。以结全篇曰。烹弘羊。天乃雨。不更益一字。而意已显。此诗结云。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亦不待明言其所以然。可称诗史。

    吊李台卿并引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既罢居於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台卿。光州之妻党也。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垂头老鹳雀。烟雨霾七窍。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徐徐步其澜。极望不可徼。却观原妩媚。士固难轻料。

    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纵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

    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原选者评。看书眼如月。数语可谓心折膺服矣。却先从人所共笑处为之写生传神。可笑

    处实是可笑。可敬处实是可敬。写来俱不遗余力。洵称一人知已。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

    造物本儿嬉。风噫雷电笑。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人人走江湖。一一操纲钓。

    偶然连六鳌。便为此手妙。空令任公子。三岁蹲海徼。长贫固不辞。一死实未料。

    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何人嗣家学。恨子儿尚少。嗟我与曹君。衰老世不要。

    空言今无救。奇志后必耀。吟君五字诗。义重千金吊。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

    原选者评。笑台卿者。多是偶然钓鳌之人。此诗要不专为台卿一人长太息也。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录三首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

    退之惊笑子美泣。问君久假何时归。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予戟。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划如太华当我前。跛欲上惊崷山卒。

    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原选者评。集句诗创自北宋。著于石延年。而工于王安石。至黄庭坚则目之为百家衣。言如小儿文褓也。是匪富有胸中。岂能亲切贯穿。然终非诗家所贵。观此数诗所以誉之者。至矣。言外正自有意在。

    。王直方诗话。曰。荆公始为集句。多者至数十韵。往往对偶。亲於本诗。盖以诵古今人诗多。或坐中率然而成始。可以为贵也。其后多有效之者。孔毅父尝集句赠东坡。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埽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原选者评。词旨温厚。意味深长。在集内近体诗中。更上一层。

    陆游曰。昔祖宗以三馆养士。储将相材。及官制行罢三馆。而东坡盖尝直史馆。然自谪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至於史馆亦废。故云。新埽旧巢痕。其用事之严如此。而。凤巢西隔九重门。则又李义山诗也。

    方回曰。东坡初贬黄州之年。即细雨梅花。关山断魂之时也。次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见陈忄造季常是以为女王城之诗。又次年正月二十日与潘邠老等寻春。是以有。事如春梦了无

    痕。之诗。又次年正月二十日尚在黄州。复出东门仍和此韵。乱山环合。四句。谓元丰官制行罢。废祖宗馆职。立秘书省以正字校书郎等为差除资序。而储士之意浅矣。观此等语。岂惟可以考大贤之出处。亦可见时事之更张。仁庙之所以遗燕安于后世者。何其盛。熙丰之政。所以大有可恨者。何其顿衰。坡下句云。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又可痛坡翁一谪数年。甘心於渔樵而忘返也。

    南堂五首录一首

    扫地烧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邢居实曰。东坡此诗。尝题於余扇。山谷初读以为是刘梦得所作。

    。齐安拾遗。曰。夏澳口之侧。本水驿。有亭曰临皋。郡人以驿之高坡。上筑南堂。为先生游息。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

    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阴阳有时雨有数。民自天民天自恤。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虽是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

    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

    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郁。

    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

    原选者评。先将旱势写得淋漓极致。以待下二章转阕。反覆详尽。清绝滔滔。呼作。快哉谣。不虚也。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沛然例赐三尺雨。造化无心怳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不为龙所隔。蓬蒿下湿迎晓来。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原选者评。旱而得雨。因雨而筹及于破陂之漏水。思作塘以遮泉。由去年今年。而并预算明年。绝不为愁霖计者。三诗如各自成章。乃正其神明于断续合离之法。东坡先生年谱。曰。元丰壬戌。先生在黄州。寓居临皋亭。就东坡筑雪堂。自号东坡居

    士。以东坡图考之。自黄州门南至雪堂。四百三十步。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其名盖起于此。先生自书。东坡雪堂。四字以榜之。先生自临皋迁雪堂。在壬戌十月之后。和孔毅父诗云。去年太岁空在酉。乃指去年辛酉言之也。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麴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原选者评。前两章言旱言雨已。各词意周浃。此章言甚雨。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二句。情状已尽。下只就杨道士为言。与雨旱都不相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