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楼赋并叙》赏析和鉴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城里的里巷便会一起倒塌了。总之,这次的水患与汉代的水患比起来,有过之无不及。作者描写水患由远到近,由大景到中景,由地而到天空,层次分明。同时,不仅写了水涨的时刻,而且还表现了水退后的情景:冬季来临时,水才自退。“栖流枿于乔木,遗枯蚌于水裔”。(流枿,为漂流来的树木的根株,它们挂在高高的乔木上、留下枯死的蚌壳在水边。这次黄泛中,徐州得以保全,客人认为是“天意”。大家靠天保佑,才化险为夷。因此,他与苏轼才能穿着整整齐齐的礼服,摆设宴席,以酒相劝,“饮酣乐作,开口而笑”。以为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天赐的。

    客人的感慨,引出苏轼的的一番议论。苏东坡从“乐”字提出了一个哲理的命题:“今夫安于乐者,不知乐之为乐也,必涉于害者而后知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生活的甜美,苏轼在九百年前能概括出这种体验,实在难能可贵。接着,作者用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字句,描绘登黄楼而“四顾”时所见到的景况:首先是个全景镜头,极力描写徐州形势之美、天宇宏大,青山绕城,地理位置重要。“平皋衍其如席,桑麻蔚乎斾旆,画阡陌之纵横,分园庐之向背。放田渔于江浦,散牛羊于堙际。”(平皋为平坦的水田。)徐州城外水田很多,桑麻茂盛。道路纵横,村庄密集。江边有田夫耕作,渔人捕鱼,牛羊牧放于山边。这是描绘徐州的物产丰富,生活安定。且清风阵阵吹来,云彩浓密,气候也适宜,山川时隐时现,千里空阔辽远。这画面里蕴含着一个“乐”字。概括之后,便从东、南、西、北四方,逐层描绘了徐州各方的具体形势。但是各方又各有特点,东望重点写水,写水又突出了有名的百步洪,那里船舶纷杂,鱼鳖丰富、潜水的人在怒涛中嬉戏。水声如雷,“城堞为危”。轰鸣的水声似乎能把城墙都震塌了。一个夸张,形容百步洪的非比寻常。南望重点写山。戏与台,巨佛峰等山都高耸云端,站在山上,下望徐州城,只见楼阁巍峨,十分壮丽。西望重点写田园庄稼、白鸟飞鸿。北望重点写河及泗水上的商旅船只一直靠近城边。这些描写重点突出,这么描写徐州是有深义的: 即徐州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关系国家安危,这里不仅地理形势重要,而且物产丰富。可是,黄泛之后,朝廷却不把徐州列入重点救济的范围内,是缺乏眼光的,这也就是“微言大义”了。一般而言,从东、南、西、北四方来铺陈描写是赋体的惯用安排层次的方法,但是苏辙采用这个方法,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徐州的四周形势,而是为了表达他的“微言”,所以,这便同那种为铺陈而铺陈的描写有区别了。接着《黄楼赋》转过笔锋描绘日落月出的景观:“金钲涌于青嶂,阴氛为之辟易,窥人寰而直上,委余彩于沙碛,激飞楹而入户,使人体寒而战栗……”(金钲,是古代军中似钟但狭而长的乐器,这里是以它比喻月亮。) 月亮从青色山峰上涌出来,阴气消失,她看着人间而缓缓上升,将光彩投射到河边的沙碛上,钻进高楼的门窗,使人感到凉飕飕的。用金钲比月亮,非常形象; 一个“涌”字,将山间雾气里的明月写得逼真。一个“窥”字,将月亮拟人化,写出月亮的神情状态,她似乎对人间的一切饶有兴趣。这时,一切活动的东西都停止活动了,只有流水“荡谲”的声响。在这宁静的时候,可以尽情地起舞、豪饮,从而遗弃一切忧患,产生超然自得的感受。别的都不用管他了,且看项羽、刘戊 (刘邦的弟弟)、唐将李光弼、张建封,他们生前“战马成群,猛士成林,振臂长啸、风动云兴”,何等的权势喧天,但是一旦“势穷力竭”,不都化为虚空了吗? 古人既逝,闵河决口也成了过去,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无处不在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与其忧忧戚戚,不如痛痛快快地喝酒算了。这里,苏轼似乎是“万事不系于心”,实际是故作旷达,其实,他的忧患比别人浓厚得多。苏轼常常表现出“出世”的思想情绪,实际他倒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物,苏辙很了解其兄,故表现苏轼时颇得“神似”。客人被苏轼的议论征服了,他们高兴地笑了,一个个醉得东倒西歪,直到星河倾斜,月亮落山,大家互相扶持走出黄楼。

    四年后,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赋《前赤壁赋》,和《黄楼赋》相比,流露出的思想矛盾有其相似之处,而且两赋结尾的意境也极为相似,对照欣赏,将会莸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