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总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陈无己 美成笺奏杂着俱善,惜为词掩。

    王灼《碧鸡漫志》 贺方回、周美成、晏叔原、僧仲殊各尽其才力,自成一家。贺、周语意精新,用心甚苦。前辈云:“《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戚氏》柳所作也,柳何敢知,世间有《离骚》,惟贺方回、周美成时时得之。

    又 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贺方回初在钱塘,作《青玉案》,鲁直喜之,赋绝句云:“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贺集中如《青玉案》者甚众。大抵二公卓然自立,不肯浪下笔,故予谓:“语意精新,用心甚苦。”

    又 崇宁间建大晟乐府,周美成作提举官,而制撰官又有七。万俟雅言元佑诗赋科老手也,三舍法行,不复进取,放意歌酒,自称大梁词隐,每出一章,信宿喧传都下,政和初召试补官,置大晟乐府制撰之职。新广八十四调,患谱弗传,雅言请以盛德大业及祥瑞事迹,制词实谱。有旨:“依月用律,月进一曲。”自此新谱稍传。时田不伐亦供职大乐,众谓乐府得人云。

    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 乐府传播,风流自命,又性好音律,如古之妙解,顾曲名堂,不能自已。(《攻媿集·清真先生文集序》)

    强焕《毛刻片玉词序》 一觞一咏,句中有眼,脍炙人口者,又有馀声洋洋乎在耳。公之词,其橅写物态,曲尽其妙。

    刘肃《朱刻片玉集序》 周美成以旁搜远绍之才,寄情长短句,缜密典丽,流风可仰。其征辞引类,推古夸今,或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真足冠冕词林。

    张端义《贵耳集》 美成以词行,当时皆称之,不知美成文章大有可观,惜以词掩其它文也。

    陈郁《藏一话腴》 清真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知美成词为可爱。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清真词多用唐人诗句檼栝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

    张炎《词源》 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后,少得存者,由是八十四调之声稍传。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而于音谱且间有未谐,可见其难矣。作者多效其体制,失之软媚而无所取。此惟美成为然,不能学也。

    又 美成词,只当看他浑成处,于软媚中有气魄,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惜乎意趣却不高远。所以出奇之语,以白石骚雅句法润色之,真天机云锦也。

    沈义父《乐府指迷》 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学者看词,当以《周词集解》为冠。

    又 古曲谱多有异同,至一腔有两三字多少者,或句法长短不等者,盖被教师改换,亦有嘌唱一家多添了字。吾辈当以古雅为主,如有嘌唱之腔,不必作;且必以清真及诸家目前好腔为先可也。

    程鉅夫 予于近世诸家乐府,惟清真犂然当于心。

    陆行直《词旨》 古人诗有翻案法,词亦然。词不用雕刻,刻则伤气,务在自然。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之骚雅、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取四家之所长,去四家之所短,此翁(张炎)之要诀,学者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不可与俗人言,可与知者道。

    王世贞《艺苑卮言·弇州山人词评》 《花间》以小语致巧,《世说》靡也;《草堂》以丽字取妍,六朝隃也。即词号称诗馀,然而诗人不为者何也?其婉娈而近情也,足以移情而夺嗜;其柔靡而近俗也,诗啴缓而就之,而不知其下也。之诗而词,非词也;之词而诗,非诗也。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温、韦艳而促,黄九精而险,长公丽而壮,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词之变体也。

    又 美成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以故价微劣于柳。

    毛晋《毛刻片玉词跋》 美成于徽宗时提举大晟乐府,故其词盛传于世……若乃诸名家之甲乙,久着人间,无待余备述也。

    仲雪亭 作词用意须出人想外,用字如在人口头,创语新,炼字响,翻案不雕刻以伤气,自然远庸。熟而求生,再以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之秀雅,史梅溪之句法,吴君特之字面,用其所长,弃其所短,规模研揣,岂不能与诸公争雄长哉?

    沈际飞 作词当以《清真集》为主,盖美成最为知音,故下字用韵,皆有法度。(冯金伯《词苑粹编》引)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词亦有初盛中晚,不以年代也。牛峤、和凝、张泌、欧阳炯、韩偓、鹿虔扆辈,不离唐绝句,如唐之初未脱隋调也,然皆小令耳。至宋则极盛,周、张、柳、康,蔚然大家。至姜白石、史邦卿则如唐之中,而明初比晚唐。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

    又 周美成不止能作情语,其体雅正,无旁见侧出之妙。

    沈谦《填词杂说》 学周、柳不得见其用情处,学苏、辛不得见其用气处,当以离为合。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 余常与文友论词,谓小调不学《花间》则当学欧、晏、秦、黄。《花间》绮琢处,于诗为靡,而于词则如古锦,纹理自有黯然异色。欧、晏蕴藉,秦、黄生动,一唱三叹,总以不尽为佳。清真、乐章以短调行长调,故滔滔莽莽处如初唐四杰作七古,嫌其不能尽变。至姜、史、高、吴,而融篇炼句琢字之法无一不备。

    先著《词絜》 美成词,乍近之觉疏朴苦涩,不甚悦口,含咀久之,则舌本生津。词家正宗则秦少游、周美成,然秦之去周,不止三舍,宋末诸家皆从美成出。

    又 韵小乘也,艳下驷也,词之工绝处乃不主此,今人多以是二者言词,未免失之浅矣。盖韵则近于佻薄,艳则流于亵媟,往而不返,其去《吴骚》市曲无几。必先洗粉泽,后除琱缋,灵气勃发,古色黯然,而以情兴经纬其间,虽豪宕震激而不失于粗,缠绵轻婉而不入于靡,即宋名家不一种,亦不能操一律以求。美成之集,自标清真,白石之词,无一凡近,况尘土垢秽乎!

    贺裳《皱水轩词筌》 长调推秦、柳、周、康为协律。然康惟《满庭芳》冬景一词,可称禁脔,馀多应酬铺叙,非芳旨也。周清真虽未高出,大致匀净,有柳花亸之致,沁人肌骨处,视淮海不徒娣姒而已。弇州谓其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信然;谓其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则不尽然,但生平胜景处为多耳。

    彭孙遹《金粟词话》 宋人张玉田论词,极推少游、竹屋、白石、梅溪、梦窗诸家,而稍诎美成……美成词如十三女子,玉艳珠鲜,正未可以其软媚而少之也。

    陈子宏 近日词惟周美成、姜尧章,而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此说固当,然词曲以委曲为体,徒狃于风情婉恋,则亦易厌,回视苏、辛所作,岂非万古一清风哉?(沈雄《古今词话》引)

    汪懋麟《棠村词序》 予尝论宋词有三派,欧、晏正其始,秦、黄、周、柳、姜、史、李清照之徒备其盛,东坡、稼轩放乎其言矣。其馀子无非单词只字,可喜可诵,苟求其继,难矣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片玉词》 邦彦妙解声律,为词家之冠,所制诸调,非独音之平仄宜遵,即仄声字中上去入三声,亦不容相混,所谓分刌节度,深契微芒,故方千里和词,字字奉为标准。

    夏秉衡《历代名人词选自序》 唐末、五代、李后主、和成绩、韦端己辈出,语极工丽,而体制未备。至南北宋而作者日盛,如清真、石帚、竹山、梅溪、玉田诸集,雅正超忽,可谓词家上乘矣。

    张惠言《词选自序》 宋之词家,号为极盛,然张先、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张炎、渊渊乎文有其质焉;其荡而不反,傲而不理,枝而不物,柳永、黄庭坚、刘过、吴文英之伦,亦各引一端,取重于当世。

    包世臣《月底修箫谱序》 意内而言外,词之为教也。然意内不可强致,言外非学不成,是词说者,言外而已。言成则有声,声成则有色,色成而味出焉,三者具,则足以尽言外之才矣。若夫成人之速者莫如声,故词名倚声。声之得者又有三:曰清,曰脆,曰涩。不脆则声不成,脆矣而不清则腻,清矣而不涩则浮。屯田、梦窗不以清伤气,淮海、玉田不以涩伤格,清真、白石则能兼三矣。以言意内,惟白石、玉田耳,淮海时时近之,清真、屯田、梦窗皆去之弥远。而俱不害为可传者,则以其声之幺眇铿盘,恻恻动人,无色而艳,无味而甘故也。

    田同之《西圃词说》 王渔洋司寇云:“温、韦生而《花间》作,李、晏出而《草堂》兴,此诗之馀而乐府之变也。语其正,则南唐二主为之祖,至潄玉、淮海而极盛,高、史其嗣响也。语其变,则眉山导其源,至稼轩、放翁而尽变,陈、刘其馀波也。有诗人之词,唐、蜀、五代诸人是也;文人之词,晏、欧、秦、李诸君子是也;有词人之词,柳永、周美成、康与之之属是也;有英雄之词,苏、陆、辛、刘是也。至是,声音之道乃臻极致。”小调不学《花间》则当学欧、晏、秦、黄。欧、晏蕴藉,秦、黄生动,一唱三叹,总以不尽为佳。清真以短调行长调,滔滔莽莽,嫌其不能尽变。至姜、史、高、吴,而融篇炼句琢字之法,无一不备矣。(按此条全袭《远志斋词衷》者)

    又 弇州谓美成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愚谓词中情景,不可太分,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又 华亭宋尚木征璧曰:吾于宋词得七人焉,曰永叔秀逸,子瞻放诞,少游清华,子野娟洁,方回鲜清,小山聪俊,易安妍婉。若鲁直之苍老而或伤于颓,介甫之劖削而或伤于拗,无咎之规检而或伤于朴,稼轩之豪爽而或伤于霸,务观之萧散而或伤于疏,此皆所谓我辈之词也。苟举当家之词,如柳屯田哀感顽艳而少寄托,周清真蜿蜒流美而乏陡健,康伯可排叙整齐而乏深邃。其外则谢无逸之能写景,僧仲殊之能言情,程正伯之能壮采,张安国之能用意,万俟雅言之能协律,刘改之之能使气,曾纯甫之能书怀,吴梦窗之能迭字,姜白石之能琢句,蒋竹山之能作态,史邦卿之能刷色,黄花庵之能选格,亦其选也。

    郭麐《灵芬馆词话》 词之为体,大略有四:风华流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晏元献、欧阳永叔继之。施朱傅粉,学步习容,如宫女题红,含情幽艳,秦、周、晁、贺诸人是也,柳七则靡曼近俗矣。姜、张诸子,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梦窗、竹窗,或扬或沿,皆有新隽,词之能事备矣。至东坡以横绝一代之才,凌厉一世之气,间作倚声,意若不屑,雄词高唱,别为一宗,辛、刘则粗豪太甚矣。其馀幺弦孤韵,时亦可喜。溯其派别,不出四者。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矣。

    又 读得清真词多,觉他人所作都不十分经意。钩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钩勒便薄,清真愈钩勒愈浑厚。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清真集大成者也;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是为四家,一代领袖,馀子荦荦,以方附庸。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斲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謦欬弗违,斯入矣。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缋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余所望于世之为词人者盖如此。

    又 清真浑厚,正于钩勒处见,他人一钩勒便刻削,清真愈钩勒愈浑厚。

    又 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

    又 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然清真沈痛至极,仍能含蓄。

    又 周、柳、黄、晁皆喜为曲中俚语,山谷尤甚,此当时之软平勾领,原非雅音。若托体近俳而择言尤雅,是名本色俊语,又不可抹煞矣。

    又 词笔不外顺逆正反,尤妙在复在脱,复处无垂不缩,故脱处如望海上三山妙发。温、韦、晏、周、欧、柳推演尽致,南渡诸公,罕复从事矣。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词至南宋始极其工,秀水剏此论,为明季人孟浪言词者示救病刀圭,意非不足夫北宋也。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兹。

    陆蓥《问花楼词话》 词家言苏、辛、周、柳,犹诗歌称李、杜、骈体举徐、庾,以为标题云尔。无论三唐、五季佳词林立,即论两宋,庐陵翠树,元献清商,秦少游“山抹微云”,张子野“楼头画角”,竹屋之幽蒨,花影之生新,其见于《草堂》、《花间》不下数百家,虽藻采孤骞,而源流攸别。安得有综博之士,权舆三李,断代南渡,为《唐宋词派图》,爰黜淫哇,以崇雅词,词学其日昌矣乎?

    孙麟趾《词径》 高澹、婉约、艳丽、苍莽,各分门户。欲高澹学太白、白石,欲婉约学清真、玉田,欲艳丽学飞卿、梦窗,欲苍莽学苹洲、花外。至于融情入景,因此起兴,千变万化,则由于神悟,非言语所能传也。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元佑、庆历,代不乏人,晏元献之辞致婉约,苏长公之风情爽朗,豫章、淮海掉鞅于词坛,子野、美成联镳于艺苑,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固已同祖风骚,力求正始。……清真滥觞于其前,梦窗推波于其后,学者宗尚,要非溢美。

    汪稚松 茗柯《词选》,张皋文先生意在尊美成而薄姜、张,至苏、辛仅为小家,朱、厉又其次者。(《词学集成》引)

    刘熙载《艺概·词概》 周美成词,或称其无美不备。余谓论词莫先于品,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一个贞字。是以士大夫不肯学之,学之则不知终日意萦何处矣。

    又 周美成律最精审,史邦卿句最警炼,然未得为君子之词者,周旨荡而史意贪也。

    戈载《宋七家词选》 词学至宋,盛矣备矣,然纯驳不一,优劣迥殊,欲求正轨以合雅音,惟周清真、史梅溪、姜白石、吴梦窗、周草窗、王碧山、张玉田七人,允无遗憾。

    又 清真之词,其意澹远,其气浑厚,其音节又复清妍和雅,最为词家之正宗。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唐、五代词,不可及处正在沉郁。宋词不尽沉郁,然如子野、少游、美成、白石、碧山、梅溪诸家,未有不沉郁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