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羯磨受戒。至安居揵度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羯磨受戒。文分为三。第一彰无师弟过失。第二比丘以缘白佛。第三制立师弟摄养。初文二过。一为无师教授随缘起非。着衣不齐者。谓作象鼻等。乞食不如法者。谓乖乞仪。受不净食者。谓见闻残等。不净钵者。不以澡豆等洗。二无弟子瞻养。师僧命终。第二白佛如文。

    第三立制。文分为四。第一制立师弟。第二时诸比丘下师弟德行。第三尔时佛在下简所被人。第四世尊有如是教下教僧授法。初文复四。第一立有师弟。第二展转下明立利益。第三当如是下对益加请。第四。佛言下兴教正摄。初文。和上者梵音。或云和阇(此曰力生。此之翻对。不详所以)。或云优婆陀诃。及修郁波第耶。此等声虽相近。皆非正目。正曰邬波提耶(唐云依学)。或云亲教。言依学者。有其二义。一以学处依彼生故。二以解行依彼修故。言亲教者。以恒教授显异余师。善见十七云。和上者外国语。汉言知有罪知无罪。是名和上。言弟子者。得戒及修在我后。故名弟。即此戒等从我生。故名子。次利益者。五分十六云。从今以十利故。听诸比丘有和上。和上自然生心。爱念弟子如儿。弟子自然生心。敬重和上如父。勤相教诫。更相敬难。则能增广佛。法。使得久住。是则以教诫故不。坏法身。相瞻养故。不损道器。故曰久住增益广大。次请文二。一请师法。二摄受法。所以请法在僧中者。今古释云。为彰见闻具故。复有释云。欲使大众堕其见闻简择沙弥。非为量师。以和上须乞度人羯磨。今者思文捡义。未必须在僧中。以作此法。摄成师弟。成法元不由僧。岂劳众中加请。又以加请法后。始云自今已去等。又下正授戒法中。及尼受中并无请文。虽下尼揵度式叉本法中。有应求和上言。然亦不言僧中加请。又彼求和上已。次始云。式叉学戒已。若年满应与受大戒白四。五分十六。制立师弟共别行记。比丘一二三归。及善来受。佛言不应尔。时诸比丘作是念。但佛与比丘受戒。我等亦得。若得者应云何授。以是白佛。佛言。今听汝等。与比丘受戒。应作白四。即教从僧乞。乞已作白四。亦无请文。准斯文义。决定应然。理虽如是。然准僧祇。僧中加请行法亦好。彼文第二十三云。欲受具足人。初入僧中。一一头面礼僧足已。先求和上。偏袒等三请。俱舍亦云。来入戒坛。礼苾刍众。至诚发语。请亲教师。十诵云。欲受具人初来。应教次第头面。一一执足礼僧。礼已教受衣钵。受已应求和上。既有请法。理须许可。若不印顺。请法不成。次舍三语立白四法。所以尔者。以三语中未相摄受。既无师弟。彼此有失。故立白四制相摄受。欲使离过行成。克隆道法。又母经第一。有一病比丘。无供养者。病困笃已。即便命终。诸比丘等见此比丘。困笃命终。一无看病者。二无弟子。二俱无故。苦恼如是。往白世尊。佛即集诸比丘僧。从今已去。断三语羯磨。于十僧中白四羯磨。听使受具。于中文三。初制立白四。次对众陈乞。后正明与法。秉法者既有差言。计理不劳加请。问若不加请。岂成师耶。答以差秉法。即成阇梨。或准余文。请亦非妨。然行事者。须知部别。此初制立。未有检问说相等缘。非谓略无。

    次解师弟德行。于中文二。第一从初至五事失依止二师随事摄受仪轨。第二有五法下重明二师摄受之德。前文有三。第一至文同故不出。相摄受法。第二时诸弟子下呵责行法。第三时有新受戒下依止失不。前文有二。初和上行。次阇梨行。和上行中复二。初至如法治。和上摄法。第二和上于弟子所下弟子行法。前文有三。初简小取大。次简愚取智。后简无行取有行。此三文中。各有其三。谓起过呵责立制。就后第三立制文中。复分为三。初对和上制法。第二若弟子下列八行法。第三自今下不行结罪。其八行法。第一弟子有过。僧欲治罚。当应求僧。莫作若作劝令如法。第二若僧已作法竟。当须料理。令僧疾解。第三忏残。除其业累。且举悔中。重者为法。非谓余??不须料理。第四看病除其情恼。第五移处以安其形。第六除疑悔以法律。第七舍耶近以真教。第八将护当须二事。详其文意。应为此八。若合初二为七者非。申意离合。准义应知。次明弟子行法。于中文三。谓起过呵责立制。立制文二。初对人制法。次列共别两行。先明共行。共行复二。初列共行。八法如上。次不行者。违而结犯。次别行法亦二如前。前列行中。文分为三。初明白事方法。年少比丘不了行相。随所为作。皆须白师。故十诵五十八云。一切所作皆应白。除大小便啮齿木礼佛法僧。五分十六云。凡有所作。乃至剃头。若为人剃。皆应白。唯除大小便及用杨枝。僧祇二十五。随所作事。乃至浣染剃发。皆应白师。问齐几许得不白取与。半条綖半食。是名不白取与。若出僧伽蓝门。过二十五肘。应白而去。若经行若坐禅。应白令知处所。伽论第六。佛言应亲近和上。承事问讯随逐行。作事时应白和上。和上所作事应代作。除四种。谓大小行嚼杨枝。界内礼支提。凡欲出行。先须白师。白之法式。如常威仪。师既受白。筹量事伴八句如非。前七有过。遮不听去。第八无??。方依所请。得许可已。始宜束带。不得预严行相。后来白师。若远行者。五分十七。有诸弟子。临行时。辞和上阇梨。佛言不听临行时辞。要先二三日白师。师应筹量。所往处有可依止人。乃至听去。僧祇亦云。不得临行乃白。应先前一月半月预白。弟子欲至其方国土。师问去由。筹量可不。第二彼当清旦下。请法训诲。以资神解。祇律三十四云。日三教晨起日中向??教法者。若九部经波罗提木叉略广。若不能者。应教知罪轻重。知綖经义。知毗尼义。知阴界入义。知因缘义。教威仪。非威仪应遮。受经时。共诵时。坐禅时。即名教。若不受经共诵坐禅者。下至应教莫放逸。不如是教者。越威仪。此三教诫。随时量宜。不得常诵。不放逸言。第三当除去下报恩供养。广如文说。见论十六。若和上将去。着衣持钵。随和上后。不得近不得远。去和上七尺而行。又云。若和上多有弟子。一人供给。余者随意读诵。问所以须明弟子行行法者。答欲明师有训导功也。

    次辨阇梨行。于中文三第一无师起过。第二比丘白佛。第三制立师弟。于中文二。初制立依止阇梨及弟子。第二时诸比丘闻下明摄受法。前文有三。第一制立师弟。第二明立利益。第三对益加请。先解依止义。四门分别。一定能依止人。二定所依止人。三明共别行法。四辨依止失不。初门凡新受戒人。触途不了。犹若婴儿。莫知前趣。若不教授乳养心神。行既不成。岂能离过。故言新受戒比丘无人教授等。无人教授者。略有五义。一和上命终。二和上休道。三和上决意出界。四和上舍于畜众。五谓自身更求胜法。以此??无教授。制须依止。然有五人听无依止而住。一乐静比丘。二守护住处。三是病人。四瞻病人。此四五岁已下。五是五岁已上。有智慧者。然须依止。有其二人。一未满五岁。二愚痴比丘尽形寿依止。此愚痴人数犯众戒。行不自立。触恼僧者。此则须僧治罚。落在七羯磨中。若其过损不预大众。直犯众戒。行不立者。此求别人依止而住。次所依止人。阇梨有五。唯依止师得摄弟子。替和上处。余四阇梨不合摄授。要加请法。方成依止。论依止师行位有三。一十岁已上。二须有解慧。三能以八法摄受弟子。余诸行德。广如增五。次共别行有二。一共别行法顺而摄受。二呵责治法违而摄受。此等广随文解。不可悬言。次依止失不者。凡论依止有其三法。一请成师法。二相依住法。二白事行法。今言失者。但失下二。以初请法。必然不失。如和上出界外。亦言失依止。还是失下二法名失。不是失却请和上法。和上既然。阇梨亦尔。请成师法既也不失。后若还来。不须更请。但更起心作依住意。下之二法。还即续生。余杂失不。对文广明。次下释文。梵音阿阇梨。或阿祇梨。阿祇利此云正行。或云应可行。或云应供养。正曰阿遮梨耶。此云轨范。或云教授。言轨范者。谓即是戒。此戒得由阇梨秉法。故能秉者。称云轨范。或轨范者。谓教弟子轨则仪范。故云轨范。其教授者。见论云。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是我阇梨。准依僧祇二。十八云。欲请依止时。不得趣请。有五法成就。然后得请。何等五。一爱念。二恭敬。三惭。四愧。五乐住。是名五法应请依止。以有五法。故看阇梨犹如其父。次利益者。前立和上。已有两益。今制阇梨。还无二损。此则益利重重。故曰倍增流布。次请文二。先明请法威仪可知。正请五句。初句言对正行。第二自斥己名。第三正求摄受。第四愿垂摄受。第五自显求心。表己殷勤。故须三说。次许可知。五分。若如法乞竟。彼不语言汝莫放逸。是亦不成与依止。类余亦尔。

    次明摄受法。于中文二。一明摄法。文三如上。二师弟行法。各指同前。

    次呵责行法。文中有三。初不承事起过。次比丘白佛。后佛遣呵责。呵中复三。第一能呵之药。第二世尊既听下出所呵过。第三世尊既听下明呵违失。前文有二。初和上。次阇梨。凡呵责法。须具三种现前。一弟子二出过。三呵词。三中随??。是名非法。为此文言。不应不现前。及不出过呵责。又欲呵者。必须内怀慈愍。外现威肃。准过重轻。以设呵药。或有过重轻呵。过轻呵重。此则反增垢累。不成相利。然此五呵。不可定其轻。重。但量前机。应设何药。汝去者。一往逐之。莫入我房者。不许入屋。于外作使。容可得作。莫为我作使者。容许入房。一切执使。皆不得作。莫至我所者。不得至边。外事亦容得作。不与汝语者。言诲斯绝。虽绝诲言。事容营理。次依止师呵。大同和上。唯换第四句云。汝莫依止我住。此等并是别人行罚。僧法折伏。非此所明。次所呵过有三。谓举列结。列中增数。合有八五。究其不同。唯有十四。若离沙弥尼精舍。便有十五。作恶不耻。名曰无惭。于善不修。称云无愧。不祗师训。名不受教。犯下聚。故曰作非威仪。懈怠自居。名不恭敬。若作斯五情无愧。虽犯小??。亦合呵责。若其情恒谨摄。错误而为。但应方便开晓。令忏往??。次五难与语者。闻教抵拒。前不受教。闻言不行。恶缘坏行。不可交通。故曰与恶人为友。数近染缘。梵行难立。故曰往淫女家。次六个五。皆易第五句。一妇女家。二大童女家。三黄门家。四比丘尼精舍。五式叉及沙弥尼精舍。六看龟鳖。此等皆生讥染。妨废正修。随一即呵。不待满五。若对尼呵。应反说云。大童男家比丘精舍等。优婆塞经第三云。宁受恶戒。一日之中。断无量命根。终不畜养弊恶弟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谤无量善妙之法。坏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次师弟违失。随相可解。

    次明依止失不。于中文二。第一离明失不。第二世尊游罗阅下正明失法。前文有八。第一乐静等二人以自行立听无依止住而住。第二有两对四句。约心暂永明失不失。初之两句。作心永去。虽即日还。出界已失。后之两句。为作暂心。故出界时。依止不失。第三有四句。正明不了。教人合须依止。一众集不起。二不诵羯磨。三诵之不通。四所为多少。如余三律。不问有难无难。皆得一时为二三人秉法。此律有难时开。无难不得。见论十七云。一时为三人受戒。一时戒腊同无大小。第四两句。师徒违失。第五两句。虽无永去之心而作经宿之意。故出界时依止亦失。此失分齐。同前决意。以其依止。两情相舍。心隔即失。不待事隔。若无暂去。忽经宿者。有难不失。无难即失。因此料简依止时节。此律但开饮水洗足。小停息已。即受依止。五分十七。若一宿不受依止。乃至不听饮僧坊内水。若饮突吉罗。后有缘故。佛言。今听不受依止。乃至六宿。伽论第六云。佛言。听诸比丘。脱衣钵拭足尘洗足已。二三日。然后求依止。第六两句。互相简择。五分。作依正比丘应问。汝和上阇梨是谁。先住何处。诵何经。答若如法。应与作依止。若不如法。应语言。汝不识我。我不识汝。汝可往识汝处求依止。若疑应语小住。乃至六宿观之。合意者。应与依止。若不合意。应语如上。第七两句。病及瞻病。听无依止。第八两对四句。被治失不。初之二句。师弟互得。七羯磨法。师若得法。虽言不失。而无白事教诫之法。以师有过。弟子清净。若受白事教诫。师则有罪。弟子被治。三俱不失。师须诫约。令顺僧仪。次之两句。明得摈法。理实犯重。不摈亦失。此中但举得摈法者。对前得法为言。非谓未摈不失。又解得摈法者。事已彰露。无相依义。文中言失虽可犯重。未得摈法。事不彰露。亦成依住。

    次正明失。文中分二。初举缘白佛。第二世尊尔时下明失分齐。欲明失依止。先举须依止。人有两位。一五岁比丘者。谓始入五夏。应依十岁智慧人住。二若愚痴者。应尽形寿。十诵二十一云。从今听比丘五法成就。满五岁。不受依止。何等五。一知犯。二不知犯。三知轻。四知重。五诵波罗提木叉利。广说。虽复受戒岁多。不知五法。应尽寿依止他住。僧祇二十九云。若比丘不善知法。善知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如是比丘尽寿应依止住。母经第一。告诸比丘。从今已后。有出家者。至五腊要诵戒使利。若根钝者乃至百腊。亦应诵之。若故不诵。若先诵后时废忘。若复钝根不能得者。此等三人有四种过。一不得畜弟子。二不得离依止。三不得作和上。四不得作阇梨。是名不诵戒者罪。若准此律。但??师德者。即合尽形依止。次举失依止。文中增数有其八。五。据取不同。唯有其八。一师呵责。二去。三休道。四入戒场。五死。六五岁已上。七见本和上。八和上目下住。于初五中。除去第四。以不与依止。同第一故。次五有二。谓死五岁。三八五中。各有其一。中间四五。全无有异。此八之中。去休道死。师弟俱有。余之五种。一向是弟子。戒场失者。戒场为是别行法处。年小无知。恐为他误。但入即失。不待经宿。尔者暂至他界。亦是别行法处。何以不言入他界。失解他界。为是众僧住处。不虑坏行。开入不失。戒场非是众僧住处。入恐坏行。故入即失。见本和上者。本立阇梨。为替和上。既见根本无空可补。是以见时。即失依止。和上目下住者。若离和上。理须依止。今住目下。故言失也。又可和上先舍畜众。见而不失。今若作心摄受。在目下失。亦可见本和上师从界外行还目下住者。弟子行还。初作暂心。入界不失。后兴永意。在目下失。此八兼前被摈。不同合九。

    次明其德。增数八五。初十唯圣。下通圣凡。穷其不同。但三十九。以减十岁。重明故尔。

    次明教所被者。于中文二。第一略明遮难。第二尔时众多下广明遮难。初文有十七事。第一第七是难。余通是遮。先解十三难义。四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明其体状。第三收难尽不。第四趣等通塞。

    初门。难义随缘乃有无量。今从重说。标此十三。言边罪者。戒是众行之初。喻王为上。庶德之本。譬佛为尊。既上既尊。特须持护。今违重法。内教不收。甄在分外。名之为边。此边罪人舍已更受。虽被众缘。唐劳无益。障不发戒。名之为难。难由边生。故曰边罪难。问犯尼等难。受亦不得。既甄分外。何不名边。答此初一难。假先犯重。甄在分外。名之为边。此甄分外。但名为边。此边即是十三别事。后受不得。始名为难。此难即是十三。通称不可。以别名之边。类他通名之难。如犯尼等。自是业重成难。本不由戒。岂得名边。如六度等。一切诸法立名。亦有通别不同。岂以波罗蜜通。亦令檀那义遍。故知别名即异。通名即同。然此边罪。旧解取出。家已去。受十戒者。凡言边者。对内为名。以五八戒。元非内故。今解不尔。凡言边者。谓受佛戒。毁犯重者。名之为边。故多论第一云。若破五戒中重戒已。欲舍五戒。更受戒者。无有是处。若舍戒已。更受五戒。若受八戒。十戒具戒并禅无漏戒。一切不得。若毁余戒。如五戒说。准此即是但犯重者。悉名为边。不唯简十。又母论第一云。若在家受优婆塞戒。若毁破一。有受八齐毁一。若受沙弥十戒毁一。如此人者。后出家亦不得戒。亦不得作和上。十诵。名为先犯戒人。次坏尼难者。净具之境。生善福田。理应竭诚处心供养。今反轻陵。毁坏梵行。业重障戒。名之为难。难由坏尼而生。故曰犯尼难。旧解。坏尼净秽俱成。以文但言与着袈裟者行淫。不论净行。今解。局净成难。秽者不成。纵使陵秽。业不至重。文着袈裟据行全者。不以此文证秽成难。故见论十七。坏比丘尼净行。永摈不得出家。五分十七。佛问汝破比丘尼梵行耶。答言如是。祇律。必须净尼成难。又须是淫甄去触等。十诵五十三。若一人事以八污尼。尼得名污。是人非污。得与受戒。问此既唯净得成难者。如何谤中不简净秽。答谤据无根通其净秽。此约坏体。故局净尼。次贼心者。未受具人。身非所应。盗窃法财。称为贼也。辨相如文。次破内外道。先是外道。归心佛法。舍耶从正。出家受戒。但为教法初沾。信未坚固。复舍真宗。还受耶法。受耶法已。更复重来。简余外道。归正非难。故曰汝非破内之外道。次黄门者。戒是入圣之基。超生之本。有胜因者。方可受行。黄门虽预人伦。性多烦恼。与道相违。不能升进。障不得戒。名之为难。次五逆。如煞戒破僧明。僧祇二十三云。作无间罪。腐败烂坏。于正法中。不能生道根裁。正使七佛一时出世。为其说法。于正法中。终不生善。次非人畜生者。恶趣所收。报非道器。既??进修。不堪入法。故名为难。次二形难。凡道器者。必须男女相别。今既身有二形。心怀两欲。先受今生。尚应灭摈。况始发心。宁容得戒。故称难。

    第二门出体者。若约三聚明者。位分为二。非畜二形黄门。总用三聚为体。余九唯色。具表无表。于中身语别者。破僧语业。坏尼破内。此二是身。余通身语。纵比丘犯逆。亦以逆为难体。以违理极故。不取夷兰。以夷与兰。皆违教故。又以夷兰非定灭摈。若随事明者。此十三难。还用边等十三事为体。辨折如文。

    第三门收难尽不者。此之十三收难得尽。是中难者。要须身相具足。有心乞受。僧为作法。戒不生者。是此难收。余非所摄。如八难自障圣道。非开戒事。然若有者。亦不得戒。唯非畜少分。入此障中。地狱等六。无乞受义。既无此义。不说为难。尔者收难既尽。所以祇律二十九。四人舍斗欲出家。共入毗舍离城。门中见本仇。时守门人有弓杖。一人即捉弓。一人张弓。一人射而不死。一人射断命根。是中后二人不应度出家。已出家者应驱出。前二人不应度。已度者置。若后作恶时应驱出。答此为轻躁志性无恒。故有驱不。非是难摄。及明了论。举难重遮。通说二十人不得戒者。亦非局简成难之人。

    第四门通塞者。于中分三。第一约趣。第二就处。第三约时。言约趣者。非畜各一人有十一。此彼通收。合十三也。然以人堪受戒。不合受者别说。故须除去。九种重业。及黄门二形根不具者。其非人畜生。即体为障。不假须除重业及根不具者。又就人中。七众说者。比丘约事但十。谓除贼心。名但有九。以若犯尼。即边罪摄。尼若约事但九。无贼心同前。又兼除破。名唯有八。以犯比丘还成边罪。式叉等五。事亦有九。谓有贼心除去二破。名还有八。谓污具人亦边摄故。若元不受戒人。除边二破。即是事八。名亦有八。以是义故。于十三中。位束为六。贼心唯是下五。及不受戒人。不通上二。破内上二不及下五。及不受戒人。犯尼唯是不受戒人。边唯受者。破僧局是比丘。非余四。煞二形黄门。通其七众及不受戒人。次何处有者。四天下中除去。北方难地。余三方中。此方具足十三。东西二洲但有十一。除出血破僧。次何时有者。时有现未。假就此方。佛现在时。具足十三。若涅槃后亦唯十一。除二如前。义准可解。问瞻部灭后。东西二洲及于女人。如何具问。答秉法该通不可。无者除却。又解。得起加行。故令具问。亦可元不问有。遍诘何违。又解。无者应除去。问者依旧制。

    次下释文。先明破内外道。于中文三。第一明作破内之业。第二佛言下教僧度法。第三时裸形下重来遣殡。前文有四。第一论义心伏。第一时彼裸形下生信出家。第三后于异时下作破内之业。第四时诸下举以白佛。初文四辨者。所谓通达解了。俱舍名为四无碍解。一法。二义。三词。四辨。释此三门。一释名。二出体。三所缘境。初门。问何故名无碍解。答论云。于所知境通达无滞。有说于所知境。现见而知。名无碍解。如世于一现见事中。云我于此解知无碍。言出体者。以慧为体。皆以无退转智为性。智即慧故。所缘境者。法无碍解。缘名句文身。义无碍解。或有欲令唯缘灭谛。或有欲令缘一切法。词无碍解。缘方言词。辨无碍解。缘应正理。无滞碍说。即此了了辨。是论师成此四辨。外难不通。文义尽者。无此道理。故曰无有是处。五百迫难者。彰理急切也。余文可解。

    次度法。文二。初与四月共住法。欲彰外道着耶来久。信既未坚。故须调试。此言共住者。为在界内住。故余文言别住者。谓不得与比丘同一覆故。先与沙弥戒者。欲使心有所冀。凭之入道。虑恐退之成难。是故不与具戒。若准长阿含经第四。不须四月试。文云。佛告阿难。我般涅槃后。诸释种来。求为道者。当听出家。授具足戒。勿使留难。诸异学梵志。来求为道。亦听出家受具足戒。勿试四月。所以者何。彼有异论。若小稽留。则生本见。然大般涅槃下卷。论涅槃时。还令试验。又婆沙一百九十一云。佛告苾刍。从今已往。及我灭后。不应辄度。外道出家与受具戒。唯除释种。及事火多发外道。若有释种。作外道服。来求出家。汝等即应度令出家。与受具戒。所以者何。我之眷属应开许故。见论十六。若结发外道。事火外道。不须波利婆沙。何以故。此二外道有业信因果。

    第二验知好恶。于中复二。初经四月于验。第二尔时下不经四月听度。决定心者。初文。僧祇二十四。作羯磨已。若能如沙弥。随僧作务者。在沙弥下。次第取食。若不能者。应语汝自求食。应日日在前毁呰。不信耶见犯戒无惭。如是种种毁呰。若言长老莫作是语。彼间亦有贤善。亦有持戒。一切尽有须陀洹等。应语言汝还去彼间。求阿罗汉。若言实如长老所说。外道耶见。乃至作泥黎行。长老愿拔济我。若试满四月。心不动移者。应与出家。若中间得圣法者。即名试竟。若舍外道标试。着俗人服来者。应与出家。见论十六。若波利婆沙。垂满四月。闻毁佛法。生欢喜心。闻毁外道嗔恚。应更与四月。次不经可知。

    次遣摈如文。又母论第一云。若有外道。于佛法中出家。后时厌道。不舍戒而去。从外道中还来不得。准此即合舍戒去者不障。

    第二度奴。见论十六。奴有四种。一家生。二买得。三破得。四自来奴。自来奴者。为衣食故。自求为奴。是名自来奴。若奴主放奴出家。语诸比丘言。若奴有道心者放。若无道心。还复为奴。若如是语者。不得度出家。

    第三度贼。五分十七。复有诸贼。厌作恶业。求出家受戒。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将至人不识处。与出家受戒。

    第四负债人。第五减年。僧祇二十三。太小者。若减七岁。若满七岁不知好恶。皆不应与出家。若满七岁。解知好恶。应与出家。若小儿先已出家。不应驱出。度者越毗尼。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又。是人不听。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若太老。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度者越毗尼。

    第六五种病。多论第六。有先出家。而后癞者一切僧事故得共作。若食时莫令坐众中。

    第七边罪。文分为四。第一犯夷不覆。文中虽言从四禅起。而此比丘实未得禅。若得四禅。欲贪已断。如何得有犯不净行人。又文不言从四禅退。应知虽坐四禅。但得欲界世俗心定。是以犯也。第二与学悔法。母经第三云。比丘犯已即悔。脱三衣着肩上露身而走。唱言贼贼。边人问之。有何等贼。答云。为烦恼贼所劫。尽向诸檀越及众僧发露。无覆藏心。僧中智者语言。有尊者波奢。善持毗尼。能除汝罪。此比丘即到波奢所。如其所犯。向波奢说。波奢答言。汝欲除罪。能用我语不。答曰无违。波奢遣人作大火坑。满中炎火。语言汝欲除罪者。可投此坑中。波奢先共余比丘论。若直入坑者。汝等投之。此比丘直入坑。边人捉之。知此比丘心实。即为作白四除。从今得羯磨已。名为清净持戒者。但此一身不得超生离死。证于四果。亦不得无漏功德。然障不入地狱。喻如树叶落已还生树上。无有是处。犯夷得证四果。获无漏功德。亦无是处。此人虽与僧同在一处。但僧与其方途隔也。第三夺其七五。第四问答疑滞。

    第八父母不听者。不得辄度。祇律二十四。儿有三种。亲儿。养儿。自来儿。是中亲儿。此国及余国并不听。养儿自来儿。此国不听。余国听。

    第九度沙弥法。于中文二。初明度沙弥法。第二时有下。安处之法。前文复二。初明剃发形同单白。第二若欲下度令出家。法同单白。前文复二。初明作法缘起。次正与法。众和总白。不者别报。欲令众知。问答无失。息去讥嫌。制作斯法。若依僧祇三十二。白者非白羯磨。直令遍告。故文言。从今日后。不听不白僧度人出家。应白一切僧。下至上坐八人。五分十七。若度人时。应先问汝为何等出家。若言为饮食故。不应度。若言为求善法。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者应度。又云。从今若度人。应房房礼僧。自称名字。令僧尽识。古旧诸德。依清净居士子度人经。广设仪轨。或云清净士经。但为此经正录不载。未敢辄依。学者思审。白已然后与剃发。善见十六。阇梨剃时。当顶留五三发置。以香汤洗浴。除白衣气。来至和上前胡跪。和上问言。今为汝去顶发许不。答和上言尔。和上自为剃去顶发。剃顶发已。在和上前胡跪。和上授与袈裟。得已顶戴受。受已还和上。第二第三顶戴受已。和上为着。不得自取自着袈裟。须和上授。次第礼诸比丘。往阿阇梨所。礼足胡跪等。智论十六。着袈裟。剃除须发。应两手捉和上两足。何以捉足。天竺法以捉足。为第一恭敬供养。又云。和上如父。阇梨如母。以弃本生父母。当求出家父母。次明法同。以此行法。绍隆圣种。故曰法同。于中文二。初作白如文。次作如是下授十戒法。于中复二。初正授戒。将欲授时。应须开导。立心轨则。如上缘明。三归三竟。六遍成法。遍别文五。一自厈己名。第二显归境界。第三彰其归意。背俗之始。故作出家之名。第四出教授主。总化虽沾。事须别主。第五结归教主。显异耶师。次明戒相。初列次结。戒别有五。一举时分。二显所防。三结属人。四审能不。文中略无。五彰持意。次结文四。一举戒数结法属人。二彰时分。三正禁防。四明持护。古师云。应法沙弥。教诵五德十数。然十数者。是沙弥法。故僧祇二十三云。沙弥应数有几五德。准经正是僧法。兼及沙弥。不得专是沙弥行。故诸德福田经云。佛告天帝。众僧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乃至广说。次安处如文。

    第十因制十二。遂开驱乌。此文直云。能驱乌能持戒不。不限年几。十诵二十一。正制不满十五。不应作沙弥。后开能驱乌作沙弥。最下七岁。五分。亦七岁。

    十一不得畜二沙弥。后开度二。制者防过。开者为益。

    十二受戒后疑。听数胎等。此胎闰等四。同是羯磨后开。今若别析。罗汉为上法缘者。不应正理。广如上明。

    十三难结小界受戒。此中集僧。理须依常。有难无难。二种分齐。界体大小。随数人等应知。

    十四无和上。或二三等。不成受戒。僧祇二十三。若二三多和上。及二三人共一羯磨。别和上共一众并受。不名受具。

    十五说四依前后。五分十六。婆罗门言。此四依世所薄贱。我等不能依此。复言。若大德。先与我受具足戒。然后说者。我不获已。或能行之。于是还归。诸比丘念言。佛若听我等。受具足已。后说四依者。不使此人于佛法退。以是白佛。佛言。听授具已。后说四依。

    十六度官人。见论十六。王问臣言。度官人者。其罪云何。臣答王言。若和上应斫头。羯磨师应截舌。余临坛人应打肋折。下至食王俸禄者。皆是王人。若父食王禄。儿得。出家。若食禄有限。禄尽者得。若必欲出家。转禄与兄弟儿子。后得出家。若食禄白王。王听亦得。

    十七无衣钵。及借衣钵。若无不得受戒。以缘不称羯磨文故。若借衣钵。义容得戒。以作得戒心故。若知不应借。复作不得戒心者。理不成受。准和上四句。故有得不得。五分十七。应问衣钵具未。若言未具。应语先为具衣钵。若言已具。应问自有从人借。若言从人借。应语可令主舍之。

    次下广明遮难。于中文二。第一专明其难。第二尔时将欲受戒下局辨诸遮。然非人一难落在遮中。光明坏尼难。义如上辨。次明贼心。文分为二。初举缘启佛总制灭摈。第二是中下料简应不。此中复二。初列二重四轻。以为章门。次是中下料简轻重。先解四轻。却解二重。释文可解。此之六句。昔解前四不成贼住。以盗对首法故。后二成贼住。以盗众法故。文至一二三比丘所不共羯磨者。谓不共下三非。不共一人作法。佛既制听。明不成贼。又以众法如五钱。别法似方便。故偷别法不成贼住。十诵五十复云。若再三听布萨。是人未受者不应受。已受者应灭摈。若一布萨。未受应受。已受不应摈。僧祇二十三。若沙弥聪明。觉初中后语者。后不得受具。若闇钝若眠若余缘念。不记初中后者得受具。又解。若盗众法对首。如说戒自恣二种分衣者。成贼住。盗余对首不成贼住。今解俱非。下众身既非应法。便非分故。初四句皆云。不共羯磨说戒。不成贼住。以偷形故。未出家者不得。若已出家者听。即名出家。下之两句。以共羯磨说戒。故言不应。若如昔解。往一二人处。盗对首法。可不成贼住。若至三四人处。通己并四人已上。即偷众法。何以听受。故知文言不共羯磨等者。谓不共所住处人作法。故言不共。又如昔解。前三句对后一明不共。第四句已至僧中对。何以明不共。诵祇二文。非证妄引。

    次黄门者。古今共作二释。初云由根坏故。遂令面色萎黄。又解为坏根故。守黄家门。从守处为名。故曰黄门。尔者黄字全非解。以五帝中黄帝最尊。由从尊故。作此黄字案其典据。二释俱非。今正解云。以次閤门。皆以雌黄涂之。以守此门。故曰黄门。又古时五品已上贵人。并以雌黄涂门。后为反逆。遂坏根门。于宫中驱使。本是黄门家子弟。故曰黄门。

    次龙者。是畜生难。五分。因度龙故。从今受戒。不相识者。应七日试看。

    次五逆者。义如煞戒及破僧明。然如调达比者。还是恶心出血。及破法轮。主者。五分。直问调达。不言比也。

    次明二形。因辨转根无根。义相涉故。先解转根。五分十七云。有一比丘。男根灭女根生。比丘白佛。佛言。应即以此受戒。即以此请师。即以此年岁。往比丘尼住处。依尼法住。比丘尼根变亦尔。释转根义。六门分别。第一能防之行生不生。第二已起之罪灭不灭。第三顺行忏法作不作。第四违情罚法解不解。第五衣药净等失不失。第六受戒结界成不成。

    初门有二。一约受体以说。二约随行以明。言约体者。众生定业不定。有转变者可尔。所以僧转成尼。尼转成僧。古师不善发戒所由立有多。无表转时。戒有生灭。如比丘转为尼者。本得受辄教诫尼等戒。以所防无故。能防戒谢。又以所防独行等事生。能防戒起。尼转为僧。洗净过分等灭。辄教等生。亦如是。何以故。以本受时。总断一切恶。有善皆修。此即是因。今转为缘。因缘具足。是以还生。今释不尔。若当转根不同戒生者。是则转根。应能发戒。又应受戒缘中。加此转根受缘。又有不受而得过。又有渐受之过。以斯推验。明知不生。又若不同戒谢者。是则转根应成舍戒。又应舍戒缘中。加此转根舍缘。又有不舍而舍过。又有渐舍之过。以斯推验。明知不失。故知受体无生无灭。虽可僧尼互有转变。不得以本恶境无故。即使能防随舍。又不可以所防恶趣故。复使能防续生。所以尔者。本要期有恶当断。是故戒体一时总发。祗可过境。自有兴废。其能防行不生不灭。故俱舍十四云。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得先未得。是以僧变成尼。尼变成僧。又如受恶戒时。恶心煞羊。犹于一切生边。皆悉发得恶律仪戒。况今总断诸恶。宁不戒行具生。问若即得尼不同戒者。何不名尼。答虽可戒体无殊。随形有异。现是男报。岂得名尼。次约随者。如诸同戒。所防不殊。故能防行。亦不兴废。如不同戒。即有无废。如尼转为僧者。洗净过分等。所防既无。能防用谢。如比丘身上有辄教等。既有过境。能防用生。或有所禁事同。罪名轻重者。此轻重行。有兴有废。然此随行既有兴废。能诠彼教。兴废亦尔。如煞盗等。缘犯俱同。此教仍行。不得有废。或复缘异。但今犯同。如长钵浴衣等。自有犯同。而事中相反。如诸谏戒二宿两舌嫌骂打搏等。亦是同行。教亦不废。或所禁事同。而轻重罪别。如漏失摩触索美七灭等。此诸教中有兴有废。有无不同。一向全废。

    第二门罪灭不者。但犯同戒转变不灭。以报虽异。过境恒存。有续犯义。是以不灭。若犯同缘异。轻重不同。有无等戒。犯者皆灭。非直报异。过境复亡。既不相续。是以即灭。故伽论第一。问颇有比丘。犯四篇戒。不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耶。答有若比丘犯不共四篇戒。彼转根作比丘尼。即得清净。又问颇有比丘尼。犯五篇戒。不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耶。答有。若比丘尼。犯不共五篇戒。彼转根作比丘。即得清净。十诵亦尔又十诵五十一。问云颇非比丘作罪。比丘得脱耶。答有。若比丘尼得。不共比丘僧残。是比丘尼转根作比丘。即时得脱。又问颇比丘作罪。非比丘得脱耶。答有。若比丘得不共比丘尼僧残。是比丘转根作比丘尼。即时得脱。伽论亦尔。又五分云。若先犯共比丘尼戒。应于比丘尼中。悔。若先犯不共戒不复悔。比丘尼根变亦如是。伽论第一。又问云。颇有犯边罪。得与出家受戒耶。答有。若比丘尼。犯不共波罗夷罪。彼舍戒转根成男子。得与出家受戒。问若以不共戒。无续犯义故灭者。是则命终休道。亦应得灭。以无续作同彼不共故。答为具三义异。命终等一业转。非自心。不同休道自心背故。二过境不续异。于同罪得续犯故。三转变皆具戒异。于命终身无戒故。

    第三门作法不者。同罪顺行。谓约忏残行中以说。但犯不同戒。正行忏时转者。无问行法满与不满。如其互变。皆成清净。以根本除。不须续作故。多论第三云。若比丘故出精。即变为尼。即清净住。若作六夜未竟变。及别住未竟变为尼。亦清净住。若尼变为比丘亦尔。次犯共戒。若比丘犯僧残一念变为尼。乃至十年五年?藏然后变为尼。一种十五日除罪。若尼犯残一念不?。乃至发露行十五日。法。中一日二日变为比丘。但作六夜。然后出罪。义准行经六夜变者。理亦不须。更与六夜。问若尼犯残有?变者。未知更须治?以不。答以本尼位不治?藏。今虽转变。亦不治?。故见论第八云。比丘尼时。行媒嫁法。覆藏不出。转根为比丘。不须覆藏。不同多论云。若先犯罪有覆藏日。即变为比丘。随本覆日行别住。

    第四门违情罚法。谓约七羯磨论之。古旧释云。若于不同罪中有七情过。便互变者。未治不须治。若已治者。不问调与不调。咸不须解。以根本罪谢治法随亡。又云。若以义说。须除遮不至。此一罪事虽灭。犹须忏谢白衣。非可直尔得了。治法不谢。今解不然。纵令罪事俱亡。治法犹在。所以尔者。以七羯磨是治人法。元不治罪。罪谢法存。诸师释七羯磨云。前四先忏后解。既许忏已治法不亡。如何此释乃云随谢。又三举治。亦许罪灭法在。故增三中先忏后解。又此何以许余治法随罪事谢。偏言遮不至一。罪事虽灭。犹须忏谢白衣非可直尔得了。治法不谢。然此为忏白衣。许法不谢。余者为调伏人。法在何失。尔者罪既许灭。如何治法独存。解此罪事灭。非是失法之缘。如难妨生不坏处分之法。其同罪者。理应未治须治。若已治者。尼中顺行。若调伏已。尼众为解。尼变亦尔。

    第五门净法失不者。见论第八。比丘时三衣钵失受持法。至比丘尼所。应更受五衣。先有长衣钵者。依比丘尼法。应更说净。所受七日药失受。法应更受。先时施主于今不失。即为施主。论虽如此。义释不然。如先安居转时不失。得依本腊在尼众中。又先施主。今亦不失。如何衣等独言失法。然此转变。非是离衣等缘。岂转变时。抑令作法。由斯义故。转变之时法先成者。一切不失。

    第六门有二。一约受戒。二约结界。言受戒者。十诵五十六云。沙弥受具足戒。僧忽变为尼者。去竟势分。远不得戒。尼无与男子受戒义故。又法不满故。若临竟变为尼者。沙弥得比丘戒。若弟子变者。如比丘为他受戒。此沙弥变为女者不得戒。以少本法故。又法不满故。若临竟变者。得尼戒。若十比丘与本法尼受戒。师徒互变。类亦应然。又有十尼与式叉作本法。若论师变成不同上。若弟子变者。一向不成。以丈夫身不假本法故。次明结界。十诵。次文问。若一切比丘结界羯磨。僧都转成女。是界名比丘界。名比丘尼界耶。佛言。名比丘尼界。次问答一切尼结界如上。此名比丘界。又问若比丘结界羯磨时。或转者或不转者。是界名比丘界。名比丘尼界耶。佛言。若说羯磨人是男。界属比丘。成女界属比丘尼。次尼结界问答同前。此等成者。皆谓与竟。相应者。若其去竟远者。并皆不成。

    次二形者。见论三种。一者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二者自受胎不能令他胎。

    三者不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此三种人悉不得出家受戒。若已受应灭摈。

    次辨无根五句。前四无道不摈。第五有道故摈。五分。若为恶兽啮。若怨所害。及自烂坏。不复能男。皆应灭摈。

    次下广遮。文分为十。第一三句由全不语。第二三由服非法。第三三由心不领。第四三无衣及心。第五如是截手等者。由相丑故。修罗乾闼婆。是非人难摄。第六三种空在有界外。或客在见闻内。但以界异不成。第七三种由不现故。客在闻内。第八三种离见闻故。第九三种在界外故。第十不与沙弥戒者。以失入法次第。此十文中。第五有得不得。第十得戒。余并不得。

    次明授戒方轨。文分为二。初授戒法。第二众中下拂疑。前文有二。初以奉教脱看。稽留受事。因听捡问。即是问难缘起。第二佛言下正明授法。授法文二。初举法标宗。第二尔时下正辨授法。授法文三。第一授戒方轨。第二时有比丘下说相令知。第三汝已受具竟下结劝受持。前受方轨。总有九法。第一先明请和上法。无文义加。虽伽论第三云。不乞和上为得戒不。答得戒。众僧吉罗。要必须请。请之应不。如上明讫。第二安受戒人处所。为令睹相生善。安在见处。恐闻法成难。须离闻处。第三时戒师下差教授师。问戒师不差。独差教授。答戒师在众。故不须差。教授出众问难。虑恐专辄须差。又解戒师正合秉法。故不须差。教授非秉法人。故须差遣。教授既被差遣。不须白众。又在众外问难。无众可白。戒师反前。故须作白。又可戒师既不被差。亦恐专辄。故须作白。第四时教授师下奉命捡问。若在众问。虑恐惶怖。故在屏处。令心审定。问中初问衣钵外缘。次应语言下捡其内难。捡难文三。初教如实答。二汝今字谁下正明捡问。略无十三难。问者须知。以不问难。不成受戒。十诵。广问诸遮。唯问不曾作比丘不。答言作。清净持戒不。舍时一心如法还戒不。余难尽不问。尼受唯问诸遮。不问诸难。第三若言无下示知答僧方轨。第五教授问已作白唤来。第六彼唤言下唤来入众。教授师代捉衣钵。教礼僧已。于戒师前。胡跪合掌。教使至诚。从僧乞受。表己殷勤。故须三说。第七戒师作白对众捡问。不可专辄。咨僧可不。第八众既和可。正明捡问。僧祇二十三。将捡问时。教受衣钵敕如实答。云于诸天世间天魔诸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阿修罗。若不实者。便于中欺诳。亦复于如来应供正遍知。声闻众中欺诳。此是大罪。理应具问。而无十三难者。文中还略。准文必定须问。无有不问得成受事。虽伽论第三云。受具戒时。不问遮道法。便与受戒。为得戒不。答得戒。诸比丘犯吉。不可依用。第九正为秉法。将作法时。先教缘境立心。说法开导。然后与法。法中白及羯磨总收方便。牒入法中。寻推可解。受既事重。要须称教。秉或落非。受法不就。师及大众咸达如非。专心侧听。方得成办。十诵二十一。分亡比丘物。有一沙弥受戒。众中有六群。六群言。新受戒比丘不应与大比丘分。应与沙弥分。师言。何以故。答言。受戒羯磨不满。师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应问在羯磨中比丘。是羯磨满不。即问诸比丘。诸比丘言。我虽在羯磨中。不忆不知。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听羯磨时当一心听。莫余思。莫余觉。莫余思惟。当专心。当勤。当敬重。当思惟。心心等同忆念。应如是听羯磨。作羯磨者。应分别言。是第一第二第三。不分别说。突吉罗。祇云。此是第一成就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见论十七。受戒已应步影。步影者。正立取住脚为初等。记言某持日月等。五分十七。佛言应教令知。语言。汝今受戒时。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汝应尽形忆是事。十诵大同。

    次辨说相。于中文二。第一对过制说。不可具陈五犯。且彰初四。第二善男子下正说。于中复二。初明四重止持行相。第二四依作持行相。前文复二。初总标举。文四可知。次汝一切下别列四重。初戒文五。初一切不得彰甚止持。第二若比丘下明其作犯。于中有法喻合。第三是中下举持时分。第四能持不。审其内心。第五答者自言立要。下三例同。事别为异。次四依文二。初总标举。亦四可解。对此释四依义。四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立意。第四次第。初释名者。凡修解脱。必藉资粮。趣诣圣门。事须由起。故此四种是生圣缘。为此俱舍称云圣种。又婆沙一百八十一。问何故圣种。有说。亦圣亦种。故名圣种。谓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即此能生诸功德法。相续不断。故名为种。又曰四依。依者凭也。杖也。行人托此。资成己行。故曰四依。次出体者。此四皆以无贪为性。但此无贪有其二种。一者喜足。二者少欲。今无贪体。唯取喜足。以少欲性。劣于喜足。所以然者。谓于衣食卧具医药。随所得中。皆生喜足。少欲谓于未得物处。无心希求。名为少欲。是故喜足。胜于少欲。故婆沙一百八十一。问少欲喜足。俱对治贪。无贪为性。何故喜足立圣种名。非少欲耶。答少欲之名。有过失。有增益。喜足不尔。有过失者。但言少欲。不言无欲故。有增益者。于实无欲。而名少欲故。于喜之中。无如是事。故立圣种。言立意者。行藉资成。事须将补。资缘虽众。要唯内外。事各有两。便成四依。食药是内。对报病不。衣处是外。服饰进修。故此四依通内外立。又俱舍二十二。问云。为显何义立四圣种。以诸弟子舍俗生具。及俗事业。为求解脱。归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二者事业。前三即是助道生具。最后即是助道事业。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后事业。解脱非久。何故安立如是二事。为欲对除四种爱生。为治此四。说四圣种。言次第者。衣御外寒。食须内济。外要先明。内次后说。内外缘备。理须修道。修道托静。须在树下。此等资道。无时不须。药待病缘。稀故在后。问未知此药。体事是何。答古来解是。内身之秽。如上文云。谁能自触己物。及未至地。开不受食。今释不然。此由圣教初兴。传人不寻本意。率尔施化。遂久流行。然西方梵僧并皆清洁。若有食兹秽污。众所不容。又若外道等闻。极生笑谤。故今正解。谓是残弃药。梵云布你阿喝(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第十六云。残弃药。又施主以四事供僧。岂可将斯秽物。以奉大众。又药法云。腐烂药尽形寿服。此岂须停加法而服。准此定知。非是粪秽。释引文妨可解。次别列四。初依文二。初制上行。次开中下。制中文五。一举所凭粪扫衣体。第二依此得出家下显其依益。第三举其时分。第四审其内心。第五发言领受。次开准其力分。不须问持。下三亦同。事别为异。五分同此说十二法。十诵。羯磨竟说四依。次四重。次十三僧残。一一问答如上。

    次结劝文五。第一总结受缘具足。第二汝当下劝受教法。第三应当下劝修福智。于中有二。初举福智别劝。次汝发心下总结所修感应无尽。第四余所未知下。除此说外余问二师。第五恐有过非制令防护。

    次拂疑文二。初拂受戒人疑。第二尔时阿难下释和上疑。前文有四。初问被举疑以见难提犯重。得法休道还来。是边罪难。今此被举。比丘亦不足数。休道还来。同难提不。佛言。难提犯重。根本行??。是障戒难。不。合为受。今被举人不肯见罪。治法重故。不足僧数。非坏根本。不成边难。若言不见。是遮勿度。见即非遮。得为受戒。但为折伏恶人。举法不谢。问被举还俗。举法不谢。舍戒重来。旧夏应在。答夏依戒生相与俱。失举为治人。是以不谢。问今此比丘。本作不见举治。何故受已。问言汝能忏不。答此言忏者。忏本不见之??。非谓忏言。是本举忏之罪。次拂制前年不满疑。次三语。疑。次不问难疑。次拂和上疑。事阿难既见问。弟子已因此生心。遂问和上。若和上身有十三难事。与他受戒。不知得不。答言。未制已前众僧无罪。制后有者。僧即有罪。问既言制者。是何等制。答谓为弟子立十三。难制。从是制后。不合为受。若故为受。众僧有罪。既言有罪生下弟子疑心。不知得戒。故有罪。不得故有罪。故作四句料简。言不持戒者。谓是边罪等人。前三得者。为有求心。第四不得者。都无领意。所以问和上者。以是根本余师不然。故不举问。上来受戒法竟。

    次明说戒。以生解故。是以先明半月辨宣五犯罪相彰于时听。故曰说戒。广明三种说戒方法。集在一处。称云揵度。于中文二。初至令心不散正明修道净人堪闻净法。第二世尊在闲静处下示前净人说戒仪轨。前文有四。第一睹相问知。第二时瓶沙下请佛同作。第三时世尊下敕令集会。第四时诸比丘下自行修禅。前文有三。一睹前事。二问傍臣。三臣实答。第二诸佛文三。第一王请集会。第二默受王请。第三遂请退还。第三集会文中有二。第一正敕集会。第二时诸比丘下奉教集会。此中复二。初明比丘集会。俗行财施。即是资道之缘。十诵二十二云。未听诸比丘。布未听布。二十羯磨未听说。波罗提木叉未听会坐。尔时异道梵志问诸比丘。汝有布萨等不。答言。不作梵志。嫉妒讥嫌。责言余沙门。婆罗门尚有布萨等。汝诸沙门释子自称善好有德。而不作布萨等。比丘白佛。佛言。从今听作布萨等。如我结戒。半月半月应说波罗提木叉。第二比丘愍俗正行法施。于中文七。第一对请听说。第二既听下尔说法体。广释契经。如开宗辨。第三时请比丘下说之仪则。第四时诸比丘下明说。法声。五分。诸比丘便合声赞叹三宝。佛言。不应尔听请一人。第五时诸比丘下辨说时节。五分十八。听八日十四日说法。十五日布萨。第六若说法人下明说法人。伽论第六。诸比丘半呗佛言。不应半呗。半呗者吉罗。又两人共呗亦吉罗。又云。众中无能呗者。当次第差。若都无者。各诵一偈。于中有能者请说。请而不说偷兰。五分。布萨时。诸白衣以衣布施。欲得咒愿。佛言。应为咒愿。诸比丘不知咒愿。佛言。应使维那咒愿。第七时诸比丘下明说法座。第四修禅上来说法。是贤圣语。次夜修禅是贤圣默。

    次明说戒仪轨。大文有三。第一念欲为说。第二尔时下举念告僧。第三以是下说尔仪轨。此中大文有二。第一明说由序。第二时诸比丘欲歌咏下明说仪轨。由序文二。初列八句章本。第二波罗提下次第解释。将欲释文。先定默妄缘。种差别释。此差别。五门分别。第一定问总别。第二生默境界。第三辨默因种。第四对问分别。第五覆发重不。

    初门。总别者。序问是总。下八是别。以序不列罪名。总问净不。余皆举犯别问。故知是别。又下诸问各不相通。谓问夷时不问残等。残等类然。故亦成别。问序无名种如何成默。答序中虽无。名种为序。二百五十戒。义既序戒义。故有默??。故言我已说戒经序竟。是中清净不。又如多论。毁序成??。毁尚成??。况默无罪。又序问通总不列罪名。但忆识不疑者有默。余不忆等即无。下之八问。既列罪名。是则通忆不忆等。俱成默妄。诸忆等罪。二处犯默。余不忆等。但别中犯兰。无别聚。犯唯在总。总中亦局忆等。余不忆等无??。又文言是中者。序是诸戒中。若余八问是夷等罪中。二不定是屏露处造罪。为他举来。应捡事中。

    次境界者。问如犯一罪。经三问时。为从僧众人别结罪。为从问缘。约问结罪。昔解从人得多罪。不随其问。发问虽是一人。良以众情委问。今解不尔。但随问结以默诳。问不诳众僧。是以文云。譬如一一比丘相问答。既云一一相问。如何约僧结罪。其告净提。对众发言。自云清净。告时无问。故随人结。

    次因种者。问如犯十罪。默然在僧。默罪为从。问得为约所默结耶。旧解约问结默。不从于罪。以其默妄。僧问便有不问。即无问缘。既一何得多默。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随覆多罪。今解问但是缘罪为正种。理随种结。岂得随缘。其如覆藏。亦随罪结。此默即是覆藏。别名覆。既不随明相。默妄宁得从。问若默定从。问生净者。亦应有犯。净既经问无??。明默定从罪。结如人身有三举。一礼获三。况此默??不从罪结。

    次约问者。问默经三唱。为结几??。旧解云。虽经三唱。默但一罪。以共成一法。故如一切三乞成一法故。今解问既有三随问。皆隐故随三问。以结三??。犹如违谏白四。亦是共成一谏罪。既随谏而生。此岂不随于问。

    次覆发重不者。问净虽有总别。但对序中发露。至别问中。不须更发。以经发露。义同无过。如清净人经问无罪。尔者序问隐过。可使犯默。下八隐时不应更犯。答默本对问。但隐皆犯。不同发露。同净无??。一序说戒。必无再隐。更逢后座。理有默??。如人法中。先发后覆。问前说后说。同有默??。总问别问。齐须发露。答二说缘异法殊齐。皆犯默两问。法等缘同。总发非别。

    次下释文章本八者。凡欲秉说。理应和集。是以先明集在一处。僧众既集。须显说宗。是以第二作。如是说下显说法体。说既被物。听须专心。是以第三汝等谛听下敕令谛听。然有犯人。不合闻戒。是以第四若自知有犯下劝有犯人。悔成清净。若行净。人堪闻戒法。是以第五不犯者下教无犯人。默然表净。净秽既知。示答进不。是以第六若他问下劝如实答。有犯者发露答。无犯者默然答。若也知罪覆藏。必成大损。是以第七如是比丘下默同净??深障道。若能悔过。必成大利。是以第八若彼比丘下以忏净故。便得安乐。次释八句。初二不次。所以先释第二者。以是所说法体。于中文四。第一举名转释。第二自摄持下叹戒功能。第三我当下尔说方轨。第四是故下结说成就。初文戒与木叉。傍名转释。各别翻对。如前已明。五分十八云。波罗提木叉者。以此戒法。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于诸善法。最为初门。故名木叉。母经名最胜。亦如前明。次功能者。戒能防护。身语恶业。名为自摄。由摄离非顺本受体。故名为持。对相彰戒。总曰威仪。此由离非。轨则成就。故曰自摄。持威仪然。此威仪轨则。摄在戒门。故曰住处。戒能出生一切诸行。名曰行根。又一切行戒最幖炽。胜余诸行。称云面首集众善法。成前行根。故遗教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三昧成就。成前面首。故遗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亦可集众善法。是集散善。三昧成就。是集定善。以一切善。勿过定散。故此二善摄行斯尽。次方轨者。虽未即陈待后必唱。故曰当说。示此说方。后违有罪。故曰当结。将为比丘。宣陈五犯。故曰当发。起如戒序。是次陈五犯。令众同闻。故曰演布开现。说五犯已。总更结立。我已说竟。等是反复分别。亦可五犯之中。一一有三。初言诸大德。是四弃等。是当发起。次陈四戒是演布。次诸大德等。是反复。亦可第三当字通下余句。次结可知。次劫解初句。广如下明。次敕听者。端意释上。善心念之。专心听法。解前谛听。次劝悔者。自知有??。须行忏法。既不悔过。不合闻戒。故曰犯事未悔。次表净者。有其两人。一者不犯是专精人。二者犯已忏悔是悔犯人。此二净人堪得闻戒。五分十八云。默然故。当知我及诸大德清净如圣默然。我及诸大德亦如是。次实答者。人既净秽不同答便默发差别。是以有犯者发露答。无犯者默然答。犹如一一相问答。是名如实答。次彰覆过。若实有犯而默答者。便获妄??。既显妄是道遮答者。理须如实。此是远资说障。而非是亲。次彰忏益忏悔除??。尸罗得净因。此发生定慧。终阶道益。故曰忏悔安乐。然忏亦未得圣还。是远资中说。

    次明说戒仪轨。于中文二。第一和合同修时说戒法。第二尔时俱睒弥下破久不和非时说戒。计理应有却减说戒。以说戒法。大位有三。但以却减一法寄下遮法中明故。此文中但有二说。前文相望。分为十五。第一明说戒声。第二时诸比丘下辨说时节。第三时六群比丘下制集一处。第四尔时诸比丘下尔说处所。第五时上座比丘下明应作事。第六时诸白衣问下行筹缘起。第七尔时诸比丘下结大小界。第八尔时说戒日下明说法体。第九时说戒日下开欲清净。第十说戒日闻下略说戒法。第十一尔时世尊下除疑调伏。第十二尔时有住处下忏??表净。第十三客比丘十四日下客旧应不。第十四六群比丘下叛说戒法。第十五六群尼下简余众法。

    初文歌咏声者。五分。佛言。应直说之。

    次说时文三。一约日。二约月。三约时。文言听布二十日说戒。明知布萨说戒。两法差别。布萨者(三千云。奉言净住义言长养)十诵五十八云。何以故。佛听作布萨。答令诸比丘。安住善法中。舍离不善离。不善法得清净故。是名布萨。伽论第六云。云何布萨。半月半月诸比丘各各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忆犯者。于同意比丘。所发露忏悔。若不得同意者作念。若得同意。当悔是罪。又云。舍诸恶不善法。舍烦恼有爱证。得清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布萨。

    次尽集文二。初明六群。心同形别。次尔时下大迦宾形心俱别。不听乘神足。往者滥无神足人。不肯赴说。故令步往。

    次说戒堂者。示知说处。而非是界。

    次应作文二。初是下座应作。以是作务上座。不应作。次时六群下。上座应作。以是言谈说法。下座不应作。五分十九云。有一住处?难陀。为上座。唱言今僧十。五日。布萨说戒。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僧。今何所为。诸比丘作何事。诸比丘答言。某甲比丘。应与作呵责等羯磨。某甲应与别住等羯磨。?难陀言。我不知羯磨。诸比丘问。若不知羯磨。何故问僧及诸比丘作何事。以是白佛。佛言。上座应说戒持律应羯磨。

    次舍罗缘起。此文应在前。明前文应在后说。所以尔者。若无缘起如何。前文已言。具舍罗既有此言。明须前说。

    次明结界。于中文二。初以自然集。难作法缘起。第二佛言下正明结界。于中有三。初结大小界法。摄人以同法。第二时有厌离下结不失衣界摄衣以属人。第三尔时有二住处下重更开结大小界法。然依正文。界有三种。其摄食界。在下药法中明。初文复三。初结大界法。第二时诸比丘下开结戒场。第三时诸比丘下明解界法。前结大界。文中有五。第一制集无欲。第二是中旧住下差唱相人。第三若东方下尔相令唱。第四众中下差秉法人。第五当如是下正明结法。先解结界义。六门分别。第一开制结意。第二列数释名。第三辨其体状。第四有法起不。第五弃舍失不。第六处法相对。

    初门意者。羯磨说戒。正是住法之仪。既欲秉行。须得依处。然此所依。尽一化境。尽境同会。极是劬劳。大圣愍此废修。开令境局结界。当处同遵。即成法事。一开已后。即是秉众所依。但作法事。非此不济。先开后制。意在于斯。故祇律第八云。不羯磨地者。不得僧作事。

    次列释者。位且为二。谓自然作法。先明自然。自然有四。一聚落无难。二聚落有难。三兰若无难。四兰若有难。此等随人。即有界分。不为物造。名曰自然。次作法者。加法限约。分齐各殊。称之为结。既有分齐。彼此差分。名之为界。了论。梵曰四摩(此云别住)。谓此住处。与余住处。分齐各殊。称为别住。别住不同。有其大小。大界约位。通说有四。一别说戒。别利养。名为人法同二。界二同说戒同利养。名为合。二法食同界。三同说戒。别利养名为合。二单法同界。四别说戒同利养。名为合。二单食同界。此一无别界体。但作羯磨通食。故约位明。次小界亦四。一者戒场竖标唱相。二者难结小界受戒。三者难结小界说戒。四者难结小界自恣。然以界处。局狭名小。宽远名大。

    次辨体者。先明自然分齐。于自然中。先定聚落。故十诵二十二。诸比丘于无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佛言。随聚落界。是僧坊界。僧祇第八。优波离问。若有处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若欲羯磨。应齐几许。名为善作羯磨。使令异众僧。各各相见而得成就羯磨。不犯别众佛答五肘弓量。七弓种一庵婆罗树。齐七庵婆罗树相。去尔所作羯磨者。名善作羯磨。虽异众相见。而无别众之罪。是名为七庵婆罗树界。然唯七树合有六间。间别七弓。合四十二。古尺小故。以九尺为弓。六尺为步。是则一弓有一步半。合计四十二弓。有六十三步。今尺大故。一尺故一尺当尺二。是则七尺五寸为弓。五尺为步。一弓还一步半。乘步还六十三步尺。虽今古不同。计步无异。此集分齐。四面各尔。又此集者。十诵。据可分别。即是无难尽聚落界集。僧祇。据不可分别。即是有难。但取六十三步集。尼集分齐亦准此明。兰若无难界者。五分十八。诸阿练若比丘不知己界齐几许。以是白佛。佛言。自然界去。身面二拘卢舍。十诵。诸比丘无聚落空处。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佛言。方一拘卢舍。是中诸比丘不应别作布萨及僧羯磨。但拘卢舍大小不定。祇律第九。五肘弓二千弓。名一拘卢舍。计一俱卢舍。有三千步。三百步为里。即有十里。杂宝藏云。五里此二教不定。集亦太宽。今依俱舍等。定望将应理。故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弓各四肘。计五百弓。有三千尺。五尺为步。即六百步。三百步为里。即有二里。五分。二俱卢舍一向取。十诵。方俱卢舍四方取。计此二教。里数一种。既曰二俱卢舍。即以四里为限。次有难者。见论十七。阿兰若界极小方圆七盘陀罗。一盘陀罗二十八肘。若不同意。二十八肘外得作法事。计有一百九十六肘。今尺肘别一尺五寸。合有二百九十四尺。计五尺为步。合有五十八步四尺。此与四分。衣兰若同。既言不同意者。明知是难。然于空聚欲集僧者。必须依前分齐。内集即是。集僧远近分齐。谓是标狭界宽。或若标宽界狭集。亦依前标将欲结。然未是界。次作法大界分齐者。五分十八云。若结界随远近时。诸比丘结无边界。佛言。不成犯吉。比丘复结。十二由旬。或十由旬。说戒时往。四五日行。乃至或遇野火。或遇瀑水。遇贼劫剥。便有梵行。难衣钵难及命难。佛言若结十二由旬。若十由旬。不成结界犯吉。今听极远三由旬。祇见二文亦言。极广三由旬。母经第七。但云极远听。一日往还。结大界。是名尽相应法。此无定文。但言十五日说戒。十四日先往。十四日说戒。十三日先往。既经宿方至。亦与余文相似。尼界分齐。准多论第四云。尼结大界。极大一拘卢舍。次小界者。戒场一种。结有标相。永久作法。见论十七。极小容二十一人。义准不得更远以远。还成妨难。祇中四五人外。更开一寻。余三小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