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饰宗义记卷第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十七。开此十四。为六十二见。章云断常见据现在者。依智度云。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四句。依现在五蕴起计。即成二十句也。章云此据未来者。智论云。世间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依未来五阴。合二十句也。是身是命者。即蕴计我也。瑜伽第六云。若计命即是身者。彼计我是色。身异命异者。瑜伽云。若计命异于身者。彼计我色。章中云此二是断常之本者。婆沙第二百云。诸恶见趣。无不皆入断常品中。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对治彼故。宣说中道。有如来灭度等两个二。依智论。即是四句。应过去五蕴。复成二十句。上来三个二十。并命者即身。身异命异。合成六十二见。章云非有无如来灭度是空见者。不然。此亦计我差别也。瑜伽婆沙意并云。但由文异。不由义异。为对治前第三计故。以异句异文。计非有无。如来灭度。章云离阴计我等者。唯识第一云。又所执我。略有三种。一者即蕴(即是智度论所明。六十二见中。命者即身也。且如新经论中六十二见中。我有色我无色等也。我无色者四蕴也。或二二合等可知)。二者离蕴(谓离蕴外执有别我。住在蕴中。或言我量微尘或边等)。三者与蕴非即离(离非即离。然住蕴中)。配疏可知。然诸外道。或执我为知者见者命者士夫。或名如来。或名如去。或名阿罗汉等也。

    上来所辨六十二见。依智度论。今新经论六十二见。谓四遍常论。四一分常。二无因论。四有边等。四不死矫乱。此十八论。依前际计。复有四十四论依后际。谓十六有想论。八无想论。八非有想无想论。七断灭论。五现涅槃。合六十二。广如婆沙百九十八百九十九及二百。瑜伽八十七及第六第七。显扬第九。长含第十四梵动品。今略以四门分别。一总列论数。二约世辨计。三别辨其相。四五见相摄。总列论数者。如瑜伽八十七云。谓四遍常论。四一分常论。二无因论。四有边无边论。四不死矫乱论。如是十八。是计前际。计我论者(前际计合有五论也)。又有十六有想论。八无想论。八俱非论。七断灭论。五现法涅槃论。此四十四诸恶见趣。是计后际计我论者(后际计亦有五论也)。合成六十二见也。

    第二约世辨计者。大小乘论分前后际。其数即同。而释其义。即有差别。且大乘瑜伽八十七云。诸见依世者。谓依过去及现在世。起分别故。名计前际。依未来世。起分别故。名计后际。今详论意。寻求果前。起妄分别。名计前际。寻求果后。起妄分别。名计后除。谓或现在。已受异熟。即寻过去。起妄分别。若据当来。方受异熟。即寻现在。起妄分别。是故前际计者。过计现也。且如四遍常中。如瑜伽第六显扬第九并云。依下中上静虑起宿住随念故。计前际常(谓忆二十六十八十劫为前三论也)。或依天眼计现在世。以为前际(谓观应从此死而生彼也)。

    凡是观未来今名前际者。以寻未受异熟之前。故名前际也。若准四有边。勿过宿命天眼及妄计。四不死。计得生天。并是前际计也。言后际者。即如五现涅槃中名后际论者。如瑜伽第七显扬第十。以天妙欲为一。以四静虑为四。既称现法。而言后际者。以现受乐。自后永寂。故名后际。自余有想等论。计死后事故。并后际摄也。若作此分前后际者。一向决定。若依小宗。婆沙论意。就多分说。前际十八。后际四十四。若细分别者。依过去世起分别者。定名前际。依未来世起分别者。定名后际。若依现在起分别者。义即不定。且如四遍常中。一由宿命。能忆一劫或二或三乃至八十劫。二者忆生一生。或经百千生。三由天眼见诸有情死时生时诸蕴相续。是故计常。四由非理寻思计常。就中第三以天眼计云是前际者。以见现在死时之相。是未来前。故名前际。若据是过去。后亦是际。或约过去果未来因。亦不定也。四有边论。依天眼等。准此应知。五现涅槃亦准此释。故不同大乘释也。

    第三别辨其相者。前际十八。合有五论。后际四十四。亦有五论。且前际五者。先明四遍常论。谓遍计度我及世间一切皆常。婆沙说四。初明忆劫。第三天眼。以此两论。即摄瑜伽等中四数义尽也。更加第二第四两论。瑜伽不说。如前应知。第二辨四一分常者。准长含第十四梵动品说。劫初成时。有余众生。从极光净天没。生大梵处。??分独住。后更作念。愿余众生来生梵宫。应念之间。有梵子生。梵王更念是我所化。后梵众天福命尽故。来生人间。修得宿通。便见梵王犹在梵宫。即作是念。大梵是常。我等无常。第二亦由宿命。闻梵王说。四大是常。心是无常。或翻此说。第三由宿命智。从戏妄天没。来生人间。便念戏妄者无常。余不戏妄者常。第四意愤天没。准前而说。婆沙云。此二天住妙高层级。或住三十三天。此准婆沙。若准长含。无第二见。加一以[撾-咼+庚]疾智。观察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为四也。良以妄执不同。所以经论互举也。

    次辨二无因论者。一者无想天没。来生人中。得宿命智。见昔出心。不见已前。故谓无因。瑜伽婆沙并同说云。生无想天。初后有心。中间五百劫无心也。二者以妄寻思。不忆前生。便谓无因。

    次辨三有边等论者。准瑜伽论。自有两释。一者依瑜伽第七及显扬第十。同云依止世间诸静虑故(谓宿住天眼随应起计)。于彼世间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广说如经。论自释云。若依断边际。求世边时。若忆坏劫。即起有边想(见断绝故。起此妄计)。若忆成劫。即起无边想(以见微风等渐成之相。即计世间展转有因。故无边)。若依方域周广。求世边时(上下周求。傍以广求)。若下过无间。更无所得。上过第四静虑。更无所得。起有边想。傍一切处不得其边。起无边想(此即亦有边亦无边也)。若为治此执。作异文句。即于世间。起有边非无边想(为避第三句过。矫为此第四句也)。慈恩法师释。忆坏劫有边者。以空劫为边限故。忆成劫无边者。以去坏劫远故。难曰。成前亦空。何不亦以空劫为限。名曰有边。故非理也。若依瑜伽八十七释。由忆念器世间成坏两劫。出现方便。起边等四执。且由忆成劫故。起三种想。一者忆念下至无间上至第四静虑故。住有边想。二者傍忆无边故。住无边想。三者二种俱行故。住二俱想。四者忆念坏劫分位。尔时便生非有边非无边想。释曰。观已坏时。无器像故。观未坏时。有可坏故。是故合计非有边非无边也。准此四句中第四句义。与前三别。然三句但是第七卷中第三句。摄义即尽也。于中随应观前是宿通。观现及后是天眼也。此谓外道执我所居之器。作此四计也。若依婆沙。前之二句。同瑜伽八十七。第三句者。以天眼见上下边。以神通傍无边。即以二通。合计第三句也。第四句者。遮第三句。此等虽有种种异说。莫不皆据我所居器世间也。若约器世有边等四。对十六有想等中执我有边等四。合计者。即诸经论中辨合计云。我及世间边无边等是也。

    次辨四不死矫乱论者。先且释名。准婆沙意。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得问时。答云秘密言词不应皆说。佛法呵云。此即真成矫乱之者。故云不死矫乱也。若准瑜伽显扬等释意云。诸可谓境。名为不死。故是经中。呼证涅槃为不死句。即内外道同详此名也。而证说名为无乱。今诸外道自称得证不死之境。而得他问。乃妄计云。我是不死乱者。谓我实证不死之境。而于言中。不应分明显说其事。故称乱者。故瑜伽显扬云。若有人来。依世间道。问善不善。依出世间道。问苦集灭道。尔时便自称言。我是不死乱者。然准瑜伽第七及八十七两处文释。且第七卷云。四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寻彼论文。即是指长阿含第七四梵动品文也。略叙彼经文云。有诸沙门或婆罗门。依本劫本见异问异答。摄四见中。齐是不过(前际名本劫。后际名末劫)。第一或有沙门婆罗门。经如是见云。我不善恶有报无报耶。若有沙门婆罗门聪明智慧。设当问我。不能答有愧有畏。彼若问我。当以此答。此事如是(总指答词)。此事异。此事不异。此事异不异。此事非异非不异(此四句正是以言矫乱之词)。是为初见(结成初计)。或有作如是论。我不见知他世有无。诸有沙门婆罗门。以天眼知他心。能达见事。能知他世世无佗世。彼设问者。当如上答。是第二见。或有问。何者是善。何者不善。当如上答。是第三见。或有愚冥闇钝。他有问者。彼随他言。当如上答。是第四见。寻彼经文。正与瑜伽第七卷中义意相当。对此应以二门分别。一者所问事宽狭。二者起计不同。且所问事宽狭者。如瑜伽云。依世间道。问善不善。依出世道。问苦集灭道。即是具以世出世法为所问事。而经唯言善恶有报无报耶。即唯问世间道也。虽有宽狭。莫不皆是外道不晓之处也。

    第二起计不同者。谓依此不晓之处。有四种人。矫生四计。作四矫乱。就中即作三门分别。一者辨四计人。二者辨四矫法。诸文宽狭。三者辨四计意。且四人者。瑜伽释云。是中第一不死乱者。觉未闻悟。第二于证法。起增上慢。第三觉已开悟。而未决定。第四羸劣愚钝。今详论意。第一外道。于世出世。虽有智慧力堪得证。而未闻未解。若据经中。但据善恶两报世间之法。而未开解也。此便他已知解人也。第二外道。于少劣证五通等法。自谓最胜。及其遇他得证胜者诘问之时。而更怖他胜证之人。是故经中惧他有天眼等者也。第三外道。于所学法。已闻已解。但有闻思。未有修慧。故于所证之境。未得决定。是故经中但惧他问善不善等。意说怖他于善不善决定证者也。第四一向是愚钝者。无有力能生解得证者也。总相说者。第一人怖胜已解。第二怖胜已证。第三自身未证。怖他得证。第四怖知我愚。故成四也。

    第二矫乱法宽狭者。若如经中。前三并是以言矫乱。谓得问时。答言此事异不异。第四句也。第四反问。而即并以言矫乱通说。便是二种矫乱法也。且如有问蕴有几种。彼反问言。汝意。谓五。彼即答言。此事异不异等也。若准婆沙。唯是假托余事。谓答他言。秘密义等。不应皆说。若准瑜伽。合前经中及婆沙中二计。故彼论云。如是三种假托余事。以言矫乱。第四唯惧他诘问。于世间道及出世道。皆不了达(谓不多不死法)。于世文字亦不善知(谓不了不乱法)。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但反问彼。随彼言词而转。以矫乱彼(准此论文。但明及问。阙无此事异不异等。以言矫乱。而经有之也)第三所计意者。婆沙论意。计不乱答。得生彼无。然计不乱。自有四种。第一人计。若胜我解。而问我者。我实不知。辄与他说。恐成妄语。便不生天。故托余事。以避妄语。谓为不乱。第二人计。若胜我证。而问我者。而我不证。便拨为无。恐成邪见。便不生天。故托余事。以避邪见。谓为不乱。第三人计。我未定证。若他定证。而问我者。若我辄说。他便诘我。知我无知。我若无知。恐不生天。故托余事。以避无知。谓为不乱。第四人计。我实愚钝。他问我法。我若不说。便违他意。恐不生天。故反问彼。而印顺之。以避违他。谓为无乱。若准瑜伽云。又复第一怖畏妄语。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故不分明答言我无所知。第二于自所证。未得无畏。惧他诘问。怖畏妄语。怖畏邪见。知不分明说我有所证。第三怖畏邪见。怖畏妄语。惧他诘问。故不分明说我不决定。如是三种假托余事。以言矫乱。第四唯惧他诘问。于世间道及出世道。皆不了达。于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但反问彼。随彼言词而转以矫乱。准此论文。一一皆有二意。一者作藏拙意。二者作妄计意。且如第一。怖妄语故。恐不生天人。藏拙意云。怖他知其无智故。不分明言我无知。即免二过也。第二胜已证者。傥问之时不知而说。恐成妄语。若拨他问。恐成拨实事之邪见。恐不生此。是妄计意也。余是藏拙意。冀免其过。寻文可知。第三他有决定证者。傥问我时。准第二释之。第四藏拙。即是计意。谓计不能为他说。即不生天也。若准瑜伽八十七。死得天。自有二种。一者善清净。谓证谛理。心得解脱。二者不善清净天。谓得世俗定。彼论意说。善清净者。必无矫乱。不善清净者。容有矫乱。故彼文云。已得善巧。彼所成得。望我为胜。彼若于中诘问于我。我若记别。或为异记(恐妄语也)。或拨实有。或许非有(恐拨实有邪见。妄许非有亦是邪见故)。彼于记别。见如是等诸过失已。作是思惟。我于一切所诘问。皆不应记(以不明记为避过也)。广如彼论。不能繁叙。慈恩法师法菀中。及西明法师等释。义并朦胧。寻求者自当见之上来五论前际计讫。次辨后五际五论者。第一明十六有想论者。一执我有色等四论。二执我有边等四论。三执我一想等四论。四执我有乐等四论。合十六论也。先辨有色等四者。略准三文。然后释义。且三文者。准梵动品云。我此终后。有色有想。二我此终后。无色有想。三我此终后。有色无色有想。四我此终后。非有色非无色有想(准此皆说死后我有色等)。二者准婆沙意云。我有色死后有想等为四句。三者准瑜伽第六。显扬第九同说。依于三见。起此四句。故彼文云。又若依命者即身者。彼计我是色(谓执我为色)。若计命异于身者。彼见我非色(谓执我为非色)。若计我俱遍无二无缺者。彼见我亦非色(谓执我总遍色非色)。若为对治故。此即于此义。由异文句而起执者。彼见我非色非非色(体同第三句而文有异)。准此即通现后二世。并有色等。故瑜伽八十七云。由依初见。于见于现法中。计我有色。后或有色有想等。广说如彼。然准彼文。以其有想十六。无想八论。非有想非无想八论中。并有有色等四句。故彼论文合解三个四句。今当广引。彼论文云。由依初见。于现法中。计我有色。后或有色有想。或无有想。或非有想非无想(此三个四句中各初四句也)。依第二见。于现法中。计我无色。于后所计。如前应知(三个各第二句)。依第三见。我论有二种。一者说我有色无色。二者说我非有色非无色。余如前说(三个各第三第四句也)。详此有色等四。依命者即身异身。及但遍等三见立。同瑜伽第六显扬第九等。然加后或有想等文。以成三个四句也。言后有想者。如婆沙释。义意应同。婆沙意云。初句我色为性。故名有色。取诸法想。名为有想。谓欲界全及色界中除无想天。或有计无色界中亦有色者。前三无色亦名有色有想。除非想处。以彼是非有想非无想摄故。第二句我无为性。名为无色。取诸法相。名为有想。谓若四蕴之中。执想为我。即是有想用故。名为有想。若执受行识三蕴为我。即是有彼想故。名为有想(以想为我所故)。此中有想界系。同前第三句。我如谛语。外道总计五蕴。起一我想。由其各别求我不得。是故总执亦有色亦有色亦无色。以为其性。言有想者。若望想蕴。有想用故。名为有想。若望余四体者。有彼想故。名为有想。于中总我并名有想。此计即以自身蕴为我。他身非情等为所也。界系同前第四句。即第三句无别依见。上来释有色有想四句讫。

    第二释我有边等四句者。谓执我有边等。与执外器世间有边等四不同也。梵动品云。一我此终后。生有边有想。二我此终后。生无边有想。三我此终后。生有边无边有想。四我此终后。生非有边非无边有想。若准婆沙云。执我有边死后有想等。以作四句。准此即是有边等四。并通现后二世。且释第一句者。婆沙意云。或执色为我。或执非色为我。并容有边。谓执我体有分限。或在心中。如指节量。故有分限。若执非色为我者。所依所缘有分限故。并名有边。此依寻伺起如是见。若依等至。未必得遍处定。此二种有边。我死后有想。此欲界全等。界系义亦同前释。第二句者。或执色及非色。并容无边。且色无边者。如明论说。我量广大边际难测。要知此我方广生死。或执地即是我。其量无边。若执非色为我者。彼作是念。若不至火。终不能烧。故知若不至我。终不能取无边分量。既有所缘无量。故知我无边际。此依寻伺。若依等至。起此执者。必得遍处定。此二种无边。我死后有想界系同前。第三句者。亦通执色非色。若执色我。随所依身。卷舒不定。若时身有量者。我即有边。若时身无量者。我即无边。故成俱句。若执非色者。约所依所缘。准前应知。第四者即第三句。同前准知。瑜伽第六卷。显扬第九。前两句同。后两句异。故彼文云。若见少色少非色者。彼见有边。若见彼无量者。彼见无边(此二句同)。若复遍见而色分少。非色分无量。或色无量非色分少者。彼见亦有边亦无边。若对治此者。彼见非有边非无边(此二句异)。或计解脱我为第四句。广说如彼第三执我一想等四句者。婆沙意就得定及寻伺者。说第一句。有一想者。谓前三无色。彼想唯一门转故。谓唯意识一门转也。若得非想定者。死后便生非想地中。即名无后非有想非无想故。所以际之也。第二句我有种种者。谓欲色界除无想天。彼想六门转。或四门转故(上三静虑借初定识故。亦有四门转)。此之二句据得定者。作如是计。若依寻伺亦成二句。谓有一种工智者。名有一想。若有种种工巧智者。名有种种想。第三句我有小想者。谓执小色。或执小无色为我。彼想与此小我合。故名我有小想。界系同前。亦唯欲界。于色界中。除无想天。或计三无色等。并同上释。第四句我有无量想者。谓执无量色。或执无量无色为我。彼想与此无量我合。故名我有无量想。界系亦同前。若准瑜伽八十七。由生处差别故。立一想等四句。如彼论云。有一想者。谓在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有种种想者。谓在下地。即如所说。随其次第。应知识有狭小想。有无量想。寻此论文。由修无所有定时。除遣所缘。既不在识。故无相应之想。故一想中除之也。慈恩法师意准婆沙。前三无色皆是一想。然瑜伽即就除所遣义。故各别也。其非想处。死后必是非有想非无想。故论不说。其义易了。又论文言。随其次第应知狭小想无量想者。谓在下地。依缘狭小。在空识地。依缘无量。即是逆次释次第也。此四句皆是死后有想也。

    第四执我有乐等四句者。亦皆死后有想也。瑜伽八十七云。一向有乐者。谓在下三静虑。一向有苦者。谓在捺落迦。有苦者。谓在鬼傍生人欲界天。有不苦乐者。谓第四静虑已上。乃至非想处。婆沙意。我与乐具乐受合等。以为四句可知。

    上来十六有想论说。次释无想八论中。先解有色等四句者。有色等义。如上所引。瑜伽八十七。三个四句。同依命者即身异身俱遍等三见。立色等四。而言死后无想者。婆沙意云。得无想定及见他得者。从此死后。生于无想天中。若寻伺者。见有风痫熟眠闷绝等。似全无想。便作是念。如于此世。既是无想。他世亦尔。故亦无想。婆沙广文。意亦不殊瑜伽略释也。次释有边等四死后无想者。婆沙论意。辨有边等。义并同上有想十六中。第二四句释有边义。若论死后无想者。同向有色等四死后无想中释之。谓或闷绝等也。准瑜伽八十七。亦释三个有边等四句。故彼文中。先释有色等三个四句讫。续次文云。我有边。我无边。我亦有边亦无边。我非有边非无边。随其次第。如前应知。准此故知。如前有色等中。死后有想无想等应知也。若比婆沙。亦是前两句同。后两句异。如上已释。

    次释非有想非无想八论者。亦有有色等四。有边等四。同向无想八论。但知死后非有想非无想。且释有色四句者。第一句我有色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者。若依寻伺执色为我。彼见有情。心不明了。便作是念。此世既尔。他世亦然。若依得定。彼不可执非想诸蕴为我有色。但可执今欲色界身。得非想定无色之我。与今色合。名我有色。此即必执色为我所也。若许无色亦有色者。即执非想诸蕴。亦名我有色。此即执色或我所也。彼地想不明了。故云死后非有想非无想。第二句执我无色。通寻伺得定。准而可知。第三句寻伺者执。其义易知。若得定者。通执欲色。方名亦有色亦无色等。如前准知。第四句即第三句。亦准上释。次释有边四句者。若执色法为我者。以所缘境狭广及不定。可成四句。或约时分短长不定。以成四句。若亦执色者。即唯寻伺者执。以得定者不执非想为有色故。或许无色有色者执。亦云无色之我。得与色合。比于婆沙瑜伽。亦是二同二异也。问何以两八论中。各无一想及有乐等四。答既言一想及乐。即非无想。及非非有想非无想。故阙之也。

    次释七断灭论者。瑜伽第七。显扬第十云。谓如有一立如是论。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住持未坏。尔时有病有?有箭。若我死后。断坏无有。尔时我善断灭。如是欲界诸天。色界诸天。若无色界空无边处所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广说如经。谓说十种断见论者。作如是计。梵动品云。一者我身四大六入。从父母乳餔长养。然是无常。必当归灭。二者此我不得名断灭。我欲界天断灭。三者此非断灭。色界化生。诸根具足。断灭无余。四者此非断灭。我无色空处断灭。余广如彼。

    次释五现涅槃论者。瑜伽第七。显扬第十并云。谓如有一立如是论。若我解脱。心得自在。瑜伽自在名为清净。谓于诸天微妙五欲。随意受用。是则名为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又若离欲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得具足住。乃至第四静虑得具足住。亦得名现法涅槃第一清净。婆沙二百亦说。受五欲及四静虑为五涅槃。然言五欲者。一释。通人及欲天。一释唯欲天。今瑜伽等同后释也。四静虑者。外道多执。依多分说。而少执无色。故此不说。又说。执无色为究竟涅槃。此中说现法涅槃。广释如婆沙。上来广释后际五论。总辨六十二见说。

    第四五见相摄者。谓边邪两见摄。准唯识第六释。于边见中。摄四十七论。如彼文云。此边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四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有想十六。无想俱非。各有八论。七断灭论等。分别起摄。准瑜伽五十六。七断见摄。余皆常见摄。故知四十七论并是边见摄也。次约邪见。摄十五论。故唯识论云。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四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论。瑜伽五十八。文意亦同。

    次略问答者。问曰。一分常中。有执一分无常。应是正见。何名边见。答此无常解。藉常而起。望无常应邪见摄。且望常解。是边见摄。问五现涅槃。准显扬等。是妄计清净中摄。应是见戒取摄。婆沙二百云。五现涅槃。以执劣法为胜。是见取摄。见若所断。大乘何故邪见摄耶。答大乘意说。要缘于见。以执胜净。是见戒取。既缘欲等五境。故是邪见。以其四见不摄者。皆邪见故。小乘宗中。邪见唯说拨无实事。但执最胜。即是见取。若执得净。即是戒取。故不同也。四一分无常者。小宗云。非见摄。但是邪智也。上来即摄六十二见之自性。若据眷属。依于身以起边邪。复执三见。为胜得净。及由此见。受持戒禁。故具五见也。故杂集第一云。或二或一切。觉师子释云。谓边执见及邪见自相故。一切者。谓五见眷属故也。

    犯毗尼者。五篇犯相也。诤者言等四诤。此就所灭也。又犯毗尼者。从惑起业。结使毗尼者。三界五部惑。此一对约所灭烦恼也。比丘者。如故意出不净等。比丘尼者。如独行等。此对约学毗尼人也。

    方者如输奴国听五事等。遍者煞盗等。此对约方及遍制也。

    戒品清净发生三昧克理观在心者。谓初起五停心观。观五阴中。都无实我。即生空也。??等修慧。无常苦空。渐破阴相。渐悟法空。故云理解转深也。

    心冥无相者。谓入见道。现观灭谛。名为无相。见道惑尽。即名初果。进断余结。始从欲界。乃至非想最后品。或解脱道时。即具心慧二俱解脱。成无学果。故总说云。心??无相乃至具二解脱也。若钝根者。唯得慧脱。不具心脱。此并成实宗也。

    结益等可知者。即前科文。名举益初修是也。

    从粗至细者。从欲界心。入初静虑。次第渐入非想灭尽。从细至粗。谓从灭定。次第还至欲界散心。

    善修斯二者。入定出定二也。

    亦获三益者。一生空。二法空。三入圣道。无相已去也。即是文云。未得令得。未入令入。未证令证是也。

    偏举如人者。谓清净人。名如人也。

    脱不脱中。有六个二。初三五明不脱。二四六明解脱。章云。犯不能见。见不忏洗。即是展转释初三五也。犯不见(释初)。见不忏(释三)。不忏而彼不受也。谓所对忏境。不为受也(释第六也)。

    三文同前者。谓前六二。是非相对。如其次第。即为三文也。

    谤不谤中有五一总明谤不谤者。文但有谤也。

    初举增一三对六者。上增一文离明邪正中有三。谓一法非法。二毗尼。三制。各有到顺。即成六也。今此增二十八法中分二。初至是制不断。谓是重举上增一三对六也。第二有二法谤如来一非法言法已下。谓是重举增二上文二见之初十八法也。

    增二四对八者。第一对者。谓十八法。此十八法亦名二见。然下章中自名二法也。即是上文二见之中。除去须见非酒等已下文。但取初十八法文来也。第二对者。谓是二处。即增二最初文也。第三对者。谓是二事。即增二初第二文也。第四对者。谓是二见。即增二初第三。二见文中。除十八法。但取酒见非酒已下是也。由其十八。前别明讫。故须除之。此之四对。各二故八。即是总说。此中文尽。故云四对八也。

    作文不异前者。且如十八法中。文中但举法非法一对。余之八对及二处二事等。并即是指上文也。

    初文总解二谤下之到说即前二谤等者。前辨谤不谤中。科文为五。即指初段。以为总解。故云初文也。下之到说者。谓下之四段。别解二谤也(谓十八法。及二处二事二见也)邪解差修者。谓不顺教修。即是不修。不必要须不见佛色身也。

    各有总别三对六等者。谓此六文。各各分五。初文总解。下四别解也。

    人言有六种等不等者。毕吝陀也(愿律师是)。

    各对三句法有行灭者。谓将斯六。准如前文非法众中。一作法羯磨。二非毗尼羯磨。三非法便行。如法众亦三。反说可知。恐人未悟。且将初句。具足作文。应言有二众。如法众不如法众。何等不如法众。众中非法众如法众数齐。非法法者有力。如法者无力。非法者得伴。如法者不得伴。作非法羯磨。不作法羯磨。非毗尼羯磨。不作毗尼羯磨。非法便行。是法不行。是为非法众。何等如法众。众中法众非法众。二众数齐。如法者有力(广说应知)。第二句乃至应言。何等不如法众。众中非法众多。如法众少。非法者有力。如法者亦有力。非法者得伴。如法者不得伴。如法众反说应知。余句准知。总喻上二众。谓八对二众者。谓等众及不等众。即有是非二对。等不等众自有六对。故成八对也。亦有疏本。无谓八对二众一句语也。

    观过文三中科文云。第三佛说已下者。文中舍利弗说(亦有疏本。作舍利弗说也)。

    余四合辨者。一自破。二犯罪。三智者呵。四多得众罪。文中合作一门。理实应开即为四也。

    漏增中位分为三者。惭无惭。二者净不净。即是上文二见酒见非酒等。十七对中。略举此一。上已释言。衣药等物。应法受畜。不生罪过。名之为净。畜不应法。名为不净也。三者犯不犯等。即十八法中。略举五对也。

    摄取略尼。即是第二合僧欢喜。以其略尼能灭罪诤。故欢喜也。

    言不善者现在业因者。问文中现言。现在不善。及未来不善。何因乃言唯现在耶。答此中意辨。今世造因。及后世造因。皆名现在也。

    重罪准知二百八十戒者。广文。准上增一中第二大段。辨戒利处说也。

    增三文言。根本不现者。无三根我根本罪。外相不现。即是无罪也。

    三非法与忆念者。一实犯言不忆犯。二言犯小罪当忏。三言犯小罪已忏也。

    诤轻重生觅者。实犯小罪。未忏须忏。后与忆念。若其已忏清净。直与忆念。

    三灭法者。以多人灭言诤也。罪处灭觅诤也。草布灭犯诤也。即此三中。一一随用。灭事诤也。

    受戒师德如非有两个三。亦可观文似是所为受戒人也。沙弥据名虽犯皆吉。若其据事。亦得名为破戒破威仪等故也。

    若以犯残事故骂谤白衣者。谓实自犯。将谤白衣云。白衣犯事相关。即是也。如上受戒犍度中。被举比丘休道后还出家。与受具竟。语言汝能忏悔不。若言能。当与解羯磨。与解羯磨已。当言语汝忏悔。即有人释。若不先解。共他对忏。即犯随举。又准此文应忏。忏忏已为解。故先忏。理亦非妨。故忏解先后皆得也(准上下文故也)。

    应信不信与举治者谓到说十八等者。十八非一。故云等也。上呵责犍度。疏自释言。言不信者。不信善招胜报。不信圣教是非者。不过十八。咸初举中摄。以第三举局故。此中疏言。宽通诸法。谓通十八。咸名不信。(乃至)言以其不局顺情等者。谓第三举局。是顺情说。欲不障故。此信理。不得言是第三举也。

    文中言应信不应为解。章云应信不信与举治者。既不为解。故知本由不信故治也。

    笃信隆殷具于五法者。上呵责犍度文云。白衣家有五法。应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恭敬父母沙门婆罗门。所应持者。坚持不舍。有是五法。应为作也。

    章云第三称量白衣同上以释者。即文言。应与作遮不至。不应与作遮不至。是也(谓五法具阙也)。

    僧残中三者。一忆念。二称。三失。诸句皆然。即成多三。为乐故亦成多三。乃至风空等各成多三也。

    妄语所称者。唯上增二中。疏释云不得言得。谓生空。不入谓法空。不语谓无相已去也。

    身犯口犯等者。观文似通一切戒说。不局妄语也。

    文言恚痴亦如是者。谓身恚害。口恚害。身口恚害。为一三。乃至身痴害等。复为一三也。

    举上起诤三人者。即上僧众多人一人起也。觅诤须以忆念等三个白四灭。故局对僧也。

    余之三诤通三人弥者。言诤中。现前通三人。多人唯是僧。二者犯诤中。自言通三人。草布唯局僧。三者事诤中。若是觅诤中事作。即是局僧。若言中事作。犯中事作。即通三。如前准知。现前自言通三人秉者。现前之中。谐和进不等易知。自言之中。忏残僧秉提下通三也。

    于戒学中约行以辨者。不约定慧。唯约戒行以辨也。三学除得者。除烦惑。得四果也。

    始于外凡专似护持等者。此依成实宗释也。上代成实诸师云。外凡位中名干慧地。始从凡夫慧信佛法。归依三宝。受持禁戒。戒生定。定生慧。能观众生空。未善明了。理水不沾。故名干慧地。心在理外。故名外凡。即是从初。乃至五停心位也。次入??等四善根位。观实法空。而有相心数数陵杂。为内凡。即是章中云。四现理静绝去纷动定品成就之始也。谓四善根现前。忍许实法皆空。故云现也。次入见道。无相决定。即是章云入无相已去也(上已数数辨讫)。

    第四时迦叶礼佛足已下。分为两文。一约人明如非。二约喻明如非。寻疏可知。

    二种众法俱集一处者。一说戒。二羯磨也。

    纯修满学者。一纯修戒。二纯修戒及兼纯定。三满学三学也。

    兼修满学者。第一戒满兼余二学。第二戒定满兼余一。第三具满三学也。问前文既云以戒为主。不以定为主等。故知亦是兼修定慧。二文何别。答疏意云。前文是不了教。后文是了教。理实相似。今详前文据彼祈求。后文辨三学满未满也。

    根跱(跱立也)。成实论二十一。初五定具品云。又道品楼观以戒为柱。(乃至)入善人众。以戒为即印。八直圣田。戒为疆一畔。如田无畔。水则不住。如是若无净戒。则定水不住(已上论文)。

    第三折伏烦恼者。即破戒烦恼。与恶觉俱也。

    五下使者。新经论中。名五顺下分结也。准婆沙四十九列名者。一贪欲顺下分结。二嗔恚。三有身见。四戒禁取。五疑。俱舍二十一颂云。由二不超欲。由三复下还。然俱舍中列名次第。与此疏中同也。彼论长行释云。谓唯欲界。得下分名。此五于彼能为顺益。由后二种不超欲界。设有能超。由前三种。复令还下。下如守狱九十防逻人。故婆沙四十九释云。谓初二结。犹如狱九十。后之三结。如防逻者。如有罪人禁在牢狱。有二狱卒。恒守御之。不令辄出。复有三人。常为防逻。彼人设以亲友则力。伤害狱卒。走出远去。三防逻者还执将来。闭置牢狱。此中牢狱即喻欲界。罪人即喻愚夫异生。二狱卒者喻初二结。三防逻人喻后三结。若有异生。以不净观。伤害欲贪。复以慈观。伤害嗔恚。离欲乃至无所有处。生初静虑乃至有顶。彼有身见戒禁取疑。还执将来。置在欲界(此上论意局据异生释之)。俱舍又云。有余师说。言下分者。谓下有情。即诸异生。及下界即欲界(此释顺下义也)。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列名次第。与婆沙异。前[已]讫此中意辨由前三结。不超超凡入圣也)。后二能令不超下界。故五皆得顺下分名(此中意说。初二果人亦名下界)。

    章云一下人心中起乃至广说者。同余师义也。

    二润下生三障下果者。并是初义之中差别也。谓由不超下有有情故。必定三界生等也。寻之可晓。然章中贪嗔二结。是欲界修道惑者。且据下果。唯有修惑。理实而言。五部贪嗔。并名顺下结也。故婆沙云。三十一事为五顺下体也。为欲界贪嗔各五部。故即十也。三界身见。见苦所断。即三也。三界戒取。各通苦道二谛所断。即六也。三界疑各通四部。即十二也。通前总计合三十一也。瑜伽十四。立义稍别。不能繁叙。

    第二人如上者。欲作文可得同前。而义有别。谓前不得根本静虑。今此第二即得之也。

    文言所作已办不复还此者。不还三界受生。即不受后生是也。

    不了教说者。意说。前来云。不重于定不重于慧等者。是不了义。理实亦须少分修定慧也。问何以重于戒者。得不还果。答不还果人永断一切破戒烦恼。显持最胜。故明之也。戒定俱重。准亦同之。

    答以十使为根本等者。此下答中略叙二释。且第一释云。十中六使唯见道断三转三随转等者。且辨十使者。贪嗔慢无明五见及疑合十也。于中前四通见修断。后之六种。唯见道断。且约后六以释三转三随转者。此意即依婆沙四十六。俱舍二十一。杂心第七释也。所言转者。如手转轮。名能转也。言随转者。如轮随转也。且如先起有身见故。方始执我是断是常。由斯身见即为能转。其边执见即是随转。又如先起戒禁取故。于戒取上方执最胜。由斯戒取即是能转。其见取者即是随转。又如先疑谛宝有无。从此引起决定无见。由斯即说疑为能转。耶见随转。既知随转由转而生。故断转时。随转亦断。问集灭谛下既无戒取。而彼见取随谁而断。答即随苦下戒取而断。由彼戒取是遍行因。因既已断。果亦随断。由此应知。不必要须同时而断名随断也。以见谛时次第观故。思之可解。上来且知总相如是。若别分别。即显八十八结断也。且如身见。三界苦断。即三也。戒取三界苦道所断。即六也。疑三界四谛所断。即十二也(已上合二十一也。上五顺下分中已辨讫)。边见三界苦断。复三也。见取邪见。三界四谛所断。合二十四。兼前边见。即二十七。并前二十一。合四十八也(已上即开五见及疑。为四十八也)。贪恚慢无明。除修所断。局取见断。复有四十。且如贪慢及以无明。三界四部。合三十六。嗔唯欲界四部所断。故成四十。通前四十八。合八十八也。问若计三转及三随转。但四十八。如何能显贪等四十。答此亦许在三随转中。且如有人。执身见已。贪爱此见。复于他见而生憎疾。即恃此见而生高慢。复此等惑皆与痴俱。故贪等四。即随身见转也。亦于见取邪见之上。起此贪等。准前应知。然其边见见取邪见。一向定是亲随转摄。而论贪等。即不定亲。且废不论。理实亦是随转摄也。故章云即是八十八也。

    论云一种等者。婆沙俱舍并有此文。然章所引。意依心论。且婆沙云。复次此经略现门梯蹬故(谓说三结断结也)。谓见所断诸烦恼中。有唯一部。有通二部。有通四部。若说有身见。当知总说唯一部者(即摄边见三界合六)。若说戒取。当知总说通二部者。虽更无别通二部惑。而戒禁取。则名通二部(三界合六)。戒复说彼相应俱有(谓与戒取相应心聚)。若说疑。当知总说通四部者(即摄邪见见取及贪嗔慢无明。于中除嗔。余通三界。合七十二。并嗔有四。合七十六。并前二六。合八十八也)。上来并是萨婆多义也。然准大瑜瑜伽二十九云。薄伽梵说。永断三结立初果者。谓依三品。有三种结。障碍圣道令不得生。一在品。有有身见。由此见故。怖畏涅槃。不趣圣道。二依恶法毗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虽已发趣。而行邪僻。不生圣道。三依善说法毗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虽已发趣。而行邪僻。不生圣道。三依善说法毗奈耶品。有疑烦恼。由此故虽已发趣不行耶僻。而于正道未串习故。于如实见所知谛境。犹豫疑惑。障道不生。广如彼说。俱舍论中有一异释。意同大乘。不能繁叙。

    文中明学云。若比丘具持木叉等者。崇云。即将此文。用释上文云何学戒增戒学等。是故言学。又云旧解如于外凡。专加护持。(乃至广说)此解不然。正违明诰。次下文中即自分别。如斯猛浪。上下非一。久无悟人。流之遂远。今详立破。如破迷记。此不繁论。然彼崇师。虽作此言。而亦未晓立三学意。此义具如瑜伽十六十七中释。总相意者。学之所依。别解为首。既依净戒。次修定学。然四静虑是诸功德最胜所依。偏立为学。由依胜定。□发无漏。永尽诸惑。故唯无漏。立为慧学。立虽就胜。不遮定道俱生律仪。在戒学摄。亦复不遮无漏定等。在定学摄。又亦不遮有漏等在慧学摄。故唯识论第九卷中。三聚净戒。以为戒学。大乘光明等四种胜定。以为定学。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以为慧学。岂唯要局此文释耶。良由未晓通局胜劣。故自取耳(然就声闻据胜建立如律者好)。

    修二正勤者。或名四正断。或名四正胜。广如婆沙四十一。瑜伽二十九。显扬第二。杂集第十。今且略引婆沙论云。一于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发勤。?心持心。二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余说如前。三于未生善。为令生故。余如前说。四于已生善法。为令安住不忘。倍修增广故。余说如前。此四即是心所法中一精进体。于刹那中。作用不同。建立四种。如灯一念四用差别。谓烧炷尽油然器破闇。配疏应知。先约贪盖有六句者。今寻文意。有无一对。为观现行别也。未生及后生一对。约永断与伏不同也。次二正断也。

    略无喜觉支者。有律本具有也。然寻其意。依初二禅有喜觉若意。若在上地。即无喜支。非谓略无也。又寻此文意者。于慧学中。初明五盖。修四正断。即显初果。先入见道。后方进修。断欲界惑。即经论中。依毗钵舍那。修奢摩他。是也。次文修七觉意。起四正断。即显超证第三果人。先即已得四静虑定。今断余结。修七觉意。即经论中依奢摩他。修毗钵舍那。是也。

    略无第五者。谓此文中。应有六句。已生念觉。理当第六。而少第五未生令生。故五也。亦有律本。具六句者。今推其义。有无一对。亦观现行不现行别也。未生及生。约未修已修别也。已生修满未生令生。约广现行。及令种起也。智度论七十六云。复次经中说。有三种子。一者不随顺生。二者随顺生。三者胜生。世人皆愿二种子。随顺子胜子。佛法中唯欲一种随顺生。以无有胜律佛故。佛子有五。从佛口生。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人法位菩萨(谓初地已上也)。辟支不得从佛口生。无佛时得道故。故诸漏尽者。是随顺生也。今详文意。举世三子。意观佛法之中令求等子也。诸无学人与佛解脱身等故也(准智度论意如此)。

    三种病人。章中所释。取涅槃第二十六意。作此释也。彼经云。一者若有病人。得良医药。及瞻病者。病则易差。如其不得。则不可愈。二者若得不得。悉不可差。三者若得不得。悉皆可差。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遇善友。能发阿耨菩提心。如其不遇。则不能发。所谓须陀洹乃至罗汉辟支。二者虽遇善友。亦不能发。谓一阐提。三者若遇不遇。一切能发。取谓菩萨。今观此律。未必同经。以其律中制看病法。故列此三。非谓对机教授义也。上衣法中。亦有此文。已辨意也。

    文中。三安居续次即云歌戏如哭等。即有人言。静缘正念。名曰安居。初心观歌。次儛伎笑。非谓夏中安居法也。然五百问中。从四月十六日。尽五月十五日。日日可结。明知夏法有三安居。观歌等文自是别三。不须配属三安之上。上母论第五直言。比丘法自不得儛。亦不得教人儛。佛所不听。何犯祇富那婆苏。六群比丘等自歌儛作伎。佛闻之制。一切比丘。不得歌儛作伎也。有六群比丘。如狗槃走法。佛不听也。儛法是童蒙小儿所作。歌者似哭音。此法比丘皆不应作。露齿笑者。狂人相貌。亦不听也(已上论文)。彼无三安。不相配属。故别自是一个三也。

    谓随戒中序者。意说。谓随一一戒缘起名序也。

    随结等者。取释相也。

    与尼露坐者。上九十中。第二十六戒缘起之中。与尼露坐。至戒本及释相中。即云屏坐也。急施过后畜戒缘起中。但明过前受。无过后畜。本释二中。具有过前受过后畜也(淫戒中释相中有死尸。上犯缘本无也)。刀贱(割裁也)。衣贱(粪扫)。色贱(不正色)。

    文云复有三辨(蒲涧反)。疏中作此释也。今谓三辨(皮勉反)比丘辨者。闻所成慧也。

    听闻究竟是比丘故不放逸辨者。独处空闲。精勤思择。即思慧也。清净行辨者。即修慧也。得入现观乃至尽漏。名为清净也。然实修慧通于有漏。今且就胜。故取无漏。从此三慧。发言辨说。故云辨也。婆沙四十二云。又契经说。有三种慧。一言说究竟慧。即是闻慧。二思虑究竟慧。即是修慧(句句皆云即是等者。以论释经也)。彼契经义。与此律文意同也。

    增四破戒配闇经文者。一破戒不闇。二破戒闇。三不破不闇。四不破闇。余皆准此。下三同尔。故有五个四者。然文现有六个四也。一宣闻无惭四。二无惭不闇四。三破戒。四破见。五破命。六破威仪也。准此应言五位四好也。以初位中含两四故也。

    一杂明众行者。于中初有四个四。章中不释。一?连分物。二破戒。三和僧。四见僧破欢喜。第五四种作法已下。章中释之。犯者结第二段者。文言智人见已已下。是第二段也。身现恶等四句中。第二句亦应言与同见。以其身现亦得同见故也。然文言不与同见者。且据言中不同也。成论闻思二慧悟远生空。修慧即是??位已去。故第十五立假名品云。假名心。或以多闻因缘智灭。或以思惟因缘智灭(已上论文)。忍是闻慧。忍领圣教也。亲近者。思惟近理也。

    四信法。疏中配自心教化等者。不然。今详。即翻四种污家。令生四种平等信也。

    增五三师能者。和上依止教尼也。有二十六五。正明和上中第十二五。但四阙一德也。

    对增心增慧总言者。谓增戒是总句也。以上文言。云何学戒。增戒学增心学等。是名学戒。故知是总也。

    人言四十三德者。毕吝陁及首二师同说也。然彼但有此言。不别列出四十三数。今师言五十七者。初五自有五分法身。第二五教人具五分法身。第三五中不信(其一也)无惭(二也)无愧(三也)懈(四也)多妄(五也)。第四五中。自增戒(其一也)心(二也)慧(三也)白(四也)羯磨(五也)。第五五中不知威仪戒(其一也)增净行(二也)不知木叉(三也)。第六五中不知犯(其一也)犯忏(二也)忏净(三也)。第七五中不知有难(其一也)无难(其二也)不十岁(三也)。第八五中教人增戒(其一也)心(二也)慧(三也)瞻病(四也)。第九五中教威仪戒(其一也)增净行(二也)增木叉(三也)教舍恶见(四也)。第十五中知不犯(其一也)轻(二也)重(三也)广诵毗尼(四也)。第十一五中具持木叉(其一也)多闻(二也)教毗尼(三也)毗昙(四也)。第十三五中移至乐处(其一也)弟子有疑如闻解(二也)。第十五五中不能说木叉(其一也)布萨(二也)布萨羯磨(三也)。第十六五中善入定(其一也)出定(二也)。第十九五中善诵毗尼(据此善诵。与前第十中广诵不同。然观疏意。将为同故。不取此一也)。第二十五中坚住毗尼(其一也)。第一五中具持二百五十(其一也)不决净(二也)。上来总数有五十六。若除第十九善诵毗尼。即五十五。今章中言五十七者。盖以第十二中不具持木叉。不教弟子毗尼及毗昙。若弟子有恶见。不能教令舍恶见住善见中。据此但四(前三同第十一中。不须别论)。观疏主意。欲开为五。谓舍恶时。未必住善。住善之时。未必舍恶。应开为两。加前五十五。即五十七也。何以得知疏意如此。以其章中但言十四十七十八十九。及末五略全同故也。当若不开舍恶为两。即是同他。同第九五中教舍恶等。具木叉等。复同第十一中。即是十二亦是全同。何因不言十二十四十七等同。以此准之。疏意可显。又若不开舍恶为两。取第十九善诵毗尼。非直数不相当。亦违疏中云第十九全同也。疏意且然。若欲别解。任违疏释也。

    增数五十体有二十七者。盖传写者谬也。三十七为正也。初三个五全(第一无戒等。第二不勤修。第三可知)。第四五中不满五岁(其一也)。第五五中不移至乐处(其一也)。有疑不能开解(二也)。第六五中修增戒(其一也)心(二也)慧(三也)不能自将养(四也)。第七五中修威仪戒(其一也)增净行(二也)增木叉(三也)。第八五中不知诤(其一也)不知诤起(二也)。不知诤灭(三也)。不知向灭(四也)。第九五中不知犯(其一也)不知忏(二也)不善入定(三也)出定(四也)。第十五中不知不犯(其一也)轻(二也)重(三也)广诵(四也)。上来合三十七言第八少一者。谓少第一不知诤也。亲捡古律。少此一种。今时律本。多皆具五也。

    除弟子命终休道二五者。上受戒法中。第五第七两个五。准此间第四第五两五作之。谓若死。若去。若休道。若不与依止。若弟子休道。为第五也。第七五准可知之。

    八五所呵之病者。文有九五。疏意准上受戒犍度。式叉沙弥尼合为一。故八五也。体有十四。初五全。第二五有二。即七也。妇女家等。又有七种。合十四也。多论第二云。和上者。四种和上。一有法无衣食。二有衣食无法。三有法有衣食。四无法无衣食。今舍和上者。一切舍之(此论明舍戒事也)。此律和上五法。是彼二四句也尽七百来是戒之宗本者。准上所论正宗分者。应除二种结集。属下者好。

    五种贼心。观文似是盗心差别。非谓烦恼差别相也。如黑闇心。即如祇律。摩诃罗与他守门。令他盗物。自谓无罪。及互用谓无罪等。如上盗戒广释其相。

    遇于前三以兴七患者。一五犯。二五制。三五犯聚。故名前三也。

    有犯自心念忏等者。如上长衣戒也。释不同章中也。

    文中子注云。如呵责犍度中说者。谓夺七五三十五事也。

    总名界外违于七五中事者。若其不束以为总者。如受礼受养。在无比丘处。便成三事。今束为总。即名一种也。举他亦以五事自观者。谓应自观。我举他者。即不与彼羯磨说戒。乃至广说。是故不应无善伴辄举也。今详。或是以七五观察文中。略举总相也。如死尸处。恐恶鬼得人便也。今见恶人。亦恐恶人得便也。言令恶鬼便者。恐令得便也。

    留雨浴衣若病施食者。谓由此故。力所不能也。

    六损减中。文言喜嗔恚为一也。

    不放舍者。谓复坚执为一也。

    如上拘睒弥犍度中说者。一比丘犯罪。余比丘语言。汝见罪不。若言不见。语言若见罪应忏。二广说乃至汝若见罪。应僧中忏。三乃至此僧中忏。四恶骂治。五乃至应作不见举治。广说如彼。不知修多罗。即生彼问。长老。此事云何。此有何义。便不能分别者。如有问言。经中善说罪性皆空。今举我罪。此有何义。令我忏耶。应为分别。经说性空是谈理观。汝未除妄。如何说空。又法性空。但应除病。岂当废事。方始谈空。若空废事。空应碍有故。即不成空。由不成空。理应须忏。若不碍有。应不碍忏。既不碍忏。亦应须忏。进退为难。犯过无逃。若复难言。空不碍有。亦不碍空。不须不忏。亦不须不忏。何须执我。今我要忏。复为分别。汝不忏空。违我忏空。是故僧众要须治汝。若生经第二。说法听法。各有十六事。彼经云。凡所说法。具十六事(瑜伽四十八。说法有二十种。初之十五种。名依随顺说。后有五种净说。谓前十五随法随人。后之五种自他无染。然经十六种。与彼二十开合不同又次第亦少差异。次下可见)。一者时说(瑜伽意云。善住威仪。名为以时。谓人在高已在下。不应为说法。广如别解脱经。何以然者。诸佛菩萨敬重法故)。二者至心说(瑜伽名为重法。彼释意云[前人]令他于法起极珍贵)。三次等说(瑜伽意云。说一切法。无间而说。彼意云。前人闻法已得??法。而欲更进欲求顶法。便不为进。令其间断。今即令无间也)。四和合说(瑜伽名相续。释云。又于正法。不生悭吝。不作师拳。彼意云。续授与随求与说。终不乖违。故经名为和合也。前依观次。今据随求)。五随义说(瑜伽名随顺。彼释云。如其文句次第标释。如其次第分别其义。经意可知)。六喜乐说(谓得法故。能引现后欢喜悦乐也。瑜伽名欢喜。彼释云。又若引摄义利法义。应标应释应分别。非不引摄义利法义。述曰。现益名义。后益名利也。若引益者。即为说之。不引益者。不说也)。七随意说(瑜伽名爱乐。彼释云。又应示现所应示现。述曰。如多贪为乐。不净得观成。治本贪心。故生爱乐。经意云随彼意乐也)。八不轻众说(瑜伽名悦预。彼释云。又应教导所应教导彼意云。如有违犯。便方令悔使其悦预。不应轻呵也)。九不呵众说(瑜伽名欣勇。彼释云。又应赞励所应赞励。述曰。已生少善。赞励令进。令生欣勇。不应呵其此善下劣。令生退心)。十如法说(瑜伽当第十四事。彼释云。又所宣说。应四圣谛。述曰。为说四谛。如法无亏)。十一自他利说(此含瑜伽中三事。彼第十六事。名为慈心。十七利益。十八哀愍。彼释。慈心者。于己有怨诸有情类。应住慈心。为说正法。利益者。于诸恶行诸有情类。住利益心。为说正法。哀愍者。于诸有苦有乐放逸下劣有情。应当安住利益安乐哀愍之心。为说正法。述曰。乐苦杂受。如生人中。其中放逸意乐下劣不求正法者。应授利乐。此三并是利他。利他即是自利。故云自他利说也)。十二不散乱说(瑜伽当第十三。彼论释云。又所宣说。无乱易入。而不隐密。述曰。好作迷言。恐他速解。名乱也)。十三合义说(瑜伽当第十一。然彼名为应理。谓应三量道理也。三量者。现量比量至教量也)。十四真说(此含瑜伽中二事。彼第十二。名为称顺。第十五名为顺众。彼释云。称顺往善趣。顺众者。随众所应。而为宣说。述曰。非如外道。求生天等。而说受持鸡狗等戒。以之为因。非顺善趣。非真正说。即由此故。不称物机。非是顺众。为简此失。经名真正说也)。十五说已不生憍慢(瑜伽云。十九者。不自赞毁他。彼论释云。不以嫉缠增上力故。自赞毁他。述曰。如外道辈。嫉佛法故。自赞毁佛也)。十六说已不求世报(瑜伽云。二十者。不依利养恭敬赞颂。彼释云。以无染心。不希利养恭敬赞颂。述曰。若以净心得利无爽)。彼经次云。如是之人。能从他听法。从他听法时。具十六事(瑜伽三十八。听法亦有十六种。束为四义。一者远离贡高杂染。自有六种相。二者远离轻慢杂染。自有四种相。三者远离怯弱杂染。有一种相。四者无散乱心。有五种相。合有十六种也)。一时听(自下六种。远离贡高也。此即第一。瑜伽名为应时而听。谓不非时触[悟]说也)。二乐听(瑜伽名殷重而听。述曰。专求遣病)。三至心听(瑜伽名不为随顺。述曰。离谄诈心也)。四恭敬听(瑜伽名同也。善住威仪。不[身]在坐说者在非坐等)。五不求过听(瑜伽名同。此谓不求法师过)。六不为论义听(瑜伽名不为损害。述曰。不欲折辱法师。此上六种离贡高也)。七不为胜听(自下四种。远离轻慢。文中间隔。如应当知。此即第一。瑜伽名恭敬正法。敬法力胜。为自身得胜也)。八听时不轻说者(此当第二。瑜伽名恭敬说法补特伽罗。前第四据善住威仪。此约走使供给)。九者听时不轻于法(此当第三。瑜伽名不轻正法。前言恭敬正法。与此何别。答前据敬法有力。今据于法子知能有种种功德。心不生轻。云无多益)。十者听时终不自轻(瑜伽云。听时不自轻蔑。此之一种是劣三远离怯弱相也。经[久]越来入此远离轻慢。远离轻慢中第四相者。义当远离五盖也。次当辨之)。十一听时远离五盖(此即当前远离轻慢中第四相也。然瑜伽名为不轻说法补特伽罗。述曰。此义即是远离五盖。谓不于法师生贪嗔疑。即由敬心。心离沉掉)。十二听时为受持读(自下五种无散乱心也。瑜伽名为求悟解心。与经意同)。十三听时为除五欲(瑜伽名为专一趣心。述曰。得心一趣即是得定。入初禅等。故名离五敬)。十四听时为具信心(瑜伽名为聆音属耳。述曰。其心[证]净。是其信相。由信故专心听也)。十五听时为调众生(瑜伽名为摄一切心。述曰。摄受一切众生心也)。十六听时为断闻根(瑜伽名为埽涤其心。述曰。闻慧由根之所引。其相粗浅。今发思修二慧。断彼闻根。故名扫泼其心也)。说法十六种。总为颂曰。时重次和随。喜意轻呵法。利散合真慢。报为第十六。听法十六种。总为颂曰。时重谄恭求。论胜轻轻自。盖持欲信调。断闻第十六(有经本云。听时为断闇根。盖应是错也。且为释之。即断愚闇也)。章云听者亦尔者。谓亦不得悕名利等缘于财色者。显第一色心也。

    起于三想者。谓心安布怨亲违顺等想。显第二想心也。

    而生三受者。违相生苦。顺想生乐。中想生舍。显第三受心也。此成实宗心心所法次第而起。非一时俱。又离心外。无别心所也。

    章云起于重贪。即第四行心也。

    此二因于财色起烦恼染也者。即第三有欲。第四有结。为二也。

    因前三根发生思业者。谓由贪嗔痴三不善根。以发身语业也。上来疏意。虽且如此。窃寻律本。多言若知有受。不能越度。亦有本云。若知有爱。不能越度。计理有爱。以之为正。然多为受也。寻此即是显五出界也(如上文妄戒寻之)。又释。若知有受者。三受皆苦也。

    贪中分二嗔亦二者。崇释亦同。今详。五十前四并是贪之差别。一者多欲。新经论中亦名多欲。二者不知足。新经论中名不喜足。此二意辨除余食已。于余资具。多欲不喜足也。婆沙四十一正义家云。应作是说。此二俱是欲界一切贪不善根。俱通六识。谓于己得色等境界。不喜足义。名不喜足。于未得色等境界。多希求义。名为多欲(上四圣种义中。已辨此二[说])。

    第三难护第四难养。发智论第二。名为难满难养。彼论云。云何难满(即律中难护也)。答诸重食重啖。大食大啖。非少能济。是谓难满。婆沙四十二释发智论云。诸重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别。皆为显示难满义故。发智又云。云何难养。答诸饕极饕。餮极餮。耽极耽。嗜极嗜。好咀嚼。好??啜。选择而食。选择而啖。非趣能济。是谓难养。婆沙饕极饕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别。皆为显示难养义故。问难满难养。有何差别。答即前所说。是谓差别。(乃至)谓即前说重食啖等。非少能济。是难满。饕极饕等。非趣能济。是难养(非少能济。是多贪也。非趣能济。是选择也)。复次多欲是难满。希多食故。不喜足是难养。选择食故(即上多欲不喜足中一分义也)。此中文略。但依食说。应知衣等亦有二义。(述曰)婆沙谓。彼发智论。不明衣等亦有多欲不喜足义也。今准律文。即是具明。故知前言多欲不足。显缘资具。今言难护及难养者。即缘食贪也。发智又云。云何易满。答诸不重食。不重啖。不大食。不大啖。少便能济。是谓易满(释云)。不重食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别。皆为显示易满义故。云何易养。诸不饕不极饕。(乃至广说)趣便能济。是谓易养。诸不饕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别。皆为显示易养义故。易满易养有何差别。答即前所说。是谓差别。(乃至)谓即前不重食等。少便能济。是满易。诸不饕等。趣便得济。是易养。复次少欲即易满。不希食故。喜足是易养。不选择而食故。此中文略。但依食说。应知衣等亦有二义。(又云)应知此中有少食。而名难满。如食一团。即得充济。而食二团。等有多食。而名易满。如食一斛。方得充济。但食尔所。更不多食。昔有罗汉。宿习力故。日食一斛。乃得充济。将般涅槃。集曾供觐苾刍尼曰。当为汝等。说我胜法。尼众诮言。尊既易满。诚有胜法。阿罗汉曰。汝勿相轻。吾实易满。苾刍尼言。日食一斛。如何易满。阿罗汉曰。汝等不知。我此前生曾为牝(脾尽脾死二反。畜母也。雌也)象。载佛?都(此云坚实。此亦如来体骨舍利之异名)。来入此园。由斯善业。今得为人。出家修道。成阿罗汉。余习力故。日应食一斛五升。恒自节量。但食一斛。如斯易满非我而谁。时苾刍尼顶礼悔谢。有选择食。名为难养。如食粗食。足得充济。而饕?故。选择食之。有选择而名易养。如食粗食。不得柢(支音)身。选择食之。方可充济。而于美食。心不耽嗜。(又云)难满难养。俱是欲界。通于六识。贪不善根。易满易养。俱是三界系及不系。通于六识。无贪善根(已上论文)。准此足知。前四是贪。第五一种。如文易了。

    章云无明八使者。于十使中。贪嗔二使。前已明讫。故今但八。八使但是无明差别。以成实宗诸惑皆是痴之差别。离心之外。无别心所。是故无明亦即是心也。

    文言波陀舍等者。章中是传毕吝陀释。今详。波陀舍者。此翻为句也。此是义翻。若正翻者。翻之为迹。如象四迹。句亦同彼。四句成颂故也。阿菟波陀舍。此云随句也(上文遮阿菟婆陀亦是也)。前是标句。此是释句。故云随句也。又前标句。今更分别问答决择。故名随句也(应云钵陀阿奴钵陀者好也)。便阇那。此云文也。阿菟便阇那。此云随文也。谓即名句所依之文。于中亦有标释不同。故云文随文也(应云便缮那阿奴便缮那者好也。崇云。阇字不正者。彼亦未晓。而实梵书。但有阇字。而上声呼。即似缮声也)。恶叉罗。此云字。阿恶叉罗。此云随字也。亦是名句所依之字。于中亦有标释不同也(应云恶刹罗阿奴恶刹罗者好)。崇云。西方俗语。名恶叉罗。典语名便缮那者谬也。如论中云。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但知文者是其显义。如疆显味扇显风等。恶叉罗者。是无异转义也。此即体同而义异也。

    文言舍利弗与五百比丘俱等者。盖取五百为五数也。此中意欲记忆瞻待诤比丘法也。

    三令增长者。增长善法也。

    遮法中七种五法者。上章中释云。初之二五。立如非章门。次有三五。慰喻呵责。次有二五。呵责赞美。先释如门。即上文言。若比丘欲举他者。内有五种法应举他。何等五。以时不以非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以损减。柔??不以粗犷。慈心不以嗔恚。比丘有此五法。应举他(次释非门五者。续次文云)。何以故。我见比丘举他。以非时不以时(广说反前广知)。次有三三五慰喻呵责。于中前二慰喻所举。即上文云。彼余比丘言。举汝非时不以时(广说应知)。莫以此语嗔恚(此即慰喻刚强人也)。若比丘被他不实举者。应以五事解喻。举汝非时(等乃至广说)。莫以是愁忧被不实举者。应以此五事解喻(此即慰喻善??人也)。次第三五呵责能举。即上文言。彼不实举他者。应与五事呵责。汝举他非时不以时。(乃至广说)可惭愧以不实举他者。应以此五事呵责。次有两五呵责赞美。前五呵责所举之人。文言被真实举比丘。应以五事呵责。举汝得时不以非时。莫生嗔恨。真实不以不实。(乃至广说)莫生嗔恨。被真实举他者。应以此五事呵责。呵责已如法治(次五赞美能举之人)。文言。真实举他者。应以五事赞美。举他得时不以非时。莫生悔恨。真实不以不实。(乃至广说)莫生悔恨。应以此五事赞美。何以故。后若复举他者。当以真实。问曰。准上文中。虽有七五。此处文中。已有二五。如文言。有五非法举。非时不以时等。故知上文如非二章也。但此文中先非后如。不同上文。故于七五。应除前二。何故章中总取七五。答此文重举非如二章。为与次下不善善等。以为句本。故与上文。其意各别。何以知然。以此文云。欲举他罪者。应有五法。如上遮中。是故不得。将次文中有五非法。释前欲举。欲举显如。岂将非释。是故上文与此各别。故须重取上文七五也。崇云。不同旧解。更取遮中七位五德。直见文言如上遮犍度中说。故作此言。若牵说字属下。即无疑惑。应言说有五非法举。谓非时等。若作此释。即此文中但有三五。谓前具持二百五十等。二五并说。有五非法举。一五合三也。不善善等即是释前。非是五数也。今详违理。以其前标有五欲举。何将次五非释之。如前已辨。故违理也。又如上来病人有五法易看。如衣法说。有五弃舍。如拘睒弥说。此中六经。如上自损减中说。斗诤六根。如中阿含说。有八不可过法。如尼法说。斯等说字。岂可并须牵向下耶。故定违理也。

    合十四五者。前说具持二百五十等两五。并遮中七五。及不善善等五五。合十四也。然此不善善等如非别分。自成十个五。而言五五。且据合说也。

    但有十个五法也者。疏主正释也。谓前十四中。除不善善等四也。有余皆言十四者胜。以其前文无损益义。何得文言亦如是说。故知前释胜也。今详。前文明言五非法举五如法举。何因乃云无损益义。

    通论上下有十一个五者。疏主正释十个五。辨上文中有一五。文云。佛告忧婆离。汝等莫数数举他。何以故。举他者身威仪不清净。即生彼语。长老。先自令身清净。第二言清净。第三命清净亦如是。第四宣闻不诵修多罗。生彼语。多闻诵。不生彼语。第五宣闻不诵毗尼。生彼语。多闻诵。不生彼语(此中疏云。上文身清净五。即此是也)合成十一也。

    及此初五者。即前文具持二百五十等两个五中。前一五也。

    智慧知毗昙藏多闻之类者。以其上身清净五中。阙知毗昙。但有多闻。故将智慧等。会同彼多闻也。

    下之四法总是利益等者。如前文言。有欲利益(其一也)。令增长(二也)。忏悔(三也)。清净(四也)。此之下四。并是利益也。增十及十七二门。至下文中。自见其相也。

    无第三句言等以简之者。谓亦实亦非实等。显成多句。故置等言也。

    增六业具境缘所称者。六犯所起。及以盗业。名为业具。重物是境。盗心等六斗根等是缘。生年等六是所称也。

    了论八缘起者。如上释偈序。辨毗尼义中。已释讫。谓于此六。更加两句。如彼论云。有从意生不从身口。如心地诸罪。又一句云。有不从身口意生。如先对人说大妄语。彼人不解。此人已对治三方便。后时彼人若追解其语。此人即得波罗夷罪(已上论文)。岳寺律师云。若先对治三方便时。必须止事。若不止事。即非断续。忏法不成。后得夷时。即从口等。何得俱非。律师意云。欲忏悔时。要语前人云。我先妄语。今欲忏悔。即是止事也。今详不然。岂容忏悔小妄之时。一一须报所诳人也。凡言止事。加行已息。即名止事。岂要报知名止事也。且如教人。煞盗未成。使人去后。即忏悔者。此即加行。未名为息。可须止事。今既不同。何得谬例。又是论文。何容妄破。故依论者善也。斗净六根。上灭诤犍度已释讫。

    增八总合有十个八者。若离八马八人。及火聚等八喻为三即十。合为一。即八八也。

    依制举罪者。不然。此是目连初缘举罪。以天眼举。便是违制。上说戒犍度制自言讫。续次即合有此间文。乃至广明下八喻讫。次方合有次八奇文。又此增八亦应有彼八奇之文。此结集家集之不次。或传久远。梵叶翻覆。致合上下如斯遗漏。说戒应净。须明治罚。阙恶骂文。理不应尔。增明数。阙八奇文。亦不应尔。又古来释事罪不引以恶骂治。义亦有余。今释不引。对僧作罪。僧悉了知。若犯初篇。缰杙俱弃。以彼恶人不得秉法作灭摈故。若犯下篇。自有梵法嘿摈治之。如阐陀类异语是也。当时目连所举比丘。祇云犯盗缘起。既是犯重之人。如何古来妄释斯义。又须捡验上下两文。世尊住处。白月黑月。说戒时节露地坐等。及云举罪。足晓两文本来相续。

    四亲近行者。涅槃二十八。师子吼白佛言。世尊。如先所说庵罗果喻。四种人等。有人行细。心不正实(外熟内生)。有人心细。行不正实(外生内熟)。有人心细。行亦正实。有人心不细。行不正实。是初二种。云何可知。佛言。善男子。庵罗果喻二种人等。实难可知。以难知故。我经中说。当与共住。住若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当以智慧。智慧不知。当深观察。以观察故。则知持戒及以破戒善男子。具是四事。共住久处。智慧观察。然后得知将戒破戒(已上经文)。共护佛法。故曰以作井兰者。今详。于彼犯人身上。行治罚法。即将此法以喻井兰。不望人说为井兰也。

    第五恶骂即是初缘者。亦可总是。如上文言。作余语答。何所不该。但应除第八。以其当时未必即有舍戒事也。便起嗔恚。即嘿然等也。文言既伤其膝者。谓己犯竟。复更谤他也。

    合喻可知者。谓是总合。故文言亦如是也。沸血面出。自知有犯故。舍戒休道。自恐不终故。无漏心脱。圣人进道故。远尘难垢。从凡人圣故。

    增十。文言随如法僧要(既随故不应遮)。如法僧要不呵(上遮犍度中云。如法僧要不违逆)。不堕如法僧要呵说中(上文云如法僧。要不违逆说中)。更有三个增十者。此古师取上增五中五种持律中。广诵毗尼及住毗尼而不动。并善能除诤三个不同者。以释此文也。自须远难嫌呵(指前身清净五)。复利益所举(指后常五德也)。

    增十二或可有三者。如下劝学十二。古无今有。至下当知。

    诤根非诤根者。如中出离无嗔恚等。非诤根也。反说是诤根也。

    辨中先非后如者。寻章中意。意欲说言。辨诤根中。先非后如。即次下文言。若比丘所在之处。不共斗诤。反上句是者。即是如句。若不尔者。三灭三增。一向名非。何处有如也。言宣闻不见修多罗者。不见修多罗即是宜闻。疏意如此也。又文云不多闻不知毗尼者。疏中离出不知毗尼。为第五也。

    又有说者上来事诤者。毕吝陀及首二师同说也。

    取忆念者。等取不痴罪处所也。

    次第二十二有敬等六。合之为一次破戒等三。次三根。次五德。即十二也。有恭敬无爱。此句文错者。亦有律本云。无恭敬有爱不错者也。亲捡有此两律之异也。

    有说但是量宜者。云律师也。

    前应举中且作两句者。如上一句。于七中阙第一第五。复第二句。阙第一第三并应举也。

    如数胎润等月者。灭年戒本有开胎润等文。受戒犍度亦有开文。两文虽同。其义各异。灭年未为开和上受法。为开弟子得戒(疏意且然)。

    人法中了中等者。多罪多得法中。文有七句。初四显是。后三明非。就初四中。前三不了。第四了教。然不了中。且如初句犯二僧残。二俱覆藏。彼忆一罪。不忆一罪。随所忆者。从僧乞行。行时复更忆第二犯。佛听随忆与第二覆。然此文意。从犯已后。二俱成覆。临至乞时。遂便妄一。是故二罪并得与覆。下之三句生非之中。初句文言。犯二僧残。忆一罪不忆一罪。二俱从僧乞。僧俱与覆。有客比丘。遂即呵云。忆者与覆善。不忆者与覆不善。僧应作吉忏。然此非中。忆一忘一。是从本来犯意即尔。何得同前乞时忆妄。但以众僧不了教意。妄执上文忆一不忆一。佛听随忆。二俱与法。我今复文亦是忆一。及不忆一。文既相似。应俱与覆。

    增十七。利益损减者。下增十七中。应举之德。第十二利益。复以常五德配之。于中亦有利益。有何差别。复有两个实不实两个慈心等。并如下辨。

    增十七各自观身者。由无德故。但应自观。如上恶性违谏戒中引多论释。

    增二十二。文言后来后坐者。云首同说。先集起诤比然后来坐。为之判灭。要具此德。方能处众断理也。今详。文既明言不与此部彼部同事由此故知。于一切时。后来来后坐。表不相随也。

    宗理幽玄  近情难测  且随拙见

    纂述已终  所益虽微  希成二利

    愿于长夜  转炽千明矣

    饰宗义记卷第十末(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