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分律搜玄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羯磨□□□□不得结作法者。以水虚浮相□难识故也。今则约岸分标。义亦可得。如僧祗有洲五处。据标结两边。水内取三由旬。恣持欲度漂出界故。如四分。合河而结。即为明证。故五百问云。水中住舡得结。

    第二总论二界文二。初标。二若三下。解释。

    言今至体者。上则三种作法。四种自然。个个别释。今即作法总聚。论体方圆。是一。自然四种亦尔。是二。故曰也。

    释中二。初作法定相。二若论下。辨自然不定之相。

    言若至隅者。三作法者。谓有戒场大界。无戒场大界。三小界也。谓随处结之不定。体之方圆。

    二自然中二。初总举。二若聚落下。别释。

    言若至定。总举不定也。若可分别。依聚落相。为自然体。所以不定方圆。不可□□□□谓四面四维。若有别界。则尖□既尔。余咸类然。广说无量。次约趣辨。即□□漫相对。谓克简余趣。漫通人境。以克简余。得作境差想疑。此境差等。狭于前位。人趣既尔。余咸类然。次对非情。准同前说。但境差等。更狭于前。不对五中宽狭准说。

    言二漫俱四者。谓无境差想疑。以心宽该。情无限局。随境优劣。皆是本期。假使临事?缘。非境差等。次错误门。凡言错设。皆是舛谬之心。随事总释。相则难分。以名克定。事则有异。谓若二境历然。无心害彼。事成有舛。名之为错。若其一境。易脱缘彼。谓此有心成犯。称之为误。既知错误差别。对七辨者。然七方便。并无有错。对境成事。错犹无??。况方便位而得有错。或可错者。异虽无??。而于本境。即是境差。是故□□□四。一十二种也。约处通二界。作法自然。一处有十二。二处二十四。约人通五众。比丘乃至沙弥尼。一众有二十四。五众即成一百二十种安居。此据相承且尔。若准羯磨疏解。二百一十种也。疏云。对首心念忘成及界。又分为七。前三不分。就界为四。以园界两所。足有双只故也。用此七法下约三时。则二十一。二界乘之。即四十二。五众乘之。即成二百一十种安居也。此两段文。并钞主意。十诵佛制五众等者。励问。佛制五众安居。有戒沙弥可尔。二众沙弥无戒。合安已不。答。出家位同。招讥义等。感废修道。随安无罪。故律三时游行。不安居戒。制五众罪也。问。五众安居具戒数岁。三众不数岁者何。答。以大戒有师徒位别。依止分齐。教诫尼等。下三众无。故不数岁。故房舍揵度中。下三众等。以生年为次第。不取受十戒为大小也。

    第二文二。初总显二法今古前后意同。二忘成下。别辨二法古人开制前后有异。

    言约至日者。始从四月十六日。终至五月十六日。有闰易知。此二法。今古皆同。

    第二文二。初别明二师不同。二并非下。总斥俱非圣制。前二。初约通其前后不及于中。二又云下。不及前中。唯局于后。

    言忘至也者。羯磨疏云。有人言。前之二法。既有圣教。可通三时忘成及界。此之五法。开成本无三说。故中安居所不开也。恐不及前。故损五利。恐不及后。一夏虚坐。有斯两意。开于二日。中间不开。如此约教一百六十种。以前二法。历三时两处及以五众。则六十种。以五法。依前后二时两处五众。则一百也。诸记相承。对此唯作一百安居。对首心念三时乘之。辅篇云。对首心念。可通三时成六。忘成及界。通前后二时即四。并六成十。二界乘之。即有二十。五众乘之。即一百也。

    言又至预者。第二古师云。忘成及界。唯在后夏一日。以佛开成有益。不结一夏便失也。谓对首心念二法。通三时成六。忘成及界等五。局后夏成五。并六成十一。二界乘之。即二十二。五众乘之。即一百一十种也。诸记相承。有八十种。二法通三时。成六。忘成及界。局后。成二。并六成八。二界乘之。成十六。五众即八十也。

    言并至也者。钞斥二家。故云并非圣言。以意用也。此消文意。古今诸解。更有多种。不能繁叙。

    第四夏遇缘中二。初科判章门。二初中下。依科解释。

    言夏至难者。如文。

    释中依科分二。初有难移夏。二明得法下。受日逢难。初二。初广明有难移夏法。二破僧下。略辨破僧和僧移夏法。前二。初明有难移夏法。二四分下。有难移去自听法。初二。初明有难移夏成不相。二问答下。遇缘出界成不相。前二。初列难缘。佛听移去。二准此下。释其移夏成不之相。前三。初总标二难。二梵行下。别列二难。三佛言下。总结听去一唱。

    言初至去者。清净是梵行。今恐坏梵行。名梵行难。本时妇等者。羯磨疏云。斯梵难也。凡心染爱。无始缠坏。今暂割削。遇缘还起。故有境来。知非是净。或因斯缘。容有犯重。说为难也。此是因中彰果也。皆因人来者。总释上意也。诱调比丘者。诱引调哢也。律云。尔时。大臣众健能斗。舍家为道时。优阇王言。汝何不休道。当与汝妇田宅资生等。次有童女淫女来云。汝休道。我当为汝妇。黄门数来。唤行不净。伏藏者。长人贪心恐盗取。即坏梵行。即五分二十三云。有一比丘安居。见其伏藏作念。此藏。足我一生用也。佛言。恐为梵行作留难。听去。二者鬼神等者。五蕰假者。命根连持。鬼等恶兽能断。名命难也。有鬼神恶贼毒虫恶兽等。皆嗔欲伺断比丘命。白佛。佛言。应去。不得如意饮食者。有待之命。依饮食存。既不如意。命将不久。故为难也。上二种诸难。一一白佛。今总结之。佛言听去也。

    第二释其移夏成不相中二。初义立移安居之方。二五分下。证得夏之相。

    言准此至也者。三意。初明未得住处成不之相。二若得下。明得住处出界应不。三结成下。释本界无难得返。以不准此结成者。羯磨疏云。二难移夏。既是制限。从初去日。外觅安稳。未得已还。虽经宿者。不名懈怠。不破安居。及前成破。若得住处。夏法随身。不须加法。即前成后不得辄出也。准此二难缘移夏。依本结成。须有缘及法者。华严云。既不得返来。今若有生善灭恶之缘。即作受日法。故曰及法也。

    第二文二。初引三律二论。证其得去。不言得夏。二摩夷下。引三律一论。验许受衣。理通得夏。

    言五分至得去者。五分云。比丘粗食不足。作念言。我此中安居。粗食不足。白佛。佛言。听此缘破无罪。次后数行来有文言。若见国王尊贵。乃至父母亲戚苦乐等。恐失道意。亦如是也。听破安居。即是移夏。苦乐者。立云。谓眷属聚会。追送吉庆。受官等。名亲戚乐。若忽然被贼难言诉。是亲戚苦。闻听破安居。无罪。疏解八难者。若王夺住处。或言驱役出家人。名王难。贼者。失夺衣钵。人者。亲戚及知识。相诱引令罢道。或相诱引令作恶。名人难。鬼神。及天魔鬼龙众等。悉能为鄣碍。名非人难。地中有伏藏。知有此物。必起贪心。若取成重罪。或边侧住处。多有博易往还。或见此生贪。致犯大罪。名梵行难。

    言摩至得夏者。应师云。摩怛理迦摩夷等。此云母。以能生智也。立云。本母理为教本。谓一切诸论。能生法相。论是义本。故曰也。二处随半受衣者。四分文云。有一外道弟子。于佛法中出家。诸外道亲族言。云何舍阿罗汉道。于沙门释子中出家。当还取之。复作是言。彼若闻者。或能逃避。沙门释子。不破安居。至夏时往取。必得无疑。彼闻。不知云何。白佛。佛听破安居。彼比丘。使便从一住处。至一住处。不知应何处受安居施分。白佛。佛言。若住日多处。应于彼受分也。忽若二处住日等者。各取半衣分也。破安居人下。钞主。立理证上移夏听二处受衣。乃至自恣处取衣。以十律中破安居人不得衣分。今既听取分明。明知成夏也。

    第二弁遇缘成不中二。初问答通疑。二若依下。约界杂弁失之不相。前三。初出界忘受日成不。二出界逢难不还失不。三身在外宿归会得不。

    言问至应返也者。三悔者。?云。谓一夏之中。不得过三。故云三悔。故彼论问。夏中忘不受七日法。一宿出行得坐不。齐忆即悔得。一坐中。不得过三悔。不得岁也。案此文。詺一夏安居。为一坐也。

    言问至得夏者。此问不同上缘。上缘本拟受日遂忘不受。今此因事出界。本拟即日还值□□道断经宿。得夏不耶。答。高齐十统者。灵山云高。谓高洋之姓帝也。齐。即北齐国号也。以齐号多。故标姓简异也。崇敬三宝。别立十德。号为僧统。统天下僧尼。刊定佛法。咸集明德共评断理。并怀慈济。判不失夏也。灵山云。准受日逢难过限既得。此理应开。非情过也。

    言问至不得者。此问意。暂尔出界。及即日还回。来至门边。明相欲出。得会夏不。答意。准祇护衣。谓将衣类夏故也。以隔于墙故。须入头手等于界内。方得也。

    第二约界杂弁中二。初正杂弁得失之相。二皆谓下结释得失之意。初四。初局依大界。入余破安。二若依大下。依界外蓝。通往不破。三若依下。依界内蓝。出蓝入界便失。四根本通依□界随行不破。

    言若依大界至破夏者。发正云。谓□要心依大界安居。若入戒场者。为中隔。自然及余小界者。慈云。犹是摄僧之大界。以在围轮大界之内。望围轮故。名小耳。此即从外向内失也。

    言若依至后者者。此谓蓝宽界狭。元本依蓝安居竟。后时乃结法界。小于伽蓝。犹称本要地。所以通往此蓝彼界。不破夏也。注谓。结夏在前。结界在后者。琳云。钞主意。若有蓝界。要须依界。依蓝不成。故下文云。以佛制依界故。若羯磨疏中。许随取蓝界。但随要心也。

    言若依至亦尔者。折中云。谓法界大。伽蓝小。若本依蓝安居者。出蓝门即破夏也。小界亦尔者。华严云。此句是反上句也。谓上既界大蓝小。依蓝结夏。出蓝则破。今是界小蓝大。依界结夏。出界即破。故云小蓝亦尔也。

    言若根本至不失者。?云。谓依大界安居。不知内有诸界。但随本要期所行之处。皆不失。此据迷心故。开不失也。灵山云。若尔。何故上言依大界安居。戒场小界入中破夏耶。答上据本知非本要。所以是破也。

    言皆至分齐者。有二意。初结上二失。二并缓下。别等缓急分齐。皆谓与本心相违者。本心依大界。今入戒场及诸小界。即与本心相违也。初依大界内蓝。今出与本心违也。义张两失者。前四句中。第一句入戒场等。一失。第二句依大界内蓝。今出门破夏。即二失也。并缓者。结前四句。初依大界。二蓝内大界。三蓝外大界。四根本通依大界。并从缓论依前四种大界。若尔。第三句中。依大界外蓝。何曾依界。答。钞意。若蓝界俱有制。依界也。故注云。结夏在前意在此也。明先无界也。发正破云。蓝外大界。缓义许成。蓝内大界。即是急义。如何称缓。此破不然。今缓急者。不从蓝得。急约于房。缓从于界。房界相望。得缓急名。非谓约蓝约界。而称缓急也。

    言四至去者。当白檀越者。以律缘中。有檀越请前安居后安居。见有难欲去。须白檀越求移。若去听去善。若不听。应自去也。

    言破僧至出也者。准律中众僧因我故斗。令僧破者。听去外界。僧因我能呵得和灭者。皆听直去也。今少见行。故云事希不出也。

    第二得法有缘中二。初依律正明。二准此下。义决。

    言二至得成者。至意留者。立云。或父母病患。生善灭恶等缘。若此相邀圣开。且住不名破夏。若泛尔留住。住则破安。入难不还过限。亦同留耳。

    义决文二。初义立。二□我下证成一唱。

    言准此至夏者。祇云。若受拜□□□人晨起受晡时去。晡时受晨起去。不得从檀越迂回。应从直道。有难者。回道无罪。至彼断处经时。断了欲还经时。亦如去时。准此违时。即破夏也。因迂回违时亦破夏。迂回不违时。虽不破夏。亦结不应罪也。

    第五迦提文二。初牒标。二初中下。依标解释。

    言五至法者。如文。

    释文二。初明迦提五利。二次明下。弁夏中解界。

    言初至后法者。五利赏劳。如后自恣篇明也。

    第二文二。初弁昔非。二若夏内下。显今正解。前三。初叙昔解。二此妄下。引教证解成非。三古人下。钞立理破。

    言次至也者。此律迦絺那衣法云。安居竟。解界。结界。自恣。受功德衣。古人云。既言竟。未竟而解。故破也。羯磨疏云。有人言。本依界故。成安□若解本界。便失夏也。以失所依。即日虽结。□成就故。又云。安居竟。应解界。今未竟而解。故知非也。

    第二文四。初直斥妄引。二律云下。证成妄引。三略题十诵证。四取彼首疏证一唱。

    言此至进不者。妄引圣言者。羯磨疏云。文列应解。须知本缘。此原不为安居。但欲同法合界。故须云解。今言破者。是妄引也。律云下。证妄引也。广文十诵者。彼律五十三问云。诸比丘安居竟。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是诸比丘。皆名受迦絺那衣不。答。一切比丘。皆得受之。又疏者。首疏中亦云。夏中解界。不破夏也。

    言古至通者。谓将自恣难解界也。文兼二会者。解界自恣。律中二文兼明。文云。安居竟。应解界。应自恣。今须二会其文。夏未竟自恣□□破安居。夏未竟解界。应破夏。夏未竟自恣□不破安居。夏未竟解界。那得破夏。须得自恣解界。两文相通也。

    第二显正解文二。初申正解。二但结下。料简夏中解结是非。

    言若夏至妨者。羯磨疏云。然安居不专作法。界中随处并得作。不离本要之处。解界结界。并无妨也。

    料简文二。初标。二若依下正料简。

    言但至别者。为情限在于法界。夏中解结大小不同。故须分别。或情限在于自然夏中。或结作法。或宽狭于情限之处。故须分别料简。

    文二。初明作法。二若本下。自然一唱。

    言若本至二缘者。初情限所依大界则小。后解更结大者。故须分别。无难依本情限之处。有难准僧祇开之者。羯磨疏云。彼祇第八云。前安居已。忽有难起。王贼破戒虫漉□得欲至余处。三由旬内。若彼坊寺有比丘□□□来。若出界去已。白二结之。后欲就余处者。当舍已更结。如是舍后结前。求适意处。故知。有难得三由旬开近新处也。若后作法。狭于本自然者。即令依本自然宽狭后结。若宽本自然者。无难依本。是一缘。有难开近新处。是二缘也。羯磨疏云。自然狭作法。还依自然本。作法狭自然。还依自然。本。谓是本要心处也。此不约有难说也。

    上来两段。并是同夏中。故知夏中解界结界无妨也。

    第二受日法中二。初明来意。二牒名解释。

    初来意者。弁常云。然三月静处九夏时长。或有生善灭恶等缘。理宜极救。佛既听许。理合附此安居中明。

    第二释文二。初牒名。二夏中下。依久解。

    言二明受日法者。牒彼请缘咨吉僧别纳法□□称之为受。对首众法许往有期。约明相□□称为日。各有轨则。号为法也。

    第二依文释中二。初明受日揔意。二就中下。开章别释。

    言夏中至焉者。妄自诳心者。立云。非缘称是。即自心也。虚损信施者。如有施主。数夏施物。受日不成。其夏已破。妄数为岁。冒受利养。名虚损。故善见云。自长己夏。受施犯重。即其义也。

    释文二。初举数列名。二初中三种下。依名解释。初如文。

    释中。依名解释分三。一通料简。二缘是非。三依位解。前二。初揔标。二一对人下。依标别释。

    言初至不同者。三种者。心念对首众法。此三之中。有四不同也。

    释文四。一对人。二对界。三先后。四相摄。

    言一至受者。初正明。二十诵下证。立云。佛制五众安居。各自相对受日。非谓比丘对下四众□。羯磨疏云。互不相足数。何得从受。此立法通□如五众安居。例此各从所位也。

    言二对界。可知。

    第三文二。初叙正斥非。二问答下。通妨。

    言三至磨者。昔人云。先受七日。后便十五日。后一月。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如功德衣五月。即摄迦提。又月望衣。开收十日等。今解不尔。如功德衣。就时定故。又俱五利。一月衣者。取为限。准俱开一长。更无缘故。是以。此二即为定开。以长收短。今此受日约缘事。别缘既长短。先后不定。宁得定。令先短后长故。今正解受日三品。逐缘长短。若有长缘。先羯磨受日。或先短缘。先受七日。三品缘事。各先各后也。

    言问至也者。羯磨疏云。文列过七日者。立法限约。此羯磨法。是过七日缘耳。非谓受□□用竟。名过七日。忽若不受七日即受□□都□受七日。文言过者。可是用竟。必不然也。羯磨疏问云。今受一月日。何不言过十五。但言过七日耶。解云。七日别人。余皆众法。但云过七日。明知。余二俱白二也。同是众故。不说分也。疏又问云。今受半月一月法者。若值小月。如何数之。依律文也。半月加法。依十五日。则不问大小。但数日满。还返如十诵三十九夜也。若受一月。依大小月。不可数日。如律云住三月等。小月摄在其内也。

    第四相摄文二。初先七日后羯磨得不。二若前下。先羯磨后七日应不。前三。初明用竟方得。二若七日未用下。弁未用不得。三律云下。引文证成一唱。

    言四至也者。此一门义。并是古师所执。羯磨疏中。半许半破也。羯磨疏云。四相摄者。谓先受七日。更受一月。摄而通用。名相摄也。有人言。前受七日用竟不论。若受未用。或用未尽。更羯磨受日。前七日法则谢。以法强故。若前羯磨受日用尽。方得更受七日法也。以一身中无二法现故。文云。不及即日还。受七日也。又不及七日还。听受十五日。去今七日未尽。何得已羯磨受。明知。相摄前七日法坏也。此古人义。南山解云。不无此理也。但本是一缘。不得有长短二法。可如前判半许也。今前后别缘。各依受日。前法被事。事未是息。何得失法。如为患事须服苏油。两缘未差。口法随在。律列受法三品不同。并约众缘可不随受。故不及即日。例用七收。明知。以法收缘。依缘法则随有也。故半破也。华严云。若准羯磨疏意。若是同缘。不得一时□二法异缘即得也。无问长短。前法不坏。

    第二文二。初明用尽方得。二比多下。弁未尽不得一唱。

    言若至也者。羯磨受日。要须用尽方得。受七日者。此犹是上。古师义也。受一月不足。更请七日。良不可也者。钞主通古师义也。谓于一缘上。不得二法相帖。三十七日用。必是异缘。何为不得也。今钞文。依前古师所立。恐教成太急。接机不周。故于羯磨疏中。立于异缘。不问二三。重重受得。即机教两济也。

    第二对缘进不文二。初总举数。二初定缘下。别释。

    言二至八者。灵山云。谓缘如受法得成。名之为进。若缘非受法不成。为不也。

    释文八。一定缘是非。二对事离合。三悬受。四乐用。五重受。六长短。七僧尼不同。八事讫还。初不门三。初总弁缘之是非。二就缘下。别定缘之是非。三上五缘下。通更料简上之是非。初门二。初明他请如非。二若为私下。弁自求是非。前二。初明如法请唤听往。二若请唤下。非法不应往。

    言初定至往者。如文。

    第二文三。初明非法请唤不成。二妄数下。弁破夏得罪。三善见下。证前妄数为岁一唱。

    言若请至犯重者。自长己夏者。立云。有人将物施僧。问觅十夏人。此比丘。实有九夏。而言十夏得物犯重。

    第二弁自求如非文三。初明如法得成。二若为下。弁非法不成得罪。三五百多论两证罪深。一唱。

    言若为私至后文者。广如后文者。贩卖戒云。此贩卖物作塔像。不得向礼。乃至作卧具随转转堕等。

    第二别释文二。初总举数。二一三宝下。依数列释。

    初如文。

    释文五。一三宝境界缘。二道俗病等缘。三父母请唤缘。四为求衣钵缘。五和僧护法缘。前二。初依律出缘。二准此下。约义料简。

    言一至尔者。四分中。波斯匿王往征。有不信乐大臣。嫉妒恶心。欲??祇桓门通渠。比丘欲往白王。自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听受七日去。即是佛法僧事也。五分亦尔者。彼缘大同。为俗人通水也。

    第二文二。初义准如法开之。二若自下。非法不成得罪一唱。言准此至得罪者。准此为寺家一切如法事。并得。问。今时为寺家言诉。得受日不。答。如律波斯匿王。边国人民及叛。王自领军往征讨。王。先所有供养佛及僧衣被饮食所须之物。有不信乐大臣。便夺不与。诸比丘。欲往白王。自念远路不及即日还。佛言。有如是事。听受日去。今验此文。为佛法僧相诉亦得受日。若受他雇不成。若自经营。为俗人为僧家佛事等带其非法。并不成。得罪也。

    第二道俗缘中二。初约义总明。二四分十诵引文。指事证释一唱。

    言二至去者。十诵问为谁受等者。华严云。彼律中。波离问也。佛答为七众兴福者。谓七众为请主。下文列二百四十二缘。并是此缘皆七日缘也。遣使不遣使者。谓前人遣使不遣使来。俱得去。十律如此。四分要遣使也。若中路闻死反戒者。十律五十三云。比丘尼请比丘来。与忆念不痴毗尼。佛言。应去。若是比丘。中道闻是比丘尼命终。若反戒入外道。八难中。一一难起。应去。不答不应去。去得吉也。反戒者。舍戒罢道也。

    第三文二。初准文。二余泛下义立。一唱。

    言三至往者。华严云。谓父母恩重。生育阴身。大臣力势。能□损益。虽无信乐。往化使信。若先信乐故。宜须往也。其余俗人。必有力。化之生信。准前臣义。亦应往也。

    第四文二。初明如法。二今时下。料简是非。

    言四至说者。当阳云。谓上移居中。必为我命作留难。佛言听去。羯磨疏云。若自病重。不堪受日。即是命难。直去亦得。

    第二文二。初举非。二必长下。彰是。一唱。

    言今时至不成者。失三受三等者。谓三十中失三衣戒。南山解云。失三受二未过。若受三即犯。舍制取听者。谓畜长是听。三衣是制。今??三衣。而多畜长者。是未随佛化也。准夺衣戒者。?云。即第七失夺三衣戒。谓随??随乞。不得剩(以证反)也。住处及即日往反处。无者。听去。即日往反处。求不可得故。听请日往也。

    第五文二。初准文直云不受。二然和下。约义须受一唱。

    言五至故者。灵山云。古德皆云。和僧大事。律听直去。文不言受日去。良以和灭分齐难知。知依何法受日。故听直去。然和僧之相。虽则难知分齐。且约和僧之缘。道路远争事大。必然可依僧祇事讫受去。律文既令直去。今依僧祗事讫作法而往。准其律藏未分。通得行用。今虽分竟。事不可知。用此事讫之文。大家道理未为伤也。故羯磨疏云。必有和限。依受日听去。事无限。可准僧祇事讫文也。律无明断故者。律中数段破僧之文。皆言即应以此事去。而不言不须受日。故云律无明断。故羯磨疏云。律中显缘。未明受日也。

    第三料简文二。初通更料简缘之是非。二或曲下。通更料简请召得失一唱。

    言上至也者。此二文中。各有二意。初缘衣药为是。二今有下。乞麦即非。第二曲命别情请召为失。二律中已下。显得。立云。谓不得倚傍。上五缘。专为饮食。不成受日。若别有病。重乞药草。得也。今有乞麦等者。灵山云。此尼律中。制六群尼。乞生谷麻米豆麦。为世讥故制。尼提僧吉。是结正罪也。或曲命别情者。华严云。谓嘱俗人。令[替-日+虫]熟请。贫道来乞绵等。是也。此则能所俱非。乞绵尚犯舍随。嘱请。理在不成也。律诸请有。或比丘尼。沙弥。檀越等。一一遣信别请。云大德来。与我受戒忏罪。受布施等。要遣使来显令他请召。非也。若父母余人同十诵中者。律云。若父母信乐不信乐听往。余人者。前第三中。余泛俗人。生福信乐听去。不信不听。四分如此。今钞意。若父母及余人。即同十诵中。为七众。兴福。问疑。请法。乃至遣使。不遣使等。但不为利己。俱得去也。即显曲命别情为利不得。

    第二离合。有三意。初立合义。二如钞忏下。引其合例。三则文中下。出其合法一唱。言二至也者。随缘别受。为离。或有多缘。一时牒入而受。为合。羯磨疏云。或张王两缘。各是七日。不可合为半月受也。以两今七日缘事。各是别人所行。止得前后受七日也。如是例之。若俱三日。或是互减。不同七日。彼此兼用。众法离合可以例之。或张是别缘。王是众法。随依受之。得合用也。如忏残。若犯十罪。同时行?等六夜多罪同法。名为合也。

    第三悬受文二。初缘现听受。二必无下。弁未现不听。一唱。

    言三至故者。虚构成缘者。立云。谓事既未实悬构。或为七日半月一月之缘。或倚傍昔言仿像。未实者。如有檀越。春时泛言。我村中有王家。每至夏中。常施僧物。阇梨至夏能来不。今夏倚傍春时之言。倚傍昔言。未知今年为施不施。仿像其事。未得的实。辄受日去也。前事既虚。今复隐约作限取法。更成滥也。日数妄置者。折中云。由前事虚限滥。其缘未可以论长短。今或受七日半月一月。如是日数。皆虚妄置也。故羯磨疏云。既无实缘。不可虚牒。一则不可倚傍。二则本无实缘。三则不知期限。四则妄受侥幸。一向不合也。如律无事及减年等。皆非法缘。加羯磨不得。

    第四明互用文二。初正明互用。二问下。问答料简。前二。初明本缘互用。二若三宝下。辨后缘续生互用。前三。初正明互用得不之相。二十诵下。引日残夜。证非异事。二若本下。结归正义一唱。

    言四至故者。已用三日。更有法事。便通余用者。牒古义也。羯磨疏云。有人言。既有受法。但是事如互用无损。所以知之。十诵云。有残夜在。白已余用。故知得互。钞直破云。故不得也。羯磨疏云。虽为僧事竟残日。于佛无法。何得妄用。遂立正义。必有本缘。何爽通用。灵山云。爽由失也。谓初受通三宝。三宝既是本缘。今通用何失。羯磨疏中。假立难云。若尔。要是本缘。得通用者何。因十诵得白残夜。钞引十诵答云。白残夜等。彼十诵云。诸比丘。受日到聚落中。七夜未尽。作事未竟。来还白佛。因听受余残夜去。云我受七夜。二夜已余有若干夜。往出界。律文如此。南山云。既云所作未竟。明知。本事未谢。白残用也。非谓异事者。钞重破也。羯磨疏云。非谓异事。本无心受。何得白行。若本因等者。羯磨疏云。若本三宝俱。须经营作法之时。文中合摄。是俱有心。法复通用也。

    第二文二。初辨三宝别缘。后生不得通用。二乃至下。俗情别缘。后生通用应不。一唱。

    言若三至应得者。初为东院三宝事。受用五日了。后西院三宝事生。不是前缘三宝。杂缘等者。谓布施忏悔生善灭恶等也。由前事有心。后事无心故。若一家通缘者。立云。此明受日。元知张家有多缘事。设供戒忏说法受施等。受日来故。得通共用也。

    问答料简中三。初此界僧为别界三宝。受日成不。二明僧次请受日成不。三明舍请受日成不。三段一唱。

    言问至心故者。谓替僧次。施主无简别心故得。若替别请者。由后人非是本请人。施主于此后人。无请心。故不得也。

    第五重受文二。初叙昔解。二今云下。次明今释。

    言五至成者。羯磨疏云。有人言。安居立行修道为宗。缘急开三。以济时要。何得重受无此理也。故十诵中。为破僧故。听受一七夜。不得二七夜乃至听受卅九夜。尽应破安居去。此明文也。

    第二今释文二。初以义通。二故律下。并以文证。

    言今至不合者。如疏述者。首疏也。羯磨疏云。如前檀越召。受七日。后有三宝要须经营。何得不开。又如官事。须二三日。曾受七日。何能不去。夏制本意。无事游行。今有缘来。依法受往。非专擅去。何得独制。但事缘如法故。一切通开也。

    第二文证中二。初当宗。二五分下。他部。

    言故律至限局者。四分卅六。广列廿三缘。并是七日缘。由事未现。佛未听去。不言不得重去也。信乐父母四重者。尔时有不信乐父母。请比丘言。大德来。我欲相见。佛未听。我有如是事。白佛。佛言。听。有如是事去等。二有信乐父母。遣信请。亦如上。三尔时有母。请比丘亦如上。四尔时有父。请比丘亦如上。则是四重也。父母四重。佛皆言听去。况余杂请。不得重也。

    第二他部文二。初约二律。二五百下。引其两论。前二初引二律正文。二谓一时下。释上律文。破古非解一唱。

    言五至通明者。有请者。五分云。时有长者。名优陀退。信乐佛法。于安居中。为僧作房。设人舍食以房施。比丘不受。长者便嫌言。我用财为食。比丘不受。白佛。佛言。听受请等。无请者。比丘有疑故。问须出界外。佛言。一切听受七日往。羯磨疏云。岂前须问。后不须问也。谓一时前后重用者。破古人据此不得重受义。古人见十诵不听二七夜。谓言不得重也。羯磨疏云。或一事上。不得二七。岂制异事不许受耶。又言不许二七夜者。彼受日法。但有二位故。对首七夜。何得重加。故云不得二七夜也。不妨前后去者。亦得。若准和僧似一事上不许重受者。十诵卅五云。时有异界僧。争起。请僧来断事。若先安居竟。应受七夜去。若七夜尽。应受卅九夜。尽应破安居去。古人。亦据此不得重也。若得重者。更受去得。何须破夏。钞文言似一事上不许重受。既言其似。未必全不得重受。但为和灭难期。开破夏去。若可期者。重受无妨。故羯磨疏云。和僧用二法已。破安去者。受法依限前二者期。故开随受。既用法尽。和灭难期。知用何法往彼和也。理须破夏。是所开故。还同僧祇事讫之文也。若不为和。破夏获罪。若定可期。如前必听也。然彼有不请之文等者。十诵为七众兴福设供受戒问疑。但使前见生善灭恶。若不遣使亦得受日。如此之文。宽于四分。四分一一皆言。遣信别请。方得受日。不请尚乃得去。若重受不开。只是番译之家。回文有失。文非明了。非谓不开重受也。理须通明者。不请之文既宽。重受之文。则不合急。二处之文相通。重受之义。自然明矣。

    第二文二。初二论兼疏。证得重受。二此论下。引彼亲承己闻。破古人之壅执。

    言五至宿者。羯磨疏云。此五百问。卑靡罗叉口决也。其人翻十诵者。既有此通。义无疑矣。即证十诵文非明了故。上准不请之宽。下引卑靡之语。重受之理。即通明也。明了至宿者。发正云。今引此论疏。真谛三藏自翻。自解前请七日事了还。至第八日出界。此是异缘得重受。前事已了。更有别缘。亦得更受。因此便明今人行事。此论既云。前请七日事了。还至界内。第八日。更请七日出界。出界者。今人行事。至七日满归界。即请七日出界不宿者。不知成不。有人约义通言。谓受日法。身在界内。法在不失。如受七日。用三五日。其余之日未用。身归本界。更作前事。本法由在。不须更请。法在不失。今纵七日满。归于本界。至明出时。虽然经宿。残法亦在。论许重请。亦带前法。故知七日才满。归界请之。理无失也。虽立此理。除由未除。谓律有明制及七日还。论令经宿。并准圣言。如前但用三五许。其法在得用无疑。以此未满。例于已满。事不可也。标心为满故归。其法经明自谢。不同未满。不为满归。法在不失。古人犹执。但一夏三受。其数太急。入界不宿。行事大缓。太急不体律文。太缓无文可据。故不可也。

    言此至钞者。华严云。真谛。是优禅尼国人。陈梁二代。至此方。译经论卅四部。合一百卅一卷。然真谛。或镇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舡而济。神异甚多。中国之中三藏亲承。用重受日事。三千者。花严云。谓佛化周三千世界也。论云。一四天下。有一须弥山。一四大海水一铁围山绕。一日一月。名一世界。以此为数。数至千。是小千。以千为一。数之至千。是中千世界。又数此为一。数至于千。是名大千世界。一佛出世。道王其中也。余至钞者。羯磨疏中。引了论解疏中。有其九句。皆是重受。疏引论偈云。七日有难随意行。善解三种九品类。疏释云。于安居中。三缘得出界。一七日缘。二有难缘。三随意缘。此三各三。故成九品。文亦非要。不能叙也。

    第六约事长短中二。初约处远。以明长短。二若路下。约处近。以辨长短一唱。

    言六至日者。羯磨疏云。止须一夕并作七日。以法收缘如文。不及即日。义开七日也。夏中可尔。夏末五日。如何成受。余日非夏限故。解云。乃至七月十五日。亦作七日法。余日虽非夏。以法成故。若路近得还等者。由缘经宿。不及即日还。此约缘也。如文。羯磨疏问云。今有七月九日受七日法出界不还。夏成以不。答。破也。何以知然。夏有后开。无前开也。以七月十五日。须及夜分还反本界。如律所制。及七日还。今限明相。及在界外。绝此分齐。故说破也。若尔。何以律文。最后自恣七日在。受七日不还。不犯者。答。谓七月十六日。是最后自恣日也。如急施中说之。今此人。以七月十日。受七日故。彼第七日。自是夏满。不来无犯。又问。七月十五日。明相未出。随行不犯。相出是开。何有夏破。答止为明相未出。须返界中。名为及法。相出界外。故违本制。又问。制及七日。是有法缘。至明夏满。法随事失。有何犯故。令我破夏。答。日夜分齐。约明相分。第七夜分。明相未出。自属前夜。明相若出。即属八日。制七日夜。须及界中。今不在界。故当破夏。至十六日。自是后开。由违前制。故说破也。若约此解。十诵七夜。亦及七日返。还同四分。何有异耶。明相若出。不及夜也。此义甚要。故繁叙也。

    第七文三。初引文正解不同之相。二比下。叙破昔非。三所以下。释不同所以一唱。

    言七至缘者。羯磨疏云。如三时游行戒中。唯有口受。不云多日。可准斯也。又准祇廿七云。比丘尼安居中。无有求听羯磨法。为僧塔事而游行者。听受七日也。比有等者。羯磨疏云。昔人解云。尼随僧受三法遍缘。上下同受。不说假为异。故无妨也。钞斥云。四分至不劳别解也。所以不同易解。

    第八文二。初立义。二明了下。引证。一唱。

    言八至之者。羯磨疏云。有人言。事讫不来。亦不破夏。以法在故。如七日药与欲类同。犯病得法病差不失等例。今解。不同事讫法谢。不同欲法。羯磨不牒。今受日法。牒事加之。缘谢法失。之如药法病止无用。又同犯解须乞法也。十诵明文者。?云。前引十诵中。有尼病请为说法。中路闻死返戒等。皆不应去。僧祇意同者。前引祇云。和僧不得迂回至彼。中前和了。中后即还。若停失夏。是不许住也。

    第三正加分三。初心念。二对首。三众法。前二。初明大僧。二其沙弥下。辨沙弥。前三。初定人是非。二具仪下。出法。三此谓下。杂相分别一唱。

    言三至告者。十诵五种人者。一独住。二兰若。三远行。四长病。五饥时依亲里住等。开心念受。准此。当众相共作之者。准前律文。作念已告以事缘。汝知之。即知五众当众相共而作也。

    言其沙弥等者。谓下沙弥别行篇明也。

    第二对首中二。初出法。二然心念下。通释二法是非。

    言二至三说者。如文。

    第二文三。初明二法文之来处。二若受下。未用应不。三问此请下。得兼夜不。

    言然至失者。义准无失者。羯磨牒缘。对僧请日。今对首心念。准日文牒之。请日理通。有何失也。

    第二未用中二。初辨未用应不。二不同下。释通疑妨。

    言若至谢者。本缘若无。受法便谢也。

    言不至消者。不同失者。灵山云。药满七日。七日满已。纵病未差。法亦失也。病转者。谓病已差。纵日未满亦失。故双牒也。若尔言病转法失者。病住法应在也。由佛制七日。定论云。坚病消者。是也。论多成二论。各有文也。

    第三文二。初明应不。二不同下。简异诸部。一唱。

    言问至中者。不同十诵者。约其钞文。似尽七夜至八日还。据羯磨疏。须及七夜还。与四分无别。故疏云。十诵七夜及七日返还。同四分明相若出不及夜也。僧祇事讫者。彼律二十七云。但随前事长短。了日即还。名事讫。论其事法。具在诸部别行篇也。对此欲知。且依羯磨疏。录十诵广七夜缘。下文和僧听卅九夜。祇有事讫之文。五分三品。与四分同也。

    第三文三。初通明长缘。便斥古失。二今加下。正出受法。三料简杂相。

    言三至释者。所为缘者。如前五缘。一三宝境界缘。乃至第五和僧护法缘。心念对首。同用此缘。故云通用。但令缘事时长。用半月一月法也。不同存单之人等者。一夏之中。但得三度。初单七日。次单半月。后单一月也。遂引七日今长者。花严云。非谓引缘令长。但用长法也。羯磨疏云。今夏末一二日在。不重受家。既曾受日。若用月法。又是破夏。由缘不合。即教明罚破夏。是也。余同前释者。?云。指上第五重受门。是也。

    第二文三。初略明二师文相少见。二第三下。别辨先师所撰。加其乞词。三第四下。明愿律师依律出本。

    言今至见者。诸记咸言。第一。曹魏时。昙谛所出羯磨。是也。羯磨疏云。初人加乞羯磨不牒。恐成增法。谓请日者。从僧乞请日法而至。羯磨文中。则不牒乞词。恐增法也。第二。即是姚秦时。觉明所出羯磨。羯磨疏云。但准六夜乞法。牒缘牒事并尽。慈云。钞主说曾一度见本希更不见。故云少见也。

    第二文三初述彼增加。二今下。斥彼非教。三问下。料简成不一唱。

    言第三至无失者。北齐光律师出本。增加乞词。羯磨疏云。虽着乞词。准乞?藏两遍牒事。时到已前增加乞词。忍听已后略事而作。此光律师世盛行也。彼羯磨云。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此处夏安居。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此中安居。今从僧乞受过七日法十五日羯磨。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法十五日羯磨。白如是。此且举白。羯磨可知。世同行也。止可随其纲网者。止可随律文受日四句成白。缘骨之纲教网也。虽增加乞词。羯磨大宗无失者。牒缘牒乞词等。但是第二第四句。于羯磨宗骨无失也。羯磨疏云。有人。定判依受夏破。今解不然。俱顺教故。增乞减乞。各有所??。羯磨大途规猷在故。依受不失也。

    第三文二。初明受十五日法。二其一下。辨受一月日法。一唱。

    言第四至日者者。愿律师。依律出文。更不增加。今多准用也。准前着之者。准着十五日处。着一月日也。不得双诵十五日者。灵山云。今准此言。恐人不了律文。依文而诵。律本云。受过七日法。若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今若受一月日者。即须除十五日。但云受过七日法。一月出界外。不得双牒前二诵也。

    第三料简文四。初明受人离合。二若依下。辨依大界安居。小界受日不得。三若先无下。明初在自然安居。后作法界中受日。四若本结下。解有界依蓝。安居不成。受日不得。自古诸记。皆责此门来处。何孤然生。即长料云。一明安居。二明受日。三料简杂相。今不同之。此一段文。从众法中出。初通明长缘。斥古失。二今加下。正出受法。三料简羯磨受人离合处之是非。故谓之杂相。不同古人长断也。

    言三至开之者。如文。言若至故者。立云。余山界者。还是摄僧之界。如围轮别住也。以本依围轮大界。不依此小。故不得于中受日也。言若至衣者。后结二界者。即大界戒场也。纵入戒场。不破夏。而离衣者。谓戒场。是本要心处所。故不破夏。由中隔自然。故离衣也。此据依大界结摄衣界为言。若无摄衣界。依蓝护衣。亦不失也。

    言若至之者。淋云。谓本有大界。不许依蓝。佛制依界。有安居者。安居不成。蓝中自然之地。羯磨受日。固然不得。止得缩取戒安居也。余广如疏者。首疏云。有人言。依界安居。不依蓝相。佛制依界。不得依蓝故。又云。双单及界也。有一师云。蓝大界小。依蓝不依界。以文云依某伽蓝某聚落也。钞家。且引急义故。劝缩取界相。后造。羯磨疏云。安居。依处依蓝得成。何必依界。二文相兼。被机方足。且界小蓝大。依蓝安居。羯磨受日依界得不。解云。蓝内之界。入不破夏。并是本要之处。依界请法。何得不成。如前本依伽蓝。后结二界。随界受日。尚判得成。今蓝内大界。总是本要。何受不得。差尔。蓝内戒场。亦应得受。答。戒场虽在蓝内。即非本要。入中破夏。离衣即不类。后结也。上是义决等者。非律文有之。是古人之义决也。慈和问云。异界僧。得足此界僧羯磨受日不。答。得。不同处分义局当界僧也。

    上来不同。当第三约界对人辨事竟。

    今当第四有一篇。约法对人。辨事将解分二。初明篇来意。二牒篇解释。

    初来意者。花严云。上篇一夏安居。九旬同住。恐有??过不自见知。故须自陈三业。恣僧纠举。故安居后。有自恣篇来也。律缘起中。比丘共住。妄设哑法。致令佛呵。汝曹痴人。共住如似怨家。犹如白羊。何以故。我无数方便。教诸比丘。彼此相教。共相受语。展转觉悟。汝曹痴人。同于外道。共受哑法。不应如是犯突吉罗。羯磨疏云。又表一岁之勤情本据道。中含非法。正缺道标。义须清荡无瑕受岁。今若相嘿。岂抱过生年。故须相检。应僧净法。迦絺那衣来意。如后也。

    第二解文二。初牒释篇名。二然九句下。依文正解。

    言自至附者。福云。自陈三法之词。恣举七聚之犯。摧累业之宗主。成白法之枢链。欲使知过必改。省己增修。皎洁尸罗。凝清律海也。迦絺那衣法附。如后。

    第二依文解二。初辨自恣宗要。二明迦絺那衣法附。前二。初释篇序总意。二就中下。开章别释。前三。初明须自恣意。二所以下。辨夏末自恣意。三此是下。简异非法自恣。前三。初结上安居生下须自恣意。二纵宣下。辨自恣名相。三故靡得下。证自恣义。

    言然至示者。灵山云。上两句。明夏中修道精进。安居之德也。次两句。明三业有失。下两句。辨须自恣竟九旬者。旬历也支神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壬未申酉戌亥。干神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支十二。历干神十尽名一旬也。一夏。九度历其干神。名九旬也。法律三昧经云。世人但见他过。多迷己非。故藉[糸*凡]治。方得清净。故云。理宜仰??清净。故云理宜仰凭清众示也。

    言纵至恣者。辅篇云。自说三根。恣他陈举。内彰无私隐等者。我既纵宣。即彰内无隐。愿哀愍语我。则显外有瑕玼。身三口四。委托五德举之。名自恣也。灵山问云。不言心者。毗尼不制单心故。但言身口也。

    言故至也者。不孤独者。发正云。若犯罪不除。不应僧法。弃于众外。故称孤独。令其自恣悔除。堪入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即不孤独也。依篇聚治乃至呵责。名苦言调伏。喜悦等者。辅篇云。谓先有犯迷己不知。因举悔除。服本清净。既无罪也。故自意培悦。

    第二文三。初徴所以。二若论下。释。三故律下。证。初如文。

    言若至焉者。将同期款者。款说文云。情欲也。期者。克定也。夏初创集。情欲克定。同住安居。诣往也。鄣道。过深者。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是障道。犯突吉罗。则九百千岁。堕泥黎中。过则深也。

    第三文二。初直证自恣之时。二毗尼下。显精修行成。恣举无失之时。一唱。

    言故至恣者。如文。

    言此至行者。此恣举罪之相虽显。有无智者。滥行非法。自恣破昔非也。

    第二开章别释文二。初举数列名。二依名别解。

    言就至行者。如文。

    三段不同。今当第一。于中分二。初举数。二前明下。列释。初如文。

    释文二。初明时节差别。二辨应人是非。前二。初约事别明三种时节。二然律下。据教取义。克定一时。前三。初有闰依不依自恣。二因争增减自恣。三修道延日自恣。前二。初约依闰不依闰自恣。二若闰七月下。前后安居。逢闰不逢闰自恣。

    言前至恣者。若依闰者。闰四五六月。前安之人。定百二十日。律取七月十五日自恣。中后二安。则不定也。

    不依闰至九十日自恣者。但数满也。

    言若闰至恣者。非前安居等者。发正云。是中后人也。若五月一日已前安居者。至闰七月一日得去。若五月二日已后至后夏结者。皆越闰月过。至八月二日等。已后数满九十日。自恣也。

    言二至中者。当阳云。如前说戒篇。引四分外界闰争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十四日来。十三日说。若十五日来。十四日说。已入界。当令入浴。比丘出界说若不去者。白僧言今不得说。待后十五日当说。不得过三度。应和合说。今时自恣。唯改说戒。为异。余文并同。故指也。向前为减。白待后月为增。自恣白僧文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日僧不自恣。至黑月十五日自恣。白如是。客犹不去者。再白亦尔。不得至三。旧比丘应强和合自恣。为入冬分故也。

    言三至日者。准律自恣中云。时有住处。众多比丘结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诸比丘作念。我曹今自恣者。便移住余处。恐不得如是乐。白佛。佛言。若有住处。有如上事者。应作白增益自恣。作白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不自恣。四月满当自恣。白如是。谓初安居人。至八月半。是四月满也。

    第二文二。初准律诸文三日不同。今须克定。二若有难下。据论开文。一月自恣。前二。初总引诸文。据教克定。二律文下。通疑。

    言然至定者。自恣揵度文中。但言十四十五两日自恣。急施衣中。有十六日。次第增中亦明十六日。案律缘中。有王大臣。为僧作安居。中赏劳衣。夏竟拟施。有急缘远行。欲预将施僧。诸比丘。夏未竟。不敢受。白佛。佛言。夏有几日在。答言十日在。佛开有此缘者。自今已去。听前十日受。名急施衣。即是七月六日。得者开受。过前受者犯提。钞意既言。去自恣十日在。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次第增者。若七月六日得衣。至十六日已满。十日即合犯长。由入迦提故不犯。至八月十五日。即须说净。若七月七日得衣。越迦提。因增得一日。即十六日须说。若八日乃至十五日得衣。越迦提月。增得九日。名为次第增也。谓将后非时日。足前得衣。满十日也。若有迦絺那衣。过五月后增。亦如是。钞引意者。次第有十重增文。皆至十六日。云越迦提。数满十日说净。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律增三文中。亦有三日。则十四五六三日也。上广引律诸文。有三不同何是自恣日耶。钞云。律安居竟自恣。三日中取十六日。是安居竟日也。羯磨疏云。今行事者。多用十四日后夜作者。古法所传。不可辄用。然德衣法云。安竟自恣。及急施衣中。皆十六日为竟也。

    言律至定者。先应难云。既取十六日安竟自恣者。何故。律云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恣者。钞牒上难。调律文言。僧乃至自恣。此谓相依问罪。故制异日也。立云。尼要先来僧中自恣。后还尼中自恣。若先尼中自恣。后入僧者非法。及论。尼作相依问罪之法。三日通用并得。不要须十五日也。又释及论。作自恣法三日通得。约其减论取十四日。故云通用。今克取十六日自恣。为定。为律云。夏竟应自恣。及云夏竟受功德衣。若十五日受者不成。但名非时衣。故取十六日也。若尼来自恣。但向僧自恣时。暂停作之即得。何论要须十五日也。下作法中明也。向。僧自恣时。尼来自恣。但用僧和法。更须新和耶。答。律藏无文。准文义意。新和方得。前和为僧。今为尼众所为。虽皆自恣。而僧尼二部不同。准文尼依僧住。普令举罪。若一人不知。不成自恣。则令问谇礼拜等。今时多有。思之。

    言若至恣者。如文。

    言二明至足者。文有二意。初约义总明并须一时自恣。二四分下。引后同前显一时之义。如文。

    第二自恣方法文二。初牒标举数。二就五下。依标别释。

    言二至也者。如文。

    释文三。初五人已上僧法。二明四人已下法。三明一人心念法。前二。初明六人法。二次明下。明五人法。前二。初标列章门。二初中下。牒章解释。

    言就至事者。如文。

    四段。今初。初中文二。初明集大僧缘起。二乃至下。集沙弥缘起。前二。初据教方法。二故律下。引文证释。

    言初至不绝者。当鸣钟者。律云。应打揵捶作烟。唱自恣时到等。处床慢相不绝者。羯磨疏云。离床舍憍慢故。谓在上五德。来取自恣。故成慢也。

    第二证中二。初当律两证离地离座。二五分下。释上离地座相。兼辨缘起方便。一唱。

    言故至词者。离座等者。下五德行事中云。四分。但言离座。不言草座。五分。布草而坐。明文依用也。并偏袒等者。表恭敬。右顺吉祥。着地示其卑下。合掌。表一心无二。

    言乃至至明者。待唱等者。饰宗云。钞与义净三藏不同。钞约出别处自恣。三藏云。过午已去。众咸共集。大德先自恣。后方尼众。次即下三众。各来对僧自恣。钞云。乃至则越中间尼等。约别处者。据有别处为言。若必无别处。待竟还来僧中。未曾别也。如别法者。沙弥篇中自恣词句。同大僧也。

    第二五德进不文二。初。牒列章门。二。初中四分下。依章解释。

    言二至仪式者。标列也。然此一科。皆言钞错。钞有深意。人难得知。为前大科约人分三。一五人已上僧去。二四人已下对首。三一人心念。据科明五人已上。然五人亦是众法。已上故。然故。钞前牒标云。就五人已上。意明五人之法。与六人已上。前一后二。其义不殊。唯就第二五德行事一门。五人异六。故科出简异令知。故至五人后云。余同前法故。唯五德行事一门别耳。所以就此科分者。意同后。前唯简此一门为异。故作此科。是深意也。若但向六人。五德行事门后。便明五人法者。恐新学致迷。谓。前牒标云就五已上。今于其内。复出五人。恐有斯杂。故不便出。若尔。何不合下。就僧法分二。初明六人已上法。次明五人法。可不便也。答。若合下分。又恐有繁略二过。故不可也。若但出五人差法。及五德行事二法。略无前后诸门。恐新学不委。若更分门。广释文相。成繁。今但向五德行事门中。略标简异。释五人已上法竟。然后。略出五人异六人处。自余即指同前。一则相叹易识。二则不违前科。三则离其繁略。意如此也。今讲解相承。恐文难知。合下科出。比代记中。且将五人已下举罪。为五人法。复言已上无此理也。至后钞主自结云。上明六人僧法分明。下始辨五人众法简异。今知此意。且准前科也。

    四段不同。今当第一。分三。初正简德不同。二所以下辨差二人所以。三今行事下。科简是非。

    言初至故者。文中取具二五德者。谓一人具两种五德也。发正云。谓对他说词云。我某甲亦自恣。即须具自恣五德也。若见闻疑罪。大德语我等。又须具举罪五德也。律文前后列者。前为自恣。后为举罪。故前后也。今须两具故。钞一时出也。言不爱者。慈和云。谓于众亲厚。不别有爱故。二不恚者。谓于怨不嗔恚吹毛觅过。三不怖者。谓于有力人边不怯而不举也。四不痴者。谓解了羯磨如非。不痴也。五知自恣不自恣者。谓知有难无难。广略之宜也。又知十三难等体坏之人。不合自恣。犯残已下悔竟自恣。律云。又差知时等五德。钞文自解。一知时不以非时者。钞解云。意令和合无争。谓举过静争。无不和顺。若举不知时。则生斗争。二如实不以虚妄者。有罪非谬。谓犯有三根名如实有罪。三根不牙。故云非谬。即非虚妄。三利益不以损减者。欲使至彰释其利益返上。名损减也。四柔软不以粗犷者。故劝喻等。释其柔软。返此粗犷也。五慈心不以嗔恚者。愍物等。释其慈心。返此鼓恕。名嗔恚也。不假别释也。

    言所至故者。四分文不了者。自恣中。但言听差受自恣人有五法者。应差不言二人。一不了也。羯磨词中。单云僧差某甲比丘作受自恣人。无差二人处。二不了也。十诵僧祇五分三律。虽有二人多人法。义由未了。辅篇云。十诵差二人者。更互为法也。祇同也。五分云。作自恣人。若一人若二人若众多人。不言数。或差十人。五对两两。入法前对作法。若困互息。还遣两人。交替如是取遍。为僧多故。更互息作。义由未了。三千经云。为相向出罪。是了义也。

    言今至也者。多有人人别差者。灵山云。古人行事。见四分中单差一人。遂即人人别差。未通十诵祇五等一时差文也。或只有五人自恣。则应人人别差。以三非。僧若六人已上。应二人同差。

    第二文三。初能差是非。二作羯磨者下。辨索欲问和。三应云下。作法差遣。一唱。

    言二至持者。此律开与欲。不同他部者。祇云。不得与欲自恣。若病应将来。若畏死。僧应就彼作法。若病多僧。应出界自恣。观其文意。由是举罪事。须现前。恐叛举罪故制也。励问。夫欲词不得称僧所秉之事。今何言与欲自恣。答。今言自恣者。谓说己心行。恣僧举罪。本非称僧家事也。亦有通别者。若答言自恣羯磨者。即是通答。若言差五德羯磨者。是别答。至后五德单白时。更须问答。如上羯磨篇也。

    第三五德行事文三。初作白和僧。二次明下。行草法。三五德下。告僧仪式。前三。初威仪进止二作和下。正作白法。三不应下。料简是非。一唱。

    言三至法者。?云。白中律云。僧和合自恣。钞文无僧字者。准例。合成是缘非骨。多有呵者。不识羯磨缘骨。亦是观事。乃同于法也。不得通用后法者。不得通用此和秉于后单白法。若如前至二法者。却指上差自恣五德中。答云自恣羯磨。此已通答竟。并是自恣事。后更不须问答。故云通和二法也。

    言次至时者。华严云。其草勿使五德行。应年少行之。依无量寿经上卷说偈云。吉祥童子施佛草。如来受已成正觉。我等比丘效佛故。受草自恣净三业。

    言五至之者。如文。

    第四文二。初明对僧自恣方法。二若五德下。明举罪治罚法。前二。初引大圣示迹同僧。二次下。正明对僧自恣方法。

    言四至中者。增一二十三云。如来坐草座已。告诸比丘。各就草座。我欲受岁。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诸无对者。时舍利弗。从座起白佛。诸比丘众。观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世尊今日未度者度。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为旨者作眼。为迷迳路。以此事缘。无过咎于众人。亦无身口意过也。时舍利弗白佛言。今向如来自陈。我无咎于如来。及众僧乎。佛言。汝今都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汝智慧无量。无与等智。总持三昧。戒定慧解脱知见成就。所作如法。未曾违理。如是五百比丘。各各受岁。亦复如是。准此经意。谓诸声闻修少欲行。故见坐草。今仿佛成规。遂坐草也。新岁经者。?云。别译五纸许。失译经也。

    第二文三。初明五德就上座所跪立威仪。二应作下。正陈自恣词句。三若众僧下。说已告僧。

    言次至言者。此僧祇文者。准祇二十七云。若二人作自恣者。一人受上座自恣。一人下座前立。上座说已。下座次说。如是展转。为四分文不了故。取祇文一坐一立也。问。岂非别耶。答。此别对五德一人。纵宣己罪。又是法差。无别众过。言有别者。愚之甚也。应加捉足之言者。羯磨疏云。十诵中。并差二人。取上座作也。来至执足口说求听。若是下座不得执足。乖仪式也。

    第二文二。初明众僧自恣。二若二下。明二五德自恣次第。一唱。

    言应至法者。此加一心念者。与律及羯磨。本异也。所以然者。准祇二十七。有心念之语。此对五德别人。准法合尔。羯磨疏中。分为五句。疏云。初大德者。正告大德。求听说也。小者。言长老。二众僧今日自恣者牒。僧自恣时也。三我某甲亦自恣者。下应上法。纵陈过咎。恣僧举也。四若见闻疑至语我者。我有三根。慈海赐示也。五我若见至海者。从闻悔过。成我清美也。三说者。表仰嘱之勤。非是滥托也。上且一途释其大小。更通论之。长老乃大。故经中长老舍利弗。贤者阿难等。律中不定。今略释之。行解具故。名为大德。年德高远。名为长老。如俗中云长者言也。前单牒者。但告五德。后双牒者。勤重之至。在僧故也。问。前对小者。得如文中云大德不。答。具德差遣。成所推敬。何得不称。善见云。大为大德。小为长老。且分二人。义通上下。余不可尽也。上座复本座者。律云。时上座自恣竟胡跪。乃至一切僧竟。上座疲极。白佛。佛言。听随自恣竟复座。第二五德至同上作法者。牒前祇文中。第二五德也。羯磨疏云。其小五德。在第二上座前立。待众首作竟。方互跪对作。故言同上作法。律开病者随身所安。律云。时有病比丘。胡跪合掌。时久病增。僧即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病比丘随身所安。受自恣。注云。准此等者。不用依上座预前。胡跪久合掌。但随身所安。临自恣时。胡跪也。若不病者。应随上座胡跪合掌。待自恣讫复座。今不行此。但依上座开文也。破十诵家法者。十诵二十五云。从上座至下座。说自恣竟。?今五德。自相向作自恣。今祇不同。各至本坐处。相向自恣。即与四分一一次第从上座自恣义同。故取祇也。

    言若至也者。事讫白僧。十诵之文。可知。

    第二举罪是非中二。初明举罪是非。二若僧下。辨僧数多少治罚应不。前二。初明五德别人举得实罪治竟自恣。二若事下。料简五德别人举罪差互治谤应不。前二。初五德。次别人。一唱。

    言若至之者。举得六聚者。钞意。先治然后自恣。发正云。举得夷有?傧出治。不?与学悔治。第二篇有?不?。今发露竟自恣。三篇已下。皆悔竟自恣。恐稽留法事。皆发露已自恣。别人举者。三根并实。依遮法治。遮揵度云。应召入众中。当为举。举已作忆念。应与罪。上座又具问能举。徒众上下。及所举人。已听许治之。然后自恣。

    第二文二。初别人举互反治。二五德下。五德举谬简异别人不加谤罪。一唱。

    言若事至谤者。举根不了者。实犯夷罪。或见言闻。或闻言疑。三根不能辨了。即治谤罪也。众网中者。彼云。若明不成者。律云。若不举。不作忆念。不伏首罪。犯□不应忏罪。已悔竟不现前非法。别众□七非。并作法不成也。五德不尔。如文。

    第二辨僧数文二。初辨满二十众六聚。并得治之。二若五下。僧少白停。指四人中说。

    言若至之者。有举得犯六聚者。但有二十众。并能治之。

    言若五至说者。为僧数不满二十。出残罪等不得。故且白停。进不如四人法者。彼云。若犯提已下罪。其问自言举来并前。忏已自恣。此是进也。若犯四人已上偷兰。乃至僧残。交无治义。彼引十诵。白停后。待众满。如法治之。不应碍自恣也。白停其治罪也。此是不也。指彼同此。故云如四人法中说也。

    第三明尼来文二。初正明尼来请罪。二五百问下。辨尼出界不得独行。前二。初明僧尼同时自恣法。二今时下。辨僧尼异时尼来请罪法。前四。初安置处所。量时早晚。二当命下。正对僧自恣法。三大众下。告尼法戒式。四至寺下。归寺传告之法。一唱。

    言三至法者。不须同说戒。问尼有无者。华严云。谓说戒时。问谁遣比丘尼等。此制令问拟差人往教。俗尼众清净。彼此俱益。今之自恣。直是尼来。求僧举过。圣不制。问来与不来。故不须问。如别法者。尼众别行篇明也。前明自恣时节中。云及论作法。三日通用。不要须十四日僧。十五日尼。但定取十六日。停僧自恣。待尼请罪。亦得也。后依律文。更出异日。

    第二文二。初正明尼来对僧请罪。二问下。通妨。

    言今至示者。余同前示者。谓同前大众良久嘿然。敕尼等也。

    问答中二。初问。次答。初如文。

    答文三。初立理答。二故律下。当部证成。三僧祇下。引为准。一唱。

    言答至疑者。准祇。明日尼来。僧请教诫人。传大僧中上座教。还尼众中说。尼有不来须说欲同。是僧法准用无疑也。

    言五至故者。重罪者。华严云。谓残罪。望下篇为重。非谓夷也。然差尼来。但得羯磨差一尼。余尼口差为伴也。

    第四杂明略说中二。初正明略说。二上来下。通结。前四。此科准理。亦不合于此分之。但为钞主第二门中分于二科。恐人有迷故。至第四门后。结前生后。且随文分耳。初文二。初明八难余缘大界恣法。二二明下恶比丘难结小界自恣法。前二。初举八难。时热为略之缘。二当今下。正明略法。

    言四至等者。八难余缘。并如前说戒中也。

    第二文二。初对五德略说方法。二四分若贼下。不对五德。略说方法。前二。初正明略说方法。二今或下。科简是非。

    言当至恣者。?云。准自恣中。对五德略。则有再说一说为二。今钞文不明再说。律窃语者。明上一说。令大众闻知。因六群窃语疾疾自恣。佛言非法也。

    言今至等者。有三意。初述非相。二律中下。引律显非。三十诵下。他部明是。华严云。钞引十诵。悟也。此是祗二十七云。应从上座次第。乃至总唱等。不得逆作次第者。谓从下向上为逆也。行行如益食法者。如有十行人。坐一行着一。五德自恣。如益食法超越者。谓不依次第。从第一上座过。即越第二上座过。取第三上座等。四分亦有。与祇同。不明了也。总唱者言。一切大德僧。见闻疑罪自恣。谓彼律文如此等者。等。取其余非法之事也。

    第二不对五德略中文三。初明三说法。二难事转近下。辨再说一说法。三四分下。释直去法。

    言四分至法者。各各相对等者。且如百人。为五十对。各各人别三说。文同前法者。谓词句也。

    言难至故者。难近作白再说。更急作白一说。此有三单白。谓三说二说三一说。即三白也。此并不对五德也。

    言四至去者。谓对五德再一为二。次复众中三。今单白成五。第六难事更近惊起直去。即六种略也。

    言二至之者。律云。为难比丘入浴已。同师道友。疾疾出界等事希。故略之。

    言上至上者。谓于第二门中分。恐后人迷故。结异也。

    第二次明五人法。约钞第二文中分。讲者合初分也。

    言次至法者。有四意。初总标简异。二欲法有无异。三问和下。差人总别异。四取自恣下。受恣双单异。问。上六人五人。同是僧法。如何异耶。答。为五人行事。不同六人。恐滥行故。简异。下出三异。若界六人。一人说欲。余五成僧。得羯磨差五德也。若五人者。一人说欲。余四虽僧。但是能秉。若差一人为五德者。三非僧故。不得与欲。不得牒二人等者。钞主正取差人时。五人僧体只得一。一差不得双牒二人者。以所为之人不足数。故三既非僧。如何差遣。余同前法者。谓举罪前。已明五人举罪白停也。及尼来难事略法。并同前也。

    大门第二众多对首文二。初明集僧加法。二若犯下。辨犯罪治罚进不。前二。初总明集僧不得受欲。二四人下。正辨四人作法之相。一唱。

    言二至前者。如文。

    第二辨治罪文二。初犯轻悔己自恣。二若犯四人下。犯重罪。发露自恣。

    言若至恣者。如文。

    第二文二。初且举所犯无治罚义。二若准下。引文释成得自恣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