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德衣者。从七月十六日。至腊月十五日。于此五月。五利许开。若过其一月五月。皆非畜长之时。凡所得衣。名曰非时衣也)。衣有十种。如上欲须便受者(欲须谓希乐得衣。便受谓合畜也)。受已疾疾成衣者(谓既得衣财。于三衣中。随所阙坏者。当速造成。如法受持)。若足者善(谓同样衣财量已满足。堪成一衣。而不缺少)。若不足者听畜一月(谓同样衣财或欠少。不能作一衣。是以开听如僧祇律云。阿那律得一小段衣。与诸比丘。河边洒水。引令长广。佛至河边。知而故问。彼答云。为衣财不足。是以洒水引令长广。佛言汝颇有更得衣望处不。答云有。佛问何时可得。答言一月。佛言从今听不足衣有望处者。停一月。为满足故)。

    结罪 是中犯者。若十日同衣足者。应裁割。若线拼。若缝作衣。若作净施。若遣与人。若不裁割。若不线拼。若不作衣。不净施。不遣与人。十一日明相出。随衣多少。舍堕。

    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同衣足。即十一日应裁割缝作衣。若线拼。若不裁割缝作衣。若不线拼。若不净施不遣与人。至十二日明相出。随衣多少。尽舍堕。乃至二十九日同衣足。亦如是。

    若同衣不足。三十日若足若不足。若同衣若不同衣。应即日裁割缝作衣。乃至遣与人。若不裁割。乃至若不遣与人。至三十一日明相出。舍堕 此舍堕衣应舍与僧。若众多人若一人。不应别众舍。若舍不成舍。突吉罗。

    若僧中舍衣竟不还。还时若有人教莫还。若不还转作净施。若遣与人。若持作三衣。若作波利迦罗衣。若故坏。若烧。若作非衣。若数数着坏者。尽突吉罗 此戒舍忏还衣等法。于作持中详明。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心存贪慢。二衣财满足。三时非开听。四不缝受持。及不净施而过期。

    兼制 比丘尼舍堕(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十日内同衣足。若裁割。若线拼。若缝作衣。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足。应裁割等。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至三十日。若足不足。若同不同。即日应裁割等。若夺衣失衣。烧衣漂衣。而取着。若他与着。若作彼。若受寄衣比丘命终。或远行。若有难缘。若不裁割等。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十诵律云。若比丘得不足衣。停更望多衣故。即得衣日。不得所望。亦不断望非望。而许复勤求。所望是望。亦断非望。更得是衣。十日应作衣。若足者善。不足者留。乃至三十日。亦复如是。

    善见律云。若二十九日得所望衣。细先衣。粗先衣。说净新得衣。复得一月。为望同故。若望得衣粗。复得停一月。如是展转随意所乐。为欲同故。莫过一月。

    此戒大乘为利益众生故。不禁畜持。若自为己畜。不惠施他者。亦犯悭贪多积之咎。

    第四从尼取衣戒

    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取衣。除贸易。尼萨耆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三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有一比丘着弊故补衲僧伽黎。莲华色比丘尼见已。发慈愍心。即脱身所著贵价僧伽黎与之。易彼弊故僧伽黎自着。异时往礼世尊。世尊知而故问。汝所著衣。何以弊故。彼以因缘白佛。佛言不应如是。听汝畜持五衣完坚者。余衣随意净施。若与人。何以故。妇人着上衣服。犹尚不好。何况弊衣。乃集众僧。初为结戒也。于后诸比丘皆畏慎。不敢从亲里比丘尼取衣。佛言若非亲里。亦不能筹量。知其可取不可取。若好恶新旧。若是亲里筹量。知其有无可取不可取好恶旧新故。听从亲里尼取衣。是第二结戒也。又祇桓中二部僧得施衣。其分时。比丘错得尼衣。尼错得比丘衣。尼持衣至僧伽蓝中相易。比丘更白世尊。故听贸易。乃第三结戒也。此是遮罪。由贪着心。制斯学处。

    释义 文分二节。从非亲里下。明其所犯。除贸易。明其随开。律云。非亲里者。非父母亲里。乃至七世非亲也。亲里者父母亲里。乃至七世有亲(里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又云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父有六亲。谓伯叔兄弟子孙。母有六亲。谓姑姨兄弟儿孙。七世者谓高曾祖父子孙玄孙也)衣有十种如上。贸易者。以衣贸衣。以衣易非衣。或以非衣贸衣。或以针。或针筒刀线小段物。乃至一丸药等贸衣。

    结罪 是中犯者。除贸易。若比丘取非亲里比丘尼衣。舍堕。

    此戒舍忏还衣等法。于作持中明。若舍衣竟不还等。得罪如上。

    此戒具五缘。方成本罪。一有贪好慢教心。二是非亲里比丘尼。三作非亲里比丘尼想。四物非贸易。五衣财应量。

    兼制 比丘尼突吉罗(同制不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从亲里尼边取衣。若贸易为僧为佛图者。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取衣。许贸易。自不与。不教他人与。不自语尼言后尔许时当与汝衣。不教人如是语尼。若还尼先衣。是不应与。应与余衣 截本衣还。是不名贸(谓将尼衣割截已。仍复还之)。得彼全衣已。与减少衣。是不名与。应与全足衣 取彼衣已与钵。若小钵。若键镃。若以饮食及余物与。是不名贸。应与衣也 若比丘取非亲里比丘尼衣已不与直。不教与。不自语。不教人语舍去。离见闻处。波夜提罪 若取衣已不与直。乃至不教人语。若坐。若卧。若入定。皆波夜提罪 若非亲里比丘尼。与知识沙弥衣。作是言。沙弥。我与汝是衣。汝持是衣。与某甲比丘。可得福德。比丘取者。无罪 如是与知识沙弥尼式叉尼优婆塞优婆夷言。我与汝此衣。汝持此衣。施与尊者某甲比丘。可得功德。比丘取者。无罪。

    五分律云。从非亲里式叉摩那沙弥尼取衣。突吉罗 若亲里犯戒邪见从取衣。突吉罗。

    根本律云。非亲里亲里想。非亲里非亲里疑。皆舍堕 亲里非亲里想。亲里非亲里疑。得恶作罪。

    若尼将衣施僧。或为说法。或为受具时施。或见被贼故施。或尼多获利养。持衣物到苾刍所。置地求受弃之而去。取亦无犯。

    萨婆多论云。取应量衣。舍堕 不应量衣物等。突吉罗。

    此戒大乘不论亲里非亲里。但观可取不可取。然在末世。慎护法门。尤宜避其嫌疑。

    第五使尼浣衣戒

    若比丘令非亲里比丘尼浣故衣。若染若打。尼萨耆波逸提。

    缘起 此戒有二制。佛在舍卫国。时尊者迦留陀夷与偷兰难陀比丘尼。露形而坐。彼此欲心相视。尊者寻失不净。污安陀会。尼请浣之。得此衣已。即于屏处。以爪扴取不净。着口中及小便道中。后遂有娠。诸尼诘知其故。曰诸比丘。转白世尊。诃责黑光。此初结戒也。于是诸比丘各各畏慎。不敢令亲里尼浣染打故衣。佛慈开听。更增非亲里之言。是第二结戒也。由除淫染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淫根本种类。

    释义 律云。非亲里如上。故衣者。乃至一经身着(五分律云。经体有垢腻名故衣)。衣有十种如上(善见律云。得使出家女乃至孙女浣。不得使出家妇儿妇浣。非亲故)。浣染打者(律摄云。浣者下至以水一浸。即名为浣。染者乃至一入染汁。打者下至将手一打一拍)。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令非亲里比丘尼浣故衣。若染。若打。三舍堕 彼浣染不打。二舍堕。一突吉罗 彼浣不染而打。二舍堕。一突吉罗 彼不浣而染打。二舍堕。一突吉罗 彼不浣染打。三突吉罗(衣但一舍。即净堕罪。随有三二须悔)。若使非亲里尼浣染打新衣。突吉罗。

    此戒舍忏还衣等法。于作持中明。若舍衣竟不还等。得罪如上。

    此戒具四缘。方成本罪。一是非亲里尼。二有欲染心。三是已故衣。四浣染打竟。

    兼制 比丘尼突吉罗(同制不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与亲里尼。故衣浣染。打。若病浣染打。若为僧为佛图浣染打。若借他衣浣染打。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五分律云。若令非亲里浣染打。而亲里浣染打 若令非亲里浣染打。而亲里非亲里共浣染打 若令亲里非亲里共浣染打。而亲里浣染打 若令亲里非亲里共浣染打。而非亲里浣染打 若令亲里非亲里共浣染打。而亲里非亲里共浣染打。皆犯舍堕 若衣未可浣染打。而令非亲里浣染打。突吉罗 若令亲里浣染打。而非亲里浣染打。不犯。

    根本律云。若非亲族尼。作非亲族想。令浣染打犯。舍堕 若非亲族尼疑。亦舍堕 若是亲族尼作非亲族想。若是亲族尼而起疑心。皆得恶作罪。

    僧祗律云。若为和尚阿阇黎持衣使尼浣。越毗尼罪。

    十诵律云。先自小浣。更令浣染打。皆突吉罗。

    萨婆多论云。此戒应量不应量衣。一切犯。

    摩得勒伽云。使非亲里尼浣。尼师坛舍堕。浣褥枕等。突吉罗。

    律摄云。若是老病无力。或苾刍尼恭敬尊重。情乐为浣。及是门徒。悉皆无犯。

    此戒大乘同学。内护僧制。外息世讥。

    附考 律摄云。若衣须洗者。或时自洗。或遣门徒勿不用心令衣。有损凡洗。浣衣有五种利。除臭秽气。虮虱不生。身无瘙痒。能受染色。堪久受用。不洗衣者翻成五失 着染色衣亦有五利。顺圣形仪故。令离傲慢故。不受尘垢故。不生虮虱故。触时柔软易将护故 过分浣衣有五种失。能令疾破故。不堪苦用故。受用劳心故。无益烦劳故。障诸善品故 着好染色衣亦有五失。自长骄恣生他嫉心故。令他知是冶容好色故。能令求时多劳苦故。能障善品事故。过染损衣用不牢故。过打亦有五失。同此 又难陀苾刍过打衣故。佛言受用衣者不应打不极打。若于施主得极打衣(谓细心捶打。必致光亮)。有好光色。揉坏而用。或置露中。摩使光失。或可以水洒浸而用。故知遮其过打(过打即极打)。不遮其打。

    第六非亲乞衣戒

    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乞衣。除余时。尼萨耆波逸提。余时者。若比丘夺衣失衣烧衣漂衣。是谓余时。

    缘起 此戒有六制。佛在舍卫国城中。有长者晨朝诣园。游观已。回车诣祗桓精舍。见?难陀释子礼敬听法。?难陀说法开化。劝令欢喜。长者问云。欲何所须。愿见告语。报言无所须。长者固问。若有所须莫有疑难。报言止止。即使我有所须。不能见与。长者复请。乃言汝所著者可与我。长者身着贵价广长白氎衣。长者报言。明日来至我家中。我当相与。?难陀言。我先语汝。正使所须。汝俱不能与我。今果如是。长者云。非为不与。但明日来。若与此衣。或更好者。若即脱此衣与汝。我不能无衣入城。难陀固求不止。长者不悦。脱衣与之。乘车着一衣入城。守门者疑被贼劫。长者具说其由。居士讥嫌。谓檀越虽施。无厌而受者。应知足佛知。故制不得从居士索衣。此初结戒也。于是诸比丘畏慎不敢从亲里居士索衣。世尊复听从乞。是第二结戒也。后有众多比丘。在拘萨罗国。安居竟。持衣钵往世尊所。昼日热不可行。夜行遂失正道。为贼所劫。露形立祗桓门外。诸比丘疑为尼犍子。报优波离。问知其故。即借衣着见佛。佛慰问已。具白因缘。佛乃制裸形而行者。突吉罗。若尔时当以软草。若树叶覆形。应往寺边。若先有长衣应取着。若无者。诸知友比丘有长衣应取着。若知友无衣。应问僧中有何等衣可分。若有者当与。若无者。应问有卧具不。若有者当与。若不与应自开库看。若有褥。若地敷。若氎若被。应擿解取裁作衣。以自覆形出外乞衣时。诸比丘不敢持此处物往彼处。佛言听时。诸比丘夺衣失衣。烧衣漂衣。畏慎不敢着僧衣。佛言听着。彼得衣已。僧衣不还本处。佛言不应尔。若得衣已。应浣染缝治安本处。若不尔。如法治时。有比丘夺衣失衣。烧衣漂衣。皆畏慎不敢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佛言听乞。故有除余时等缘。是故此戒初则创制。遂复随开共有六翻结戒也。由生烦恼。令他不乐。长自贪求。因讥嫌事。制斯学处。

    释义 文分二节。从非亲里下明其所犯。除余时下明其缘开。律云。亲里非亲里如上居士。如上乞者(谓从彼乞求而得 前第四戒制不从出家人乞。出家人中唯取尼结戒。此戒制不从在家人乞。其在家人中无论男女。凡是非亲里者。悉皆不听)。衣有十种。如上除余时者(谓在难缘听允从乞)。夺衣者(僧祗律云。若王夺。若贼夺。若女人起欲心夺。若父母亲里欲令罢道故夺)。失衣者(谓自失落。或自藏衣。后忘忆处所。或藏久朽坏。不可被着)。烧衣者(谓被火焚烧)。漂衣者(谓被水漂也)。

    结罪 是中犯者。比丘舍堕。

    此戒舍忏还衣等法。于作持中明。若舍衣竟不还等。得罪如上。

    此戒具五缘。方成本罪。一贪好慢教。二无难乞求。三主非亲里。四价色量如己所嘱。五衣已入手。

    兼制 比丘尼舍堕(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夺衣失衣烧衣漂衣。得从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乞。若从亲里乞。若从同出家人乞(言同出家者。拣非异道出家)。或为他乞。他为己乞。不求而得。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比丘从非亲里乞衣。若身往乞。若遣人往乞。若作寒热相乞。云何寒相。若比丘冬分夜雨雪时(而云夜者。西域时分不以日言。但以夜论其时分也)。着弊故衣。诣檀越家。现寒颤相。尔时檀越礼足。问言。阿阇黎无有时衣耶。何以寒冻。报言。无有汝父母。在时恒为我作时衣。今汝父母去世。谁当为我作者。非但汝父母死。亦是我父母无常。檀越即言。莫怨恨。我当为作时衣。是名寒相乞。若得衣者。舍堕 云何热相。若比丘五六月大热时。着厚纳衣流汗。诣檀越家现热相。亦如上言。若得衣者。舍堕 若说法乞。云何说法。是比丘为衣。故与檀越说偈言。

    得生最胜处  若人以衣施  以乐布施者

    人天受福报  生天得好色  天宝冠庄严

    衣施比丘故  生生自然衣

    是名说法乞。若得者。舍堕 若乞漉水囊。若小补衣物。若系头物。若裹疮物。若衣褋。若衣中一条。皆不犯 若为和尚乞。为阿阇黎乞。越毗尼罪 若为塔僧。不犯。

    十诵律云。犯有三种。谓价色量价者。若比丘语居士。与我好价衣。若得衣者。舍堕不得。突吉罗。乃至直二百三百钱价衣。犯亦如是(此以西域大钱而言。如前盗戒中说)。色者。若比丘语居士。与我青色衣。若黄赤白黑衣。乃至劫贝等衣。犯亦如是 量者。若比丘语居士。与我四肘衣。五肘六肘。乃至十八肘衣。犯亦如是 如是色量衣。若索此得彼。皆突吉罗。

    根本律云。乞时得恶作罪。所得衣物。若价。若色。若量。与所乞相应者。舍堕。不相应者。无犯。

    毗婆沙论云。二人共乞一衣。突吉罗 从亲里贫乏者索。突吉罗。与少更索多。突吉罗 若非亲里先请与衣(言请者。谓不往乞而彼自发心)后贫乏从索。突吉罗。与少更索多。突吉罗。为他索。亦突吉罗(本律若为他求不犯。原出自心。不受他嘱 若准萨婆多。皆突吉罗。由见他贫乏。不生慈愍。欲他为我。而作方便。所谓圣制从缘推因开遮)。

    此戒大乘为众生故。虽不同学。然须筹量施主堪与不堪与可受不可受。善护他心。增长净信可也。

    附考 僧祗律云。若比丘三由延内有衣者。若失僧伽黎郁多罗僧在不应乞。若失僧伽黎郁多罗僧安陀会在不应乞。若失三衣。若覆疮衣。在不应乞。若失三衣覆疮衣。若雨浴衣在不应乞。若失三衣覆疮衣雨浴衣。若覆卧褥具在不应乞。若失三衣。乃至褥具若任衣在(任衣谓堪造衣之余财也)。长两肘。广一肘。不应乞。何以故。是比丘应着。是下衣往。三由延受先衣。若道中有诸难事。不得往趣衣者得乞。无罪。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五

    音义

    夜摩天

    夜摩此翻善时。亦名时分。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花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按论云。人间二百年。为此天一昼夜。则人间七万二千年。方为此天一年。若此天寿二千岁。则当人间一十四亿四百万年矣。

    屏覆

    屏者所以蔽也。覆者盖也。

    斋优婆私

    斋者是其名也。或是受八戒斋者。优婆私或作优婆斯。即优婆夷也。奘师云。邬波斯迦。唐言近事女。谓亲近承事佛法僧故。若是在家女人受三皈五戒已。则能亲事佛法比丘尼众也。旧云优婆斯优婆夷。皆讹也。有云。受八戒者名近住女。为近阿罗汉住也。涅槃疏云。一日一夜受八戒者。名为善宿女。是人善心。离破戒宿故。

    毗舍佉母

    或作吠舍佉。此译为别枝。即是氐宿。以生日所值宿为名也。五分律云。毗舍佉婿名鹿子。鹿子敬毗舍佉。犹敬母。时人遂名为毗舍佉鹿子母。贤愚经云。此是波斯匿王弟。昙摩诃羡女也。羡昔因罪逃奔。得叉尸利国。便于彼土。安家纳娶。而生此女。此女辩才智慧。后嫁舍卫国梨耆弥大臣。第七儿为妇。波斯匿王闻其智辩。即拜为王妹。后生三十二卵。卵各出一儿。颜貌端严。勇健无双。一人之力能敌千夫。时毗舍佉信心开解。请佛及僧。佛为说法。合家得须陀洹道。佛后为说法。即得阿那含道。于优婆夷中。智慧辩才最为第一。

    窥

    音恢。倾头门中邪视也。

    明相

    梵语阿楼那。善见律云。阿留那汉言明相。明了论云。东方已赤。通慧指归云。此方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此为明相也。又以观见掌文为限也。十诵律名地了时。谓见地色明了故也。

    复此阎浮提地北有大树王。名阎浮檀金。若日照彼树则有黑色。若照彼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界则有白色。于三色中。白色为正也。

    自贻伊戚

    谓忧戚皆自造而成。非关他事。犹云自作孽。不可活之谓也。

    六群比丘

    或云六众。谓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也。一难陀。二?难陀。三迦留陀夷。四阐陀。五马宿。六满宿。此之六人无法不晓。通达三藏内教。精谙五明百艺之术。难陀?难陀二人多贪。亦云多瞋。善解算数阴阳变运说法论议。

    迦留陀夷多欲深通。射道善解。阿毗昙后得漏尽。证阿罗汉果。

    阐陀多瞋。亦云多痴。亦通射道。解阿毗昙。后得漏尽。成阿罗汉。

    马宿满宿多痴。亦云多瞋。善于音乐。种种戏笑。事事皆能亦巧说法论议。亦解阿毗昙。此六人俱是豪族。共相影响。契交为友。宣通佛教。内为法门之栋梁。外作佛教之大护。所谓大权示现也。人各弟子。九人共为六十。故号六群比丘也。

    干痟

    谓渴病也。又云干枯病。以其肌肤痟瘦故。僧祗律云。消尽病。正法念经云。有虫名咬脂。住在身中脂脉之内。若食有过。若多睡眠。此虫则瞋。不消饮食。或生疥瘙。或干痟等病。

    八树中间

    西域种树之法。相间七弓。方植一树。八树但有七间。七七该四十九弓。以中人四肘为一弓。一尺八寸为一肘。七尺二寸为一弓。七七四十九弓。总该三十五丈二尺八寸。若无界兰。若周围四十九丈。一尺二寸是为界也。根本部以中人二十四指为一肘。此当笏尺。一尺五寸为一肘。七弓之量。准数可知。肘者从臂节至指端。

    莲华色比丘尼

    根本律云。得叉尸罗城。有一长者。娶妻未久便生一女。身有三德。如青嗢钵罗华。一者身黄金色。犹如华鬘。二者目绀青色。犹如华叶。三者香气氛馥。犹如华香。因此立字。名青莲华。婆沙论云。容貌端正。色作优钵罗华色。此人前世久远劫时。作婆罗门女。父母家人入海采宝。是女在后。不能自活。便与诸淫女。共住一处。卖色自供。此女色貌不丰。无人往来。常自咎责。何以独尔。时世有辟支佛。一切敬仰。有人语言。汝能供养辟支佛者。随心所欲。世世如愿。因办美好饮食。以优钵罗华覆上。奉辟支佛。即发愿言。令我世世常得女人。端正无双。为人所敬。又愿得如沙门所得功德。令我得之。是故今世作女。颜貌第一。以本愿故。今得漏尽。佛所称赞。于比丘尼中。有大神通力。最为第一也。

    畜持五衣

    比丘尼五衣者。准根本律云。一僧伽胝。即僧伽黎。二嗢怛罗僧伽。即郁多罗僧。三安怛婆娑。即安陀会。四厥藓洛迦。即僧祗支下裙也。五僧脚踦。即覆肩衣。名掩腋衬衣。

    会正记

    乃唐允堪律师所著。而缁门警训常引其文。然全本未见。想已失矣。

    偷兰难陀比丘尼

    亦云偷罗难陀。或云吐罗难陀。按偷兰是大。亦名粗。粗即大义。难陀此云欢喜。是比丘尼解通三藏。善闲说法。六群比丘尼中之最者。是种种女。分别功德经云。是阿难妹也。

    爪扴

    扴音甲。谓以爪扴括取不净也。

    娠

    妇怀孕也。

    祗桓精舍

    祗桓者即祗陀之讹也。此翻胜精舍者。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又云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艺文类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居。故云精舍。按感通记云。祗桓寺之基址。有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余步。祗陀须达二人共造。涅槃经云。须达取金。随集布地。一日之中唯五百步金。未周祗陀。即语须达。余未遍者。不复须金。请以见与。我自为佛造立门楼。常使如来经由出入。祗陀长者自造门楼。须达长者七日之中成立大房。足三百口。禅坊静处六十三所。冬室夏堂。各各别异。凡所应用。无不备足。法显传云。出舍卫城南门千二百步道西。长者须达起精舍处也。

    拘萨罗国

    大论云。憍萨罗国。是佛生地。如佛答频婆娑罗王偈云。有妙好国土。在于雪山边。丰乐多异宝。名曰憍萨罗。日种释诸子。我在是中生。心厌老病死。出家求佛道。诸经中说。佛生迦毗罗国。何以论云生于憍萨罗国。然憍萨罗是都城也。以彼此相邻同。是中印土境。

    尼犍子

    尼犍此翻离系。是外道之都名也。或云尼干。或云尼乾陀。应云泥健连他。而译为不系也。其外道拔发露形。无所贮畜。以手乞食。随得即啖者也。

    由延

    亦云由旬。亦云逾缮那。天竺里数名也。大论云。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根本羯磨注曰。言逾缮那者。既无正翻。义当东夏一驿。可三十余里。旧云由旬者。讹也。若准西域俗法。四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俱卢舍。可有八里。四共三十二里故。今作一驿之程。庶无远滞。

    业疏云。此无正翻。乃是轮王巡狩。一停之舍。如此方馆驿也。

    冶

    音野。装饰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