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再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温州奉书劝进,始以五月朔日,帝昰即位福州,改元景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以观文殿学士召文山。比至,除右丞相。时陈宜中复用事,文山辞不拜。未几,元兵入闽,降人并致书文山,说之来降。复书言候见老母,即从先帝地下,无可言者。盖国亡之后,江西不守,文山母弟妻子,亦流离迁徙,茫茫天涯,音问不通久矣。复梅州(今广东嘉庆县),始得相见,各诉生平,悲喜交集。

    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文山入赣,经略江西。江西各郡,豪杰响应,号令通于江淮。不幸为元江西宣慰使李恒所败,文山兵溃,妻妾子女皆陷。赵时赏(宋宗室,和州人)被执,元兵问为谁。时赏曰:“我姓文。”众以为文山,擒之归。文山以此得逸去,与母曾夫人、子道生,俱奔汀州(今福建汀州)。明年,汀州亦不守。帝昰薨於海中(景炎元年,元将阿楼罕兵至建宁,陈宜中、张世杰备海舟,奉帝及衢王杨太妃等,航海止于潮州。三年四月,薨后葬于崖山,曰谥瑞宗),卫王炳立(改元祥兴,元至元十五年),驻驿崖山,授文山少保信国公,职任依旧。是年,太夫人弃养、长子复亡,家属几尽。其年闰十一月,屯于潮阳(今潮州),平剧盗陈懿、刘兴于潮。兴死,懿以海舟导元张弘范兵济潮阳。张弘范以轻兵至五坡岭(在今海丰县北),营中方宴客,步骑奄至,文山度不得脱,急取怀中脑子尽服之。脑子又名龙脑香,俗名冰片,多服能毒人至死。盖文山久怀死志,故常藏此,以备不时之需也。元人拥之上马,急索水狂饮,冀得速死。已而腹中暴下,竟不死。于是诸军皆溃,宋不可复救。自出师至此,用景炎正朔,止四十日耳。

    夫文山自京口,间关至此,固将以复国也。一战再战,兵败被执,壮志未伸,英雄末路,其悲恨岂有穷哉。冀见张弘范,大骂求死。越七日,送至潮阳张弘范处,踊跃请就剑。弘范必欲以礼相见,左右命之拜。文山曰:“吾不能拜。吾尝见巴颜,惟张揖耳。今吾惟能死,不能拜。”相持至日昃,弘范竟不能强,遂以客礼相见。弘范送之登海艘,自海丰行至厓山。时张世杰、陆秀夫,拥祥兴帝,收拾余烬,崛强于海上。弘范命文山为书招世杰。文山曰:“己不能救国,又教人卖国,可乎?”逼之愈急,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自此守护益谨,然礼貌益隆。

    祥兴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二月六日,金山破。先是陆秀夫以枢密兼宰相。至是请于太妃曰:“临安母子已被辱(谓恭宗母子城亡不死,被缚至燕京事),殿下不宜再辱。”言讫,即自沉其妻孥冠裳,抱祥兴帝赴海死。太妃宫人以下,皆从之;将士官属,义不降元,蹈海而死者,数十万人。文山闻之,不胜忧愤,为长歌哀之。

    张弘范平宋,于军中置酒大会,延文山入坐。举酒相属,从容谓之曰:“国亡矣,忠孝之事尽矣。丞相改心易虑,以事大宋者事大元。大元贤相,非公而谁?”文山流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逸其死,以二其心乎?”弘范又谓:“国亡矣,即死,谁复书之?”文山曰:“商亡,夷齐不食周粟,亦自尽其心耳!岂论书与不书?”弘范为之改容,遣使俱奏文山不屈之状。元世祖命送至京师,弘范以宋降臣邓光若等伴送之。

    文山既俘,其夫人欧阳氏,为元之将校所得。将逼而辱之。夫人曰:“吾有死耳,义不以洁白之躯,辱于贱卒。夫吾天也。夫既执,尚安所顾藉哉?”遂自刎死。文山闻之,哭而祭之曰:“节妇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主。天地之间,惟我与汝。”

    文山发广州,入江西界,始系头縶足。以江西为公本乡,虑有人劫夺也。文山自此绝粒不食,以为行至庐陵当得饿死,正合古人狐死邱首(礼记:狐死正丘首,仁也)之义。于是为文祭墓,为诗别诸友,遣人驰归。乃饿八日而精神愈奋,绝无死状。念委命荒丘,志节不白,不如光明磊落而死,于是强复饮食。

    【批评】

    文山战于江西,战于广东,皆未能奏绩。此时人心已去,虽有智者,不能为力,固不能以成败论之。然临安将亡之时,遣发二王之议,实倡于文山。海疆数载,犹延残喘,皆文山明烛机先之力。皋亭见元将时,元将问度宗几子,答曰:“三子。”问皇帝是第几子,答曰:“第二子,立嫡也。”问:“第一子、三子封王乎?”曰:“一吉王,一信王。”问:“今何在?”曰:“大臣护之去矣。”骇云:“去何处?”曰:“非闽则广,宋疆土万里,尽有世界在。”云:“既是一家,何必远去?”曰:“何为恁地说?宗庙社稷所关,岂是细事?北朝若待皇帝好,则二王为人臣;若待皇帝不是,即便别有一皇帝出来。”词锋咄咄可畏,后事皆不出其所料也。

    宋之国破,文山之家亦亡。人以为文山既已绝望,则其忠义之心,亦可已矣。不知文山正因无所希望,无留恋之故而死生了然,不达其目的不止。语云:“视死如归。”文山当之矣。

    忠臣义士,行其心之所安而已,岂为名乎?张弘范曰:“国亡矣,即死,谁复书之?”此诚以待小人者待忠臣义士矣。彼小人者,虽奖之以荣名,亦决不肯改志为忠臣义士。则忠臣义士,亦岂虑身后无名,而改节为小人也哉?

    欧阳夫人先公自刎死,见《张枢文丞相传补遗》,又汪水云《浮邱道人招魂歌》,其第五云:“有妻有妻不得顾,饥走荒山汗如雨。一朝中道逢狼虎,不肯俭生作人妇。左掖虞姬右陵母,一剑捐身刚自许。天上地下吾与汝,夫为忠臣妻烈女。”及陶九成作《辍耕录》,始言张千载于文山死后,寻访欧阳夫人于俘虏中。是皆当时降元诸臣,造此以污蔑之者;与文山自请黄冠归故乡之语,同一无稽,正刘须溪(宋末元初人)所谓“昔忌其生,今忌其死”者也。

    文天祥从通州到温州后听说赵昰还没就帝位,便上书劝进。赵昱才于五月初一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令文天祥做观文殿学士。文天祥既来,又拜他为右丞相。其时陈宜中又起用事,文天祥便辞右相不就。不久,元兵入闽,投降的人都致书文天祥,劝他来降。文天祥复书说:“等见着老母之后,马上就跟随先帝到地下,没有话可说了。”国亡之后,江西也失守,文天祥的母弟妻子,都流离迁徙,不知下落,收复梅州(今广东梅县)之后,才得相见,各诉别后情形,大家都是悲喜交集。

    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文天祥入赣,经略江西,江西各郡的豪杰,都闻风响应,他的号令可以通于江淮。不幸后来被元朝的江西宣慰使李恒打败,他的兵士溃散,妻妾子女都陷于敌中。赵时赏(宋朝的宗室,和州人)被元兵捉住,元兵问他是谁,他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