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法莲华经入疏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重。命觅流通也。

    △下从若复去。明第二授道五种师门。功深福重。有长行偈颂。长行有二。先别。次总。别者。人谈下上。时谈现未。次总者。无论下上及现未。通明。逆之得罪。顺之得福。就别复二。一明现世。二明来世。就现复二。先明下品师。后明上品师。上下品师为二。初明师相。次明师功报。科毕。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抹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

    初明现在下品师相也。即是五种法师。十种供养也。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涂香。六烧香。七幡盖。八衣服。九伎乐。十合掌恭敬。

    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抹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

    次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下。明下品功深也。曾供养者。先因深也。愍众生故生此人间。明现功大也。若有人问下。明未来报重也。

    △从何况下。明上品师。亦二。

    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先况出上品师相也。

    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次明上品功报也。是人自舍清净者。悲愿牵故。仍是业生。未有通应。愿兼于业。此现在师竟。

    △次明灭后师。亦有下上。下品二。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

    先明下品师相者。即是但竖得其意。有慧无闻。止堪窃说。未可处众。故是下品师。窃为一人说一句者。虽得一句之之解。既不广闻多学异义。不可众中而说。一切问难。有所不通。便令正理不得宣弘。如释论明。有慧无闻。譬如小雨无雷。若欲申此一句正言。且当窃说耳。故知亦许于内教中。广习异义。以助正教。世有习俗典而云助正者。反沦至理。

    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第二明灭后下品师功报也。经是如智所说。说于如理。此能遣是教也。今日行人。乘此如教。宣于如理。即是如来所使。如王使传命。若赴主心。故得名使。得所遣名也。行如来事者。如智照如理为事。此约自行。佛无他事。唯照理也。今日行人。依如教行如理。即是行如来事。当知真如是理。照即名事。故知大悲还依如理。照如说如。名如来事。更约化他释者。一如智。一如理。化众生为事。今日行人。能有大悲。以此经中真如之理。为众生说。令得利益。亦名行如来事也。若观心解如来使者。智心观境。境即真如。境来发智。智为如所使也。如来所遣者。观智从如中来也。行如来事者。历一切法。无不真如。即佛事也。

    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此次况灭后上品师。略不格量功报。此意则可知也。已上别明二世师竟。

    △此下第二总明五种法师。逆者得罪。顺者得福也。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初明逆之得罪也。此中罪福。不论福田浓瘠。但约初后心。明其轻重。初心学人。既具烦恼。若加障碍。则所学事废。故获罪多也。佛则平等。恶不干逼。岂能障碍。故言罪轻。供养亦尔。此在家出家持经者。此人有待。若得供养。所修事成。故施者其福最胜也。佛则无待。众事满足。虽复献供。于佛无益。故言报劣。譬如王子在难。供奉所须。其功甚大。若辱王种。获罪不轻。罪福俱重。若献大王衣食。为要事微。汝欲侵陵。不能致损。故罪福俱薄。若尔供佛无福。何须供佛。毁佛无罪。何须制罪耶。答。实如所问。但为成校量。故向云不论福田浓瘠也。若从田论。凡瘠圣浓。故应毁供重于凡也。今且约初心易成坏说。如八福田。看病第一。人多厌弃故。看者福增。亦约初心难易为胜。若约田就事。岂一病人。比于大圣及妙法耶。如济匹夫。与献王天隔。匹夫恩不自蔽。王泽沾及万民。四悉适时。不可一准。约此经功高理绝。得作此说。其余群经。不可例然。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抹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此明顺五种法师。即得福也。明读诵如佛庄严。佛以定慧庄严。此人亦能修定慧故也。为如来肩荷者。在背为荷。在肩为担。修非权非实法身之体。即是如来荷。能权能实二智之用。即是如来担。随所至方应向礼者。上明以法为师。今明堪为物师。此人有趣向。悉与实相相应。皆可敬顺。顺即是向。敬即是礼。敬而顺之。及兴供养等。又为如来肩等者。佛得权实及非权实。我亦得之。乃称佛得。是则义当在佛肩背。亦是用佛权实等法。名在佛肩背。亦是众生。常在肩背。日用不知。余经不然。故须说之。若不尔者。岂得持经者。尽为如来肩背荷担。是故此文须废事释。若迷今文权实施开。纵作权实之名消之。亦未会此妙旨。总释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下偈有十六行。为三。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

    此二偈。不是颂上长行。乃是别奖劝自行利他。

    △次下十三行。颂上师门别通。后一行叹经也颂别总中。又二。初七行颂上别。后六行颂总。上别门有现未。今初四行颂现。后三行颂未。上现未二师。各有上下。初一行颂下品。

    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

    此半行。颂下品师相。

    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

    此半行。颂下品功报也。

    △此下三行。颂现在上品师。为二。

    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

    此半偈。颂上品师相。

    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应以天华香。及天宝衣服。天上妙宝聚。供养说法者。

    此二行半。颂上品功报。颂现竟。

    △此下三行。颂未来。初二行超颂况出。为二。

    吾灭后恶世。能持是经者。

    此初半行。颂未来上品师相。

    当合掌礼敬。如供养世尊。上馔众甘美。及种种衣服。供养是佛子。冀得须臾闻。

    次一行半。超颂未来上品师功报也。

    △此下追颂下品师。为二。

    若能于后世。受持是经者。

    初半行出师相。

    我遣在人中。行于如来事。

    次半行颂功报。别颂竟。

    △此下颂总。为二。

    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

    此二行。颂逆之得罪。

    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合掌在我前。以无数偈赞。由是赞佛故。得无量功德。叹美持经者。其福复过彼。于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及与香味触。供养持经者。如是供养已。若得须臾闻。则应自欣庆。我今获大利。

    次四行。颂顺之得福。

    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此第三一行。叹经尊妙也。

    △此下是授道师门中。第二叹所持法。及弘经方法。所持法是自轨法。弘经法是轨他法。有长行偈颂。长行。初叹经法。次方轨。初叹为五。一约法叹。亦是格量叹。二约人叹。三约处叹。四约因叹。五约果叹。法妙故人贵。人贵故处尊。处尊故因圆。因圆故果极也。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初叹经法中。初约法叹者。已今当说。此经为最。言已者。大品已上渐顿诸说也。今者。同一座席。谓无量义经也。当者。谓涅槃也。大品等渐顿。皆带方便。取信为易。今无量义。一生无量。无量未还一。是亦易信。今法华经。论法。一切差别融通归一法。论人。则师弟本迹俱皆久远。二门悉与昔反。难信难解。当锋难事。法华已说。涅槃在后。则易可信也。秘要之藏者。隐而不说为秘。总括一切为要。真如实相包蕴为藏。不可分布者。法妙难信。深智可授。无智益罪。故不可妄说也。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者。于三藏中。不说二乘作佛。亦不明师弟本迹。方等般若。虽说实相之藏。亦未说五乘作佛。亦未发迹显本。顿渐诸经。皆未融会。故名为秘。此经具说昔所秘法。即是开秘密藏。开其权也。亦即是秘藏。此经显实。如此秘藏。未曾显说。如来至怨嫉者。四十余年。不得即说。今虽欲说。而五千寻即退席。佛世尚尔。何况未来。理在难化。又怨嫉者。思宿恶为怨。忌现善曰嫉。故障未除者为怨。不喜闻者名嫉。今通论。迹门以二乘及钝菩萨。为怨嫉。五千起去。未足可嫌。本门以菩萨中乐近成者。而为怨嫉。阖众不识。何得为怪。今仍在迹。意则可见。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第二约人叹。此法在人。则人尊贵。如来衣覆者。即是修学大忍为衣也。上文云如来庄严也。佛护念者。实相为佛也。实智为子。尊崇实相。发生实智。即为诸佛所护念也。四信为信力。谓三宝及戒也。此四信须约圆乘。一体三宝。一念十戒。即不穿波罗蜜等十戒也。方为圆门。四弘为愿力。大智为善根力。信则信理。理即法身也。志愿是立行。行即解脱也。善根根固难动。此则般若也。当知三宝力。即是三德秘密之藏。若不尔者。安为此界他方佛之所念。初心栖此。与佛不殊。故名与如来共宿。又信力修毕竟空。如来智。如来栖毕竟空为舍。此人信力亦学毕竟空。故与如来共宿。此约所表。若不尔者。色身共宿。乃至摩不净头。于理何益。然手摩头者。此人以愿力善力自行权实。以为机感。机感名头也。如来以化他权实二智。名手。开发前人自行权实之头。感应道交。故言摩头。摩头即授记也。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之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约处叹经。此法在处。即处贵也。夫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涅槃等处。法王所游。皆应起塔。此经是法身生处。得道之场。法轮正体。大涅槃窟。此经所在。须塔供养。不复安舍利者。释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此经是法身舍利。不须更安生身舍利。生法二身。各有全碎。生身全碎。如释迦多宝。法身二者。诸方便。教法身碎也。法华一实。法身全也。四教五时。委简方显。故知诸经全碎相半。唯此法华。法身全身。更无余法。皆入实故。刘虬注云。向以人为鱼兔。故与丈六齐功。今以辞为筌罤。故与舍利等妙。此则不然。若其不简辞之粗妙。还与丈六色身齐功。此经何殊阿含婆沙。故知注家。不晓持者与法佛共宿。不知所持与法身界齐。故十七名中。名坚固舍利。当知碎身身界。不受坚固之名也。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此第四举因叹。若未善行菩萨道者。禀前三教。即是碎散法身舍利。未能巧度。若入圆教。即是全身舍利。则巧度。巧度为善行道也。

    △下其有众生去。叹经法中。第五举果叹。文自为五。一明近果。二开譬。三合譬。四释迦。五拣非。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明近果。当知必得近三菩提果者。安乐行中。名为近处。此菩提果。佛眼佛智知见处为体。则有二种。一者初心菩提。二者后心菩提。今言近者。正近初住菩提。又望圆果。而修圆因。得似解者。名之为近。前约因叹。修通别因也。即是未善。去圆果远。若修圆因。即是善行。去圆果近也。今以圆如实智为因。还以此为果。道前真如。即是正因。道中真如。即为缘因。亦名了因。道后真如。即是圆果。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即是实相。大乘果者。亦是实相。释论云。初观实相名因。观竟名果。就理而论。真如实相无当因果。亦非前后也。若约众生修行。则有前后及以因果也。又前云道前缘了等者。此以修得。对彼正因。正中缘了。同成正因。修中正因。同成缘了。此乃约真之缘了。亦曰即真之缘了。并可云真如缘了。全性成修。即此义也。唯有此法。世法不染。魔不能坏。二乘不能灭。皆即是故。此以博地为道前。发心已后为道中。于道中位。分为二。初住已前为缘。登住已去为了。一位为二。故云为亦。妙觉证后。名为道后。与前小异。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第二开譬为二释。一约观门。二约教门。观门者。众生之心。具诸烦恼。名高原。修习观智。名穿掘。方证理味。如得清水。依通观。干慧地如干土。性地为湿土泥。见谛为得清水。别观从假入空。但见空不见不空。断四住。如凿干土。去水尚远。从空出假。先知非假。今知非空。因是二观。得入中道。能伏无明。转见湿土。去水则近。圆观中道非空非假。而照空假。如渐至湿泥。四住已尽。无明已伏。已得中道相似圆解。故言如泥。若入初住。发真中解。即破无明。如泥澄清。得见中道。如见清水。法华论云佛性水。当知次第。故水如佛性。取之不同。施工久远。故云次第。即诸教观相。浅深不同。须了其意。意在法华圆极故也。次约教门者。土譬经教。水喻中道。教诠中道。如土含水。三藏教门。未诠中道。犹如干土。方等般若。带于方便。说中道义。如见湿土。法华教。正直显露。说无上道。如见泥。因法华教。生闻思修。即悟中道。真见佛性。所发真慧。不复依文。如获清水。无复土相。故华严云。十住菩萨。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此即获水同也。古有五师解。不当如疏。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第三合譬。于法华中。获闻思修。即是圆观三慧。方能近果。非干湿等教中闻思修。

    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第四释近意者。此段经。正是迹门大旨。此旨若倾。将何流通。所以广引古料简。次方今家正释。光宅释云。昔鹿苑机杂。盛说三藏。未明一理。尔时以权隐实。一理为权教所闭。今王城赴大机。显于真实。真实既显。则废除昔教。昔教被废故。方便门开。一理既彰。真实相显。章安云。此解乃是破方便也。当知光宅云废除昔教。不云即是。开义不成。又由光宅语昔别指鹿苑。故知消释言不容易。由除之一字。便为臧否。有人解。开教身两方便。示教身两真实。三世佛唯有形声权实。约此开示。十二八万。焕然了矣。章安云。此还窃龙印之义。还是破方便意。非开义也。河西道朗云。直名三为方便。即是开方便门。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名三为方便。即示一为真实也。章安云。此释符文。古人立义。采用实难。问。方便当体是门。为通实相故为门。章安答。具二义。为实相门可解。当体是门。如华严寻善知识。得种种法门。算沙观海等。此二门各有开闭。昔不言三是方便。故其门掩。今说一是真实。故门开。二者此方便复通实相。故三乘方便。为一乘门。实相亦二义。一当体虚通。故名之为门。如净名不二门。华严法界门等。二能通方便作门。刘虬云。通物之功。乃由乎一。故一为方便之门。汲引之效。颇赖于三。故三为真实之相。言非三。则方便之门得开。语唯一。则真实之相可示。此释非不与今称会。但语略意沈。经旨难显。疏更广料简。乃至以三显一。以一显三。以三显三。以一显一。更引一十五处。明门义等。此不具引。叙古释竟。今师正释开方便门者。昔所不说。今皆说之。昔说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何曾是于方便耶。今皆开之。即是实相不相违背。昔说小乘方便。若小乘果。小乘果尚非实相门。况小方便。而当是门。今皆开之。即是实相。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昔说二为方便门者。今皆开之。即是实相。宁复是门。咸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色一香。无非佛法。若门若非门。悉皆开之。示真实相。显佛性水。若不开者。则深固幽远。无人能到。而今开之。即得见水。无干土也。又作三慧更释。一切皆属此经。即圆闻慧也。此经开方便。即圆思慧也。示真实相者。即圆修慧也。此三幽远。佛今开示。即得睹真。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此第五拣非。若菩萨闻此说。而惊疑。声闻上慢。悉是干土。尚非湿土。况见水耶。此叹经法文毕。

    △此下第二略示弘经方法。又为二。一示方法。二明利益。方法三。

    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

    初标章门。

    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

    第二解释。

    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第三劝修也。修如来室。是大慈悲。若就同体。即是法身也。若被众生。即是解脱。能令众生会于同体。即是般若。修如来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能覆严身。即寂灭忍也。若就和光利物。即解脱也。如来座者。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法身也。身座相称。即解脱也。又大慈安乐。即资成轨也。柔和伏瞋断惑。即观照轨也。坐座即法身。真性轨也。安乐行中。还广此三法。上文如来庄严。即衣也。上云如来肩所荷担。即此座也。担者即担运义。是入室也。然此劝修。住于三法。仍劝不懈怠心。然后说者。知此是观行位中初二位耳。故劝弘圆经以利于他。化功归己。至相似位。任运妙音。遍满三千。不待劝也。是则三法相望。各具此三德三轨。大般涅槃。虽复各具。秪是一三。三尚非三。岂离为九。当知菩萨。常观涅槃。故佛劝弘经者。而常观之。愿弘经者。观而弘之。不观能弘之心。焉晓所弘之理。故佛令入我室。着我衣。坐我座。若无三法。何谓弘经耶。

    △下我于余国。是第二举五利益。劝奖流通。一遣化人。二遣化四众。三遣八部。四见佛。五与总持。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

    初遣化人也。若初心未淳。止可遣化人。未可遣化四众八部。若见天龙。倚此自高。妨损其道。故不可令见也。若心无倚着。则堪见佛。况复天龙。况得总持自证利益。

    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不逆。

    第二遣化四众。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

    第三遣化八部。

    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第四见佛身也。

    若于此经。忘失句逗。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第五与总持也。明弘经方轨竟。

    △下去偈有十八行半。为三。先经家叙。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应当听此经。是经难得闻。信受者亦难。

    此初一行偈。不是颂长行。乃是总劝颂也。

    △颂上叹经法偈。有十六行半。后一行结劝。上约果叹。有五。

    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犹见干燥土。知去水尚远。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

    初一行半。颂其上文开譬。

    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

    次二行半。颂上合譬。从菩萨至尚远也。略不颂余三近果。释近意拣非也。已上二段经。但颂上叹经法五文中。第五约果叹文也。又略不颂前法人处因四文。

    △下去颂上通经方轨。中有二。初方轨。次利益。今初三行半。颂上方轨。中三。谓标释劝。

    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著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

    初一行半。颂上初标三章。

    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

    次一行偈。颂上解释。

    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

    三一行。颂上劝修也。

    △下有九行。颂上第二利益。

    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

    此上一行。总明如来以五事利益之意。正由应身遍满十方。能为五事。守护行人。不是颂上。

    △下去颂上利益五事。文虽不次。五意宛然。

    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女。供养于法师。

    此一行半。颂上第二遣化四众。

    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

    此上一行半。颂第一遣化人也。

    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

    此上二行。颂上第五令得总持。

    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

    此一行。颂上第四令得见我身。

    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

    此二行。颂上第三遣八部。

    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此一行。颂上第三结劝竟。此是五品单流通中。初是法师品。释尊自说功福。命觅流通竟。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此品亦是明弘经功深福重。以劝流通中。明多宝分身。且证且助。劝觅流通。先释别目。次释经文。初释题目中。先约因缘。次约教本迹。后约观心释。初翻名。次释证表意。初翻名者。梵语塔婆。或偷婆。此翻方坟。亦言灵庙。又言支提。是无骨身者也。此塔既有全身不散。则不称支提。阿含明四支徴(知荷反)。谓生处。得道。转法轮。入灭。四处起塔。今之宝塔。是先佛入灭支徴。普贤观经云。佛三种身。从此经生。诸佛于此而坐道场。诸佛于此而转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秪此法华。即是三世诸佛之四支徴。先佛已居。今佛并坐。当佛亦然。本论亦云此经。为三身菩提。故知此经。已说师弟因果。故古佛证。集分身佛。彼华严经。加四菩萨。说菩萨因果。能加者。但是迹佛主伴。故不假集佛。但云十方互为主伴。仍不云伴是佛分身。但云眷属而已。文中诸品。皆云集诸菩萨耳。今此塔出来。明显此事。四众皆睹。悉皆欢喜。故言见宝塔品。此约世界释品。注家云。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则裂地涌塔。以表双林不灭。交筵接影。微显丈六非生。故云见宝塔品。此解不然。今谓古佛塔。今佛坐。则表古今实道不生。未必预表双林不灭。一往观之。谓今现佛入古灭佛之塔。表灭而不灭。今谓不然。古佛塔现。示灭而不灭。释迦入塔。示生而不生。不生不灭。故并坐表之。集分身。召本属。乃显舍那非成。岂唯丈六示灭耶。璎珞经。善吉问。生身全身碎身功德等耶。佛答。供养一佛舍利。起塔满一四天下。不如供养生身。由色身有舍利故。又起塔满大千。供养色身。不如供养法身。由法身有色身故。当知见色。不及闻经。以由闻经有法身故。故经偏圆。即法身全碎。功德不等。问。顶王如来。十二那衍劫。说法教化。舍利亦尔。此应是等。佛言。皆顶王如来。神力所作耳。今经格生身全碎舍利。法身偏圆舍利。皆从经出。显此经功德。弘持力大。从地涌来。证明此事。四众皆睹。故言见宝塔品。此为人悉檀故出也。北地师云。佛为身子说经。时宝塔已现。为作证明。若说经竟。来证何等。经家作次第。安置三周后耳。师曰。此乃人情。则不可信。今依萨云分陀利经云。佛说法华无央数偈。时有七宝塔。从地涌出。中有金床。床上有佛。字袍休兰罗。汉言大宝。叹释尊言。我故来供养。愿坐我金床。更为我说萨云分陀利。依此经证。即是说三周后。更请寿量。明文圣说而不肯用。人之穿凿。那可承耶。此塔正为证前请后。从地涌出。四众皆睹。故言见宝塔品。此约对治释品。地师说。多宝是法身佛。释论说。多宝誓愿。化身来证经。此文亦尔。师言。法身无来无出。报身巍巍堂堂。应身普应一切。若即此谓是三佛者。未尽其体也。当知今品秪是表示而已。多宝表法佛。释尊表报佛。分身表应佛。三佛虽三。而不一异。应作如此说。如此信解。此约第一义释品也。古人问云。大众见塔。为根为识。为塔令见。广约譬类。以破自他。此深不晓经之大旨。三周之后。纵有凡夫。咸殊凡见。然中论观法。被末代钝根。佛世当机。何劳设此。消经观行。理合如然。凡诸释经。若无通见。致令后学不闲宗途。今正为证经。旁论所表。古人问。召古佛集分身。身何故多。塔何故一。今为答之。证经义足。故宝塔不多。合多宝愿。故分身不一。假令证经。须集多塔。塔岂不多。既能应现十方。信知塔亦非一。故分身是化。塔亦权宜。然今从所表。今佛一身。而集多身。密表迹用之非一。古佛多塔。但示一塔。显表实理之不二。况从地在空。及诸挍饰。悉非徒尔。又塔出为两。一发声以证前。二开塔以起后。证前者。证三周说法皆是真实。若略言真实者。皆与实相相应也。若广言真实者。离四句绝百非也。若处中说者。八不名真实。塔从地涌。示不灭。分座共坐。示不生。入塔示不常。现塔示不断。分身示不一。全身示不异。多宝让座。示不来。释迦坐半座。示不出。八不显然。故是真实。塔证中经。故以八不叹实。故塔涌事。复表八不。义同。又证迹门流通。持经功深。弘宣力大。皆真实也。问。平等大慧者。与般若云何。释论云。般若是三世诸佛妙法。如一城门四方皆入。当知般若亦称妙法。此经称平等大慧。二文相指。其意可知。起后者。若欲开塔。须集分身。明玄付嘱。声彻下方。召本弟子。论于寿量。久远之塔。从地涌出。开自在神通之力。显过去世益物也。发大音声。开师子奋迅之力。显现在十方开权显实也。有大誓愿。未来诸佛。若说此经。我之宝塔。皆到其所。为作证明。开大势威猛之力。显未来常住不灭也。又塔在空中。亦证前起后。七方便人。藏理未开。无明所隐。如塔在地。闻三周开三显实。开佛知见。显出法身。如塔涌空。此即证前。修得法身。久已明着。如塔在空。无能开者。表本地久成。众所不识。若发迹显本。了达无疑。此即起后也。若塔从地出。表法身显。与余经亦同亦异。菩萨显法身则同。二乘显法身则异。若塔在空。开门见佛。表发迹显本。与余经永异。若塔来证前。事已彰。盖不须疑。塔来起后。密有其意。众所未知。今正取后义。预作此释。亦复无咎。此约本迹释品。观心解者。依经修观。与法身相应。境智必会。如塔来证经。境智既会。则大报圆满。如释迦与多宝同坐一座。以大报圆故。随机出应。如分身皆集。由多宝出故。则三佛得显。由持经故。即具三身。普贤观云。佛三种身。从方等生。即此义也。荆溪云。当知经经皆可修习。奈他章疏都不涉言。故此宗徒。行解无废。消文理观。二义无亏。冀怀道者。尊之尚之。每睹斯旨。恨己所未沾。盘桓经思。顶戴永永。已上四释品题毕。

    △次释经。有长行偈颂。长行有三。一明多宝涌现。二明分身远集。三明释迦唱募。初又六。一塔现之相。二诸天供养。三多宝称叹。四时众惊疑。五大乐说问。六如来答。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

    初明塔相。七宝为塔者。明法身地。以性德七觉七圣。而为财宝。塔者实相之境。法身所依处也。高五百由旬者。是二万里。竖表因中万行。果中万德也。广二百五十由旬。即是一万里。横用万善庄严也。地者无明心地也。以无所破。破于无明。以无所住。住第一义空。种种宝物者。众多定慧。而庄校也。栏楯是总持。龛室千万者。无量慈悲之室。亦是无量空舍。幢幡是神通胜相。垂宝璎珞者。四十地功德。上庄严法身。下被众生也。宝铃万亿者。八音四辩也。四面出香者。四谛道风。吹四德香也。高至四天王宫者。穷四谛理也。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供养宝塔。余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千万亿众。以一切华香璎珞。幡盖伎乐。供养宝塔。恭敬尊重赞叹。

    第二诸天供养塔事可知。更复约理。三十心为三十。十地为一。等觉为一。妙觉为一。合为三十三。同依实相地境也。雨天曼陀罗者。初心亦具四十二地功德。后心亦尔。皆以四十地所有因华。归向法身也。余诸天龙下。即是内外凡人。亦依实相。向果行因也。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第三多宝称叹。正证前开权显实不虚也。平等大慧者。即是诸佛智慧。如前行步平正义也。平等有二。一法等。即中道理。二众生等。一切众生。同得佛慧。大者如前高广义也。又同得者。皆用因理。以至果也。若所观理。与众生异。不名大慧也。约观心者。空观竖等。假观横等。中观横竖平等。平等双照。即是平等大慧也。如是如是者。一如法相是。二如法根性是也。皆是真实者。如法相说。故言真实也。又一如法相是者。叹佛所说称于实故。二如根者。至第五时不差机故。

    △下第四四众惊疑。文有二。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住在空中。又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法喜。

    一得法喜。

    怪未曾有。从座而起。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二疑怪也。

    △尔时有菩萨下。第五大乐说因疑请问。若望下答意。应为三问。一问何因有此塔。二问何故塔从地出。三问何故发是声。

    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名大乐说。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涌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第五大乐说问。

    △第六佛答。有三。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初答第二问。此佛有愿。为证法华故。从地涌出。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

    次追答第一何故有塔。佛今答。由彼佛命令造此塔。

    其佛以神通愿力。十方世界。在在处处。若有说法华经者。彼之宝塔。皆涌出其前。全身在于塔中。赞言善哉善哉。大乐说。今多宝如来塔。闻说法华经故。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

    第三。答为作证明故。发是音声也。释论明多宝佛不得说法。而取灭度。师解不尔。彼佛告诸比丘。比丘即是受化之人。何谓不说。当是多宝。亦得开三。不得显实。故释论云不得说法耳。以是义故。虽复灭度。在在处处。有说法华经。便随喜作证也。

    △下第二分身远集。就此为七。一乐说请见多宝。二应集分身。三乐说请集。四放光远召。五诸佛同来。六严净国界。七与欲开塔。

    是时大乐说菩萨。以如来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初乐说请见多宝。云承佛神力者。欲开须集佛。集佛即付嘱。付嘱即召下方。下方出即应开近显远也。此是大事之由。岂非佛神力令问也。

    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第二应集分身。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愿欲见世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

    第三大乐说请集也。

    △第四放光远照。三变土净。正由三昧。三昧有三。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玻璃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诸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第四远照。

    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善男子。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诸佛同来。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烧大宝香。曼陀罗华。遍布其地。以宝网幔。罗覆其上。悬诸宝铃。唯留此会众。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诸宝树下。皆有师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加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此初变娑婆。是背舍。能变秽为净。又初变净。表净除四住。

    时释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诸佛故。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严饰。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种种诸宝。以为庄校。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次变八方。各变二百那由他。是胜处转变自在。亦表净除尘沙。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尔时东方释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各各说法。来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此第三复变八方。变二百那由他。是一切处。于境无碍。表净除无明。

    △下是时诸佛坐师子座。第七与欲开塔。复五。一诸佛问讯说欲。二释迦开塔。三四众皆同见闻。四二佛分座而坐。五四众请加。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初问讯说欲。诸佛同与欲开塔。如僧中作法与欲意也。大集明若干佛与欲。华严亦说十方若干佛同说华严。大品亦云千佛同说般若。皆不云是释迦分身。准今经者。应是分身。彼带方便故。时中不显说耳。今经非但数多。亦直说是分身佛。咸来与欲故也。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诸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第二开塔者。即是开权。见佛者。即是显实。亦是证前。复将开后。如却关钥者。却障机动也。

    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此第三四众见闻兴供养。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

    此第四二佛分座也。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第五四众请佛威加。此是分身远集文毕。

    △下是第三释迦唱募觅流通人。为三。

    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

    一是大声唱募。

    如来不久。当入涅槃。

    第二明付嘱时至也。

    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第三明付嘱有在。有在者。若佛在世。随机利物。自说正法。无待他人。今佛化缘机尽。欲令此法利益无穷。故须付嘱流通也。付嘱有在。此有二意。一近令有在。付八万二万旧住菩萨。此土弘宣。二远令有在。付本弟子下方千界微尘。令触处流通。又发起寿量也。已上长行三科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偈有四十八行。颂上三意。初有三行半。颂多宝灭度。第二有八行半。颂分身集。第三有三十六行。颂释迦佛付嘱也。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尚为法来。诸人云何。不勤为法。此佛灭度。无央数劫。处处听法。以难遇故。彼佛本愿。我灭度后。在在所往。常为听法。

    初三行半。明多宝现。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如恒沙等。来欲听法。及见灭度。多宝如来。各舍妙土。及弟子众。天人龙神。诸供养事。令法久住。故来至此。为坐诸佛。以神通力。移无量众。令国清净。诸佛各各。诣宝树下。如清凉池。莲华庄严。其宝树下。诸师子座。佛坐其上。光明严饰。如夜闇中。然大炬火。身出妙香。遍十方国。众生蒙熏。喜不自胜。譬如大风。吹小树枝。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第二八行半。颂上分身远集。释义如长行中解。

    △下告诸去。第三释迦付嘱。有二。初八行半。举三佛。以劝流通。此又为三。次有二十七行半。举难持之法。以劝流通。又为二。初正举劝。二释劝意。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诵斯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初一行半。募觅其人。

    其多宝佛。虽久灭度。以大誓愿。而师子吼。多宝如来。及与我身。所集化佛。当知此意。诸佛子等。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得久住。

    三偈举三佛。劝持经流通。

    其有能护。此经法者。则为供养。我及多宝。此多宝佛。处于宝塔。常游十方。为是经故。亦复供养。诸来化佛。庄严光饰。诸世界者。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第三四行。颂能持此经。即是供养三佛。及见三佛。以释劝意也。

    △举难持之法。以欢流通。复二。初二十行。正举劝。二七行半。释劝意。初复三。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初一行明诫劝。

    △下有十七行。正举难持法。以劝流通。细科为七。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若佛灭度。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初五行偈。举能说者为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第二二偈。举书持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第三二偈。举暂读难。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第四二偈。明略说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第五三偈。明问义难。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此第六三偈。明奉持为难。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第三二偈。释上难持意。若有能持。即持佛身。此意岂易也。

    △第二诸善下去。有七行半。明能持难持。能成胜德。以释劝意。就此为三。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初一行半。重募持经之人。

    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即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

    第二一行半。明能持难持。则诸佛喜欢也。

    是则勇猛。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于恐畏世。能须臾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第三四偈半。明能持难持。即成胜行。胜行有自他也。恐畏世者。天竺云颰陀。此云贤。劫之异名也。亦云沙悖。此云恐畏也。

    妙法莲华经入疏卷第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