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立功两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初平定宸濠之乱,解散军队不再打仗的时候,王阳明还在招录武士。有人问宸濠之乱已过去,为何还招录武士。王阳明笑着说:“广西交趾地区有内乱,能出其不意而捣毁,也是一个机会。”从这里可以知道,王阳明一向有安抚边疆的志向。现在奉朝廷之命,第二天就辞别家人,经过江西到达两广。先前王阳明在朱熹讲学的白鹿洞设立了学会,而今在青龙铺去世。临终时,他睁开眼睛看着周积说:“我走了,心里很光明,没有什么可说的。”顷刻,闭上眼睛去世了。

    凭王阳明的学问贡献,应当可以长寿,但他只活到了五十七岁。所以,寿命的长短,虽然是圣贤豪杰,也只能顺其自然,而无可奈何。然而,只要元气不死,便是其人不死。学者能领会其中的意思,面对着卧病不起、突然逝世的圣贤豪杰,即使是破涕为笑也是可以的。

    王阳明死后,桂萼等人仍觉得怀恨不已,他的爵位、谥号等,都没有颁布,他的学问被指称是伪学,下诏书予以禁止。黄绾上奏,说王阳明有重要的功绩四项、高明的学问三项。大意如下:

    王阳明的功绩有四项。其一,朱宸濠图谋不轨,并非一日。内臣如魏彬等,宠幸之臣如钱宁、江彬等,文臣如陆完等,作为他的内应;毕真、刘朗等镇守大臣作为他的外应。所以当时中外诸臣,多怀观望态度。如果不是王阳明怀抱忠义之心,不顾全族被杀的危险,亲自承担讨伐叛贼的任务,那么天下的安危存亡还不可知呢。现在都以为这是伍文定的功劳,是轻视了指挥调动而重视了跟随者。其二,大帽、茶寮、利头、桶冈等乱贼驻扎的村寨,势力相连达到四省之广,多年来囤积了很多叛兵。王守仁担任镇守后,逐步平定了这些地方势力。其三,田州的思恩,互相挑衅已经很长时间了,事情不能平息,人民不能安稳。朝廷派王阳明治理以后,使卢、王之类的,叩头投降,感激涕零地接受处罚。一方大难得以平定。其四,王阳明来到八寨后,被两广的人视为心腹之患(八寨是结寨于思恩田州境内抵抗明军的,王阳明上奏善后五策后两广就安宁了)。如果期间守戍官军与贼勾结,就没有办法禁止。可喜的是,王阳明利用永顺的狼兵,卢、王的降兵,突袭歼灭了八寨乱贼,铲除了两广地区危害百姓的大害。

    王阳明学问的高明有三项。一是致良知。致知出于孔子,而良知出于孟子,对此又有什么异议呢?二是亲民(《大学》在亲民,朱子将亲字解释为新,解读为做新民)。大概《大学》书本上所谓亲民,即对百姓不亲之亲。使君子小人各得其所,用心体悉百姓的冷暖好恶,一举一动都能做到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也并不是王阳明独创的学说。三是知行合一。大概是《易经》所说“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是同一件事。王阳明阐发了这个道理,想要让人们做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说空话。王阳明的学问不似神圣那么诡秘,也不是旁门左道,是孔门的正道传承。如今王阳明客死他乡,妻子和孩子体弱,只有童仆运送他的尸骨,把他埋在空旷的山野。臣实在不忍心看到在这圣明的时代发生这样的事。假如王阳明生于别的时代,皇上都应当推崇,何况在今天呢?

    奏疏到了朝廷,官员没有上报,一直到明穆宗(年号隆庆)即位,才追赠其为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将王阳明列入孔庙祭祀。

    【评论】

    王阳明遭遇丧父之痛,痛哭欲绝,告诫家人食素百日。时间未到,又下令弟弟、侄子等可以吃干肉,说:“这些孩子长期以来习惯了好的生活,勉强让他们做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是放纵他们弄虚作假。不如稍微放宽要求,使每人自己尽力就行。”等到时间长了,哭声暂时停止,有吊唁的客人来了,侍者说应该哭。王阳明说:“哭是发于心的,如果因为客人来了而开始哭泣,则等客人走了就不哭了。世上的人矫饰欺诈,对待父母也这样。”这都可以称为居丧的法则。

    自从有了王阳明,才开始有良知的学说,学习的人都乐意跟随。王氏门中的弟子满天下都是,每次集会,参加的人达到几百人。王阳明到南昌讲习学问阐明人伦,一时之间闻风赶来的人很多,会场满座。唐尧臣不惜自己冒充茶役,一心把能够听讲作为快事。啊,盛况空前啊!这就是人们得到老师教养的感受,即使是工匠、商人,也有尊师重道的心。编者在少年之时家乡还有这样的风气,现在已经消失了。

    《大学》本来是《礼记》之中的一篇,到宋代时儒家学者才开始将它单独编排,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古本的《大学》,从“大学之道,到此谓知本”,这是未经朱熹分别编撰之前的原本。《大学》从《朱子章句》补述作传以来,流传到明代,天下都没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到王阳明,唯独提倡古本,而不依从朱子,这是与朱子不同的地方。

    自宋代以来,学者尊崇朱熹,仅次于孔子、孟子。信服他的言论,歌颂他的德行,即使有新的知见,因为有别于朱熹的观点,也不敢说出口。朱熹的确是个大贤人,但一定要居垄断地位,以至于千百年之内,不许有人与之相异,这绝不是朱熹的本意。当时嫉妒王阳明的人,本就喜欢借此作为攻击他的资料(桂萼说王阳明做事不效法古人,言语不称颂老师,为了显示自己高明而标新立异,这不是朱熹格物致知的观点。知道大家的议论而不接受,这就是王阳明后来编撰《朱熹晚年定论》一书的原因),写作《明史》的人,也附和这一观点(比如批评王阳明,说他骄傲,在儒家学者中标新立异,最终为学者讥讽,等等),不知道是何用意。学问做到王阳明这样的水平,功绩达到王阳明这样的水平,而经百世之后,还没能做出定论,这能不让人感慨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