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宋真定府龙兴寺比丘 守千 集

    赞曰今为有情结习所蔽。

    注唯上二句。是迷执之因由。已下之文。并是迷执。有总有别。言今为者。即指赞时一期之益。如识论序云今造等。大意正同。言有情者。此是所为。情识爱情名情。是情之有。名为有情。言结习者。结谓系也。又其结缚也。习谓种子。又其现习。此有九种。谓根本六见中开取并嫉悭二。此三系缚有情偏增。所以别立。或非唯九。泛云结习。一切结使。蔽者障也。

    疏信受耶教诽谤大乘。

    注此是总彰信邪毁正。以下别彰迷执竞兴。旧科云何惑真起妄。随分获益。

    疏于空有经(至)?生厌怖。

    注不了本经。密意说之。随言总执三性空有。既为矛盾。?生厌怖。若知说有。虽总说有。但有依圆。说空。但是空其遍计。即成一味。无乖诤也。

    疏设希出要(至)邪乱授学。

    注其迷执者。时疑未了。或乐解脱。希其访求。然而师资俱未得中。师既邪授。资宁正学。方取边义。已上所显总迷空有。此下别彰于此迷谬详希悕字。

    疏惧文诲(至)而不能了。

    注怖大般若。始不受学。虽乐此经。而不能了。下辨不了。

    疏于真俗谛(至)近生取舍。

    注此下辨上所不了也。有其两门。一二谛。二心境。俗有真空。清辨一门。真有俗空。小乘之部。舍心取境。亦是清辨。舍境取心。安慧唯心。又非中道。是今空宗说。但由心。不假外求。余随宗配。已上并是所为根病。或此一段。不属前文。前言不了。唯此一文。此下辨益。

    疏令正法义真谬具分。

    注初今为字。贯至此也。为令有情了知真谬。谓真为真。谓谬为谬。并名正法。分谓分别。或知或解。

    疏信学有情皆获利益。

    注依上所令真谬具分。信而学之。皆获利乐。云何旧师说依二边随分获益。次前文上。宁彰益耶。

    疏依先所受略赞中道。

    注与上长贯。是大意。为令迷执分其真谬。信学获益。依前所受。赞中道也。显非自意。故云先受。此之二句。正是赞者能为之法。云何或者判属于后。若尔赞者将何法为已上所辨。依义略举。明正所赞。下至智者当了。已来叙教广明。标述两意。

    疏如解深密经中(至)三无性也。

    注本三时中。引解深密。先举次序。说无性已。初一行余。总会般若。次相生下。别说三无。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即是偏计依他圆成性也。重言性等。如余广辨。

    疏时胜义生(至)安足处所。

    注约正所被。唯为声闻。实兼诸乘。皆获利益。对说常我。虽是希奇。不显法空。由隐实性。教义未足。故犹诤论。谛轮等义。如余处说。何以设此三时等义。如余处辨。

    疏次复唯为(至)安足处所。

    注亦依正被。唯为趣大。实具三乘。总相密说一切诸法体义俱无。以显本常涅槃自性。虽过有教。名更希奇。不现依圆。理亦未明。犹招诤论。是安足处。问其趣大人。为是谁耶。答须菩提等。问既未回心。如何名趣。答今为令趣。名为为趣。有教虽然。未显大行。由远不说。顿人虽趣。非正为彼。设三时故。具捡般若。并无渐悟发大心处。思之详之。

    疏今为发趣(至)安足处所。

    注指解深密。正明名今。通被诸乘。一正余兼。虽与前同。谈教显说。唯依正被。亦须具明诸乘境等。故名普为。不同初二被。虽诸乘皆得利益。教非显说。谈由余机智慧之力。依略悟广。非教之力。故被不同。不名普为。有空俱显。故无上容。过前胜义名真了义。既无徴诘。故无诤论安处也。

    疏金光明经(至)名转照持。

    注上依深密。具说三时。下至未生乖竞已来。复引余教。释于上义。此引金光。释三别轮。或引二经。属辨三时。后由诸下。显为一味随机设别。旧师云何长科大分。此经所立转照持名。随增而立。转有照空。俱任为持。或初得总名。

    疏摧破有空具遮表故。

    注经有轮字。此初句释。或此二句。俱释轮义。遮摧表转故。初即摧故表有遮空。次即破有表空遮有。第三双破双表可思。或此唯释第三名持。前二偏明不得名故。初显人空。不言破空。第二不曾显表故也。

    疏由诸有情(至)中道实相。

    注此显一味。先举根病。迷而招苦。大圣法王。强授法药。随应令彼三乘断障。各证中道一味实相。此即将教就理。理无别也。不证中道。如何获益。但浅深有异。偏圆有别。故云随获。科钞云何名为释妨。

    疏故有颂言(至)无我无非我。

    注此之一颂。证成一味。所说千差。咸归实相。实相即是中道所证。有将此颂以证三时也。初时之中。不说戒故。此言说我。是谈真常。或说假我。无我如常。此且言二。例余一切。上显一味。下兼随机。

    疏余经复说(至)各得解等。

    注此即法说虽本一味。随机显别。一味等义。如常分别。

    疏既犹天鼓(至)如求雨宝。

    注两喻重释。一味随机。义亦如常。

    疏应物虽说(至)未生乖竞。

    注前由诸下。显法一味。此下是显人无乖竞。云何科者大文判之。此初结前。兼生于下。亦可大分。然文近起。又如添改既字相乘。既者已也。是解已了。起下纵夺。

    疏佛涅槃后(至)初封著有。

    注先唯彰病。下纵兼益。纠乱。纷诤。封执。坚着。四义标也。

    疏如有颂曰(至)择取其真实。

    注此是教言。说四谛理。为真实也。宗轮疏云。余谤义理。诸部?执。是非不定。四圣谛理。犹似真金。不可以其?有乖竞。便排诸部。并各非其。此彰取也。采字同采。

    疏圣龙猛等(至)究畅真宗。

    注此先彰德下。不同大天。后有情下两句病生。非菩萨也。

    疏如有颂曰(至)不起似空华。

    注此亦教言。有为无为。各有一量。各以上句为宗。次句因喻。前有为量。先喻后因。如余广辨。

    疏彼言世俗(至)一切皆空。

    注此但二门。以似清辨。今恐亦别。胜义说空。亦隐密故。可思。

    疏虽此真空(至)理皆空性。

    注此纵俱非。谈离言性。或通清辨。故抠要中。喻出两俱俱不成失。下夺寄诠。即前胜义。

    疏有情由是次生空见。

    注菩萨虽悲除有谈空。热愈冷增。如之何奈。

    疏无著菩萨(至)双除二执。

    注此下中道。唯得非失。虽根有别。教未明。

    疏而说颂言(至)是则契中道。

    注初句依他。次句偏计。又次二句。显圆成实并与依他?相依有。复次二句。引经证成。后之二句。结叹所明。言有无及有故者。故字三用。寻义用之。言中道者。无漏智也。理会正智。名为契道。余如识疏。不能繁引。

    疏彼言世俗(至)唯此二空。

    注假有实无。为俗名胜。此唯现空。故与空宗。唯增望我。又唯字中见差别也。唯具拣持。唯二执空。依圆尚有。下四行文。并述中边。科者云何排安上下。应云此是密显二空。当二都无。或便兼有。次下之文。总申会通。子判如下。

    疏虽佛为破(至)有空有有。

    注此有四句。一总相说有。有依圆也。二总相说空。空遍计也。三说二俱非。约废诠也。四说有说空。约寄诠也。以解前三会归第四。何故尔耶。前中边论。俱谈有空以为文故。虽言俱非。在引证故。为翻证也。

    疏故慈氏说(至)称之为无。

    注下但证成。有有有空。正合中道二有二空。

    疏非说有空法皆空有。

    注上成双表。以显自文。下归双非。彰符引证。此言空有。文言不次。说有非定有。空非定空。故或文正次。非字长贯。非说有而法皆空。非说空而法皆有。既有有空。故非空有。

    疏观斯圣意(至)假说有空。

    注已上之文。并述昔典。此下赞者释归赞意。对前本末。大文科出。先释后归。此释三时圣意无违。法一味故。

    疏后诸学徒(至)将为谬说。

    注此释后学乖真?执。

    疏今赞经义(至)智者当了。

    注此上广显三时教意。正为赞者赞之缘由。为显两宗释此经故。不尔广叙三时何为。科者云何裁之于后。如绳断而引波。类冠折而严首。哀哉哀哉。问三宗何但叙二释经。答经说空故。有余处言幽赞无序者非也。述作之家。一时为文。非一准定。

    疏般若波罗蜜者(至)属主为目。

    注观此题名。有其四对。一总别中表对。二王臣局通对。三行果筏岸对。今此总别中表对也。大经总而如身。此经最要。名之为心。此虽言经。正判心字。文加经字。对已上文。即成第四能诠所诠对。或无此对。上名有财。目大经故。赞意如此。故心经应云第四拣大别藏对。也字之上离合已说。次下之文。料拣所归。六唯八转。如常可知。

    疏虽此心经(至)故但名心。

    注具云亦名般若波罗蜜多。彰契别殊。不得彼名。非持业也。

    疏般若慧义。

    注此句翻对合下筏岸。当第二对。

    疏古释有三(至)谓真教。

    注藏疏之中。有此三体。今指古释。未知无出在于何典。

    疏今释有五(至)谓诸法。

    注今解境界。取亲非疏。不尔应通诸杂染故。问何故下言摄一切法。答摄无漏者。少分一切。问无漏岂无疏所缘耶。答四分相缘。无亲不摄。故摄法尽。问实相文字。宁非境界。答除彼取余。故无相滥。或后但是诸法之上二空之理。非真别法。

    疏福智俱修(至)究理解生。

    注释成须五。眷属。境界。文字。实相。观照。次配。此显般若无离尔故。故须五也。修照寻究。并是智用。如唯识云。自性故识相应故。识所变故。识分位故。识实性故。问何故与前所引不次。答前约从本。向于末故。此依以兼归于正故。观照是此正所立也。余若四真从远向近。次第如是。或后二句。文字实相。四句但释须余四也。解生之言。连上而用。观照正体。不假释成。

    疏慧性慧资皆名般若。

    注此上别释须具此五。此下总显并名般若。此智为正。立以性名。余为兼助。遂彰资号。或释余四得名所以。理为慧性。余三慧资。俱从于慧。名般若也。如唯识云。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后解为胜。下言以慧为首。余性或资。皆般若故。

    疏能除习障(至)摄一切法。

    注已下之文。彰独立此。具四义胜。犹慧摄余。如唯识云。显胜义也。

    疏波罗者彼岸义。

    注此合蜜多。是第三对。

    疏古说有二谓菩提涅槃。

    注常多说此。果岸显故。又菩提中。岂不摄余。

    疏今释有五(至)五果。

    注于菩提果。开出前四。若依二转。实摄之尽。问所知与前境界何异。答彼因此果。果中可摄自法体也。问此理与前实相何殊。答彼当果中。此唯道理。或此亦通。问如是与前般若何殊。答通因唯果。故不同也。此言行者。果中利他之施等也。问下蜜多中。亦有此行。能所何殊。答对因名所。望余为能。己到名到。亦不相违。更如下释。

    疏蜜多者离义到义。

    注常但到义。向前至也。今并离义。皆所越也。

    疏由行般若(至)故立此名。

    注初之一句。总举由行。次之一句。总释离义。下之五句。次配上五彼岸之体。别释到义。初句贯用。并由行于般若故也。上为所由。升字正释离义举前。到义望后。是二别文。此解能到。举所到岸以明。下言体用。对般若体。而立能到。能离即是其用。有说波罗即蜜多者。是不了知举岸显到。有于果中分体用者。非也。

    疏然所修行(至)波罗蜜多。

    注此虽双言。在义蜜多。七义不在彼岸上。故于蜜多。子文科出。其理亦好。

    疏一安住菩萨种姓(至)七不为二障间杂。

    注性宜从女。上下详用。四约随应助度事业。五是三轮。大经列四。助是两三。所施及果。各合施受。故两三也。或初果合。不尔相违。七言二障。即三时悔。俱时障也。

    疏若行慧等(至)非到彼岸。

    注地阶所覆。壁席虚向。始终无变。方成大房。不尔不成。

    疏此在初劫(至)大波罗蜜多。

    注近果名近。已到名大。邻亦名到。故此三各本依因立。

    疏佛果位中更无异称。

    注在第三名。是已到也。其十千劫。准在初名。

    疏今色因果故举通名。

    注佛名已到。如前已解。然体相滥。或可今此虽举通名。意但取因。如增上缘。有不杂故。仍通为妙。色宜从包。

    疏心者坚实妙最之称。

    注今叙心义。总有三种。一缘虑名心。二积集集起名心。三坚实妙最名心。初缘虑心。心义易见。后二云何见其心义。字义训释。皆不见故。应解后二非训字义。但是从喻以得名也。解释之家。将法就喻。以义释之。且积习义。如世聚物所依之处。地必有心集起之处。亦复如是。又所集起。炎必是心。故得此名。是中心名心。今坚实义。如世择木。要坚用心。亦为最妙。又如人心五藏之统。最为要妙。诸表所卫。先托后舍。是坚贞也。不作此解。宁不难云何不积集名为意等。故须此解。上虽多义。亦附中心之训为训。今此但用第三义也。

    疏大经随机(至)别出此经。

    注此释别说此经之意。准此。但是结集之意。

    疏三分二序故皆遗阙。

    注三分阙二。二序俱遗。言二序者。证信发起。通别序也。此言遗阙。大经有也。

    疏甄综精微(至)标真心以为称。

    注此正释成坚妙二义。初二句标。见最妙义。末二句结。见坚实义。余文通用。释二义也。不过境智。故摄之尽。微犹妙也。贞犹坚也。甄拣。综糅。统摄也。

    疏经者(至)极迷生之常范。

    注上句契理。下句契根。上句摄也。摄则集斯妙义。下句三义。常则道轨百王。范者法也。极亦贯义。千叶庸生。并迷生故。

    疏欲令修证(至)故以心目。

    注此辨立意。具有三意。所证依说。并坚妙故。佛亦依先。方申说故。修即修作。修者长也。亦通作修。故俱得用。

    疏如瑜伽论(至)十地等经。

    注二教一喻。次证三意。彼意有多。如枢要辨。此且别证。亦不相违。

    赞曰胜空者言(至)得二利。

    注胜义皆空。名为胜空。问胜空如应。宗虽释别。科判云何二三有异。答胜空由恐乖宗。不现劝示所以。俱作显空。故但略广。如应解云。经虽说空不无修作。先示后拂。于理何违。故为三段。问其第三段。两宗何异。答至下当释。

    疏大经言(至)不见有菩萨。

    注此即引经。实有即执。是世俗谛。不见即空。是胜义谛。

    疏令彼不见(至)而说生空。

    注一句释语。二句结显。科者似暗。经虽举人。云何见破。答不见名观。故是破也。

    疏如应者言(至)后离苦圆证。

    注如理相应。名为如应。又或如应。是不定义。通四句故。不定空也。修行劝示。文段无别。陈机述理。文段有殊。学德及叹。文亦前后。又解劝示实是总名。标人修行。是为二种。修行之中。有得有离。故子为二。于此上三。并为劝示。是大意也。问练磨除障经文甚隐。何用此科。答经意深远。义意如下。

    疏练磨有三(至)初练磨也。

    注问劝示发心。后文不言。应唯此句。答能修示劝。发心学显。非不遍后。有将今标已下三句。当初番科。末之一句。当第二番。今将练磨有三一句。连下读之。都显初练。或练磨上。影取一句。劝示发心。练磨有三。此下别指。三句一句。各三之初。此是标人劝练磨也。菩提深广。屈引他况己练故举菩萨而况己经上无退。

    疏谓闻菩提(至)而生退屈。

    注初四句举退标练。次九句引他。后四句况己。颂云。十方无量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疏观者察义(至)拔济妙用。

    注上依练磨。总释略之。下依劝示。别广明之。观即自在。慧悲为体。此下之文。便是西方来游此者。

    疏诸有(至)名观自在。

    注上标。下释。初之四句。应祈现化。次下之文。不请飞轮。无暇危苦。是所拔处。或八难处。无暇修善。或指恶趣无暇受苦。飞四轮等。后广具明。

    疏又观者(至)成十自在。

    注前解利他体用彰名。此解自利因果受称。观之自在。或相违释。望下菩萨。方依主释。四句为标。二句为释。既行六度。何但言慧。后二句通。兼标其果。或后四句。连前标后。如科。

    疏一寿自在(至)由慧所得。

    注初三由施。无异法财。次二由戒。作止如次生。自在即王等故。胜解自在者。谛察如幻。决而能变。后二如次。辞法无碍。余者如文。

    疏位皆补处(至)词义俱失。

    注科者长断。不知来意。应云此文举位。意要观用无幽不烛。云何古译但观音耶。或科名云。正别解。后结破古。

    疏菩萨者(至)略言菩萨。

    注随方生善。故略梵也。

    疏菩提即般若(至)利益安乐。

    注有云本后别目菩萨。宁引慈恩同依持业。若依本后。应作相违。今只后得。但是持业。下言此二作利乐故。由能决择有权巧故。依利他也。章作依主。如言明得。或如第六第七度名本智。远亦能安乐故。若依法华玄赞疏说。即二利用同依一慧。此离合已。更作有财。此要人故。

    疏又菩提者(至)故言菩萨。

    注前言般若。即目因智。此目果智。故不同也。此作相违。更有财释。如常易知。

    疏又萨埵者(至)故名菩萨。

    注菩提同前第二解故。更不言之。作依主也。但是精进。故更有财。或人得名。更不须作。

    疏又修行者(至)故名菩萨。

    注此解易知。

    疏有具悲智(至)故唯标此。

    注上总解已。下通唯此。慈悲虽遍。住西救此。偏有缘也。

    疏或处上位(至)皆观自在。

    注或通十地。或唯八地。妙慧释其观。成就释自在。具释不越前来二解。但宽故也。

    疏或指示此令瞩曰观。

    注此解观字。以目当机。正令观上而发心也。所观即是自在菩萨。与前解同。指示一切自在菩萨。令机观见。科者似昧。

    疏非住西方(至)不别显故。

    注遮前二解。似断为断为非。然而大经虽不别显。既亦在会。传法圣者。随机生善。标之何失。

    赞曰胜空者言(至)般若名空故。

    注举般若处。便是空故。故破法也。次名般若。下宜影波罗蜜多四字。自性空下。宜贯故字。此理下事。或体义别。或体及名。或是结文。

    疏如应者言(至)第二练磨心也。

    注所修法上。是初番科。已下五字。是第二番。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亦先所修。令省己也。

    疏谓菩萨(至)不应退屈。

    注初之四句。举退标练。次八句自责。次五句省己。仍亦举他己修方省。颂言。汝于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尚能超。少行苦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

    疏彼舍利子(至)劝示练磨。

    注偏举曾发大心之人。退练义显。问须菩提等。未发大心。舍利子同云何不尔。答此言先发。彼时退已。此未再发。何所相违。问若尔何言。恐今更退观示练磨。答此是预彼非即今练。呼舍利子。劝示菩萨。令舍利子后发心时。忆念现前。省己练磨。非即今也。问如此不应说言恐今。今即今时。何言后耶。答对过先佛。指此佛时。名之为今。非指教时今后时也。是指今佛。当第三时。说教了已。亦名为今。或指今身。恐后再退。预密示也。多凭此文。说渐悟人此已发心。违大般若及法华经。不可依也。

    疏所言行者(至)即名为行。

    注虽行空行。亦是世俗。唯世俗中。有断证故。

    疏若依胜义(至)是名为行。

    注此说定无故边执。何名为行。彼意亦是令得都无。故名行也。

    疏无垢称说(至)无忆念故。

    注若依正释。是无想念。此师无体。故成偏执。

    疏大经亦言(至)无有性故。

    注若依正释。无分别心。不自分别。名为不见。或是返显有彼行义。下句遮无所执性行。故名为无。此师直遮不唯无行。不行之体。亦是无也。或可双遮见之与行。见即是观。

    疏今言行者(至)非有行义。

    注空宗自解。实无体也。如前已解。

    疏或有密取(至)非为行也。

    注已前所解。犹分二谛。尚有所遗之所不行。于胜义谛。不行世俗修断等故。名此不行而为行也。今此所解。亦无所遗。但无所行。名之为行。所不行者。亦无所有。不唯有行不名为行。所不行有。亦非行也。问何名密取余义释耶。答密取中宗双遗之言。以归空释。或可下句是颂都行无所遗也。意云若无所行于诸行中。无有一行所不行也。若有所行。有所不足。若只重遗。何异胜空。前引大经。亦言不见不行者故。

    疏复有异释(至)是名为行。

    注唯瑜伽论。不念作意。彼论且先令其敛念。既息念已。渐次进修。此师只令绝其念虑。既无进趣。故为非也。

    疏如应者言(至)曾无暂舍。

    注三轮体空。但无执实。如幻待缘。修证无亏。

    疏然无分别(至)非除法故。

    注欲破空宗。先申正解。未是会经。下引证处。便当会也。三句举正。具无二取。当无智得。是此行义。次一句责。后二句结。

    疏若本无法(至)深自毁伤。

    注两句一难得前起后。难之常则。上依凡圣。下依法喻。

    疏翳华体空(至)照华体空。

    注二句牒华。返为道理。二句正破翳不假除。次下进难。令无能照。问彼胜义谛。有能照不。答说无违理。故此难成。或却归前凡圣无别。得成难也。

    疏若无所行(至)何成觉慧。

    注难初异师。若并所遗。亦为无者。如言无明所无明。其明既无。说后明者。明体亦无。应从无始一切皆明。应续难云。应尽未来一切不明。无始与今。无差别故。又返对之教说凡暗。后圣方明。若后有明。前可不有。后明既无。前位应有。若先未明为体未有。今时明者。明体是谁。若有所属。即有所遣。上言不明。不犹无也。下难同外。外无所遣。不同佛法有遮止故。言不为者。即所遮也。又解前言无所不行。即翻皆行。今难无明。应皆是明。无所不明。若尔无始一切皆明。若先无明。今言皆明。无所不明。是指谁耶。或先未明。今时始明。是谁人耶。无始无明。无差别故。无明而明。须指无始。如是明暗。既无别相即同。瓶沙国之外道。为暗即明。为明即暗。为此即彼。故名无所不为者也。

    疏若绝攀虑(至)疾除邪谬。

    注难后异师。应只修习无想之定。余之修作。皆虚设也。后二句劝。

    疏今言行者(至)非无行义。

    注依中道解。但无分别。名不见也。不见实行。非无幻行。

    疏由此经说(至)是名为行。

    注会已为证。或只为会相违来也。不见实行。是有假行。不见不行。非常无行。是名为行。故契中道。

    疏不尔(至)有何诠理。

    注胜空前来。只引后句。转遮不行。宁难无诠。答彼既是无。何须遮也。

    疏是故定应如后所说。

    注质已结劝。不应三段。

    疏此所行法云何名深。

    注随空非空。亦名行法。

    疏胜空者言(至)故名为深。

    注空为妙理。故与后别。

    疏如应者言(至)应勤趣证。

    注此常途智境难知。名之为深。或境离言。名之为深。作依士释。

    疏或此一切(至)故并名深。

    注此依般若五体各难。名之为深。先现五种。各有深义。后归般若。方入经中般若深也。

    疏云何名时。

    注时即时分。三劫时也。于此时分。而行之故。下并叙此时中所行。以显其时。胜空可思。

    疏胜空者言(至)总名为时。

    注世俗之时。即在求位。胜义之时。自悟至竟。总名行时。科结注错。应从事字。

    疏如应者言(至)无由证得。

    注此立三劫五位理也。

    疏故依此义(至)渐次修行。

    注依前立理。此标举也。应科此云。初立理总标。后次第别明。此中虽标人位及修。但要于此之时位也。前言广大。正要时大。三大劫故。此当五位。不同唯识三门俱正。准菩萨地。有四瑜伽二十八品。初三瑜伽二十七品。嗢陀南曰。初持次相分。增上意乐住。生摄授地行。建立最为后。初持瑜伽。有十八品。复分三持。种性发心。各有一品。在三十五。行方便持。有十六品。自他利。真实义。威力。成熟。菩提。力种性。六度。摄事供养等。菩提分。功德。第二随法瑜伽。有其四品。相。分。意乐。及住为四。第三究竟瑜伽。有其五品。生。摄受。地。行。建立为五。第四次第瑜伽一品。名发无上正等菩提心品。已下随应用之。应捡。

    疏二种姓者(至)熏习所起。

    注初种姓品。当此初一。力种姓品。当此第二。第二性字。宜从于女。标中亦尔。上下详之。性姓传差。其数颇多。唯识疏第九卷。解本性住种姓云。谓本性来。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种姓。若准此文。即本性来。住在本识。是此菩萨种姓类中。本性住之种姓。习种准此。此辨体也。

    疏云何应知(至)大菩提因。

    注此问相状。令人验知。即发心修故。问应知准瑜伽论第三十五。菩萨地初。持瑜伽处。初种姓品。先叹胜己。后辨此相。彼有别问六度之相。无此总问。捡之可知。

    疏若性乐施(至)心无耽着。

    注伦判初句。为其性乐。下对境行。于三施中。论文具三。此但财法。财中论有多财无财少财。赞劝在于无财之中。次二句法。他债不抂已下之文。伦判以为六句分别。此但三句。有义。有信。无著。都是无贪。初之二句。与论不次。第三不欺共财。第四解他玩好。第五受用大业。

    疏若性成就软品恶业。

    注此下是戒。伦亦判此。本性恶耎。今宜判为律仪之相。总具十支。

    疏不极损他(至)常行慈爱。

    注伦为不煞。二句果离。一句治离。

    疏知恩报恩(至)不以非法。

    注伦为无贪。意业道也。

    疏乐修福业(至)过于自身。

    注伦为正见。由知因果。轻罪重悔。由深了智。苦过自身。或由悲深。亦入正见。论有无嗔。今此不引。身二语四。亦略不引。

    疏善事好同(至)常生赞仰。

    注饶益有情。具四摄事。论无布施。此中复无利行摄事。纂疏但云三聚四摄。宜寻取之。两句同事。四句爱语。恤下敬上。此言善者。善正如法。通婚姻事。或于恶法乐远之中。兼有利行。乐令他远。即利行故。

    疏若被他害(至)不久怀怨。

    注此是忍辱。中有四义。初之二义。约忍身语。自辱藉缘。后之二义。约其意忍。都无不久。并是初忍。

    疏若性翘勤(至)不自轻蔑。

    注此是精进。中有六义。或是七义。于三于五。如何配释。伦配加行被甲无下。易知。今解乐为究竟。即是无退。及以无足。此言勇决。故是加行。不言勇猛。故非第三。此无利乐。或总利他。名利乐也。

    疏若于法义(至)于怨慈愍。

    注此是禅定。中有五义。初是思慧。修定近因。次二是处。即练若处。寂静离恶。故为二义。上是安住。后二不次。宿住随念。引发静虑之因性也。论云其性聪愍(云云)故也。于怨慈愍。是饶益也。

    疏若性聪慧(至)有力思择。

    注此是慧度。上之三义。与论具次。初之一句。成俱生慧。次句当论。入五明处。后之二句。即当次下。由不顽钝等。能离放逸等。

    疏性不能起(至)断善根等。

    注此下总文。在四十七住品之中。种姓品无。然前戒中。言性成就软品不善。今应翻彼立为义也。又下住品。亦是验相。故此亦引所言等者。论下却指。如种姓品。

    疏设生恶趣(至)深生悲愍。

    注下有四义。虽种性品。亦不在于慧度相中。是结前已。复总辨中。科文似昧。应将姓不能起之下科为总文。总中方分住品性品。或论文中。有其等字。性不起上。烦恼缠至断善根。当论等中。是由慧然。故为慧相。下方为总。或已下文虽在于后。亦是由慧。故叙于前。都为慧相。

    疏若见有此(至)菩萨本性。

    注与论有别。论云应知是名能化菩萨种姓粗相。决定实义。唯佛世尊。究竟现见。加中二义遍再覆前。静虑中云。性薄烦恼。诸盖轻微。粗重羸弱。或亦兼前性不能起。上缠之下。加缠字故。疏何故尔。欲现染净二相别故。

    疏然由未过(至)故处生死。

    注此有四义。释未速证。论文次前更说由四随烦恼故。如是白法。皆不显现。一由放逸猛长烦恼。二由愚拙依附恶友。三由拘逼不得自在。四由匮乏顾恋身命。

    疏若入五住(至)名习所成种姓。

    注此虽言五。然但取初。初位亦名入五位。故前十千劫。亦是此性。今且约位。或通初二。宜通四位。性宜从女。

    疏五位者何。

    注今正用此。

    疏一资粮位(至)皆此位摄。

    注此文太总。应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除十千劫。此至邻至。远趣菩提。修集福慧二种资粮。勤求解脱。亦名顺解脱分。

    疏一信等十心(至)十回向。

    注并是初住。常言十信。从初彰名。此有等字。或别得总名。准菩萨戒第十名顶。准首楞严第七名回向。如双镜光明相相对妙影重重。名为回向。与下者别。

    疏二十住(至)十灌顶。

    注前十发心。净治自业。修胜理观。入如来种。为救众生。毁赞不动。闻邪不退。少而行实。是佛法子。如王太子。是十略义。

    疏三十行(至)十真实。

    注行施欢喜。戒不损他。无恚是忍。精进无尽。正念无痴。现善三业。佛法无著。具胜善根。教化自穷。成真实语。是十答义。后之六种。是后六度。

    疏四十回向(至)十法界无尽回向。

    注回向众生。得不坏信。学佛施佛。施一切处。无尽善根。随善皆施。等施众生。心如真相。自在解脱。行广无息。是十略义。

    疏二加位(至)四无间定。

    注加功用行。顺入见道。亦名顺决择分。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名??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立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观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疏三通达位(至)真相见道。

    注通者体也。达者会也。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其相见道。似于此故。亦得其名。此言初心。非必一地二停之初。但是泛举初时分也。

    疏四修习位(至)十法云。

    注修谓修行。习谓熏习位。于此位中。广修众行。偏得其名。非己前位不修习也。瑜伽论云。能为受用居处义。故名住。建立依持生长义。故名地。住在随法瑜伽。即是因称。地在究竟瑜伽。即是果称。望后名因名行。望前名果名德。通论上下。言行之处。即是因名。云功德处。即是其果。佛位之行。示行利他。因位功德。并因前修。其种姓地。亦是无始无功之德。今既言地。七十虽异。名义大同。问何为不同。答十地约于断障。故除如来。七地直依功行。故并初后。问既说断障。何言果称。答亦由前修。获此能故。或于此中。不分因果。地言之中。亦通其住。此依五位。故广狭别。问受用居处。宁非盛获。依持生长。岂非进行。如是因果名义似倒。答以说菩萨不受福德。唯用行法。依居亦尔。其所进行。是由前修。如是即见菩萨轮转无停之义。言极喜地者。初地位长。不唯见道。更有修道。至出见后。方知欢喜。从此立名。非见道中有此分别。论云一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大喜故。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疏究竟住(至)圆满佛果。

    注解脱道中。且举初获。以显于后三身四智。以其四智。总为微妙。而总相云。证于圆寂。或通上云。名为圆寂。

    疏虽知五位云何修行。

    注此问既总。故答有二。以其发。亦名修行。

    疏诸修行者(至)方兴正行。

    注科文有失。下随指示。此应总标。

    疏譬如大海(至)荷负依止。

    注初一法因。次一人依。又乘趣别。

    疏又如空界(至)皆深念故。

    注附三妙观。三个故字。配之易知。

    疏此初发心(至)利乐功德。

    注上叹初发心。此类叹己后心。举初类后。即当叹胜。于多劫下。有发心言。已前并是说发心也。发心亦得名修行也。下文亦言最初修行。忻果趣行。亦是但要发心者故。

    疏因何发心(至)大菩提心。

    注此之四缘。全同瑜伽第三十五发心品也。更有四因及以四力。

    疏将欲发心(至)起三妙观。

    注既具此相。宁未发心。答是种姓力。近发心也。问求菩提心。与发何异。答虽有求心。未敢决趣。怖大行故。虽念众生。惧苦未度。或通久发。随应再发。亦名将也。

    疏十德者(至)求佛智慧。

    注十德在于璎珞经中。三观在发菩提心论。瑜伽四因。后三同此一七六也。论云一种姓具足。二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三多起悲心。四苦行无怯。故今判此为发心因。其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四加行力。广如彼说。

    疏三妙观者(至)深心厌舍。

    注除标三句别观恶趣。次下之文。别观自身。发菩提心论生死苦。尚是总文。自身之下。尚有五义。此初三句。次有四句。后各有二句。如文。虽观如此。未求方便。或通久发。三十六物。外有十二。发毛爪齿。泪涕唾。涎垢汗便利。身亦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胃上曰肪。胃下曰膏。中含十二。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痰白痰。生脏熟脏。

    疏二求菩提(至)修集希求。

    注此亦五义。除标二句。是第一义。次下二句。是次二义。又次二句。是第四义。成字之下。是第五义。所观自利利他二德。于自利中。三身可详。虽然修集。未决趣求。或亦通久。

    疏三念众生(至)七漏所漏。

    注下亦五义。于五义中。各有四义。此五中初无明所缚。除标三句。为第一义。次各二句一义。如文。

    疏虽畏众苦(至)觉已弥怨。

    注第二众苦所缚。亦有四义。各二句文。如文可知。

    疏为欲起业(至)求乐犯戒。

    注此是第三集不善业。一句一义。疏中略无第四义。云见诸众生。虽不乐苦。造恶不息。

    疏怀忧纵逸(至)常无改悔。

    注此是第四造极重恶。于中一句二句二句四句为后。

    疏生八无暇(至)深心悲愍。

    注此是第五不修正法。于中一句四句如次。彼论文广。不能具云。疏乃简略。今亦略之。

    疏次应发心(至)一切义利。

    注此正发心。科者云何子文分出。发心品文。有其五门。第一体性。论云复次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是初正愿。普能摄受其余正愿。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纂云信欲胜解为体。今当第二行相门也。论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释曰。此文仍四。标举正陈。及以释结。于正陈中。仍有总别。今唯总文。不引别文。不离总故。大义只要智悲二心。自他二利。此言已具。故略无失。问以何为体。瑜伽直言。以初正愿为其自性。纂云信欲胜解为体。识疏玄赞。信等五根以为自性。答诸师多作矛盾之解。今解不然。发菩提心。初久有异。瑜伽明云最初发心。故说初发愿为自性。论文自结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初忻未有别行相故。故定是愿。识疏玄赞。即说久发。三无数劫。及以十千。并是此心。无过智悲。智摄法尽。具三十七。据胜且言信等五根。论第四门。亦作是言。最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为上首故。虽此初发。未具诸品。能起诸品。如因摄果。名之为摄。非初摄体。故立此门。名为功德。正当久发大菩提心。故以信等为其自性。不且初发。彼是深固菩提心故。大菩提心。大菩提之心。从所求也。大字随属。心曰善根。或体是作愿。邻近释。上加发字。菩提心之发。体是菩萨。智者当审。次下亦言初发希愿。

    疏随意爱乐(至)初发希愿。

    注论无此文。是准古佛。亦自愿名。用者回换。

    疏如有颂言(至)初释迦牟尼佛。

    注第三劫满。逢胜观佛。第三劫初。逢燃灯佛。第二劫初。逢宝髻佛。初劫释迦。彼时乐名释迦牟尼。今随意愿。乐何佛也。

    疏无差菩萨(至)无数三大劫。

    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