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明远。次约理明不远。一大千世界。称一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四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卢六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世。此小千千倍。说名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是也。如此观之。极乐世界。去此甚远。次引天台大师。十疑论明不远。盖言凡夫之人。以先世烦恼惑善恶业报。得此生五阴苦果。所有凡夫肉眼。远即不见。乃以不见者为远。所有生死心量。远则不知。亦以不知者为远。无怪其然。若念佛之人。一心不乱。则惑道伏。净业成就。则业道清。临终之时。娑婆印坏则苦道脱。当尔之时。化肉眼为天眼。变凡心为圣心。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言动念者。乃垂终得见三宝。与夫见光见华等。一有所见。便名动念。非妄念之念也。虽在此土。得见已是华池受生之时。故曰实非远也。又般舟经。明众生有三力。故得见弥陀。一者三昧力。即论中所明是也。二者佛力。四十八愿。经云设我成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三者本功德力。此有二义。一者众生自无始来。曾有念佛求生净土种子。当时未生。今种已熟。应得往生。二者众生心性。本具尘刹。虽十万亿之遥。无非性具。即性体性量。如帝网之一珠。影含众珠。如大海之一浪。具全潮体。非但互具。亦乃互即。故四明云。若心性不具尘刹。则生无感见之功。佛无应现之理也。

    △四释极乐。

    【疏】梵语须摩提。此云安养。或云清泰。又云极乐者。犹言最胜也。

    【钞】安养者。对娑婆八苦交煎。所养者非安也。清泰者。对娑婆五浊恶世。所处者非泰也。极乐者。对娑婆众苦之剧。所受者非乐也。

    △五出四土二。初总标。

    【疏】一切国土。随机所感。有乎四种。

    △二别释四。初寂光土。

    【疏】一常寂光土。诸佛究竟。极果所居。

    【钞】观经疏云。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伊。不纵不横。名秘密藏。妙宗钞云。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而立土名。此土属理。故从本体三德为名。私谓钞中。既有上品寂光之名。则知彼土亦分九品。惟上上品为极果所居。余之八品。皆圆圣分证人所居。为分证寂光也。疏云分证究竟。寂光净秽是也。

    △二实报土。

    【疏】二实报土。法身大士所居。

    【钞】观经疏云。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无有二乘。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即是其义。释论云。菩萨胜妙五欲。能令迦叶起舞。华严云。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私谓诸佛亦有报土。何必定为菩萨所居。亦可准分九品。上上品为佛所居。余之八品。随菩萨所破无明多少。以为差降尔。疏云次第顿入。实报净秽是也。

    △三方便土。

    【疏】三方便土。三乘人所居。

    【钞】观经疏云。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华云。若我灭度后。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若遇余佛。便得决了。就中复有利钝。指上为净。指下为秽也。私谓既曰。就中复有利钝净秽。是则准望亦分九品。圆方便道。居上三品。别通方便道。居中三品。藏方便道。居下三品。疏云体析巧拙。有余净秽是也。

    △四同居土二。初出名。

    【疏】四同居土。六凡所居。

    【钞】观经疏云。娑婆杂恶。荆棘瓦砾。不净充满。同居秽也。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

    △次释义。

    【疏】以五浊轻重。而分净秽。娑婆五浊重。故兼四恶趣。轮回不息。安养五浊轻。故惟有人天。皆得不退。故名极乐。

    【钞】以五浊下。标娑婆。下释一往言之。娑婆众生。以五浊之因重。故名同居秽。是故感报兼四恶趣。此由烦恼浊中五钝使。随其强者。而牵生四趣。人天既由戒善。故烦恼稍轻。安养五浊轻者。由在娑婆。专修净业。轻于五浊。故得往生极乐。受人天报。况至彼邦。尘境轻清。不生烦恼。故虽人天。皆得不退。故名极乐。再往言之。极乐国土。亦分净秽。如观经九品。大本三辈。品位既分高下。所见亦自不同。故妙宗钞云。初五浊轻。为同居净者。此净甚通。须知别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浊轻薄。感同居净。而圆观轻浊。感同居净。依正最净。如经中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余经。修众善行。感安养土。其相天殊。

    △六简别。

    【疏】尽理言之。惟究竟寂光。是真极乐。

    【钞】尽理言之等者。此约四土展转简之。是则分证寂光。犹如秽土苦域。惟究竟果人。所居之土。方得名为真实极乐。故前序先明。真源不二云。寂光真净。初无苦乐之殊。此之谓也。

    △二正报庄严二。初牒科。

    ○次正报庄严。

    △二释经二。初列经。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二释义二。初释三身二。初总标。

    【疏】佛有三身。

    △二别释二。初法身。

    【疏】一法性身。居寂光土。身土一如。名秘密藏。

    【钞】观经疏云。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妙宗钞云。师轨释法。舍通从别。通则生佛俱轨法性。然其九界。虽轨而违。如人依师。不顺师教。唯有诸佛。从初发心。轨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故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顺法性故。名法为师。实非所师。与能体别。故即所师法。而为其身。虽名为身。已出五阴。故非色质。及非心智。色是初阴。心智即四阴。既其非阴。亦非入界。故非三科。任持摄属。此则已简。分段变易。以示生死。阴等摄故。亦可色质简应。心智简报。三科简因。既非此等。何以状名。为物机故强指法性。名为法身。此能居之身也。所居之土。正如前释。

    △二报身。

    【疏】二者报身。居实报土。

    【钞】观经疏云。报身者。修行所感。法华云。久修业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相应者。如函盖相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应冥。亦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妙宗钞云。报即酬报也。修行是因。感于妙报。而酬因也。法华证智德。经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大般涅槃证断德也。此二果德。酬答修因。是故名报。感报之时。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显之。如名不异。所观差别。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各二如者。境如如智。智如如境。此之境智。故得应冥。智慧名通。故以果觉。菩提简之。即是无上菩提之智。与法性境。相应相冥。先举函盖。喻其相应。恐谓函盖。虽际畔相当。终存两相。故重举水乳。以喻相冥。令知始本。同是觉性。其体泯然。正同水乳。则显境外无智。智外无境。水乳可见。言非身者。非应佛有分齐身。非不身者。非报佛无分齐身。又非身。则非有。非不身。则非空。中道法身。乃本觉体。始觉冥此。能冥亦忘。为成现故。强名报智。土义同前。

    △三应化身。

    【疏】三应化身。居不二土。随九品机。所见不同。

    【钞】观经疏云。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智与体冥。能起大用。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能为身非身。然此三身。不可并别。一异即乖法体。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会玄文。妙宗钞云。如谷答响。大小随声。如鉴现形。端丑在质。应万物感现胜劣身。智即报身。体即法身。此二冥合。应用无方。真金上色。须水银和。方能涂物。阙此一缘。金无涂用。报智功德。契会法身。随有机处。应无不往。上所说报。但论冥法。即自受用也。今明垂应。以他受用。常住之应。对于生身。无常之应。示二迹用。是故双明身等。身即生身。有分齐相。故名为身。非身是报。无分齐相。故曰非身。小般若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大身者。乃他受用身也。他身者。一时随机。变化而有。义则同于应身。体用少有差别。应身则从法报。冥合之体。以起应用。化身则从应身之体。以起化用。乃从用而为用也。更或从化而化。则化化无穷。应身则八相始终。化身则倏起倏灭。居不二土者。报身为能证之智。法身为所证之理。是则寂光实报。皆能应之体。他受用土。及方便同居。皆应身所居之土。机缘差别。有乎九品。故视之为异。佛应无差。则寂光实报。横在三品。故云不二。应准观经疏。判九品往生人。须者往检。又四土。土土各分九品。随土感见。三身有异。随机感见。四土不同。

    △次释简异。

    【疏】现在说法。拣非过未也。

    【钞】下经云。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则知弥陀现在成佛。而为众生说法。非过去未来之诸佛也。

    △二别释二。初分科。

    ○二别释二。初依报二。初总明极乐。

    △二释经二。初依报二。初总明极乐二。初列经。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二释义。

    【疏】彼土下徴起。其国下总释。无有众苦者。无三途八难等诸苦也。对娑婆极苦言之。故云极乐。

    【钞】娑婆世界。具乎六道。人天修罗。名三善道。以戒善为因。地狱饿鬼畜生。名三恶道。以恶逆为因。道即能通之义。谓一切众生。造作善业。能通人天等处。造作恶业。能通地狱等处故也。又谓之三途者。乃约果为名。即由恶业。而通至于火途。刀途。血途也。一地狱道谓。此处在地之下。并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狱。即造作极重恶业众生。堕于此道。故名地狱道。二饿鬼道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即造恶业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三畜生道。谓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等。即造作恶业众生。由愚痴故。生于此道。八难者。八处皆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一地狱难。义释同前。地狱之中。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二畜生难。义释同前。畜生道中。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三饿鬼难。义释同前。饿鬼道中。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四长寿天难。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无想天也。言无想者。以其心识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五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谓此处感报。胜东西南三洲也。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故名为难。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大法。亦不能闻。故名为难。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惟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故名为难。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佛出现于世。为大导师。令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人有缘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薄。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后难。等诸苦者。即人间八苦也。一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二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三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四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恐憎会苦。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覆盖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炽盛苦。对娑婆极苦言之。故名极乐者。盖极乐众生。无有如上娑婆。种种极苦之事。故名极乐。若敌显者。极乐众生。六根所对尘境。无非微妙。色声香味触。莫不生人观解。信念三宝。故无三毒之因。不造恶逆之业。故无三途之苦果。无三道之障难也。闻法入定。不堕无想。故无长寿天难也。虽受极乐。常受教化。故无北俱卢洲难也。六根清净。明利黠慧。故无盲聋喑哑难也。众生生者。皆正定聚。故无世智辨聪难也。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经无量劫。观音即补其处。号普光功德山王佛。故无佛前佛后难也。莲苞托质。无生苦也。寒暑不迁。无老苦也。身非分段。无病苦也。寿命无量。无死苦也。无父母妻子。无爱别离苦也。诸上善人聚会。无怨憎会苦也。天花香食。自然受用。无求不得苦也。观照阴空。无蕴苦也。

    △二别二庄严二。初分科。

    ○二别示庄严五。初栏网行树。

    △二释经二。初栏楯行树二。初列经。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二解义四。初释栏楯。

    【疏】栏。槛也。横曰栏。纵曰楯。庄严宝树。围绕华丛也。

    △次释罗网。

    【疏】罗网者。宝网罗覆。光色晃曜。周匝垂布。庄严校饰也。

    △三释行树。

    【疏】行树者。观经云。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华叶。无不具足。

    △四释四宝。

    【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也。

    【钞】大略言之。极乐宝地之上。一一珍宝。楼阁之外。莫不列以宝树。宝树之外。绕以栏楯。宝树栏楯之上。又覆以罗网。各以七重为率者。所以表菩提分也。然若树若栏若网。皆以四宝者。所以表七觉。不离四谛也。娑婆世界。王臣之家。非无此严。然以树言之。不过藂林。以栏言之。不过木石。以网言之。不过丝麻。以地言之。不过土石。以因言之。不过人力。诸天虽复同之。非若净土之演法音。净土秽土之不同。自然造作之各异。岂无其故哉。解引观经。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以类明之。则所庄严。不啻四宝。又可知也。今当具引大本。及以观经。一一具列。非曰好繁。亦所以助长。求生净土者。之信乐耳。观经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宝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论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又大本云。复有七种宝树。其纯一宝树者。根茎枝叶华果。皆以一宝。二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间以二宝。三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间以三宝。四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各以一宝。其花与果。同于根茎。五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各以一宝。果则同于其根。六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华果。各以一宝。七宝为一树者。亦复如是。惟加其节。益用一宝。如是诸树。种种各异。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果果相当。如是行列。数百千重。间以宝池。亦复如是。乃至周遍世界。荣色光耀。不可胜视。

    △二华池楼观二。初分科。

    ○二华池楼观二。初正明。

    △二释经二。初华池楼观二。初正明二。初列经。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二释义六。初释七宝池。

    【疏】七宝池者。观经云。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

    【钞】七宝池。从水得名。故引观经池水。从七宝成而释。然娑婆世界。水岂无之。乃从天一而生。故体非七宝。宝岂无之。乃从戊己而生。故体非柔软。净土之水柔而非阴。宝而不刚。净秽所以异也。不特此也。彼经又云。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正以体非天一。故不特可下。而亦可上。粗妙所以分也。又不特此也。彼经又云。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正以体即唯心。无情说法苦乐所以别也。

    △次释八功德水。

    【疏】八德者。唐译云。一澄净。二清凉。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诸根。

    【钞】此与观经所列少异。彼云。轻。清凉。耎。美。不臭。饮时调适。饮已无患。疏复以八德而对五入。清是色入。不臭香入。轻冷耎是触入。美是味入。调适无患是法入。妙宗钞云。疏释八德。而对五入。并前说法。即声入也。虽成六入。无非妙境。故令行者。速证无生。又大本云。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彼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若七宝池中。澡雪形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至腋。以至于颈。水亦如是。欲淋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其水如初。即亦如初。调和冷暖。无不顺适。开神脱体。涤荡情虑。清明澄洁。莹若无形。

    △三释金沙布地。

    【疏】金沙布地者。观经云。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而为底沙。

    【钞】此经但云金沙布地。观经云金刚以为底沙。其文犹略。具足言之。应如大本云。黄金池者。底白银沙。水晶池者。底琉璃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有二宝为一池者。其底亦以二宝。若黄金白银池者。底沙则以珊瑚琥珀。若珊瑚琥珀池者。底沙则以砗磲玛瑙。若三宝四宝。以至七宝。共为一池。则底沙亦如是。此诸宝池。有方四十里者。有方五十里者。有方六十里者。如是展转渐大。以至于方二万四百八十里。若大海然。是诸池者。皆菩萨声闻。诸上善人。生长之所。有时浴于其间。若彼佛池。其方倍此。皆七宝相间而成。白月珠。明月珠。摩尼珠为之底沙。

    △四释四宝。

    【疏】琉璃此云不远。去波罗奈城不远。有此宝故以为名。玻璃此云水玉。

    【钞】琉璃梵语。具云吠琉璃。此云不远。是故字体。古作流离。以是梵语。故后人见是玉类故改从琉璃玻璃亦是梵语。具足应云窣坡致迦。其状似此方水晶。有赤白青三色。字体亦应从坡离。人见似玉故改从玻璃。砗磲梵语。具足应云牟浴揭拉婆。此云青白色宝。尚书大传曰。大贝。如大车之渠。渠谓车辋赤珠。佛地论云。赤虫所出。智论云。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不必唯生蚌胎也。玛瑙梵语摩婆罗伽隶。此翻玛瑙宝色。如马之脑故名。字体旧作马脑。后人改从玉石。

    △五释楼阁。

    【疏】楼阁者。观经云。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大本云。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络覆盖其上。

    【钞】大本又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皆自然七宝。相间而成。复有七宝以为楼观栏楯。复有七宝为之缨络。悬饰其侧。复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为之交络。遍覆其上。殊特妙好。清净光辉。不可胜言。其余菩萨声闻。所居宫宇。亦复如是。彼诸天及世人。所居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悉化现而成。

    △六释四华。

    【疏】灵芝云。车轮大小。难为定准。十住婆沙论云。轮王千辐轮。周围十五里。青色下。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则非止四色。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非止如车轮也。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知百千由旬。是知随机所见优劣不同耳。

    【钞】宝池莲华者。一以为净土中之庄严。一以为念佛人之托生。以极乐众生无有淫欲。故无男女。无有男女。故无父母。无有父母。故无胎生。尚无胎生。岂有卵生。湿生。宜其皆为化生。第今所谈极乐。乃横出三界。正与娑婆世界平。是以众生生者。以化为主。而三义似兼有之。以其托质莲胎而花居水上故也。故大本云。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正净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天人可比。皆受自然清虚之身。无极之寿。然约下八品言之可也。若上上品生。乘金刚台。到即见佛。不涉莲生。而即悟无生。良有以也。即解云随机所见。优劣不同。亦由乎此。

    △二结成二。初牒科。

    ○次结成。

    △二释经二。初列经。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二释义二。初正释经文。

    【疏】国界严饰。皆是弥陀。积劫熏修。菩提行愿之所成就。

    【钞】释成如上。种种严饰。皆弥陀功德之所庄严。功之言力。德之言用。此皆如来果上解脱大用。以摄受众生者。远讨其因。乃始心所发四十八愿。誓取乐邦。嗣后经无量劫修行填愿。行满而后愿成。愿成而后土净也。

    △次指所引文。

    【疏】引文中言。大本即无量寿经二卷。广谈净境。言观经即十六观经。广明行相。今经略说。世称小本。即对大本而言也。

    △三金地天华二。初牒科。

    ○三金地天华。

    △二释经二。初列经。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二释义六。初释天乐。

    【疏】天乐者。观经云。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大本云。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有乐音。无非法音。清扬哀亮。微妙和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

    【钞】一切音声。所不能及者。大本云。如世间帝王。有万种音乐。不如转轮圣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转轮圣王。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忉利天王。万种音乐。不如第六天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第六天王。万种音乐。不如阿弥陀佛刹中。诸七宝树。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复有自然。种种妙乐。而其音声。无非妙法。清扬嘹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二释黄金为地。

    【疏】黄金为地者。观经云。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兼以七宝。界其分齐。今言黄金。乃地面庄严耳。

    【钞】今经小本从略。若广明者。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刹中。皆有自然七宝。所为黄金白银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其体性温柔。以是七宝。相间为地。或纯以一宝为地。光色照耀。奇妙清净。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其国恢廓。旷荡不可穷尽。地皆平正。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及坑坎井谷。亦无幽暗之所。

    △三释曼陀罗华。

    【疏】曼陀罗华。此云白华。亦云适意。然彼国光明常照。不假日月。则无昼夜。准大本经。以华开鸟鸣为晓。莲合鸟栖为夜。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钞】白华适意。乃四华中。略举其一。具足应如法华。天雨四华。一曼陀罗华。此小白华。二摩诃曼陀罗华。此云大白华。曼殊沙华。此云小赤华。摩诃曼殊沙华。此云大赤花。大本又云。有天优钵罗华。钵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皆天花也。以彼佛国土。主伴依正。皆有光明。故无日月阴阳。寒暑四时。然而以花开鸟鸣为晓。莲合鸟栖为夜。窃恐犹是凡圣同居净土气分。与秽土将忘未忘之间。以众生生者。多带业往生故。若上之三土。则无此相也。

    △四释衣裓。

    【疏】衣裓即衣襟。

    【钞】真谛云。外国盛花器也。解存两释。初释为正。以裓本衣襟。况天花雨时。何必寻器。即以衣裓而盛之。就襟拾花而散之。散已放襟而忘之。此净土。最适意之事也。

    △五释供养。

    【疏】供养十万亿佛者。大本云。承佛威力。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

    【钞】此犹略文。若具引者。经云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欲。花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供养之具。自然化现在前。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或欲献华者。即于空中。化成华盖。小者周围四十里。或五十里。或六十里。如是展转渐大。有至于六百万里。各随其小大。停于空中。以成圆像。势皆下向。以成供养。光色照耀。香气普熏不可胜言。既已用已。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诸菩萨复于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喜悦无量。既供养已。忽然轻举。还至本刹。犹为未食之前。

    △六释食时。

    【疏】食时者。午前也。大本云。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见色闻香。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食已化去。时至复现。

    【钞】大本具云。其饭食时。有欲银钵者。有欲金钵者。有欲琉璃水晶钵者。有欲珊瑚琥珀砗磲玛瑙钵者。或欲明月珠。摩尼珠。白玉紫金等钵。皆随其意。化现在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咸辛淡。各如所欲。多亦不余。少亦不缺。亦不以美故。过量而食。惟以资益气力。食已自然消散。而无遗滓。或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适。无所味着。身心清利。既已用已。自然化去。再欲食时。复现如前。极彼刹中。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四灵禽说法二。初牒科。

    ○四灵禽说法。

    △二释经二。初牒科。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二释义五。初释奇妙。

    【疏】净土珍禽。与娑婆羽族不同。故云奇妙。如来顺世而说。译人取类而翻。

    【钞】娑婆羽族。虽有珍禽。既非光明所化。的系罪业所生。安得称为奇妙。或者疑曰。既非罪业。何以同名。故释之曰。盖如来顺世而说。故译人取类而翻。其实不可以此方者比也。

    △次别释众鸟。

    【疏】白鹤等三可解。舍利。此云春莺。或云鹙鹭。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在?中。其音已超众鸟。共命两首一身。报同识异。法华云命命是也。

    【钞】余如文释。妙音鸟。?字正书应从?。有作鷇者非。鷇音??。大论云。频伽在?。声逾众鸟是也。频伽共命。此之二鸟。东方所无。

    △三释和雅。

    【疏】和雅者音声悦人。演畅者说法无滞。

    【钞】音声虽悦人。而不惑耳牵心。说法既无滞。则能生慧思修。众生皆不退者以此。

    △四释道品二。初正释四。初五根。

    【疏】五根者。一信。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慧。能生圣道。故名为根。

    【钞】三十七品助道之法。譬犹树焉。始以闻法为种子。以思修为种溉。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者不失其候。因缘成就。则能生五根。根既得力。则能排厚地之五障。布七觉支之枝叶。以生八正道三昧之华果。始娑婆而作清凉大树也。故法界次第初门释云。一信根。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二精进根。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倍?精进。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三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四定根。谓摄心正道。及诸助道。一心寂定。相应不散。是名定根。五慧根。谓四念之慧。为定法所摄。内性自照。不从他知。是名慧根。

    △次释五力。

    【疏】五力同上根名。能排业障。故名为力。

    【钞】一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二精进力。谓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破诸懈怠放逸。令一切正助道法成辨。是为精进力。三念力。谓念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为念力。四定力。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五慧力。谓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三七菩提分。

    【疏】菩提此云觉分。或云支也。一念觉。二择法觉。三精进觉。四喜觉。五轻安觉。六定觉。七舍觉。

    【钞】一念觉。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昏沉之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观察诸法。令不昏沉。若心浮动之时。当念用除觉分。除身口之过。非用舍觉分。舍于观智。用定觉分。入正禅定。摄其散心。令不浮动。是名觉分。二择法觉。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简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分。三精进觉。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诸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分。四喜觉。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五轻安。一名除觉分。除即断除。谓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六定觉。定即禅定。谓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七舍觉。谓离所见念着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四八圣道分。

    【疏】八圣道。诸经或云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钞】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二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谓正思惟。三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四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五正命。谓出家之人。常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而活其命。是为正命。六正精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断。是名正精进。七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八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二指阙。

    【疏】三十七品。阙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科。故云等法。

    【钞】经既阙略。解虽不补。今当备出其义。以为后学。思修之助。四念处者。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也。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四正勤者。一已生恶令永断谓五盖等烦恼覆心。离五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断除。不令更生也。二未生恶令不生。谓五盖等烦恼恶法。今虽未生。后若生时。能遮五种善根。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永不生也三已生善令增长。谓五种善根等。善法。虽已生。当守护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不退失也。四未生善令得生。谓五种善根。虽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得生也。四如意足者。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二念如意足念者事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为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三精进如意足。谓唯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谓于彼境筹量审度。故名思惟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思惟。则无所得。悉不成就。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五释正念。

    【疏】孤山曰。念佛如医王。念法如良医。念僧如瞻视人。三者既备。烦恼之病可瘥。又观自心。寂而常照则诸法炳然名念佛。照而常寂。无法可得名念法。寂照不二。即存而亡名念僧。此一体三宝也。

    【钞】孤山约二义而释三宝。一别相。二一体。于别相中。又但出应念所以不云三宝之相。言医王等者。盖众生生死之病根。于烦恼欲治其疾。非佛之大医王。不能知病而识药应病而与药。故首之以念佛宝。然而虽见之矣。苟不闻法。以求其治方。合而服之。则病不能愈。故次之以念法宝。虽能依法而思修。苟无菩萨良友。为同行。为外护。为节饮食。示其忌讳。而病亦莫能愈。故又次加之以念僧宝。若欲知。其所念则以具足。三身四智者为佛宝。所说十二分教为法宝。四十一位菩萨为僧宝。佛灭度后。又有住持三宝则范金刻木为佛宝。西来贝叶为法宝剃??染衣为僧宝。如此二种。若能归之念之。则烦恼之病本可瘥。生死之病果可痊矣。二。一体者即文云。又观自心寂而常照。(云云)等是也。盖佛名为觉觉即照也。故以此心寂而常照。诸法炳然者名佛宝。法名不觉。不觉即寂。故以照而常寂。无法可得者名法宝。僧名和合。寂照不二。即和合义。故以寂照不二。即存即亡者名僧宝。

    △六释生心。

    【疏】灵芝云。此界心垢。常思五欲。彼土心净。专念三宝两土升沉。于斯可见。

    【钞】夫对境生心。虽佛圣贤。亦不能无。惟求其正焉而已。娑婆世界。尘境粗强。故对境所生之心。住而非正。惟净土耳中所闻。无非妙声。故闻是音者皆悉生深念三宝之心。正所谓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者也。

    △二释疑二。初牒科。

    ○二释疑。

    △二释经二。初列经。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二释义二。初释净土恶道有名无体。

    【疏】浊世禽畜罪业所招。净土何缘有此。故云勿谓罪报所生。故大本法藏比丘本愿云。设我得佛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钞】浊世禽畜下疑问。故云下释疑。故大本下引证。

    △次释净土恶道名体俱无。

    【疏】然彼土清净。尚无恶道之名字。况有罪报所生之实体乎。皆是彼佛变化所作也。故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赞佛法僧。灵芝云。当知众鸟。即是如来神力。欲使法音宣畅耳。知非罪报所生也。

    【钞】然彼下正明其无。皆是下明今有。所以。故观经下引证。灵芝下引同。

    △五风树乐音二。初牒科。

    ○五风树乐音。

    △二释经二。初列经。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二释义二。初引经类明。

    【疏】大本云。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忍法。观经又云其摩尼水。流注华间。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

    △次引文明净。

    【疏】孤山云虽宝楼金池。为悦目之玩。而非惑荡之色。而能达唯心无境矣。虽风树鸟声。有入耳之娱而非惉懘之音。而能念三宝有归矣。

    【钞】世人厌烦扰者。必杜视听于见闻。以堕偏枯之失乐繁华者。必恣任逸于声色。以萦纷扰之劳。总之五浊恶世。根尘皆秽。苟无体空之观。又无析色之门。进之退之。孰能免过何如净土。不乏宝楼金池之玩。兼风树鸟声之娱。见色而不惑荡。闻声而非惉懘。无分别之劳矣。而又能达境惟心。深念三宝无偏枯之失矣。净土之妙。从容中道。闻而不求生者非夫也。

    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