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楞伽阿?多罗宝经心印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天竺三藏沙门求那?陀罗译

    曹洞三十四世博山三世雷峰沙

    门释函是疏

    嗣法门人沙门 释(今无今覞)较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三示如来藏超过愚外妄想言说。成就诸地。究竟果海。分十一。

    △初示如来藏不同外道神我。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此欲世尊发明如来藏。不同外道神我也。外道神我。执五蕴分别之心。如来藏性。示常住不变之体。体无真妄。而有觉迷。迷。则分别心生。而非真智。分别心灭。而非真寂。迷智为生。迷寂为灭。悉由分别。所以无常。若觉。则分别顿息。见本无生。今亦无灭。无生灭处。本性常住。为除分别。说于无我。而非无如来藏常住不变之我也。为遣无我。说于真我。而非同于五蕴分别之我也。所谓转三十二相入众生身。而为阴界入垢衣所缠。贪嗔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现在迷中。则智寂隐。而生灭现前。凡有所执。皆属分别。此外道所为妄计作者也。求那。即尘缘也。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

    说如实法身。而先之空无相无愿。说自性涅槃。而先之离自性不生灭本来寂静。此世尊所为说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也。如来初为众生执五蕴我。说于无我。后又为声闻执无我法。惑于自性。为说真我。涅槃云。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空无我。非是真实。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也。乃知如来说无我时。意在真我。只为对治凡外。故二乘之所误。即凡外之所怖。岂知离妄。正以显真。此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不同外道即识为我。计作者相也。

    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此复申明如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无我。或说如来藏。互相发明如来清净我相。开引计我外道。令离不实我见。故终曰当依无我如来之藏。此决定义也。涅槃为设旧医新医之喻。而复众中唱言曰。比丘当知。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于佛法中唱言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人相续阴。缘与微尘。胜自在作。心量妄想。

    人。即五阴身中我也。相续。即此我流注生灭。阴。五阴也。外道计有异缘。与微尘胜性自在天和合共作。此乃自心妄想计也。异缘。即如数论之萨埵剌阇答摩。数论师执我思缘此三事合成。是也。

    ○二示如来藏方便所显。分五。

    △初总示方便四法。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修行无间。(魏译云。为诸菩萨说如实修行法)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

    此问修行方便也。无间者。无间于自性。顺性起修。非外作因缘也。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为四。谓善分别自心现。观外性非性。离生住灭见。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善分别自心现。谓知三界皆唯识现。非由别因也。观外性非性。谓外一切性。悉如梦幻。无有自性也。离生住灭见。谓既知一切性无性。皆唯自心。则诸识不起。于尔??法。无所摄受也。自觉圣智善乐。谓既知三界唯识。一切性无自性。诸识不生。则自觉圣智。如日处空。自然得自在法乐也。外道不知三界皆唯识现。谓有别因。既有别因。则一切性。实有自生性可得。二乘虽知无有别因。然识现行灭。而种子不灭。于内外法。不能顿空。此皆识明所碍。于自觉性。自不圆妙。故此四种。菩萨修行方便。远过愚外。凡有志心宗。所宜详察也。

    △二善分别自心现。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分齐。犹言分量也。此唯心即唯识。迷心为识。识即是心。故曰唯心。观此三界。皆由自心不觉。妄生分齐。中间实无摄受与摄受者。故虽作。无有所作。虽现去来。无有去来也。无始虚伪习气所熏。指藏识业种。即不觉妄动者也。既妄动为业。即由见起相。变似根尘。成于三界种种色行。遂有长短屈伸一定名相。能生系缚。即现在根身所受用资生器界。起诸妄想。心境相入。和合而现。此所谓自心现也。若能观察自心所现。则知三界一切色行名相。自身受用一切妄想。皆由无始如来藏性。迷为种识。妄生分齐。所现心境。皆不可得。无主无依。当下顿了耳。

    △三观作性非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谓??梦等一切性。无始虚伪妄想习因。观一切性自性。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

    ??梦等一切性者。谓一切法如阳??。如梦幻。皆由内识变似现前。无有自性。当处无生也。故知无有自性。一切法不生。三世如来所说。所当尊重耳。因者。谓此一切性。即因识种虚伪而为自性。观一切性以此为自性。则一切性无自性。所谓善观外性非性也。

    △四离生住灭见。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谓如幻梦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随入自心分齐。故见外性非性。见识不生。及缘不积聚。见妄想缘生。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见离自性。生见悉灭。知如幻等诸法自性。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离生住灭见。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

    自他俱性不生者。识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观此则知一切幻梦外性。皆由自心不觉。妄生分齐。不觉妄生。实无生性。故曰见外性非性也。不觉妄生。实无生识。故曰见识不生也。既无生性。及与生识。犹似生相续者。总由不觉。一时顿现。非缘众多积聚也。不知顿现。而以为缘生者。妄想耳。见妄想缘生。始知三界一切诸法。无有自性。生见顿灭。所有现前。悉如梦幻。但了不觉。即住惟心。所谓无生法忍。善离生住灭见耳。

    △五自觉圣智善乐。

    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谓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知三界法。唯内识变。无自生性。识因迷有。觉迷迷灭。本心现前。此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当下顿离也。识颂云。不动地前才舍藏。所谓得二转依果。如意生身。下文自明也。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缘。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觉圣智善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当如是学。

    此言证自觉圣智。转二所依。以如幻三昧之力。自在神通。自然获有圣种类身。为众生故。一时对现。犹如意生也。

    ○上二示如来藏方便所显竟。

    △三示如来藏离诸因缘。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世尊。唯愿为说一切诸法缘因之相。以觉缘因相故。我及诸菩萨离一切性有无妄见。无妄想见渐次俱生。

    因缘生法。皆由自妄想见。而愚夫不知。执为顿渐。了达此义。离诸有无渐次俱生。以显无生。所谓一切法不生也。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种缘相。谓外及内。外缘者。谓泥团柱轮绳水木人工。诸方便缘有瓶生。如泥瓶。缕叠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缘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

    内外二种缘法。一为世间妄见。一为愚夫妄见。所谓除识起。自分别见。则一切无生也。外缘。世间现见如瓶与酪酥等。非无方便。前后生起。故立外缘法也。

    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

    无明者。如来藏不觉成识。华严云。不了第一义谛。故名无明也。十二支。无明为过去缘因。爱为现在业缘。业即取有。又为当来生老病死缘也。阴界入法。本从三世缘起。而实由无明不觉。于自心上无有生性。愚夫妄以为实。故曰彼无差别也。

    大慧。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当有因者。作因已。内外法生。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

    六种因。即于二缘中。有能招果之因相差别也。当有因者。谓现在根尘所作。能招当来之果。此当因缘也。相续因者。谓因内外根境而生爱取。复起后有。种子不断。此当所缘缘也。相因者。谓所作无间。因果相续。此当等无间缘也。作因者。谓于果上作因。如转轮王获胜果已。复作胜因。此当增上缘也。显示因。谓能作之因与所作之果。同时俱显。如灯照色。亦因缘义摄也。待因者。谓于境相灭时。不见流注生相。作相续断。成不妄想性。不妄想因妄想相待。为愚外因相也。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

    渐生顿生。愚夫所计。由不识自心所现。于似生相续。妄见因缘。而计顿渐。故如来特曰不渐次生。不俱生也。若顿生。则无能所。不得因相。渐生。又无自性可得。相我。谓自性也。既无自性。则直下无生。如不生子。无父名也。

    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

    承上渐次俱不生。以显愚外不觉自心所现。妄想计着。而实非有生法也。此节侧重渐次。但带言俱者。以愚外计四缘生。惟属渐义。故详示之。使知目前内外诸法。皆由识变。无有自性。虽有因缘所作方便之相。总为不觉。妄计所成。觉则唯心。相见全泯耳。因。即因缘。谓亲能生起者也。攀缘。即所缘缘。谓依外色等而生者也。次第。即无间缘。谓内外法更互转生。相续无间也。增上缘。谓心与境为增上缘也。此四种。正法常说。然为迷真者。假施设有。非实有体性也。故曰渐次生不生。由妄想计着。而实渐次俱。悉不生也。谓自心现根身器界自相共相。皆无自性。除不觉自心现。妄想计故有相。是故因缘所作方便。当离渐次俱见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真实无生缘。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非已生当生。亦复无因缘。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

    一切因缘生灭有无之法。无有自性。直下无生。唯凡愚痴惑。妄见三有耳。故如来但遮痴惑。而非遮诸因缘也。谓诸因缘。如幻如??。不可有无。一切有为。于本来真实。视如空华。但离能所诸惑乱见。因缘生灭。都无实义。唯有世论耳。上三偈。反覆言断痴惑。下三偈。明真实无生灭也。真实。即本来真实。谓如来藏心也。

    △四示如来藏第一义离言说妄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

    言说者。口所诠示一切境界也。妄想者。分别境界。主张诠示者也。了达二义。则知一切境界。悉由妄想分别。因言说而有诠示。离诸分别言说。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故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言说所入。非言说分别觉境界也。一切众生。不识第一义心。唯依言说所诠。起诸妄觉。而非真实自通。恶见稠林。由之不净。此大慧之所请也。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着言说。无始妄想言说。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着生。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过妄想计着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着过自种习气生。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相言说者。妄想计着色相而生。谓依现前实境而起分别。所有言说也。梦言说者。过去境界。从忆念妄想生。觉已境界无性。谓非实境。如梦觉已。见境界无性。如独影境也。过妄想计着言说者。谓忆念先所作业而生悔恨。所有言说也。无始妄想言说者。由无始虚伪种子习气。故所分别。皆无明妄觉。不依实义。由此计着而生言说也。以此四种。括尽一切言说妄想。若能了达。则能远离妄想境界。得自觉圣智趣。所有言说。皆由自觉显示矣。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唯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龂。齿。和合出音声。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异。则妄想非因。不异。则说不显义。为出下文言说与第一义为异不异耳。不知妄想觉境界。虚伪不实。故言说可诠。第一义。自觉圣智所得。非言说所及。此不可同日语也。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复次大慧。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分列言说所说。穷尽言说境趣。显第一义非言说所及也。此言说。单指名句文身。所说谓言说显示。兼有妄想比知之相。所谓言说妄想觉境界。非真第一义也。第一义是圣乐处。言说所入。如以手指月。非指即月也。楞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应当见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明月故。明暗二相。无所了故。夫第一义。自觉圣智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指体月体。明暗了然。故曰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也。生灭动摇。即头胸八事。展转和合。谓此展转因缘不能显示第一义。指言说也。自他相。即指所说。谓所说自他之境。依妄想分别。如镜里华。无有实性。此为言说相也。故曰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真能入自心现量者。见外种种诸相。俱无自性。皆由言说妄想建立。若离言说妄想。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正当此时。唯可证知。不容有说。故但云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耳。言思绝处。圣乐所行。霾开日现。如子得母。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故终云当离言说妄想相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

    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不可说示。此甚深空空义也。生死空。涅槃空。所有自觉圣智实际之地。非愚夫能了。故凡圣教。皆言说自性。法如影响。方便指归耳。宗镜云。言说者。从觉观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别者。因意识生。是计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因不觉。教观随生。若无不觉之心。一切诸法。悉无自相可说。除方便门而为开示。究竟指归无言之道也。

    △五示如来藏自觉圣智离有无四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西域九十六种外道。皆由有无等四句。起六十二见网。宝性论云。空乱意菩萨。于此真空妙有。犹有三疑。一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菩萨尚然。矧愚外乎。大智度论偈云。有无二见灭无余。诸法实相佛所说。诸法实相。所谓自觉圣智所行也。泯绝无寄观曰。谓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此正行。是以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第一真实之义。准初地见道。亲得诸法实相。华严则指十住初心。明见佛性。与佛无别。所历之位。一位即一切位。行布圆融。纯以无功用道。任运至佛。入无边刹土。普现色身。皆不出自心所现差别也。四句。谓一句。异句。亦一亦异句。非一非异句。一。摄有常。异。摄无无常。此三皆有四句。我法亦有破四句义。涅槃论文云。存不为有。破声闻常执。亡不为无。破声闻断执。亡不为无。虽无而有。存不为有。虽有而无。此双破有无。显亦有亦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此破亦有亦无。显非有非无。总之互相破除。以显中道佛所行处也。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着妄想。

    不知自心现量。则举体为识。自然不知内外诸性所从。惑于目前。妄生分别。此四句之所由生也。习因。指种识。不知心量。即成习因。计着所固然耳。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

    上言诸见。起于迷自心量。而成种识。见有内外。生四邪见。此言现种相生。互相惑乱。于毕竟无。成究竟有也。

    如乾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此乃深明现前心色一切境界。皆唯识变。不得有无。所谓如幻不可思议。外道无智。惑为实有。徒益邪见尔。

    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已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此以梦中所见。比量易知。至于觉已忆念不舍。兼喻愚夫。明知诸法非有异因。内外法执。犹故不忘也。

    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世尊于此。深责外道恶见。建立自宗。诽谤正法。流布将来。自坏坏他。当堕地狱也。

    譬如翳目。见有垂发。谓众人言。汝等观此。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如是外道妄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