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正见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住娄东古兴福禅寺沙门 济时 述

    △二十五耳根。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此述教也。耳之受声。目之受色。众生之逐妄也。耳使见色。目使闻声。菩萨之巧观也。何以知之。目使闻声。则是无闻也。无闻要闻。耳使见色。则是无见也。无见要见。以无见之见而观世。以无闻之闻而观自。观自甚深。观世自在。此观自观他之法也。又观世之谓闻。观自之谓思。以不闻闻。以不见见之谓修。如是而修。如是而思。如是而闻。三即一。一即三。此自觉觉他之妙也。以上述古观音之教。师既如此。资莫不然。师资道同。古今一揆。是故总称之曰观世音。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前是总标。此是别释。初于下释闻慧。世人所闻是声。菩萨所闻是觉。故曰入流。闻既闻于觉。则非声相矣。故曰亡所。所相既亡。能相不起。故得心地寂然。动静不生矣。动静不生。则是闻慧。虽然。闻亦是病。何者。执闻是觉。闻即是所。执觉是闻。闻即是能。前之能所约外尘相说。以动静是耳家所随故。若外尘不随。心地自寂。故曰了然不生。后之能所。约内根相说。以觉闻是意家所缘故。若内根不缘。闻境自尽。故曰闻所闻尽。

    尽闻下二句释思慧。夫根不住于声。亦不住于闻。即是思慧。思慧即觉也。虽然。觉亦是病。何者。以觉遣闻。觉即是所。以觉住觉。觉即是能。此之能所。乃是理障。故须空之。故曰觉所觉空。

    空觉下二句释修慧。夫心不滞于闻。亦不滞于觉。即是修慧。修慧圆极是空。虽然。空亦是病。何者。以空遣觉。空即是所。以空遣空。空即是能。此之能所。乃是道障。故须灭之。故曰空所空灭。

    又生灭二句。结上三慧。谓初闻是生。闻尽是灭。觉所是生。觉空是灭。空所是生。空灭是灭。即此三慧。宛成生灭法。

    永嘉云。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此喻初闻也。又云如手自作拳。非是无拳手。此喻觉空也。后又云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为无手。以手安然故。此喻空灭也。今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至此方见此事本来如是。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此即不拳手也。大要此三慧。离亦不是。即亦不是。何以故。此三慧是路。由路以至于家。既到家已所作皆息。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实是见得无生法忍道理也。前文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入三摩地。得无生忍。是此义焉。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至)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忽然下正彰获证。此乘寂灭现前句来。所言超越者。菩萨证此寂灭妙心。超过世间心。超过出世间心。超过十法界。若圣若凡。若依若正。一一诸心。皆悉起过。故得十方圆明而无障碍。所言殊胜者。十方诸佛所证本觉。与夫兴慈拔苦。住自在者。不违越此寂灭心。故曰同一慈力。十方一切众生。轮回生死。与夫悲哀仰度而不得者。亦不违越此寂灭心。故曰同一悲仰。又菩萨观一切世间。皆是分别心。故成圣凡隔碍。若分别心断。得是无生灭智现前。于是法法皆明。又观一切众生。皆是生灭心。故成法界差别。若生灭心灭。得是无生灭心现前。故见法法皆如。以是知菩萨所证。唯一寂灭妙心而已。以此寂灭妙心。为法界之总。故得为殊胜也。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至)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此明妙用也。世尊下总标。言供养观音如来者。明法有本也。言如幻者。菩萨观世间境界如幻。观众生境界如幻。观佛境界如幻。言闻熏闻修者。以如幻力。熏此寂灭妙心。以如幻智。闻修金刚三昧。又闻者。即是对众生机感。故云闻也。盖上是明体。故言寂灭。今是明用。故言金刚。金刚者。不坏也。寂灭者。不生也。以不生不坏。故得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言三十二者。众生机感。不出斯类。非菩萨能应有限量尔。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至)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此别释也。跟慈力句来。初世尊下。释佛身。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者。乃是大乘之机也。此菩萨三摩观智开发。将登觉位。故曰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见得寂灭境界。是佛境界也。而为说法者。盖见得佛境界。自然兴起作用。不为三昧所缚。故曰令其解脱。

    次若诸有学下。释独觉。寂静妙明者。乃是独觉之机也。此人出无佛世。厌喧趋静。独悟性真。故曰胜解现圆。我现彼前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见得寂灭境界。是无为理也。而为说法者。见得无为理。自然深进而求妙悟。不为静境所缚。故曰令其解脱。

    三若诸有学下。释缘觉。断十二缘者。乃是缘觉之机也。此人观十二因缘。缘断而悟性真。故曰胜解现圆。于彼前现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而见寂灭境界。是无为理也。而为说法者。见得无为理。自然?进而求妙悟。不为理障所缚。故曰令其解脱。四若诸有学下。释声闻。得四谛空者。乃是声闻之机也。此人依佛道声。修苦集灭道而证真乘。故曰胜解现圆。于彼前现者。即是慈力也。以慈力见得寂灭境界。是偏空之理也。而为说法者。见得偏空回心向大。不为空法所缚。故曰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欲界有悟欲净者。乃是梵天之机也。此人初则少欲。次则不犯。后至清净绝欲。坐到四禅境界。以寂灭心现。见是色顶之极。于是遂脱欲界而生梵世也。

    下界有欲为天主者。乃是欲天之机也。此人既爱统天。则修上品十善法。而摄戒清净。以寂灭心现。见是地居之顶。于是遂超下界而成就帝释天也。

    欲界有欲身自在者。乃清升之机也。此人则修十善。兼坐未到定而游行十方。以寂灭心现。见是自在之用。于是遂超下天而成就自在天也。

    。又欲界有欲身自在者。亦是清升之机也。此人则修十善。兼坐未到定而飞行虚空。以寂灭心现。见得大自在之乐。于是遂超下天。而成就他化自在天也。言下天。即夜摩睹史也。夜摩此云时分。于五欲境。时时受乐故。睹史此云知足。于五欲境生知足故。问。所言自在者。何变何化耶。曰。初即第八识。变异熟果。随意所化作乐受想。故云自在也。次不乐自异熟果。变他境随意所化为乐受想。故云大自在也。问。他境他乐。何能为我乐耶。曰。即说他境。亦非别体。犹如水波。波相有异。水体元一。今虽取他境受触为乐。而体则无别也。问。然则何称自在耶。曰。譬如贫者无钱。所谋不遂。所作不成。或为他人驱迫。心多忧虑。不得自在。富者不然。所谋必遂。所作必成。心无忧虑。故得自在尔。大概此二天是异熟果现。以他世善业成熟故。然有二种。一者如多积钱。子孙现成享用。故得自在。二者亦多积钱。子孙更相称息为用。故得自在。是为有异也。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前是统上。此是摄下。统上显其境量。摄下彰其力用。所称天大将军者。即是彰其力用也。以一阴摄四阴。四各摄八。成三十二。与本统则是三十三矣。又天大将军。即帝释之亲臣也。下四天王天。乃是帝释之外辅也。居须弥之半。亦各摄二部。合为八部。东提头赖吒。此云持国。领二鬼。一揵闼婆。二富单那。南毗留勒叉。此云增长。领二鬼。一薜荔多。二鸠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广目。领二鬼。一毒龙。二毗舍阇。北毗沙门。此云多闻。领二鬼。一罗刹。二夜叉。此四王八部。总称护世者。又四王下。各有太子。即那咤之类。亦能辅政摄化。驱使鬼神。保护国界。已上从现佛身下。述出世四圣。从现梵王已去。述世间六凡。今先述天类者。以其机类相近故也。大抵述出世。则曰令其解脱。述世间。则曰令其成就。就者就其所见。成者成其所志。解者解其道。脱者脱其执。此圣凡之分也。又须知分起于众生。而寂灭道则一也。譬如清池之水。日照则明。月照亦明。星辰照之亦明。而菩萨所证寂灭道随类化应。亦犹然矣。虽现圣凡等身。而本体湛然不动尔。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然有四轮之别。以道化天下曰金轮。以德化天下曰银轮。以仁义服天下曰铜轮。以干戈定天下曰铁轮。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奋戈始定。又有边小之国。散粟之王。四夷君长。有德振民者。皆得称王也。

    长者。谓年耆德艾。事长于人。天台文句云。长者十德。一贵姓。二位高。三大富。四威重。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备。九上叹。十下归。有此十德。故称长者。居士者。在家学道之士也。其人或山巅。或水涯。隐居不仕。以名理自胜。以廉洁自高。虽未即脱于世间。而心实游于方外也。故称曰居士。

    宰官者。宰谓宰断。官是管摄。有天下之宰。有邦邑之宰。古有四岳十二牧。五官六官之列。皆典世诰。承流宣化者也。故谓之宰官。

    婆罗门。此云净行。世传道术为业。如天文地理阴阳图谶咒禁方书等法。罔不涉猎。世所谓一切术数之士。经中称梵志。即其人也。

    已上皆人伦之纪。民之秀杰者。而菩萨一一现身。岂有他哉。观世间气质厚薄虽殊。凡智虑所及。无非此个寂灭心成就之尔。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尸罗云戒。毗尼云律。比丘含义有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尼。女也。此出家二众也。优婆塞名近事男。优婆夷名近事女。此在家二众也。此四众同依戒住。而有不同。如在家二众。同受五戒。有满分者。有少分者。有终身受者。有一日一夜受者。以是多少不同。如出家二众。同受具足戒。比丘则具二百五十戒。尼则具三百四十八戒。以是增减有异。已上四众。菩萨得现身被机者。亦是寂灭心成就之也。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女主天子之后也。立六宫。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正后。体同天座。其次国君之妻曰君夫人。其次卿大夫之妻曰命妇。谓受命于后妃也。大家者。如后汉扶风曹世叔之妻。同郡班彪之女惠姬。数召入宫。皇后以下。皆师事之。号曰大家。又不坏男根。贞夫也。不求侵暴。贞女也。已上所言内政立身。与贞介持身。皆资寂灭心所成就也。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夜叉此云勇健。乾闼婆此云香阴。阿修罗此云非天。紧那罗此云疑神。摩呼罗伽此云大腹蟒神。有形即是色蕴。如下休咎精明等。无形无色蕴。如下空散消沉等。有想有四蕴。如下鬼神精灵等。无想无四蕴。如下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已上从天龙下即是八部。加人非人等。合是十部。但阙迦楼罗。此云金翅鸟。或译时失故。此等即是三界善恶诸法之总相也。若不乐本伦。舍其所执。亦得办道。是故菩萨现身以成就之尔。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至)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此结成也。妙净指寂灭心。妙力指金刚三昧。以金刚三昧。入诸国土而不坏己相。是名妙力也。以寂灭心现三十二应。而不杂己心。是名妙净也。问。菩萨与众生是一耶。是二耶。曰非一非二。只是个寂灭心。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故云非一。只是个金刚三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故云非二。譬如镜像。像有差殊。镜体不二。菩萨修此三昧亦然。其机类差殊。寂体不二。然究竟机类亦不差。何以故。总是寂灭心化现所成故尔。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至)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总标十四无畏也。跟悲仰句来。盖前来是慈。此下是悲。前来是应。此下是脱。慈故能应。悲故能脱。又无畏者。对有畏而言也。譬如私商过关。挟带有畏。菩萨入世无有挟带。故无畏。又如战士临阵。怯弱有畏。菩萨度生无有怯弱。故无畏。又如笼鸟受诸拘禁。心不得自在有畏。菩萨脱出声尘。身得自在。故无畏。总而言之。众生有四大见有畏。菩萨无四大见故无畏。众生着五受阴有畏。菩萨得五阴空故无畏。众生起贪等烦恼有畏。菩萨断贪等烦恼故无畏。众生无智慧有畏。菩萨具大智慧故无畏。此十四种无畏功德。乃是菩萨福备众生之法也。具见下文。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至)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音声是尘属地大。知见是识属火大。闻听是根属水大。妄想是生灭属风大。盖菩萨不观音而观观。苦自断灭。焉受尘壅哉。设对境不动。识自不生。火何能烧哉。设闻机杜绝。根自无用。水何能没哉。至若返闻闻性。生灭圆离。全是真觉。纵入鬼国。亦不能害矣。大抵鬼物无形。幻同风质。以真幻不相入。故不能为害。已上度四大见之法也。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至)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众生堕于色蕴。及诸受蕴。斫削真性。如刀断命。菩萨不尔。即有所闻。还闻自性。性既自闻。物不能害。是故刀断犹如割水吹光。性无摇动。刀断喻色蕴。割水吹光喻受蕴。众生堕于想蕴。覆蔽真性。如处幽暗。菩萨不尔。即有所闻。自性开明。明遍法界。是故药叉罗刹等目不能视。众生堕于行蕴。缠缚真性。如遭禁系。菩萨不尔。音性圆消。则内障清净。观听返入。则外累都捐。是故枷锁不能着。众生堕于识蕴。迁劫真性。如逢怨贼。菩萨不尔。灭音圆闻。则内无所待。遍生慈力。则外示天和。是故经过险路。贼不能劫。又五鬼即五欲之狞状也。药叉此云勇健。罗刹此云可畏。鸠槃茶魇魅鬼。毗舍遮啖精气鬼。富单那热病鬼。已上度五蕴之法也。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至)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众生贪欲成性。为色所劫。菩萨闻不随声。闻应闻性。故得远离贪欲。色所不动。众生忿恨成性。为瞋所劫。菩萨纯音遗尘。根与境一。故无能对所对。远离瞋恚众生昏钝成性。为痴暗所劫。菩萨声识消忘。觉明旋湛。故得法界身心皎然朗彻。远离痴暗。阿颠迦。此云无善心。性障即痴也。已上度三毒等烦恼之法也。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至)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融形复闻者。便是无我执也。苟无我执。何所不应。虽应亦无有分。故不坏世相。供养微尘诸佛。言供养诸佛者。便是显如来藏。是不空也。以不空故。即理即事。绍继法王。使种姓不断。令无子者而生智慧之男。以应其求也。六根圆通者。便是无法执也。苟无法执。何事不寂。虽寂亦非断灭。故不杂自相而含十方界。言含十方界者。便是显如来藏是空也。以空故。即事即理。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令无子者而生好相之女。以应其心也。又男者乾道任事之称。女者坤道柔应之谓。又表悲智。维摩云。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即此意焉。已上是菩萨悲智之法也。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至)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一须弥。一日月。为一世界。如是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百亿世界。总为一大千世界。如此有三千大千世界。是心之所化境者妄也。对妄显觉。觉还治妄。故称法王子。此大千世界有恒河沙数法王子。所说法门。敌观音一人。其福相等。且持观音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其福亦等。盖观音所证法门。不历尘劫。不动意识。闻处即觉。觉故即应。应处无迹。用处无偏。尘尘刹刹。无不含容。无不周遍。无不甚深。无不自在。是故观音法门。称为最胜者也。已上是菩萨声教之法也。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此结成也如文。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至)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此标四无量心也。无量心而云不思议者。正显无作妙力。用处无心尔。良由用处无心。故得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见者欢喜。求者得遂。若有心思议便是有碍。安得自在广应一切乎。此是总标。下是别释。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至)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首是一身之总。臂是一身之用。目是一身之照。又首是妙应。臂是妙力。目是妙观。广则八万四千法门。略则智定二法也。初由菩萨闻不随声。闻应闻心。若言其心俨是有迹。今虽闻心。亦不住着。故云妙也。妙又不可言。故云妙妙。在众生亦有是妙。但被见闻觉知分隔。故沦生死。菩萨不然。唯一清净宝觉。广应一切而不分。处处现身说法而不杂。是故得称为妙尔。此即菩萨慈心无量。救护众生之法也。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至)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现一一形者。谓不拘一境。有相则现。诵一一咒者。谓不拘一事。有患则救。是故其形其咒。充遍十方。微尘国土。目为施无畏者。由闻思二慧。故脱出六尘。纯是真心妙用。如声度垣。了无隔碍。以无隔碍故。众生之苦。即菩萨之苦。众生之悲。即菩萨之悲。总而言之。众生以苦恼为机。菩萨以悲哀为法。众生以怖畏为机。菩萨以无畏为法。大抵众生与菩萨。共为一命。既共其命。焉得不深哀而广济之耶。此即菩萨悲心无量。拔济众生之法也。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至)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前来初是闻慧。闻慧以妙有为法。次是思慧。思慧以妙心为法。今来是修慧。修慧以妙空为法。修习是妙空三昧。得妙圆通清净本根者。便是空智也。以空智游于世界。众生旷劫不得一见。设或见之。自然欢喜舍诸悭惜而求哀愍矣。此是菩萨喜心无量。利益一切之法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已上三慧。初则脱于根。次则脱于境。三则脱于识。此根境识一一脱出。得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曰我得佛心。证于究竟。佛心者。本法也。究竟者。本智也。以此本智。及以本法。运出自己家珍。供养十方诸佛。爰及六道众生。凡有所求。皆得遂愿。此是菩萨舍心无量。利益一切之法也。上来四无量心。一一皆从无心运出。故云不思议尔。此四不思议将来证我本法本智之妙用。非心意识境界。实实从细腻工夫处做来。岂苟然也哉。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至)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此结酬所问。圆照三昧。结寂灭现前句。缘心自在。结闻思修三慧句。又圆照即是寂照也。寂而常照。是一行三昧。照而常寂。是一相三昧。此一行一相三昧。便是法界圆通之门。便是实相境界。然此三昧不易到得。须假三慧之法。方能到得。盖三慧是路。由路以至于菩提。以至于三摩地位。偈云。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即此为证也。问。二十四圣所得。与观音所得。优劣何如。曰。实无优劣。但用心有异尔。如二十四圣所得。须到分别尽。分别岂非不是识蕴边事耶。观音不然。不涉思惟。不动心路。触处即证。证处即了。以是不同尔。又二十四圣所得。祇能自利。不堪接机。观音所得。实能入圣入凡。入真入俗。救水火之焚漂。济众生之渴乏。屠门酒肆。佛国魔宫。种种族类。种种音响。投之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较之他根。则不然者。盖他根性有遮蔽。有觉有不觉。有全有不全。惟耳根性无遮蔽。无在无不在。无觉无不觉。但不取诸蕴法。及以蕴我。自然得入无心三昧。得到圆通境界。是故观音一门最捷。娑婆称为施无畏者。良不虚矣。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至)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尔时下诸佛印成也。释迦从五体放光。十方微尘如来亦从五体放光。得交光相照者。同印观音所证之法不谬也。又显此法无凡无圣。三乘五性。有情无情。平等不二。问。若谓有情同觉则可。云何林木池沼亦演法音耶。曰。汝见林木池沼乎。汝若见。与汝说法竟。汝若不见。自尚不知。胡庸辨哉。且又不然。物物体真。谁云自他。头头是道。岂用亲疏。汝若回光返照。便同本得。何疑物之不演法音乎。是诸下被机蒙益。盖二十四圣。各有浅深不同。偏全不一。即有所得。还在故处。于是见山河是山河。见虚空是虚空。甚至此界不见彼界。此性不融彼性。故有高下。今入观音一门。得根尘消落。于是普获金刚三昧。悟平等一性。故不见山河大地。唯见十方国土。合成一界。一界者。一法也。一觉也。既悟是法是觉。焉有不忻所遇而兴起赞颂耶。梵呗。此翻赞颂。

    △四敕命选圆。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至)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前来二十五人所陈悟由。若是佛观一相平等。原无优劣。若是初学人观。便有难易。便有彼此。故须料拣情尽。方堪教授阿难。开示众生。成将来之规范。为通方入道之门也。故敕文殊选之。毕竟从何方便。得易成就耶。

    △五料拣圆通。

    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偈共六十行。初五行颂真妄之源。次二十四行颂诸圣法劣。三四行颂观音道胜。四三行半颂诸根对辨。五三行颂独辨本根。六二行颂正责当机。七十行一句颂告示阿难。八三行三句颂结劝修学。九五行一句颂选成覆旨。临义中释。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至)迟速不同伦。

    此五行颂真妄之源也。文殊承命。将欲选之。先提大义来说。大义谓妙觉明海。本来澄湛。本来灵妙。妙故无法不摄。湛故无物不照。虽照无心。虽摄无迹。无迹故称之为妙。无心故称之为湛。故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此真如随缘不变自在之理也。即前文云。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是已。奈何众生不了。涉境生心。境即所也。所立则照亡。心生则性隐。性隐则迷妄流转。照亡则全体不觉。以迷妄不觉。故成虚空。依空故有世界。故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有世界。又三世迁流。流不出于境。境囿想澄。故成国土。空顽无觉。即觉是妄。以妄知妄觉。故有众生。故曰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真如不变随缘生灭之相也。即前文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已。大抵世界国土众生。皆依空有。空生觉中。犹如沤泡相似。沤灭是无。而空性亦无。况复三有众生在空中耶。明知是无性。故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三有者。总指三界而言也。若以肉眼观之。此三界众生。宛然是有。若以慧眼观之。此三有众生。实同一觉。觉则更无余事矣。是故体究斯道。须要求一妙悟。悟了事同一家。然悟有多门。譬如人到长安。有南来者。有北来者。有东西而来者。不止一途而进。学此道者亦然。盖虽是个一相一理法门。然或拈一法。或就一事。或以一机一境。亦不止一途而进。总以到为期。故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虽然有顿渐不同。何者。此事在佛地观之。一一平等。逆顺皆可。逆则不由前尘所起知见。顺则寄根发明触处即了。无往弗是。故曰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若在初机。则有迟速。迟则二十四圣所修者是。速则观音一门者是。虽则迟速不同。统而论之。无非方便。故曰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至)云何获圆通。

    此六行颂拣六尘之法也。初拣沙陀。观色尘而悟者。以色尘作观。虽极精了。亦不能彻。何者。色性是暗。觉体是明。明暗不相参。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次拣陈那。观声尘而悟者。以声尘作观。声有限量。不能遍含一切。何者。义海无涯。名言不及。言义既不及。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三拣香严。观香尘而悟者。以香尘作观。不恒其觉。何者。香以根尘相合则觉。离则不觉。离合不等。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四拣药王药上。观味尘而悟者。以味尘作观。亦非恒一。何者。味以尝时则有。不尝则无。其性不常。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五拣?陀。观触尘而悟者。以触尘作观。性非所定。何者。有触则明。无触则不明。所性不恒。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其六拣迦叶。观法尘而悟者。以法尘作观。能所非遍。何者。虽灭诸漏。犹守内尘。内尘是空。空亦是所。有能有所。觉何能圆。法何能通乎。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至)云何获圆通。

    此五行颂拣六入之法也。一那律以失眼故。乃旋见循元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眼入旋见为观。所性不一。何者。所见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四维尚阙一半。有明有暗。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阙义解见前文。入取回光返照之义。旋见循元。即返照也。二槃特。以愚钝故作数息观。乃返息循空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鼻息循空为观。支离不成。何者。鼻息出入。各自一偏而无交气。中尚无交。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交气即是出入之中。与性无交涉也。三憍梵。有牛呞病。乃还味旋知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舌入觉了为观。亦非通论。何者。舌入非是无端。必因味有。味亡知无。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四婆蹉。因毒伤足。乃摄念遗身而悟圆通者。今拣云。若以身入有觉为观。亦是非真。何者。身是能觉。触是所觉。能所涯量。难以冥会。既非冥会。觉何能圆。性何能通耶。涯量者。即边量也。五善吉。以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