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间真快,不觉又是一年!我们想想过去,望望将来,难免都有一番感触。这个感触大约偏向于坏的方面多,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不,过去的许多年中,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内有军阀之专横,外受列强的侵略,稍有一点知识而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任何一个都要疾首痛心的。

    在这一年中,没有一件可以令人满意的事情。在政治方面,不用说,是糟不堪言;就是在科学文学方面,也无什么进步。关于政治,科学……自有人做统计来收束,我现在可以不必多说话。但是我们对文学更有兴趣的人们,少不得要说一说文学界中的成绩。我要声明,我这一篇文章不能算为正式的论文,只可做为一篇无系统的谈话,时间匆促,编辑先生向我要文章,我就勉强做了这一篇。本来我老早就想献一献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界贡献点意见,可是因为事务太忙,总没得闲空。现在新年到了,借这个机会略说几句,或者能引起大家对于文学界的反省也未可知。

    照理说,中国现代的社会应当产生几个反抗的,伟大的,革命的文学家,但是,在实际上,这样的文学家,我们找不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不幸,很可惜的事情。一般不明了文学意义的人们,不明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人们,以为文学家无足重轻,有也可以,没有也不要紧,值不得什么尊重。其实这种见解是大谬而特谬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文学家在消极方面表现社会的生活,在积极方面可以鼓动,提高,奋兴社会的情趣。如拜伦在十九世纪高呼反抗,自由。我们在这一种高呼中,可以看出当时英国社会生活或者全欧洲社会生活之如何黑暗;在别一方面,拜伦的高呼的确惊醒不少漫漫的迷梦。我们倘若说到人类文化史来,不得不把拜伦看得重重的。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中国现代的社会再黑暗没有了,所谓一般的民众受两重的压迫——军阀和帝国主义,再进一层说所谓一般劳苦的群众们之受压迫,更不可以想象。在这一种黑暗状态下,倘若我们听见几个文学家的反抗声,倘若我们听见几个文学家的革命之歌,则我们将引以为荣幸,因为文学家是代表社会的情绪的(我始终是这样的主张),并且文学家负有鼓动社会的情绪之职任,我们听见了文学家的高呼狂喊,可以证明社会的情绪不是死的,并且有奋兴的希望。

    但是我们在现代的中国社会找不出几个(就是一个也好!)反抗的,伟大的,革命的文学家。这是什么原故呢?中国的社会的情绪死了不成?或者中华民族没有产生伟大文学家的命运。这我却不相信了。中华民族一定要产生几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要产生几个能够代表民族性,能够代表民族解放运动的精神的文学家!不过这样的文学家,我们现在找不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件很不幸,很可惜的事情(或者有人说这事无关轻重!)

    但是,革命的文学家虽然没有,而市侩派的文学家,我们却可以找得出来几个。注意!此地所说的“市侩”两个字并不是骂人的名词,不过就作者的人生观及其所描写,所醉心的生活上看来,终规定那一个文学家是市侩派的文学家,那一个不是市侩派的文学家。

    自从文学革命以来,所谓写实主义一名词,漫溢于谈文学者的口里。我们以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当然,不反对写实主义,并且以为写实主义可以救中国文学内容空虚的毛病。不过我们莫要以为凡是写实的都是好文学,都是为我们所需要的文学。中国现在市侩派的小说家的一些作品,不能不说不近于写实主义,但是这些作品有价值吗?不是!叶绍钧可以说是市侩派的小说家之代表,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写实的,但是作者本身是市侩,——市侩的人生观我们现在不需要,我们并且永远的要反对。他们所描写的不过是“祖母之心”,他们的主人翁不过是市侩,他们所熟悉的不过是市侩的生活。你要说他们硬罢,他们也不硬;你要说他们软罢,他们也不软;他们的人生观就是不硬不软的皮条。

    凡是市侩没有不近视眼的,他们或者也感觉到社会不平等,但总看不到不平等之原因在那里;他们也或者说几句半疼不痒的话,但总不能把头抬高一些,眼放开些。激烈话,他们是不会说的!革命是要教市侩望着生怕啊!

    市侩本来没有一定的人生观,我读了《冬夜》一两遍,总不明白作者的人生观如何,作者对于社会的态度是怎样(读者恕我,《西还》我还未读过,或者作者的思想变了)。作者自己的愿望如何。这真是怪事!一部偌大的诗集,而不能给读者明了作者的人格。这是什么创作品?不是从心坎里吐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