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印刷所开业纪念文集————爱·伊·古别尔————大斋节期间沃耶伊科夫家的晚会————朗读《疯人院》————沃耶伊科夫寄给我的一期《俄国荣军报》————克雷洛夫文学活动五十周年庆典————谢·尼·格林卡————弗·费·奥陀耶夫斯基公爵举办的上流社会星期六文学聚会————《俄罗斯民间传说》的出版人萨哈罗夫————亚金甫神父————奥陀耶夫斯基对青年文学家的态度————谢·亚·索博列夫斯基————普希金逝世及其文稿的清理————克拉耶夫斯基的名字同维亚泽姆斯基、茹科夫斯基和普列特尼奥夫的名字并列在《现代人》封套上

    出席沃耶伊科夫为印刷所开业举行的午宴的人答应每人撰文一篇,作为对新印刷所的赠礼;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弗拉季斯拉夫列夫的倡议。假如所有的人都遵守这个诺言,那么用这些赠稿可以编一本一百印张的厚书。沃耶伊科夫对这一设想很感兴趣,然而令他惋惜的是未能如愿以偿:只有十至十五名热衷于发表作品的青年文学家(我自然也包括在内)向他献上一些粗俗的短诗和短篇小说,编出了一本拙劣的、薄薄的小书 1 。出书之前沃耶伊科夫登了一则极为有趣的广告,像茶叶广告一样饰以中国式的花边。他在广告上给文集中的每篇文章都安了标题,并对每一位作者都写了简短而又极为可笑的评语。我只记得其中的两条————对我和古别尔 2 的评语。他在我那篇短篇小说的标题下面写道:“伊·伊·巴纳耶夫的作品,他曾著有中篇小说《她将会幸福》 3 ,在其中首次描绘了一位真正的俄罗斯妇女 。”他在宣布几首诗的作者为古别尔时又补了一句:“就是那位挺身出战并战胜了德国巨人歌德的爱·伊·古别尔。 ”其他评语也都与此相仿 4 。

    这里应当顺便提一笔,古别尔在此之前不久作为《浮士德》的译者出现在文坛上,影响颇大。

    这个译本的片段发表之前人们即已议论纷纷,说他的译本是译作的典范,说别人翻译《浮士德》一书不可能译得比他更加忠实、更富有诗意了。好像古别尔先带看自己译稿的一些片段去找普希金,普希金对某些片段做了修改。 5 这一点是后来才知道的。古别尔起先经常出席克拉耶夫斯基先生的晨间文学聚会,其后又开始同布留洛夫、格林卡及库科尔尼克密切交往……关于古别尔我在后文还会讲到……

    沃耶伊科夫的广告使所有的人捧腹大笑。这则广告是否出于真心,或者是一种沃耶伊科夫很爱开的刻毒的玩笑,只有天知道。沃耶伊科夫作为一个批评家一向极为鄙俗,毫不费事就能一本正经地写出这种评语来。

    他曾在《俄国荣军报文学副刊》上撰文攻击纳杰日金、别林斯基等人,文章的措辞平淡无味,他像个落伍的老者,恶狠狠地想跟人顶嘴,却又软弱无力。

    作为期刊撰稿人的沃耶伊科夫似乎和《疯人院》的作者毫无共同之处,就像他有时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一样,他写《疯人院》一针见血,聪明而又刻毒。

    有一次在弗拉季斯拉夫列夫家的晚会上谈及《疯人院》,弗拉季斯拉夫列夫问他:

    “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您的《疯人院》写得一针见血,请问您用的那些词语是哪儿找来的呢?”

    沃耶伊科夫微微一笑,他那对油汪汪的小眼发亮了。

    “这些词语我得来不容易,”他拖着长长的鼻腔答道,“老兄,几年来我一直把愤恨积在心里,一旦积得太多了,它就自然而然地漫溢出来。”

    弗拉季斯拉夫列夫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格列奇的油画像。

    克拉耶夫斯基问弗拉季斯拉夫列夫,干吗要在自己房里挂上这幅画像,难道他就那么尊重这幅画稿不成?

    “噢,安德烈·亚历山大罗维奇,”沃耶伊科夫操着难听的鼻音说,“您别管他,让他上绞架之前先在钉子上挂一挂也好嘛!”

    有一天沃耶伊科夫邀我上他那儿去参加晩会,那是在大斋节期间,他当时住在六铺街附近一间单独的小木屋里。出席这次晚会的有:茹科夫斯基、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克拉耶夫斯基先生、弗拉季斯拉夫列夫、格列比奥恩卡,还有其他一些文学家。

    沃耶伊科夫对客人们十分殷勤,竭力满足每个人的自尊心。

    维亚泽姆斯基要求他读一读自己的《疯人院》,而且务必一字不漏地朗读全文。

    “你大概连我也写进去了,不是吗?”维亚泽姆斯基说,“每一篇都读一读。我保证不会生你的气,其他几位大概也不会生气。”

    “你这是怎么啦,公爵?”沃耶伊科夫叫了起来,“这话从哪儿说起呀?我向你发誓,我可是一句话都没有写你。我是那么热爱你,那么敬重你!……上帝啊,这怎么可能!”

    “可你大概也热爱和敬重茹科夫斯基的,”维亚泽姆斯基反驳他说,“但茹科夫斯基却落进了《疯人院》。”

    茹科夫斯基微笑不语。

    沃耶伊科夫窘住了。

    “这都是过去……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开口说,“我现在感到后悔啦……我触犯他这样的人(沃耶伊科夫指了指茹科夫斯基),这太卑鄙下贱,对这种行为本人郑重悔罪认错……”

    “唔,得啦,得啦,”茹科夫斯基答道,“你去把你的《疯人院》拿来读给我们听听,什么都不要隐瞒……”

    所有人都缠住沃耶伊科夫不放,他出去拿了一本笔记本,马上又回来了。

    “实在不值一读,”他说,“你们全都知道了,没什么新东西。”

    “不,请读吧,读吧!”大家异口同声喊道……

    “诸位一定要我读,那我只好从命————别无他法。”

    沃耶伊科夫勉强翻开了笔记本……

    “诸位!”维亚泽姆斯基说道,“他准会有意漏掉一些,换个人读吧……你把笔记本给我们中的哪一位。”

    沃耶伊科夫赌咒发誓,说没有什么好漏掉的,因为没有什么新东西————然而笔记本还是转到格列比奥恩卡手上,他读了起来。

    在朗读过程中沃耶伊科夫站在格列比奥恩卡椅子后面,一再打断朗读,一个劲地说:

    “你们看,我该没撒谎吧?这里面没什么新东西……真的不值一读……”

    “别作声!别说了!”茹科夫斯基伸出一个指头警告他。

    新东西倒确实是没有,只有四首诗维亚泽姆斯基和茹科夫斯基以前没有见过,那是骂卡尔戈夫的,极尽侮辱中伤之能事。

    “对不对,公爵,”读完之后,沃耶伊科夫对维亚泽姆斯基叫道,“我可没撒谎,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你。哪怕只写过一行伤害你的话,我都会把我的手砍掉……我可以向你发誓!”

    这次晚会以一顿素餐结束。整个晚餐期间沃耶伊科夫一再道歉,抱歉他只能用素食款待客人。

    “真遗憾,”他说,“我接待贵客是在大斋期间……那么,就请诸位多多包涵吧————我是恪守基督徒的义务的,整个大斋期间我从来不吃荤食。”

    送我们出来时,沃耶伊科夫对每个人都说:

    “感谢您赏脸给我这个老头子,没有嫌弃我的邀请,我对这一点感触很深。您的光临确实令我不胜愉快。今天的晚会我将永志不忘。”————如此等等。

    所有的文学家中,沃耶伊科夫最恨的是先科夫斯基、格列奇和布尔加林,他总是找机会得意扬扬地当众闹得他们不痛快,并以此为乐。

    在庆祝克雷洛夫从事文学活动五十周年时他就得到了这样一次机会。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为克雷洛夫从事文学活动五十周年举行庆典的念头是在奥陀耶夫斯基公爵家举办的晩会上产生的。人们向乌瓦罗夫伯爵报告了这一想法,后者作为教育部长便着手呈请皇上批准举行这一文学庆典。先科夫斯基、格列奇和布尔加林仅因这一庆典是由奥陀耶夫斯基和维亚泽姆斯基首先发起的而仇视他们,并拒绝参加庆祝会,但当庆祝会得到皇上赞同、具有了官方性质时,他们又开始为自己张罗入场券————此时入场券已全部发完,因此他们未能参加庆典。

    沃耶伊科夫趁此机会在《俄国荣军报》上发表文章说,不愿参加为我国著名的寓言作家举行的庆祝活动的只有先科夫斯基、格列奇和布尔加林。

    由于这一无辜却又乖常的举动,沃耶伊科夫蹲了三天禁闭。最高当局觉得他这样做过于放肆。

    沃耶伊科夫颇以自己的壮举为荣(不错!当时连这也算是一种壮举!),他把载有他的文章的那一期《俄国荣军报》寄给所有的朋友,也包括我在内。

    我至今保存着这张报纸。

    沃耶伊科夫在报纸上方亲手用铅笔写道:

    伊·伊·巴纳耶夫老弟惠存 亚·沃耶伊科夫赠

    沃耶伊科夫获释后,对我详细讲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最后补充说道:

    “即使事先警告我为这事儿不是蹲三天,而是得蹲三年禁闭,我还是会发表这篇文章,心甘情愿地坐上三年牢,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这些先生当众亮相,当众羞辱他们……”

    克雷洛夫的五十周年庆典在恩格尔哈特 6 府邸的大厅里举行,那里现在是俄罗斯商店 。我在上文已经提及,庆祝会已完全具有官方性质,午宴开始前乌瓦罗夫把一枚星形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别在这位寓言作家胸前,并言简意赅地祝贺他荣膺皇上的这一恩典。

    午宴时有几个人致辞:茹科夫斯基和奥陀耶夫斯基公爵代表年轻一代文学家讲话,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则朗诵了他那首著名的献诗《致克雷洛夫老爷子》。大厅的上层敞廊上站着许多好奇的上流社会女士,克雷洛夫显得深受感动。

    午宴快要结束时,所有致辞的人讲完,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格林卡 7 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身穿蓝色燕尾服,饰以青铜色纽扣,钮孔里别一枚很大的弗拉基米尔勋章,坎肩外面罩一件胸衣,裤腿则扎进长筒皮靴里。他两眼的神情有些异样,神色庄重地向筵席中央走去,那里坐着克雷洛夫,他的右边是国民教育部长,左边是茹科夫斯基。奥陀耶夫斯基公爵和普列特尼奥夫坐在克雷洛夫对面,挨近他们身边就座的有克拉耶夫斯基,为了获取声望,他开始密切靠拢普希金的朋友们,因而日益引人注目。

    谢·尼·格林卡停步伫立,面向克雷洛夫。他扬起一只手,发表了热情的演说;话虽不长,却有些语无伦次,所有的人都向他投去讥讽的眼光。然后他向克雷洛夫探过身去,克雷洛夫拥抱并亲吻了他。

    当大家为克雷洛夫的健康干杯时,大厅里的气氛极为热烈,上层敞廊上的女士们一面欢呼,一面挥舞手帕,敞廊上好像还扔下几束鲜花…… 8

    克雷洛夫有时出席奥陀耶夫斯基公爵的星期六聚会,我就是在那里第一次见到这位我国著名的寓言作家的。他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魅力,尽管身体肥胖,但看上去仍是一个很有活力的老人。总的说来,他心境愉快时很善于讲故事,他常常带着一种温和的幽默感讲述种种令人开心的往事,表明他是怎样疏忽大意、漫不经心。比如有一次,他在巴甫洛夫斯克觐见玛丽娅·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9 时俯下身子,本想吻皇后的手,没想到却对着她的手打了一个喷嚏;再如有一次,一位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带来给他,请他提提意见,克雷洛夫欣然同意读一读这部作品,但却拖了一年多,那位作者终于忍不住,一天早晨来到他的卧室,看见克雷洛夫正在睡觉,而自己的作品却漂浮在床边一件器皿的水面上;还有一次,克雷洛夫把穿在身上的坎肩丢失了,等等。这些逸闻趣事几乎尽人皆知。

    不论哪一次,只要克雷洛夫在奥陀耶夫斯基家里,晚餐时准会有一盘他极爱吃的酸奶油乳猪,并在他面前还放着一瓶克瓦斯。

    经常出席奥陀耶夫斯基家晚会的还有普希金,年轻的文学家们往往怀着虔敬的心情远远地望着他,因为他总是坐在上流社会的人和女士们中间;常客中还有维亚泽姆斯基公爵,他通常到得很晚。

    人们都知道,奥陀耶夫斯基希望通过自己的晚会使上流社会接近俄国文学界,但这一愿望却未能实现。我在谈及别林斯基时已经暗示过这一点 10 。

    当时我们大多数所谓“上流社会的人”的特点是精神极端空虚,缺乏任何教养,因为不论是操着法语夸夸其谈,在某种程度上照搬一些庸俗的欧洲纨绔生活的皮毛还是阅读保罗·德·柯克 11 的小说,都算不上是什么教养。例外的人不多,其中包括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维耶尔戈尔斯基伯爵 12 ,此人具有敏感的艺术气质,在上流社会中是个博学多识之辈。其他人不论对祖国文学的发展还是什么人的利益一点都不闻不问,也无法参与其事,他们只是从普希金及属于他们那个社会的其他一些人那儿才知道有俄国文学存在。他们以为整个俄国文学不过是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家里从小就要他们读他的寓言)、普希金、奥陀耶夫斯基公爵、维亚泽姆斯基公爵和索洛古勃伯爵,后者当时正在给自己上流社会的朋友们朗读自己尚未发表的作品《谢廖沙》 13 。要想在上流社会获得文学声望,就必须进入历史学家的遗孀卡拉姆津夫人 14 的沙龙。那是给文学天才“颁发证书”。这是一个经过严格筛选的真正的上流社会文学沙龙,这个沙龙的雷卡米埃 15 是索·尼·卡拉姆津娜 16 ,我国所有著名的诗人都义不容辞地为她写献诗。

    因此,等级观念、贵族观念也被引进了“语言的共和国”。贵族文学家表现出一种令人难以接近的高傲情绪,远离了其他同行作家,偶尔同他们打打交道,也要摆出自高自大的庇护人的架子。诚然,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普希金对所有的人都十分亲切客气,但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也许正是根深蒂固的贵族习气的一种特征。据说有些上层人士把他看成是文学家,而不是汉尼拔 17 的后裔,这使他气得发狂,在汉尼拔面前

    ……一大群军舰突然钻出水面,

    纳瓦林港终于首次攻陷! 18

    奥陀耶夫斯基公爵则相反,对每一个文学家和学者他都诚恳亲切地接待,对所有初登文坛的人他都伸出友谊之手,不论其地位、身份如何。

    奥陀耶夫斯基希望团结一切力量,使所有的人互相亲近,因此对所有的文学家都亲热地敞开大门。他想让他那些上流社会的朋友们看一看,除了经常造访卡拉姆津娜沙龙的那些出类拔萃之辈以外,在俄国还有整整一个阶层从事文学活动的人。在所有贵族出身的文学家中,只有他一人不以文学家的称号为耻,不怕公开混迹于成群的文学家之间;他对文学怀有一种堂吉诃德式的热情,并为此忍耐了上流社会朋友们的种种嘲讽,那些人跟文学毫无关系,也根本不愿接近不属于自己圈子的人……上流社会的人在奥陀耶夫斯基家的晩会上通常围在女主人身边,而文学家们则把主人那间摆满各种台桌、堆满书籍的窄小的书房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不敢往沙龙里看上一眼……在这个沙龙和书房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然而文学家们要想进入他们心向神往的那间书房,就必须穿过这个要命的沙龙————这对他们来说真像受刑一样。他们局促不安地向女主人躬身致意,不知为什么感到战栗、畏缩,在一副副长柄眼镜的注视下,在种种令人不快的目光和微笑的伴送下,屏住气息急急忙忙向书房走去。

    令上流社会的女士和先生们特别注目的是《俄罗斯民间传说》的出版人伊·彼·萨哈罗夫 19 ,他出席奥陀耶夫斯基家的晚会时总是穿一件豌豆色长襟礼服。不过萨哈罗夫是个城府很深的俄罗斯人,他总是从他那对淡黄色的浓眉下抬起双眼,狡黠地东张西望,毫不在乎投射到他身上的目光和他引起的嗤笑。更有甚者,他去奥陀耶夫斯基家出席晚会时仿佛是有意套上他那件引人发笑的常礼服的。

    “就让他们瞪大眼睛看我好了,”他说,“我可不在乎,他们吓不倒我。”

    其时萨哈罗夫那本书(《俄罗斯民间传说》)刚刚问世,在文学界引起了普遍注意。萨哈罗夫借助这本书同所有的文学家迅速建立了亲密关系,并开始特别留意结识报刊撰稿人。他经常在克拉耶夫斯基先生家中露面。

    除萨哈罗夫以外,吸引奥陀耶夫斯基公爵家那些上流社会宾客好奇心的还有偶尔在星期六聚会上露面的亚金甫神父 20 。他到了奥陀耶夫斯基的书房以后通常脱掉外衣,只穿一件如同特种中学常礼服的长内衣,然后开始大谈其在中国的见闻,把中国的一切吹得天花乱坠。

    他长期居留中国,受这个国家的影响很深,连外貌也有点像个中国人了:他的眼睛似乎已经缩小,而且向上抬起。

    亚金甫神父一谈起中国,公爵夫人沙龙里许多上流社会的先生便来听他讲话。

    有一次,一个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打断他的话,问道:

    “怎么样,中国的女人漂亮吗?”

    亚金甫神父好奇地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然后回过头去,冷冷地答道:

    “不,男孩子更漂亮。”

    有一天亚金甫神父又鼓吹说,中国的医术已经极臻完善,许多严重的疾病令欧洲的医生们束手无策,但在中国治疗起来却十分容易,而且药到病除。

    “您举例说说,哪些病呢?”奥陀耶夫斯基公爵夫人问道。

    “比如说赤痢吧,就是这样。”亚金甫答道。

    当我初次去奥陀耶夫斯基家时,他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那富有魅力、讨人喜欢的外表,他谈论种种问题时的深沉的语调,他作为一个操心大事的人的那种不安的动作,他经常露出的沉思的脸神————这一切都无法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这种独特的环境:书房里摆满了式样奇特,安着格柜和神秘的抽屉、凹格的台桌;墙上、桌上、沙发上、地板上、窗台上到处都是书,而且是用古老的羊皮纸装帧,背后还有手写的标签;一幅蓄着长发、系着红色领带的贝多芬画像;各种颅骨和一些外形奇异的小玻璃瓶和曲颈化学瓶。就连奥陀耶夫斯基身上的服装也令我十分惊讶:头戴黑色尖顶丝帽,身穿同一质料、长及后跟的常礼服,使他看上去像中世纪的某个星相家或炼丹术士。

    当他开始跟我谈话时,我内心感到一阵激烈的颤动。奥陀耶夫斯基在我上文提及的我的朋友季林脑子里产生的印象也完全一样。

    “我一个劲儿地受到这个人的吸引,”季林不止一次对我说,“他是那样招人喜欢!可是每当他跟我谈话,我又突然感到畏缩,内心一阵阵战栗,舌头也不听使唤了……这使我非常苦恼,他肯定认为我是个大笨蛋!”

    季林直至进坟墓时对奥陀耶夫斯基仍然怀着这种幼稚的畏怯之情。

    我的这种畏怯之情很快就消失了。

    我曾有不止一次的机会确信,跳动在这件神秘的星相家式服装里面的是一颗最朴实、最坦率、最纯洁的心,所有这些令初涉世事的人感到畏惧的学者的点缀品其实一点也不可怕。

    这个人曾以其渊博的知识使我和季林感到战栗,但他却常把心灵最为空虚的人看成严肃认真的人,把最为鄙俗的招摇撞骗之徒当成学者,信任和抬举他们,为他们奔走说项,而到后来,当他们暴露出忘恩负义和不学无术的面目时,他便伤心地摇摇头,说道:“唉,有什么办法呢!我看错人了……”————然而过了一天,他又再次陷入同样的错误。

    我很少见到有人比奥陀耶夫斯基更加宽厚和轻信。谁也不会比他更容易看错人,自然谁也不会比他更容易受骗————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幻想小说作家,他直到现在仍然用幻想的观点看待一切。他对人类进步的设想是:一千年以后,人们建造宫殿将不用大理石和砖瓦,而用玻璃(参见他的一部小说) 21 。

    谁也不会像奥陀耶夫斯基那样严肃认真地看待最无聊的事物,谁也不会像他那样去沉思那些不仅不值得认真思索,而且不值得放在眼里的东西。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弱点:在一切方面都要标新立异。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像奥陀耶夫斯基那样,连做菜也要异想天开:炖母鸡开始时要用接骨木或母菊;调味汁要放在曲颈化学瓶里蒸馏,其混合的成分则闻所未闻;不论是煮是煎,是盐腌还是醋渍,一切他都要采用科学方法。

    在昔日那些年代里,我们常常是在奥陀耶夫斯基家里度过除夕之夜,而且过得非常愉快。有一次,我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了,只记得在他家里聚集的人比通常更多,其中包括谢·亚·索博列夫斯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