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帝国海军航空兵在马里亚纳进化成了火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林未雄少将认为当然要进行攻击,立即从千代田上起飞了攻击队,接着瑞凤,千岁也准备起飞。

    在岩国进行了二航战飞行员的编成工作,但基本上都是刚刚结束训练机的飞行,开始实用机飞行的人员,甚至都不能在母舰上降落。着舰训练在岩国沿海海面进行,我首先进行着舰示范,然后后续机照样进行,但是失败了,横向滑过了从舷测掉进了海里。因为彗星下沉很快,所以着舰失败就是死亡。(注,九九舰爆重3,650公斤,最大时速389公里,而彗星重3,835公斤,最大时速589公里)亚号作战准备的命令下达就是在这种训练还很不充分的状态下。隼鹰在5月下旬离开濑户内海前往塔维塔维岛,这时候隼鹰搭载的彗星是一个中队架,加上两架备用机一共11架。

    因为光线的发射和接受有两个透镜,所以这种信管看起来像长了一对眼睛,“有眼信管”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小泽不撤离战场的唯一可能结果就是斯普鲁恩斯不会再受到责备,因为战斗再延长下去日本舰队没有能够继续存在的理由。

    所以以小角度俯冲了下去,当然对准的是敌人航母。降到了400米,投下了炸弹赶快撤离战场,这时我方飞机只有三架了,其余全部被敌人战斗机打掉了。我想这次攻击中我命中了两颗炸弹,但是我机的俯冲角度可能都不到度,再考虑到风向因素,就是命中也没什么威力,击中甲板也就是瘪下去一个坑的程度。

    阿部善次就是一只这样的从老鸟进化来的火鸡。

    当然有点小问题。第一批起飞从大凤号航空母舰起飞的最后一架彗星舰爆在08:10离舰后一个俯冲向海面上栽了下去,飞行员小松咲雄兵曹长等两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大凤上目睹的人们都以为这是一起事故,飞行员并不是菜鸟这件事让他们觉得有点感叹:“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这是一句日本谚语,表示再老练的老手也有失手的时候。但是马上大家就知道了这次不是失手,因为立即在彗星机坠落的方向传来一声巨响:一枚鱼雷击中了大凤。

    小泽长官的想法本来可能不错,如果在敌人无法发动攻击的距离之外抢先发动攻击,己方处于安全位置,敌人就只能被动挨打。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敌人发动进攻的距离之外发动的进攻是否能够打击得到敌人?

    1943年左右的美国雷达已经全面配备了PPI(Plan position indicator,平面位置显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用圆形扫描来直观地表示360度范围内的目标,而日本的雷达还是最原始的示波器,只有非常老练的雷达手才能从那些混乱的波形中找到所需要的目标回波。从击落的B-29飞机上日本人知道了美军在雷达上使用这种PPI显示器,但当时的日本无法仿制,一直到战争结束,日本人还在使用着不知所云的示波管。本身就是这么个不可靠,不知道的雷达,工作起来还没有稳定性,今天好不容易调试的差不多,明天一开机又不知道成了什么状态,反正不管怎么样,那个电探就是铁了心不给人用的,那些铁炮屋的舰长们怎么会喜欢这个东西呢?

    炮弹没有信管是不会爆炸的,没有了信管的炮弹就只是一个铁疙瘩,一般信管都是接触式信管,碰到目标以后才起爆。而高射炮炮弹如果没有直接击中目标飞机的话,那就是要落回地上或者海面才能碰到什么东西了,这样非常危险,因此高射炮弹信管都预先设定好发射以后自爆的时间,到时候就是没有击中目标也在空中爆炸。VT信管的古怪之处就是他的起爆不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而是智能式地自己寻找最合适的起爆时间。

    大凤是日本海军最新的航空母舰,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吸取了从中途岛作战以来的无数经验教训,尤其是注重了抗弹力,表面飞行甲板全部采用了75mm厚的高强度钢板,即使是500公斤的航空炸弹直接炸上去也不会造成损害,因此大凤号航母被日本海军称为“不沉的航母”所以一枚鱼雷对大凤不会有什么威胁,弹孔被迅速地堵上了,轮机没有任何问题,船速还是保持在32节的最高速度上,飞机还是在照样起落,仅仅是这枚鱼雷造成了燃料箱轻微龟裂,气化了的汽油通过裂缝在向外渗漏,现在轮机部门在想法子堵,舰长菊池朝三大佐就只是下达了“小心操作,杜绝一切火源”的指示。

    马里亚纳海战中美国直到最后才找到日本舰队所在,在第一机动舰队的飞机起飞的时候,美国人确实是像小泽治三郎所判断的那样不知道日本人在哪儿,在干什么。可是这有什么用处吗?

    和胡打乱冲的哈尔西不同,斯普鲁恩斯是十分谨慎的,应该说马里亚纳海战中斯普鲁恩斯的表现十分保守以至于马里亚纳海战以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航空兵司令部有人辛辣地说:“不是航空专家的人指挥航母舰队的结果就是这样”这是指斯普鲁恩斯一直在防守而没有主动发动进攻。

    日本穷,海军的水兵也好,飞行员也好都是“一值制”就是说只有一班人马,累死也得干下去。曾经也是由精英飞行员所组成的关东军飞行集团也就是因为这个“一值制”的原因而在诺门罕被苏联人全歼,但日本人似乎不知道这是个教训。

    但是有眼信管除了不安定,易受干扰之外,最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进攻兵器,在无法防护自己的时候,如何可能进攻呢?

    当然能够找到的辩护词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除了这种距离外攻击之外确实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对美军舰队发动有一线希望的攻击。

    日本的舰长们确实不懂雷达,曾经有过舰长在接到“无线电静默”的命令以后顺便把雷达也关了的事情,但是把电探和炮术分开来倒不能怪舰长们,那是日本的电探实在太不怎么样。

    他们唱的这首军歌的歌名是《决死队》说的是日俄战争中77勇士分乘5艘军舰前去堵塞旅顺港的事,在当时的日本是一首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军歌:“两千人中选出的77勇士,五艘军舰冲向死地,送行的人和出发的人无言地握手,深夜的桅杆顶上颗颗寒星”曾经无数次地冲向死地,但马里亚纳的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去死的不仅仅是突击队员们,这次是大日本帝国在走向死路,而走向死亡的帝国必然将更多的帝国臣民送上死路。

    日本当时的无线电能力并不是低到无法开发雷达,实际上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雷达的最重要的心脏零件磁控管都是日本产的最好,在新加坡缴获的英国海军雷达使用的天线也是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教授八木秀次博士所发明的“八木天线”就是说即使日本人真要下决心自己开发雷达也不是开发不出来,更不要说并不需要完全自己独立开发,比如英国人就曾经想把雷达技术卖给日人,而德国人在帮助日本人掌握雷达技术方面也是鼎力协助。

    来自塔维塔维岛的第三舰队和浑部队会合是在6月15日傍晚会合的,会合加油时一万吨的油轮“清洋丸”又驱逐舰白露撞上去了,本来撞个船也就是开个口子的事,但这次撞船的振动不知道怎么的引发了白露上装的深水炸弹,白露这就完了。

    火车刚出现的时候跑不过马车,雷达也一样。一开始在瓜岛的几次海战中美国人的雷达也没有胜过日本人的猫眼,这就给了那些反对雷达的人更加好的理由,为什么外国的月亮比日本的圆,简直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嘛,鬼畜搞雷达,那是因为他们贪图享乐贪生怕死,没有用大无畏武士道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他们没有猫眼监视员,所以才要去依赖雷达,大日本帝国海军有猫眼,为什么要雷达?

    由于美军装备了雷达,瓜岛以后日本海军几乎无法对美国海军形成威胁,那么日本为什么不装备雷达呢?

    从事后诸葛亮的观点,小泽治三郎错过了机会,他错过了时间。

    其实这才是美国人最可怕的地方,日本人是一直到开始失败以后才知道了一直被他们所不齿的那些“怕死的美国人”最可怕的地方原来是怕死。因为怕死,美国人会想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东西来使危险远离自己,而远离了危险的美国人又会将源源不断地将危险批发甩卖给日本人。日本人从德国人那儿学来了一句叫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话,在所有场合都很认真地实践着这句话,可是他们不知道美国人的战争哲学居然可以是“防御是最好的进攻”只有自己居于了安全的位置,才能能加有效,更加有力地去进攻。

    可是关岛附近有敌人战斗机在等着我,无法靠近,晃来晃去的油料已经见了底,这时候想起了罗塔岛,飞过去看看发现关岛和塞班岛中间的罗塔岛上有一个只有一条跑道的小机场,对准跑道正准备降落的时候,啪啪啪从后面扫过来一排机枪子弹,赶紧跳出机舱,彗星就这样向岛上的丛林里栽了下去,美国人还不走,在周围一带扔小型炸弹,把我的彗星彻底炸毁了。

    一直处于劣势的一方通过一个胜仗咸鱼翻身最后获得战争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今天大日本帝国的很可能就“武运长久”了,不,不是可能,是肯定。

    笔者认为所谓原子弹,VT信管和雷达这三种二次大战的大杀器中最重要的其实是雪中送炭的雷达和VT信管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原子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原子弹以外,VT信管和雷达居然全是防御性武器。

    当然,如果日本飞行员人人都是坂井三郎那样的王牌飞行员,进行这种“距离外攻击”也还是可能的,可是小泽长官不应该不知道他手下的飞行员的现状。

    重视防御和发展防御武器是一种有效但见效慢,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的措施。与进攻武器相比,有效的防御武器系统更为复杂,从而造价也更加昂贵,这是日本这种穷国所无法负担的,日本只能用他们最丰富的资源——廉价的人力来填补。可是万恶的鬼畜虽然对自己的命珍视万分,对皇军们的生命可没有当过回事,别说后来的原子弹,就是在太平洋战争那些一扔就是上千上万吨的炸弹炮弹能让日本人现在想起来还打哆嗦。

    可能更有力的解释是全海军在集体自欺欺人,拟定作战计划的人已经不把飞行员当人看了,这些从农村出来,可能甚至进海军之前连汽车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仅仅受了几个月应急训练的可怜年轻人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唱着军歌被他们的长官们作为飞行员而送上了战场,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刑场。

    VT信管在炮弹飞行时能够向周围发射15米的圆圈状区域发射电波,感知目标,只要目标进入这一距离炮弹就会爆炸,这样就是没有直接击中目标的炮弹也能利用爆炸的弹片对目标造成损害。

    美军在攻击中被零战和舰上防空炮火击落了二十架左右,18:30分左右撤出战斗返航。没有受过夜战训练的美国飞行员们居然也摸着黑走回去了,但是无法着舰。为了回收飞机,米切尔发出了“拉灯”的命令。冒着为日本潜艇指示目标的危险,所有的灯光和探照灯全部打开,为在空中悲鸣的孩子们照射方向。

    大战中总共生产了2,200万只VT信管”要知道当时不但没有集成电路,连晶体管都没有,VT信管使用的是真空管。真空管要能扛住炮弹发射时的震动和旋转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美国人楞就是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如用特殊的塑料固定,在真空管灯丝上架上弹簧等的方法成功地让真空管经受住了震动和旋转。最为惊人的还不是这个发明身,是发明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美国人还成功地控制了质量,VT信管不良品的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

    作为第一机动舰队的司令长官,作为海军内首屈一指的航空战专家,作为除了开战当初马来作战以外一直在航空界里混的小泽治三郎中将居然对自己的部下的水平无知到如此地步,居然对飞行员的生理境界一无所知,这是有点骇人听闻的。当然以丰田副武为首的联合舰队司令部也逃不了责任,特别是轰炸机飞行员出身,现在担任联合舰队航空参谋的渊田美津雄中佐也和原田实一样没有对这个纯粹纸上谈兵的作战计划提出异议。

    飞机起飞了,从九艘航空母舰上分两批起飞了324架飞机。而对手的飞机现在无法起飞攻击自己,对手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因为小泽治三郎的头顶上还没有美军侦察机的踪影,那时候没有GPS,没有发现对方的侦察机就说明自己还没有暴露。小泽觉得一切都很顺利,现在仅仅是在等待着胜利的捷报。

    大量制造质量相同的武器,哪怕是性能稍低的武器也比只能少量生产高性能武器要困难得多,但同时也有效得多,看看日本的零战质量就能够理解这句话了。开战以后日本人不但拿不出超过零战的战斗机,就是零战本身的质量也因为大批熟练技工被抓了壮丁而直线下降,反过来看美国,表面上看起来是粗制滥造,但是因为能够标准化生产,虽然从来没有生产过像初期零战那样的精品,但在生产工人同样被抓壮丁以后,他们的老婆和女儿也同样能粗制滥造出大量相同质量的飞机出来。

    这枚鱼雷是一直守在边上的美国潜艇大青花鱼(USS Albacore(SS-218))发射出来的,飞行曹长其实是发现了鱼雷的航迹,在已经来不及通知母舰的情况下,曹长自己向海面扎了下去想挡住鱼雷但是失败了。

    2.从大局出发,牺牲局部。

    怎么会这样?

    出击的日本飞行员的遭遇基本上就是这样。所以无论是第一机动舰队还是军令部都不知道他们的消息,也不知道战果究竟如何,到了下午左右陆陆续续才有一些步履沧琅,浑身弹痕的飞机回来,小泽还没有当心,以为可能大家都去了关岛。

    海战的当天,起飞过程中倒没发生问题,但因为太久没有操纵飞机,身体都好像在飘,精神安定不下来,不像在开飞机,更不要说这还是没有习惯下来的新型飞机。

    回来的飞机连自己的母舰都认不出来了,一航战的翔鹤,这艘从珍珠港,印度洋,珊瑚海,一直到南太平洋海战一路走过来的航母已经不知去向,原来翔鹤在11:30分被美国潜艇棘鳍号(USS Cavalla,SS-244)命中三发鱼雷,严重受创,在漂流了三小时之后无法扑灭大火,反而被大火引爆了弹药库,沉入海底。

    斯普鲁恩斯在马里亚纳海战时一直是把掩护塞班岛的登陆行动作为首要任务,对于寻找日本舰队确实不是很积极,当然他的运气也不太好,第一天6月19日一直没有找到日本舰队的位置,第二天到下午14:40分才找到日本舰队,在和米切尔一起经过一番“to be or not to be”的苦恼以后,总算在15:30分才起飞了85架战斗机,77架俯冲轰炸机和54架鱼雷机总共216架飞机前往攻击,而前一天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二舰载机的小泽治三郎在下午16:15分知道了美国舰队位置以后还是在17:25分毫不犹豫地从瑞鹤号航空母舰上出动了几乎是仅剩的七家天山舰攻机,结果是在预定地点没有发现美国舰队只好返航,回家的路上有三架不知去向,剩下的四架也无法着舰只好在水面迫降,七架新型鱼雷攻击机又全完了。

    找不到这次攻击时唱军歌的视频,但找到了珍珠港攻击之前赤城号甲板上高唱军歌的视频,这是1942年的纪录片《夏威夷·马来海战》中的镜头,但是据说这个镜头并不真实,是后来补拍的。虽然是补拍的镜头,但是从当时日本海军还是在不断取胜的气氛中,这个镜头的整个氛围应该还是真实的。

    当然不能指望斯大林开放陆运,也不能指望丘吉尔开放水面运输,日本人派了刚下水的2,200吨的大型潜水艇伊-30来干这件事。1942年4月11日,伊-30从吴军港出发,经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总算从德国把雷达图纸和实物样品弄回来了,还有恩尼格码密码机和英国军用密码机于10月8日回到了马来的槟城,但10月13日在新加坡港内触雷沉没,整个功夫算白费了。

    就这样德国的雷达一直就没有仿制出来,就这种折腾把日本无线株式会社折腾成了一个世界有名的无线通讯方面的公司。

    这还是无法解释在飞行队成功地出击之后洋溢在大凤号司令室和联合舰队作战室的那种欢乐气氛,就是说要么大家都不明真相,要么就是有人在说谎,或者是自欺欺人。

    但小泽长官认为此时起飞经过三小时飞行到达美军军队上空已经快天黑了,现在的一机舰飞行员都没有夜战的经验,无法达成有效攻击,而且归途的洋面夜航更加危险,有可能无法返回母舰,因此取消了大林少将的命令,已经起飞了的千代田航空队飞机也回落母舰,舰队继续朝东北方向前进,按原计划在第二天拂晓发动攻击。

    即便是这样,还是有80架左右飞机或者撞上了甲板,或者滑下了水,或者干脆在海面迫降。这样两天战斗下来美军的损失是891架飞机中的130架,12.6%的损失率,丧失飞行员76人。

    美军第58特混舰队的米切尔中将那天傍晚回收了所有护航战斗机,美国舰队的头顶空无一机。小泽要攻击的话,这是马里亚纳海战中唯一可能的机会,因为正在西进的米切尔没有找到日本舰队,他要转头东行,一直到天黑以后米切尔才收到珍珠港方位测定所发来的敌情通报,通知他日本舰队位于他西南偏西355海里(大约570公里)的地方。不愿意打夜战的米切尔向斯普鲁恩斯提议回头再向西,第二天早上05:00开始攻击日本舰队,而生性慎重的斯普鲁恩斯一来不相信珍珠港的测定结果,而来对他来说保护塞班岛的登陆部队才是最重要的任务,还是不为所动,继续东进。

    大日本帝国的传统,当然是陆军搞陆军的,海军搞海军的,本来就不多的经费还要分开来用。而海军搞雷达就更加邪门,整个由海军技术研究所负责,但是有两个摊子,军舰用的雷达向海军省舰政本部负责,飞机用的向海军省航空本部负责,大家互不相干,十三不靠。

    日本海军后期装备的电探,还全是日本人自行开发的,但是一开始根本就不能用。分开来看日本电探的零件,水平不是很差,但开发过程实在太闭门造车,东西不成系统,后来无论是使用的海军还是开发的大学都喜欢把电探当笑话说。

    手中还剩下30架零战,15架舰爆,16架舰攻,就是说一艘航母的数量飞机的小泽治三郎还要进攻,最后在丰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命令下才怒不可遏地含泪撤离了战场。

    就这样,不但不去卖力发展雷达,就连装备了雷达的舰艇都经常自作主张把雷达拆下来多装一门高射炮或者高射机枪,多个地瓜多口干粮,多门高炮多点保障,你说弄个雷达又占地方又占编制,要他干嘛?

    我是第二次攻击队,二航战(隼鹰,飞鹰,龙凤)由宫内安则大尉带领的27架九九舰爆,20架零战和三架天山在10:15分出发,我带领的九架彗星,六架零战在30分钟以后出发,宫内大尉的队伍的时速是120节,彗星队的时速是180节,可以同时赶到战场参战,计划是在到达目标地点时汇合。

    一般啊,说这话的人肯定在以前反对过他现在特看得起的高射炮。前几年有一部日本电影叫《男人的大和号》有人开玩笑说那部电影不如改名为《高炮兵的大和号》因为里面基本上都是高炮的镜头,在裸奔的大和号上,也只有高炮兵才有活干。炮术部门在日本军舰上位置最高,可是曾几何时高炮手都是发配去的垃圾,因为“高射炮”这种听起来都恶心的东西,正常人哪能去干那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