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其实海权的决定并不在海面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张纸片,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美军采取的任何行动只是合理的报复行动。怪不得别人,是日本人自己向美国人双手奉上了合理合法地绞死日本人自己的权力。

    日本海军在开战以前就掌握了这两个空间所需要的武器,日本人在潜水艇方面下的功夫不比飞机少,但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潜水艇却没有取得能和日本飞机媲美的战果,甚至可以这么说,日本潜水艇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本身就决定了日本无法赢得太平洋战争。

    但是沉醉在自我催眠之中的日本人又一次错了。

    “最初大家都没注意,突然望员喊了起来‘雷迹’,我们跑上甲板一看,拖着白浪的鱼雷已经到了船边,这回完了,大家都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是就‘当’的一声,船晃了一下,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大家睁开眼互相莫名其妙地对望,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再一看海面上,一枚好大的鱼雷浮在水面上漂啊漂的,不知道美国人什么地方出错了”

    日本人对潜水艇的看法是:能够隐蔽地接近敌人,出其不意地发动偷袭,还有相当大的生还希望。潜水艇的主要攻击武器鱼雷则是所有水上舰只的最大克星,除了潜水艇的速度受到较大的限制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行动比较困难之外,简直就是战列舰的头号杀手。但这两个缺点也不影响潜水艇作为配合主力舰队行动,执行对付美国优势舰队的“渐减攻势”的头号选择。

    和直观,实际,实用的专门研究战争的规律,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的约米尼军事理论相比,克劳塞维茨的学说很哲学,很抽象,很不好懂。据说日本陆军就只有两个人能读得懂克劳塞维茨,一个是东条英机他爹东条英教,还有一位是石原莞尔。

    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受到突然袭击三小时以后,美国海军部就向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海军下达了在太平洋海区进行无限制潜水艇攻击的命令。

    这就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航路作战(Sea Lane Mission)由于日本人的疏忽或者无知,航路作战根本就没有在日本海军的作战词汇表中。而英美是存在了几个世纪的海洋民族,他们不仅仅创造了海权这个名词,还知道海权的最终体现方式并不是巨舰大炮的对轰,这种对轰仅仅是为了航路作战的胜利而已。

    太平洋战争是一场用新手段实现旧概念的战争,战争的由来和结果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海权理论概念的正确性,但是战争的经过又表明了海权的争夺必须采取最新的手段。太平洋战争最重要的战场在海上,但是又几乎没有过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海面争夺战,争夺的战场是在空中和水底。

    作为“在哪儿?”

    这些战争犯罪行为之中不说绝大多数的话,起码大多数是日本军队尤其是日陆军犯下的。

    这个《海战要务令》沉迷于甲午日俄两次大胜仗的余韵而不能自拔的产物,可能是赢得太不容易了,日本人忽视了甲午日俄这两次战争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虽然就日本来说这两场战争是全力以赴举国参战,而对于对手的大清朝和罗曼诺夫王朝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局部战争。虽然这两个王朝都在战争十年以后左右灭亡,而这两场战争的失败也确实是王朝灭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毕竟是社会文化方面的间接因素,不是直接因素。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对于20世纪的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三个讲德语的犹太人:卡尔·马克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奇袭珍珠港,陆军在马来半岛登陆,开始了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大本营对于开战以后的船舱量损失的预想是每年50万吨,开战以前日本国内的造船能力是每年45万吨左右,这样加班加点加点油能够填补过来,不会构成灾难性后果。而开战以后的当月的船舱量损失是12艘5.6万吨,1942年1月是17艘7.3万吨,2月是9艘3.3万吨,基本上比预想的损失还少,真的很顺利。

    1941年5月29日,美国国务院战争经济局(Bureau of Economic Warfare)提出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对美国政府提出警告,指出日本经济由于在中国大陆进行的战争已经几乎接近破产,他们已经没有了能够用来支付的外汇储蓄,日本会把目光转向南洋,用他们的陆海军来抢夺资源。

    所有的大国都是海运大国。日本当时也算个大国,所以也有一定的海运力量,说他“也算是大国”的理由之一就是当时的日本并不是一个海运大国。举1940年的数据为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1941年开战时候日本全国的海运船舱量是600余万吨,可是这个船舱量只能满足日本海运需要的65%,不足的那35%就是租用英美的货轮。因此从当时的船运能力来推算日本维持和平时期的生产就需要1,000万吨船舱量。一旦开战当然不能指望再从英美租船,这样日本就连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都不能维持了,这仗也能打?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丧失的船舱量约为843万吨,其中63%的530万吨是被美国潜水艇击沉的,除此之外,美国潜水艇还击沉了各种日本舰艇224艘,总排水量58万吨,可以称得上是战果赫赫。

    美国人十分实用主义,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候不择手段,甚至冒战争犯罪的天下之大不韪也有点不在乎的。

    而起码第一年的实战结果说明这种战法不是那么有效。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别看德国人的潜水艇曾经和正在把英国人和俄国人勒的喘不过气来,然而一旦学德国人,美国人才发现,美国潜水艇,起码在当时不是那么又黄又暴力的玩意,在一开始光靠事先想定的潜水艇战略,勒不死日本人。

    这第一刀就是瓜达卡纳尔岛。

    爱因斯坦在信中详细地分析了鱼雷不爆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画了不少示意图。

    这是因为日本的运输船大都是什么什么“丸”(MARU)所以这个密码就被美国人称作马鹿密码。

    话说回来,就算没有《彩虹五号》计划,美国人会怎么办?美国人可不会真的像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的那些精英参谋所设想的,懒惰的美国人肯定要等到1943年国内的造船厂把船造出来以后才无精打采地来反攻的,可是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只不是已经沉到了珍珠港海底就是还在等着送上本土西海岸的船台上去修。虽然航空母舰还在,但是即使是航空主兵也不是说光靠航空母舰就能包打天下,没有足够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跟着航空母舰一起起哄,美国人也没法真的对日本人发动反攻。在条件具备以前,报仇心切的美国人手里除了五十几艘潜水艇,什么都没有。

    爱因斯坦应该怎么称呼?“教授”“博士”好像都是,但也好像都没有必要,爱因斯坦就是爱因斯坦,他是独一无二的。爱因斯坦对美国的原子弹计划的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爱因斯坦是大小通吃,原子弹要搞,鱼雷也照样玩。

    美国人出了什么事?怎么切不断日本人的航道呢?

    除去阴谋策划战争,也就是甲级战争犯罪之外,日本人的乙丙级战争犯罪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无法约束战场部队的军纪,虽然是群发,多发,但并不是有组织的战争犯罪。大本营以下总军,方面军从来没有下达过乙丙级战争犯罪的命令,有证据的直接下达涉嫌战争犯罪命令级别最高的军官是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他在占领新加坡以后下令屠杀华侨成年男性,而这也还是属于个人行为范畴。

    1919年7月,日本海军派出了以在大战中在印度洋上和英国海军协同作战的小加藤,加藤宽治海军少将为团长,包括各方面专家的调查团赴德调查海军技术。当时协约国对德国潜水艇技术心怀恐怖,专门成立了一个“休战监视委员会”后来改为国际联盟媾和条约实施委员会来专门监视各项德国军工技术的转移和交易。但当时的德国海军当局和一般德国人出于对英法的憎恶而主动地对日本开放各种机密,比如巴黎媾和协定(凡尔赛条约)所禁止德国拥有的2200吨级潜水艇(U142号艇)的柴油发动机和二次电池的实物都被三菱造船偷运回了日本。

    在占压倒优势的日本陆海军奇袭攻势下,英美无法阻挡日本人实现前两项任务,只能含着手指头看着日本人肆无忌惮地占领了从海南岛经马来到荷属东印度的资源地带,掌握了包括橡胶,锡,铝矾土,铁矿石和原油的全部日本所需要的战略资源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开始开采和开发。因为英国和荷兰殖民主人们逃跑的是那样匆忙,几乎没有实行坚壁清野的破坏行动,荷兰人甚至把巨港炼油厂的全副图纸都留给了开战三个月以后才到来的日本伞兵,仅仅来得及在炼油厂放了一把火。

    当时的海军大臣大加藤,加藤友三郎听了调查团的原敢二郎中佐的报告后吓得魂飞天外,虽然写明了“个人合同”这几个字,但实质上就是一种德日海军协定,立即命令驻法海军武官大角岑生大佐和驻英海军武官饭田久恒处理此事,一定要销毁这份备忘录。处理这件事花了将近一年,总算把那份让人想起来就心惊肉跳的东西从德国人要回来销毁了。

    退一万步说,美国不采取禁运政策,什么都敞开了供应,是否有其他方法卡住日本人的脖子?答案居然还是“有”日本是一个没有资源,没有市场的岛国,需要从海外运入原料和半成品经过加工以后再销往海外市场。这种生产流通方式除了需要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之外,还极大地依赖于海运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很奇怪的,那是人类第一次在除了发动战争这一条之外明确地规定了几乎所有战争犯罪的概念以后的战争犯罪发生次数最多的战争。

    在得到尼米茨的批准以后,洛克伍德中将作了一个试验,将这枚鱼雷对着悬崖打了过去,结果还真是又是一颗哑弹。这下子不是洛克伍德和兵器局干了,尼米茨亲自上阵和兵器局打官司。最后官司一直打到海军最大佬金恩上将那儿,金恩上将下令彻底调查此事才终于让兵器局不得不承认是鱼雷的问题。

    日本的潜水艇这么黄这么暴力,岂不是要无敌于天下了?

    大凡听力不好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说话嗓门大,日本潜水艇也是这样。1942年4月22日,排水量3,650吨的伊-30潜水艇第一次成功突破英美的封锁到达了法国西部的洛里昂,这艘伊-30可把潜水艇行家的德国人看傻了:“一头巨大的怪物发着怒吼从海里冒了出来”天呐,英国人怎么会放这个一个吵吵闹闹的家伙过来了?赶紧就帮日本人改装了一下潜水艇——也不是什么大动干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发动机的下面加上一个人造橡胶的垫子,声音顿时就小了不少,这时日本人才刚刚知道原来潜水艇是不应该乱吵乱闹的。但日本潜水艇已经吵闹成性,被美国人几乎一抓一个准。

    海军呢?海军就没有人去读克劳塞维茨。日本海军战略战术的奠基人是秋山真之中将,秋山是马汉上校的门徒,而马汉是约米尼的信徒,所以日本海军除了研究如何进行战争,也就是怎么打仗之外,并不去管战争到底是什么东西。

    的海上力量,潜水艇是十分可怕的武器。当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旅顺舰队司令马拉罗夫在旅顺口外触雷身亡时,旅顺口里的谣言首先是这是日本潜水艇干的。但那次倒确实是水雷而不是潜水艇,俄国人的谣言只是惊恐之余的过剩反映。然而当时日本人倒确实已经拥有了潜水艇。

    由此看来要是成天操持着打仗的话可千万不能相信刘少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主张。

    迷信得到德国技术支援的日本潜水艇的进攻能力,盲信潜水艇生活条件艰苦以及美国人国民性格懒惰所以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潜水艇战术。因此日本人只管想办法把潜水艇跑得更远更快,鱼雷放得更远更快而从不去研究防御潜水艇的课题防御,这样到最后日本人就成了个听不到潜水艇的聋子。

    最终版的《海战要务令》是1940年5月成型下发的,可是里面居然没有海军航空兵的条款。据说原因是大家还不知道航空兵应该怎样用,要写入正文肯定要吵架,太麻烦,加上还要天皇御批,时间上也来不及。为了保持安定团结,为了不让天皇陛下过于劳累,结果就以附录的形式发了下来,爱看不看。

    可能是被美国人弄惨了,战后日本人在战争中落后美国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特别积极,像新见就长期担任海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的特别讲师,专门讲授海上护卫,同时他还是旧海军军人组成的“海军反省会”的头头。

    但这个常识在日本海军里不通用。从第六潜水艇的事故开始,日本人就在为佐久间的表现而自豪的同时很自信地认为潜水艇这种又艰苦又危险的武器就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随时准备为天皇效忠的帝国军人才能使用,而像美国那种崇尚个人自由,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精神颓废的国家是用不了这种武器的,所以只有日本用潜水艇打美国人的准备,不会有美国人用潜水艇打日人的可能。

    这样,开战以后日本船仓量的损失除了开战当年当年是从12月算起的5万吨以外,1942年是88.5万吨,1943年为167万吨,而1944年到了369.5万吨,几乎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级数,到了最后一年的1945年,那帮贪得无厌的美国鬼畜潜水艇是实在是找不到日本船了,只好很委屈地接受了172万吨这个数字。

    而“第三图南丸”的船员北林忠治是这么回忆的:

    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原来有一条19,210吨的捕鲸母船,1941年11月被海军作为运输船只征用,改名为“第三图南丸”这艘169米长,23米宽,最高速度14节的渔船1943年7月24日大白天在特鲁克岛西方海面单独航行时遇到了美国潜水艇提娜莎号(USS Tinosa,SS-283)提娜莎的鱼雷手爱德文·贝尔是这么回忆的:“潜水艇巡逻时能遇到目标的机会不多,几乎是成天闷在海底百无聊赖,单单这一点就让大家兴奋不已,再加上还是这么一个大个子猎物,行动缓慢,而且这个猎物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存在。

    说起日本潜水艇的火力,不能不提那种日本潜艇所装备的那种三分强大,七分变态,或者说是追求强大结果成了变态的95式纯氧鱼雷。笔者在说爪哇岛泗水海战时提到过那种基本上是中看不中吃的长距离武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纯氧鱼雷的战果很不怎么样,基本上没让美国人闻风丧胆,但是纯氧鱼雷的少数几个战果也和这种武器一样地变态,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击沉美国航空母舰胡蜂号(USS Wasp,CV-7)那一次了。

    日本的潜水艇技术确实来自德国。

    爱因斯坦最讨厌的可能就是战争和军人。曾经为了躲避兵役而放弃德国国籍的爱因斯坦在这次反法西斯战争中却和美国军方合作的相当融洽,从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出德国纳粹是什么玩意了,把身家性命寄托在纳粹身上的日本人能落着好吗?爱因斯坦和美国海军部兵器局之间签订过从1943年5月31日开始的三年合同,担任有关弹药,爆炸物,高性能炸药和放射线物质的顾问,工资每天25美元。

    但是中途岛一战使这个形势翻了过来,中途岛一战,日本帝国的赌本蚀去了不少。“蚀去”仅仅是说日本帝国的赌本在缩水,并不是说日本帝国就要到快破产的地步了,不但还没有到危机的地步,而且就在现在来说在太平洋上日本帝国的实力还大大超过了美国。

    美国潜水艇特兰特(USS Tirante(SS-420)副舰长爱德华·比奇(Edward L.Beach,Jr.)在报告文学《海底坟场》(The Dust on the Sea)中是这样说的:“没有鱼雷就没事可干,只好去玩水雷,路远迢迢跑到长崎去敷设水雷,然后百无聊赖地在那儿等,总算有两艘日本船触雷沉没。但是只能守株待兔这件事本身对潜艇兵来说也太可悲了”鱼雷毕竟不是航空母舰,不是那种需要几年才能造得出来的东西,经过了最早的空手日子以后,美国潜水艇还是有了鱼雷。

    马鹿密码包括船名,出发地,预定航路,目的地,途中每天正午的预定位置,船速,有时甚至运载货物的明细都在上面,太平洋舰队无线电班把截获到的情报送到潜水艇舰队司令部,为了保守秘密,无线电班和潜水艇舰队的参谋们直接当面在太平洋地图上填写这些信息,然后由潜水艇舰队统一指挥在太平洋上巡逻的潜水艇们前往预定位置守株待兔。

    巨舰大炮是好,但要耗资也同样巨大,不是日本这么一个贫穷的小国能够支撑的,所以只要有据说能对付别人的巨舰大炮的武器,日本人就会毫不犹豫弄过来试一试,引进飞机是为了对付战列舰,引进潜水艇也是这样。

    而日本人呢?如果说中途岛之战美国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就只给约克城贴了一张创口贴就让其重新上了战场的话,那么对于日本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贴创口贴的方法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期待。

    可是,那些黑良心的美国鬼畜们连这六分之一的日子也没打算给日本人过。

    围攻旅顺口的当时,日本人已经从现在通用动力公司的前身美国电船公司(Electric Boat)进口了五艘霍兰级潜水艇。卖武器给交战国一方是违反国际法的,因为美国不是日本的盟国,已经宣布中立了。但是虽然已经离开了欧洲老家,却还保留了讨厌俄国人的欧州脾气的美国人才不会让什么国际法捆住手脚呢。他们通过拆零转卖的方法,辗转把这五艘潜水艇给了日本人。但在日俄战争中看不到潜水艇,这是因为日本人正在横须贺的海军工厂里忙着装配收拢来的散件,结果没赶上日俄战争。

    从第六艘潜水艇开始日本人就试着国产化了。艇长佐久间勉大尉是海兵29期的,和米内光政是同学,1910年4月15日第六潜水艇在山口县近海的半潜训练中失事沉没,包括佐久间大尉在内的全部 14位官兵死亡。两天后,人们在打捞起来的第六潜水艇内发现和一般潜水艇事故时死者都拥挤在出口附近不同,第六潜水艇上的所有人都在他们应该在的岗位上,佐久间大尉更是很认真地记录了事故的原因和过程和以及尝试过的解决方法和将来的改进点以后又向从小学的恩师开始的先辈们致谢以后安详死去。

    战后的“凡尔赛条约”规定了德国不得研究潜艇,不得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政治上的正确就体现在必需按中央的既定方针办,中央的既定方针是什么?日本海军的金科玉律是《海战要务令》这就是既定方针。《海战要务令》的第五章Ss(Submarine squadron,潜水艇战队的简写,日本海军文件中这种使用“敌性语言”的例子很多)一开始就是这么说的:“Ss的战斗以适当的散开配备对敌人主队进行奇袭为宗旨”这就不需要对日本潜水艇部队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表现想不通了,只能有这种表现了,不能有别的,因为潜水艇的作战对象是敌人主队,这是《海战要务令》规定的,要想摆脱这种战法出了修改《海战要务令》别无他路。海战要务令就是海军的法律,修改海战要务令和修改法律一样,只要看看议会里成天在吵些什么就知道修改法律有多难了。

    但是“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并没有服过役,下水后不久就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没有时间来训练航空母舰的人员,就找了条最驾轻就熟的老路——潜艇作战,这条航空母舰的船壳就一直泡在水里,一直到1945年4月急急忙忙自沉,以免落到苏联红军手里。但最后还是被苏联人捞起来做了靶船。

    这回的守株待兔再也不是开战当初的被动等待日本船只往水雷上撞,而是在预定水域等着打日本船只了。

    这就有一个问题,日本海军的“政治上正确”到底是什么意思?潜水艇部队是怎样被这个“正确的政治”给束缚住的。

    要和这个帝国作战的话,不从一开始就去切断他的经济命脉倒反而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从一开始的《橙色计划》中就已经有了采用潜水艇作战以切断日本帝国的经济命脉的构想,到了1939年定型并得到了罗斯福总统批准了的《彩虹五号》计划更是把对日帝国的经济绞杀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要求的反应非常积极,立即决定将“赤城号”从设计到训练方法为止的所有机密全部向德国海军公开,这里面“赤城”号的选定是很有意思的。日本海军当时保有的正规航空母舰已经有四艘: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和龙骧号。这里面山本五十六最熟悉的就是这艘“赤城号”山本五十六在海军大佐的时代是“赤城号”的舰长,在出席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之前山五十六是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当时的旗舰还是这艘“赤城号”“齐柏林伯爵”号1938年12月在什切青(先属波兰)下水以后日本海军负责调整“赤城号”技术交换的不是别人,正是黑岛龟人大佐。

    2005年3月5日,一艘驱逐舰尼彻号(USS Nitze,DDG-94)在美国缅因州的巴斯铁工厂下水,这艘满载排水量9,200吨的导弹驱逐舰是美国海军很少几艘以还活着的人命名的军舰,而鲍尔·尼彻(Paul Nitze)就正是上面所说的那份报告的起草人。

    问题是,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亲眼见过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术是怎样把大英帝国几乎逼到投降的边缘,也知道现在的盟国,纳粹德国又一次在使用这种战术,还是把英国和俄国勒得喘不过气来的日本海军怎么会让自己落到了这个地步?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也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是鱼雷太山寨,但是在海军部兵388器局一句“你们的潜水艇长太山寨”的结论下面全部败下阵来。事实上绝大部分美国潜水艇长确实把责任归结到自己的指挥水平上,甚至有人提出请调的要求。好在美国文化中没有什么“引咎自杀”这一项,要不然美国潜水艇舰队别的事甭干,只管办丧事就行了。

    2.德国向日本派遣两名已经编入预备役的潜水艇军官。

    但是就800米,绝对不应该偏离目标的,舰长这次绕到了目标后部,又发射了两枚鱼雷,这次爆炸了,目标的舵机看样子被打坏了,船停了下来。

    如果没有珍珠港,可以说这道命令是无视国际法的完全战争犯罪行为。

    兵器的性能是公平的,你能用这些性能去攻击敌人,反过来敌人也能用这些性能来攻击你,这是一个常识。

    有没有人批判这个《海战要务令》呢?有。西条海军航空队司令土井美二大佐回忆说1932年小泽治三郎大佐在担任海大教官兼陆大兵学教官时就公开发表过“海战要务令是毒药,学生诸君不要去读”的言论,但这种言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海大的学生是要求能够背诵海战要务令的,否则通不过考试,无法毕业。

    而美国则不一样,美国打的战争犯罪擦边球如战略轰炸,投放原子弹等等都是由最高统帅部决定的,是一种国家意志。但美国人的行动就是不能算作战争犯罪,这是因为珍珠港使美国摆脱了战争犯罪概念的束缚,仅仅是一种报复行为,所以日本人无法责备美国。

    美国潜水艇的活动,使得日本经济陷于瘫痪,花大力气弄来的南洋资源地带所生产的物资根本就无法回运。以石油为例,1942年运回日本的原油是165万吨,占生产量的45%;1943年运回日本的原油增加到了230万吨,占生产量的比例却下降到了27%。荷属东印度的民丹岛盛产制造飞机所必不可少的铝矾土,日本军队在攻占新加坡的同时占领了民丹岛。随日军行动的古河矿业株式会社的工程师们迅速恢复了矿山的生产,在1942年4月13日就向日本运回了第一船4,900吨的铝矾土。

    潜水艇作战本来就有分散的特点,第六舰队也把握不了自家孩子的去向,到后来只能从老是“点呼”(点名)不到,再根据美国人发表的战报来“推定”某某潜水艇可能又在某某海区玉碎了。

    山寨到什么程度?山寨到了尼米茨在主要内容是战史的回忆录中要专门划出一个章节来对美国水雷的山寨性发牢骚的地步,来看看日美双方对同一件事的叙述吧。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德日之间还存在有一份秘密备忘录。德国海军大臣特罗达中将(Adolf von Trotha,日德兰海战时的德国公海舰队参谋长)和加藤宽治之间还秘密签有一份标有“个人合同”文字的备忘录,主要内容为三点:1.德国潜水艇图纸全部交给日本。

    但是战胜了大清海军和沙俄海军的日本海军很自负地认为他们是海军战略战术的强者,在佩服德国兵器技术的同时,对德国海军的战略战术很不屑一顾,所以日本海军对德国在两次大战时都采用无限制潜艇绞杀战以封锁敌国的通商航道的做法根本没有注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