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朱子之杂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以上略述朱子之文学,此下当续述朱子之杂学。

    当时理学家风气,为学务求一出于正,于旁杂之学皆欲删薙。即文史之学,亦尚以旁杂视之。学术影响于生活,故理学家常不免有拘束枯燥之嫌。其途严而窄。朱子力主博通,又其兴趣横逸,格物穷理,范围无所不包,故其学似不免出于杂。今当续述朱子之杂学,分作游艺与格物两项,先述其游艺之学之一面。

    《论语》有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亲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设教,惟后世六艺几皆废,朱子于《论语》此条颇极重视。《集注》说之曰:

    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皆至理所寓,日用之不可阙。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

    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则本末兼赅,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

    程门戒玩物,无事且教静坐。朱子此番意见,显已从二程转手。同时陈龙川深讥之,谓:

    张敬夫吕伯恭于天下义理,自谓极其精微,于物情无所不致其尽,而于阴阳卜筮,书画技术,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顾。朱元晦论古圣贤之用心,平易简直,直欲尽摆后世讲师相授,世俗相传,以径趋圣贤心地。抱大不满于秦汉以来诸君子,而于阴阳卜筮书画技术皆存而好之,岂悦物而不留于物者固若此乎。

    实则朱子所不满于秦汉以来之儒者,为其穷理之未精。其留心于诸艺,乃为其亦皆有理寓焉,于格物穷理之中,固不妨有玩物适情之趣。正为当时理学家都于此忽视,龙川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朱子之在当时理学界风气中,别具见解,别创风格,此意乃不为龙川所识。

    朱子在三十三岁时自言,二十年来,与黄子衡为东西邻,朝夕聚而语,六经百氏之奥,立身行事之方,与夫当世之得失,无不讲以求其至。而及乎文章之趣,字画技艺之工否者皆其余。是游艺之学,正是朱子一种余兴,自青年以至于中年,即已寄好于此。又曰:

    此虽余事,亦见游艺之不苟。

    余事不苟,亦正是一种养心之道。

    朱子深好书法,早年乃学曹操,晚年乃喜荆公。自谓其父自少好学荆公书。或尝论之,以其学道于河洛,学文于元祐,而学书于荆公为不可晓。朱子题荆公某帖,谓:

    爱其纸尾三行,语气凌厉,笔势低昂,尚有以见其跨越古今,斡旋宇宙之意。

    此皆一种艺术上欣赏心情之流露。然朱子又谓:

    张敬夫尝言,平生所见王荆公书,皆如大忙中写,不知公安得有如许忙事。此虽戏言,然实切中其病。平日见得韩公书迹,虽与亲戚卑幼,亦皆端严谨重。盖其胸中安静详密,雍容和豫,故无顷刻忙时,亦无纤芥忙意。与荆公之躁扰急迫正相反。书札小事,而于人之德性,其相关有如此。

    可见艺术欣赏之与道德修养,亦不妨有时分歧别出,但最后终贵能会归而一致。朱子评书法,亦一如其评文章,皆从文艺表现而直透到心术精微,而其襟怀之宽宏,与其趣味之肫挚,其风度高卓,虽属小节,亦可见其德性修养之所至,足供后人无限之仰慕。其他品评历代名家书法,皆可谓从道艺合一论之立脚点出发。

    朱子于书法外,亦好绘事,并亦自能作画。在其卒前两三月内,因一乡人新作一亭,欲画东汉晚年陈寔荀淑相会事。朱子为之计划如何绘出其事首尾于一静的画面上,而又一一为之考究其车服制度,想像其人物风采,博访周谘,并觅画手,又为画屏作赞,为画工作赠序,为其晚年文字作最后殿军。其余事不苟有如是,其文采风流又如是。

    朱子又好琴,并精乐律。蔡季通游其门,精数学,朱子以老友视之。尝有两书答季通论琴,谓:

    大抵世间万事,其间义理精妙无穷,皆未易以一言断其始终。须看得玲珑透脱,不相妨碍,方是物格之验。

    及季通以伪学禁赴贬所,朱子与书曰:

    律书法度甚精,近世诸儒皆莫能及。但吹律未谐,归来更须细寻讨。

    季通能言琴理,而不能琴,朱子每以为憾。而甚推其律吕新书。然犹憾其吹律未谐,欲其自贬所归后再寻讨,而季通终卒于贬所。此皆属朱子晚年事。以一理学大师,当怫逆困境,犹潜心此等专家绝业,洵非常情所能测。

    朱子又能言医事与药物。有《送夏医序》,谓:

    尝病世之论者,以为天下之事,宜于今不必根于古,谐于俗不必本于经。夏君之医,处方用药,奇怪绝出,有若不近人情,而其卒多验。问其所以然,则皆据经考古而未尝无所自。

    又论关脉定位,谓世传叔和脉诀,非叔和本书,然似得难经本指,而不取郭长阳书中密排三指之法。则朱子于医书亦所用心。朱子又尝告其朋旧,无事时不妨看药方,可知得养生之理。

    问陆宣公既贬被谤,阖户不著书,只为古今集验方。曰:岂无圣经贤传可以玩索,终不成和这个也不得理会。

    是朱子讲游艺之学,仍重辨先后,论轻重。必是问者失此指,故朱子以此答之。

    朱子又能言静坐养生之术,常与蔡季通讨论及于《参同契》。及季通贬,朱子送行,尚以《参同契》为言。后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