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察合台家族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察合台汗国:起源与一般特征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 〔1〕 继承了伊塞克湖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的伊犁河流域,以及楚河与怛逻斯河流域草原,或者至少是这两条河以东的草原。据志费尼记述,察合台的冬营地是在马拉什克亦拉,夏营地是虎牙思,两地都在伊犁河流域内,虎牙思靠近阿力麻里(离今固尔扎不远)。喀什噶尔和河中地区是他的属地。畏兀儿地区,即别失八里(今济木萨)、吐鲁番(哈喇火州)和库车的原回鹘国境,大约在1260年左右成了察合台家族的直属领地,尽管在此以前它似乎一直是附属于哈拉和林的大汗们。河中的不花剌城和撒麻耳干城在一段时间内也由哈拉和林宫廷管理。

    察合台汗国一名是来自察合台王子,因他的领地而得名。它的领域相当于原古儿罕们统治下的喀喇契丹国。像喀喇契丹一样,它也是一个蒙古统治下的突厥地区,是突厥斯坦的蒙古王国。察合台的统治者们也如同喀喇契丹的古儿罕们,甚至像更早的7世纪的西突厥可汗们一样,完全不懂得如何以西方国家为模式,或者以中国和波斯为模式建立一个正规的国家。因为他们缺乏这样做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堂兄弟忽必烈家族,或者波斯的旭烈兀家族,发现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的古老传统————它的全部历史是按行政管理的惯例,即衙门和法院————已经处于他们的支配之下。在中国,他们成了天子;在波斯,他们成了苏丹。他们把自己与在地理上、历史上和文化上都有严格限定的国家等同起来。察合台的儿子们则与此不同。他们的王国具有不固定的疆域,没有像北京和桃里寺这样的城市作为它的中心,只有一片草原。他们从未萌发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内,即在喀什或于阗定居的想法,因为这些绿洲是被围成一个一个的园地,对他们的骑兵和牧群来说是太小了。他们也不愿意定居在塔吉克人中和不花剌及撒麻耳干城内或多或少伊朗化的突厥人中,这些人口稠密城市中的穆斯林狂热和暴民的骚乱必定与他们的游牧天性很不融洽。与其余几个兀鲁思的亲属们相比,他们在更长时期内完全不懂都市生活,对它的需求和用途缺乏任何了解。因此,八剌汗单纯是为了得到维持一支军队的基金,就毫不犹豫地下令掠夺不花剌和撒麻耳干城————这些已是他自己的城市! 〔2〕 最后,直到15世纪时,察合台后裔作为游牧民漫游于伊犁河与怛逻斯河之间,仍然是草原之子。在一个产生了像阿鲁浑、合赞、完者都、忽必烈和铁穆耳这些政治家的家族中,察合台人代表了蒙古文化的落后方面。并不是说他们比成为中国人的忽必烈系,或者是成为波斯人的旭烈兀系更多的抵制他们所处的环境。由于他们生活在突厥地区,从14世纪起他们成了突厥人,结果,在亚洲通用的突厥语言被称为察合台突厥语。但是,伊犁河畔的这些突厥人,即原突骑施和葛逻禄突厥人的残余,与这些蒙古人一样没有更多的文化经历。察合台家族一直悬浮在别失八里的佛教——聂思托里安教的回鹘文化和不花剌与撒麻耳干的阿拉伯——波斯文化之间,未能作出选择。在初期,察合台家族像成吉思汗本人一样,无疑较多地接受了回鹘的影响,即受到那些仍信仰佛陀和聂思托里安十字架的古突厥——蒙古人的影响。后来在14世纪初期,察合台人转向伊斯兰教,尽管是蒙古式的,不盲从也不顶礼膜拜,以致甚至在当时,在撒麻耳干虔诚的穆斯林眼中,他们似乎仍是半异教徒,而帖木儿对他们的战争也呈现出穆斯林圣战的形式。

    汗国的建立者察合台从1227年到1242年间统治着该汗国,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他是一位旧式蒙古人。他十分敬畏他的父亲,成吉思汗曾任命他监护札撒————法典和行为规范————他本人终身遵循这些法规,并使跟随他的人也这样做。 〔3〕 有一天,他与他的弟弟窝阔台(当时已即位为大汗)赛马获胜,第二天,他像一个罪犯一样地乞求窝阔台的宽恕 〔4〕 。顺便提一下,在他的弟弟提升到大汗的位置上时,他没有嫉恨,因为这是他父亲的决定。由于同样的原因,尽管他统治着穆斯林各族,但他对伊斯兰教有些敌视,特别是有关斋戒和屠杀牲畜一类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古兰经的戒律与蒙古习俗和札撒相抵触 〔5〕 。尽管如此,他的一位大臣、讹答剌人哈巴什·阿密德是一位穆斯林(死于1260年) 〔6〕 。此外,成吉思汗曾把河中诸城(不花剌、撒麻耳干等)的行政和财政事务委托给另一位穆斯林马合谋·牙剌洼赤,他住在费尔干纳的忽毡。这并不妨碍察合台罢免他,但是,由于牙剌洼赤是直接向大汗负责,当时在位的大汗窝阔台指出察合台这一行为的不轨,并恢复了马合谋的职务 〔7〕 。马合谋之子、麻速忽·牙剌洼赤(或名麻速忽伯格)继其父,仍以大汗之名继续管理河中诸城,巴托尔德认为,他还管理了察合台的另一些“文明化的省区”,直抵中国边境。他以这种身份出席了1246年的库里勒台,会上进一步确定了他的职务。1238——1239年,不花剌爆发了一次广泛的穆斯林运动,目的是反对有产阶级和蒙古行政。麻速忽镇压了这次运动,同时也尽力保护该城免遭蒙古军的报复。 〔8〕

    察合台死(1242年)时,把王位留给他的孙子、长子木阿秃干的儿子哈剌旭烈兀,木阿秃干已于1221年围范延[巴米安]的战争中被杀,他的死引起了成吉思汗家族的极大悲痛。哈剌旭烈兀在察合台遗孀也速伦可敦的监护下从1242年统治到1246年。1246年,新大汗贵由以他的私友、察合台的弟弟也速蒙哥王子 〔9〕 取代了他。贵由的这位密友因酗酒而头脑呆滞,他把国家的统治事务留给他的妻子和该国的穆斯林大臣火者·巴海乌丁,志费尼称赞巴海乌丁是文学和艺术的资助者 〔10〕 。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也速蒙哥也只统治了很短的时间(1246——1252年)。在1249——1250年间发生的、导致整个成吉思汗家族分裂的王位继承的争吵中,也速蒙哥站在窝阔台家族一边反对蒙哥的候选资格。蒙哥即位之后,于1252年8月罢免了也速蒙哥,并以五年前被也速蒙哥赶下台的哈剌旭烈兀取而代之。哈剌旭烈兀在他掌权之后,甚至接受了处死他的叔叔也速蒙哥的任务。正是从这一系列的宫廷政变中表明了察合台兀鲁思当时几乎没有获得自治,只是哈拉和林宫廷的一个属地,经受着和林发生的各次家族叛乱所产生的影响。事实上,它只是一个与中央政权紧密联系的总督区,虽然对窝阔台和拖雷家族来说事实上它是长支,但是,它只是被作为幼支对待的旁系。

    然而,哈剌旭烈兀在前往恢复封地的途中去世(1252年)。执行处死也速蒙哥这项帝国命令的任务落到他的遗孀兀鲁忽乃身上 〔11〕 。原大臣哈巴什·阿密德作为哈剌旭烈兀的支持者在也速蒙哥统治下曾遭到过迫害,他处死了巴海乌丁,为自己报了仇 〔12〕 。兀鲁忽乃控制察合台汗国达9年(1252——1261年)。

    在察合台家族宗主权下继续存在的前成吉思汗时期的那些旧王朝同样也受到了哈拉和林宫廷革命的影响。别失八里(古城)、吐鲁番和库车的回鹘国便是一例。上面已经提到过,回鹘统治者巴而术终身一直是成吉思汗的忠实属臣,曾支持成吉思汗反屈出律、反花剌子模沙赫和攻打西夏。作为回报,成吉思汗打算把他的一个女儿(据说是他最宠爱的一个)阿勒屯别吉嫁给他。然而,由于成吉思汗和公主本人先后去世而未能成婚。巴而术本人此后不久也去世了,其子乞失麦继任为亦都护 〔13〕 ,即回鹘王,他到蒙古宫廷接受窝阔台为他举行的受职仪式。同样,在乞失麦死时蒙古的摄政皇后脱列哥那把回鹘王位授予他的兄弟萨伦迪 〔14〕 。萨伦迪是佛教徒,他似乎曾敌视过伊斯兰教,穆斯林们抱怨他的严酷。在1251年发生的窝阔台后裔们与蒙哥之间的王位之争中,至少萨伦迪的一些近侍是站在窝阔台家族一边。萨伦迪的一位主要官员八拉与斡兀立·海迷失的同谋者们一道被胜利者蒙哥判处死刑,只是由于一次幸运的机会才得以逃脱。萨伦迪惶恐不安,赶紧去朝觐蒙哥(1252年),在他刚从帝国斡耳朵返回来后,回鹘国内爆发了起义,回鹘地区的穆斯林们指控他要杀害他们,并列举详情。他们说,大屠杀将于星期五在别失八里以及回鹘国内的各清真寺内举行祈祷时发生。蒙哥的一位代表————原来是一位名叫赛福丁的穆斯林,他当时住在别失八里————接到指控后,要萨伦迪返回和林向大汗汇报此事。这位倒霉的回鹘王子受到审讯和拷打,直到他承认了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供词。蒙哥命他回别失八里去接受惩罚。多桑评论道:“在一个星期五,他于众目睽睽之下被其兄弟斡根赤(Ukenj) 〔15〕 斩首,那些早就想把这位佛教王公处死的伊斯兰教徒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事实上,萨伦迪是作为窝阔台家族的党羽被处决的。他的兄弟作为蒙哥的支持者取代了他的位置;但是,这次家庭纠纷给予了回鹘地区的少数穆斯林报复多数佛教徒的机会(1252年) 〔16〕 。

    2.阿鲁忽的统治:察合台人独立的尝试

    兀鲁忽乃被描述成一个美丽、聪明和目光敏锐的皇后,她于1252年到1261年期间统治着察合台汗国。在1261年,察合台汗国再一次感受到蒙古地区为争夺最高可汗位置而发生的斗争所产生的影响————这一次是大汗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之间的争夺,当时阿里不哥是蒙古的主人,他提名察合台之孙、拜答儿之子阿鲁忽王子为“察合台汗”,并交给他防守阿姆河边境以免波斯汗旭烈兀遣援兵支持忽必烈的任务。于是,阿鲁忽到别失八里,夺取了兀鲁忽乃的权力,没有遭到反对就接管了从阿力麻里到阿姆河之间的地区。他的统治从1261年持续到1266年,但是,他的统治所遵循的是一条与阿里不哥的意愿完全不同的路线。

    阿鲁忽利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以一位独立汗的身份行事,这在他的家族中是第一次。他的宗主阿里不哥曾派专员到察合台境内征收赋税、马匹和武器。阿鲁忽垂涎这些财物,将使者处死夺取其物,并宣布归顺忽必烈(约1262年)。阿里不哥对这种叛逆行为发怒,前往攻阿鲁忽。但是,阿鲁忽旗开得胜 〔17〕 ,在赛里木湖和艾比湖之间的普拉德打败了阿里不哥的先头部队。这次胜利之后他认为自己已安然无恙,于是,错误地解散了军队,安心地返回伊犁河畔的大本营。就在这时,阿里不哥的另一副将率新军到达,入侵伊犁河流域,占领阿力麻里,迫使阿鲁忽朝喀什和于阗逃跑。接着,阿里不哥本人进入察合台兀鲁思的中心地阿力麻里,在那里过冬,而阿鲁忽向撒麻耳干撤退(约1262——1263年)。阿里不哥在富饶美丽的伊犁河流域的行为是如此野蛮,他蹂躏农村、屠杀他的政敌的所有党徒,以至于发生了饥荒,他自己的一些将领也率军离开了他。阿里不哥看到他的军队陆续瓦解,便设法与阿鲁忽和谈。他使兀鲁忽乃皇后站在他一边。兀鲁忽乃是为抗议她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被剥夺而来的,于是,阿里不哥委托她和麻速忽·牙剌洼赤带着和平协议到撒麻耳干阿鲁忽处。然而,在撒麻耳干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兀鲁忽乃一到,阿鲁忽就与她结婚,并任命麻速忽为他的理财大臣。麻速忽的支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位贤明的行政官从不花剌和撒麻耳干征收到大量的钱财,使阿鲁忽和兀鲁忽乃得以募集到一支精军。阿鲁忽后来能够击溃从叶密立领地南下的窝阔台系宗王海都的一次入侵。与此同时,阿里不哥由于缺乏物资,并且又遭到忽必烈和阿鲁忽的东、西夹攻,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于1264年被迫投降忽必烈 〔18〕 。

    这些事件的结果,如果不是在法理上,也是在事实上把直到当时由大汗们严格控制下的察合台汗国解放出来。直到当时一直以大汗的名义管理着不花剌和撒麻耳干的麻速忽(死于1289年),从此为阿鲁忽征集这些地区的税收。阿鲁忽也通过与钦察汗别儿哥的战争而扩大了汗国领土,他从别儿哥手中夺取讹答剌(他摧毁了该城) 〔19〕 和花剌子模省。

    阿鲁忽死(1265或1266年)后,遗孀兀鲁忽乃把她与前夫(哈剌旭烈兀)所生之子木八剌沙扶上王位,他是在河中地区的影响下第一位皈依伊斯兰教的察合台后裔(贾马尔·喀什记载他即位日期是1266年3月)。然而,另一位察合台宗王、木阿秃干之孙八剌 〔20〕 从忽必烈那儿获得了札儿里黑,任命他与他的堂兄木八剌沙共同执政。八剌一到伊犁河地区,就策动军队叛乱,在忽毡捉住木八剌沙本人(据贾马尔·喀什,此事发生在1266年9月),夺取了他的王位,把他贬为管理王室狩猎的长官。尽管八剌把他获得的王位归功于忽必烈,但是,不久与忽必烈发生争吵。大汗指定他的使者蒙古台去统治东突厥斯坦。八剌驱逐之,并以自己的一个部属取代之。忽必烈派一支由6千骑兵组成的部队帮助被罢免的蒙古台,但是,八剌以3万军队迎战,迫使忽必烈的骑兵不战而退。八剌还遣军掠夺忽必烈统治下的于阗城。

    3.海都宗主权下的察合台汗国

    八剌在反海都的战争中很不走运。上面已经提到过塔尔巴哈台地区、叶密立河畔的窝阔台家族首领海都如何与忽必烈争夺大汗称号和争夺对其他几个成吉思汗兀鲁思的宗主权的斗争。海都是以要求八剌效忠于他以及进攻八剌而开始这一斗争的。在阿姆河附近 〔21〕 发生的初期的一次战斗中,八剌诱敌进入包围圈,俘获了许多人和战利品。但是,海都得到钦察汗忙哥帖木儿的支持,忙哥帖木儿派了一支5万人的军队由别儿克贾统率进攻八剌。在一次大战中,八剌被别儿克贾打败,退入河中地区,在此他以牺牲不花剌和撒麻耳干为代价,通过进一步的勒索而得以重新装备他的军队。当他正在为进行最大的努力作准备时,海都提出与他议和。海都要抽身去对付在蒙古的忽必烈,就让八剌继续统治河中。作为回报,八剌不得不让海都成为伊犁河地区和东突厥斯坦的真正控制者,甚至在突厥斯坦他也得承认自己是海都的属臣。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一次调解性的库里勒台,据瓦撒夫认为它大约于1267年在撒麻耳干北的卡特文草原上召开的,尽管拉施特认为它是于1269年春在怛逻斯河畔召开的 〔22〕 。巴托尔德写道:“这样,一个完全独立于大汗忽必烈的帝国在中亚兴起,它处于海都的宗主权之下。参加这次协议的所有宗王都必须相互看成是血缘兄弟(安答)。城乡居民的财产将受到保护,宗王们不得不满足于山间或草原牧地,使游牧民的牧群远离耕地。河中的三分之二地区留给了八剌,但对河中耕地的管理由海都又委托给麻速忽。”

    八剌现在的宗主海都为了使八剌远离东突厥斯坦,派他去从旭烈兀家族手中夺取波斯汗国,当时该家族的代表人是旭烈兀之子和继承者阿八哈汗。八剌不顾麻速忽的忠告,再次对不花剌和撒麻耳干城民过度的征税,以满足军队的开支,如果不是麻速忽恳求的话,他将会把这两个城市洗劫一空。接着,八剌率领一支由成吉思汗宗王为全军支柱的军队渡阿姆河,在莫夫附近扎营,军队中有不里和他的堂兄弟捏古伯与木八剌沙(被八剌废黜了的前任察合台汗)。 〔23〕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征讨阿富汗地区,他索取这一地区无疑是由于他的祖父木阿秃干在1221年围攻范延时被杀。

    战争开始时很顺利。八剌在赫拉特附近打败了呼罗珊长官、阿八哈兄弟布金。他占领了呼罗珊的大部分地区(约1270年5月),洗劫尼沙普尔,迫使赫拉特的沙姆斯哀丁·穆罕默德向他称臣纳贡。但是,匆忙从阿哲儿拜占赶来的波斯汗阿八哈诱他入赫拉特附近的埋伏圈,于1270年7月22日使他遭到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八剌率残军回到河中。他从马上跌下来,致残腿跛。他在不花剌度冬,并在此以苏丹加秃丁一名皈依了伊斯兰教。

    八剌的灾难使他的主要亲属和属臣们不再支持他。因此,他到塔什干向他的宗主海都求援。海都率2万军到战地,不是去援助他,而是趁火打劫。据说,在海都到达时八剌惊吓而死(据贾马尔·喀什此事发生在1271年8月9日)————或者是在周密的策划下被海都军消灭。 〔24〕

    八剌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与阿鲁忽的两个儿子联合,企图使河中摆脱海都军队的控制,尽管他们也有机会夺取在麻速忽英明治理下已经开始繁荣起来的河中诸城,但是,他们陆续被海都打败。于是,海都没有把察合台汗国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于1271年给予另一个察合台宗主捏古伯。当捏古伯企图摆脱海都的控制时,海都处死了他,并以察合台家族的另一位宗王、不里之孙秃花帖木儿取代他为汗(约1274年?) 〔25〕 。然而,此后不久秃花帖木儿去世,海都后来把王位给予八剌之子都哇(约1274年?)。与此同时,波斯汗阿八哈开始了报复,他没有忘记1270年的八剌入侵事件。1272年底,他派军队侵入花剌子模与河中,在那里,劫掠了玉龙杰赤[乌尔根奇]与希瓦,并于1273年1月29日进入不花剌。在不花剌烧杀掳掠持续了一个星期,未能逃走的那些居民以十人抽杀一的方式被屠杀, 〔26〕 旭烈兀家族的军队带着5万俘虏回到波斯。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游牧统治强加于都市居民的骇人听闻的情况。当这些游牧的首领们不再毁灭已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时,他们就以不可融合的家族纠纷为借口,不时地袭击那些附属于对方的城市,并摧毁它们。

    侵略者走后,麻速忽又在河中那些不幸城市的废墟上开始了重建工作。这些废墟是因周期性的蒙古内战后留下来的。他致力于这一工作,直到1289年10月(或11月)去世时。以后,他的三个儿子继续了他的工作,他们依次管理着不花剌和撒麻耳干:阿布·别克尔管理到1298年5月(或6月);萨替尔密什·伯克管理到1302年(或1303年);后来是苏英尼奇 〔27〕 。但是,他们都回避察合台的后裔,依靠可怕的海都,前两位是海都认命的,而苏英尼奇是从海都之子继承者察八儿手中获得的权力。

    都哇无疑是从他的前任几个察合台王的例子中吸取了教训,他表明自己是海都的忠实属臣。由于畏兀儿 〔28〕 亦都护一直保持着对忽必烈大汗表示效忠,为了强迫他转向他们一边,海都和都哇于1275年入侵其地。接着,他们向其都城别失八里进军,但是,一支及时赶到的帝国军队解除了畏兀儿境内的危险 〔29〕 。1301年,都哇又作为海都的杰出副手,参与了在哈拉和林以西杭爱山地区发生的海都与忽必烈的继承者铁穆耳军的战争。正是在这次战争中,都哇于1298年9月俘虏了铁穆耳的女婿、汪古部王子、基督教徒阔里吉思,他野蛮地处死了他。这次胜利之后,都哇准备进攻吐鲁番和甘肃之间的帝国边境地区,但是,他自己的军队反而遭到帝国军队的袭击而溃散。 〔30〕 此时,海都和都哇发现他们受到来自白帐汗(术赤家族的东支)伯颜侧击的威胁,伯颜统治着巴尔喀什湖西北和咸海以北地区。最后在1301年,为从帝国军队手中重新夺取和林,都哇随海都远征,同年8月,反大汗的窝阔台后裔在和林和铁米尔之间遭到惨败,都哇也陷入了这次失败 〔31〕 。正像已经叙述过的,海都在撤退时去世。

    在元朝的历史上,海都只是昙花一现的人物,他似乎是一位具有强烈个性的杰出的王子,是想仿效贵由而未能成功的人。总之,窝阔台家族的这位最后一位伟大王子,在他身上具有君主的才能。他强加于阿鲁忽的那些保护河中城市和农民的英明措施证明了他的眼光超越了游牧民通常采取的掠夺性袭击 〔32〕 。他参加的41次战役(他参加过1241年远征波兰和匈牙利)表明了他是战争中的真正指挥者 〔33〕 。在整个亚洲,他是惟一能够左右忽必烈命运的人,忽必烈甚至在其权力的鼎盛时期也没有战胜他。他给予聂思托里安教旅行者列班·扫马和麻古思的欢迎,以及教皇尼古拉四世对他寄予的希望(1289年7月13日曾写信给他,敦促他皈依天主教),证明了他像以往所有的蒙古人一样,是同情基督教的 〔34〕 。他的厄运在于他生不逢时,当时忽必烈已在中国牢固地建立起国家,成吉思汗的其余各支已经半中国化,半突厥化,或者半伊朗化了。中亚的这位末代汗在很多方面也是蒙古人的最后一位君主。

    4.察合台汗国的第一次鼎盛时期:都哇、也先不花和怯别

    都哇一直忠实地追随着海都。这位可怕宗主的去世可能是一种解脱,但是,都哇设法要使这种变化渐渐地发生。海都留下一个儿子察八儿,他继承了海都的全部头衔。都哇承认了他的宗主地位,但是,大窝阔台家族的这位继承人缺乏能力维持由他父亲一手创建的帝国。都哇的变化是以向察八儿提议他应该承认铁穆耳皇帝的宗主权而开始的;1303年8月,他们两人承认归顺于北京,于是,在以往40年中一直破坏着中亚的内战结束了,蒙古的统一又重新建立起来 〔35〕 。但是,都哇一经确信他得到了帝国的支持后,就与察八儿决裂。两军在忽毡和撒麻耳干之间的地区相遇,察八儿首先被打败。然而,在第二仗中,察八儿的兄弟沙·斡兀立获胜。于是,都哇向察八儿提议他们应该言归于好,双方同意由都哇和沙·斡兀立两人在塔什干会面讨论这件事情。但是,沙·斡兀立具有典型的游牧人的轻率,竟解散了他的一些军队。都哇率全军抵塔什干,袭击并驱逐了沙·斡兀立。接着,夺取了察八儿的别纳客忒和怛逻斯城。当时察八儿是在也儿的石河上游与裕勒都斯河之间的地区扎营,在他似乎还不知道这个卑鄙阴谋时 〔36〕 ,新的打击降临了:铁穆耳皇帝的军队从哈拉和林出发,越阿尔泰山南部,从后方攻察八儿。不幸的察八儿除了向都哇投降外别无选择。都哇以礼相待,但是夺取了他的所有领地。于是,一度被海都家族限制在河中地区的察合台宗王们收回了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尔,使他们重新获得了他们最初享有的全部遗产(约1306年)。 〔37〕

    都哇几乎未来得及享受他的好运气,因为他于将近1306年底去世了。其长子宽阇即位也不过一年半就去世了。他死后,不里之孙塔里忽夺取了权力。多桑描述他道:“此人老于戍阵,信奉伊斯兰教,在蒙古人中极力传播这种宗教”。 〔38〕 但是,都哇家族的党羽们起义反对他,其中一人在一次宴会上将他暗杀(1308或1309年)。接着,这些阴谋者们拥立都哇的幼子怯别为汗。与此同时,这些内争多少鼓起了觊觎王位的窝阔台宗王察八儿的希望,他在早些时候曾被都哇打败,并被剥夺了领地。察八儿攻怯别,但被打败,他又渡过伊犁河,奔元朝皇帝海山宫廷避难。这次胜利结束了窝阔台家族进行的最后的斗争,此后,察合台系宗王们召开了一次库里勒台,会上,他们决定指定都哇的一个儿子、当时仍在北京宫廷的也先不花王子为汗 〔39〕 。瓦撒夫说,当时也先不花是出于自愿登上他弟弟怯别让给他的王位。也先不花死(约1320年)后,怯别重新掌权 〔40〕 。

    尽管在个人之间发生了这些变化,但是,由于都哇使察合台系宗王们回复到君主的高度,他们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在中国方向,或者阿拉伯——里海草原和波斯方向的扩张对他们来说都已经被堵死(这些地方已被忽必烈、术赤和旭烈兀家族牢牢地把守着),他们把目光转向阿富汗和印度。波斯诸汗的宫廷设在伊朗另一端,在阿哲儿拜占,几乎很少注意阿富汗事务。察合台人趁机进入巴达克山,向喀布儿和加兹尼移动。事实上,在阿富汗西部,一个强大而适应性很强的地方政府已经崛起,即是克尔特人的阿富汗古尔王朝,克尔特人处在波斯的宗主权下,实际上是自治的。察合台人在此不可能取得任何进展,他们向东阿富汗地区挺进,并由此对西北印度进行有利可图的袭击。1297年,都哇洗劫了旁遮普,但被击退。当时由阿拉丁·哈勒吉(1295——1315年)苏丹统治的德里国实际上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君主国,它粉碎了察合台人的各次进攻,然而,在一段时期内,这种威胁无疑是严重的,使苏丹和他的马木路克全力以赴地抵抗。与这些事件同时代的人甚至相信,最后(75年之后)印度将屈服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征服。

    都哇的一个儿子、忽都鲁·火者在东阿富汗地区定居。他一占有这块领地,就发动了一次向着德里的大门进军的掠夺性远征(1299——1300年?)。1303年察合台宗王图盖率12万军又进行了一次入侵。 〔41〕 蒙古人在德里城下扎营,封锁该城达两月之久。后来,这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