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遊理學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覺世生去老人國,東矚西盼,欲探極樂國於天界中,遙望一星,其狀不類凡界,降止其地。仰視天,則有駕鷲車飛於空中者。俯臨海,有乘鯨船走於波上者。鷲車乃作車於羣鷲之背,使 其車於空中,勝於輕氣球焉。鯨船乃繫船於大鯨之尾,使引其船於波上,勝於蒸氣船焉。或在高山之絕頂,巨澤之深源,大湖之中央,建廣大廬舍。其 良之器械,雖不知何用,足令人一見而詫其奇異。

    覺世生途中遇一異人,面顏雖老,身體矮小如童子然,唯頭顱闊大非常,因脫帽爲禮,問:“此爲何國?”異人曰:“理學世界也。”“敢問此世界之政體如何?”曰:“無政府豈有政體乎?”曰:“無政府何以統御人民?”曰:“統御人民,有學校之組織,小學中學大學是也。小學於一村一邑之教育外幷管理其政務,中學管理一郡一 之政治,大學乃統轄通國之政治。教官兼職員,職員兼教官,取政教一致之主義也。”

    “敢問其政教之組織如何?”曰:“學校之外無政府,學校之組織,卽政府之組織也。小學爲施下等教育之所,其課程限一千日。中學爲施普通教育之所,其課程亦限一千日,但分上下兩級。大學則分專門普通、專門高等、專門實地三科,普通科課程限五百日,高等科課程限一千日,實地科亦限一千日,總爲二千五百日。入此修學者,卒業後,卽因其程以定學位。學位有上下二等,下位有進士、通士二級,上位有 士、深士、明士三級。中學上級卒業者,得進士之位;中學下級卒業者,得通士之位;專門普通卒業者,得 士之位;專門高等卒業者,得深士之位;專門實地卒業者,得明士之位。學位之外,有學官之制。學官有四等,學老、學長、學頭、學員是也。此四等者,各分大中小三級,大學老、中學老、小學老之類是也。配之於學位,則學老用明士,學長用深士以上者,大學頭用 士以上者,中學頭用通士以上者,小學頭用進士以上者。學員不關學位之有無,小學卒業者,皆可就職也。學官之總長爲大學老,大學老以壹名爲限,尊稱之爲學上,卽此國之君主也。學上之候補者爲中學老,中學老有選舉學上,及被選舉爲學上之權。小學老爲中學老之候補者,亦有選舉、被選兩權。學長學頭之任用,由學老之會議決之,此會曰學老會,其會長卽大學老也。小學之教員爲學員及學頭之任,小學校長爲學頭及小學長之任也。中學之教員爲大學頭及學長之任,中學校長爲大學長及小學老之任也。大學之教員,限於學長,及學老,大學校長,卽大學老也。以教官之外,別無事務員,教員兼任事務,校長卽事務長也。”

    覺世生問曰:“女子亦得爲教員乎?”曰:“此國風俗,男女同等同權,更無所別。教員自不必論,卽校長大學老,茍有其資格,亦得就職,與男子相同。”

    又問:“女子教育之法,亦與男子同乎?”曰:“固然也。女子與男子自同一小學,漸進中學大學,其所得之學位,亦與男子同。”又問:“大學專門,亦分法學科、文學科、理學科等乎?”曰:“此國無政府,豈有法律乎?無法律,豈有法學科乎?故大學中學小學,唯有理學科而已。小學教授關於理學之初級,中學教授理學中之大 。專門普通科,教授理學中之一部,或光學、或音學、或電學等之關於全體者。專門高等科,教授光學中之一部,或音學中之一部。專門實地科,亦實修其一部中之一部耳。”

    覺世生曰:“若無法律,何以裁判人民之訴訟乎?”曰:“此國之人民,皆學者也。人民皆學者,故不似無學社會之人民,有世俗之爭論也。其爭論乃學理之爭論,訴訟亦學理之訴訟,故裁判之時,照學理中之天則,判決之而已。前所謂此國之政治者,卽判定學理之爭論, 釋問題之奧義也,蓋不可與無學世界之政治,同日而語矣。”“然則此國於天然法則之外,別無所謂人爲法乎?”曰:“無無學世界所用之人爲法律,唯有學科之制度,取關於學事者,附眾議定之而已。”“然則此國無罪惡犯人乎?”曰:“以人民皆明學理,有辨別是非、去惡就善之識力,決無陷於罪惡之事。”

    又問:“貴國人民,自上至下,皆博學乎?”曰:“在此國之學制,人必須卒業學科,然入中學大學, 任人之所好。至下等人民,雖不能盡爲博學,然以小學之課程,較無學世界之大學課程,猶居上上。且如辨別是非,就善去惡之識力,有自父祖教訓萬世之遺傳,無須別受教訓於學校也。故敝國人民,隨生而具者,卽他世界中博學者所不及也。”

    又問:“此國自建國以來,卽無政府、無法律、無訴訟乎?”曰:“此國之歷史,分古代、中代、近代。古代爲無學世界,近代爲有學世界。無學世界之時,有政府、有法律、有訴訟、有騷亂、有革命、有罪惡。後以多方檢治,知世之不治,乃人之暗於學理所致也。變無學世界爲有學世界之議起,第一變更學制,而策勵普通之教育,第二尊崇學者而 之上位,養成國風,漸進而至寬法律,簡政治,後遂廢政府矣。自此議之初起,至全廢政府,其間稱中代。自已廢政府,至今日,雖經數百世,而國內無一日之不寧,無一人之不善,號爲治平無事,安樂享福之世,此皆獎勵學問之實效也。”

    問:“古代、中代、近代之歷年如何?”曰:“古代五百零八世,中代百二十三世,近代二百五十六世,合計八百十七世。”又問:“幾年爲一世乎?”曰:“此國之風尚,十日爲一旬,百日爲一周,萬日爲一期,萬萬日爲一億,卽爲一世。億億爲 [3] , 爲宙。”又問:“若以三百六十五日爲一年算之,一世當幾年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