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回 吴银亚荻溪怜佳士 甘凤池萍水娶美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却说甘凤池自从谢村谢品山家起身之后,行抵湖北。征尘甫息,即闻得襄阳参将秦德辉惨变,乃由伊姑氏彤玉手刃之。毕生大仇,知已报复,无可留恋,心中反觉十分伤感,不敢流连于此,恐有漏泄,祸及于己,遂即匆匆离开襄阳。晓行夜宿,途间想起我师父路民瞻吩咐,见了舅舅,约一月之后,须赶到昙空师叔处等候,同归麒麟岛狄士雄家中。屈指计算,已将逾期矣,不及再往谢村叩别舅舅,只得迳向伏虎山趱行。

    在路并无担搁,迨抵山上,见了昙空和尚,不免酬应一番,寒暄之间,昙空袖出路民瞻留下手示,与凤池阅看。略谓此刻尔勿必等我,当速赴南京,此去有姻缘之奇遇,切勿错过,且关系尔一生之命运及幸福,事毕后,可再与尔相见也。至嘱,至嘱。

    当下凤池看了一呆,晓得师父平时很有道德,断无与我顽笑,必无舛错,今既如此嘱咐,安可违拗他的言语耶!随问昙空道:“请问师叔,吾师父几时来此的,现在究否回岛去?尚乞一一详示。”昙空含糊以应,亦不肯明白告诉。

    凤池急得无法,只得勉强在山上住了两三天,辞别昙空,独自一人向南京去了。

    但是谢品山是个有年纪的人,一时间放凤池走了,事后越想越追悔起来。想他小小年华,离乡背井,因欲报父母之仇,不辞千里之遥,单身径往,志决心坚,倘或有失技脱节,事机不密,惹出祸来,老夫岂能见亡妹于地下乎?从此书空咄咄,终日无欢,长吁短叹,度日如年,老境益增。

    其时芸妙小姐已出嫁于镇江城绅王翰林之子王少穆,一双璧人,天造地设,少年夫妇,恩爱逾恒。且彼此书香旧族,闺房之中,联吟赌句,有更甚于画眉者,殊令人健羡不置。回家省视,见老父如此模样,明知因凤池表兄而起,忧愁恻怛,无时或释,无法解劝,只得徒呼负负而已。

    诸君亦记得芸妙小姐房中,有两个丫头,一名春华,一名秋实。秋实年纪较小,于小姐嫁时,已随带她充媵妾家去也。春华因标梅已过,娇小容颜,忍令辜负春光,落花无主?是以谢家赔赠妆奁,与之觅一士人,订结丝罗,不至兴小姑居处无郎之叹。出府后,闻得士人带她往别处,如今已不知着落。据著者晓得春华这个丫头,实非等闲之人,即从前年遐龄之弃婢,春华姑娘为当今赫赫一品之太夫人也。盖以她当时被年家太太察出与老爷私通,连夜赶出,眼前并无亲人,竟被一个人买去,挈了南下。行至扬州地方,不幸生起病来,那人旅费耗用一空,几有束手待毙之势。遇了谢品山老人,发起慈善之心,出重价购归,令与秋实一同侍候小姐,颇蒙十分宠爱。岂知其中暗藏这一段情节,而谢家亦不知也。

    直至年羹尧平西回南之后,晓得她生身之母,尚然流落在外,饬人四处暗暗访寻,得之于扬州城外某尼庵中,业已落发作行,迎归奉养,享受荣华。那时年羹尧父母早已不在堂矣。呜呼!此婢之遭遇,亦云苦矣。然此是后话,暂归正传。

    谢品山之子采石,在家攻书,学业有成,少年登第,早已中了乡榜,而品山亦含饴弄孙矣。家庭之间,融融泄泄,真可称积善之家也。唯采石素性甚孝,今瞧他老人家终日愁眉泪眼,实在有些放心不下。有时乘机用言劝慰,并无什么效验。日复一日,而凤池音信全无,推老父之心,有不得凤池终不欢者也。嗣复听得外面沸沸扬扬,传言湖北官场,出了一起大案,襄阳参将无故夫妇二人都被人刺死,闻听之下,更为着急,疑是凤池所干。但凤池报仇心切,仅在参将一人,而何以波及参将夫人?况参将夫人,确为凤池之亲姑母也,断无害及自己人之理。此中情由,真费人疑猜不出,更觉忧上加忧矣。

    于是采石想出一法,先与娇妻商量,然后再告诉老父,意欲亲身出去找寻,找得回来,或得着一些消息,借以解老人之愁颜。无如伉俪甚笃,一时似不忍分离,奈顾及大局起见,亦是无可如何耳!家庭计议了许久,决计取道襄阳,如无着落再顺流至江浙一带探访,走遍天涯,终须将凤池寻到。遂择了吉日,整治行装,随带书童喜儿一人,以便长途伺应照料。况男子志在四方,年少气盛,固当旷观山水,增长学识,非闭户读书,即可自诩为深知天下事也。

    采石拜别父母,嘱咐妻子,在家小心侍奉堂上,自己带了喜儿,出门一直向襄阳而去。沿途留心侦察,毫无踪影,真如大海捞针。迨至行抵湖南,再赴湖北,找到襄阳府城,住下寓所,赶即缉访凤池踪迹,亦并无人知。唯闻传说参将已委了人接署,此案亦已悬搁不题矣。然采石人地生疏,无从探问,住了十余日,心中焦闷,自思凤池怕不惧祸及己,早经避开,得无往南洋去耶?觉得无聊之极,乃算清房饭钱,决计由彼南下,向江浙方面追去;或可追赶得着,有些头绪,亦未可知。于是即日与喜儿离了襄阳,顺流而下,不知不觉已至江浙地方不远矣。

    一日,嘉定相近,地名荻溪,离嘉定尚有四五里之遥。天色昏暮,夕阳在山,两岸芦苇丛密,树木翳深,两人心慌觅宿,急急赶路。刚刚转过山冈,不料草际舒出两把挠钩来,将他主仆二人钩住,拖了就走。全是荒僻路径,到一小庙中,将他们用绳捆缚,然后十余个小喽兵,解上山来。

    迨至到了山上,过了几座关寨,只见一片空旷操场,当中聚义厅上,灯烛辉煌,如同白日。至滴水檐前,出来一个喽兵道:“取得货来,大王宿酒未醒,不可惊动,且自押去亭子上等候一回便了。”

    采石自被擒之后,心中不觉昏迷,且这班喽兵将他东拖西跑,弄得脚不点地,及至清醒一看,自己与喜儿均赤膊着,捆在亭子柱上。旁边两三个小喽兵,在那里监视,喜儿更吓得瑟瑟乱抖。

    采石并不作声,但想我堂堂男子,今日死于草贼之手,真不值得。正在想时,约莫半夜光景,忽听堂上传呼大王出来坐殿,叫将两个牛子推上来问话。于是亭子上喽兵答应一声,解了绳,即将他们押上殿庭,饬令跪下。

    采石偷瞧居中虎皮椅子上,坐了一个盗首,相貌魁伟,身躯雄壮,身上穿一领洒绣绿袍,头扎红罗帕,额上一个英雄结,脚登粉底皂靴。年纪约四十余岁,颔下一部黑髯,根根光亮,虽草泽强梁,然看其一番布置,确无异边塞上一员战将耳。

    当时盗首开言道:“你这两个牛子,为何半夜三更出来混闯,你可知道我山上的规矩?孩儿们与我将这两个牛子的心肝取来做汤醒酒,快快斩讫报来。”说罢,呵呵大笑。

    左右即欲动手,采石道:“大王在上,容小生一言而死。小生姓张,名权奇,适因寻友路过宾山,不意误犯虎威,乞贷其一死,虽有所命,敢不敬从。小价童儿无知,亦求一并怜悯。”盗首听了,举起虎目一观,笑道:“这个小的儿,很是好玩,咱且留在身边伺候。”一面向采石道:“你想是念书人么?”采石道:“是!”那盗首回头吩咐近身喽兵道:“这个人与我羁禁起来,听候发落。”说罢,站起身来,扶了一个小喽兵退入殿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