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在古人看来,人可修仙得道而成神,死而成鬼,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也会因精气的流转附着而变成精怪。本卷所收录的就是发生在人与各种精怪之间的一些有趣故事。如扮成张汉直、范丹、费季等人鬼魂而假传消息、捉弄其家人的鬼物,跑到倪彦思家到处捣乱的狸怪,惊吓、捉弄顿丘人的兔精,化为人形、与人妻调笑而被射伤的鸣蝉,不为其家人所知而赌气离去的筋竹长人,因得罪曹操而最终毙命的度朔君等等。当然,这其中还包括能给人带来灾难的釜中白头公。

    鬼扮张汉直

    陈国张汉直到南阳从京兆尹延叔坚学《左氏传》(1)。行后数月,鬼物持其妹,为之扬言曰:“我病死,丧在陌上,常苦饥寒。操二三量不借挂屋后楮上(2),傅子方送我五百钱,在北墉下,皆亡取之。又买李幼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3)。”往索取之,悉如其言。妇尚不知有此,妹新从婿家来,非其所及。家人哀伤,益以为审。父母诸弟衰绖到来迎丧(4),去舍数里,遇汉直与诸生十余人相追。汉直顾见家人,怪其如此。家见汉直,谓其鬼也。怅惘良久。汉直乃前为父拜,说其本末,且悲且喜。凡所闻见,若此非一,得知妖物之为。

    【注释】

    (1)陈国:春秋时诸侯国名,后为楚国所灭。这里指原属陈国的地区。南阳:郡名。秦置,汉时沿置,属荆州部,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延叔坚:名延笃,东汉时南阳人,曾任京兆尹,后因病归家,教授于家。《左氏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所作。后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2)不借:草鞋。楮(chǔ):树木名。

    (3)箧(qiè):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箧。

    (4)衰绖(cuī dié):穿丧服。

    【译文】

    陈国人张汉直到南阳跟着京兆尹延叔坚学习《春秋左氏传》。他走后几个月,他的妹妹被鬼附身,鬼装成他说出话来:“我生病死了,尸体摆在路上,常受饥寒之苦。做的两三双草鞋挂在屋后的楮树上,傅子方送我的五百文钱,放在北墙下,都忘了带着。另外买李幼那一头牛,契据放在小书箱里。”去找那些东西,都跟他说的一样。他的妻子都还不知道有这些。他的妹妹刚从丈夫家来,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家里人十分悲哀,更加认为他真的死了。父母兄弟都穿上丧服,到南阳来迎丧,在离学舍几里的地方,遇到张汉直和同学十几个人走在一起。张汉直回头看见家人,奇怪他们穿成这样。家里人看见张汉直,说是他的鬼魂。失意懊恼了好长时间。张汉直于是走上前去拜见父亲,说起事情的原委,一家人又悲又喜。所见所闻的事情,像这样的不只一件,大家才知道是鬼怪所为。

    贞节先生范丹

    汉陈留外黄范丹(1),字史云。少为尉从佐使檄谒督邮(2)。丹有志节,自恚为厮役小吏,乃于陈留大泽中杀所乘马,捐弃冠帻,诈逢劫者。有神下其家曰:“我史云也。为劫人所杀。疾取我衣于陈留大泽中。”家取得一帻。丹遂之南郡,转入三辅,从英贤游学,十三年乃归,家人不复识焉。陈留人高其志行,及没,号曰贞节先生。

    【注释】

    (1)外黄:古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民权西北。

    (2)尉从佐使:县尉属下的佐吏。督邮:官名。郡守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

    【译文】

    汉代陈留郡外黄县人范丹,字史云。他年轻时做尉从佐使奉命送公文去进见督邮。范丹很有志气,怨恨自己是干杂活的役吏,于是在陈留郡的大沼泽里杀了所骑的马,丢掉了帽子和头巾,假装遇到了强盗。有神灵降临到他家说:“我是史云。被强盗杀了。赶快到陈留的大沼泽中取我的衣服。”家人取到了一块头巾。范丹于是去南郡,又转入三辅地区,跟着德才杰出的人学习,十三年后才回家,家里的人都不再认识他了。陈留人敬佩他的志气行为,在他死后,称他为贞节先生。

    费季居楚

    吴人费季,久客于楚。时道多劫,妻常忧之。季与同辈旅宿庐山下,各相问出家几时。季曰:“吾去家已数年矣。临来,与妻别,就求金钗以行,欲观其志当与吾否耳。得钗,乃以着户楣上(1)。临发,失与道,此钗故当在户上也。”尔夕,其妻梦季曰:“吾行遇盗,死已二年。若不信吾言,吾行时,取汝钗,遂不以行,留在户楣上,可往取之。”妻觉,揣钗,得之,家遂发丧。后一年余,季乃归还。

    【注释】

    (1)楣:门楣,门框上边的横木。

    【译文】

    吴国人费季,客居楚地很久了。当时路上常有强盗,他的妻子时时为他担忧。费季和同伴旅行住宿到庐山下,互相询问离家多久了。费季说:“我离开家已经好几年了。临行前,和我妻子道别,向她要了她的金钗出门,想看看她的心意会不会给我。我拿到金钗,就把它放在了门楣上。临走的时候忘了告诉她,这个金钗自然还会在门上。”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梦见费季说:“我路上遇到强盗,死了已经两年了。若你不信我的话,我走的时候,拿了你的金钗,没有带走,留在了门楣上,可以去取它。”他妻子醒来,在门楣上找到了金钗,家里于是给他办了丧事。过了一年多,费季却回来了。

    鬼扮虞定国

    余姚虞定国(1),有好仪容。同县苏氏女,亦有美色。定国常见,悦之。后见定国来,主人留宿,中夜,告苏公曰:“贤女令色,意甚钦之。此夕能令暂出否?”主人以其乡里贵人,便令女出从之。往来渐数,语苏公云:“无以相报。若有官事,某为君任之。”主人喜。自尔后,有役召事,往造定国。定国大惊曰:“都未尝面命,何由便尔?此必有异。”具说之。定国曰:“仆宁肯请人之父而淫人之女。若复见来,便当斫之。”后果得怪。

    【注释】

    (1)余姚:县名。秦置。即今浙江余姚。

    【译文】

    余姚县人虞定国,相貌长得很好。同县苏家的女儿,也长得很美。虞定国经常看见她,很喜欢她。后来苏家看见虞定国来,主人留他住下,半夜,他对苏公说:“您女儿很漂亮,我心里十分爱慕她。今晚能让她出来一下吗?”主人因为他是乡里的贵人,就让女儿出来陪他。他与苏家的往来逐渐频繁,他对苏公说:“没什么报答您。如果官府有差役,我愿意为您承担。”主人很高兴。在那以后,有一次官府召令服役,苏公去找虞定国。虞定国大吃一惊,说:“我们都还没有见面说过话,怎么就这样了呢?这一定有怪事。”苏公一一说了事情的经过。虞定国说:“我怎么可能向人家的父亲要求奸淫人家的女儿呢?如果再见到他,就应砍死他。”后来果然抓到一个怪物。

    朱诞给使射鸣蝉

    吴孙晧世,淮南内史朱诞,字永长,为建安太守(1)。诞给使妻有鬼病(2),其夫疑之为奸。后出行,密穿壁隙窥之,正见妻在机中织,遥瞻桑树上,向之言笑。给使仰视树上,有一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头(3)。给使以为信人也,张弩射之,化为鸣蝉,其大如箕,翔然飞去。妻亦应声惊曰:“噫!人射汝。”给使怪其故。后久时,给使见二小儿在陌上共语。曰:“何以不复见汝?”其一即树上小儿也,答曰:“前不遇为人所射,病疮积时。”彼儿曰:“今何如?”曰:“赖朱府君梁上膏以傅之,得愈。”给使白诞曰:“人盗君膏药,颇知之否?”诞曰:“吾膏久致梁上,人安得盗之?”给使曰:“不然。府君视之。”诞殊不信,试为视之,封题如故。诞曰:“小人故妄言,膏自如故。”给使曰:“试开之。”则膏去半。为掊刮(4),见有趾迹。诞因大惊,乃详问之。具道本末。

    【注释】

    (1)建安:古郡名。郡治在今福建建瓯。

    (2)给使:供役使的人。

    (3)幧头(qiāo):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4)掊(póu):以手、爪或工具扒物或掘土。

    【译文】

    吴末帝孙晧时,淮南内史朱诞,字永长,任建安太守。朱诞手下给使的妻子被鬼魅迷惑,她的丈夫怀疑她和人通奸。后来他外出,悄悄回来凿穿墙缝偷看,恰好看见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远远望着桑树上面,朝那里说笑。给使仰望树上,有一少年,大约十四五岁,穿着青色夹衣,戴着青色头巾。给使以为真是人,拉弓射他。少年人变成一只鸣蝉,像簸箕那么大,回旋着飞走了。他的妻子也随着声音惊叫:“噫!有人射你。”给使很奇怪她为什么这样。后来过了很久,给使看见两个小孩在路上说话。一个说:“为什么一直没再见到你?”其中一个就是树上的小孩,回答说:“前段时间不幸被人射中,受伤病了很久。”那个又问:“现在怎么样了?”回答说:“全靠朱府君家梁上的药膏来敷抹,得以痊愈。”给使禀告朱诞说:“有人偷您的药膏,您知不知道?”朱诞说:“我的药膏放在屋梁上很久了,别人怎么能偷到它?”给使说:“不是这样。您看看它。”朱诞完全不相信,试着去查看,封口的题签还是原来的样子。朱诞说:“小人故意乱说,药膏自然还是原来的样子。”给使说:“试着打开它。”膏药已经少了一半,是用爪子刮掉的,看得见脚趾的印迹。朱诞于是大吃一惊,这才详细询问这件事。给使一一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倪彦思家狸怪

    吴时,嘉兴倪彦思居县西埏里(1)。忽见鬼魅入其家,与人语,饮食如人,惟不见形。彦思奴婢有窃骂大家者,云:“今当以语。”彦思治之,无敢詈之者。彦思有小妻,魅从求之,彦思乃迎道士逐之。酒殽既设,魅乃取厕中草粪,布着其上。道士便盛击鼓,召请诸神。魅乃取伏虎(2),于神座上吹作角声音。有顷,道士忽觉背上冷,惊起解衣,乃伏虎也。于是道士罢去。彦思夜于被中窃与妪语,共患此魅。魅即屋梁上谓彦思曰:“汝与妇道吾,吾今当截汝屋梁。”即隆隆有声。彦思惧梁断,取火照视,魅即灭火。截梁声愈急。彦思惧屋坏,大小悉遣出,更取火,视梁如故。魅大笑,问彦思:“复道吾否?”郡中典农闻之(3),曰:“此神正当是狸物耳。”魅即往谓典农曰:“汝取官若干百斛谷,藏着某处。为吏污秽,而敢论吾!今当白于官,将人取汝所盗谷。”典农大怖而谢之。自后无敢道者。三年后去,不知所在。

    【注释】

    (1)埏(yán)里:地名。

    (2)伏虎:即虎子。状似蹲兽的尿器。

    (3)典农:官名,即典农校尉。主掌各县的农事生产活动。

    【译文】

    三国吴时,嘉兴县的倪彦思居住在县城西边的埏里。有一天忽然发现鬼魅进了他家,和人说话,像人一样吃喝,只是看不见形体。倪彦思的奴婢有人背地里骂家主,鬼魅说:“现在就把骂的话告诉主人。”倪彦思惩罚了那个奴婢,没有谁再敢骂主人了。倪彦思有个小妾,鬼魅去追求她,倪彦思于是请来道士驱逐鬼魅。摆好了酒席,鬼魅就取来厕所的草粪,撒在酒菜上。道士于是猛烈击鼓,召请各路神仙。鬼魅就取来一只便壶,在神座上吹出号角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道士忽然觉得背上冰冷,吃惊地站起来解开衣服,竟然是便壶。于是道士作罢离去。倪彦思晚上在被窝里偷偷和妻子说话,都很担忧这个鬼魅。鬼魅马上在屋梁上对倪彦思说:“你和你妻子说我,我现在就要截断你家的房梁。”立刻就发出了隆隆的声音。倪彦思害怕屋梁被截断,点灯来看,鬼魅立刻吹灭灯火。截房梁的声音越来越急。倪彦思害怕房子倒塌,把一家大小都叫出屋子,再点灯,看见屋梁还是原来的样子。鬼魅大笑,问倪彦思:“还说我不?”郡里的典农听说这件事,说:“这个神怪应该是狐狸。”鬼魅立刻去对典农说:“你拿了官府几百斛稻谷,藏在某个地方。做官吏的贪污,却敢来议论我!现在我就去报告官府,带人去取你偷的稻谷。”典农十分害怕,赶紧谢罪。从那以后没有人再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