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道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卷论道体,黄勉斋所谓「无物不在,无时不然,流行发用,无少间断」者是也。学者溯本原而穷其究竟,则学问之纲领在是矣。

    朱子曰:这道体浩浩无穷。

    朱子曰:道体浑然,无所不具,而浑然无不具之中。精粗本末、宾主内外,有不可以毫发差者。故虽文理密察、缕析毫分,而初不害其本体之浑然也。

    朱子曰: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见得,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的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

    朱子曰: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所以说,「性者道之形体。」

    朱子曰:仁,只是个浑然温和的。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

    朱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由尔。

    朱子曰:圣人之道如饥食渴饮。

    朱子曰:圣人之道,有高远处,有平实处。

    朱子曰:天理固浑然,然谓之理,便是有个条理的。故其中仁义礼智,合下便各有一理,不相混杂。以其未发,莫见端绪,不可以一理名,是以谓之浑然。非是里面都无分别,而仁义礼智后来施次生出也。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文蔚曰:先生《易说》中谓「伏羲作易,验阴阳消息两端而已。」此语最尽。

    朱子曰: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只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阴,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阴。只是这一气之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所以阴阳做一个说亦得,做两个说亦得。

    朱子曰:在天地则为阴阳,在人则为善恶。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不善处便是阴,善处便属阳。「上五阴,下一阳」,是当沈迷蔽锢之时,忽然一夕省觉,便是阳动处。

    朱子曰:始者气之始,生者形之始。

    朱子曰:天命之性,若无气质却无安顿处。且如一勺水,非有物盛之,则水无归著。程子云:「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所以发明千古圣贤未尽之意,甚为有功。大抵此理有未分晓处,秦汉以来传记所载,只是说梦。韩退之略近似。千有馀年得程先生兄弟出来,此理益明。

    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朱子曰:此起于张、程。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如韩退之《原性》中说三品,说得也是,但不曾分明说是气质之性耳。性哪里有三品来!孟子说性善,但说得本原处,下面却不曾说得气质之性,所以办费分疏。诸子说性恶与善恶混。使张、程之说早出,则这许多说话自不用纷争。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泯矣。

    朱子曰:性是未动,情是已动,心包得已动未动。盖心之未动则为性,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也。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浪;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孟子谓情可以为善,是说那情之正,从性中流出来者,元无不好也。因问:「可欲之谓善」之「欲」,如何?曰:此不是「情欲」之「欲」,乃是可爱之意。

    朱子曰:性如日光,人物所受之不同,如隙窍之受光有大小也。人物被形质局定了,也是难得开广。如蝼蚁如此小,便只知得君臣之分而已。朱子曰:人物之生,其赋形偏正,固自合下不同。然随其偏正之中,又自有清浊昏明之异。

    朱子曰: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

    朱子曰:须知未动为性,已动为情,心则贯乎动静而无不在焉。《知言》:「性立天下之有,情效天下之动,心妙性情之德。」此言甚精密。朱子曰:「论性要须先识得性是个甚么样物事。性即理也,仁义礼智而已矣。然四者有何形状?只有此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所以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譬如论药性寒热,亦无讨形状处,只服了后,却做得寒做得热便是性。今人往往指有知觉者为性,只说得个心。

    朱子曰:「命」之一字,如「天命谓性」之,「命」,是言所禀之理也。「性也有命焉」之「命」,是言所以禀之分有多寡厚薄之不同也。朱子曰:性不是卓然一物可见者,只是穷理、格物,性自在其中,不须求,故圣人罕言性。

    朱子曰:性譬之水,本皆清也。以净器盛之则清;以污器盛之则浊。本然之清未尝不在,但既污浊,猝难得便清。故「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也,煞用气力。

    朱子曰: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动,才便是那情之会恁地者。情与才绝相近,但情是遇物而发,路陌曲折恁地去底,才是那会如此底。要之,千头万绪,皆是从心上来。

    问:前夜说体用无定所,是随处说如此。若合万事为一大体、用,则如何?曰:体、用也定。见在底便是体,后来生底便是用。此身是体,动作处便是用。天是体,「万物资如」处便是用。地是体,「万物资生」处便是用。就阳言,则阳是体,阴是用;就阴言,则阴是体,阳是用。

    朱子曰:性同气异,只此四字,包涵无限道理。

    朱子曰:知主别识,意中营为。知近性近体,意近情近用。

    朱子曰:惟心无对。

    朱子曰:天只有个春夏秋冬,人只有个仁义礼智。此四者便是那四者。心是个运用的,只有此四者之理,更无别物。朱子曰:仁义礼智,便是元亨利贞。若春间不曾发生得到,夏无缘得长,秋冬亦无可收藏。

    朱子曰: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朱子曰:天之赋于人物者谓之命,人与物受之者谓之性,主于一身者谓之心,有得天于而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

    朱子曰:知觉运动者,形气之所为。仁义礼智者,天命之所赋。

    朱子曰:元亨,诚之通,动也;利贞,诚之复,静也。元者,动之端也,本乎静;贞者,静之质也,著乎动。一动一静,循环无穷。而贞也者,万物之所以成终而成始者也。故人虽不能不动,而立人极者,必主乎静。则其著乎动也,无不中节,而不失其本然之静矣。

    问:先生《答湖湘学者书》,以「爱」字言仁,如何?曰:缘上蔡说得「觉」字太重,便相似说禅。龟山言「万物与我为一」,说亦太宽。问:此是仁之体否。曰:此不是仁之体,是仁之量。仁者固觉,谓觉为仁,不可。仁者固与物为一,谓万物为一为仁,亦不可。

    又问:知觉亦有生意。曰:固是。但只将知觉说来却冷了。朱子曰:孟子说:「仁,人心。」此语最亲切。心自是仁底物事,存得此心,不患他不仁。

    或问:仁义礼智,性之四德,又添「信」字,谓之五性,如何?

    朱子曰:信是诚实,此四者,实有是仁,实有是义,礼智皆然。如五行之有土,非土不足以载四者。又如土于四时,各寄王十八日,或谓王于戊己。然季夏乃土之本宫,故尤王。《月令》载「中央土」,以此。朱子曰:物物运动蠢然,若与人无异,而人之仁义礼智之粹然者,物则无也。

    朱子曰:无私以间之则公,公则仁。譬如水,若一些子碍,便成两截,须是打并了障塞,便滔滔地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