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萨迦派——半革新的佛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前面两章已提到,萨迦派创始人始祖昆巴波切(khon-dpal-bo-che)是藏王赤松德赞(Khri-sro?-lde-btsan,742——797年)的大臣。而赤松德赞则是唐金城公主的儿子。到始祖十一辈昆屯衮巧甲白(khon-ston-dkon-mchog-rgyal-po,1034——1102年),离开了宁玛巴(Rñi?-ma-pa),同卓米(brog-mi,993——1078年)学习新由印度典籍翻译的经典,后于1073年创建萨迦寺(Sa-skya)。由寺院之名而见称萨迦巴,当时是革新派,然与宗喀巴(Tso?-Kha-pa,1357——1419年)创始的更革新的格鲁巴(Dge-lugs-pa)相较,则萨迦巴同噶举巴(Bka?-brgyud-pa)都是半革新派。

    然而为什么叫萨迦呢?一种解释是,寺院建筑在白沙地上,藏语说地是“萨”,而白或无色是“噶”或“迦”(dkar或skya),所以寺院被称为“萨噶”或“萨迦”,到后来则专称“萨迦”了。另一种说法是,朗达玛后最著名的印度大师阿提沙(Atiça,982——1054年),也是宗喀巴的前驱,在静坐中看见“白”莲在寺院处,在莲花上有八个藏文字:七个“赤”(Khri),一个“呼”(Hum)。于是阿提沙乃预言:“将来萨迦巴出七位大师,代表文殊(Manñjugho?a或jam-pa?i-dbya?s),一位大师代表金刚手(Vajrapā?i或Phya-na-rdo-rje),造福于人类。”

    这是实际在萨迦巴的历史上实现的,七大师以后,第八大师使寺院出名了。七大师中,五大师特别突出。

    第一个是萨勤衮噶宁白(Sa-chen-kun-dgsa?-sñi?-po,1092——1158年),是昆屯衮巧甲白(kon-ston-dkon-mchog-rgyal-po)的儿子。当萨勤,或萨迦巴大师二十岁时,做了萨迦寺大喇嘛,他能使身体分成相同的六个,再合而为一。这种奇迹,使很多徒众集聚到身边,其中有三能者(Mchog),七以坚持(Bzod)著名,八圣人善了解(Rtogs-ldan),十一重要传法者,七以著作著名。

    第二个是萨勤的第二子,名罗笨索南作末(Slob-dpon-bsod-nams-bdze-mo,1142——1182年),或称教授。到十六岁,他已熟习一切密宗说教。据传说,他在四十一岁的时候,坐在传道宝座上讲活;有众仙来临,用各种乐器作乐,并散花于他。就这样,在美妙的乐声中,众仙下降,将教授肩荷至西方极乐世界(Nub-bde-ba-can)。

    第三个是萨勤的第三子,名札巴甲岑(Crags-pa-rgyal-mtshan,1147——1216年);他是严格的素食者,在藏族区那样的地方,实在不容易。十一岁时,即能在听众面前讲欢喜金刚(Kye-rdo-rje或Hevajra)法,获得群众的好评,二十六岁时,便升法座,活到七十岁。

    五大师的第四名,一般以萨迦班勤(Sa-skya-pan-chen,1182——1251年)著称,即萨迦巴大师。他的名字是衮噶佳参(Kun-dga?-rgyal-mtshan),是萨勤四子巴勤沃泊(Dpal-chen-?od-po)的长子。到二十五岁,便成受全戒的喇嘛。他分析了萨迦寺藏书,驳斥了一切错误的理论和见解,一个耆那教(Gain)哲学家穆帖东巴辍节(Mu-stegs-ston-pa-?phrog-byed)向他挑战,说谁辩论输了,即改信赢者的信仰,结果,萨班(即萨迦班勤的简称)使挑战者做了他的门徒,于是他的名声被人广泛传知。到六十三岁时,他到西凉,应蒙古王阔端之约,他留住那里至死,岁七十。

    第五名一般以美号见称,即圣者(phags-po)或八思巴,是最著名的。他的名字是卓贡罗追佳粲(gro-mgon-chos-rgyal-mtshan),巴勤沃泊幼子索南佳参(Bsod-nams-tgyal-mtshan)的长子。当八思巴(1235——1280年)生下来的时候,他的伯父萨班便观看他,说道:“这孩子的确比任何旁人都高贵。”他在三岁时,便能记住密教“生于苦海”(Sgrub-thabs-mtsho-skyls)。他在众人面前将它背诵,众人惊奇他的本领,说道:“这个孩子的确高贵。”他的名声被广泛传诵,而八思巴也就成了他的称号。

    八岁时,八思巴即能讲述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九岁时,即能教语法,向群众讲述欢喜金刚的道理,有学问的、但是有偏见的长者,都在他面前认输。这个事实,到处为人所知。

    十岁时,被萨班主持受初戒的仪式————在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前(Jobo);那个像是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带至拉萨的。然后八思巴从角龙(Skyor-lu?)来的大师塞增(Çer-se?)学习各种教理。在同一年,萨班被请至西凉,八思巴作为萨班的侄子,也以侍从资格陪同,但这个十岁的侍从,已由他的伯父那里尽得伯父所能教的显宗哲学(Phyi-mtshan-ñid)和密宗教义(Na?-gsa?-s?ags)。

    1253年蒙古王忽必烈汗(Khubilaikhan)还未当皇帝时,听到萨班的名字,即令阔端王将萨班给他送来。其时萨班已死,遂派八思巴前往。八思巴到忽必烈汗那里十天以后,即要求离开,他被问道:“你的造诣与乃伯比,何如?”答道:“伯父的成就,犹如洋海之水,我则如舌上一滴,那是由洋海中用手指蘸上来的。”忽必烈汗大悦,请他受戒,所以他被封为“帝师”,而且作为报酬(yon),得到藏土十三领域:后藏六,前藏六,牙卓(Yar-?brog或Yamdok)一,于是他即派遣代理人到各处管理,人口约十三万户。

    他二十一岁时,离开了蒙古王宫,在蒙藏交界处,遇上了三名佛教大师:堪布聂塘巴扎巴桑给(Mkharl-po Rñe-tha?-pa-grags-pa-se?-ge),觉丹索南甲参(Jo-gdan-bsod-nams-rgyal-mtshan)和桑顿牙弄巴将曲甲参(Gsa?-ston-yar-lu?-pa-bya?-chub-rgyal-mtshan)。他们给八思巴施了主要戒。

    他回到萨迦以后,使贵族和平民皆大欢喜,因为他把得自蒙古的珍贵礼品分给他们好多。

    后来他又被请回蒙古宫廷,于1258年与道家公开辩论,驳斥了道家关于老子使西方番邦皈依道教说。辩论是在蒙古宫廷进行的,结果道家首领改学佛教和尚。

    1265年,八思巴受蒙古王命,创制蒙古文字。1269年再至蒙古,忽必烈将他制的蒙文颁发于蒙古族。为了表示对他的赞赏,忽必烈将整个藏族地区,包括西藏(前后藏)、西康和安多,给了八思巴,另外给他几斗珍珠。

    在蒙古居留七年以后,八思巴于1276年最后返回藏区。1277年,即元世祖至元十四年,统一中国的那年,八思巴在楚米仍末(Chu-mig-ri?-mo)集合了七万僧侣,举行演讲,给他们讲道,并散发礼品,如丝、金和别的珍宝。

    再回到萨迦巴的七位代表文殊(Manñjugho?a)的大师,除了已提过的五位以外,一位一般认为是八思巴的父亲桑擦南甲参(Za?-tsha-bsod-namsrgyal-mtshan);另一位,根据庸顿喇嘛注42的说法是宫巴窝(Go?-dpal-?od)。而永丹佳错(Yon-tan-rgya-mtsho)注43则说是贡噶扎喜(Kun-dga?-bkra-çis)。

    八思巴的弟弟卓衮卡那(gro-mgon-phyag-na)说是金刚手(Vajrapā?i或Phyag-na-rdo-rje)的化身,他能创造奇迹,能治好病人,使死者复活。所以阿提沙(Atiça)的寓言实现了:在萨迦巴历史中,七大师作为智慧神化身,一大师作为能力神的化身,都出现了。

    离开政治历史,萨迦派还在萨迦寺以外,逐渐发展了三个寺院,成为三分派学府。

    第一分派是额巴(?or-pa)派,由该派的创始人得名,那就是额巴衮尕赞薄(?or-pa Kun-dga?-bzan-po,1382——1456年),他在1429年创建了唉旺曲丹(E-ban-chos-ldan)寺。第二分派衮尕巴(Kun-dga?-pa),他是衮尕拿佳(Kun-dga?-mam-rgyal,1432——1469年)的徒弟,在1464年创立了刚尕多吉丹(Ga?s-dlar-rdo-rje-gdan)寺。第三分派是擦巴(Tshar-pa),他是擦勤罗塞佳错(Tshar-chen-blo-gsal-rgya-mtsho,1496——1565年)的徒弟,他综合了以上二派学说和严格属于萨迦派传统的学说。第三世达赖喇嘛(1543——1588年),曾是擦勤的徒弟。此一分派学术地点是鸦弄(Yar-lu?)寺。

    以上所述是萨迦派大师和他们的学府。下面概述西康萨迦派寺院活动。

    (一)五学程

    萨迦派喇嘛,首先必备两个条件:一个静安(Dal-ba),一个幸福(byorpa)。所谓静安,即必须安静和幸福,心怀宗教,身心健康,文质彬彬。所谓幸福,即有幸福环境。上述条件具备,而且生下来即能听见佛在讲道或喇嘛讲佛之道。

    已经具备上述条件,必须皈依于佛、法、僧。信佛以后,必着僧服,加入寺院的学院之一。

    然后学程即开始。首先是学习藏文字母及书写,接着学习礼拜的仪式,礼拜无我女佛(Yogini,Rnal-?byor-na-bdag-med-ma)、十六怖畏神和信仰保护神。

    然后学着做佛像和酥油糌粑花供(Gtor-ma),然后学习欢喜金刚(Kye-rdo-rie或Hevajra),极乐佛(Bde-mchog或?a?vara)、空行母(Mkha?-?gro-ma或?ākini)以及时轮(?us-?khor或Kālacakra)。更需要在夏季学习退休的方法。

    以上都完成以后,即可拜有学问的教授(Mkhnpo)为师,即深于哲学和玄学者;然后请他授初戒,即僧人最原始的戒(Dge-tshul或Çrāma?era)。这叫作初步学习。

    已用夏天完成三个月退休静坐以后,即可出外朝拜宗教圣地。在每一圣地,必须表示诚意,为了众生福利,求灵性解放。

    在他们旅行朝圣的途中,遇到萨迦派的寺院,必须遵守该处的法规,必须拜见学院的领袖或旁的尊者,并在他们面前宣誓遵守菩萨行(Bya?-chub-sems-pa),并诚心诚意牺牲自己一切私利,为了旁人的利益,包括灵性的和物质的,这就叫作进入菩提道,或第二步学习。

    于是学者拜见萨迦派的长者,以及额尔(?or)寺院的高僧,因为他们是金刚持(Rdo-rje-?cha?或Vajradh-ara)的化身。对于他们要献礼,请求他们施戒教法和仪式,那就是关于(1)密宗的无上主要对象(Gsa?-chen-rdo-rje-theg-pahi-ya?-sñi?);(2)萨迦派的方法和成果,求得即身即世成佛,不必屡次重生(?pal-ldan-sa-skya?i-chos-tshe-gcig-lus-gcig-la-sans-rgyas-pa?i-gdam-s?ag-larn-?bras)。

    在这以后,心理建设的三重基础,必须了解。首先,欢喜金刚的祈祷仪式必得学到,以便被他所保护。其次,三种密宗论述必须背下来。然后,在心中创造某些神像(Skyed-rim)的本领,这就是密宗静观许多形式之一,就是将自己与神像合而为一,即实现了静观者与所静观的神佛合而为一。为了求得这种本领,必须受下列各种戒:

    (1)将圣水壶,即装着命水或永生水(Bum-pa?i-dba?)的壶,放在受戒人的头上;(2)密宗的受戒仪式(Gsa?-ba?i-dba?);(3)说了密语(Tshig-gi-dba?)的戒仪;(4)知识与聪明为其结果的戒仪(Çes-rab-ye-çes-kyi-dba?)。

    实践了上述一切,并遵守于其中,才停留在密宗誓言内,叫作“在艺术中停留者”,这就是第三步学习。

    于是站在五位或十位受全戒僧侣(Dge-slo?s或Bhik?u)之中,学者对于学院领导表示敬礼,并直誓三种僧侣誓言:

    (1)普通誓言,即初级僧众为了自己的精神解放(So-sor-thar-pa)而有的誓言;(2)菩提(Bodhisattva)誓言,即誓作解放众生(Bya?-chub-sems-pa?i-sdom-pa)的工具的誓言;(3)密宗誓言(Gsa?-s?ags-kyi-sdom-pa),已经学习了并实践了二百五十三僧侣法(Hdul-ba)的条规,学者已进入第四步学习,便成了得全戒的僧人。

    然后即进入七神秘图解(Vkyil-?khor或Ma??ala)的戒,即以额巴寺院为标准。于是受保护神(Mgon-po或Mahākāla),或怖畏金刚(jigs-byed或Bhairava)和旁的神祇的戒仪,也受极乐佛(Bde-mchog或?a?-vaia)戒,根据时轮(Kālacakra)系。同时,学者必须练习在唱诵队唪诵圣书的办法,练习舞蹈仪式,也学习住在屋子里(寺院或非寺院)的神秘静修者的基本动作,而不是退休隐士。他在这种情形下被叫作“居住屋子的静修者”(Khyim-rnal-?byor-pa),那就是他已达到第五学程。他可以作为“金刚教师”(Rdo-rje-slob-dpon或vajraguru),那就是寺院的尊者,可以管理寺院的法规了。

    (二)五学位

    第一,学者必须拜一位喇嘛,即精通五明注44的喇嘛。学会这类科学的专门术语特别是龙树(Nāgārjuna或Klu-sgrub)著的《中观论》(Dbu-ma或Madhyamaka)。然后学习字的意义和语法意义,试图练习辩论。会了这些以后,他被称为卡喜巴(Bkah-bi-pa),那就是已遵守了四命令。他已得到第一学位。

    第二,在卡喜巴之上,即熟习逻辑(Tshad-ma)和能够在辩论中指出人的错误。他也能考察自己的性质和外界物体的性质,因为他能认识什么特点存在,什么不存在。他被称为卡额巴(Bkah-l?a-pa),即遵守五命令的人。于是他得到第二学位。

    第三,在卡额巴之上是卡居巴(Bkah-bcu-pa),或者遵守十命令的人,虽然受全戒的僧众都遵守这十命令,虽然这十命令在南宗佛教和北宗佛教(如藏区)不完全一样,可是在藏地只给对于高深教理已完成初步考试的、有学问的喇嘛以卡居巴称号。在南宗佛教,如锡金、缅甸等地,受全戒的喇嘛是不许保有或接触金钱的,他们的藏族同道,则对于此类事是自由的,卡居巴被认为已得第三学位。

    第四,以次递升,卡居巴之上,是饶将巴(Rab-?byams-pa),就是这样的人:已经完成形而上学和哲学十五种著作(Gu?),另外又完成了十八种更重要的著作。这等于西方的哲学博士,只是西方的哲学博士学位者不一定懂得哲学,而藏族的饶将巴则必须懂得。饶将巴是第四学位。

    第五,最高的荣誉是班勤(Pan-chen)或“大学者”(Savant)。得这种学位的,必须及格于医术、语法和逻辑、佛经的五种类别的密宗意义、诗作、美好散文、五种天文学和占星术。班勤是第五学位。这种有学问的人,在萨迦巴五位特别出名的大师中之第四位,即衮噶佳参或萨迦班勤,可作典型代表。

    (三)五仪式

    五仪式乃是为达到个人心理物质的发展所进行的五项仪式实践。上述两种实践,是关于道德的纪律和智慧的发展的。其次则是灵性完成的严重事情,即心理物质的发展独一的过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