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致知在格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章写完了,在大哥处见其案上有《宋元学案》,乃取伊川学案而阅之。说到书籍上面,我思补述几句。我于二十六年回故乡,觉得自己能信佛便好,无须读书。稍后思读《百论》,因为在北平时读龙树二论,未读提婆《百论》,现在欲看提婆是怎样说话。然而在乡间,在流离转徙的乡间,从何而得这样本不常见的书呢?稍后又悟得种子义,思取佛教有宗书而阅之。这又从何处觅得呢?此时信佛而更思读书,叹息无书可读而已。稍后在一友人处得见县图书馆书目,并悉这些书都保存在山中一个人家里,书目中有《百论》,有《瑜伽论》,有《成唯识论》,于是只有《摄论》思读而无有。我这时的喜悦,不足为外人言。这事令我信佛。我曾写信给友人说,“世间对于任何人都不缺少什么”,也便是耶苏说的只要求便得着。我从图书馆尚取得《华严经》读之,《涅槃经》则无有。此二经在二十六年以前读过,我信佛,信有三世,乃在二十六年秋读《涅槃》“佛法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而大悟,于是抛开书本而不读,旋即奔回故乡,从此在故乡避难。离北平时将《涅槃经》留给沈启无君,劝其一读,我在图书馆取《华严》,乃思《涅槃》也。孰知今日重读《华严》,乃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仿佛这是我最后读的一本书了,我已能一以贯之,可为世人讲佛法矣。故我提起《宋元学案》时,亟述此一段故事,表明这无非是佛为我作善知识。这一部《宋元学案》也是县图书馆藏的,经大哥借来。我对于伊川甚为尊重,孔子以后,孟子与伊川是两位大贤。我何曾读过伊川的书,何曾研究过他,只是这几年在乡间住着,翻阅四书五经而有所认识。有一部《易经大全》之书,难中在一间破楼上拾起来的,我在这上面读了许多伊川的话,觉得他是真能懂得格物致知的。程朱重格物,阳明重致知,而阳明确是不及程朱的,而世人固不甚懂得格物与致知。程朱不信佛,乃是“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我尝自思量,“致知在格物”,这一句话应尽学佛之能事。倒转来说也是的,“物格然后知至”。这是如何一件大事,总思与世人说个清楚也。我取伊川学案而阅之,是对于大贤表示敬意,未必是想从上面得什么道理。孰知他讲格物致知,道人之所不能道,于我又很有启发。他说,“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物而迁迷而不悟,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那么格物就是要能够没有外物之见。必须能没有外物了,乃是知至。此事怎令人不喜悦,正是孔子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问古人今人,中国外国也。所以我常想,要同儒者讲佛是很容易的,只要请他格物,物格然后知至。在另一方面,要同西人讲佛,是很简单的,也只要请他格物,因为致知在格物。总而言之是熊十力先生在他的著作里特别提出来的,《中庸》里面的一句话,“合内外之道”。中国儒者合内外之道,孟子便已明白说了,“万物皆备于我”,只是中国学问是默而识之,不能将世界说得清清楚楚,虽然世界在其语默之中。欧西学问重在明辨,应该将世界说得清清楚楚,却是外物而内心,其结果乃至于俗不可医,因为明辨而妄语也。往下我要说明儒者何以是“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以及西方学者外物内心之失。

    我先说外物内心之失。严译《天演论》下卷第九篇译者按语述赫胥黎讲特嘉尔之义曰:

    世间两物,曰我非我。非我名物,我者此心。心物之接由官觉相,而所觉相是意非物。意物之际,常隔一尘,物因意果,不得迳同。故此一生,纯为意境。特氏此语,既非奇创,亦非艰深,人倘凝思,随在自见。设有圆赤石子一枚于此,持示众人,皆云见其赤色,与其圆形,其质甚坚,其数只一,赤圆坚一合成此物,备具四德不可暂离。假如今云,此四德者,在汝意中,初不关物,众当大怪,以为妄言。虽然,试思此赤色者从何而觉,乃由太阳于最清气名伊脱者照成光浪,速率不同射及石子,余浪皆入,独一浪者不入反射而入眼中,如水晶盂,摄取射浪,导向眼帘,眼帘之中脑络所会,受此激荡,如电报机引达入脑,脑中感变而知赤色。假使于今石子不变,而是诸缘如光浪速率目晶眼帘有一异者,斯人所见不成为赤,将见他色。每有一物当前,一人谓红,一人谓碧,红碧二色不能同时而出一物,以是而知色从觉变,谓属物者无有是处。所谓圆形亦不属物,乃人所见名为如是。何以知之?假使人眼外晶变其珠形而为圆柱,则诸圆物,皆当变形。至于坚脆之差,乃由筋力,假使人身筋力增一百倍,今所谓坚将皆成脆,而此石子无异馒首。可知坚性,亦在所觉。赤圆与坚是三德者皆由我起,所谓一数似当属物,乃细审之则亦由觉。何以言之?是名一者,起于二事,一由目见,一由触知,见触会同,定其为一。今手石子努力作对眼观之,则在触为一,在见成二。又以常法观之,而将中指交于食指,置石交指之间,则又在见为独,在触成双。今若以官接物,见触同重前后互殊,孰为当信?可知此名一者,纯意所为,于物无与。即至物质,能隔阂者,久推属物,非凭人意,然隔阂之知亦由见触,既由见触亦本人心。由是总之则石子本体必不可知,吾所知者不逾意识断断然矣。惟意可知,故惟意非幻。此特嘉尔积意成我之说所由生也。非不知必有外因始生内果,然因同果否必不可知,所见之物即与本物相似可也,抑因果互异,犹鼓声之与击鼓人亦无不可。是以人之知识止于意验相符,如是所为已足生事,更骛骛高远,真无当也。

    我每逢读了这些话,总是叹息,要在言语道断之后才能说话,说话才于人有益,否则开口便错,过而不自知也。他们根本的原因就是我所说的执着,执着外面有一个东西。无论这个东西为方为圆,为红为碧,为坚为脆,总而言之是“物”,而这个物不是方便是圆,不是红便是碧,不是坚便是脆,决不是方圆红碧坚脆以外的东西,所以他们不信世间有一个东西叫做“鬼”,说鬼神是迷信,那么这个物他们明明的肯定了,为什么说“必不可知”呢?而他们说“必不可知”,所知者“是意非物”,那么这个意是什么东西呢?这个意总不应该说是官能!为什么丢了所知的东西而不说呢?这个意总不应该以眼见,不应该由触知,因为以眼见由触知便是物。他们口中说意,而心里不知道意应是一个东西,徒曰“世间两物,曰我非我,非我名物,我者此心”。换一句话便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我在内,物在外。岂知在外的是汝的心,而汝说是物,犹如逐影像是物,————影像果有此物么?在内的是汝的物,而汝说是心,因为汝认心犹如认影像,————影像果无此物么?汝的物理学不能研究此物的法则么?汝不知心应是一个东西,犹如影像是一个东西,牠有物有则。物不可执着,犹如影像不可执着,执着牠牠没有,是妄想。那么什么叫做内外呢?合内外便是心了。不应曰“是意非物”,因为曰非物正是执着物,犹如我们看见鹿曰非马,非马正是汝从厩里可以牵得出一匹马来也。从执着的心说出来的话是无有不错的,原故便是心中执着有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即是你从理智上否认牠,而“无明”已经承认牠了。犹如你在路上遇见一个陌生人,你说你不认得他,然而你已认有这个人了。赫胥黎将“物质”之隔阂都泯除了,“既由见触亦本人心”,是其理智不错,接着又说“石子本体必不可知”,虽不可知,然而牠不是坚的便是脆的,这块石头要粉碎了才没有!到得粉碎了,汝便说是“虚空”。汝的虚空观念仍是物,是此物现在无有也。汝看见一块石头是汝的感识(色声香味触识叫做感识)同意识一起作用,即是汝心的作用;汝说物,说虚空,是汝的意识单独作用,亦是汝心的作用。故说“惟意非幻”,我在这里是许可的,但要知道意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官能,官能正是汝所执着的物之类也。从此便有许多大问题在。世间的死生问题,都是执着“形”来的,执着形便是执着物,有形曰生,形灭曰死。而汝不知道有心,不知道心有心这个东西。如果知道心有心这个东西,则人死了,即是形没有了,应问,心这个东西呢?人生,形有了,也应问,心这个东西呢?这个东西何所来何所去呢?说来说去正是形的事,不应用来说心,心应无所谓来去,因为牠不是形呀,牠没有来去的工具呀,你们叫做手足呀,————此不近于世俗所谓“神”的观念吗?那么神的观念不很合论理吗?独汝科学家哲学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