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分 佛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看到这么多客人带着美好的愿望来参加婚宴,如来非常高兴。他用真理之言让客人们更加活跃,更加快乐。他讲出了正义的祝福:

    “凡人所能想象的最大幸福是把两颗相爱的心连在一起的婚姻。但还有比这更大的幸福,那就是拥抱真理。死亡可以把夫妻分离,但死亡永远影响不了信奉真理之人。

    “因此,与真理联姻,婚姻生活中与真理共处。热爱妻子、渴望与之永远联姻的丈夫一定得忠实于妻子,正像对待真理一样;妻子也要依靠丈夫,尊敬丈夫,照料丈夫。热爱丈夫、渴望与之永久联姻的妻子也要忠实于丈夫,就像对待真理一样;丈夫要信任妻子,养活妻子。我对你们讲,他们的孩子将会像父母一样,是他们幸福的见证人。

    “愿没有人是单身,愿每个人都与真理结下神圣姻盟。当摩耶来毁坏你的有形存在时,你将继续生活在真理之中,你将共享永恒,因为真理不朽。”

    客人当中,每个人的精神生活都得到加强,他们都意识到了正义生活的可爱,他们在佛、达摩和桑诃里寻求庇护。

    循师过河

    裟瓦底的南面是一条大河,河岸上有个村庄,住着五百户人家。佛想着救赎人类,决定到这个村庄里宣道。到了河边,他坐在树下。村民们看到佛的光辉,恭敬地朝他走过来。然而,佛开始讲道了,他们却不相信。

    佛离开了裟瓦底,萨哩普达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想听佛的布道。他来到河边,河水很深,河流湍急。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条河挡不住我,我要去看佛。”他迈步踏上河面,发现脚下像石板一样地坚硬。

    他来到河的中央,浪花飞扬很高,萨哩普达心里有点退却,他的身子开始下沉了。他唤醒着自己的信仰,恢复心中努力,像从前一样往前走,到了河的对岸。

    村里人看到这些,心里非常吃惊。他们就问萨哩普达,一无桥梁,二无轮渡,他是怎样过的河呢。

    萨哩普达答道:“我一直处于无明之中,直到听到佛的声音。我因为急于听到救赎的教义,所以穿过了河流,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行走,这是因为我有信心。就是这种信心,而非别的什么,让我过了河。我在这儿,是处于老师的祝福之中呀。”

    如来说:“萨哩普达,你讲得很好。单是信心就足以把人类从裂开豁口的陷窟中拯救出来,使人们能够走到彼岸而不湿鞋。”

    佛敦促人们认识到不断克服悲伤、抛掉一切枷锁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穿过世俗之河,摆脱死亡的束缚。

    听到如来的话语,村民们心中都充满了喜悦,相信了佛的教义包含五重法则,都来寻求佛的庇护。

    贪婪的和尚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位擅长讲道的祭司,讲过关于“以少为贵”的讲道之后,接受了几个和尚敬献的许多袈裟,而且还把他们留下的所有用具都带走了。因为雨季即将来临,他就到了乡下。他来到一个佛寺讲道,新信徒都很喜欢听他讲道,于是对他说:“尊者,请在我们这儿度过雨季吧。”“你们给在这儿度过雨季的和尚什么样的东西呢?”祭司问道。“一件袈裟。”他们说。祭司把鞋子留在那儿,动身去了另一个佛寺。在第二个佛寺,他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儿给什么东西?”“两件袈裟。”他们这样回答。他就把自己的拄杖留了下来。然后,他去了第三个佛寺,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儿给什么东西?”“三件袈裟。”他们这样回答他。他把水罐留在了那里。

    然后,他去了第四个佛寺,也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儿给什么东西?”“四件袈裟。”他们答道。“很好,我就住这儿了。”他就在这儿住了下来。他为住在这里的平信徒及和尚讲道,讲得太好了,他们就敬献给他许多衣服和袈裟。他要离开时,传话到其他佛寺,这样说道:“我有条件,必须拿到住在那儿得到的东西,请给我送来。”他把所有的东西一起放在车上,继续他的行程。

    在某一个佛寺里,两个年轻的和尚收到两件袈裟和一块毯子,不知道该怎样分才让两人都满意。因此,他们坐在大路旁,争执起来,说道:“你可以要两件袈裟,毯子就归我了。”看到祭司走来,他们就说,“尊者,你做个公正的决定,你认为怎样合适就怎么分给我们。”“那你们听从我的决定吗?”“当然啦,我们听从你的决定。”“这样就好。”祭司就把两件袈裟分给这两个和尚,然后对他俩说,“毯子只能归宣道的人所有。”说着这话,他把昂贵的毯子放在肩上,走了。

    两个年轻的和尚非常愤慨,非常失望。于是,他们就去了师父那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师父。师父说:“他这样拿走你们的东西,让你们失望愤慨,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过去也有同样的事情。”于是他讲了下面的故事。

    水獭和豺狼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水獭,名叫阿那底拉卡哩和咖姆黑拉卡哩。它们捕捉到了一只很大的鲈鱿,开始争吵起来,说道:“鱼头归我,鱼尾归你。”不能做出两个都满意的决定。看到一只豺狼,它们要它做决定,说道,“叔叔,你做决定吧,看这条大鱼怎么分合适。”豺狼说,“国王封我为法官,一下子得坐在法庭里好几个小时,我出来只是活动活动胳膊和腿。我现在可没时间做这种事。”“叔叔,别这么说,做个决定吧。”“你们照我的决定办吗?”“当然啦,我们照你的决定办。”“那好吧。”豺狼说。它把鱼头切下来,放在一边,然后把鱼尾切下来,放在一边。切完之后,它说:“朋友们,沿着河岸跑的那个(阿那底拉卡哩)将得到鱼尾,钻进深水的那个(咖姆黑拉卡哩)将得到鱼头。至于中间的这块身子,那得归我,因为我是法官。”为了让这两只水獭更清楚地弄明白这件事,豺狼说出了下面的诗句:

    阿那底拉卡哩将得到鱼尾,

    咖姆黑拉卡哩将得到鱼头。

    至于中间的鱼身,将归于法官。

    说着这些诗句,豺狼拿起中间的鱼身,走了。至于这两只水獭呢,它们非常愤慨和失望,站在那儿,看着豺狼离开。

    师父讲完这个从前的故事,接着说道:“因此,早在很久以前,祭司就让人非常愤慨和失望。”师父安慰了这两个和尚,并说道,“和尚们,告诫别人者应该首先自己走正道。”他这样说,讲出了下面的诗句:

    一个人应该首先自己走正道。

    只有这样,他才能教导别人,

    智者这样做,不会疲惫消沉。195

    娼妓引诱僧人

    在裟瓦底,有一户拥有四十克罗里196的人家。这家有一个儿子,名叫库摩拉。一天天刚亮,他看到很多人手里拿着香水和花环,前往杰塔瓦那听道。他问道,“你们去哪儿呀?”“去师父那儿听道。”他们这样回答。“我也去!”他说着跟上他们一起去了,坐在集会圈子的外边。师父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就按照顺序讲道。库摩拉心里想道,“不可能同时过世俗生活和神圣生活。”

    师父的讲道使他急于从现世中隐退出来。因此,集会解散时,他请师父允许他加入修道会。师父说:“佛只接收那些得到父母同意的人加入修道会。”于是库摩拉回到家里,费了很大力气,终于说服了父母同意他加入修道会。得到父母的同意之后,他便隐退下来,被师父收进了修道会。接下来,他全身心地做了修道会的一员。他心中又想道:“我住这儿有什么用呢?”于是他离开杰塔瓦那,去了罗伽嘎哈,挨门挨户寻求人们的布施。

    有一天,裟瓦底举行节日。那一天,库摩拉的父母看到儿子的玩伴在那里快乐地玩耍。他们开始哭泣哀叹。当时有个娼妓来到这里,看到他母亲坐在那里哭泣,就问道,“你哭什么呢?”“我在想儿子,就哭了起来。”“你儿子在什么地方呀?”“在和尚那儿隐居呢。”“难道说再让他回来不是更好?”“是呀,可是他不愿意回来。他已离开裟瓦底,去了罗伽嘎哈了。”“我要是能把他弄回来,你用什么感谢我呢?”“让你成为掌管我们家财富的女主人。”“那好吧,请给我花销的费用。”她拿上费用,带上一帮侍从,去了罗伽嘎哈。

    她在祭司经常接受布施的那条街上找了一幢房子,住了下来。每天早上,她准备好精美的食物,祭司上街布施时,她就给他布施。好些天过去了,她对他这样说道:“尊者,请坐下吃吧。”这样说着,为他端起了饭碗。祭司非常乐意地接了碗。她为他端来了精美的食物,对他说,“这里是你布施的最好地方。”好些天,她引诱他坐在走廊上,为他准备精美的食物。

    接下来,她给几个小男孩蛋糕吃,赢得他们的好感。她对这些男孩说:“瞧这儿!看到祭司来,你们也来。你们来后就把土扬起来。我要是说别扬了,你们也别听。”第二天,祭司吃饭的时候,这些孩子来了,把土扬得到处都是。女主人让他们别扬了,他们也不听。第二天,她对祭司说:“尊者,这些孩子来这儿玩土。我叫他们停,他们也不听。这样吧,你进屋吃饭吧。”好些天,她为他摆好桌椅,让他在那儿吃精美的食物。然后,她又给那些男孩好吃的东西,对他们说:“孩子们,那个祭司来吃饭的时候,你们大声地吵闹。我叫你们停,也别听。”孩子们照她的话办了。

    第二天,她对祭司说:“尊者,这个地方太吵闹了,真叫人受不了。我劝说他们别吵了,他们也不听。上楼吃饭吧。”那个祭司答应了。她让祭司走在前面,上到楼顶,关上了房门。祭司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挨门挨户去接受布施,但由于他被这美味所吸引,因此还是同意了这个女人的建议,爬上了七层楼的顶层。她为他备好了桌椅。

    在四十天内,她采用女人的所有手腕来勾搭祭司,无计不施。她站在祭司面前,诵读了下面的诗句:

    染着紫胶,穿着木屐,这是娼妓的脚。

    你很年轻,你是我的;我很年轻,我是你的。

    祭司想道,“哎呀!我犯了罪!我没想想自己在干什么呢。”此刻,师父正在四十五里格以外的地方,他看到了这一切,笑了起来。阿难祭司问道,“尊者,你为何笑?你在笑什么?”“阿难,在罗伽嘎哈的一幢六层楼的顶层,库摩拉和一位娼妓在决战。”“尊者,谁赢谁输呢?”“阿难,僧人赢,娼妓输。”师父说完这话,继续坐在那儿,又接着说道,“僧人,抛弃诱惑,摆脱欲望。”

    《亚洲之光》

    序言

    印度产生了太多的宗教,而中国则太少了。这种宗教精神的涓涓细流从印度洋溢出来,充满了整个东亚地区。人们禁不住感到奇怪,印度人拒绝了佛教,就像犹太人拒绝了基督教一样。人们还应该想到,一个国家所信奉的教义,在别的国家看来,这是他们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及其精神的最高显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所能找到的唯一线索似乎在于下面的事实,即耶稣攻击他的时代约定俗成的祭司制度,正如佛攻击婆罗门种姓的教义和司铎天赋神权说。佛教代表着对婆罗门教的反抗,在佛与两个婆罗门的谈话中,这一点显得尤为清晰197。涉及《奥义书》中的世界灵魂和个体灵魂(Brahma和Atman)问题,他属于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对于革命性的教义来讲,约定俗成的祭司制度似乎过于强大,在佛的面前婆罗门觉得一种受伤害的自尊,正如在耶稣的挑战面前法利赛人198和撒都该人199感到自尊受到伤害一样。然而,这还不可能是全部的理由。为什么犹太人感觉不到耶稣教义的魅力、美丽和伟大呢?为什么印度人感觉不到佛的魅力、美丽和伟大呢?更好的一种解释大概是,朱迪亚200的犹太教和印度的婆罗门教都不可被藐视为宗教性和伦理的体系,二者直到今天仍十分重要201,它们在种族意识中具有更古老、更真实、更深刻的根基,佛教和基督教拥有的那些普遍、理想主义的品质则降低了其国民性性格。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学到关于历史影响力和国民信仰力量的一课。

    无论怎么解释,佛教在亚洲————除了印度之外————的力量和影响力,显然在于佛是救世主的大乘派观念、佛的极大怜悯之情、温和和善良,以及他把人类从世上的痛苦和苦难中救赎并解放出来的启示。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各种世界性宗教的伟大驱动力。

    在研究佛教时,可以采取诗意的研究方式或哲学的研究方式,即通过道德放弃或理性信仰的方法。埃德温·阿诺德爵士202描写佛的生平的著名史诗《亚洲之光》表现了最出色的诗意方法,而接下来的《首楞严经》则表现了最出色的哲学方法。

    一个世纪前,这首长诗发表了,此后的这些岁月里,在英国印了六十版,在美国印了八十版。在既没有最畅销书单,又没有每月之书俱乐部的时代,这诗卖了成千上万册。更加令人奇怪的是,它比同一作者后来撰写的描写耶稣生活的《世界之光》更为成功。年长一代的西方读者对佛的印象就来自这首长诗,这很容易理解。尽管该诗把佛提升到了无限的高度,但它从没有失去故事中对人的兴趣。这实质是圣乔刹法特的故事。在巴拉姆和乔刹法特的爱情故事里,他成为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王子,为世上的苦难所触动,放弃了自己富丽堂皇的荣耀,做了苦行者。因此,在十六世纪的时候,佛实际上被当做了基督教圣人203(关于基督教和佛教相似性的例子,参见本书“佛教寓言和传说”部分)。影响一定是相互的,因为尽管圣乔刹法特的基督教故事写于公元八世纪,但所罗门王的二母争子的故事肯定发生在佛教《本生经》204类似故事之前205。

    尽管这首诗并没有呈现出作为佛教的基础,并使中国学者着迷的形而上体系,但它呈现了在普通信仰者看来,似乎是真正流行的佛的形象。为了使读者进入一种道德放弃的状态,作者使用所有的奇迹,通过一位印度佛教徒之口讲述这个故事,利用出色的艺术方法,精心描绘了印度丛林和城市丰富多彩的完整画面。这首诗拥有所有诗歌中一个最崇高的主题————人类苦难的主题。该诗的全名是《亚洲之光————伟大的摒弃,印度王子、佛教缔造者乔答摩的生平和教义(印度佛教徒所讲)》,作者埃德温·阿诺德,印度之星最低等爵士,暹罗206勋爵士团官员,第三等皇家美济德会员等。埃德温·阿诺德爵士还从《摩诃婆罗多》译了一个故事《纳拉和戴摩衍提》,写了非常动人的《印度叙述诗》一书。

    埃德温·阿诺德爵士的诗歌是基于佛的生平《佛的慈悲》207一书创作的。《佛的慈悲》的作者是伟大的大乘派教师阿斯瓦戈河,我认为他就像基督教的圣保罗。他生活在一世纪末,是著名的《摩诃衍那》,即“信仰的觉醒”一书的作者,在五世纪初该书译成了中文。佛教大约在基督教时代初期介绍到了中国,佛教经书第一次翻译过来是在公元67年或此后,而与佛教习俗的接触早在伟大的汉武帝时代就通过土耳其斯坦籍华人已经开始了,当时已有几处提到这个话题。关于大乘派佛教和小乘派佛教的重要划分,参见本书《首楞严经》部分的序言。

    亨利·克拉克·沃伦的《佛教的翻译》第一章的《本生经》序言中,对佛的生平的翻译极为出色(《哈佛东方系列》第三卷和《哈佛经典》)。

    《亚洲之光》

    埃德温·阿诺德爵士著

    第一篇

    救世主的经书

    佛主————世上的悉达多208王子————

    在地上、天上和冥界都无与伦比,

    光耀一切,最大智慧、最优秀、最怜悯;

    涅槃和大法的教师。

    他就这样为了人类而再度降世。

    四王坐在最高的天上,统治着世界;

    在他们下面是更近的空间,

    但高高在上,圣洁的神灵死去了,

    等待三万年,又再度复生。

    佛主就在那个天上等着,

    那五个必然出现的诞生迹象,来救我们。

    提婆们209知道这些迹象,便说:

    “佛又要去救世人。”

    “是的,”他说,“我现在要去救世人,

    许多次中的最后一次,因对于我

    和学习我法的众人生死因而要终止。

    我要到萨克耶人210中去,

    他们在喜马拉雅山南边的雪山上,

    在那儿住着虔诚的人民和一位正义的国君。”

    就在那天晚上,苏达霍旦那国王的妻子,

    玛亚王后在她的丈夫旁边入睡了,

    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天上一颗星星————

    光芒四射,六条光线。玫瑰红珍珠般的色彩,

    标志是一头大象,

    六颗长牙,白得像牛奶————

    从天空中射下来,照耀进她的身体,

    进入她的子宫右边。惊醒过来,

    这位凡人母亲心里充满祝福,

    一束可爱的光芒在拂晓之前

    出现在大半个地球上。

    强劲的大山在晃动;

    浪花平息了;

    白天开放的所有花儿都绽开了,

    就像正午时分;一直到最遥远的阴间

    都传来了王后的喜悦,温暖和煦的阳光

    把林间的阴暗照耀成金黄色,在所有的海洋中

    一个温柔的低声穿过,“噢,是的,”它说,

    “要复活的死者,要死去的活人,

    起来吧!倾听吧!希望啊!佛已来到!”

    而在地狱的边境211传来无数多的和平,

    世人的心在怦怦直跳,风吹过来

    带着说不出的清新到了大地和海上。

    黎明降临时,说了这样的话,

    德高望重的详梦者说:“这是个吉祥梦!

    巨蟹座与恒星相合,

    王后要生下一个男孩,一个圣子,

    具有超凡智慧,为众生带来好处,

    他要把人从无知中解救出来,

    他要是愿意屈尊,就把这个世界来统治。”

    圣者佛陀就降生在这个智慧之家。

    玛亚王后在中午时分站立,她的胜利成就了,

    在王宫的高地上,壮观的树干,直得就像庙宇的门柱,

    上面有簇簇的茂密树叶和飘香的花朵;

    知道时候已到————因为万物都知道————

    这棵有意识的大树弯下腰来,

    在玛亚王后陛下的周围形成一片树荫。

    大地上突然绽放了千种花儿

    铺成了一个卧榻;为了准备好洗浴,

    旁边坚硬的岩石流出了一条水晶般

    晶莹透彻的溪流。她就这样产出了自己的儿子,

    没有什么剧痛————他完美的形体,

    神圣诞生的标志,三十二。

    伟大的消息传到了王宫。

    然而,他们抬来彩绘的轿子,

    要把他带回家时,抬着四杆的

    是大地的四位统治者,他们从苏美尔鲁山

    下来————他们在黄铜板上

    写下了人类的行为————东方的天使,

    他们的主人穿着银色长袍,还佩戴着

    珍珠靶子:南方的天使

    他们的骑手骑着蓝色的骏马,

    带着宝石蓝的盾牌:西方的天使,

    那加兰邦人跟随着,骑着血红色的骏马,

    带着珊瑚盾牌:北方的天使,

    他的随从围住他,都穿着金色衣服,

    骑在黄马上,带着金色盾牌。

    这些神带着无形的盛况,下来了,

    抬起轿杆,穿着浇铸的装束

    像杠夫一样,但他们都是非凡的神仙;

    那天神与人随意地走在一起,但人却不知晓:

    因为天上充满对地下的喜悦之情,

    知道佛主又来到了人间。

    然而,苏达霍旦那国王却不知晓这一切;

    奇观苦挠着他,直到详梦人

    预言一位主导尘世的王子,

    要起来统治,

    千年一回;他有七种天赋————

    手中的圆盘————神圣的圆盘;宝石;

    那匹马————阿斯瓦,那匹骄傲的骏马,

    踏着白云;一头雪白的大象,

    哈斯帝,生来托负它的王;

    机灵的大臣,将军

    无可征服者,还有盖世无双的高雅妻子,

    要比黎明女神还要可爱。

    这些天赋都在这个可爱的男孩身上。

    国王下令全城都要

    大过节日;因此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

    玫瑰香味喷洒在大街上,树上

    挂满了彩灯和旗帜,欢乐的人群

    目瞪口呆地看着耍箭人和摆姿势的人,

    还有变戏法者,耍蛇者、甩绳者、走钢索者、

    舞女穿着缀满亮晶晶饰片的裙衣,

    铃声合着她们轻快的笑声荡漾在不停转动的脚上。

    戴着假面具的人身上裹着熊皮和鹿皮,

    驯虎人,摔脚手、斗鹌鹑的人,

    鼓手和弹拨琴弦的人,

    这些人接受国王的命令让大家快乐。

    商人也从远处来了,

    为了王子出生的喜讯,带来了丰富的礼物

    用金盘托着;山羊皮披肩、甘松油膏,还有玉,

    “夕阳”的色调,编织物————

    多么精细的十二层遮隐不住诚实的面孔————

    腰围缝有密密的珍珠,还有旃檀香。

    进贡的城市表示敬意,他们高呼

    悉达多王子“兴旺”,

    在陌生人当中来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圣人阿西他,他的耳朵

    长得可以触到地面上的东西,可以听到天上的声音,

    他听到菩提树下的祈祷,

    提婆们正在为佛的诞生而吟唱。

    传说中他的年龄和斋戒非常神奇。

    他靠近来,似手非常年高德重,

    国王向他致敬,玛亚王后

    把婴儿放在神圣的双脚前面。

    但他看到王子时,这位老者叫了起来,

    “啊,王后,不是这样!”因此他触摸了

    尘土八次,把他那张面孔放在那儿,

    嘴里说道,“噢,宝贝!我敬拜!你就是他!

    我看到了玫瑰般的光,脚底的痕迹,

    卍字饰212那柔软蜷曲的形状,

    那神圣的原始迹象三十二213,

    还有那八个小些的标志。你是佛,

    你将向众生宣讲律法,并且把学律法的

    众生拯救出来,尽管我听不到,

    很快要死去了,他最近渴望死去。

    尽管如此我已经看到了你。知道,国王呀!

    许多万年里才开花一次,

    但是一旦开放,便用智慧的香气充满这个世界,

    爱已经滴成蜜,从你那高贵的树根

    已经生发出天上的莲花:幸福的一家啊!

    然而不要完全快乐,因为一把箭必须穿透

    这个孩子的肠子,而你,可爱的女王!

    因为这个伟大的诞生而亲近所有的神和人,

    从今以后生长得非常神圣,为了更多的悲伤,

    生活就是苦难,因而在七天之内

    无痛苦的你将会获得痛苦的结束。”

    在第七个夜晚,玛亚王后睡着了,

    脸上带着笑容,再也没有醒来,

    她心满意足地去了天上,

    无数的提婆敬拜她,等待

    侍奉这位光辉四射的众母之首。

    他们为婴儿找了一位奶娘,

    摩哈普拉耶帕蒂公主,她那高贵的乳汁

    滋养了他的嘴唇,

    而这个嘴唇抚慰了全世界。

    八年过去了,又让细心的国王想起了教育他的儿子,

    一位王子应该学习的所有知识,

    因为他还在躲避那些奇迹的过于巨大的预言,

    佛的荣耀和苦难。

    因此,他召集了全体大臣,

    “伟大的先生们,谁是最具智慧的人,”他问道,

    “来教我的王子那些王子应该知晓的东西?”

    这些大臣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国王!毗斯瓦米托是最智慧的人,

    经书读得最深刻,还是

    学识和手工艺等最优秀的人。”

    因而毗斯瓦米托来了,聆听了国王的命令。

    在挑选的一个吉日,王子

    拿起他那棕红色的檀木板,

    边上镶着美丽的珍珠,

    撒满光滑的刚玉粉,

    他拿着这些东西还有写字笔,站在

    圣者面前,眼睛垂落下来。圣者说,

    “孩子,写这个经书。”他讲出这节

    名称,只有出身高贵者才可听到。

    “我写,先生。”王子温顺地答道,

    很快在土上写下————

    不是一种笔迹,而是许多字————

    神圣的诗节。

    图形文学和符号语言,

    山洞人和海边人的标志,

    敬拜地下的蛇的人,

    用火敬拜的人,

    东方博士和土墩上的居民。

    他追溯了所有民族所有稀奇古怪的文字,

    一个接一个,用他的写字笔书写;

    使用每种语言诵读老师教的诗文。

    毗斯瓦米托说:“可以了,

    现在我们学数字。

    跟着我数,直到说到十万,

    一、二、三、四,一直到十,然后以十计,

    直到百和千。”孩子跟着他

    说出十位数、几十位,还有百位。没有停顿,

    直说到完整的十万,还在轻轻地说,

    一直到无数无数

    哪一个是你最后数得最大的麦粒,

    地上直到最细的尘土。

    超出数字的是

    用来标志夜晚的星星;

    还有海洋的水;

    循环交替的演算法;

    通过之你可以算出

    恒河里的沙子,直到我们来

    到计量单位是十千万的沙子。

    如果有人要更综合的测量,

    那就是一万年来

    落在世上的雨滴。

    因此,神就用这些算出未来和过去。

    “很好,”圣者说,“最尊贵的王子,

    如果你知道这些,我还要教你

    世袭的测量法吗?”

    男孩谦卑地答道,“老师!

    请听我讲。十帕拉玛奴斯

    是一帕拉苏库斯摩;十个这些

    是特拉色里尼,七个特拉色里尼

    是飘在光束里的默特,七个默特

    是鼠的须尖,十个这样的须尖

    是一利库亚;十个利库亚是一个宇卡,

    十个宇卡是一个大麦粒,大麦粒的七倍

    就是黄蜂的细腰;这样十个

    绿豆、芥末和大麦穗粒,

    就是指节,十二个指节

    为一拃宽。自此,我们到了肘尺、标杆、

    弓长、矛长;二十个矛长

    就是‘一次呼吸’,就是说

    这样的空间是肺能呼出的距离,

    一沟是四十,四十倍就是

    一由邪。老师!要是可以,

    我可以从头至尾背下来

    一由邪的许多默特。”

    就这样,小王子熟练地

    把所有原子的数目都报了出来。

    毗斯瓦米托当面听了

    这些话。他说,“因为你

    是老师的老师。你————而非我————

    是古鲁214我敬拜你,亲爱的王子哟!

    我的学派知晓,

    你无书自通,无师自通。”

    佛主对他所有的老师

    都毕恭毕敬,

    尽管他的所知超越了他们的所教;

    语言谦和智慧;高贵的风度,

    彬彬有礼;谦虚恭敬,

    心地温柔,无畏勇敢;

    没有更勇猛的骑者,

    能像害羞的瞪羚羊跑得那样轻快优美,

    没有更敏捷的驾驭车者,

    能在模仿比赛中急速穿过王宫的大院;

    然而,在游戏当中,男孩常常停下来,

    让鹿儿自由地跑过;他常常放弃

    已经赢得了一半的比赛,因为辛苦的骏马

    在痛苦地喘息;要是他的伙伴

    因输了比赛而感到难过,要是某个留恋的梦儿

    掠过他的心头。这些岁月

    增加我们佛主的怜悯之情,

    就像一棵大树从两片柔叶中长出

    把它的阴凉铺洒在远处。然而

    却不知道孩子的悲伤、痛苦和眼泪。

    接下来,在春天的一天里,在皇家的花园,

    一群野天鹅飞过,朝北方飞去,

    到了喜马拉雅山它们的巢窝。

    这些快乐的鸟儿飞着,

    大声鸣唱着爱的曲子。

    戴瓦达塔,王子的堂弟,

    随意举起了弓射了出去,

    把最前面的天鹅那宽大的翅膀,

    射了下来在道路上滑动。

    这个箭一射,它就落了下来,

    鲜红的血染红了纯洁的羽毛。

    悉达多王子看到这一切,他把鸟儿

    轻轻地捡起,放在怀里,

    盘腿坐在那儿,就像佛主那样,

    抚摸着鸟儿安慰它的惊吓,

    把它弄皱的羽翼抚平,

    轻柔善良的手掌像大焦一样柔软,

    把鸟儿那怦怦直跳的心抚平。

    他左手拿着鸟儿,右手抽出来

    伤口中那残忍的铁箭,

    把凉爽的叶子和治愈的蜜放在剧痛之处。

    孩子还不太知道疼痛是何种滋味,

    他好奇地把箭头刺入自己的手腕,

    感觉到了阵痛,

    满眼含泪转过来又抚慰鸟儿。

    《首楞严经》

    序言

    尽管西方学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本书利用原始资料,以简洁连续的语言,对佛教思想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述。有著名学者的出色编纂,其中有分量的是保罗·卡勒斯博士的《佛的福音》(编自古代记载,芝加哥,1894)和亨利·克拉克·沃伦的《佛教的翻译》(《哈佛东方系列》,第三卷,哈佛大学出版社,1896,在《哈佛经典》里也可以看到)。卡勒斯博士著名的《佛的福音》首版于1894年,被译为七八种语言。对普通读者而言,该书似乎是最出色的编纂和最理想的书籍。书中采用简单英语,其出处既有大乘经书,也有小乘经书,而沃伦的书出处则限于后者。最难找到的著述是利用最原始出处统一连续地论述佛教哲学,并且公正地给出佛教论证及其方法以及风格的概念,而且还要适合本书的范围。

    我相信,从《首楞严经》摘来的下面的选文提供了佛教信仰的哲学基础的最佳思路,因为一定不能忘记的是,佛教是一门哲学,它是建立在形而上基础之上的宗教启蒙形式。没有别的原因可以解释佛教为什么在中国学者当中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的选文类似于《人类理解力文章》和《圣约翰福音》二者加起来的东西,带有前者的理性力量和后者的宗教精神。在倾听佛和他的爱徒阿难的一问一答时,我们经历了打乱所有价值观的智力探索过程。因为佛教所教导的终极现实的真正意义————类似于康德的唯心主义基础————似乎永远会被我们关于有形世界的习惯性概念弄得含混不清,因而年轻的门徒总是陷入困惑不解、颇感沮丧的状态。快要弄清楚终极意义时,阿难自己则由于完全困惑而“哭泣起来”。

    风格是熟悉的,引发出了与《约翰福音》的比较。它表明佛对年轻的阿难(圣约翰)的爱,对理解力迟钝者的怜悯同情以及他的诙谐幽默感(对国王的评述部分),描述佛有好几次责备他们“容易忘记”真理。在阐述的妥帖性和清晰性方面,它具有哲理性经典的标志,这就是我挑选了它而没有选择《楞伽经》的缘故,尽管后者更为完整地展现了更为简明的佛教教义的轮廓。译者是魏涛和德怀特·戈达德。除了佛以外,主要人物还有阿难和曼俱哩,在中国佛教寺庙里,他们总是一左一右站在佛的旁边,接受人们的敬拜。

    我选择《首楞严经》,而没有选择巴利语的任何经本,除了它内在的价值以外,还有因为它代表着大乘派哲学,而这恰恰是西方学者研究佛教时所忽略的一个分支。学者们忙着研究用巴利语写就的小乘派教规的佛教三藏215!后者被称为所谓的“南方佛教”派的“小乘”,在锡兰、暹罗和缅甸一带流行。摩诃衍那即为“北方佛教”派的“大乘”,在中国和朝鲜、日本一带流行。对于大乘经本的研究只是在最近十年才开始正规起来,到目前为止,只有为数不很多的重要中文大乘经本才有英文译本。在西方最著名的是《莲花经》(H.克恩译,《东方圣书》;W.E.苏西尔的《神奇法的莲花》,牛津,1930),只是一个流行的经本,算不上大乘文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由于巴利语小乘文本更具条理性,保存得更完好,西方学者研究起来更为方便,还由于T.W.里斯·戴维斯夫妇的影响,大乘派佛教不仅被忽略,而且还常被人轻蔑地谈起。不应该责备戴维斯夫妇,他们谈起大乘派佛教时,不仅带着派性观念,还带着教派仇视,把大乘派佛教视为“异端”,把小乘派佛教视为“正统”。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一生都在致力于对巴利语经本的研究。也许我讲话也带着中国人的某些偏见,带有中国式的联想。大乘宗派中最重要的信条“菩提萨埵”(略作菩萨)是非常常见的一个中文词,我们谈到一个可爱孩子(像“天使”这个词)或一个泥玩偶的时候就常用这个词。这里不是辩论的地方,指出下面一点就够了,大乘派佛教徒和小乘派佛教徒不仅相互骂对方为“异教徒”,而且就连小乘派佛教徒内部也这样滥骂,因为他们就有十八个不同的流派;而且,有关佛的言语材料的确凿性,对于巴利语经本和译成中文的梵语经本一样没有关注;再有,如果大乘派经本是在佛圆寂的四五年后写就的,那么锡兰经本亦是如此。谁能说的好,究竟是色诺芬216还是柏拉图给我们道出了真正的苏格拉底217呢?不管怎么说,大乘派哲学出自于佛教,这就像保罗神学出自于耶稣基督的教义一样地自然不过了。最伟大的大乘派师长是阿斯瓦佝裟,他出生在奥德,生活在一世纪末期。像保罗一样,他是一位傲慢博学的学者,皈依了佛教。像保罗强调割礼一样,他撰写了攻击种姓制度的最著名书籍。跟保罗不同的是,他还撰写戏剧、史诗和抒情诗。毫无疑问,这是一位真正的伟人。“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他驳倒不了的对手。”从这位伟人身上产生了大乘宗教。所有“异端”的问题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而且,就在婆罗门教(由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演变而成的古代印度宗教)重新流行,小乘派佛教徒失去对印度人民的控制的时候,大乘派宗教兴起了。

    这里更重要、需要指出的是,大乘派哲学不仅代表着佛的教义的重要、自然的发展,而且还表现了极大的进展,这就说明了它为什么在中国和日本享有更高声誉、更为流行。首先,它表述了对涅槃教义灭绝的不满。其次,它表述了对为数不多的帕拉底卡斯和阿罗汉218那种自私救赎的不满,代表着对众生的救赎,通过菩提萨埵的教义,已入涅槃的人自动承受生死轮回,自动抑制那种状态,从而拯救整个世界。直到全人类都被拯救出来,佛才能达到平静状态。第三,它表述了祈祷和宗教虔诚219的直关重要性的原则,通过信仰而不是作为来教导救赎教义。第四,它把佛提升到个人神的地位。(比较《薄伽梵歌》中婆罗门信徒把克里希那提升到个人神的地位。)很难看出这样的发展是怎样被阻止的,也很难看出他们是怎样被认为是“堕落”的。然而,单单是“历史性”————这是一种逃避性的希望————关注的是研究型的学者,而不关注人类智慧的更大方面。

    《首楞严经》作者不详,是大约一世纪的时候用梵语写就的。这部经书是印度大师帕拉摩挲带到中国的。他乘船到中国南海,公元705年,在一位中国学者的帮助下,他在广东把这部经书译成了中文。这是中国学者佛教徒非常喜欢的一部书,它十分盛行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在中国,这部经书有五十六部评注以及不同的阐释。

    感兴趣的学者可以读一下《佛教圣经》里的大乘经本,该书作者为德怀特·戈达德(出版:戈达德,塞特福德)。D.T.铃木博士的著述《禅宗佛教指南:禅宗佛教简介》以及他各种文章,也都极为有用,该书特别研究一种大乘派————禅宗佛教220。艾伦·W.沃茨的杰出著作《禅的精神》(东方智慧系列丛书)和《亚洲遗产与西方人》(芝加哥大学)对于洞察东方人世界观十分有用。

    可以找到南方佛教的选文。除了上面提到的卡勒斯和沃伦的标准著述以外,还有一本优秀的小卷本《佛教经书》(东方智慧系列丛书,默里),作者E.J.托马斯。罗伯特·O.巴芦著编的《世界圣经》里也包含极好的材料。

    读者可能对以下佛教著述尤为感兴趣。E.W.伯林盖姆的《佛教传说》(哈佛东方系列丛书,第28、29、30卷)是《法句经》著名评注的完整译本,其中有极棒的梗概,利用丰富的佛教传说来阐释《法句经》四百二十三句的意义。《佛的对话》已由里斯·戴维斯夫妇翻译了过来,共有三卷(牛津)。

    《首楞严经》

    魏涛和德怀特·戈达德英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大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痂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卷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常自思维,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