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宋、许行、邹衍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战国中叶,约略和孟子庄子同时,或稍前稍后的学者自成一派的很多。除上面所讲各家外,再举几个重要代表人物谈一谈:

    (一)宋

    宋亦称宋,或宋荣,《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书中都曾提到他,可见他也是当时“显学”之一。他的著述久已失传。据郭沫若先生考订,现在《管子》书中的《心术》《内业》《白心》《枢言》等篇是宋和尹文的遗著。从这几篇的内容看,他应该是一位道家的人物。但是《荀子·非十二子》篇既然把他和墨子列在一起,而照《庄子·天下》篇所述这个学派的大概情况来看,他的确带有浓厚的墨家色彩。我们只好说他非墨非道,亦墨亦道,而自成一家。

    宋是热心救世,积极作“禁攻寝兵”反战运动的。他忍饥挨饿,日夜不休地到处奔走,“上说下教”,“强聒不舍”,甚至“上下见厌而强见也”,一心一意“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他教人“宽”,教人“恕”,教人寡欲,教人受了侮也不以为辱,这样去调和海内,使大家都过得去,“人我之差毕足而止”。他的确是“具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他强力忍垢,宣传教义,简直象基督教徒原谅世人一切罪恶,追着人去传教一样,大有宋朝人所谓“斥之不退,讪之不怒”的风味。

    宋还有一种“别宥”的学说。“别宥”就是“去宥”,就是教人不要心有所蔽。《吕氏春秋·去宥》篇述其大旨道:“……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哉?’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囿)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所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耶。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白昼攫金,但见金不见人,这是很著名的一个故事。人各有所“宥”,有所“宥”则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而颠倒错乱,黑白混淆。“去宥”则通知物情而无所隔阂,所以“接万物以别宥为始”。知道自己有所“宥”,则不敢执己而自是;知道“宥”为人所通有,则对于人的错失自能原谅。这样,也就能“宽”,能“恕”,而不至于“斗”,不至于“战”了。

    总而言之,宋之学,正如庄子所概括,“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他虽然也讲什么“道”,什么“灵气”,但是和道家那样消极的态度很不相类,而倒是很象墨家那样,充分表现出热心救世、积极活动的精神。

    (二)许行

    许行是所谓“农家”的代表人物。有人把他归入墨家,甚至说他就是墨子的再传弟子许犯,我看靠不住。因为据《孟子》,许行既自托为“神农之言”,并没有认墨子或大禹为其祖师,并且他提倡“君民并耕”和“市价不贰”的学说,并非墨家所有。不过他也是代表下层社会的一个学派,在某些方面和墨家有点相通。如《孟子》中述他“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履织席以为食”,并且声称“愿受一廛而为氓”(给一所房子当老百姓),这样自处于老百姓的地位,自食其力,过着极刻苦的生活,不是和墨家很相类吗?其实墨家虽然“生勤死薄”生活很刻苦,但是还没有教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墨子·鲁问》篇就明明说:“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简直是孟子“通功易事”,“劳心”,“劳力”的一派论调。至于许行却不然,他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