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解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与其他诸经相比较,《胜鬘经》颇具特色。它没有《法华经》的妙喻、《般若经》的鲜活对话,也没有《楞伽经》的那种宏论气势,但它却令人展卷阅后感到灵魂贯摄、襟怀廓落而又亲切自然。《胜鬘经》带有中期大乘经典的特点,它虽然在形式上显得平淡,却具有很强的思辨成分。这部经书古奥、简朴,与其所论述的如来藏理论体系十分和谐统一。许多佛经特别是早期的大小乘经往往是结集后再经加工编撰而成,免不了构思欠精、结构松散的弊端。而《胜鬘经》恰恰相反,其风格严谨独特,可能系佛门大德中敢于创新者所创作之成果。即非如此,至少也应是一部以个人创作为基础而编撰的经书。这也大概是它一传入中国便广为流传的原因。

    《胜鬘经》共十五章,经文主要以叙述为主,这是佛经写作的通例。在经书中,作者根据佛门信众的阅读习惯,弘扬大乘精神,将演说此经义理的盛会氛围描绘得异常多彩,这无疑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弘法精神。本来佛陀住世说法时,佛教尚处于原始时期,不可能产生如来藏理论体系,但作者身为大乘佛教精神的弘法者为提高这部经书的威望、并强调其教法的正法性,才如此设定全经内容。

    在经文里,胜鬘夫人所说的偈语,读起来似乎无多少新意,且言辞大都是古经书中常见的。但细读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些偈语中深藏着的大乘精神和智慧。无论是佛作授记也好,胜鬘夫人被预言将来成佛也好,或是其国人皆悉这一消息,快乐胜于他化自在天等等,其实都是经文内容在形式上的一种美好象征。它启发人们:研习佛经不仅仅是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重视经文阐述的深刻哲理和导善伦理,并着力表达经文内容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超越的智慧。阅读《胜鬘经》,确应透过经中描述的那些神灵化的情景,去发现大乘精神向世间众生展示的智慧,化导我们的人生。

    《胜鬘经》共十五章,分为六个部分。它所论述和强调的内容,也正是其惠溉后世僧俗、裨益现代文化的胜义。归纳起来,整部经主要是四个内容:摄受正法义、三乘入一乘义、如来藏义、二空智义,称为“四义”。这四义体现了大乘的一个重要精神:普度众生,使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摄受正法讲的是奉行佛法的准则,应是摄救教化众生,在这一过程中,又以三大愿来巩固对摄受正法的信念。这三大愿一是讲知其法,即具有理解和领悟摄受正法的智慧;二是传其法,即将自己接受和掌握的正法无私地传授给众生;三是护其法,这是对真理至善的追求。同时也就讲述了摄受正法卓著出世快乐,普度众生的无量功德。其内涵有如下四点:

    第一,摄受正法是正法,是佛法的根本精神。

    第二,摄受正法要求必须接受的是真正的佛法。

    第三,摄受正法必须对众生施以真正的佛法,使众生奉行接受。它包括两个含义:接受正法;施行正法,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奉行摄受正法的方法(即六度);度众生达到涅槃彼岸的理想境界。

    简明扼要地讲,摄受正法就是普度众生之法、受普度众生之法、施普度众生之法。这是全心全意、毫不改变的。

    其次是三乘入一乘义,讲的是三乘必归唯一大乘,正如第四章中讲的“如是大乘少摄受正法,胜于一切二乘善根”。这三乘其实是菩萨、缘觉、声闻。而奉行了大乘的摄受正法就可以涵盖其他二乘。因为大乘生出涵盖出世间一切法,二乘自然属于被生出之行。同时,二乘旨在求得自身的解脱和摆脱恐怖,实时时处处害怕自己有什么不善,将来堕入恶道受苦的怖畏心理,因此不可能成就一切功德、获究竟涅槃得究竟乐。唯有佛乘才能获究竟涅槃。

    另外,二乘之所以只能停滞在有余境地的原因,是因为断不了无明住地,也就是断不了最根本的烦恼。佛家将无明住地称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最后品无明等。它是人彻底涅槃必须断绝的最后烦恼,也是四种有爱的根本烦恼所生之源。换句话说就是,无明住地的断否与能否证悟最高真如理体有关,而有爱四住地的断否只与情欲的灭否有关。二乘只能断有爱四住地获得有余清净解脱,只有佛乘(大乘)才能断无明住地获得彻底的一味等味之解脱,既能不依赖他力而得无碍法自在,又能度生死畏离生死苦。因此,三乘必入一乘,一乘才是唯一通达真如成就如来法身、彻底觉悟涅槃成佛的道法,是唯一成佛之道。它本身就是佛乘,为方便人们的理解才说成是大乘。

    奉行一乘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要理解、了悟佛法,而不是愚昧无知;其次是要归依如来,有献身于普度众生的理想。决不能只限于在理性上的了解或形式上的出家而不付诸于社会来践行。其实也就是强调了不能只归依僧众、限于具戒出家,还要彻底奉行佛乘。

    因此可以说,三乘入一乘,讲的就是将一切善法都摄统于普度众生的佛法,是对真理至广的追求。

    三是针对如来藏演说圣谛,经文在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作了论述。而圣谛义理则作为如来藏论的构成部分,在经文中被分为有作与无作四圣谛,即八圣谛说,将传统的四谛说创新了一步。在经文中,有两句话“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是我们理解如来藏理论的关键。这两句话有三层意思,其一,如来法身是被藏在烦恼之中的,是对“流转”义的新解释;其二,破除烦恼的藏缠即显现出如来法身,这是对“还减”义的新解释;其三,只要了解如来含藏在烦恼中,就会明了真如的获得之道。那么,在缠的法身中,怎样才能出烦恼藏呢?经文中开始阐述前面所提到的二圣谛(即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无作”与“有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奉行苦、集、灭、道能否实现彻底苦灭,即达到自性清净,也就是出离破除了烦恼藏。

    经文的第十章指出关系到永恒真实之法的只有苦灭,并将苦灭称为“一谛”。凡夫、二乘之所以对此认识、领悟不了,原因就在于他们持的是偏见或颠倒见而非正见。经文在第十二章至十四章里,还从被一般人容易误解的生死说起,通过对生死的阐释来论述心识现象与内心如来藏的关系。所谓生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诸新受根起,诸旧受根坏,讲述人的心理意识观念精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生有灭,往复循环。而如来藏所藏隐的真如却是不生不灭的,是自性清净心。但为什么众生既有自性清净心,却不能觉悟成佛以至堕入恶道饱受生死苦果呢?答案是因为有客尘污染,而不是清净心本性具有的烦恼污染了清净心。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借五种巧便观作为方法。

    要完整地理解如来藏,可以这么看:在众生未成佛前,内心具有成佛的这种种因性便叫“如来藏”,属于“因位”。成佛后就称为“如来法身”了,这属于“果位”。如来藏全部内容讲的是众生能普度尔后成佛之因,这是对真理至深的追求。

    《胜鬘经》最后一章讲的是二空智,它又是对“在缠中”的如来法身或真如真实的体性理解的关键。对二空智慧,可以如此理解,即“在缠中”的如来法身是自性清净的,是远离一切烦恼的,因而是空的;但它又具有佛的境界和佛的一切功德,所以又是不空的。此谓“二空智”。二空是从《华严经》的“真空妙有”化过来的,它实际上指的是觉知苦谛的智慧,是对真理智慧的追求。

    以上四义都体现了大乘精神,使我们从经文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大乘精神的宽宏诚挚。如果说佛教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那么大乘文化则是人类文化中极富特色且对现代文化裨益最大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纵观古今,任何一个佛教宗派都视其教法是正宗无上的,但唯有大乘日盛不衰,远播四海,普遍受到近现代东西方思想的青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精神和思想核心是利他、是普度众生。大乘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始终闪耀着这一无私博大的精神光辉。其义理及哲学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来加以阐释论述的。因此,大乘所追求的摩诃境界标志着贯彻这一核心主题的程度,也表明了进一步弘扬这一主题的态度。

    再从大乘的意义来看,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它的博大和宽阔。现代社会在经历了世界性、世纪性的大震荡、大变易和大发展之后,仍然处于不停的变幻之中。社会的良知始终在坚持呼唤着真正的至真至善至美,而且不断地摈弃自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