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 无边圣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典

    无边圣谛①章第六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②,以一智③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④,亦善知此四法义。

    “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⑤,四智渐至⑥,及四缘渐至⑦。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世尊!金刚喻者⑧,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⑨。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⑩断一切烦恼藏⑾。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

    “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世尊!圣义⑿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⒀。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谷藏⒁世间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注释

    ①无边圣谛:圣人所见的具有无限意义的真理,其实就是佛谛。无边,属于佛的范畴。圣,也作圣人、圣者,梵语为阿离野或阿梨耶(ārya),佛家特指大小乘已经领悟到佛道,修行断惑证理获得一定果位的尊者。谛,真理,佛家指佛法义理。圣谛,即圣人所见证的真实不虚的理体;又圣谛,作四圣谛,专指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在世时所传的佛教内容)中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无边圣谛,作为圣之至者(称为圣主、圣狮子、圣仙、圣尊等)的佛所见证的真理。

    上一章,经文反复地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佛乘在断无明烦恼上,与小乘有根本区别,肯定了佛乘的广大义、究竟义、第一义、无余性,既区别于小乘又涵盖小乘,从而引出三乘归入一乘的重要命题。然而佛乘究竟凭借什么样的义既区别于小乘又涵盖小乘呢?尚未进一步展开论述。

    这一章便承接上章展开论述,讲到在各自觉知或者说认识、掌握到的真理上,佛觉知的真理(无边圣谛)根本区别和涵盖二乘所觉知的真理(初圣谛),并具体提出无边圣谛的核心内容即不思议空。

    在领会经义时,一定要掌握无边圣谛、初圣谛、圣谛、声闻缘觉谛、无二圣谛等概念的差别。

    ②初观圣谛:刚开始起心理解领悟圣人的真理。初观,又作初心观,又作初心证。

    ③一智:也作一切智。佛家有三智之说,(一)为一切智,即声闻、缘觉的智,意即知一切法的总相,所谓总相即空相;(二)为道种智,菩萨的智,即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三)为一切种智,即佛智。

    ④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即以第一智成就四事。四断知,四种断惑的智慧知见,其实就是指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四智。

    ⑤出世间上上智:即佛智。佛家只有三智的说法,(一)为凡夫、外道的智,虽对一切现象能分别种种,却执着其有无,所以不能出离世间,仍受果报轮回;(二)为出世间智,即声闻、缘觉二乘的智,能证见四谛,出离世间,获一定果位;(三)为出世间上上智,能观一切诸法的实相,证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究竟成佛。

    ⑥四智渐至:即先生苦谛智,再生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

    ⑦四缘渐至:即先缘苦知苦,再缘集、灭、道谛。声闻缘觉无论是断烦恼,生智慧,证谛理,都是渐次的。

    ⑧金刚喻者:指金刚喻定、金刚喻智。以金刚喻智慧的能破一切烦恼,断尽无余。金刚喻,本为三乘所共。如证阿罗汉的前一念心,起金刚喻定或智,断烦恼,证无学果。然约破尽一切烦恼的金刚喻智说,声闻、缘觉是还不配称金刚喻智的。金刚喻智,要到等觉后心。这时,顿断一切烦恼,即引起佛智。

    ⑨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用唯一性的圣人真理断绝一切根本烦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