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十九曰散乱数。《三十论》云:“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流者驰流,荡者飘荡,基训荡逸,便与放逸相滥 此即放逸加甚之相,亦依贪、嗔、痴三法假立。《识论》谓散乱与掉举异者,掉具云掉举 能令心、心所,于一境起多解;心浮气粗者,有所思察,不能深入,每于一种事理而依浅见,作种种肤泛之解,谚所谓左思右想不得一是者,正谓此也。乱具云散乱 能令心、心所,于一念更缘多境。更者更易,躁扰之心,于所思察,不能贯彻。于一念中,此一事理思之不得,又思及他,仍复无得,又思其别,一念之间,如此更易,缘虑杂多之境所谓游思杂念,即此况也 乱以驰流飘荡为相,亦即躁扰之谓,能障碍正定及为恶慧所依,是其业用。慧者,别境中慧数,此通三性。恶慧,即与染污心、心所法相应之慧,是恶性故,名恶慧,如本惑中五见及随中不正知等是也

    二十曰不正知数。《三十论》云:“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基云:“但是错谬邪解,名不正知。不正知多发业,多起恶身语业,而多犯戒等。”《述记》卷三十八 此依恶慧及痴假立。

    随烦恼亦名随惑,随他本惑而起,故名。参看前文 随惑二十数,又类别为三。谓从忿至憍,凡十数,各别起故,名小随。具云小随烦恼 无惭无愧,凡二数,遍不善心故,一切不善心,皆有此二与俱故 名中随。掉举至不正知,凡八数,遍一切染心故,名大随。《识论》判别随惑假实,谓小十、大三,定是假有。小随十数,大随三数,定是假有,参看各数本文 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四数,定是实有。掉举、昏沉、散乱三数,有说是假,有说是实,参看基师《述记》三十七、八等卷。问曰:随惑中实有者,即离本惑别有自性,云何名随?答曰:虽别有性,然与本惑体性,是同类故。又本惑力强,此随之而起故,故望本名随。

    二十随惑,皆通俱生、分别,如《识论》说。

    六不定位。一曰悔数。《三十论》云:“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恶者嫌恶,即是悔义。基有多解,今唯取此 追悔先所作业,而自嫌恶,此名追悔。追忆先所未作而自嫌恶,亦名追悔,此通善等三性。悔先作不善,即善性摄。悔不善事先未作,即恶性摄。如悔先所未作事,属无记者,此悔即无记性。悔能令心、心所怅怏不安故,故说有障止之业用。《识论》说悔,应别有体。然以理准,应说依念、慧二数假立,明了先所已作、未作,即是慧分,追忆、即是念分。念、慧二数,均详前别境中

    二曰眠数。《三十论》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身无力用,名不自在,“昧简在定,昧者暗昧,简者简别。昧之一言,所以简别于定中之心,定心有观察妙用,而非昧故 略别寤时。”略之一言,所以别于寤时。寤时之心,行相极广,非轻略故 睡眠亦云梦数,其相暗昧轻略。《识论》有说梦数依思想二数假立,思与想,详前遍行位 有说亦别有体,以理推征,前义为正。寤时心、心所法,于诸所缘,而起造作与取像故。造作即思,取像即想 及睡眠中,犹有余势,复得现起,是名为梦。然梦之行相,或极淆杂,或亦似有条理,如寤时心,思维一事,始终不紊 更有现希奇境相,如见人头有角。然此等,亦由寤中于异时异处见头,又于异时异处见角,今于梦中合在一处,故成希奇。凡诸梦境,鲜不于寤境有所依据者。如本无盗心人,决不梦作盗事。又人之一生,精诚所注,恒形诸梦寐,如孔子梦见周公,是其例也。但此等梦,非凡夫染心所有。虔修之僧徒梦见佛,亦同此理。清人姚配中治《易》精专,梦吞乾爻初九至九五,意乃豁如。学者有此精神,无有不成 然世间说梦,多有灵异,如预兆休咎与幽灵等事,有不能尽以变态心理言之者,姑存疑焉可也。吾五弟继刚,于民国七年旧历三月初,在江西病故。吾以六年秋,由武昌赴荆襄,谋参预守军独立事。荆襄败,吾又赴湘,展转兵间,至七年春,始入粤。未曾通家信,亦绝无乡人往来,五弟之殁,吾绝不能知。又弟年甚少,平日亦未虑其早折。旧历四月中旬,吾犹在粤。一日午睡,忽梦吾五弟陈尸在床,吾抚遗体,哭之痛,未几而醒,泪痕犹湿,吾甚怪之。时天门白楚香逾桓与我同住,因语楚香,楚香曰:“焉有白昼梦接幽灵之理,想是脑筋昏乱耳。”吾亦不复介意。然此次奔走革命军中,凡所观察,都无好感,已决心舍革命而专力所学。居月余,潜行回鄂,始知五弟已去世,因忆广州之梦,果有征也。计梦期去五弟之殁已月余,此真不可解者。吾平生不敢作诳语,此所记述,无半字不实

    三曰寻数。《三十论》云:“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曰伺数。《三十论》云:“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浅推度名寻,初起之相 深推度名伺。继起之相 此二皆依思慧假立,遍行中思教,别境中慧数 思者意力,详前 慧者智力。详前 凡慧起时,必有思俱,如意志不强,则智慧力用必虚浮而不能深澈,故慧与思必俱也。俱者,相依俱起。他处言俱者,皆准知 《识论》说寻伺二数,并用思慧一分为体,具有深意。基《记》解此,殊失其旨。基师以思但浅推度名寻,慧深推度名伺。如此,则思慧非俱有。参看《唯识述记》卷三十九 令心匆遽者,匆迫遽急也。于所欲知若事若理等境,而起推度,恒努力趣境,若有所掳掠者然,故云匆遽。意言境者,意谓意识,由意起言,故名意言。有说意中取境之相,即分别相,与言说相相似,故名意言,亦通。意所取之境,名意言境。

    不定四法,皆是假有。然悔、眠二数,古亦有说是实有者,此非正义,应如理思。

    如上六位心数,共有五十一法。若于五十一数外,更分别说多,亦未尝不可。然但举此数,已足说明心相,毋取加多。即更求简要,亦可也。

    此五十一数,若依八识,判别多寡,唯第六意识得具其全。非谓一念全具,乃通多念中各起而说故。他皆准知 第八赖耶,但有五遍行法,恒与相应。详《述记》卷十七 第七末那,有四本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爱即贪数 及五遍行,别境中慧,八随烦恼,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及不正知 凡十八数,常与相俱。参看《述记》卷二十八 前五识中,遍行五法决定是有,别境五数,有说或无。参看《述记》卷二十四 善十一数,有说俱有。参看《述记》卷三十五 本惑有三,曰贪、嗔、痴。参看《述记》卷三十七 中随二数,大随八数,此皆容有。参看《述记》卷三十八 不定中,寻伺二数,有说容俱,究非正义。参看《述记》卷三十八

    五十一数,依三性分属。善十一法,唯是善性。烦恼六法,亦复分为十法 并随烦恼二十法,本是染性,亦云恶性 亦有许通无记。遍行五法,别境五法,不定四法,俱通善、染、无记三性。云何通三性?随举一触数为例。如意识相应之触,非唯一体,实有多数,此多数之触,或是善性,或是染性,或是无记性,故总说言,此通三性。意识相应之触如是,余一切数,皆应准知。

    云何本随惑,有许通无记耶?善等三性,前有专条略说。但于无记,犹未详析,今应申述。无记有二种,曰有复无记,《述记》云:复者复障,谓障圣道,虽是染法,而不成恶,故名无记。仍能障善,名有复 无复无记。不障善,名无复 与赖耶相应之遍行五数,皆无复无记性。与第七末那相应之诸数,皆有复无记性。问曰:末那相应之本随诸惑,体是染污,何云无记?答曰:虽是染法,但与末那相应者,恒时内缘,行相深隐,不同第六相应诸惑,粗动趣境,成恶性故,不同一气贯下,至此为读 故名无记。又坚执我相,能障善故,故名有复。与五识相应之贪等数,体虽是染,然任运起故,非筹度故,由意识所引故,亦通善等三性。唯第六意识相应之一切染数,筹度力强故,行相粗猛故,皆是恶性,思之可知。学者如欲推详,《识论》、基《记》,靡不足征。五十一数,又依三受分别,随举一触数为例。如意识相应善触,与善心、心所俱者,必与乐受俱。若不善触,与不善心、心所俱者,必与苦受俱。若无记触,与无记心、心所俱者,必与舍受俱。意识相应之触如是,余一切数,皆应准知。三受,详前受蕴中

    佛家谈心、心所法,只是将世俗所计为实物有之心,实物有者,犹言有实物,有字倒文也。换言之,即有独立存在的东西,俗计心是如此 而施以解析,使成为众多的分子,于是立一心以为之主,名曰心王。亦省云心 以多种心所,与心相应,而同趣一境,如心缘青境,其相应之多种心所,亦与心同缘青境,是名同趣一境 助成心事。若只孤另一心,没有多种心所,则此心不得成其缘境之事故 故心所亦名心数,亦名助伴。见《大论》等 据此,则所谓心、心所法,在性质上根本无有差别,只就关系言,便有主伴之分而已。后来唯识家,始建立种子,因说一切心及心所各各有自种。具云种子 然亦不过将原来解析为众多分子的办法,弄成固定,使那些分子各各有其固定的因素,益成死煞。况且心、心所虽云异种,而彼种此种,同名种故,义自相齐。《新论》初版七十七页《明心》章上有云:“心及心所,根本区别云何?此在旧师,未尝是究。虽云种别,而种义齐故。”自注云:“如彼所计,心有自种,心所亦有自种,种虽不共,而种义自相齐,即无根本区别可得。”此等批评,至为重要。因此一问题,关涉心理学及人生论、本体论、方法论各方面,于此差误,触途成滞。《新论》谓心是本有,心所是后起;心即性,易言之即本体 心所即习;心是虚一明静,心所是无始时来,累集经验而成。吾尝言,六位心所,都可分属知、情、意三方面。如五遍行中想属知,受属情,触、作意、思三数,均属意。别境以下,皆可准知。苦乐等情,是习所成,知亦习所成,此皆易知。意亦习所成,人或犹有疑也。实则本随诸惑,及余染数,若总合而言,只是盲目的意志力。此不是固有的东西,即不是本体显现,唯是无始有生以来,串习所成。即一切善数,亦皆由习故有,详在《新论》。故一切心所法实只分知、情、意三方面,而此三方面皆即习所成。故《新论》判定心所是习,是后起,此复何疑。

    至以心为本有,即本体之流行,此于佛家大旨,本相吻合。试即本体论而言之,佛家说真如,即是本体之异名,而涅槃又是真如之异名。涅槃者,寂静义,即斥指本心而名之也。本有之心,非后起故,故曰本心 即此寂静的本心是真如,即此寂静的本心是实体显现。须知佛家不同西洋哲学,以本体为外在的物事,用理智去推求,不同,一气贯至此,为一读 而其诣极,在即心见体。不独涅槃如是,一切经论不外此旨。故《新论》指出心即本体,与佛家相传意思,未始有异。不过佛家谈心、心所处,未尝分别心即体,心所是习。因此,要分别有漏心、心所,及无漏心、心所。然又说众生一向是有漏流行,必至成佛,无漏心、心所始得现起。试问众生既是一向有漏,完全找不着无漏之体,如何成得佛来?此在其本体论及方法论上,皆自为冲突也。又就人生论言之,如不了心所是习,即亦不了何谓本心,终古不见自性。又就知识论而言之,佛家本立真俗二谛,二谛后详 就俗谛言,知识不可遮拨;就真谛言,知识必须遮拨,此二谛义,乃名相反而实相成也。然若不了心所是习,则于俗谛中,何以成立知识?须知由于境有熏习故,方得有知识 于真谛中,何故遮拨知识?知识成于后起之习故,故不与真理相应 将皆不可明也。注意 又就心理学言之,知心所是习,则知科学谓心理学 之所谓心,只相当于吾书之心所法,而与吾所云本心者,不得相滥。此义深微,兹不及详 今之学子稍治心理学,便诋象山之本心、阳明之良知为无据。学贵知类,不知类而妄议,恶乎可哉!总之,《新论》区别心即性,性谓本体 心所是习,自谓析千古之疑滞,无违诸佛。若犹以余为好异者,则必天地异位,日月失明,而后可也。此中意义极难说,学者须虚怀详玩《新论》始得

    上来已说心所法,次不相应行法。《广论》云:“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按《杂集述记》云:“不相应者,不相似义,不与色心等体义相似故。”色心皆有实自体,此分位假法,非有体故 又云:“今独名心不相应者,心是主故,实则不相应言,亦简色法。”亦简别色、法,谓此与色法亦不相似 行义,见前诸行条。此分位假法,亦随色心而同名行故,又简无为法故。言行者,亦以简别于无为法故。无为法,俟后详 谓此云云者,此分位假,与所依色心法不可说定异,即是色心上之分位故;又不可说定不异,毕竟是色心上之分位,而不即是色心故。故云:“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

    此不相应行法,《瑜伽》、《显扬》皆说有二十四,谓从得乃至和合等。一曰得。《广论》云:“谓若获,若成就。按得之为言,犹云获,又犹云成就也 此复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起成就,如其所应。”按种子成就者,谓若善种子,未为邪见所损;若不善种子,未为胜定所伏。定力胜故,能伏灭染污种子。未修定者,不能伏之也 如是等种,决定有生现行法之用,皆名成就。现行法者,谓种子所生之法。如善种子为因,而生起善心法,此所生善心法,即名现行法 自在成就者,若加行位所由善法,熏成种子,由此为因而得自在,故加行善等,名自在成就。加功而行,名曰加行。此修行位次,俟下卷详之。加行善,谓闻思修所得善法。由闻法已,而自思择。思已,便如法修故 现起成就者,谓若五蕴法,方现起故,即名现起成就。自余一切法,皆随所应,可成不失,即皆名得。凡可成就者名得,不失亦名得 故总说言,如其所应。

    二无想定。《识论》云:有诸外道,执无想天以为涅槃。厌患此想为痈疮等,是生死因,想即知的作用,见前想蕴 以出离想作意为先。谓欲灭想,仍假于想,即先作意,起出离之想故 修习等时,于定加行,厌患想故。谓于定心中,加功而行,厌患此想故 令此心想渐细渐微,由此熏成厌心等种。谓即厌患心,熏成种子故 损伏心想种故,厌心之种,足以摧伏想种,利用此厌,以伏彼想 令不恒行心想不起。不恒行心想者,谓前六识有时间断,名不恒行,此即伏灭前六识想令不起故 即依此等心上分位,而立无想定之名。是定以想灭为首,故名无想定

    三灭尽定。《识论》云:谓二乘者见粗动心起,心劳虑,即厌患粗动心、心所故,以止息想作意为先,欲止息想,必起一种作意,即以作意力而止息此想也。用此等作意为先,方有如下所云。依有顶地,须洋三界九地等等名数,此姑从略 由观无漏为加行,无漏者,清净法,即以修净观为加行之功 入遮心、心所,遮者遮止,由观无漏,而入于止息心、心所法,欲令不起故 令心、心所浙细渐微,渐微心时,熏成厌心种子,入本识中。此种厌心种子 势力,能损伏不恒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所法令灭。不恒行,解见前。恒行一分,谓染污意 即依此等心上分位,而立灭尽定之名。

    四无想天。《广论》云:“谓无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彼天即无想天 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心、心法者,犹言心、心所法 故名。

    五命根。《广论》云:“谓于众同分中,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众同分者,谓群生各各相似,后另详。此云于众同分中,犹言在人类或他有情类之中。先业所引住时分限者,如某甲寿命百年,则自其受生以至临终,通计所历百年之期,是其住时分限。而此住时分限,则由某甲过去世中善恶业力所引起,故说先业所引住时分限也。《识论》解释命根,则依据其种子义,而说众生住时分限,由其本识中业种子所引,大意自与《广论》同。不过《广论》泛言先业,《识论》则谓先业熏成种子而已。但《识论》涉及异熟识等名词,缴绕不堪,初学无从索解。法相家每无端翻弄名词,令人目眩。即如不相应行法,若直云色心分位令人入目便瞭,岂不精简,而乃无端立一不相应之名,使人迷乱。忆吾初阅《百法》至此,受困殊深。及得明代僧徒疏本,仍是朦浑乱猜。后读《杂集述记》,始获的解。然既解之后,种种思维,竟不知其有何要义,而必立此不相应之名,此真可怪。若此中命根一名,《广论》所释,尚称精简。而唐僧昙旷据《识论》作释,必牵涉异熟识与异熟果,及趣生体,根依处,种种名词。直须将八个识,种子、现行、总报、别报、三界、六趣诸如是等,无量无边,一切贯穿,而后漫漫讲到命根一词上来,将使初学作何领会?此等名词,在佛家哲学思想之全系统中,并无多大意义,而必如此缴绕,耗人脑力。玩弄名词之弊,至此而极。虽然,佛家解析之精,组织之密,立名造词,富于包含性与伟异性,决不可以小疵而掩其大美。但学子心粗解劣者,要未许读佛书。现见西人治梵文内籍者,只是语言文字之学,于佛学不相关

    六曰众同分。《广论》云:“谓诸群生,各各自类相似名众同分。”《识论》云:“众谓众多,同谓相似,分者因也。依诸有情,自类相似,起同智言,名众同分。由众多法上有相似义故,方令人起同法之智解与言说,是众同法为智与言之因,故曰分者因义 或复分者,即是类义,谓人天等,众类同故。”按分义,前解为正,由众多法上有相似义,故得为因,令人起同法之智与言。知识所由成立,实以此等范畴为基础。如无同分义,吾人不能于万法起同智言,即知识为不可能。

    七曰生。《广论》:“谓于众同分所有诸行,本无今有,假说名生。”如某甲在人类众同分中,其所有五蕴色心诸行,当某甲未生前,此诸行未曾现起,即是本无。而今某甲生,即诸行现起,是名今有,依此假名为生

    八曰老。《广论》:“谓彼诸行相续、变坏,名老。”《识论》云:“诸行变异,说名老故。”

    九曰住。《广论》:“谓彼诸行相续、随转,名住。”按所言住者,非谓诸行恒时兀然坚凝而住,只是相续随转,假名为住。《识论》等云,诸法生已,相似相续,名住。唐僧昙旷《百法义记》云:“《五蕴论》云:‘住者,即是诸行生已暂停。’”今查世亲、安慧两《蕴论》,并无此文,旷胡乱语

    十曰无常。《广论》云:“谓彼诸行相续、谢灭,故名。”按言无常者,略有二义。一诸行刹那生灭,名无常。二依诸行相续之相,假说住时分限,如某甲寿百年 一旦此相续相谢灭,如某甲身终 亦名无常。《广论》只约第二义为释。

    十一曰名身。《广论》:“谓于诸法自性增语,如说眼等。”按此言诸法自性者,例如眼根净色,是其自性。增语者,于此等自性之上而安立名言,即谓之曰眼,是为增语。增者增益。诸法自性,本离名言,今于其上,安立名言,故是增益。名者音声,而能诠召诸法。诠者诠释。如眼之名,即以诠释眼根净色法故。召者呼召。如眼之名,即以呼召眼根净色法故 由第六意识相应想数,详前想蕴 于诸法境而取像故,其出诸口而为音声,即成为名。身者自性义,名有自性故。如眼之名与耳之名不同,此二名自性异故。基师《百法解》谓二名以上,方名名身。然则此中云名身者;将不摄单名乎?甚误。

    十二曰句身。《广论》:“谓于诸法差别增语,如说诸行无常等。”按差别者,不一之谓。如诸行无常四声,合有二名。诸声、表多数,行声、表色心法,此二声合为一名,即通一切色心法各各自体而总名之。无声、表非有,常声、表恒常,此二声合为一名,是故聚集多名身而成句身,为显诸法自体之上,具有无常苦空等等差别义故。句身者,身义同前。如诸行无常句,与诸行无常即是苦句。此二句所诠之义不同,即二句各有其自性也。

    十三曰文身。据《广论》云:“文即字,此能表了前二性故。”又云:“前二性者,谓诠自性及以差别。”按自性者,谓诸法自体,如色心等法自体各别故,此名身之所诠也。差别者,诸法自体上具有种种之义,如色心等法自体上,皆具有无常苦空等义故,此句身之所诠也。诠诸法自体上差别义者,为句身之自性。诠诸法自体者,为名身之自性。此名身、句身二性,皆依于字,方能表示显了,故谓字是能表了前二性也。《广论》复云:“文谓名句所依,显了义故。”名句皆依于字,方得显了法义 又云,“谓无异转故”者,当谓字不随异方异音而改转。如汉人习梵字,必模仿梵音故。基师谓字但守先住,更不流转变异改移,只约象形字而言。

    十四曰异生性。《广论》云:“谓于圣法不得,故名。"凡夫不得圣法,异圣者之生故,故名异生。

    十五曰流转。《杂集》云:“谓于因果,相续不断,假立流转。”此中因果,约前后为言,前法为因,后法为果,刹那、刹那,相续不断,故名流转。

    十六曰定异。《杂集》云:“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基云:“因果各别故,名定异。”如豆不生麻

    十七曰相应。《杂集》云:“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如下雨为因,泥泞为果,雨因泥果,虽复异类,而互相顺故,假说相应。

    十八曰势速。《杂集》云:“谓于因果,迅疾流转,假立势速。”

    十九曰次第。《杂集》云:“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基云:“一一不俱,称为次第。”

    二十曰时。《杂集》云:“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由有因果相续转故。若此因果,已生已灭,立过去时;此若未生,立未来时;已生未灭,立现在时。”

    二十一曰方。《杂集》:“谓即于色法遍布处所,因果差别,假说上下东西等方。”

    二十二曰数。《杂集》云:“谓于诸行,一一差别,假立为数。”

    二十三曰和合。“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

    二十四曰不和合。普光《百法疏》云:“诸行缘乖,名不和合。”

    如上色心分位假法,共有二十四种。然亦略示其概,未能遍举。故《显扬》云,复有诸余如是种类差别,应知。

    [识蕴]色法、心所法及色心分位假法,如前四蕴,一一释讫。今此识蕴,只约八识心王而言。心王名义,详前

    《广论》:“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此中识言,通目八个心王。以下省言八识 于所缘而起了别者,此乃八识之通相,故总说言。凡识皆以了别为自性。如眼识,以青色境为所缘时,即起如是青色境之了别,此了别即眼识。耳识,以声境为所缘时,即起如是声境之了别,此了别即耳识。鼻识,乃至第八赖耶识,皆应准知。

    八识名数。下卷另详。

    按《广论》识蕴一段文字,初学难解。兹录如下,而为之疏。初学熟玩此等文势,余处应可思择。

    《广论》:“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疏曰:详前。 亦曰心,能采集故。疏曰:心者,采集义。本唯第八赖耶,得专受此称。但若宽泛言之,则八个识亦通名为心云 亦名意,意所摄故。疏曰:意者,思量义。本唯第七末那,得专受此称。但若宽泛言之,则八个识亦通名为意。何以故?诸了别法,皆在意之一名所含摄之内故 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疏曰:虽八识亦通名心,而此八种心之中,唯第八赖耶为最胜 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疏曰:心以采集为义者,即谓采集种子故,故唯第八特名为心 又此行相不可分别,疏曰:赖耶行相深微,恒任运起,而无分别 前后一类,相续转故。疏曰:前灭后生,恒相续转,无有断绝 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疏曰:此识谓赖耶。灭尽定等,均详行蕴不相应中。入此诸定者,前六识不现起,唯有种子含藏赖耶自体之中,若赖耶从诸定出,或现起于欲界人道中 了别境界转识复生。疏曰:转识者,前七识之通名。下卷另详。今此云转识,则只约前六识,即眼识乃至意识是也。此六识能了别一切境界,昔在灭尽等定中,是诸转识不生。今既出定,即彼赖耶从定中而现起于人道中。则了别境界之转识,俱以赖耶为根本依而复生起。根本依者,赖耶之别名,谓前七识通依此为根本故 待所缘缘差别转故。疏曰:前六转识,皆待有所缘境,差别而转。转者,起义。差别者,不一义。如眼识待所缘色境而起,耳识待所缘声境而起,乃至意识待所缘一切法境而起,名差别转 数数间断,还复生起,疏曰:六转识,皆有时间断。如重睡等位中,六识不行故。然虽间断,仍复得生起 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疏曰:第六意识造作善恶业故,而能令第八赖耶识轮回生死海中,不得出离 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疏曰:赖耶摄藏前七识种及其自种 又能摄藏我慢相故,疏曰:第七末那识,依赖耶起而执赖耶为自我,起大我慢,故赖耶是我慢相所依处,因此假说摄藏云云 又复缘身为境界故。疏曰:身者即眼等五净色根,详前色蕴中。五净色根,总名根身,赖耶执持此根身为自体,亦复以根身为其所缘之境界,故唯识说根身为赖耶相分 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疏曰:阿陀那者,执持义,执此根身故

    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疏曰:虽八个识皆得名意,而第七末那,恒内自思量我相,故意之名,特属第七而称最胜。此最胜意非他,即缘藏识为境之识是也。藏识者,赖耶之别名。第七执赖耶以为自我,故云缘赖耶为境 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恒字注意。本惑诸数中,如痴数中我痴,恶见数中我见,慢数中我慢,贪数中我爱,皆恒与末那相应,无有不俱之时 前后一类,疏曰:唯是有复无记 相续随转,疏曰:恒与赖耶俱有,无断绝故 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疏曰:阿罗汉云云者,此等灭定现在前之位,即末那执我之相,已被折伏,令不现起,故唯除此位。若此以外,末那即恒现起

    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疏曰:第七执我,故曰染污 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疏曰:此总结也。如此中所说,赖耶即是轮回之主体,死此生彼,恒不断绝。若本此旨,而宽泛言之,即个人之生命,死后不断是也。此等理论,在哲学上亦得依据信念而成立之,不必遽斥为迷信也。须知穷理至究极时,只有信念为依据耳。唯灭尽等等定境,某天如何,某界如何,某地如何,在佛书中似作事实叙述者然,实杂宗教思想。吾于此,只存而不论

    此五蕴法,若综合言之,实只色心二法。受、想、行三蕴中,一切心所法,皆摄属心法。行蕴中不相应法,并属色心分位,然心为主故,亦摄属心法。参看《杂集述记》

    ┍色法————色蕴

    │┍受蕴

    ┗心法╊想蕴

    ┠行蕴

    ┗识蕴

    佛书中识字,含义广狭,须随文抉择。如《五蕴论》中识蕴,此识字专目心王,以心所法皆在受、想、行三蕴中已说故。除此而外,凡言识者,多摄心所法。如云眼识缘色,此识字,便摄其相应之心所,非单举眼识心王也。又如云万法唯识,此识字,即总目一切心、心所法,决非单举一切心王也。

    [十二处]《广论》云:“问:处为何义?答:诸识生长门是处义。”谓识虽有自性,而不孤起,必依根仗境,方乃得生,故根境合名为处。十二处者,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

    眼处………色处

    耳处………声处

    鼻处………香处

    舌处………味处

    身处………触处

    意处………法处

    ┇ ┇

    六根 六境

    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详前色蕴造色中。触处,《广论》云:“谓诸大种及一分触。”按一分触者,谓所造触,亦详色蕴大种及造色中。但两《蕴论》并云:“意处即是识蕴,法处谓受、想、行蕴,并无表色等,及诸无为。”此释意处嫌泛,释法处,益缴绕而无理。若依后来唯识而言,意处即意根,如末那为第六之根,赖耶与末那互相为根,下卷另详 是诸根义,皆意处摄。法处,摄一切法,凡为识之所缘者,通名法故。

    [十八界]据两《蕴论》等,列举如下:

    六根……六境……六识

    眼界……色界……眼识界

    耳界……声界……耳识界

    鼻界……香界……鼻识界

    舌界……味界……舌识界

    身界……触界……身识界

    意界……法界……意识界

    六根、六境、六识、合名十八界。眼等六界,及色等六界,如处中说,可不赘。意界,应摄第七第八意根,如前已说。法界,不唯意识所缘一切法,应知亦摄第七第八境。

    六识界者,《广论》:“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按眼识,依眼根,缘色境,即此了别色境之了别,是眼识故。耳识,依耳根,缘声境,即此了别声境之了别,是耳识故。乃至意识,依末那为意根,缘一切法境,即此了别一切法之了别,是意识故。第七末那识,依赖耶为意根,亦执赖耶为我,《广论》所谓绿藏识为境是也。即此思量我相之了别,是末那识故。第八赖耶,依末那为意根,缘根身器界等为境,即此了别根器等之了别,是刚阿赖耶识故 虽云六识界,而意识界中,亦摄第七第八,应如理思。

    《广论》释意界,“谓即彼无间灭等,为显第六识依止。”按此云无间灭者,即过去意,前念已灭之意识,名过去意故 灭简现在。言灭者,所以简异于现在法故 无间之言,谓由过去已灭识,望现在识,中间无有间隔,谓即前前识灭已,后后识继起,继起之识,亦不必与前念灭识紧接,意识有断时故。然虽有断时,而后起之意识,仍是继过去意识而起 中间都无他类法为间隔故。若前已灭而后未生时,中间有他类法生,即此意识前后相望,中间有他类法为间隔也。今此不然,故名无间 小乘只立六识,无第七、八识,而其言意根又不许色法得为根。此义详在下卷 故说过去意,即无间灭识,是第六意识之根。易言之,即现在意识,依止过去意得生。《广论》云,“为显第六识依止”,即此意也。《蕴论》释意根,尚据小乘义。及《摄论》成立第八赖耶,因说有第七末那,于是以末那为第六意识之根,理论益精密。《识论》破小乘过去意,以过去灭法,无自性故,非思量故,义极精审。法相家多因仍小乘义,虽说有八识,而于意根犹承小学,唯识改定极是。上文,释处中意处,便据唯识,学者宜知。

    《广论》:“问:界为何义?答:任持无作用性自相是界义。”按《杂集论》有云,“能持自相义是界义”,与《广论》同。但《广论》于自相二字上,增置“无作用性”四字。今先释持自相义。自相,犹云自体。如眼根,有自体故,名眼界。耳根,有自体故,名耳界。余应准知。持谓任持。根等诸法,等者谓境及识 各各能任持其自体而不舍失故。凡法,若不能任持自体,即吾人不能有认识。试即根中,眼根为例。如眼根不能任持自体,倏忽为此,倏忽为彼,即此眼根完全不可捉摸,吾人如何认识之乎?唯眼根能任持自体而不失故,故为吾人所可认识。由此眼根有持自体义故,说名眼界。眼界如是,自余诸界,耳界乃至六境六识等界 皆应准知。问曰:已知持自相义,如何是“无作用性”义?答曰:《广论》于自相二字上,增益“无作用性”一词者,明根境识诸法虽各各有自体,而都无实作用故。识能取境,而不可视如人等有实作用性故。根为识所依,境能为缘生识,而皆不可视同实物,谓有实作用性故。根为至此,为句 《广论》恐人于根等自性,计执有实作用,故加“无作用性”一词,以明示根等自性具有如是意义。佛书中多有此等词句,而论文尤甚,读者最不宜忽。

    又《杂集论》云:“问:界义云何?答:一切法种子义,谓依阿赖耶识中种子说名为界,界是因义故。”此中以因义释界,谓一切种,与前解异。依前解,界是体义,谓诸法自体故

    凡佛书中言界者,略有三义。一曰界者体义。此复随文取义,有以诸法自体言者。如上文以持自体义,释根等十八界是也。有以诸法之实体言者,如真如亦别名法界,此界是体义,即谓一切法实体是也。二曰界者因义,已见上文。三曰界者类义。如欲界色界等,界类别故。读者务随文抉择。

    如前所述,十二处、十八界,不过将五蕴中所有法数,另作一种编排。因此,在处与界中,都没有多话说。但两《蕴论》于法处、法界,均将无为法列入,此中姑据两《蕴论》为言,实则此种说法,余论皆有之 则无端缴绕,而自乱其例矣。揣其所以如此,或因蕴中摄法不尽,不摄无为法故 故于法处,必欲摄无为法。又以受、想、行蕴并无表色,法处以外,都不摄故,遂亦摄法处,可谓矫乱至极。夫眼等五处,皆以根言,何独意处非根,而泛云识蕴耶?色等五处,皆以目境,何独法处非境,而以与心相应之心所,亦摄法处耶?至无为法,若为正智所缘时,本可假说名境,摄入法处。但不必例举,只泛称一切法,或一切所缘境,则无为法自摄法处中矣。若十八界中,法界误释,准处中可知。印度人论述,务求精析法义,条分件系,排列整齐,此其所长。然过求解析,往往失之烦琐。过求整齐,往往失之牵强拉杂。读其书者,所贵辨章得失,毋忽所长,毋堕所短。

    [无为法]无为法者,对有为法而得名。云何有为法?谓即色心诸行是。问:色心诸行,由何义故,亦名有为耶?答曰:诸行即是生灭法故。生灭法者,生灭灭生,无断绝故,有起作故,故名有为。问:《新论》初版第十五页,谈因缘中小注云,有能生力用,故名有为。是则言生,未尝言灭。今此以生灭释有为,何耶?答曰:《新论》释因缘中,但约能生义边而说,理实言生,即亦赅灭,若非故灭焉有新生,应知言生,便已显灭。

    无为法者,谓色心诸行实性。易言之,即一切有为法实体。《大智度论》卷三十第十四页:“复次,离有为法则无无为,所以者何?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按实相即实体之异名。见前相字条 无为相者,则非有为。”按执有为相,以推度无为,便成邪谬 数语精简,最宜深玩。法相家于一切法,析成另碎。其于有为无为,亦剖析为二片,而无综会之辞。今此引《大智度》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云云,庶几圆融无碍。故治法相学者,贵得空宗指要

    《广论》:“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

    《百法》:“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按《百法》谈无为,析以六种,较《广论》加详,兹据《百法》为释。

    问曰:夫无为法者,即是一切有为法实性。若克就有为而言,固是条然宛然,万有不齐。条然分殊貌,宛然不实貌 若摄有为归无为,即一味平等,绝无差别。《百法》谈无为,析以六种,有何义趣?答曰:无为法者,又名一真法界,万法实体,名为法界。一者绝对义,非算数之一。真者真实 本无差别,但从证解方面义说六种。易言之,即依证解所及,以如是六种义,显无为相。因此,假说六种无为,理实无为不可解析,不可分别种类。何以故,无为不是一件物事故。此语吃紧

    虚空无为者,谓真常理,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虚离碍,从喻得名。真常理体,难以言显,故假虚空为喻。儒者亦言心体虚明,无有滞碍,犹如太虚,义与此通 下五无为,义仿此说。

    择灭无为者,择谓简择,此即别境中慧数,慧通善等三性,今此简择,是无漏善慧 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所显真理,因立斯名。别境中慧数,凡位有漏,不得名智。圣者断除有漏,而得无漏,此慧亦更名智,又称无漏智

    非择灭无为者,一真法界,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断障所显。如虚空寥阔,非由日光力灭除云雾始显其空 或染诸法,缘阙不生,所显真理。如孟子所谓夜气,即染缘暂阙,不生障故,因得显露本心,无诸邪妄,义与此通 以上二义,故立此名。由上二种所显真理,皆名非择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者,第四静虑以上,唯有舍受现行,静虑者,禅定之别名。此所关涉之名数甚繁,兹不及详,前色蕴无表色中,亦可复阅。舍受者,以不苦不乐故名 不为苦乐所动,因此所显真理,名不动灭无为。灭者,谓苦乐灭故,或诸粗染相灭故

    想受灭无为者,灭尽定中,诸不恒行心、心所法,谓前六识 及恒行一分心、心所法,谓染污意 皆伏灭故。复阅前不相应行法中灭尽定 然但名想受灭者,以想受用胜,受心所详前受蕴。想心所详前想蕴 就强为名故。强者灭已,自余不言可知 由想受灭所显真理,名想受灭无为。此中涉及诸定诸天等等名数,皆略而不谈云

    真如无为者,普光云:“法性,本来常自寂灭,不迁动义,名为真如。见《百法疏》 基云:“理非倒妄,故名真如。真简于妄,如简于倒。”又曰:“真如者,显实常义,真即是如,如即无为。见《百法解》 昙旷云:“何故无为名为真如,由彼自性无变异故,真即是如。”《百法义记》

    如上六种,总显法性,法性者,亦云一切有为法实体 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所造作,故曰无为。

    [止观]《显扬》卷二云:“止者,由缘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三摩地者,定之别名。参看前行蕴定数中。影像境者,第六意识起时必有影像生,如定中之心,内敛寂静,此时心上必现寂静之相,是名影像境。作意心所,详行蕴中。此言止者,由定心所起时,令心及余心所成定,即缘彼定中影像,而有作意俱起相应,策动定心,令不退故 得安三摩地故,于定中得安故 住心于内。”不随境迁动也。此宜深玩 “观者,由缘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故,简择诸法。”简择,详行蕴别境中慧心所。此慧于转成无漏时,即名为智,亦云真慧,由智简择力故,于法相法性,若有若无,一切抉择,无诸迷谬,无有戏论 即止即观,即观即止,是名止观双运。

    [十二缘生]本名十二支。初无明支。无明即本惑中痴数,详在行蕴。庄生曰:“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芒即无明之别名。伏曼容释《易》之《蛊》曰,“万事起于惑”,惑亦无明之别名。《分别缘起经》云:“如是无明,隐复真实,显现虚妄,以为行相。”《唯识述记》:“无明支,亦通种子而言。”无明,是心所法,而有自种为因故生,唯识说一切法皆有种子,故言无明,亦必兼举其种

    二行支。谓即身、语、意三行,此行之自体,即是思数,详在行蕴,行亦名业。《唯识述记》:“行支,亦通种子而言。”

    三识支。《缘起经》:“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耳识乃至意识,是名为识。”《唯识述记》则云:“识支,唯取阿赖耶识亲因缘为体。”按亲因缘者,即谓名言种子。云何名言种?下卷当详 引《瑜伽》卷九十三为证,是唯识与经说异。

    四名色支。《缘起经》:“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详此,则通取五蕴,合名名色,五蕴已说如前 似与余支,多相杂乱。然余支据其胜用而别说故,亦不相妨。吾著《破破新唯识论》谈十二缘生处,可资参考 《唯识述记》则谓色蕴中除根,下另说六处故 名中四蕴,受蕴全除。下另说受支故 行蕴中触,除第八识等相应触。下有触支 然无明与爱,亦均行蕴所摄,无明即本惑中痴数,爱即贪数,皆摄行蕴 《述记》未除,犹嫌杂乱。名色支,据《述记》亦皆通种子而言。吾谓十二缘生,须宽泛说去,若析得太死煞,终说不通。即如《述记》将行蕴中除去若干,其所余下的东西,又是怎样生法,仍以经说为正。

    五六处支。《缘起经》:“谓六内处,眼处、耳处乃至意处。”《述记》亦通种子而言。

    六触支。《缘起经》:“谓六触身,眼触、耳触乃至意触。”《述记》:“除第七识,取第八相应触。”又引《大论》卷九,说六触身,名为触故。此支,唯识亦通种子而言。

    七受支。《缘起经》:“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述记》云,此受,唯在种位。唯约受心所之种子而说故

    八爱支。《述记》:“唯取爱数一法为体。”爱数,即贪心所之异名。此言贪心所一法,是爱支自体故 亦通种子而言。《缘起经》说“爱有三种,谓欲爱、于欲界而起贪,故名欲爱 色爱、准上可知 无色爱。”

    九取支。《缘起经》:“云何为取?谓四取,一者欲取,按欲即别境中欲数,取者执着义,若于所欲求而坚执不舍者,即名欲取 二者见取,三者戒禁取,按此与上见取,并详前行蕴五见中 四者我语取。”按由坚执我故,遂亦坚执我语,名我语取 《述记》有说取支通一切烦恼为其体,殊嫌宽泛,要以经说四取为正。然四取复依三见及贪假立,其体即恶慧与贪,恶慧,即别境中慧数,本通三性,此与染心、心所相应者,故名恶慧。贪即本惑中贪数 亦通种子而言。

    十有支。《述记》云:“即前行,及识、名色、六处、触、受为爱,与取所滋润故,转名为有。”《缘起经》云:“有谓三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述记》所说较精。

    十一生支。《缘起经》:“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蕴生起,是名为生。”诸蕴,即色等五蕴

    十二老死支。《述记》云:“即五蕴变灭。”变者衰变,谓老即形气衰损故。灭者灭坏,死时诸蕴坏尽故

    此十二支,相缘而起故,起者生义 亦名十二缘生。是中缘者,即依藉义。《缘起经》云:“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云何无明缘行?谓于真理无知无见故,愚痴故,黑暗故,以此为缘,而发身语意行。

    云何行缘识?谓由业种业者,造作义,即行之异名。诸所造作,熏成种子,入本识中名为业种 为缘,感发本识中亲因缘种,令起现行故。此中识支,依《述记》解

    云何识缘名色?谓由本识从种现起故,即有色心诸蕴,因说识缘名色。

    云何名色缘六处?《缘起圣道经》云:“由有名色,便有六处,如是六处,名色为缘。”

    云何六处缘触?《缘起圣道经》云:“六处为缘,而有其触,由六根处,能触境故。”

    云何触缘受?由于境有触故,故有苦乐等领纳,因说触为受之缘。

    云何受缘爱?由于境有领纳故,遂生爱染,故说受为爱之缘。

    云何爱缘取?欲等四取,若无爱染,即不生故,故说爱为取之缘。

    云何取缘有?由爱与取,合润业及识等五种故,五种下详 转名为有,故说取为有之缘。

    云何有缘生?谓业及五种,由爱与取所合润故,如外种由水润已,势用方胜,即名为有。由有为缘,即有其生,因说缘有故生。

    云何生缘老死?有生,故有老死,因说生为缘故,有老死。

    此十二支,复分四支,一能引支,谓无明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能引假说名因,所引假说名果

    二所引支,谓本识中有亲生当来异熟果所摄识等五种子,皆前二支所引发故,异熟果,俟下卷另详。当来犹言未来。前二支即无明与行 识等五者,一识支、二名色支、三六处支、四触支、五受支,此五各有自种,故云五种子。

    三能生支,谓爱及取与有,能近生当来生老死二支故。

    四所生支,谓生与老死,是爱取有三支近所生故。

    附节《缘起圣道经》。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按三菩提者,正觉义 独处空闲,寂然晏坐,发意思维,甚奇世间,沈沦苦海,都不觉知出离之法,深可哀愍。谓虽有生、有老、有死,此没彼生,而诸有情不能如实知生老死出离之法。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为缘。按如理思者,适如其理而思,不以情见妄推度也。现观亦云现量,由能知心,于所知境,明了观察,符契正理,而不杂一毫虚妄分别,此名现观或现量云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生。如是生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有故,便得有生。如是生者,由有为缘。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有。如是有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取故,便得有有。如是有者,由取为缘。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取。如是取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爱故,便得有取。如是取者,由爱为缘。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爱。如是爱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受故,便得有爱。如是爱者,由受为缘。按自爱以下,如受支、触支并六处支、名色支、识支,逐层说法,皆同上文,兹略而不录 谓识为缘而有名色,名色为缘而有六处,六处为缘而有其触,触为缘受,按言触为缘而有受也。下准此 受为缘爱,爱为缘取,取为缘有,有为缘生,生为缘故,便有老死愁叹忧苦扰恼生起,如是积集纯大苦聚。

    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老死。由谁灭故,老死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生故,便无老死。由生灭故,老死随灭。

    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生。由谁灭故,此生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有故,便无有生。由有灭故,生即随灭。

    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有。由谁灭故,此有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取故,便无有有。由取灭故,有即随灭。

    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取。由谁灭故,此取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爱故,便无有取。由爱灭故,取即随灭。按自取以下,爱支乃至识支,说均同上,故略

    无明灭故,行即随灭。由行灭故,识亦随灭。由识灭故,名色随灭。名色灭故,六处随灭。六处灭故,触亦随灭。由触灭故,受亦随灭。由受灭故,爱亦随灭。由爱灭故,取亦随灭。由取灭故,有亦随灭。由有灭故,生亦随灭。由生灭故,老死愁叹忧若扰恼皆亦随灭,如是永灭纯大苦聚。按十二缘生,乃释迦氏所反复宣说,详在《阿含》。无明乃至老死,是流转相。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还灭相。自释迦以后,佛家大小乘部别虽多,然在人生论方面,始终不离此根柢。《缘起圣道经》全依据《阿含》,故节录如上,冀学者了然佛家本恉

    吾于《破破论》谈十二缘生,虽训释名相,不必甚符经论,而大指殊不相违。间与诸生论及此,诸生有随笔之者,较《破破论》为详,兹附之如下:

    《阿含》详谈十二缘生义,可见佛家原始思想只是人生论,而宇宙论即并没于人生论中,故不另谈宇宙论。

    十二缘生,是据凡位即染位言,而有顺逆观。顺之即无明乃至老死,即苦集二谛。逆之即无明尽,乃至老死尽,即灭道二谛。西洋哲学家皆建立一法,如心或物,或非心物 以为诸法本原。诸法者,即谓现象界 而十二缘生之说,既不于自家生命以外,别说有客观存在的宇宙,更用不着为所谓客观的宇宙寻找一个托子或因素。只反在当躬,把自家生活认识清楚,不过是无明乃至老死一串互相关联而又相续不断的事情,岂不妙哉!岂不妙哉!

    此中缘者,藉义。无明缘行,由无明为缘故,行乃生。无明不是行的本原,只是于行作一种缘藉。以下缘字,皆准此知。须知十二缘生说纯是对于吾人生活内容的一种描写,绝不用意见去推求人生的来由,推来由,便已是无明 只就吾人生活内容的多方面,切实描写。十二缘生说,只是如此,须虚心领会,必恰如其分而领会之。

    无明居首,此义深微,真不可穷。吾人戴天而能问天如何有乎?履地而能问地如何有乎?吾人又能问生何所从来?死将何所往乎?乃至一饮一食,能问其所以必饮必食之故乎?总之,人生种种,不容起意设问道理。如其设问,亦无可答。即答,亦终归无答。如问,汝何故食?曰饿思食。又问,汝何故饿?汝将在生理上说一些道理来,吾更就生理层层诘汝,到了最后,还是不知如何有生,而且不知如何叫生,又如何要生,此为必然之结果。然则汝所答者,其为答耶?抑实无答耶?是其为无答也无疑。人生日常用心,总是处处设问道理,而不知其所谓道理,原来都是不容问,不容答。他偏要于此问答纷然,结果只是一团迷雾,这个迷雾,就叫无明。而此无明,势用极大,由此为缘,遂得生行。佛家毕竟破无明而得正智。吾《易》之《乾》,亦曰大明,此义须另详

    行亦名业,即造作义。一切造作,缘惑无明 故生。惑无已故,造作亦不已。惑无穷故,造作亦无穷。

    通无明与行而观之,则哲学家所谓盲目无明 的冲动即行。亦近是矣。

    然此造作的势用,本缘无明而有,却以无明故,偏不安于无所解释,必作种种虚妄分别。此分别即识,此识即缘造作而有。设无造作,亦即无所谓分别,故曰行缘识。言行为缘故,识乃得生。

    由虚妄分别故,遂于自家浑一的生命中,无端分出能所。即分别有所谓内而自我身心,外而世界,故曰识缘名色。名色即通目五蕴,色蕴名色,余四蕴谓之名。虽更有异解,然不过小异。总之,五蕴即赅摄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以言之也。由识分别为缘故,名色得生,即见有自己身心,及身心以外之宇宙,此谓识缘名色。

    由名色为缘,六入得生。六入即六根,亦云六处 乃向外追取的六种工具,既分别内而身心,外而宇宙,则向外追取之具自生,故曰名色缘六入。

    有六入故,触亦俱有,故曰六入缘触。由六具六种工具 有追取势用故,其追取于境,即领似其境而起变异。此所云领似其境而起变异者,即名为触。如眼入追取色境,即领似此色境而起变异。由眼入以此色为己所取物,是时眼入对色即起一种变异也。故触,以六入为缘而得生。此中言触,与旧唯识师讲触心所处不必同,即与《新论》谈触处亦相异也

    由触为缘故,受乃得生。受者领纳,有苦受乐受等,即快不快之情是也。触于境故,便有苦乐等受生。

    由有受故,爱亦随生,故曰受缘爱。难言哉爱也!触境起受,而自有不容已之爱。不容已三字,宜深玩 若无此爱,即人生一息不能生活下去。故人生之最难言者,莫如爱。或问:乐受为缘,其爱不舍,是事无疑;苦受为缘,何堪起爱?曰:当苦受时,必努力求避此苦,人之自爱其生,往往因苦受之至而益显,子何不思!

    爱为缘故,取乃得生。取者,追求义。六入但是追求之具,此中取者,即克就追求的势用之本身而言也。爱不容已故,追求亦不容已,此真人生之秘也。

    取缘有者,即前行支乃至受支,为爱与取所滋润故,转名为有。前之行支乃至受支,皆为各别的势用。今此所谓有,则不是表示一种实势用之辞,但谓行至受,为爱与取所滋润故,各各势用增盛,名之为有。

    由有为缘,而乃有生,由生故有老死,此不必一一详说,但深心体玩即得。若粗忽过去,便于此义无入头处也。

    [三苦]《显扬论·成苦品》首建立三苦相,一行苦,二苦苦,三坏苦。《显扬》行苦列第三,吾置第一者,行苦是诸苦之本,一切苦皆依此而生故 行即诸行之行,义如卷首所说。色心诸行,此中诸行即谓身心 粗重所随,谓一切杂染种子,恒与身心随转,令不轻畅故 是故诸行自体是苦,说名行苦。苦苦者,上苦字,逼迫义;下苦字,名词。种种忧患逼迫,皆名为苦,故曰苦苦。苦苦,种类无量,此姑不析 坏者变坏,如十二支中老死,即坏苦故。

    [四谛]苦、集、灭、道,谓之四谛。兹据《显扬》卷二《摄事品》,略释名义。谛者,实也,事实如是,即说如是,名之为谛。如苦是实,故说苦谛。集为苦因,是事实尔,故说集谛。余应准知。云何苦谛?如三苦、八苦等皆是。三苦者,行苦、苦苦、坏苦,已如上说。《显扬》所说五取蕴苦,实即行苦。五取蕴义,详前 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怨憎会集故苦 爱别离苦、爱欲和合,而今乖离,故苦 求不得苦所求不得,故苦 等。八苦,皆从三苦中分别而说。更有说百余苦者,亦依三苦析言之 集谛者,谓一切三界烦恼及业,皆名集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烦恼即本随诸惑,详前行蕴中。业体即思心所,亦详行蕴。一切烦恼及业,能为感苦之因,故说名集 灭谛者,谓由真慧简择力故,真慧,详前无为法中注文 于集谛即诸惑及业,惑即烦恼别名 悉令无余断弃、断弃已尽,故云无余 吐尽、如吐弃秽物令尽故 离欲、离诸染欲 灭没、一切杂染灭没 寂静。染灭尽故寂静 道谛者,谓诸无漏真俗智,真智亦名根本智,俗智亦名后得智。下卷另详。无漏者,清净义 此于苦谛、集谛、灭谛,为遍知故,遍知一切苦谛 为永断故,永断一切集谛 为作证故,灭诸杂染,证知真理 一切圣道。圣智所行,名为圣道

    [二谛]二谛者,一俗谛,二真谛。俗谛,具云世俗谛。护法云:“世谓隐复,可毁坏义。按迁流义是世义,堕世中故,隐复真理,故云隐复。世间法相不实故,名可毁坏 俗谓显现,随世流义。”显现者,世法虽无实,但宛尔有相现故。又幻相生灭不停,名随世流 此谛理应名隐显谛,隐复空理,有相显现。空理者,谓由空诸法自相所显真理,名为空理 如结手巾为兔等物,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但名世俗谛。又复性堕起尽,名之为世;世分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灭尽,是尽相;现在方起,未来当起,通名起相,故所言世者,即起尽相是。性者,谓诸法自体,是生灭法,此皆与世同有起尽相故,故云性堕起尽 体相显现,目之为俗。体相,谓诸法自体。世间诸法虽复起尽无常,本无真实,但亦条然宛然,有体相显现,如所谓宇宙万象是 世即是俗,名为世俗。谛者实义,约世俗言,有如实有,所谓有者,如实是有。如瓶如衣,乃至日星大地,于世俗谛,皆实有故 无如实无,如依五蕴,而计为我,五蕴实有,而此我相,如实是无。余可思择 有无不虚,名之为谛。世俗即谛故,世俗中法,即是实故 名世俗谛,或复省言俗谛,或复省言世谛。

    真谛,亦名胜义谛。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境界又略分二种,一者实尘法,得名境界,如色声等物尘是也。二者本非实尘法,而有实体用。如俗谛中,说心、心所为实法;真谛中,真如是实法。真如为正智所缘时,即名境界。心、心所返缘时,其被缘之心此中言心,亦摄心所 亦名境界。是诸境界,皆得名之为义。道理者,如无常苦空无我,与涅槃常乐我净,诸如此类,无量无边道理,亦皆名之为义。胜义者,于一切义中,最极殊胜,故名胜义。谛者实义,事如实事,宇宙万有,如色如心,诸生灭法,皆依大用显现,而施设色心或宇宙等名,此所谓大用,亦名为事。是事如是,非不如是,离诸戏论,故名如实 理如实理,理谓真如,即诸法实体。然理与事,实非有二,就其显现为万事而言,即此理亦得名为事故,即事即理,体绝言思,故名如实。然此中谈理事,实据我《新论》为释 理事不谬,名之为谛。胜义即谛,亦同前释。此复有多异名,或云实谛,或云第一义谛,或云非安立谛。安立者,施设言说之谓。一真法界,体绝言思,故名非安立

    俗谛中一切法,只于俗谛,说为实有。若推入真谛,即都无自性,说之为空。经言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如五蕴中色法,约俗谛言,此色有实自体。若入真谛,色但假名,便不可说色有实自体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真谛,即一实真如。《涅槃经》云:“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所言实谛,其义云何?佛言:善男子,言真谛者,名曰真法。善男子,若法非真,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无颠倒。无颠倒者,乃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名曰大乘。非大乘者,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是佛所说,非魔所说。非佛说者,不名实谛。善男子,实谛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此处吃紧

    又复当知,真依俗立,俗待真诠。俗待真而可诠说也。无真,即无俗可说故 基云:“俗是真家俗,真是俗家真,有俗亦有真,无真亦无俗,真俗相依而建立故。”《大智度论》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假名,谓俗谛中一切法。实相即真谛 盖即俗而见真,即不于俗中起执,便唯一真,此般若了义。基师《义林》释二谛,广分门类,名相烦琐,纷如乱丝。今此只约二谛大义而谈,除去繁芜,唯识于真俗各分四重,似无必要。

    [外道十六异论]外道虽有九十六种,大意莫过十六异论。详在《瑜伽》第六、七卷,《显扬》第九卷,兹节述如下。

    一因中有果论者,谓雨众外道,雨众即是数论宗摄。但数论宗中有十八部之计不同,此中雨众,或与数论余部取义有别,故另列一派 执诸法因中常有果性。如禾以谷为因,欲求禾时,唯种于谷,禾定从谷生,不从麦生,故知谷因中,先已有禾性。不尔,应一切从一切法生。

    二从缘显了论者,谓即僧佉及声论师。僧佉师计一切法,自性本有,从众缘显,非缘所生。若非缘显,果先是有,复从因生,不应道理。若非以下,申明一切法自性本有,只待众缘方得显了,并非缘合方生。所以者何?若缘合方生者,则当如雨众计,因中已先有果。不知果既先有,如何又说从因生耶?以此破因缘生义,而成立其一切法自性本有只待缘显之义

    声生论言,声体是常,而相本有,无生无灭。然由数数宣吐显了,此言声体是本有。但由喉舌鼓动,数数宣吐等等缘力,声相始显。非声本无,今遇宣吐等等缘合,而方生故。非字一气贯下,为句

    三去来实有论者,谓胜论外道,及计时外道等,皆计有去来世,去者过去,来者未来 犹如现在,实有非假。小乘亦作此计,今但举外道。

    四计我实有论者,谓兽主等一切外道,皆计有我、有萨埵、有命者、生者等。萨埵、命者、生者三命,皆我之异语。有情识故名萨埵,其现起而为有生命者,故名生者。此生者,寿命有分限故,故名命者 由起五觉,知有我也。五觉者,谓我见色、我闻声等是 谓见色时,萨埵觉等。谓诸众生,于见色时,必有萨埵即我为觉者故。若无我,谁为能觉。闻声等时,亦可准知

    五诸法皆常论者,谓伊师迦,计我及世界,皆实常住。即计全常,一分常等。参看《瑜伽》、《显扬》 又如唯物论者,计极微是常,亦是此摄。

    六诸因夙作论者,如无慙外道,谓现所受苦,皆宿作为因。若现精进,便吐旧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言不作因者,由现时不作感苦之因,故名 如是于后,不复有漏。

    七自在等因论者,谓不平等因者计。不平等因者,如计有梵天等为宇宙之因,此因名不平等。以建立一尊,为万有之主宰故。如莫醯伊湿伐罗等,或执诸法,由大自在天变化,或丈夫变化,丈夫即是具有人格的神,能与一切法为因,此与大自在天等相似 或计大梵变化,为诸法因。总之,凡建立一法,以为万有之因者,皆属此类。

    八执害为正法论者,以损害生命为正法,故名 如诸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于彼祠中,呪术为先,害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诸助伴,彼一切皆得生天。

    九边无边等论者,谓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世界有边,世界无边,世界亦有边亦无边,世界非有边非无边。

    十不死矫乱论者,此计有不死净天,谓若有善答他问者,死得生彼。彼谓不死净天 此等外道,遇有来诘问者,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或托余事,方便避之;或但随问者言词而转。佛家注重因明学,亦与此有关

    十一诸法无因论者,谓无因外道,计我及世间,无因而起。又自然外道,亦此所摄。

    十二断见论者,谓如我身死已,断灭无有。犹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还合。

    十三空见论者,妄计无有一切诸法体相。即于真谛理及俗谛中,若事若理,不能如实知故。便总非拨,一切皆空。又不信有善恶因果。

    十四妄计最胜论者,谓如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种类。婆罗门是白色类,余种是黑色类,如是等计。今五洲各民族,种界之邪见甚烈

    十五妄计清净论者。谓有外道,于五欲坚著,嬉戏娱乐,随意受用,妄计此即现法涅槃。今日主张物质上之享乐者,亦皆属此流 复有外道,计持狗戒,以为清净。或持牛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粪秽戒等,计为清净。前行蕴烦恼位戒禁取中,言外道所持戒者,即谓此等,可参看

    十六妄计吉祥论者,如历算外道,谓日月薄蚀、星宿失度等,有关人事得失。按上十六计,只略就各派之主张相同者,即总区为如是等计。佛家思想,即广对治此十六计,学者所宜究心

    [数论]印度外道与大乘关系密切者,莫如数论、胜论,故此二家,以次略说。

    数论,创始者名劫比罗。其后弟子之中有筏理沙,此翻为雨。雨时生故,即以为名。其雨徒党,名雨众外道。梵云僧佉,此翻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此师所造,有《金七十论》本七十行颂,因金耳国王以金赐之,遂名《金七十论》 世亲为之作长行。可见世亲曾受此派影响。

    基师《述记》叙数论义,依《金七十论》,立二十五谛。总略为三,次中为四,广为二十五。

    总为三者,谓变易、自性、我知者。

    变易者,谓中间二十三谛,即自性所作,名为变易。

    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胜性,用增胜故。

    我知者,神我也。

    次中为四者,一本而非变易,即自性是。自性能生大等,故名为本。不从他生,故非变易。

    二变易而非本,一说谓十六谛是也。即十一根及五大,总十六谛。又说,但十一根是。即除五大 此唯从他生,名为变易。不能生他,故非本。

    三亦本亦变易。此复二说,一说谓七谛是也,即大及我慢,并五唯量。又说,并五大合十二法。于前七谛,又并入五大,故为十二法 此从他生,故亦变易 复他生。故亦本

    四非本非变易,谓神我谛。

    广为二十五谛者,一自性,二大,三我慢,四五唯,五五大,六五知根,七五作业根,八心平等根,九我知者,于此九位,开为二十五谛。

    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诸谛。三德者,勇、尘、暗。暗即佛家所谓无明,一名为惑。此中三德,甚有深义,学者宜玩味

    问:此我知者,为是作者,为是受者?答:是受者,三德为能作故。问:既非作者,用我何为?答:为领义故。此中义字,当训为境 于境证知,名领义。由有我是知者故,得证于境。余不能知。又从冥性既转变已,有诸境界,我受用故。

    自性本有,法尔本有。非始起故 无为常住,唯能生他,非从他生。

    由我起思,受用境界。故自性与我,于诸谛中特为根本。前说我非本者,不生他故。今说我亦为本者,能受用他故

    从自性先生大,注意先字 大者,增长义。自性相增,故名为大,或名觉,亦名想,名遍满、名智、名慧。

    从大,生我执。我执者,自性起用,观察于我,知我须境,故名我执。仞亦名转异,亦名脂腻。

    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一法。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其所云空者,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谓虚空无为及空界色等 五唯者,谓声、触、色、味、香。

    有说,我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为我受用故。

    十一根者,初五知根,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皮根。次五作业根,一语具,谓语所须口舌等是 二手,三足,此中手足,即取皮根少分而言。前取皮总相,今但取支故 四小便处,五大便处。又次心根,《金七十论》说心根即分别为体。有说以肉团心为体。

    神我以思为体,故因明说,执我是思。

    三德,是生死因。由所转变,扰乱我故,不得解脱。若知二十三谛,转变无常,生厌修道。自性隐迹,不生诸谛,我便解脱,其为说大概如此。

    兹依二十五谛,列表如下:

    一自性

    二大 从自性生大。

    三我执 从大生我执,我执亦云我慢。

    四声┓

    五触┃

    六色┣五唯 从我慢生五唯。

    七味┃

    八香┛

    九地 ┓

    十水 ┃

    十一火┣五大 从五唯生五大。

    十二风┃

    十三空┛

    十四眼┓

    十五耳┃

    十六鼻┣五知根 从五大生十一根,谓五知、五作乃至心根。

    十七舌┃

    十八皮┛

    十九语具┓

    二十手 ┃

    二十一足┣五作业根

    二十二小便处┃

    二十三大便处┛

    二十四心根

    二十五神我

    世亲唯识依数论自性,而改立种子义,其第八藏识,亦与数论神我相当。

    [胜论]《述记》云,成劫之末,有外道名嗢露迦,此云鸺鹠,造《六句论》,诸论罕匹,故云胜也。其后有五顶者,受其化导,鸺鹠为说六句义法,一实,二德,三业,四有,五同异,六和合。

    后其苗裔有惠月者,立十句义,一实,二德,三业,四同,五异,六和合,七有能,八无能,九俱分,十无说。

    实有九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时,七方,八我,九意。

    若有色、味、香、触等,是名为地。若有色、味、触及液润等,是名为水。若有色触等,是名为火。若有触等,是名为风。若唯有声,是名为空。别有空大,非虚空无为,亦非空界色 若是彼此俱不俱迟速能诠之因,是名为时。彼此俱不俱及迟速,以何法为此等能诠之因,即时是也。若无时,则无彼时、此时、俱时、不俱时及迟速可诠说 若是东南等能诠之因,是名为方。东西南北上下等,以何法为其能诠之因,即方是也。若无方,便无东南等可说 若是觉乐苦等九德,和合因缘,能起智相,是即名我。若是觉乐苦等,不和合因缘,能起智相,是即名意。德有二十四种,一色,二味,三香,四触,五数,六量,七别性,八合,九离,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觉,十三乐,十四苦,十五欲,十六嗔,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润,二十一行,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声。

    眼所取一依,名色。舌所取一依,名味。鼻所取一依,名香。皮所取一依,名触。一实与非一实能诠之因,是名数。实者,九实,即所数计之物也。非一实者,二以上之数 量有五种,一微性,二大性,三短性,四长性,五圆性。别性者,谓实等差别能诠之因。等者,谓德及业。如九实等,一一差别,以何法为其能诠之因,由有别性故 合者,二物先不相至,而今至,名合。离者,二物先合,而今反之,名离。彼性者,依时、方及数、远、觉、所待,故名为彼。如云此物是一,彼物是二,故属于数。此时彼时,故属于时。此方彼方,故属于方。此性者,彼性之反。觉有二种,一现,二比。谓根与境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此宗意说,眼根舒光,至于色境,方始取之,如灯照物。声、香、味触、四境,来至于根方始取之,故远见打钟,久方闻声,声来入耳,方可闻也。根与境合之时,有了相生,此了相是现量体 比有二种。比者,比度推求 一见同故,比见不相违法,如见烟时,比知有火。二不见同故,比见相违法,如见雹时,比禾稼损。或见禾稼损,比有风雹。乐是适悦义。苦是逼恼义。希求色等物,名欲。损害他有情等,名嗔。欲作事时,先生策励,有发动势,此名勤勇。坠堕之因,名为重性。重故坠堕 流注之因,名为液性。液故流注 为地等摄受因故,名润。由润故,地等有所摄受也 行有二种。一念因,谓现比智所生数习差别,即现比智起已,便有余习续生,为忆念因。差别者,不一义,此以迁流名行,即心行是 二作因,谓〈矛赞〉掷等业所生势用。此言行者,是势用义 法有二种。一能转,谓得生死胜身之因。如于生死中,得人天趣身,即望地狱等名胜身 二能还,即出世间之因。正智,正因也。非法者,即与能转能还二法,相反之因。耳所取一依,名声。

    业有五种,一取,二舍,三屈,四伸,五行。

    若于上下虚空等处,极微等先合后离之因,名为取业。如室东隅处,有极微和合物,名书桌。此书桌即诸极微,先与室东处合,而今离异者。由此书棹即诸极微,已被取去之故。故此取业,是彼诸极微先合后离之因也 舍业反此,先离而远,今合而近之,因名屈。由屈故,使离远者而近合。如熔铁片而屈折之,使其东西两端,近合为一,则屈业是其因也。不屈,则东西两端远离,无缘近合 伸业反此。有质碍物,先合后离之,因名行业。行者动义,不有行业,则先合已,终不离异

    有体是一,六句义中,第四句所谓之有,其体只是一 实德业三,同一有故。

    同异体多,第五句中,所谓同异,其体便多 实德业三,各有总别之同异故。有总同总异及别同别异,思之可悉

    和合唯一,第六句中,所谓和合,其体唯一 能令实等不相离而相属者,即此和合。

    《俱舍钞》曰:“六句义。一实者,通以九法为体,是常。世界成,即聚,亦不增。坏即散为极微,亦不灭。与德句二十四法,为所依。”《十句论》曰:“如是九实,地由几德,说名有德?答:由十四德,谓色、味、香、触、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重性、液性、行。乃至我有十四德,谓数、量、别性、合、离、觉、乐、苦、欲、嗔、勤勇、非法、行。意有八德,谓数、量、别性、合、离、彼性、此性、行。”

    二德者,通以二十四法为体,此则依前九实。此德,即实上所具之德也

    三业者,通以五法为体。离前实德外,别有五法,令实德作业。

    四有者,亦云大有 即前实德业,不能自有,由别有一大有有之。此大有非假法,乃有实自体

    五同异者,离实德业外,有别自性。人与人同,人与畜异,由别有同异法,令其成同异也。同异,亦非假法,准大有可知

    六和合者,能令实德等不相离而相属故。此和合,亦有实自体,非假法也

    如上略说六句义。其十句义,除与六句相同者外,自余亦不及详。胜论全用解析法,其说至为繁碎,而其观想所至,今人甚难理会。学者若非虚怀澄虑,以细推彼之思路,而如其所经,在自己脑筋中,重演一番,则必茫然不知其所谓。学者至此,为一长句 此不独治胜论为然,即于数论亦然。而于佛家之学,尤须如此用功,才有少分相应也。胜论典籍,有《十句论》,《述记》卷五,并其他疏钞,亦须参考。

    又胜论建立极微,参考《二十论述记》等 九实之中,唯空、时、方、我,四无质碍。即无极微 余五,皆有碍。即有极微 问:地水火风皆极微为体,是说易知。云何意亦有碍?答曰:据基《记》云:“胜论说意是微,微者极微 如二微果许大,而亦有碍。”此与言心亦有原子者同 今谈胜论义,即依彼说,至其当理与否,又为别一问题。

    世亲唯识,颇尚繁琐的分析,与胜论方法亦近似。其种子义,亦与极微不无相关。

    胜论分析实德业等,其所析果皆精审与否,姑置勿论。但由其义而归纳之,可得一原理焉,即宇宙万象,唯互相依而有已耳,更不须别索原因。如此,即已远离西洋形而上学之种种妄猜,其识顾不卓哉。

    数论于宇宙人生之体验,较胜论为深澈,其三德曰勇、尘、暗,吾欲名之曰能质惑。势力之谓能,拘碍之谓质,与能质俱始,其动若机括而自不容已者,是乃惑也。深广哉!三德义也。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虽然,此自宇宙形成以后言之也,此云宇宙形成以后,明但约形气分上说之,要非真理本然也 未常亲证实相也。若乃于变易见不易,于流行识主宰。则至健而辟,必非与暗相俱之勇。至健而翕,亦似尘而实非尘。湛然明觉,绝诸戏论,固无所谓暗也。《新论》唯显实相,与数论观点截然不同,学者宜分别观之。

    若以闢言能,则当曰势用之谓能。着一力字不得,恐其滥于形气界之力也 若以翕言质,则当曰显现之谓质。虽本无拘碍,然非空洞无物,故乃宛尔显现,依此假说名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