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刹那品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外道之所能得,此则是“正智”。此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普摄一切佛法。大慧,汝等应以自智善巧通达,也劝他人,使其也通达,既已通达,心则不随名相流转。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名相等五法及遍计所执三自性,以及眼等八种识,

    人无我和法无我二种无我法,普摄一切大乘法。

    五法中的名、相及分别,为二种自性所摄,

    正智与如如二种法,则属于圆成实。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经中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恒河沙,此当云何?为如言而受?为别有义?

    佛告大慧:勿如言受。大慧,三世诸佛,非如恒沙,何以故?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者非喻所及,唯以少分为其喻耳。我以凡愚诸外道等,心恒执着常与无常恶见,增长生死轮回,令其厌离,发胜希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若言难遇如优昙华①,彼便退怯,不勤精进,是故我说如恒河沙;我复有时观受化者,说佛难值如优昙华。大慧,优昙钵华,无有曾见、现见、当见,如来则有已、现、当见。大慧,如是譬喻非说自法。自法者,内证圣智所行境界,世间无等过诸譬喻,一切凡愚不能信受。

    大慧,真实如来超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于中而立譬喻,然亦有时而为建立,言恒沙等,无有相违。大慧,譬如恒沙,龟、鱼、象、马之所践踏,不生分别,恒净无垢,如来圣智,如彼恒河,力通自在,以为其沙,外道龟、鱼竞来扰乱,而佛不起一念分别。何以故?以如来本愿,以三昧乐普安众生,如恒河沙,无有爱憎,无分别故。

    大慧,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不舍本性,恒与火大俱时生故。诸凡愚人,谓地被烧,而实不烧,火所因故。如来法身亦复如是,如恒河沙,终不坏灭。大慧,譬如恒沙,无有限量,如来光明亦复如是,为欲成就无量众生,普一切诸佛大会。大慧,譬如恒沙,住沙自性,不更改变而作余物,如来亦尔,于世间中不生不灭,诸有生因,悉已断故。大慧,譬如恒沙,取不知减,投不见增,诸佛亦尔,以方便智成熟众生,无减无增。何以故?如来法身无有身故。大慧,以有身故,而有灭坏,法身无身,故无灭坏。大慧,譬如恒沙,虽苦压治,欲求酪油,终不可得。如来亦尔,虽为众生苦所压,乃至蠢动未尽涅槃,欲令舍于法界中,深心愿乐,亦不可得。何以故?具足成就大悲心故。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来亦尔,所有说法莫不随顺涅槃之流,以是说言诸佛如来如恒河沙。大慧,如来说法,不随于趣,趣是坏义,生死本际不可得知,既不可知,云何说趣?大慧,趣义是断,凡愚莫知。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若生死本际不可知者,云何众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脱?

    佛言:大慧,无始虚伪过习因灭,了知外境自心所现,分别转依名为解脱,非灭坏也,是故不得言无边际。大慧,无边际者,但是分别异名。大慧,离分别心无别众生,以智观察内外诸法,知与所知悉皆寂灭。大慧,一切诸法唯是自心分别所见,不了知故,分别心起,了心则灭。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观察诸导师,譬如恒河沙,

    非坏亦非趣,是人能见佛。

    譬如恒河沙,悉离一切过,

    而恒随顺流,佛体亦如是。

    注释

    ①优昙华:又名“优昙钵华”,世称三千年开一次花,遇佛出世时始开,此处譬喻极难遇到。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经中说,过去、未来及现在诸佛如恒河沙,无量无数,应当如何对待这种说法?是依如来所说,我随顺执取,还是另有他义?请世尊为我讲说。

    佛告诉大慧:不要依言说随顺执取。大慧,三世诸佛,非如恒河沙,为什么呢?如来殊胜无上,超诸世间,世间无物可以比拟。大慧,我说恒河沙,只为借此略作比喻而已。因为愚痴凡夫及诸外道,常常执着常与无常诸恶见,增长生死轮回,为使其厌离生死,故说佛容易成就,也像恒河沙那样很容易遇到,众生可以得到佛之教化。如果说遇佛如遇优昙钵花一样难,他便闻而怯步,不精进学佛,所以我说诸佛如恒河沙,无量无数;有时我又对信受佛法者说遇佛如同遇优昙钵花一样难。大慧,优昙钵花,过去不曾见过,现在也见不到,将来也不会见到,如来则不论于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见到。因此,大慧,这样的譬喻,非说真实法。真实法者,内证圣智所行境界,世间无物可以比拟,非凡夫心识所见之相,故非愚痴凡夫之所能信受。

    大慧,如来法身,非诸心识所见之相,非是世间事物之所能比拟,但有时也以恒河沙作譬喻,此乃方便说,并不相矛盾。大慧,譬如恒河沙,为龟、鱼、象、马之所践踏,但并不因此而生分别,也不因此而生垢浊,诸佛之力,犹如恒河沙,外道龟鱼,竞相扰乱,而佛不起一念分别。为什么?诸佛如来大悲本愿,为诸众生普入三昧,皆得安乐,如恒河沙,无有爱憎等等分别。

    大慧,譬如恒河沙,是大地自性,劫尽大火,烧一切物,而其地性,丝毫不舍,常与火之大种并生。诸愚痴凡夫,说地被烧,而地实不能烧,因为火之大种,不离于地。如来法身,也是这样,如恒河沙,终不坏灭。大慧,譬如恒河沙,无数无量,如来光明,也是这样,为了成就无量众生,普照一切诸佛大会。大慧,譬如恒河沙,住沙自性,不更改变作它物,如来也是这样,于世间中不生不灭,断绝一切生灭之因。大慧,譬如恒河沙,取不见减少,放不见增多,诸佛也是这样,以方便智慧成熟众生,无增亦无减。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法身非是色身。大慧,若是色身,则有坏灭,因法身非是色身,所以无有坏灭。大慧,譬如恒河沙,如有人欲压其沙而得酪油,终不可得,因为沙中本无有油。如来也是这样,为众生烦恼所压,欲令其舍去自性法界、深心本愿,也不可得。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本来无烦恼,大悲本愿本来具足。大慧,譬如恒河沙,随水而流动,如来也是这样,随顺涅槃之流,所以我说诸佛如来如恒河沙。大慧,如来说法虽随顺涅槃之流,并无去来之义,若如来有去义,则应是无常,生死本际不可得知,既不可得知,如何说去?大慧,去来是断义,凡愚不知诸法随涅槃而无去来。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若生死本际不可得知,为何说言众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脱?

    佛说:大慧,无始虚伪过习因灭了,了知外境乃是自心所现,转一切分别妄想,是名解脱,并非断灭边,所以不得言无边也。大慧,无边际者,只是虚妄分别之异名尔。大慧,离开虚妄分别之心,无所谓众生,以佛法智慧观察一切内外诸法,知与所知悉皆寂灭。大慧,一切诸法只是自心分别所见,因不了知,于分别心起虚幻诸法,了知诸法是自心所见,则不妄生分别。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观察诸佛如来,譬如恒河之沙,

    不坏灭亦无来去,如此能见佛。

    譬如恒河之沙,离一切之过失,

    常常顺水而流,佛体也是这样。

    原典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愿为我说一切诸法刹那坏相。何等诸法名有刹那?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一切法者,所谓善法、不善法,有为法①、无为法②,世间法③、出世间法④,有漏法⑤、无漏法⑥,有受法⑦、无受法⑧。大慧,举要言之,五取蕴法⑨以心、意、意识习气,为因而得增长,凡愚于此而生分别,谓善不善,圣人现证三昧乐住,是则名为善无漏法。

    复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大慧,彼五识身与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差别,相续不断,无异体生,生已即灭,不了于境自心所现,次第灭时别识生起,意识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刹那不住,我说此等名刹那法。

    大慧,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刹那法;无漏习气非是刹那法。此非凡愚刹那论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刹那、非刹那故,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大慧,五识身非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有生灭,四种习气之所迷覆,而诸凡愚分别薰心,不能了知,起刹那见。大慧,如金、金刚佛之舍利,是奇特性,终不损坏,若证法有刹那者,圣应非圣,而彼圣人未曾非圣,如金、金刚,虽经劫住,称量不减,云何凡愚不解于我秘密之说,于一切法作刹那想?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常说六波罗蜜⑩若得满足,便成正觉,何等为六?云何满足?

    佛言:大慧,波罗蜜者,差别有三,所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大慧,世间波罗蜜者,诸凡愚者着我、我所,执取二边,求诸有身贪色等境,如是修行檀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成就神通,生于梵世。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谓声闻、缘觉执着涅槃希求自乐,如是修习诸波罗蜜。

    大慧,出世上上波罗蜜者,谓菩萨摩诃萨于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别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着,不取色相,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恒修行檀波罗蜜;于诸境界不起分别,是则修行尸波罗蜜;即于不起分别之时,忍知能取、所取自性,是则名为羼提波罗蜜;初中后夜勤修匪懈,随顺实解不生分别,是则名为毗梨耶波罗蜜;不生分别,不起外道涅槃之见,是则名为禅波罗蜜;以智观察心无分别,不堕二边,转净所依,而不坏灭获于圣智内证境界,是则名为般若波罗蜜。

    注释

    ①有为法:因缘造作曰“为”,由因缘而生诸法,有生有灭,皆是有为法,如色法、心法等。

    ②无为法:即无因缘造作之法,不生不灭如涅槃、虚空、非择灭三无为法。

    ③世间法: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一切有情之众生及无情物,均属世间法。

    ④出世间法:一切超出世间之法,如菩萨十地中自第四地起即属出世间法,其中第四、第五地为声闻法,第六地为缘觉法,第七地为菩萨法,八地以上属佛乘法。

    ⑤有漏法:“漏”即烦恼之别名,三界诸法均属有漏法。

    ⑥无漏法:“无漏”即离烦恼之清净法,如菩提、涅槃等。

    ⑦有受法:“受”者领纳之义,有受法即领纳所触之心法。

    ⑧无受法:即非领纳外境之法。

    ⑨五取蕴法:“取”者取着之义,五蕴即构成有情众生之“色、受、想、行、识”五要素,以取着烦恼而生,故名取蕴。

    ⑩六波罗蜜:“波罗蜜”意译为“度”或“到彼岸”,“六波罗蜜”是大乘佛教修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具体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译文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请为我等说一切诸法刹那坏相。哪种法名为刹那?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大慧,所谓一切法者,亦即包括一切顺正理益自他之善法和逆正理损自他之不善法,有生灭之有为法和无生灭之无为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染污之有漏法与无染污之无漏法,有执取之有受法与无执取之无受法。大慧,要而言之,五取蕴法以诸心识习气而得生长,愚痴凡夫于此而生虚妄分别,谓善与不善,此是刹那,圣人现证三昧乐境,是则名为善无漏法,此则非刹那。

    此外,大慧,善不善法者所谓八识,哪八识呢?即如来藏名藏识,以及末那、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其中,眼、耳、鼻、舌、身五识取尘,意识造善恶业相,辗转差别,善恶业相,相续不断,五识身生,此五识身念念不住。此五识不觉诸法乃自心所现,取种种尘,随取随灭,即时第六识生起,意识与前五识一起,取于种种形相差别,刹那不住,我说这些名刹那法。

    大慧,如来藏名藏识,与前七识,俱名刹那;无漏习气,薰如来藏藏识,离念相应,即非刹那。此非愚痴凡夫、刹那论者之所能知,他们不知诸法有刹那、非刹那之分,以无漏真如同于诸有为法,堕于断常、生灭等见。大慧,五识身无自性,不能流转六道,亦不知苦乐,亦非涅槃因;如来藏是常,随其染净薰习转变,以作依持,能令诸识知苦乐,与因一起,若生若灭。愚痴凡夫为四种习气之所迷覆,不知如来藏是常,起刹那见。大慧,如来藏就如金、金刚佛骨舍利,甚是奇特,终不坏灭。若一切诸法均属刹那者,则圣人非圣,实际上,圣人则是圣人,如金、金刚等,虽经久远,其量不减,愚痴凡夫不知我方便说之真实义,以为一切诸法均是刹那生灭,其实,无漏习气非刹那也。

    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常说六波罗蜜若得满足,便成正觉,是哪六种波罗蜜?如何才是满足?

    佛说:大慧,波罗蜜者,差别有三,所谓世间波罗蜜、出世间波罗蜜和出世间上上波罗蜜。

    大慧,世间波罗蜜者,亦即诸愚痴凡夫执着于我、我所,执取二边,求三有身,贪着于色、声、香、味、触境,如此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得五神通世间之法,生于六欲梵世,是名世间波罗蜜。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如声闻、缘觉,欣趣涅槃,追求自我解脱,如此修行六度,是名出世间波罗蜜。

    大慧,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指大菩萨了知人、我二法唯是自心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着,不取色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常修行布施波罗蜜;于诸境界不起分别,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随顺修行持戒波罗蜜;知法性无苦,离诸嗔恼,随顺修行忍辱波罗蜜;时刻勤修,毫不懈怠,随顺修行精进波罗蜜;不生分别,不起外道之见,知法性常定,随顺修行禅定波罗蜜;以智慧观察不起妄心分别,不堕于二边之见,转染成净,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此是名出世间上上波罗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