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难与图书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国难当前,已成了中国最近的一个口号。任何机关莫不喊国难当前,上之训勉下也国难当前,下之陈复上也国难当前。我想,因国难当前而自知警惕者,固不乏人,因国难当前而藉故推诿者,亦难免于无人。

    然则办理图书馆事业者,在此国难期间,是甘居于这二者之中哪一地位呢?自知警惕?还是藉故推诿呢?

    自知警惕,当然是我们所公认的,并且是我们所诚恳接受的,但是我们如何才算为自知警惕?换一句话说,如不自知警惕,便是怎样?那就有顶大的危险。这个危险,先须让开我们的本身,把其他的事业看看。

    (1)邮政。近数月内,由关外退回关内的邮政职员,是陆续成批地在各省安插。此种收入之损失,又加额外之支出之损失,一年该吃亏有若干百万。

    (2)海关。东北税务,向来充裕。现被强敌愚弄傀儡政府把持。这又是一个最大的损失。

    至于商业、农业,以及工业,由直接间接所受的影响,在中国虽然没有相当调查,统计出来,但是我们耳闻目击,多半是萧条、歇业与不能维持现状!

    中国,原来是个病夫,只能吃补药,不能吃下药。所以自经狂风暴雨的国难摧折以后,益复形成败瓦残垣的凄凉的状态!

    再谈到教育,更是不忍言状。不但是说不上充实、发展、改进……那些好听的新名词,好多是喊没有饭吃。学校时开时闭,尤有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读书人的出路。请看何思源先生所论《中国教育危机的分析》,开首一段话:“中国今日之社会,有一种普遍可惊之现象,即知识阶级长期失业,一机关招考录事,一呼而聚者千数百人……一个中小学更易校长,面托函荐,纷至沓来。谋一教职者,动辄数百人。……他如一行政机关、一局署、一公所占每日工作之大部者,亦皆为安插失业问题。……几无不有大材小用之憾;而僧多粥少,心与力违,几人人有沧海遗珠之叹!”像这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况,中国教育的前途,令人不寒而栗!论教育罪言的旭生先生说:“教育破产之呼声,日有所闻,尤其是在去年国难以后。”在素来根基不稳之教育,而又受此严重的国难,真是如秋风之扫枯叶呀!

    看四周都是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么,图书馆如何?自外面看来,图书馆尚非如此的仓皇失措,因为图书馆员未见发生有失业的现状,而图书馆的工作,虽因有经费的困难,不能如愿发展,但是未致停顿,这似乎较有差强。果如此,则这个国难与图书馆的问题,何须讨论。若是我们沉思静默一下,乃知我们的危险,较之任何危险更为迫切。

    危险在哪里?只用一点最浅近的事实来看看。比如一个学校在没法维持的时候,先要裁人和减用费,这一个学校的谁一部分先上断头台?在一省一市内,要缩小教育经费,或收束某教育机关,这一省一市之中谁一部分先上断头台?又如现在的情形,某学校关了门,必是那学校罢了课才算为关了门。一个学校的图书馆不买书籍或是没有图书馆馆员,极而言之,把图书馆完全不开,而学校还在维持上课,大家还认他在开学。至于省市中教育状况,何莫非如此?只要维持一两个学校上课,他们就算完成了教育的责任。什么图书馆,什么民众教育馆,都不过是若有如无,为应潮流的附带品而已!图书馆的势力既然是如此的浅薄,所以在此国难中,除了上海的东方图书馆,与几个大学的图书馆,因首当其冲,受大损失外,其余的未见有何急迫。这种幸而免的机会,不是我们的事业做到为国人所注意,乃是我们在新萌芽之中,范围有限,成分过小,得以漏网。假如国难无法解决,长此绵延,我们的危险,首先就要出现。

    先前国内的困苦,好像比现在要轻一点,我们的线路也像宽些;现在又加国难的严重,实在潜伏着千钧一发之势,不知本界同仁,是否觉得!

    据这样说来,我们就算了罢?这也未免太放弃,太不值得,而且是太懦弱。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也许有走不通的,除了不上轨道的走去,或是不肯走以外,断无有走不通之理。

    牛顿在人所不注意的一个苹果落地,他能发明万有的吸力。赫克尔注意于海中的动物,而成就他的动物学兼自然的哲学。可见,凡事只要我们肯干,留意干,并集中全副的力量去干,最末了,总有相当的代价。

    图书馆在中国虽是幼稚时期,但在欧美各国有它的相当的地位。他们图书馆在前五十余年的困难,比我们现在还要大;因为那时他们是在开垦,是在试验,如科学家们在急切地探求发明某项东西一样,不知费了多少的光阴和精力,才使他们的图书馆事业在世界取得一席。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现在的困苦,是应有的过程,何足为稀奇?又何足恐怕?

    至于欧美图书馆所经过的困难,也有演成浩劫的惨状,卒能奋发有为,而益发扬光大,堪足以为吾人于国难中之借鉴者,亦复不少:

    (1)欧战时之德国。人多知德国战败后赔款之巨,经费一蹶不起,而不知图书馆的损失,亦令人惊心!例如:①馆员。在欧战第一年内计加入战线者三百余人,其中有八十二人系最优越之科学图书馆员,亡于阵者五人,受重伤者廿四人。其余馆员亡与受伤者,亦有十余人。②经费。政府因战事发生,筹备军费,对于所担任之图书馆经常费,酌予裁减,有的减去一半,有的几乎减到不能生存的地步。及战败后,十六个大图书馆中的一半,仅得往年经费四分之一。在未战之先,如普鲁士省立图书馆,每年收到国外期刊二千三百余种,到了一九二三年时仅购两百种。汉堡大学图书馆以前每年采购期刊五百种,后来则仅购五种!③流通工作。因在战事期间,人多争看新闻消息,流通事业,几乎停止。④参考工作。各大学生,投入行伍者,不只十之六七,而参考工作,亦致停顿。⑤书籍。不但无钱添购书籍,因在战时,输送给前方军士阅览,未及归还者,损弃不少。看上几点,德国的图书馆,可谓到了束手待毙的末运,无计推行其工作。但是图书馆员们,绝不因此而丧气,临战时,因年龄过了限制未能从事之馆员们,有的上前线组织军营图书馆,或为受伤军士在病院添设图书馆,以供他们的阅览。有的利用暇时,指导妇女们阅览书籍,或在下午与晚间,教导妇女打绒线做针线的团体。一则可以减少妇女们在家的寂寞,再则所做出来的针织品,可以供给前方将士们的应用。有的图书馆供给前方军营图书馆书籍。由柏林图书馆一处而论,所寄与前方者,有四百余包,计书籍九万册,杂志四万册。由此可见一斑。至于馆员们的工作,每日十二小时,每星期工作七天,又随时加添女馆员,多购报纸期刊,以迎合民众之心理。此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共赴国难,吾人不能不倾心敬佩!在欧战和平告成之时,德国有一位工业教授向学生说:“德国之钢,驰名世界,吾民为百炼钢,虽压至极薄,而不可碎,压力一去,立时复振。”我们从他们的图书馆一部分事业看来,诚知非夸大其词也。

    (2)欧战时之比国。比国图书馆所受的痛苦,较之任何国家为酷烈。一九一四年八月廿五日,德军破入,即将其罗非(Louvain)图书馆完全焚毁。该馆收藏图书三十万册并抄本三百五十种。不但为比国损失一伟大的图书馆,且为世界文化上受一重创。迨大乱削平,比国国家,一致惨淡经营,力求恢复,各友邦亦极怜惜爱助。英国首先发起,加拿大及美国相继赞成。由美国一国担任建筑费,捐美金一百万,再由各国学术团体与大学所有出版物抽出捐赠。而结果,其宏伟庄严,胜于旧馆,可容书籍二百万册,阅览室可容座三百人。计已收到外来捐赠书籍有四十余万册。此种成效,为世界图书馆史中所不可减没者。

    (3)日本。当东京地震之时,房屋倒塌十之八九,死亡人数不暇计及。而重要的图书馆,如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明治大学图书馆,积日本图书馆全国大学之精华,付于一炬。天降奇灾,不足以叫日本人灰心,且因之给他们一个奋斗机会,要战胜这种惨状,乃积极的组织团体,派出代表前往欧美各国,请捐书捐款。所得的结果:美国煤油大王捐日金四百万,英国国会捐二万五千英镑,以建成一个雄伟灿烂的图书馆。其容量可到五百万册。捐赠书籍的Tokawaga捐其私藏十万册,Sanjo捐日本史及文学书七千册,皇室捐日本史、日本法律及经济书二千七百册,Dr.Komoto捐医书一万二千册。可谓集腋成裘矣。

    上述比国、日本图书馆事业,经大乱中而得恢复之原因,固然有赖友邦之惠助,倘彼等办理图书馆者,历来成绩不良,再经国难,益至无可救药;或馆员们毫无毅力,不思自救之方,则友邦人士虽有扁鹊之心,难治已入骨髓之疾矣!

    (4)美国。一八一四年,英军入华盛顿京都,肆行焚毁,将其国立图书馆,亦焚灭无余。后来美国重行建筑,又于一八五一年遭一大劫,又不知费了多少气力,经国会数次拨款,而崇高首屈一指之国会图书馆,足以代表世界缥缃之富者,得以建立。

    这所言的,都是因为他们注意文化,所以在国难中,还是为他们的图书馆事业求生存,求进步。至于在中国,当大乱时,有无为注意文化,如此的奋勇,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