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四十六·題跋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其剞劂之費,豈非資財所為乎?」予曰:「此非造化精神所存也,無損於精神,而徒用其膏脂,虧其一焉,或亦天之所不甚忌也。」

    摘黃山谷題跋語記

    題跋之文,今人但以遊戲小語了之,不知古人文章無眾寡小大,其精神本領則一。故其一語可以為一篇,其一篇可以為一部。山谷此種,最可誦法。如《書贈韓秀才》則曰:「治經之法,不獨玩其文章、談說禮義而已。一言一句,皆以養心冶性。事親處兄弟之間,接物在朋友之際,得失憂樂,一考之於書。」《書朐山雜詠後》則曰:「其人忠信篤敬,抱道而居,與時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並世而不聞。情之所不能堪,因發於呻吟調笑之間,胸次釋然,而聞者亦有所勸勉。」《書鮮洪範詩後》則曰:「今觀鮮長江之才,可謂困頓州縣者也。使之學不盡其才,名不聞於世,其鄉之先達士大夫之過也。」《跋浴室院畫六祖師》則曰:「人有懷道之容,投機接物,目擊而百體從之。」《跋東坡畫石》則曰:「以富貴有人易,以貧賤有人難。晉文公出走,周流天下,窮矣,貧矣,賤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國有萬乘,而介子推去之,無以有之也。能其難,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跋東坡書》則曰:「學問文章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書贈卷後》則曰:「學書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祇是俗人耳。」《跋自臨東坡和淵明詩》則曰:「翹叟屢索此卷,恐為人盜去。夫不疑於心,物亦誠焉。翹叟一動其心,遂果被盜。昔季康子患盜,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誠然哉!」《書贈陳繼月》則曰:「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跋范文正公帖》則曰:「用筆實處,是其最工。大概文正妙於世故,想其鉤指回腕,皆入古人法度中。」《跋王荊公禪簡》則曰:「余熟視其豐度,真視富貴如浮雲,不溺於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書舊詩於洪龜父》則曰:「龜父筆力可扛鼎,他日不無文章垂世。須要盡心於克己,不見人物臧否,全用其輝光以照本心。」《書嵇叔夜詩與侄榎》則曰:「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題元聖庚富川詩》則曰:「聖庚以王事行,忘鞍馬之勞,而以詩句賞江山,可謂能不息者也。」《題楊道孚畫竹》則曰:「庖丁解牛,梓慶銷,與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同一樞紐。」《題張仲謀詩後》則曰:「用意刻苦,故語清壯;持身豈弟,故聲和平。」

    看山谷題跋,當以此數條推之,知題跋非文章家小道也。其胸中全副本領,全副精神,借一人、一事、一物發之,落筆極深、極厚、極廣,而於所題之一人、一事、一物,其意義未嘗不合,所以為妙。

    【又】

    東晉崇尚任達,膚者題之曰韻,曰不俗。其濫而無檢,至謝幼輿極矣。然石頭對王處仲數語,勁氣直節,足以折亂賊之萌,陳玄伯不能過之。正黃魯直所謂「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不得古人所以不可奪,而漫然竊其任達之似,以求韻求不俗,豈不遠哉?

    每讀蘇、黃遊戲翰墨,中忽出正語,使人肅然敬戒,凜然不可犯,輒以謝幼輿事思之。惺又題。

    題默公廬山結社卷

    謝監自許生天在後,成佛在前,蓋緣胸中有「慧中文人」四字耳。此四字尚未能出脫,遠公安得而不拒之哉?

    予嘗笑文士自視太高,而佛以為應類,未離六道。陶公飲酒賦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爾時已置身廬山之外,茲山面目,久落其眼中矣。遠公欲其入,而攢眉不肯。夫惟不肯,遠公所以益欲其入。

    由此觀之,世之求入者,皆遠公之所不與也。天下事有機緣,莫不皆然。老默視社中諸人,於陶、謝二公何居?吾亦以觀老默,所謂「二兒之優劣,乃樂、衛之優劣也」。

    題酒則後四條

    一之神:觥船騰錯,雜杳囂喧。神一亂,便減歡情;加以矜莊,更離真境。善飲酒者,淡然與平時無異,其神閑也。曹孟德臨戰,如罔欲戰;淝水之役,安石以圍棋賭墅對之。飲中何可無此神宇?

    【又】

    二之氣:禽之制在氣,故能以小伏大。酒場中若無雄入九軍之氣,即百船一石,喉間不無茹吐之苦。余嘗持巨觥向座客搏戰,一時酒人色奪。而平日傲杯爵之人,亦頓自鼓舞思奮。酒場有此,差亦可廉頑立懦。

    【又】

    三之趣:沈湎委頓,不為不苦;而昏夢號呶,亦復安知此中之樂?無飲中之苦,而有其樂,惟妙於醒者知之。至於出沒有無,半酣者尤得其妙。太白云:「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此為徒醒者言耳。妙於醒者反是。

    【又】

    四之節:「惟酒無量,不及亂。」從心所欲,從容中道,聖之時乎?「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居然孔氏家法。直以自然,故能妙中。

    題血書法華經

    每見頂骨念珠、血書經,為之骨驚。古名宿不難以其身徇法,堅人信心如此。持此心以事君親,刳心捐脰可也。此卷是僧元明所書,序為仁宗皇帝親製,皆書御諱。惺嘗謂佛法尊信,本朝最有力,而其跡不露。大聖賢作用,與前代梁、唐之主不同。

    (沈刻《隱秀軒集》文餘集題跋一止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