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42 估客驼死喻

    原典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①、上②、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商主舍行,坐③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嚚④,尽以好覆此皮上,尽烂坏。皮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覆皮。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杀者,喻于白;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杀戒者,即佛法身⑤最上妙因⑥,然不能修,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是故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注释

    ①细软:珠宝、绸帛等轻便而易于携带的贵重物品。

    ②:音牒,古印度人抽撚木棉花,纺为缕,织作布,就叫作。

    ③坐:留驻、守定,此处作使动词用。

    ④嚚:痴、愚。

    ⑤法身:法性身。佛的法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常现出种种身相、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救度众生。

    ⑥妙因:绝妙的行因,是菩萨的大行。释典常言: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译文

    譬如商人四处流动做买卖,恰好在路途之中,骆驼突然死了。上面所载的大多是珍宝、细软、上好的木棉布以及其他种种杂物。骆驼既然已经死了,就把皮剥了下来。商人要继续前行,就让两个徒弟留守着,吩咐道:“好生看管驼皮,不要让它受潮烂掉了。”过后天落雨了,两人愚痴如榆木脑袋,尽是用上好的木棉布覆盖在皮上,布都烂坏了。皮和布的价值,显然是很悬殊的。因为愚痴,才拿木棉布去盖骆驼皮。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不杀生,可以譬喻于白棉布;驼皮就譬喻财货;天落雨打湿烂掉了,譬喻那由于放逸而败坏了善行。不杀生的戒律,就是修得佛的法性身的绝妙的行因,然而却不能修持,只是用财货去造塔建庙,供养众僧,舍本逐末,由于放弃了基本的修持,就漂流在人、天等五道中轮回生死,不能使自身出离生死,所以修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43 磨大石喻

    原典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

    译文

    譬如有人磨治一块大石头,花费许多气力,历经漫长岁月,磨成一只玩具小牛。用去的功夫极大,期望的目标轻微。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磨治大石块,譬喻做学问,精勤劳苦;做成小牛,譬喻为了名望,互相攻击。做学问嘛,研究思索精微的玄理,广泛通晓种种知识,理应步步实践,去求得那遥远但究竟圆满的殊胜之果。一旦为了求名誉,骄傲自大,就会增长过患。

    44 欲食半饼喻

    原典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译文

    譬如有人因为饿了,一口气吃了七枚煎饼。吃到六枚半的时候,便觉得饱了。这人懊恼后悔起来,抬手打着自己,说:“我现在已饱足了,都赖这半枚饼的原因。前面那六枚饼,就这么空佬佬地浪费掉了。倘若知道吃了这半个饼就能饱了,应先吃它才是。”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自古以来,就永远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然而世人痴愚颠倒,横空生出快乐的念头来,就像那个痴人,对半块饼产生会饱的想法。世人实在无知,竟以富贵为乐。那富贵嘛,追求之际很苦,待到获得了,守护住它也很苦,此后一旦又失去了,忧思念想又是苦,在早、中、晚三时中,都没有什么快乐。就好比衣食可以遮寒袪饥,便在辛苦营求中横空生出快乐的念头来。诸佛都说:“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中都没有什么安乐,只都是大苦而已。”世上的人颠倒迷惑的缘故,方才横空生出快乐的念头来。

    45 奴守门喻

    原典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①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此。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着六尘,守无明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流驰,贪着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②、觉意③、道品④财宝悉皆散失。

    注释

    ①大家:主人。

    ②正念:能专心忆念佛法,叫作正念。心若是流驰散逸了,就应当摄它回来,使其止于正念上。

    ③觉意:又作菩提心、无上道心,即求无上菩提之心。

    ④道品:达到涅槃境界的道法的品类,有三十七科。

    译文

    譬如有人将要出门远行,吩咐仆人道:“你好好守着门,并看管住驴子和绳索。”主人走后,邻村的人家这时正在奏乐,这仆人很想去听,心中动摇,不能自安,随即便用绳索系了门,放在驴上,赶着到那奏乐的地方,去听音乐。仆人离去之后,屋中的财物都被贼偷去了。主人回来,问仆人道:“财宝哪儿去了?”仆人答道:“主人先前嘱咐看守门、驴及绳子,除了这些以外,我就不知道了。”主人说:“留你守门,正是为了财物。财物丢失了,还要门做什么用?”

    流转于生死的愚人,贪恋着爱欲的仆人,也是如此。如来教诫道:要常常护住引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六根这扇门,不要让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之贼进来,守住烦恼这头驴,不要让它随意驰走,看好爱欲这条绳索。然而有些比丘不奉行佛的教诲,贪求利养;装得清白,在幽静处坐禅;其实心意流驰,贪恋五欲,被色、声、香、味迷惑住了。烦恼占据了整个的心,爱索缠缚住了整个的身,使得正念、觉意、道品之类的财宝都散失掉了。

    46 偷牦牛喻

    原典

    譬如一村,共偷牦牛①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问:“池傍有树不?”对言:“无树。”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对曰:“无东。”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对曰:“无中。”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不?”对曰:“实食。”

    破戒之人亦复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死入地狱。诸天善神以天眼观,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注释

    ①牦牛:牦,音毛。兽如牛而尾长,名叫牦牛。

    译文

    譬如有一个村子的人联手偷了一头牦牛,一起吃了。丢牛的人循着足迹,找至村中,叫住这个村的人打听情况,问道:“牛在这村不?”偷牛者答道:“我们其实没有村子。”失主又问:“你们村中有池,在那池边一起吃了这牛不?”村里人答道:“没有池。”失主又问:“池边有树不?”村里人答道:“没有树。”失主又问:“你们偷牛之时,在村子东边不?”村里人答道:“没有东边。”失主又问:“当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正午吗?”村里人答道:“没有正午。”失主问道:“纵然可以没有村、没有树,天下哪可没有东边、没有时间?可见你们说谎了,完全不可相信。你们偷牛吃了不?”村里人答道:“确实吃了。”

    破戒的人也是这样,把罪过掩盖藏匿起来,不肯发露,死后就堕入了地狱。诸天的善神以天眼来观察,就掩盖藏匿不了了,就如那些偷牛吃的人,无法欺骗抵赖了。

    解说

    为了抵赖,直至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否定基本事理,常是说谎者的手法,因而也是检测说谎与否的标尺。

    47 贫人能作鸳鸯鸣喻

    原典

    昔外国法,节①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②,以为鬘③饰。

    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华。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残害,作众恶业,不习④心行⑤,使令调善,临命终时,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狱卒将去,付阎罗王⑥。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已。如彼愚人,欲到王所,作鸳鸯鸣。

    注释

    ①“法节”,《丽藏》作“节法”,误,今据宋、元、明三藏改。

    ②优钵罗华:梵文Utpala,就是青莲华,叶子狭长,近下处稍圆,向上渐渐尖起来,很像佛眼。

    ③鬘:梵文Soma音译的简称,将花朵贯串起来,作为装饰,佩戴在头上或身上。

    ④习:调节。

    ⑤心行:心,念念迁流不已,或念善,或念恶,所以叫作心行。

    ⑥阎罗王:梵文Yama-rājā,主管生死罪福之业,役使鬼卒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

    译文

    从前外国的习俗,在节庆之日里,所有妇女都佩戴优钵罗华作为装饰。

    有一个穷人,妻子对他说:“你若是能得来优钵罗华与我佩戴,就做你的妻子;若是不能得到,我便离开你了。”她丈夫先前很能摹仿鸳鸯的叫声,便跨进国王的池沼,一边做鸳鸯的鸣声,一边偷优钵罗华。这时守池人问道:“池中的是谁?”这穷人失口答道:“我是鸳鸯。”守池人将他捉牢了,带到国王处去,走到半道上,穷人又抑扬有致地做起鸳鸯的鸣声来。守池人说:“你先前不叫,现在叫有什么用?”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终身杀生害命,作种种恶业,不调节心行,以使它朝善的方向发展,待到命终时,方说:“如今我想修行善业。”狱卒依然把他带去,付与阎罗王处治。虽是想修行善业,也已经晚了。就好像那个愚人,快到国王那儿了,才做起鸳鸯叫来。

    48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原典

    譬如野干①,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柯动摇上下,便言唤我,寻②来树下。

    愚痴弟子亦复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复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如是去来,是为愚惑。

    注释

    ①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一般结群而行,夜鸣如狼。

    ②寻:寻而、随即。

    译文

    譬如野干在树下,风吹来,树枝折断了,堕落在它的脊背上。它就生气地闭上眼睛,不想看树了,离开了这块地方,到露天底下去了,乃至日暮了,也不肯回去。远远看见大树的枝柯被风吹得上下摇动,便以为那声音是在叫唤它呢,随即回到了树下。

    愚痴的弟子也是这样,出家了,得以亲近师长,由于小小的呵责,便逃走了。后来又遇到坏朋友,心中恼乱不已,方回到师父那儿。这般来来去去,就是愚惑的行为。

    49 小儿争分别毛喻

    原典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此是仙须。”一小儿言:“此是罴毛。”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语小儿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说法之时,戏论诸法,不答正理,如彼仙人不答所问,为一切人之所嗤笑。浮漫虚说,亦复如是。

    译文

    譬如过去有两个小儿到河里遨游嬉戏,在水底摸得一把毛。一小儿说:“这是仙人的胡须。”另一小儿说:“这是罴的毛。”当时河边住着一位仙人,这两个小儿争执不下,便到那仙人处,请他决断。而那仙人随即取了一把米和胡麻子,含在口中嚼了,吐在掌上,对小儿说道:“我掌中的像是孔雀屎。”这仙人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人们都是知道这一点的。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说法的时候,随便地谈论其他种种毫不相关的学说,并不就理上正面答复,如那个仙人答非所问一样,遭到一切人的嗤笑。浮泛散漫地虚说一通,都是这样子的。

    解说

    仙人把米和胡麻子嚼了,吐在掌上,说是像孔雀屎,他的意思大抵是那把毛既不是仙须,也不是罴毛,不知道是什么毛,没有真正的答案。这种答非所问恰恰揭示了事物在那种情形下的真实性,后世禅宗多采用这类方法。

    《长阿含经》卷十七《沙门果经》也记叙了这般情形。阿阇世王向六师外道提出这样的问题:“世间有许多通常的职业:象伕、马伕、御者、弓箭手、旗手、营官、士兵、皇家出身的高级将军、军事侦察员……所有这些人都在现世享受他们的职业的可见的果实……你能够告诉我一个沙门生活的任何现世可见的直接果实吗?”没有一个人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只是解释他们自身的理论,因为从他们的观念出发,想不出沙门生活有什么可见的直接果实,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言,这样一种问答恰也显示了一种他们所处情势的真实性。“不阑迦叶就是这样的,当问到一个沙门生活的直接利益是什么,他讲解他的无业报原理。尊者,正像一个人,当问到一粒杧果是什么,他回答一条面包如何如何。”(见《顺世论》第六〇八页,也可参见《中华大藏经》第三十一册第二〇九页)

    50 医治脊偻喻

    原典

    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着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修福故,治生估贩,作诸非法,其事虽成,利不补害。将来之世,入于地狱,喻双目出。

    译文

    譬如有人突然患了佝偻病,请医生来疗治。医生把酥油涂在他身上,上下用板夹着,用力痛压,双目不觉一下子都压挤出来了。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为了修福业,就做生意,利用了许多非法的手段,事情虽是做成了,但是所得抵不过所失。来世进入了地狱,就好比双目迸出一般。

    51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原典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次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次者,先与其浣。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①笞众生。

    注释

    ①搒:击打。

    译文

    譬如五个人合买了一个婢女,其中一人吩咐这婢女道:“给我洗衣裳。”另有一人也说要洗衣裳。婢女就对他说,先给前面那位洗。后说者怒道:“我与他一道买了你的,为何独独他能这样?”就鞭打她十下。其他四人也想为何他独独可以这样,于是也就各鞭打她十下。

    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也是这样。以种种烦恼为因缘合成了人这个身体,而这身体中的五阴常常用生老病死、无穷无尽的苦恼来鞭笞折磨众生。

    52 伎儿作乐喻

    原典

    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

    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

    译文

    譬如乐师在国王面前演奏,国王许诺给他一千个钱。事后向国王去索要,国王不肯给他。国王说:“你方才演奏的音乐,听着快乐,过后就没了;我许诺给你钱,也让你听着快乐,过后就没了。”

    世间的因果报应也是这样。生在人中或是天上,虽是享受到少许的快乐,却也是并不实在的,都是易逝而不常住,倏忽间败灭了的,就像那音乐和许诺,无法长久地留住着。

    源流

    《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譬如人有一子,喜在不净中戏,聚土为谷,以草木为鸟兽,而生爱着。人有夺者,嗔恚啼哭。其父知已:“此子今虽爱着,此事易离耳,小(稍)大自休。”何以故?此物非真故。(《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第七〇七页)

    《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如昔狂人令绩师绩绵,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大正藏》第五十册第三三〇页)

    53 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原典

    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

    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①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注释

    ①方等:大乘经典的通名,方指方广,等即平等,大乘理论的玄妙观念,放诸四海而皆准,所以说是方广;且又适用于凡夫与圣人,所以说是平等。

    译文

    譬如某位大师有两位弟子。大师脚有病了,就让两个弟子每人一只脚,随时按摩。这两个弟子平常互相憎厌嫉妒,其中一位外出了,另一位就把他应按摩的脚用石头砸折了。他回来之后,见到这般情景,也气愤地把那人按摩的脚立即打断了。

    佛门的弟子也是这样,大乘学者攻击排斥小乘,小乘学者也攻击排斥大乘,所以使得大圣的法典在双方的争执中失去了它原初的意义。

    源流

    昔雪山中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一头常食美果,欲使身得安稳。一头便生嫉妒之心,而作是言:“彼常云何食好美果,我不曾得。”即取毒果食之,使二头俱死。(《杂宝藏经》卷三,见《大正藏》第四册第四六四页)

    54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原典

    譬如有蛇,尾与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如是年少不闲①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注释

    ①闲:同娴,熟。

    译文

    譬如有一条蛇,尾对头说:“我应在前面。”头答尾道:“我一直在前面,为何突然要变换位置呢?”头依然在前面,想行去,尾缠住了树,无法去了。就依尾在前面,不久堕落火坑中,烧烂而死。

    师徒之间也是这样,说师父年老了,却总是在前面主持着,也应让我辈年少的做引导的首领。这些年轻人不熟习戒律,时时有所违犯,于是师徒彼此都牵连着,堕入于地狱中。

    源流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鸠摩罗什译)第二十五则:昔有一蛇,头尾自相与诤。头语尾曰:“我应为大!”尾语头曰:“我亦应大!”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最在前,是故可为大。汝无此术,不应为大。”尾曰:“我令汝去,故得去耳,若我以身绕木三匝三日而不已?”头遂不得去求食,饥饿垂死。头语尾言:“汝可放之,听汝为大。”尾闻其言,即时放之。复语尾言:“汝既为大,听汝在前行。”尾在前行,未经数步,堕火坑而死。

    此喻僧中或有聪明大德上座能断法律,下有小者不肯顺从,上座力不能制,便语之言:“欲尔随意。”事不成济,俱堕非法,喻若彼蛇坠火坑也。

    同前第二十六则:昔有捕鸟师,张罗网于泽上,以鸟所食物着其中。众鸟命侣,竞来食之。鸟师引其网,众鸟尽堕网中。时有一鸟,大而多力,身举此网与众鸟俱飞而去。鸟师视影,随而逐之。有人谓鸟师曰:“鸟飞虚空,而汝步逐,何其愚哉!”鸟师答曰:“不如是告。彼鸟日暮,要求拪宿,进趣不同,如是当堕。”其人故逐不止。日以转暮,仰观众鸟,翻飞争竞,或欲趣东,或欲趣西,或望长林,或欲赴渊。如是不已,须臾便堕,鸟师遂得次而杀之。(《大正藏》第四册第五二八页)

    55 愿为王剃须喻

    原典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①。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注释

    ①盲龟值浮木孔:《杂阿含经》卷十六:告诸比丘,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至海东,浮木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绕亦尔。虽复差违,或复相得。凡夫漂流五趣之海,还复人身,甚难于此。(《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二五七页,现存《杂阿含经》卷十六无此段)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有一个亲信在两军对阵交战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使他毫发未损。国王很是欢喜,要满足他的愿望,就问他:“你有什么要求,随你提出来,都满足你。”这位亲信就答道:“大王要剃须时,希望让我剃。”国王说:“这事若是能满足你的意愿,好的。”如此愚人,世人都嗤笑。统治半个天下,做大臣宰相,都是可以得到的,却求这种贱业。

    愚人也是这样。诸佛过去时长期专就困难之处做苦行之事,自己达到了成佛的境地。若是能碰上佛出世、听闻佛的遗教以及获得人身,都是至难的事,就如盲龟百年浮出一次海面,恰好钻入了浮木的孔中一般。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然而愚人的意愿下劣,稍稍奉持一点儿戒律,就以为足够了,并不求涅槃这一胜妙之法。无心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自愿做些卑贱的事情,就以为很满足了。

    56 索无物喻

    原典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崄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崄路。”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答言:“无物。”又复语言:“与我无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与,何足为愁?”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

    世俗凡夫着无物者,便生无所有处。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译文

    从前有两个人同行,见有人拉着一车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这时拉车者对那两人说:“帮我推推车,走出这个高坡。”这两人说道:“给我们什么物呢?”拉车者道:“无物给你们。”这两人就帮他推车,到了平地上,对拉车者说:“拿物来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