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敦品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敦品类”一章主要讨论的是良好品行的培养。在编者看来,人的品格和德行是最重要的,然而高尚的品格和德行培养起来却并非易事。首先,编者指出品德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任何一点小的过失和动摇都会损害高尚品德的最终养成。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优良的品格都是在长久的培养中逐渐形成的。其次,编者在这一章里着力将君子和小人的品行进行了比较,高尚、卑劣自然有了分别,也使人对品格的高下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最后,编者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身处不同的情况、面对不同的人,如何为人处世才能坚守节操的有效办法。归根结底是要保持内心正直,为人坦荡,待人宽和,处世通达。并且,编者还提出了对“士大夫”即读书人的一种期望,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尽力将读书明理和修身养性相结合,实现品学兼优。不仅要成为踏实的治学之人,更要成为时代的道德楷模,成为关照天下苍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气之人,切不可沦为只顾个人得失、只为自家谋财的庸俗之人。“敦品类”一章中论及品行培养的三个方面,时至今日对我们每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而编者的期望更是让每个读书明理的人都在心中明确这一种责任和担当,无论时代变换,这种荣誉感和使命感都会成为推动人们不断自我完善的力量。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1],定从烈火中锻来[2];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3],须向薄冰上履过[4]。

    【译文】

    想要塑造纯洁完美的品格,必须要在烈火般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想要成就翻天覆地的功业,必须不畏艰难敢于向凶险的环境前进。

    【源流】

    明江用世《史评小品》卷二十一“程颢”条:“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业,须向薄冰上履过。”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程颢之语。

    人以品为重[5],若有一点卑污之心[6],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7],若有一件愧怍之事[8],即非泰山北斗品格[9]。

    【译文】

    人以品德为重,如果有那么一点卑鄙肮脏的念头,便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品德以践行为主,如果有那么一件让自己感到惭愧的事,便不是泰山北斗的好品格。

    人争求荣乎[10],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11];人争恃宠乎[12],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译文】

    人们争相追求尊荣,其实在追求尊荣的时候,就已经受尽了这世间的侮辱了。人们争相倚仗尊荣,其实在倚仗这种尊荣的时候,就已经沦为这世间最卑贱的人了。

    丈夫之高华[13],只在于功名气节;鄙夫之炫耀[14],但求诸服饰起居。

    【译文】

    大丈夫的高贵显赫,只在于功业声名、气节操守;庸俗浅陋之人所炫耀的,不过是衣着佩饰、饮食起居而已。

    阿谀取容[15],男子耻为妾妇之道[16];本真不凿[17],大人不失赤子之心[18]。

    【译文】

    阿谀奉承取悦讨好,男子汉以这种卑贱之人的行径为耻;率真做人不矫揉造作,大丈夫不失纯洁善良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19],必忠以敬,其接下也[20],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21],其待下也,必傲以忽[22]。

    【译文】

    君子对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必定忠诚恭敬,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必定谦逊温和;小人对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必定谄媚奉承,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必定傲慢轻蔑。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何西畴《常言》”:“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媚上而忽下,小人无常心,故君子恶之。”按,何坦,号西畴,《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何坦之语。

    立朝不是好官人[23],由居家不是好处士[24]。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译文】

    在朝为官不是好官员,是因为在家时就不是德才兼备的士人。平时就不是什么德才兼备的士人,是因为小时候就不是个好好学习的孩子。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王朗川《言行汇纂》”:“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按,王之,号朗川,《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王之,编撰之文句。

    做秀才如处子[25],要怕人[26]。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27]。归林下如阿婆[28],要教人。

    【译文】

    尚未做官的读书人要像未出嫁的姑娘一样,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防止别人说闲话。做官之后要像嫁了人的媳妇一样,要操持事务保养一方百姓。告老还乡之后要像慈祥的老婆婆一样,要以毕生积累教育后人。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29],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30],一旦退休必不怨[31]。

    【译文】

    贫贱时,眼中不去羡慕富贵,将来得志一定不会骄横;富贵时,心中不忘贫贱,将来离开官位也不会有什么抱怨。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史搢臣《愿体集》”:“贫贱时,眼中不看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按,史搢臣,名典,《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史典编撰之文句。

    贵人之前莫言贱[32],彼将谓我求其荐[33];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地位高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低贱,这样做会让对方以为你在乞求他的推荐;在富有人的面前不要说自己贫穷,这样做会让对方以为你在乞求他的怜悯。

    【源流】

    明刘万春《守官漫录》卷二:“(胡文定公)又曰:‘贵人之前莫言穷,彼将谓我求其荐矣;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助矣。’”按,胡安国谥文定,《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胡安国之语。

    小人专望人恩[34],恩过辄忘[35];君子不轻受人恩[36],受则必报。

    【译文】

    小人总是期望能够得到他人的恩惠,接受后就马上忘记;君子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一旦接受了就必定会回报。

    处众以和[37],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38];持己以正[39],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40]。

    【译文】

    与大家相处要态度随和,贵在坚持原则立场时刚强坚毅;自己修身要端正严格,贵在不拘泥原则懂得权变时圆融通达。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四:“心平气和而有强毅不可夺之力,秉公持正而有圆通不可拘之权,可以语人品矣。”

    使人有面前之誉[41],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42],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使人得到当面的赞誉,不如使他人没有背后的诋毁;使人有短暂相处的欢乐,不如使人没有长久交往的厌烦。

    媚若九尾狐[43],巧如百舌鸟[44],哀哉羞此七尺之躯;暴同三足虎[45],毒比两头蛇[46],惜也坏尔方寸之地[47]!

    【译文】

    谄媚逢迎像九尾狐,花言巧语像百舌鸟,可悲啊!堂堂七尺男儿会有如此行径;凶残暴虐如同三足虎,阴险狠毒好比两头蛇,可惜啊!人的心地怎么会如此败坏啊!

    到处伛偻[48],笑伊首何仇于天[49]?何亲于地?终朝筹算[50],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译文】

    到处低三下四逢迎他人,可笑你的头和天有仇吗?和地有亲吗?整天都在谋划算计,问问你的心为何这样轻视生命?为何如此看重钱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51],污吏以黩货失职[52]。

    【译文】

    富家子弟因求取官职而倾尽家产,贪官污吏因贪污受贿而丢掉官位。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何西畴《常言》”:“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初皆起于慊其所无,而卒至于丧其所有也,各泯其贪心,而安分守节则何夺禄败家之有?”按,何坦,号西畴,《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何坦之语。

    亲兄弟析箸[53],璧合翻作瓜分[54];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译文】

    亲兄弟分家,曾经美好和睦的家族就此变得四分五裂;读书人爱钱,高雅书香之气便沦为世俗贪财的铜臭味。

    【源流】

    明郑元勋《媚幽阁文娱》卷八:“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按,此条后附“以上采《双清》”注文,疑即明代杨梦衮所著之《双清》,故《格言联璧》此句似当本于明代杨梦衮之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55],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56],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57],争什一[58],鬻功名[59],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60],求福者浓而短。

    【译文】

    读书人应当为子孙造福,而不当为子孙求福。严肃家规,崇尚简朴,教子孙耕田读书,积德行善,这是造福。广置田宅,与权贵攀亲结交,盘剥百姓,贿赂求官,这是求福。造福清淡而长久,求福浓烈而短暂。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张侗初《却金堂四箴》”:“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按,张鼐,号侗初,《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张鼐之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61],不当为此生市名[62]。敦诗书[63],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64],邀权贵[65],务矫激[66],习模棱[67],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68];市名者,躁而拙。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69],不当为一家伤财[70]。济宗党[71],广束脩[72],救荒歉[73],助义举,此用财也。靡苑囿[74],教歌舞,奢燕会[75],聚宝玩,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76];伤财者,满而覆[77]。

    【译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